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陵园方案设计说明

2017-09-02 9页 doc 58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陵园方案设计说明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陵园方案设计说明 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二章 规划理念 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 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立足于创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陵园以新的属性:公益性、 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形成现代陵园的新概念。 2.1 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立足于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恰切,这也就为陵园规划设计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陵园方案设计说明
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陵园方案说明 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二章 规划理念 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 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立足于创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陵园以新的属性:公益性、 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形成现代陵园的新概念。 2.1 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立足于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恰切,这也就为陵园规划设计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陵园规划设计有其特殊性,需要结合当分区,以体现出墓区庄严、肃穆的氛围。 殡葬文化,秉承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对传统文化—风水学、易学、佛教、道教文化的纳用,提升2.2 园林文化学理论基础: 传统殡葬文化的内涵,以吻合现代的殡葬礼仪和殡葬方式。将殡葬文化、传统文化和陵园设计有机人们到殡葬区,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而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信息、物化的文化。园林就通地结合起来。 过建筑、小品、道路、绿化等构成要素的空间布设,通过对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 来达到精神的体现。 第一章 概况 3.3 传统文化理论基础: 风水是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也是龙居山风水特色。易经:“„„斗数(辩吉凶) 玄空九星风 水(趋吉避凶)„„”.五千年来,一直是风水学说的经典所在。晋代郭璞、唐代杨筠松、宋代赖文俊、龙居山陵园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中梁山脉中段,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左右(现已开发 明代刘伯温极大地丰富了风水学说,指导着阴阳宅的选扯,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在建筑上追求天人合出600余亩),目前己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社会公共墓地。陵园依山傍水,具有江南山水园林特色, 一与环境美学的完美结合。国外学者专门研究风水易经,我们更应该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宝贵文化其中龙居湖占地在200亩,处于龙居山脚下,周围被群山环抱,水源由地下泉水和森林涵养水聚成, 发扬光大。 终年不涸,清晰度高。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宅风水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死者本人入土后是否安适,并且还会影响龙居山陵园内部环境优美,山环水抱,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宜人,松柏长青,鸟语花香,天然 到活着的人的吉凶和后世子孙的荣辱。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阴宅风水的选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的自然风景让生者得以慰藉亡灵得以安息,也是民间所说的风水宝地。 龙居山三面环山,前面映 风水,又称“堪舆”。“堪”是指天道,“舆”是指地道,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照龙居湖,是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觅龙:“就是找靠山,葬乘生气。显脉为先”。龙居山背靠绵 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延百里的中梁山山脉,左右两山相抱,山势顺畅,前面开阳左右环抱,风云之所蒸腾,日月之所摩 境界。综合起来,堪舆是指观察地理形势和自然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求得人和天地、自然的荡,雄霸之气跃然而出,远望寨山坪、青杠山似九龙昂首,浩荡而大气的将门武兵护卫园区,近有 和谐,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 龙居湖远眺白云湖、海兰湖、莲花湖如繁华续烟,又形为降龙卧虎之势。属阴宅地中难寻藏风聚气, 独具匠心之天地之作,象征胎之受母气则生生不息,世世得以天神护佑轮回。死亡并非可怕,在龙 居山,生命将得以永恒的延续。 第三章 设计理念 陵园处在东经106?55′,北纬29?49′,海拔在400到600米之间,植物主要是以松树类型 为主覆盖,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墓区绿化率在50%以上,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最热月份 平均气温26~29?,最冷月平均气温4~8?,由于龙居山陵园处于森林之中,夏季相对气温比城区将人文纪念功能与陵园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祭扫先人、寄托亲情、弘扬低1~3?,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个文明场所,又达到为青少年和市民游览休闲、欣赏文化艺术、接受教育的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相对湿度多在70,~80,,属高湿区。年日照少,冬、春季日照更少。 目的。两大功能的有机结合,既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效应,又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良 龙居山陵园三期位于已开发的一二期的西北侧,地块呈不规则多边形状,东高西低,高差明显,性循环,为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贡献。 最高落差约160m。现状场地内大部分被多年生植被覆盖,场地内无民房等建筑。龙居山陵园三期 按照这一设计理念,龙居山陵园三期将延续一二期,继续努力建成一座有深厚文化积淀,有浓 22总占地242034.88m,约合363亩,总建筑面积:1733.54m。 郁的艺术氛围,有特色的绿色生态公园,成为重要精神文明基地。 1 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虑。 第四章 规划设计原则 4.6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1 陵园公园化的原则 陵园的建设与房地产建设不同,是以“逐步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作的。这样可保持陵园 现代陵园要摒弃人们心目中传统的阴森、恐怖的感觉,要重新赋予她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一块,销售一块。将地区位置相对较普通的区域先进行开发,逐步形成区域陵园公园化的理念在于把陵园做成一个大公园,通过墓碑的合理摆放、园道的曲折、绿化的自然遮形的大规模,再将拥有规模优势的较好区域作开发,这样既避免了一哄而上浪费土地资源,同时也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合,建一座陵园“公园”。让我们的前辈和故人安静地置身于这样一个花园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因此,在前期设计中就应考虑先后建设的情况,尽量将道路平均分布,竖向中,每逢祭扫之日,后人可踏着和风,迎着煦日,来祭拜缅怀他们。 交通处处便捷。 4.2 因地制宜的原则 龙居山陵园三期的设计与建设也遵循了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先将基地外围的土地进行开 由于场地坡度较大,地形较为复杂,在整个场地布置中,尽量利用现有地形,沿着等高线布置发。这样若干年后将形成以中心湖区景观带和周边墓区的格局,此时再对剩下地块作开发,将获得墓位,减少了土方量开挖填埋,同时也节约了侧壁挡墙成本。在阴暗潮湿的谷地布置人行竖向交通高利润的回报。 台阶,配合场地排水沟,既合理充分地利用了场地,又节约了成本。在堡坎挡墙上下两头栽植爬藤 类植物,形成立体绿化,增加了园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同时也为园区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第五章 具体设计 4.3 阴事阳做的原则 进入陵园,除了梯田般顺山势层叠退台的墓区,更吸引人的是蓝天白云、草坪、鲜花、河流、是一座座纪念墓碑,又是一尊尊高品位的艺术品,给后人以舒心的视觉享受。人生命结束后,与之相协调的建筑(艺术雕塑中心、业务房)、宏伟大气的神道,园林小品等,耳边传来是悠扬的用艺术形式现自己,不同的人生,用各自喜爱艺术的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墓区景观是集祭扫、音乐,天上的飞鸽,水中的游鱼,合理的观赏尺度与丰富的景观层次,从视觉和心理上消除了传统纪念、游览、瞻仰于一体的园林。用园林手法表现、设置墓位比较随意、活泼,自然展现为一座特意义上陵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抑感。 殊的公园。艺术墓区可依职业、身份的不同划分为不同区域,如高知区、军人区、公安区、红十字 区、老干部区等等。 4.4 风水学的设计原则 相传明朝太子居于此地,镇守白市驿及铜罐驿。龙居山因此得名。 1、规划设计 龙居山陵园风水:龙居山三面环山,前面映照龙居湖,是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觅龙:“就是1.1 道路 找靠山,葬乘生气。显脉为先”。龙居山背靠绵延百里的中梁山山脉,左右两山相抱,山势顺畅,规划设计中将园区主要总结为“一轴,一环,两副轴”。“一轴”指的是连接山底的山门与前面开阳左右环抱,风云之所蒸腾,日月之所摩荡,雄霸之气跃然而出,远望寨山坪、青杠山似九山腰建筑及山顶的灵堂的通天神道,它处于风水格局的主轴线上,是整个园区的核心。神道中龙昂首,浩荡而大气的将门武兵护卫园区,近有龙居湖远眺白云湖、海兰湖、莲花湖如繁华续烟,间为绿化隔离带已经主题雕塑,两侧为人行步道,外侧有绿化隔离带,其上隔30m放置石象生。又形为降龙卧虎之势。属阴宅地中难寻藏风聚气,独具匠心之天地之作,象征胎之受母气则生生不由于神道上下高差达一百多米,从山下仰视,如同通天道一样,加上宏伟的仿古建筑陪衬,两息,世世得以天神护佑轮回。 侧笔直的松柏,宏伟大气的设计更显庄重与神圣。 龙居山陵园三期用地内,由东到西有三个山脊,尤以中间山脊最长最宽,两侧则较短较窄,可“一环”指的是园区主干道,设计中结合地形条件,在场地内形成环路,可以行驶机动车,以引其为左青龙、右白虎砂山,场地前面湖水引为朱雀池,东侧远山引为玄武山,构成了我国古代在清明、冬至人流拥挤时,又可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由于场地高差较大,蜿蜒曲折的车道正风水学中最基本的风水格局。正如风水学上所云:“青龙抱白虎,代代出文武;两山夹一湾,后代如盘曲的巨龙般绕山而上,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两副轴”指的是在两侧的山谷布置的纵向步行道,可以从山底直通山顶。步道是园区交出高官”。这山形山势,分明是福地之象。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连接主干道与通天神道,以及墓位之间的道路。设计中,尽量使得纵设计中将主神道,重要建筑布置于中间山脊范围内,墓区沿两侧顺序延展开来。 向交通间距不超过100m。交通体系依据自然的山体山形,在低洼平坦的地方,依照自然的山 势规划,实行扫墓、休憩路线分离的原则。 4.5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考虑到来客扫墓、祭扫的需求,在布局上、绿化上、人员流向和车辆流向等诸方面作充分的考不同功能不同级别的道路之间相辅相成。按风水学“曲则顺”、“直则冲”的原理,合理安 2 重庆市得森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排布置道路。 1.2 广场及小品 在道路交叉口,建筑前后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均设置集散广场,将节点放大。入口山门两侧, 上山台阶每隔30m布置石象生。 2.、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采用中国明清建筑设计风格,明清建筑具有明显的复古取向,官式建筑由于形式上斗拱比例缩小,出檐较短,柱的生起、侧脚、卷杀不再使用梁坊的比例沈重,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故不如唐宋的浪漫柔和,反而建立严肃,拘谨而硬朗的基调。最符合陵园这一特殊的园林。 3、植物设计 以生态为先导,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植物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尽量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充分利用重庆当地丰富的观赏树木植物资源来绿化美化园区环境。创造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局面。力求达到肃穆中充满柔情绿意的效果。 具体设计中,陵园的绿化以松柏为基调,采取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品种和多层次种植。绿化充分考虑地形变化大的因素,合理安排林冠线、林缘线和观赏空间。根据地形、地貌、分区的功能和性质,布置成多种观赏效果的植物景观。 在墓葬区采取自然布置,一派山林野趣。地面铺草皮,草坪的底部为一片整洁的松柏林,疏、密、高、低错落有致,可增加草坪的宽广感和林木的厚度,随园路的深入,利用地形,结合亭、台等小品建筑,配置香樟、桂花、樱花、紫薇、山茶、杜鹃等园林树种,强调四季色彩、层次和变化,丰富园内的植物种类。 接待管理区及其他建筑四周,配置小家碧玉的琴丝竹,平添几分秀色。门外灵巧的围墙点缀名贵的银桦,使得绿意盎然。房子四周及厅、廊、庭园里分别点缀铺地柏、茶花、西洋杜鹃,罗汉松等大小不等的盆景,增添建筑群的生气、色彩和绿化效果。 陵园设计要打破那种给人阴森可怖的感觉,努力营造一种祥和、安逸的氛围,人文纪念园和陵园公园化的概念。用一座座的雕塑来诠释一段历史和一位名人的一生,也让更多的后人来此瞻仰,既丰富了文化内涵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用公园的概念来理解陵园,把已故的亲人安放在一个风景优美、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是每一个晚辈所希望的,用设计公园的手法来设计陵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排排坐墓碑的形式,不但为已故的亲人,也为祭奠者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第六章 经济技术指标 见下表 3
/
本文档为【重庆九龙坡区龙居山陵园三期方案陵园方案设计说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