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小红帽》的故事。

2017-09-05 28页 doc 52KB 3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1650

暂无简介

举报
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小红帽》的故事。1.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小红帽》的故事。 (1)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内容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理论和文明观。无意识理论指出,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而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是合理解释人类精神生活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愿望的达成,愿望的达成有快乐原则和死亡本能两个基本点;另外,人格会经历口唇期、排泄期、俄狄浦斯情结、生殖崇拜阶段这几个阶段。梦,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意识愿望通过伪装的达成,民俗材料从功能上讲与梦是相同的,...
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小红帽》的故事。
1.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小红帽》的故事。 (1)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内容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理论和文明观。无意识理论指出,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而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是合理解释人类精神生活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愿望的达成,愿望的达成有快乐原则和死亡本能两个基本点;另外,人格会经历口唇期、排泄期、俄狄浦斯情结、生殖崇拜阶段这几个阶段。梦,是一种精神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意识愿望通过伪装的达成,民俗材料从功能上讲与梦是相同的,都通向无意识;性的理论,指出性既包括一切与爱相关的本能,又包括生物本能的性。文明观则指出了文明发展与性本能的对立关系。 (2)小红帽故事:小红帽很喜欢外婆送给她的红色帽子,经常戴着。有一天,妈妈让小红帽去给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在途中,小红帽走进了小路,遇到了大灰狼,将外婆的住所告诉了狼。狼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先将外婆吃掉,并装扮成外婆躺在床上。小红帽进屋后,被狼骗到床边,被狼吃掉。后来猎人剖开狼的肚子将小红帽和外婆成功救出,狼的肚子被填满了石头,坠井而死。 (3)简要分析: 无意识理论:在故事一开始,小红帽面对妈妈叮嘱的大道和布满野花的小道,选择了后者。在这里,小路代表快乐,而大道代表现实,小红帽的选择是符合快乐原则的无意识愿望的达成。此外,故事中的狼和猎人均是男性的形象。由于在人类的无意识内容中存在男性对女性的生育嫉妒和人类在婴儿时期对生育方式的幻想,所以故事中,小红帽和外婆从被剖开的狼肚子中钻出来,不仅体现了生育幻想的内容,表现了对男性能力的强调,也通过伪装的方式满足了男性生育的无意识愿望。猎人正义和英勇的形象则是男权社会的象征,他的出现使小红帽和外婆脱离险境,是对小红帽无意识中恋父情结的成功控制。 性的理论:故事中小红帽的红帽子象征着少女的贞洁,代表了小红帽的性成熟。狼是性引诱者,也是父亲的形象,在小红帽(女儿)性成熟之前先与外婆(母亲形象的延伸)交好。但随着小红帽的在性方面越来越成熟,不仅她自己产生了恋父情结,同时父亲也产生了引诱女儿的欲望。狼吞吃外婆是母女代际冲突不可调和的结果,是女儿想独占父亲愿望的伪装表现。狼将自己化装成狼外婆,为他和小红帽的独处提供了条件,也是无意识为达成愿望进行的伪装。小红帽和狼的相处满足了两者的性欲求。最后,猎人剖开狼的肚子救出小红帽,小红帽逃离了狼的魔爪,重新归于正途,是其对恋父情结的成功控制,也象征了小红帽在性方面的进一步成熟。 通过上面的两种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性理论和无意识理论中很多内容都是交织的,无意识理论中有关于性的内容,性的解释中也涉及了无意识愿望的达成,所以说,对这两种理论的运用不能孤立开来。 - 1 - 2.面对《小红帽》的文本,进化论学派和比较神话学派在分析思路、和结论上有什么异同。 (1)理论部分介绍: ?“进化论学派”,又称“人类学派”“一线进化论”,属于起源研究,代表人物是泰勒,著有《原始文化》。泰勒指出,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和文明三个阶段,各种文化现象如婚姻、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神话、故事、传说等也有一个进化(退化)的过程。神话故事产生的基础是人类蒙昧阶段所信仰的“万物有灵”,是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残余物”,会随着文化的“进化”而逐渐“退化”为传说和故事,帮助我们“逆向”推导出原始社会与文化的形态和特点。残余论中指出,仪式、习俗等是初级文化阶段的活的文献;心理一致说和多源论解释了人类文化表现出的极大相似性来源于人类在心理和物质生活环境方面的相似性。 ?“比较神话学”,又称“太阳神话理论”,代表人物是缪勒,著有《比较神话学》。比较神话学认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与语言的特性、包括“词性”、“一词多义”、“多词同义”、“隐喻”等因素有关。神话的产生是后人把前人遗留下来的名词相混并误用的一种结果,是语言发展四阶段——词的形成阶段、方言期、神话期、民族语言期中某一时期,是人们试图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字资料的一种尝试。由于古人只是比较喜欢用“诗化”的语言描述自然现象,太阳十分肯定又确切地作为自然体系中的核心对象,所以神话的核心及神的原初概念,归根到底总是太阳。 (2)《小红帽》简介 小红帽很喜欢外婆送给她的红色帽子,经常戴着。有一天,妈妈让小红帽去给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在途中,小红帽走进了小路,遇到了大灰狼,将外婆的住所告诉了狼。狼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先将外婆吃掉,并装扮成外婆躺在床上。小红帽进屋后,被狼骗到床边,被狼吃掉。后来猎人剖开狼的肚子将小红帽和外婆成功救出,狼的肚子被填满了石头,坠井而死。 (3)分析比较 理论 思路 方法 结论 (1)起源研究; (2)引入进化论学说,《小红帽》反映了一种野蛮时从文明进化的角度对文小红帽与狼进行对话、大灰狼代的文化水平,狼与人的物我进化明进行阶段划分; 扮成外婆的样子、小红帽与外不分、小红帽的愚昧、死而复论学(3)将神话中出现的不婆的死而复生,这些现象是现生等。由此可以“逆向”推到派 能用现代文明理解的现代文明不能理解的事实,是原出了野蛮社会是愚昧、物我不象,作为考古碎片和文化始社会的文化残余。 分、甚至是生死观不明确的。 残余,来考察人类早期的 文化现象。 - 2 - (1)起源研究; (2)运用大量历史比较 《小红帽》是古代人对日食现语言学方面的实例来分故事中,红色的帽子象征着太象的描述,文本中还有许多与析神话创作的初始过程,阳,狼象征乌云,小红帽被狼太阳运行规律相似的情节。只比较说明神话是“语言的疾吞掉,又被猎人救出,其实是不过因为用词模糊,还有一词神话病”,神话的产生,是后古人在描述自然现象。猎人最多义、语义演变等原因,后人学派 人把前人遗留下来的名终将小红帽从狼肚子里救出,无法正确辨认,衍变成了神话词相混并误用的一种结表现的是乌云褪出太阳。《小故事。而这种神话故事的核果; 红帽》的故事是远古人类对自心,还是太阳。 (3)古代人类的信仰和然现象的描述。 描述自然的核心是太阳。 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学派”与“比较神话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在文本中找出对应信息以还原古代的一些文化特征,体现古代人类的思考内容。在分析思路上,两学派都是对神话起源的研究,不同的是进化论学派认为古代文明是落后的,神话是古代社会的残余物,而比较神话学则认为对古代词汇的误用导致了神话的形成,古代人类最喜描绘自然现象。在结论上看,进化论学派认为神话是早期人类愚昧的产物,小红帽的故事反映了物我不分、生死观不明的早期社会现象;比较神话学认为神话反映了早期人类对以太阳为核心的自然现象的描述。 3.通过对《小红帽》故事的文本分析,介绍神话—仪式学派(弗雷泽)及其主要观点。 (1)神话--仪式学派:弗雷泽是代表人物之一,著有《金枝》。弗雷泽认为,神话出现在仪式之后,源于对早期社会仪式的描述,多数情况下是巫术仪式。巫术仪式经常会失败,当人们不满意仪式的结果或者不再简单地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仪式过程的不完善时,神话就出现了。早期的神话侧重于描述以往成功和失败的仪式,及以前仪式主持人的虔诚和献身精神。神话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为现行的仪式树立典范,二是确立一个仪式评价的。 (2)文本:小红帽很喜欢外婆送给她的红色帽子,经常戴着。有一天,妈妈让小红帽去给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在途中,小红帽走进了小路,遇到了大灰狼,将外婆的住所告诉了狼。狼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先将外婆吃掉,并装扮成外婆躺在床上。小红帽进屋后,被狼骗到床边,被狼吃掉。后来猎人剖开狼的肚子将小红帽和外婆成功救出,狼的肚子被填满了石头,坠井而死。 (3)分析:欧洲在春冬之交时要举行一种仪式,以表达对春天的祈盼。仪式中有一位“五月皇后”,头戴玫瑰花冠,还有一位五月伯爵来保护她。以弗雷泽的理论来看,《小红帽》中红色的天鹅绒帽子,就是对玫瑰花冠的描述;猎人就是仪式中的五月伯爵;狼象征着冬天。仪式中的“藏洞”环节,将五月皇后藏起来,象征冬天在阻止春天的到来,表现在故事中,就是狼将小红帽吞掉。伯爵去营救皇后,表现在故事中,就是猎人与狼斗智斗勇,营救小红帽。仪式最后的大联欢,表现在故事中,就是猎人、小红帽、外婆三人齐心协力将狼杀掉,摆脱危险。至于外婆,则是对前一任五月皇后的描述。由此可见,小红帽的故事文本是对这种表演仪式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冬去 - 3 - 春来的祈盼。 4.通过《俄狄浦斯》的故事,解释一下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1)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主要由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的理论和文明观构成。无意识理论认为人格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口唇、排泄、俄狄浦斯情结和生殖崇拜。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只有假定其存在,才能合理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 (2)《俄狄浦斯》故事:俄狄浦斯的父亲听说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杀父娶母,就抢先对儿子痛下杀手。俄狄浦斯出生后,其母不愿其遭遇同样惨剧,就把他丢弃到荒野,后来俄狄浦斯被科林斯国王收养。当他长大后,在一次与陌生人的冲突中,失手杀死了他的亲生父亲。随后,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因此获得另一国的王位并娶此国国王的遗孀为妻,而此国王后卡斯塔正是俄狄浦斯的生母。 (3)分析:俄狄浦斯情结,又被称为“恋母情结”,是人类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劳动,其主要内容是人类“杀父娶母”的倾向。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人格发展都要经历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即俄狄浦斯情结。此前,儿童一直通过“吃”和“排泄”来获得快感,而到达此阶段后,儿童便开始从外界寻找自己的“爱恋”对象。他们选择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就是自己的母亲,同时,他们的视线中也就出现了第一个假想的“敌人”——父亲,于是,儿童心中就产生了一种“杀死父亲,独占母亲”的念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产生于人类幼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被压抑进无意识当中,但是仍然会时刻寻找机会以艺术化的、被润饰过的方式进入到人类意识中。像俄狄浦斯这样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打动很多人,其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满足了我们无意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5.什么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举例说明。 (1)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著有《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等。结构主义研究的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现象本身,它的终极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心理”的结构,建立“人类心理”的普遍真理,找到对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由一个符合几个条件的模型组成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则 的特点,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种类型,以二元对立为模式。“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把所有事物分成成对出现的两组对立的概念,有“美”就有“丑”,有“生”就有“死”。神话的结构模式一般是先引出一对对立因素,然后提出一个中介物来消除或缓和这种矛盾,即二元对立加中介物的模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矛盾或达到前后一贯提供一种逻辑的模式。神话的功能就是公开表现一种以化了装的形式出现的普遍的无意识矛盾。 (2)文本:从前,有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经常受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灰姑娘在仙女的帮助下得以盛装参加。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很快就到了午夜十二时,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 - 4 - 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找出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的女孩,尽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碍,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之后,王子向灰姑娘求婚,两人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3)分析:从结构主义出发,在《灰姑娘》的故事中,先后出现了多个难以调和的二元对立,比如在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灰姑娘由贫变富、着装由灰衣服变成美丽的裙子、鞋子由破旧的脏鞋子变成水晶鞋、生活地点由小房子变成大宫殿、身份由被虐待的继女变成身份高贵的王妃等。 其中,水晶鞋、仙女是帮着灰姑娘成为王子选中舞伴的外在中介,生活可怜、品行善良及外貌美丽则是灰姑娘最后成功转型的内在中介,这些中介物调和了贫富的二元对立。《灰姑娘》这个故事的作用就是展现贫富对立,通过中介物来克服这种矛盾。有关这种二元对立通过中介物来调和矛盾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丑小鸭》《叶限》等,这说明在人类心理中,普遍存在一种通过对立来表达感情的思维方式。 6.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的“感生神话”, (1)感生神话:或称贞洁受孕神话,是古代神话题材之一,叙述女性因得到神的感应而怀孕生产的故事。原始人类由于不理解生育的道理,“以为妇女可以靠鬼魂而受胎”,是某种“图腾的童胎”进入了妇女的体内,因而创造出感生神话。 文本:《晋书》中对十六国时期帝王不寻常的出生有所记载。如苻坚:“其母苟氏尝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焉。有神光自天烛其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臂垂过膝,目有紫光。洪奇而爱之,名曰坚头。” (2)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著有《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等。结构主义研究的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现象本身,它的终极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心理”的结构,建立“人类心理”的普遍真理,找到对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由一个符合几个条件的模型组成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则 的特点,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种类型,以二元对立为模式。神话的结构模式一般是先引出一对对立因素,然后提出一个中介物来消除或缓和这种矛盾,即二元对立加中介物的模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神话的功能就是公开表现一为克服矛盾或达到前后一贯提供一种逻辑的模式 种以化了装的形式出现的普遍的无意识矛盾。 (3)神话的功能就是表现一种二元对立的矛盾,需要中介去调和,感生神话的存在起到一种中介作用。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一般有一神造人、兄妹婚和感生神话三种,而一神造人和兄妹婚是二元对立的。女娲一神造人使得人类在起源上必然具有血缘关系,兄妹婚成为早期人类繁衍的必然选择。随着文明的发展,每个民族的后代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先存在乱伦的婚姻关系,也不愿意接受一神造人这种不真实的说法,所以创造出“感生神话”来消除心中的矛盾。感生神话模糊了“生于一”和“生于二”的对立界限,神话的主体往往是世俗的母亲和神性的父亲,避免了兄妹间繁衍后代的做法。因此感生神话是兄妹婚和一神造人这种二元对立的一个中介,用来调解和消除二者之间的矛盾。 - 5 - 7.对“产翁制”这一习俗,功能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将怎样进行分析,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1)产翁制:指男子在其妻子生产期间,模拟妻子“分娩”,或在妻子分娩以后装扮成产妇卧床抱子,代替妻子“坐月子”。而真正的产妇则照例外出干活,并为卧床“坐月”的丈夫准备饮食。在这里,模拟妻子“分娩”、代替妻子“坐月”的产妇之夫便称之为“产翁”或“产公”。 (2)功能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著有《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等。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存留下来的前提在于这个文化现象是有用的。无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或传递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即都有一定的功能。但是如果一个风俗或神话不管功能而单讲形式,或把它们分离于它们所处的布局,就毫无意义。神话的主要功能有:维护信仰、巩固和强化传统、秩序、控制人的道德和社会行为、展示神话的发展与变化。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认为,“产翁制”的功能是用象征的方法把父亲同化于母亲,以确立社会性的父道,是一种建立在家庭制度基础上的创造性的仪式举动。观察“产翁制”所处的布局,我们发现男人为了确立父道,一方面学着传统所加于为母亲的禁忌及行为,一方面分担者母亲的许多义务。但是,很多地方对于生理方面的父道是不加承认的,男人只能依靠女性形象来确立父道。“产翁制”在中父亲模仿妻子坐月子或分娩的风俗在确立亲子关系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展现了他对孩子的出生和抚养具有一定责任和义务,从而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父亲的地位。“产翁制”不能脱离所属的制度,应被视为家庭制度中不能分离的一部分。(参考《文化论》) (3)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内容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理论和文明观。无意识理论指出,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是合理解释人类精神生活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愿望的达成,愿望的达成有快乐原则和死亡本能两个基本点。人的无意识一般是被压抑的,但会通过各种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中。人格要经历三阶段:口唇期、排泄期、俄狄浦斯情结、生殖崇拜。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产翁制”出现的驱动力是无意识,是无意识愿望的达成。由于女性具有创造生命的能力而男性没有,男性在生育的过程中不被重视,导致早期人类出现“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于是在男性无意识中便逐渐产生了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嫉妒情绪。“产翁制”中男性可以有创造生命的能力,其模仿妻子分娩并替代妻子坐月子的行为,是对其生育愿望的满足,消除了无意识中对男性对女性的生殖嫉妒,是男权确立的表现之一。 8.结构主义理论是怎样分析《俄狄浦斯》故事中“杀父娶母”这一情节因素的, (1)结构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著有《忧郁的热带》等。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由一个符合几个条件的模型组成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的特点,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种类型,以二元对立为模式。神话文本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和功能的存在体,神话的意义在于结构中,所以只有将神话分割成碎块的最短语句,将相似的要素合成成对存 - 6 - 在的神话束,才能理解神话的意义。神话的结构模式是二元对立加中介物,其目的是通过中介物来消除或缓和矛盾的存在。换句话说,神话是人类用来克服矛盾,从而达到前后一贯的一种方式。 (2)《俄狄浦斯》:俄狄浦斯出生后,被丢弃到荒野,后来被科林斯国王收养。当他长大后,在一次与陌生人的冲突中,失手杀死了亲生父亲。随后,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因此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为妻,而王后正是俄狄浦斯的生母。 (3)分析:通过对俄狄浦斯神话的重新解构,列维—斯特劳斯总结出四束两两相对的结构公式。例如将神话中“俄狄浦斯杀死父亲”和“埃杀死帕”定义为“过分轻视血缘关系”;将“俄狄浦斯娶了母亲”和“坎失去的姐姐尤”定义为“过分重视血缘关系”;将“卡杀死毒龙”和“俄狄浦斯杀死斯芬克斯”定义为“对土生土长起源的否定”;俄狄浦斯和其父亲的名字都是脚有残疾的意思,可以定义为“对土生土长起源的肯定”。通过分析发现,束与束之间往往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而且每两束之间往往是互相对立的,体现了以化了装的形式出现的普遍无意识矛盾。虽然俄狄浦斯的故事中没有明确的中介物,但这些对立神话束构成了神话的真正内涵,即人类试图通过神话去调和矛盾。 9.洪水神话中的“兄妹婚”的解释方法,(理论三选二) (1)洪水神话与兄妹婚:洪水神话是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神话内容一般为在经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难后,地球家园遭到破坏,人类只剩下一对兄妹。后来,兄妹结为夫妻,重新繁衍人类。 (2)结构主义解释:主要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著有《忧郁的热带》等。结构主义理论指出,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的特点,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种类型,以二元对立为模式。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文本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和功能的存在体,神话的意义在于结构中,所以只有将神话分割成碎块的最短语句,将相似的要素合成成对存在的神话束,才能理解神话的意义。神话的结构模式是二元对立加中介物,其目的是通过中介物来消除或缓和矛盾的存在。换句话说,神话是人类用来克服矛盾,从而达到前后一贯的一种方式。 列维指出,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都是人们思考的结果。人们倾向于认为人类祖先是具有血缘关系的,而两性结婚繁殖生存,只能是兄妹关系。单性繁殖(一神造人)与双性繁殖(兄妹婚)是对立的,神的出现与男性的隐藏,作为中介调和了一神造人与兄妹乱伦的矛盾。 (3)功能主义解释: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著有《文化论》等。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存留下来的前提在于这个文化现象是有用的。无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或传递一种文化价值观念,即都有一定的功能。 “兄妹婚”神话的存在,告诉人们人类的祖先虽然实行兄妹婚,但也只是在洪水之后才有兄妹婚的必要(繁衍后代)和可能性(占卜神示)。根据记载,人们讲述洪水神话,全部是为了以法律的权威宣布同族不得婚配,并为对触犯戒律者的处罚提供依据。因此,兄妹婚的母题恰恰在告诫人们兄妹不能婚配,起着规范与约束婚姻的作用。同时,这一神话也对原始部落间通婚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7 - (4)人类学派解释:人类学派,又称进化论学派,属于起源研究,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著有《原始文化》。泰勒指出,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和文明三个阶段,各种文化现象如婚姻、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神话、故事、传说等也有一个进化(退化)的过程。神话故事产生的基础是人类蒙昧阶段所信仰的“万物有灵”,是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残余物”,会随着文化的“进化”而逐渐“退化”为传说和故事,帮助我们“逆向”推导出原始社会与文化的形态和特点。 按照这一观点,可以把“兄妹婚”看作原始时期人类的文化现象。原始人刚脱离动物界时,过着毫无节制的群婚生活,近亲交配的血缘使原始群退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种族的繁衍又是原始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原始群智能的开启和思维的进步,他们慢慢地意识到群婚生活对种族繁衍所造成的威胁。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对兄妹婚的禁忌就产生了。这一从日常现象到禁忌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神话中“兄妹婚”的母题,它是这一现象的“残余物”。 10.根据你的知识,《小红帽》中“狼”的形象有几种解释方法, (1)以泰勒为代表的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和文明三个阶段,神话故事产生的基础是人类蒙昧阶段所信仰的“万物有灵”,是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残余物”,会随着文化的“进化”而逐渐“退化”为传说和故事,帮助我们“逆向”推导出原始社会与文化的形态和特点。 在《小红帽》的故事中,狼与小红帽进行对话、狼扮成外婆的样子、小红帽和外婆死而复生,这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反映了原始文明愚昧落后的一面。所以,狼是古人物我不分的产物,是原始社会的文化残余。 (2)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著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他认为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是合理解释人类精神生活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愿望的达成,民俗材料是一种了解无意识的材料。人格经历的阶段包括口唇期、排泄期、俄狄浦斯情结和生殖崇拜。 依该理论《小红帽》中的狼是男性形象。由于男性没有生殖能力,在生育过程中的作用被忽视,于是在无意识就产生了嫉妒女性生育的内容。婴儿初期认识不到女性生殖系统,也会产生对 认为生产是剖开肚子取出婴儿的过程。故事中小红帽和外婆从狼的肚子中爬出生育过程的幻想, 来的镜头,不仅体现了婴儿时期的生育幻想,也满足了男性生殖的愿望。狼就是解释婴儿生育幻想和实现无意识愿望的主体。 (3)缪勒是比较神话学派的代表人,该学派认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神话和语言之间存在一词多义,多词多义,隐喻等密切关系,神话的产生主要是后人把前人遗留下来的名词相混误用的结果。比较神话学认为神话故事中常见的死而复生的母题就是对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现象的描述,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古人描述自然相对应,这是词性和词义变化和模糊的结果。 故事中小红帽与太阳对应,狼与乌云对应,狼把小红帽吞掉暗示着乌云遮住了太阳,狼死掉小红帽得救是指乌云褪去太阳再一次升起的自然现象。 - 8 - (4)马林诺夫斯基是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其认为每一个文化现象必须要满足人类的某种 需要否则就会被淘汰,这种功能性是其存在保留下来的关键。 小红帽受到狼的欺骗,使得自己和外婆陷入危险,这警告少女要警惕不怀好意(尤指男性) 的人对自己的伤害,因此狼代表了不怀好意的人,狼在最后也被猎人所杀,告诉人们恶人有恶报。 可补充神话—仪式学派。。。太懒了就没写 11. 如果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灰姑娘》,可能会从什么角度入手,结论如何, 【理论】 女性研究缘起于十八世纪及其以后欧洲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爆发的一系列妇女解放运动。在此期间,女权主义观念的迅速上升致使人们对民俗研究的视角和理念发生了有了新的转变。 在传统的民俗文本中,采集者和者均由男性担当,男性视角和理想在文本中尤为突出,性的概念不明显。此外,人们在研究故事时只注意故事目的,对其讲述的过程和故事中的细节缺乏关注。随后人们注意到,男性和女性在处理故事的逻辑构造上有所不同,性别是影响文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女性主义将性别的概念引入研究中,区分男性和女性对故事细节的影响。该理论的研究角度主要着眼于文本的采集和对文本的语境、功能和内容的分析两方面,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考虑性别的因素,注重性别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内容分析上要研究和比较不同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期待”,或者说挖掘一种不同于男性的“期待”。该理论希望在此基础上,重塑社会文化中的两性形象,强调女性的视野和角度,弥补文化研究中女性声音的缺失并改善文化研究中女性的被动和从属地位。 【文本】 从前,有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经常受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灰姑娘在仙女的帮助下得以盛装参加。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很快就到了午夜十二时,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找出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的女孩,尽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碍,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之后,王子向灰姑娘求婚,两人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分析】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研究《灰姑娘》,可以将其看作是男性英雄情结的愿望达成,是对女性的一种弱化。该版本的故事由格林兄弟(采集者、讲述者)收集各种文本的《灰姑娘》之后编撰而成,由于记录者的男性身份,他们将灰姑娘最终塑造成了一个失去保护者、受人虐待、处境危险却又善良美丽的女孩(形象),最后通过王子的解救脱离悲惨的生活(结果)。文本一方面强调了男性角色的能力,另一方面反衬出女性弱势卑微的一面,这些在其他比如《白雪公主》等等故事中重复发生的场景,被女性主义者认作是男性的阴谋,束缚了女性思想,限制了女性的社会生活自由。 - 9 - 12. 史诗歌手是凭借自己超凡的记忆力来演唱史诗的吗, 不是,关于史诗歌手演唱史诗的方法这里我们用口头程式理论来作解释。 【理论】 口头程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尔曼•帕里、埃尔伯特•洛德,代表著作有洛德的《故事歌手》。 口头程式理论源于对《荷马史诗》的研究。《荷马史诗》是一切文学的源头,因为它最早以口传形式出现,且篇幅长、人物形象众多、想象离奇。该理论将史诗定义为以口头形式流传和保存的长篇“复合”故事歌。在传统观念中,史诗歌手被认为是通过“梦传神授”的途径获得演唱史诗的能力,并无师承,需要通过大量的听才能演唱。 实际上,史诗歌手的炼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程式积累,即在活跃的史诗演唱氛围中用听学习大量词汇,如“大眼睛的雅典娜”“xx的晴天”这样的描述性短语; 第二阶段:主题或典型场景,在固定的场景运用一组表现共同主题的程式或句群进行自我表达,如婚礼等; 第三阶段:故事模式,即故事的叙事结构程式化。如《格萨尔》史诗中英雄的诞生——将士的死亡——将士从地狱到天堂这样的情节结构。 【解答】 首先我们说,史诗歌手不是背诵,而是运用技巧和口头讲述的基本特点,掌握知识之后进行即兴创作。原因如下: 在歌手能够真正演唱史诗之前,需要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学习各种程式,积累句群,熟悉程式化的叙事结构,这些学习为歌手熟悉即兴创作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模式,积累程式,在演唱过程中尽快调整和组织好材料打下基础。可见,史诗演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背诵过程,而需要后天的学习。在真正的演唱过程中,无论是演唱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甚至是歌手的自身情绪,都会影响歌手的发挥。歌手在程式性叙事的基础上,要根据对象的反映和演唱气氛随时调整细节内容,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传播。因此,史诗不存在标准文本,每次演唱都是史诗歌手的再创作。 靠记忆力背诵的东西往往是死的,而史诗则是鲜活的。史诗的演唱不仅建立在一致的框架和题材的基础上,更与史诗歌手的临场发挥密不可分,不是背诵的过程。史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用贴近生活的方式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13. 举例说明什么是“集体无意识”, 【理论】 集体无意识是分析心理学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分析心理学主要代表人是荣格,著有《心理类型》《回忆?梦?反思》《荣格文集》。他认为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称为精神,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可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 10 - 集体无意识聚集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先天存在于人脑之中,但永远也不可能被意识到。从个体出生之日起,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提供了预先形成的形式,它赋予人类先天的基本判断力,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每个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被称为“原型”或“种族记忆”、“原始意象”,是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例如母亲的原型,刚出生的孩子完全没有认知能力,却会眨眨小眼冲着母亲发笑;英雄的原型,他们的出生和死亡完全模式化;又如人类本能趋利避害,常常对黑暗、蛇等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而并不需要后天经验的获得等等。 【四种典型原型举例分析】 1) 人格面具,指人们能够扮演某种社会角色(戴上面具),顺从社会期望的先天倾向,它保 证了人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目的,避免一些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同时扩大了 社交的可能性,比如一个人面对家人表现出个性强的一面,而对上司则表示出顺从的态度; 另一方面人格面具位于人格的最外层,也是对真实的自我的隐藏。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 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也就 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具有符号性 和趋同性。在荣格眼中,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 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 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 疏远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 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2)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分别指男性中的女性成分和女性中的男性成分。荣格说过:“在男人 的无意识当中,通过遗传方式留存了女人的一个集体形象,借助于此,他得以体会到女性 的本质。”阿尼玛作为一种原型,是各种情感的混合体,预先存在于人的情绪、反应、冲 动之中。它包含了属于女性的各种成分,是男人心灵中所有女性心理趋势的化身,比如模 糊不清的感情和情绪,预感性,容易接受非理性的东西等。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由 于存在于男人潜意识中的阿尼玛,使他们在与女人接触时产生一些自然的生理或情绪反 应。比如,男人最早接触到的女性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往往是男孩的阿尼玛的化身。如果 一个人的母亲对他有反面的影响,他的阿尼玛就经常表现出暴躁易怒的脾气、抑郁沮丧的 情绪、优柔寡断、担惊受怕、神经过敏等负面成分。如果母亲的影响基本上是正面的,那 么其阿尼玛就被内化为自己“梦中情人”的形象。同样的,阿尼姆斯也是潜藏在女性心中 的所有男性成分的化身,最早也是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当男性或女性将阿尼玛或阿尼姆 斯投射到异性身上,赋予她或他很多无意识特性时,会感到与对方非常亲密,认定对方正 是自己正在寻找的爱人。 3) 阴影,允许自己有邪恶想法和失误,是保证自己人格完整的途径和方式。每个人内心都有 黑暗的一面,这些邪恶的想法或失误如果不加以掩盖或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宣泄,就可能 会因为错误的行动后果带来的焦虑给心灵留下创痛。 4) 自性,是集体无意识中最为核心的原型,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是随时自我调整、 - 11 - 自我修复的能力。它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使人 具有稳定感和一体感。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性的充分发挥或实现。 14. 举例说明荣格的“情结”与弗洛伊德的“情结”有什么异同, 【理论】 荣格在分析心理学中提到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精神,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被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存储了人类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所有体验,其中相同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就是“情结”。情结往往是我们创造的源泉,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控制作用。荣格提出的著名情结有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弗洛伊德指出,情结是人类无意识的内容,往往是人类受到伤害产生的负面反应。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等。 【异同的方面】 相同点:在两者的理论中,情结均属于无意识的范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这种无意识内容是我们相似经验、记忆的聚合体,时刻寻找机会进入意识中,对我们的行为、情感、思维等产生影响。 不同点:荣格认为情结源于某种原型,能够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作用,具有促进创造的积极意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某种原型,如画家的原型、英雄的原型等,他的相关经历会与原型相关联,从而产生充满情绪的记忆意象。它能够使人的注意力有方向地投注于一定的活动,从而促进活动的达成。比如,一个积极的业余爱好可能是一个情结的作用,它把人的兴趣指向有利身心健康的方向,是为积极作用;一个人对电影艺术方面的兴趣也可能会促使他从事相关行业。此外,情结还常常是人类灵感和趋力的源泉,对于伟大的艺术家而言,如凡高、毕加索为绘画之境癫狂,莎士比亚、郭沫若为文学之美着魔,伟大的艺术作品莫不由艺术家内心情结的驱使喷薄而出。最后,情结能够帮助我们意识自我,增强自我的适应,使人格更充实。 弗洛伊德则认为,情结往往与创伤性经验相联系,是人类正常生活或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阻碍,对心理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人们在接触到与情结内容相似的事物时,就会产生伤心、恐惧、担忧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发展有害。如杯弓蛇影的故事中,主人公由于被蛇咬了之后对蛇产生了忧惧的心理,此后看到杯中与蛇极为相似的弓的倒影也害怕得不行。 由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弗洛伊德和荣格都认为情结是无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他们 认为情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他们的观点要综合起来看才全面。情结不仅对 我们有积极地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情结导致的行为结果,不仅要学会克服不良 意识,走出心理阴影,也要把握机会,圆梦精彩人生。 - 12 - 15.在我们学过的理论中,你觉得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 我认为是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著有《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文化论》等。他在《文化论》中指出,文化包括一整套工具及一套习俗,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着的,发生作用的,而且是有效的。功能主义者把研究角度从起源研究转为功能研究,注重研究文化的功能,核心思想是有用的才会留下来。 功能主义的出现,在民俗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实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上的转变。在研究方法上,功能主义改变了以往图书馆式的文本研究,强调田野调查,收集活着的民俗材料。在研究角度上,功能主义摒弃了以往从起源上研究民俗事项的角度,转而将重心放在了社会功能上,拓宽了民俗研究的思路。 关于神话,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有一定的社会作用,是可以被明确地加以规定的。神话可以起到维护信仰,巩固和强化传统,规范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因此,神话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关于神话的任何社会背景,神话的内容将毫无用途。除了神话之外,其他文化现象,其中包括各种民俗事项、故事、传说都具有一定的功能。 我觉得功能主义理论更有道理的原因,不仅因为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转变上十分值得借鉴,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更深。比如妈妈给孩子讲《小红帽》的故事时,不会告诉孩子小红帽和狼分别象征太阳和乌云,也不会把小红帽解释成少女在性方面的成熟,而是把狼当做坏人的化身,借此告诫孩子要听妈妈的话,当心陌生人,不随便走小路。单从《小红帽》流传的时间长度和广度来看,我们就能发现,功能主义理论在解释故事的角度上最深得人心,并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16.试对一种或两种理论提出批评。 (1)人类学派:又称进化论学派、一线进化论,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人类学派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就像人类的自然进化过程一样,是按照从野蛮时期、半开化时期、再到文明时期的过程进化的。根据这一观点,泰勒提出了“残余论”的观点,即人类社会的很多文化现象都是古代社会的遗留物。据此,进化论学派提出了两种原则,心理一致说和多源论。它们阐述了人类文化之所以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是因为人类的心理和生活物质环境具有相似性。万物有灵论指出,人类早期信仰源于蒙昧和无知,也是很多文化现象如神话、故事产生的基础。文化的发展都会按照同一条直线进行,虽然进化的程度不同,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它们最终都会一步步进化到下一个阶段。 (2)批评:?心理结构和物质环境不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还会受到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做田野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都不符合进化论的观点,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状况并非都处于同一发展过程的某一个阶段,对不同的文化现象不能做统一的阶段性划分,文化的发展也不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文化只有不同,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发展的历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 - 13 - 要性。文化的变迁不一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现代的文化也不一定都优于以前的文化。 17、起源研究主要包括哪些理论,简述他们研究的共同性。 起源研究主要包括比较神话学(太阳神话理论)、人类学派(又称“进化论学派”、“一线进化论”、神话——仪式学派。 比较神话学的代表人物是缪勒,代表著作是《比较神话学》,理论主要建立在两种观点之上:“语言疾病说”和“太阳中心说”。他认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神话是在语言发展某阶段中,人们试图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字资料的一种尝试,主要是由于后人把前人遗留下来的名词相混并误用的一种结果。而神话的核心以及神的原初概念,归根到底总是太阳,大都与太阳的运行及其规律有关,如很多死而复生的神话情节其实是日食或者月食,“被吞”然后又变圆。神话因此而产生。 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泰勒,他的代表著作是《原始文化》。这种理论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和文明三个阶段,早期人类的蒙昧无知是神话等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神话就是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残余物”,随着文化的“进化”而逐渐“退化”为传说和故事,可以帮助我们“逆向”推导出原始社会的文化形态和特点。 神话——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雷泽、拉格兰和加斯特,代表著作有《金枝》、邓迪斯《世界民俗学》中拉格兰和加斯特的文章。弗雷泽一派认为神话源于对“仪式”的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仪式在先,神话在后。早期的人类不需要神话,只有仪式,大多数情况下为巫术仪式,是人类实践和观察的结果。当人们不满意仪式的结果(因为巫术仪式常常会失败),或者说人们不再满意简单地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仪式过程的完善与否,神话就出现了。神话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是为现行的仪式树立典范,二是确立一个仪式评价的标准。加斯特一派则认为,早期的神话和仪式是共同存在的,或者说从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一起表现人类对某种状态、处境或者说过渡的理解。神话仪式互为一体,无所谓谁在前,谁在后。 共同性:(1)都是关于神话是如何起源的研究,对神话是怎样出现的进行详细的描述。(2)都认为神话出现在一个比较遥远的年代。(3)都是从文本出发,收集民俗研究的材料。(4)都认为历史是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神话的产生和解释都与历史发展有关。比较神话学将神话同词汇含义和用法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人类学派认为神话是对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描述,而神话——仪式学派则将神话直接归为对过渡的语言解释,都强调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18.对“女娲造人神话”,进化论学派和结构主义理论分别将如何解释, (1)文本:女娲造人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较完整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天地开辟后,未有人类。女娲用土捏人,后因劳累,便用一条绳子放入泥中,将泥浆向四面抛撒,泥点溅落之处便生出许许多多的人。她又让这些人男女相配,建立婚姻制度,繁衍后代。 (2)进化论学派(人类学派)分析:?创始人是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进化说、万物有灵论、残余论等观点。泰勒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再到文明时期。早期人类愚昧无知,信仰万物有灵,是神话等文化现象产生的基础。神话是古代社会与 - 14 - 文化的“残余物”?分析:女性造人的神话在世界上很普遍,人类由女性创造在神话中反映了女性的神性以及比男性地位要高。人类学派认为神话是远古的遗留物,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可推测,女娲造人神话是远古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母系社会的遗留物,女娲造人也是对女性生育能力的描述和合理想象。此外,根据万物有灵的观点来看,原始人认为任何物质都能作为创造人类的材料,而土地向来是孕育繁衍植物等生命的基础,因此以泥做创造人的材料也是合理的。 (3)结构主义分析: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列维提出,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构是二元对立的,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总是看到事物对立的两个概念,如“美”“丑”、“生”“死”、“光明”“黑暗”。神话的结构模式是二元对立加中介物的模式,即先引出一对对立的因素,然后提出一个中介物来消除或缓和这种对立,而神话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矛盾的逻辑模式。 女娲神话中的二元对立:(1)女娲从天而降,而人从地中而生,即天与地的对立。(2)其次是两性对立。在很多创世神话中,天都是男性的代表,而孕育万物的地是女性的象征,女娲作为女性出现在了两性对立的女性一方。(3)女娲的永生与泥人的生老病死便是生与死的对立。 中介物的缓解矛盾:神话中女娲创造了男女相配的婚姻制度繁衍人类,这便消解了上述对立,这个中介物就是婚姻制度。(1)婚姻制度的建立,使人类摆脱了对天地的过度依赖,自我繁衍,从而消解了天地间的矛盾。(2)婚姻制度是男女相配,化解了过度男性化和过度女性化的对立。(3)婚姻制度,人类繁衍,是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了延续(不是永生),便化解了生与死的对立。由此,通过阐释天地、男女、生死的对立以及婚姻制度作为中介物对这些对立的消解,说明了女娲造人神话的结构,也即说明了女娲神话的合理性。 19.从神话——仪式学派(拉格伦)的角度简单谈一下神话与历史的关系。参考《西方神话学读本》中拉格伦《传统的英雄》一文 拉格伦是神话-仪式学派的重要代表。神话出现在仪式之后,源于对早期社会仪式的描述,多数情况下是巫术仪式。巫术仪式经常会失败,当人们不满意仪式的结果或者不再简单地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仪式过程的不完善时,神话就出现了。早期的神话侧重于描述以往成功和失败的仪式,及以前仪式主持人的虔诚和献身精神。 神话与历史无关。拉格伦在研究大量的英雄故事时发现,这些英雄人物的生涯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把一批英雄故事中的典型情节单元列成表格,构成包含22个情节单元的传统英雄模式,然后用其他英雄故事来检验它,很多英雄都得了高分。从这种模式的相似性中,拉格伦断定,这些英雄的生涯缺乏历史性。他认为,每一位英雄人物的经历都相同是不可能的,即使某一个英雄是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是关于他生平的真实传记却以不复存在,它已经被改造的适合于这种英雄生涯的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历史。历史与神话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书面记载,避免虚构成分,强调真实性。历史出现在神话之后,原先是人类对口传的一个文字记载。在历史出现之前,口传对文明的传播作用不可小觑。但是这二者并不矛盾,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同时存在,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 15 - 20.《后汉书?南蛮传》中有以下一段记载,请选用学过的一种理论进行简单分析。 高辛氏以女配盘瓠,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 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后滋蔓,号曰蛮夷„„ (1)进化论学派的创始人是泰勒。泰勒提出了几个理论观点:文化进化说和残余论等。泰勒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按照阶段进化的,都要经历野蛮、半开化再到文明的三个阶段。早期的人类愚昧无知,信仰万物有灵,是神话等文化现象的起源。神话是古代社会与文化的“残余物”,通过研究原始文化遗留物,可以帮助我们“逆向”推导原始社会与文化的形态与特点。 (2)根据万物有灵说,早期社会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和世间万物来孕育后代,材料中“高辛氏女配盘瓠”就是体现。从文明进化阶段来看,材料中的“自相夫妻”、“其后滋蔓”是兄妹婚的体现。创世神话出现的时期处于文化发展的野蛮阶段,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偶婚和以固定配偶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尚未出现,婚姻制度仍为群婚。群生群处,所以兄妹婚就自然地存在了。兄妹婚是野蛮时代的活的资料和见证物,反映了母系氏族时期群婚制度状况,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留物。 - 16 -
/
本文档为【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小红帽》的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