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行政的意思

2017-11-21 30页 doc 55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行政的意思行政的意思 篇一:行政名词解释 1. 行政国: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得不大量增设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以对国家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火进行干预。杜宇西方国家政府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这种大扩张、大膨胀的趋势,西方国家的学者们称为“行政国”现象。 2. 行政关系:指行政主体在形式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 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与作为监督对象的 行政主体、...
行政的意思
行政的意思 篇一:行政名词解释 1. 行政国: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得不大量增设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以对国家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火进行干预。杜宇西方国家政府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这种大扩张、大膨胀的趋势,西方国家的学者们称为“行政国”现象。 2. 行政关系:指行政主体在形式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 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3.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作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等,与作为监督对象的 行政主体、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因前者实施法制监督而发生的关系。 4. 行政法: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5. 判例法:指“可作为先例据以决案的法院判决”。 6. 习惯和惯例:习惯指可调整一定行政关系的某种社会习惯,而惯例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某 1 种习惯。 7.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 础性规则。 8. 依法行政:基本涵义是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而拘。有三项具体要求:法律创制;法律优越; 法律保留。 9. 授权控制与程序控制:授权控制是法律授予某一政府机关某一项自由裁量权时,应有一定范围的限制,不能 授予其漫无边际的自由裁量权。程序控制是以法定程序控制和规范政府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10. 行政复议与司法审查:行政复议是通过政府机关内部的监控机制发现和纠正被申请复议机关的违法、不当行 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司法审查则是通过政府外部的监控机制—人民法院,审查被诉政府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撤消违法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变更显失公证的具体行政行为。 11. 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是行政主体工作人员处理涉及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务或裁决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争 议时,应主动回避或应当事人的申请回避。 12. 不单方接触:是行政机关就某一行政事项要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人作出行政决定或行政裁决,不能在 2 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时人接触和听取其陈述,接受其证据。 13. 行政效率原则:涵义是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 经济耗费办尽可能多的事,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4. 比例原则: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 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保持适当比例。 15. 行政主体:指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 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6. 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 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公务员、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等。 17. 行政机关: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 18.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的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19.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 3 20.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指依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非国家机关的组织。 21. 国家公务员:指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 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2. 国家公职关系:指国家公务员因担任国家公职,执行国家公务而与国家发生的法律关系。 23. 选任:是国家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国家公务员。这种方式在我国目前只适用于对作为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领 导职公务员的任用。 24. 批评、建议权: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并有权 就如何改善行政主体的工作和提高行政管理质量提出建议、意见。 25. 陈述、申辩权:指行政相对人在行政主体作出与自身权益有关,特别是不利的行为时,有权陈述自己的意见、 看法,提供 有关证据材料,进行说明和申辩。 26. 行政相对人: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 个人、组织。 27.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是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 4 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 28. 附款行政行为:是其效力附有一定条件限制的行政行为。限制条件通常包括:时间条件、期限条件、作为条 件、不作为条件等。 29. 行政行为的成立:指行政主体实施的法律行为在完成其法定程序,具备相应法定要件后正式对外发生法律效 力。法律对不同的行政行为设定了不同的成立要件。 30.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产生行政法律厂效果的行为。 31. 羁束行政行为: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形式、程序等作了较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 32. 行政立法系统:包括国务院的立法;国务院部门的立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立法;省、自治区 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的啊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的立法四个层次。 33. 行政立法的效力:主要指行政立法对于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执行力以及对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和对于 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适用力。 34. 行政规范性文件:指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 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政令。 5 35. 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法律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 36. 行政处理:又称行政处理决定或行政决定,指行政主体为实现相应法律、法规、规章确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任务根据行政相对人申请或根据职权依法处理涉及特定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义务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 37. 依申请行政处理行为:或称被动性行政处理行为、消极行政处理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相对人的申请 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38. 依职权行政处理行为:或称主动性行政处理行为、积极行政处理行为,是依据行政机关多具有的法定行政职 权,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即可作出的行政行为。 39. 行政命令:是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形式。 40. 行政规划:也叫行政,是行政主体在实施公共事业及其他活动之前,首先综合地提示有关行政目标,事 前制定出规划蓝图,以作为具体的行政目标,并进一步制定为实现该综合性目标所必须的各项政策性大纲的活动。 41. 行政奖励:是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 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或模范地遵纪守法的个人和组织,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 6 为。 42. 行政给付:广义的包括供给行政、社会保障行政、财政资助行政;狭义的仅指社会保障行政,是行政主体在 公民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43.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 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44. 一般许可:是只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就可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对申请人并无特殊限制的许可。 45. 认可:指行政机关基于一定的行政确认而作出相应意思表示的行政行为。 46. 核准: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补充第三人的行为,使其法律效力得以完成的行政行为。 47. 行政许可:指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 法赋予特定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48. 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个人和组织强制地、无偿 地征集一定数量的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7 49. 税收:是国家税收机关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经济目标,而凭借其行政权力,依法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 入的主要手段。 50. 各种社会费用:简称费,指一定行政机关凭借国家行政权所确立的地位,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务, 或授予其国家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权而收取的代价。 51. 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强制取得个人和组织的土地、房屋等不动 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合理补偿的行政行为。 52.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以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 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53. 警告:是典型的申诫罚,亦称精神罚或影响声誉罚,指行政主体对较轻的违法行为人予以谴责和告诫的处罚 形式。 54. 罚款:是一种典型的财产罚,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人,依法强制其在一定 期限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处罚方式。 55. 通报批评:属于申诫罚,亦称精神罚或影响声誉罚,指行政机关将对违法者的批评以书面形式公布于众,指 8 出违法行为,予以公开谴责和告诫,以避免其再犯的处罚形式。 56.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处罚事项,当场做出 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程序。 57. 告知制度: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将有关事项告知相对人的制度。 58. 行政强制:指行政主体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义务的相对履 行义务或达到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处于维护社会秩序或保护相对人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需要,乃至为了获得行政上信息的需要,而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及时性或临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59. 行政强制执行: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义务主体的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有权机关依法 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活动。 60. 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根据目前的紧迫情况,因没有余暇发布命令,或者一旦发布命令便难以达到预期行政 目的时,为了创造出行政上所必要的状态,行政机关不必以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便可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行政处理行为。 61. 行政调查:为了实现行政目的,由于行政主体根据其 9 职权,对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相对人进行的,能够影响相 对人权益的检查、了解等信息收集活动。 62.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和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 63. 间接强制:是通过见解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行政强制措施。 64. 直接强制:是义务主体逾期拒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以 达到与义务主体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执行。 65. 执行罚:是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新的 金钱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强制执行。 66. 行政仲裁:是行政机关设立的特定行政仲裁机构,依法按招仲裁程序对双方当时人之间的特定的民事或经济 纠纷作出公断的制度。 67. 行政调解:是由行政机关主持的,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依据,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的方 法,促使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民事争议或行政争议的方法和活动。 68. 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是对那些由特定行政机关管理职权内的事项所引起,涉及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民 事纠纷,法律、法规授权该管理部门承担的裁决。 10 69. 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是有关民事纠纷在涉及到国家或集体资源的归属、牵涉到一般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政 策时,法律、法规授权一级人民政府承担的裁决,以及有关民事纠纷的发生与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时,法律、法规授权相应的基层人民政府承担的裁决。 70. 权属纠纷的裁决:是行政机关依双方当时人的请求,对双方当时人因某一财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产生 争议,包括草原、土地、水面、滩涂及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争议,依法作出的裁决。 71. 侵权纠纷:是由于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他方的侵犯而产生的纠纷。 72. 损害赔偿纠纷:是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后,要求侵害者给予损害赔偿所引起的纠纷。 73. 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在其管辖权限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或政策, 适时灵活地采取引导、劝告、建议、协商、示范、制定导向性政策、发布有关信息等非强制性手段,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者协助下,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74. 行政:也叫行政契约,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与其他行政主体之间或者与行政相对 人之间基于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 75. 表明身份制度: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 11 或作出行政相互里或处罚行为之始,应当向相对人出示 履行职务的证明,表明其有权从事该项活动的制度。 76. 听政制度: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然 后根据经双方质证、合适的材料作出行政决定的一种程序制度。 77. 辩论制度:是行政机关在裁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时,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在行政机关的主持下,由双方 当事人就有关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进行对质的一种法律制度。 78. 回避制度:是行政机关在决定和处理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事项或裁决相应争议时,其工作人员若和所处理的 事项或裁决的争议有某种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工整处理或裁决时,应主动回避或应当事人的申请而回避的制度。 79. 职能分离制度:是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滥用权力,侵犯相对人的 合法权益,而将行政机关的某些相互联系的职能加以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机关或不同的工作人员掌管和行使的制度。 80. 不单方接触制度:是行政机关在处理两个以上相对人的、具有相互排斥利益的事项时,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 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听取其陈述、接 12 受其证据材料的制度。 81. 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时,要说明作出该决定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 制度。 82. 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 83. 行政救济:是行政相对方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相关的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 定机关提出申请,有权机关依法解决纠纷,给予权益补救的法律制度。 84. 行政法制监督:广义的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以外的个人、组 织,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和遵纪守法的行为的监督(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文 档网:行政的意思)。狭义的行政法制监督,仅指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不包括国家机关以外的个人和组织所实施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 85. 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指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各级国家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 86.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 13 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对一般行政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对公 务人员施行的法制监督。 87. 专门监督:即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依据《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规定的权限,对行政机关、公务员或 者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的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 88. 行政监察:是指国家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决定、命 令的情况进行监督,纠正、惩戒违法、违纪行为的活动。 89. 审计监督: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 和效益进行审核、稽查的活动。 90.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上一级行 政机关或法定复议机关依照行政复议程序重新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91. 行政复议机构:是复议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惩办复议事项的办事机构,在复议机关的领导下惩办具体的复议 案件,其自身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只能以复议机关的名义惊醒复议、审理,以复议机关的名义作出复议决定,而且也只有以复议机关的名义作出复议决定,该复议决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92. 行政复议的管辖:是指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 14 分工和权限。它解决的是某个具体行政复议该由哪一个 行政机关复议的问题。 93. 行政复议参加人:是与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与行政复议的复议当事人,以及与复议当事人法 律地位相类似的人,复议当事人通常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某些情形下,还包括第三人。 94. 行政复议的申请:是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依法向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 关提出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处理,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一种意思表示。 95. 行政复议的受理:是指复议申请人在法律规定期限提出复议申请后,经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认为 符合申请条件决定立案的活动。 96. 行政复议决定的送达:是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复议参加人的一种法 律行为。 97. 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是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拒不履行复议机关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复 议决定时,有关国家机关责令或者强制其履行的活动。 98. 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 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制度。 15 99. 行政赔偿责任: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 100. 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对某一行为承担赔偿责 任,损害发生后,是由于侵犯行为人的行为违法,还是由于行为人实施某一行为时主观有过错,抑或是由于什么其他原因,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 101. 行政赔偿诉讼:是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依照行政诉讼程序和国家赔偿的基本原则裁判赔偿争议 的活动。 102. 行政追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向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或履行其他赔偿义务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果实的公 务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制度。 103.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依法履行赔偿义务、接受赔偿请求、支付赔偿费用、参加赔偿诉讼程序的行政机关。 104. 行政补偿:是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合法活动而遭受损失,由国家给予补偿的制度,或者说由于国家行 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合法的行政活动,使无责任之特定人的合法权益遭受特别损失,由国家依法对受损害人承担补偿义务的法律制度。 105.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有公共行 16 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向人民法院涕泣诉讼,人民法院依行政诉讼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106. 行政诉讼法:广义的行政诉讼法是规定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法律监督机关进行行政诉讼 活动,调控他们之间在诉讼过程中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狭义的行政诉讼法,则是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 107.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对行政诉讼活动整个过程或者主要过程具有规范作用的,调 整行政诉讼行为的基本准则。 108.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它规定着司法机关对行政主体行为的监督范围, 规定着受到行政主体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权的范围,也规定着行政终局裁决权的范围。 109. 行政诉讼管辖:是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10. 级别管辖:是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11. 地域管辖:是在级别管辖的基础上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权限分工。 112. 一般地域管辖:是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即以被告所在地来 17 确定管辖法院。 113. 特殊地域管辖:是根据特定的行政法律关系来确定管辖的法院,它是相对于一般地域管辖而言的,其目的在 于弥补一般地域管辖的不足。 114. 共同地域管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对同一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原高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115. 裁定管辖:是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或决定来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 116. 移送管辖:指某一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后,发现自己对该案没有管辖权,而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审理。 117. 行政诉讼参加人:是作为行政诉讼主体,参加到行政诉讼活动中来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118. 诉讼权利能力:是行政诉讼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依法享有行政诉讼权利,承担行政诉讼义务的 资格。 119. 诉讼行为能力:是无需依靠他人而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实现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资格。 120.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因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 院裁判拘束的人。 18 121. 行政诉讼原告:是认为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以自己的名义,依法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从而引起行政诉讼程序发生的公民、发人和其他组织。 122. 行政诉讼被告:是原告指控其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通知其 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123. 行政诉讼第三人: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 124. 共同诉讼人:是参加共同的当事人,原告为二人以上的为共同原告,被告为二人以上的为共同被告。 125. 必要共同诉讼: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是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必须实行诉讼主体 的合并。 126. 普通共同诉讼: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同类,由法院合并审理的诉讼。 127. 诉讼代表人:是在原告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由一人或数人作为代表进行诉讼,其他原告则不参加诉讼,但人 民法院的判决及于全体原告,代表全体原告进行诉讼的当事人称为诉讼代表人。 128. 行政诉代理人:是在行政诉讼活动中,按照法律规定 19 或者接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当事人的名义, 篇二:行政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组织: 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ZO世纪ZO年代中期到3O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 20 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 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人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 21 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一不成熟理论”: 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10(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 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11(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12(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13(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22 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16(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17(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8(组织的“显结构”: 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9(组织的“潜结构”: 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20(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21(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 23 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22(集权式组织结构: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23(分权式组织结构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4(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25(总理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26(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4 2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8(群体: 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9(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30(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31(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32(领导: 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3(行政组织领导: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25 34(领导影响力: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 35(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6(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扭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37(行政组织决策: 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 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38(行政组织决策程序: 行政组织决策的程序是指行政组织在决策过程中所必须经过和遵循的工作次序和工作步骤。 39(组织决策科学化: 组织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 40(行政组织决策体制: 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 41(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 26 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42(工作冲突: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突。 43(直线,职能冲突 : 直线,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的决策方面。 44(仲裁解决法: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冲突得到解决。 45(组织沟通: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46(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 递和交流。 47(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48(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27 49(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50(知识: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此外,也包含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51(学习: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52(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53(行政组织学习:行政组织学习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而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54(单环学习: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55(双环学习: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 28 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56(三环学习: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57(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8(行政组织文化:行政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59(示范法: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行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60 激励法: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61(绩效管理:行政组织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绩 29 效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62(标竿管理:标竿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竿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标竿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63(绩效评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 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64(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 65(组织发展: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66(工作再设计: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67(斯坎隆制: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 30 一种。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68(过程咨询: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69(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70(敏感性训练: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 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71(调查反馈法: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 篇三: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31 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企业行政管理广义上包括行政事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产会计管理四个方面,狭义上指以行政部为主。负责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具体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推动。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办公物品管理。文书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还涉及到出差。财产设备。生活福利。车辆。安全卫生等。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人为努力使部门之间或者关系企业之间形成密切配合的关系。使整个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成为一个高速并且稳定运转的整体,用合理的成本换来员工最高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公司目标发展任务。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对做好企业行政管理的几点认识 1、明确岗位职责。日常办公事务管理包括日常事务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信息沟通。协调控制。检查总结以及奖励惩罚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办公物品管理包括办公物品的发放。使用。保管及采购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文书资料管理包括印信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书刊管理,会议管理包括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工作,其他事务视各公司具体情况而定,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中,要注意这点。 2、加强沟通。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分析 32 中,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纵向沟通分为与上级沟通和与下级部门沟通。与上级沟通主要是要充分领悟上级领导的意思。把握住方向。同时将自己和下级部门的观点很好的传达给上级。这需要行政人员有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与下级沟通主要是执行上级的决定以及收集整理下级部门各项信息。这就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横向沟通包括公司内部相关职能部。与关系企业窗口部门和外界媒体政府机关等等。在传达精神及布置工作任务及协调各部门工作时。务必真诚。谦虚。与外界沟通需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李博群:管理咨询界唯一具有国家媒体、全球500强、跨国外企和知名民企经历的讲师。毕业于美国顶尖新闻学院和商学院,大众传播和工商管理双硕士。负责中国标杆企业的全球内外部沟通,美国大众传播和新闻教育协会(AEJMC)会员。职业经历包括联想集团首席沟通官,负责集团的全球内部沟通和品牌沟通事务,新华社记者和编辑,全国十大教育集团华美国际教育投资集团国际部主任,英国某传媒公司中国区经理。 3、在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中,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即时提供给管理者。信息包括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法律。经济。政策规定,社会习惯。风俗。时尚变化,市场需求。消费结构。 33 消费层次的变化,竞争企业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突发事件等。内部信息具体包括财务状况,生产状况,产销状况,采购。库存信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才资源等。作为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发展变化和国家政府机关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变化。 4、培育传播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仅仅用薪金留人是不够的。还要用企业文化去吸引。感化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管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四个方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1)组织结构清晰。战略导向明确。分工明确。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不仅应该有近期目标。更要有远期规划。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协助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并制定近。远期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团结的团队。(2)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 形成公平。竞争的平台。这个平台上充满竞争。激励。开放。交流的特征。管理者不完全控制员工做事情的方式。而去衡量做事情的结果。任何人员能上能下。(3)注重企业形象建设。包括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物质形象包括司容。司貌。技术装备。产品。服务设施等。精神形象包括员工精神面貌。企业风格。人文环境等。让工作[生活化“。(4)重视人才。用企业的发展凝聚人。用榜样激励人。用员工成才教育人。企业在给员工发展空间的同时。注重提供给员工在再学习机会。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每个 34 员工都能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对公司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踏踏实实地去执行。完善成熟的制度有了。即定目标有了。关键就是要做好。要做好执行需要注意:(1)什么事情该做。该怎么做。(2)如何更好更快完成该做的事情。(3)清除所有障碍。(4)形成企业执行的制度和文化。让执行影响到每个员工。 35
/
本文档为【行政的意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