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2017-09-27 28页 doc 84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 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学习营养和食品卫生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 一、人体结构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了复杂的人体。     1.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虽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但除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 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学习营养和食品卫生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之一。 一、人体结构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了复杂的人体。     1.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虽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但除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实现细胞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屏障和门户。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除有大量细胞基质外,还含有大量的有形结构——细胞器。细胞器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根据其面是否附着核糖体而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滑面内质网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类固醇物质的合成等功能相关。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结构。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是细胞进行氧化供能的主要场所,故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溶酶体是一种囊状小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     细胞核位于胞体的中央,由核膜包围而成。细胞核中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为染色体)是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其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组蛋白。DNA分子上由不同核苷酸序列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断称为基因。基因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据估计人的基因有3万多个。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新陈代谢是指细胞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兴奋性是指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以生物电变化的方式反映出来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细胞就会死亡,机体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止,生命即告结束。   2.组织   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见表2-1。   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骼和血液。肌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的。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根据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将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由于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暗相间的横纹,因此也称为横纹肌。骨骼肌是随意肌,接受躯体神经支配,完成各种躯体运动。心肌仅分布于心和大血管根部,呈分支的短柱状。心肌也是横纹肌,部分有自主节律性,但不受躯体神经支配,而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由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根据形态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根据功能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     3.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     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肾、肝、脾等。若干个器官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人体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九大系统。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体。根据部位,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躯干又分为胸、腹、盆三部分,其内有胸腔、腹腔、盆腔。 二、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通过骨连接互相连接在一起组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骨骼肌是动力部分,附着于骨,收缩时牵动骨引起各种运动。        1.骨和骨连接 成人共有206块骨。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四肢骨又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根据形态,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长骨多位于四肢,呈中空的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部细长称为骨干,内有管状的骨髓腔。长骨两端膨大称为骺, 幼年时,骺和干结合部有一层软骨称为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钙化为骺线,骨即不再增长;短骨近似立方形,主要分布于手腕和足的后部;扁骨呈板状,主要参与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有的不规则骨内含有含气空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等。   骨白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骨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结缔组织,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两部分。骨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前者主要由骨胶原纤维和黏多糖组成,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的弹性,后者主要由钙盐(如磷酸钙和碳酸钙)组成,使骨具有硬度和脆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机物逐渐减少,无机物逐渐增多。成人骨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幼儿骨质内有机物含量比成人多,因而富有韧性和弹性,但硬度小,不容易发生骨折,易于变形。老年人的骨质无机质含量较高,因而骨的韧性和弹性小而脆性大,硬度高,容易发生骨折。若老年人伴有大量钙的流失,则骨的密度下降,形成骨质疏松,以致骨质变脆,硬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同时,骨为体内最大的钙库,人体内的钙99%存在于骨内。当血钙增高时,钙盐可沉积于骨内;反之,当血钙降低时,可使骨钙溶解人血,以此来调节血钙的浓度。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在胎儿和幼儿时期,骨髓腔内全部是红骨髓。随着年龄增大,成人的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为脂肪所代替,形成黄骨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接。骨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大类。间接连接又称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有些关节还具有韧带和关节盘。由于关节相对的骨面间有腔隙存在,故活动度较大,活动方式可概括为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六种,不同运动方式结合起来构成环转运动。     2.肌肉     运动系统中的肌肉均属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根据形态,肌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根据部位,肌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四肢肌多为长肌,收缩时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短肌多分布在躯干深部,收缩时只能产生小幅度的运动。阔肌扁而薄,多分布在胸壁、腹壁。轮匝肌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眼裂、口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其中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口腔唾液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它们均借排出管道将分泌物排人消化管腔内,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1.消化管     (1)消化管的大体构造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其前壁为唇,两侧壁为颊,下壁(底)为软组织和舌,上壁(顶)为腭(前2/3为硬腭,后1/3为软腭),软腭后缘正中有乳头状突起称腭垂,其两侧各有两条弓形黏膜皱襞,前者称为腭舌弓,后者称为腭咽弓,前后两皱襞间的凹陷内有卵圆形的腭扁桃体。软腭后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和咽分界线。口腔内有上、下颌牙,是人体最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在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为乳牙,一般在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3岁初出全,共20颗,6岁开始先后自然脱落,并逐渐长出第二组牙(恒牙)替换全部乳牙,恒牙共32颗。牙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对语言、发音亦有辅助的作用。     舌位于口腔底,具有协助咀嚼、吞咽、辅助发音和感受味觉的功能。在舌背面及侧缘有不同形状的黏膜突起称舌乳头。有些舌乳头上的黏膜上皮中含有味蕾,是味觉感受器,有感受各种味觉的功能。口腔腺又称唾液腺,分泌唾液,有湿润口腔黏膜、清洁口腔、混合食物形成食团和促进食物消化的作用。     咽是一个垂直的肌性管道,略呈漏斗形,前后略扁,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其上方的顶接颅底,下方与食管相连,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上部的侧壁上,左右各有一个咽鼓管口,咽通过咽鼓管和中耳鼓室相通。     食管是一前后扁窄的肌性长管,是消化管最狭窄的部分。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续咽,向下穿过膈肌进入腹腔,与胃的贲门连接,全长约25 cm。食管后贴脊柱,前与气管、支气管、心脏等器官相邻。食管全长有三处狭窄,分别距切牙15 cm、25 cm和40 cm。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缘为凹缘,较短,朝右上方,称胃小弯,下缘为凸缘称胃大弯。胃与食管连接处的入口称贲门,胃的下端与十二指肠连接处的出口称幽门,幽门处的环形肌特别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幽门部和胃体。     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5~7 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位于上腹部,紧贴腹后壁,长约25 cm,呈“C”形,包绕胰头。空肠和回肠迂曲盘旋于腹腔中下部,借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二者间无明显界限。空肠比回肠的管径大、管壁厚,黏膜环状皱壁和绒毛结构较多。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 m,起自右髂窝,止于肛门,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大肠在腹腔内围成一个半封闭的方框。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内,上通升结肠,左接回肠,回肠 端突入肓肠处环形肌增厚,并覆有黏膜,形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皱壁,叫回肓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在回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阑尾位于盲肠后内侧壁,为一细长的蚓状突起,长6~8 cm。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直肠位于盆腔内,长15~16 cm,穿过盆膈终于肛门。     (2)消化管的微细构造     1)消化管的一般构造。消化管壁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构成。经常分泌黏液,使黏膜表面润滑,便于食物通过、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     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还含有神经丛。食道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含有腺体。     肌层包在黏膜下层的外面,除口腔、咽、食道的肌层和肛门括约肌外,都由平滑肌组成。一般分内环形、外纵形两层,两层之间有神经丛。肌层的舒缩产生消化管的各种运动。     外膜为消化管的最外层,大部分为浆膜,经常产生浆液,以润滑包有浆膜的脏器表面。     2)胃壁的微细构造特点。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能分泌黏液,保护胃黏膜;固有层含有很多腺体,有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胃底腺有三种细胞,即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元;壁细胞,分泌盐酸;黏液细胞,分泌黏液。     3)小肠壁的微细构造特点。小肠内面呈现很多环行皱褶和小肠绒毛,从而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环形皱褶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构成。肠绒毛由小肠黏膜向肠腔内凸出形成。绒毛似指状或叶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里面为固有层所形成的中轴,其中含有毛细淋巴管(中央乳糜管)、毛细血管网和平滑肌细胞。绒毛上皮细胞分为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纹状缘,构成肠黏膜上皮细胞重要的消化和吸收表面。     2.消化腺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胰呈长条形,位于胃的后方,横于腹后壁,分头、体、尾三部。胰内有很多分泌胰液的腺泡,腺泡的导管汇入一条横贯腺体的胰管,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内,胰液最终由此流入肠腔。此外,胰又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腺泡之间有散在的细胞团,称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详见内分泌系统)。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成人的肝重约为1 500 9,位于右上腹部,大部为肋弓所覆蔽。肝由几十万个结构基本相同的肝小叶组成。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肝细胞不断分泌胆汁,经左右肝管和肝总管人胆总管,最后流入十二指肠;或由肝总管转经胆囊管入胆囊储存。胆囊可吸收水分使胆汁浓缩。在食物消化时,胆囊收缩,储存于胆囊的浓缩胆汁则排入十二指肠,以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四、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   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以确保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从外界中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气体交换,而完成气体交换功能的是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如图2-2所示。通常把呼吸道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   1.呼吸道   鼻是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鼻的内腔称鼻腔,被鼻中膈分为左右两腔,前方经鼻前孔与外界相通,后方经鼻后孔通向咽部。鼻腔外侧壁有三个突出的鼻甲,由上而下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外下方被遮蔽的裂隙分别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鼻腔周围颅骨内含气的空腔称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共四对,它们通过鼻旁窦口与鼻腔相通,参与空气吸入及其湿润和加温,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上鼻甲与鼻中隔的上方黏膜内还有司嗅觉的嗅细胞,所以鼻也是嗅觉器官。     喉不仅是呼吸道,也是发音器官,向上开口于咽部,向下与气管通连。喉由软骨作支架,以关节、韧带和肌肉联结,内面衬以黏膜而构成。     气管和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部分,由软骨、黏膜等构成,气管和支气管均以“C”形软骨为支架,以保持其持续张开状态。     2.肺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侧,左右各一。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呈海绵状,富有弹性,内含空气。肺呈圆锥形,上部为肺尖,下部为肺底,内侧面中间有一凹陷为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之处。支气管进入肺内后反复分支,越分越细,形成支气管树,最终连于肺泡。成人肺泡为3亿~4亿个,总面积可达90平方米。   去掉( 3.胸膜     胸膜为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纵膈两侧及膈上面的浆膜。覆盖在肺表面的叫脏胸膜;覆盖在胸廓内面及膈上面的叫壁胸膜。脏、壁两层在肺根部互相反折延续,围成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称为胸腔负压,有利于肺的扩张,一旦负压消失,将会导致肺不张。        4.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它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上达胸廓上口,下至膈肌。纵隔内有心包、心脏、胸腺、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气管、食管、胸导管等结构。) 五、循环系统组成及功能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如图2-3所示。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支流。根据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循环途径和功能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大循环)与肺循环(小循环)两部分。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向全身毛细血管网,然后流经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最后回流到右心房。通过体循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组织,同时又把各部组织在新陈代谢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再经肺泡壁毛细血管网,,最后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通过肺循环,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肺泡排出体外,而吸入肺内的氧气则经肺泡进入血液。     1.心血管系统     (1)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两肺之间,约2/3居前正中线的左侧,1/3居右侧。心脏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半心,每半心又被房室隔分为心房和心室两部分。故心脏的内腔被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室。成人左、右半心之间互不相通,但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通过右房室口相通,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通过左房室口相通。上、下腔静脉的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口回流入右心房,经右房室口流入右心室。肺静脉内的动脉血回流入左心房,经左房室口流入左心室。     心脏的营养是由冠状循环血管来供应的。冠状血管是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冠状静脉组成。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分别起于主动脉起始部。心脏静脉血绝大部分汇集于冠状静脉窦,并由此回到右心房。     (2)血管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部分。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大动脉分成若干动脉,中动脉再分成若干小动脉,最后形成微动脉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毛细血管有较高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通过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血液逐渐会聚于小静脉,再逐渐会聚于中静脉和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回流人右心房。     (3)血液     正常血液为红色黏稠液体,其相对密度在1.050~1.060之间。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按容积计算,血浆约占55%,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5%。从正常人体内抽出血液,放人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经离心沉降,管内血液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如果把从血管内抽出的血液放人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血凝块。血凝块收缩,析出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     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含有大量水分和一定量溶质。血浆内所含的蛋白统称为血浆蛋白,可分为白蛋白(38~48 g/L)、球蛋白(20~35g/L)和纤维蛋白原(2~4g/L)。血浆蛋白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其中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含量最多,对于维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能与抗原(如细菌、病毒或异种蛋白)相结合,从而杀灭致病微生物。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等因子是促使血液凝固的成分。血浆中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为3. 9~6.1mmol/L。血浆中所含脂类物质统称血脂,包括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血脂含量与脂肪代谢有关,也受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血脂过高对机体有害。        血浆中的无机物,绝大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阳离子中以钠离子浓度最高,还有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等,阴离子中以氯离子最多,碳酸根离子次之,还有磷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NnCl则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和保持机体血容量起着重要作用。血浆钙离子参与很多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在肌肉兴奋收缩偶联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中还有微量的铜、铁、锰、锌、钴和碘等元素,是构成某 酶类、维生素或激素的必要原料,或与某些生理功能有关。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年男性为(4.5~5.5)乘以10的12次方个/L,女性为(4.0~5.0)×10的12次方个/L。红细胞内充满着丰富的血 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为无色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4.0~10)×10的9次方/L。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两大类,共五种细胞。粒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特殊着色颗粒,根据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又可分为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此五种细胞各占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细胞的分类计数对于临床诊断有一定意义。     血小板直径为2~4μm,呈圆盘状,参与凝血功能。正常人血小板数为(100~300)×10的9次方个/L。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的血型,主要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系统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如果血型不匹配而进行输血,可导致严重后果。     2.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个辅助部分。淋巴系统由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等)组成。     毛细淋巴管的起始部是盲端,它们互相吻合成毛细淋巴管网,分布于全身绝大多数器官。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时,一部分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组织间液的一部分渗回毛细血管静脉端,一部分渗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毛细淋巴管逐渐合成较大的淋巴管,淋巴管在行程中又反复通过许多淋巴结。淋巴液流经淋巴结时,淋巴结产生的淋巴细胞加入淋巴液。淋巴管最后汇集成两条大的淋巴导管(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五、右静脉角。     因此,血液循环过程中,由毛细血管渗透出来的一部分体液,经过淋巴系统,在静脉角处重新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内,如图2-5所示。     淋巴结呈卵圆形或豆形,大小不一,出现在淋巴管的行程中,常成群地分布,接纳一定区域来的淋巴管。     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清除异物)和产生抗体,在免疫学上具有重要作用。   六、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生理系统。     1.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分为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或者一级与二级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胸腺为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可分泌多种胸腺激素,包括胸腺素α与β家族、胸腺生成素、胸腺九肽及胸腺体液因子等。骨髓为体内造血器官,一也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和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以及分布全身脏器、皮肤、黏膜的淋巴结和弥散性淋巴组织,具有重要的免疫过滤作用,是T、B淋巴细胞等定居的场所和这些细胞识别外来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反应的部位,脾脏还合成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素,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皮肤、黏膜作为抵御外源性病原体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在机体免疫防御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或与免疫应答反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淋巴细胞,分为T、B、NK、K细胞等。T、B淋巴细胞均来源予骨髓多能干细胞中的淋巴样干细胞,经分化成为前T、B淋巴细胞。前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成熟的T淋巴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血流→组织→淋巴→血流周游全身,以发挥细胞免疫与免疫调节功能。B淋巴细胞在哺乳类动物骨髓中分化、成熟,然后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发挥体液免疫功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五类免疫球蛋白(IgM、G、A、D、E)。     3.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包括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在抗感染、炎症反应、清除外源性病原体、调节各种免疫细胞功能以及自身性免疫疾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分为干扰素(Interferons,IFNs)、白细胞介素(Interleu kin,ILs)、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s,TN-Fs)四大类。近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调节机体的营养代谢,例如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可以刺激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糖原异生,促进结缔组织重建和组织中锌、铁和铜的重新分布等。     4.免疫应答反应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侵害。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补体、溶菌酶、黏液、纤毛等;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需要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协同参与。如果免疫应答反应发生异常,将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机体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异常亢进,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七、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组成,是人体代谢产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如图2-6所示。     1.肾     肾形似蚕豆,呈红褐色,位于腹后壁,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肾门向肾内凹陷成一个较大的腔隙,称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等结构。肾盂出肾门后,向下弯行,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2.输尿管     输尿管是细长的肌性管道,长20~30 cm,直径0.5~0.7 cm,上端与肾盂相连,在腹后壁沿脊柱两侧下行,进入小骨盐,下端在肪胱底的外上方斜行插入膀胱壁,开口于膀胱。   3.膀胱     膀胱为锥体形囊状肌性器官,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容量为300~500mL,储存尿液。膀胱底的内面有三角形区,称为膀胱三角,为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4.尿道     男性尿道细长(约18cm),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阴茎海绵体部,开口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全长有三处狭窄和两个弯曲。女性尿道粗而短,长约5cm,起于尿道内口,经阴道前方,开口于阴道前庭。     八、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     男、女生殖系统都包括内、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又包括生殖腺和输送管道。     1.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的内生殖器(见图2-6)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和三对附属腺(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睾丸是男性生殖腺,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睾丸呈卵圆形,其实质内有许多精曲小管,是产生精子的部位。小管之间的间质细胞有分泌雄激素的功能。男性的外生殖器包括阴囊和阴茎。     2.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为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如图2-7所示。卵巢左右各一,呈卵圆形,位于盆腔内子宫两侧,是女性的内生殖腺,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输卵管连于子宫底两侧,是输送卵子进入子宫的弯曲管道,外侧端开口于腹膜腔,内侧端连于子宫角并开口于子官腔。子宫位于直肠与膀胱之间,呈前后略扁倒置梨形,两侧上方与输卵管相连,下部形成圆柱形的子宫颈,下与阴道相接。子宫是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女性外生殖器也称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等。 九、神经系组成及功:     神经系统根据所在的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如图2-8所示。周围神经系统根据支配器官的性质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支配体表结构、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支配内脏、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无论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均包括运动和感觉两种纤维,分别称为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如果一条神经只含运动纤维,就称为运动神经,只含有感觉纤维就称为感觉神经,既含有运动纤维又含有感觉纤维就称为混合神经。周围神经系统根据与中枢神经相连的部位,又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     1.中枢神经系统     脑位于颅腔内,由脑干、间脑、.小脑及端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组成。脑干是脊髓向颅腔内延伸的部分,自下而上又可分为延髓、脑桥、中脑三段。间脑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半球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所覆盖,分为丘脑与下丘脑。下丘脑位于丘脑的前下方,通过漏斗与脑垂体连接。垂体是一圆形小体,为重要的内分泌腺。下丘脑是皮层下内脏神经的高级中枢,与内脏活动及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小脑位于延髓与脑桥的背侧,通过一些纤维束与脑干相连,并进一步与大脑、脊髓发生联系,具有调节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功能。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人类的大脑具有思维、学习、记忆、控制等功能。     脊髓位于椎管内(比椎管短),呈前后略扁圆柱形。上端和延髓相延续,下端呈圆锥状,末端达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达第3腰椎平面)。脊髓两侧的前、后方各有一排由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根,在前方的称前根,在后方的称后根。前根与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脊髓主要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2.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连于脊髓,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都是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后支细小,分布到颈部和背部的皮肤和肌肉。脑神经共12对,分别称为第1t12脑神经,支配头颈,胸腹等部位器官。   十、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感觉器官是指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其结构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主要有眼、耳等。     1.眼     眼包括眼球及辅助装置。眼球位于眼眶内,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眼的辅助装置有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如图2--9所示。   (1)眼球      眼球壁可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血管膜,内层为视网膜。纤维膜又可分为前1/6角膜和5/6巩膜。角膜无色透明,具有折光作用。巩膜为白色坚韧不透明的厚膜,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血管膜位于巩膜内面,富有血管和色素,可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三部分。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睫状肌,该肌的收缩与舒张可调节晶状体的凸度,进而调节眼的屈光系数。虹膜位于睫状体前方,呈棕褐色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为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视网膜是眼球壁的最内层,其上有感光细膜层,分布有视锥和视杆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并分辨颜色,视杆细胞感受弱光但不能分辨颜色。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称为视紫红质,它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同时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再引起其他视网膜细胞的活动。视黄醛由维生素A转变而来。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消耗的部分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如维生素A缺乏,将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称为夜盲症)。     (2)眼的辅助装置     眼睑即眼皮,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结膜为透明的黏膜,被覆在眼睑内面的称睑结膜,衬在眼球表面的称为球结膜。泪器由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组成。泪腺位于眼眶的上外侧,可分泌泪液,泪液具有湿润角膜、清除灰尘和杀菌作用。     2.耳     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所组成。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内。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人中枢,产生听觉。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鼓膜三部分,如图2-10所示。   十一、内分泌系统组成及功能   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及松果体等。这些腺体分泌高效能的有机化学物质(激素),经过血液循环而传递化学信息到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发挥兴奋或抑制作用。 激素按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含氮类激素,如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等;第二类是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急速的生理作用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确保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1垂体     垂体悬垂于脑的底面,体积很小,重量不到1g。垂体大致可以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已知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七种: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褪黑素(MSH)、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GTH,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各种激素的主要功能与名称相当。TSH作用在甲状腺,ACTH作用在肾上腺皮质,GTH作用在男、女性腺(睾丸和卵巢)。腺垂体的分泌功能受下丘脑的调节,在下丘脑基底部存在“促垂体区”,此区的神经元分泌的肽,经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相应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主要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后叶储存由下丘脑的视上核与室旁核分泌催产素和升压素,催产素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以刺激乳腺的作用为主,加压素主要具有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浓缩尿液的作用,还可通过一定机制升高血压。     2.甲状腺     人的甲状腺重20~30 g,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它位于气管上端两侧,甲状软骨的下方,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较窄的蛱部相连,呈“H”形。甲状腺由许多滤泡组成。滤泡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环绕而成,中心为滤泡腔。腺上皮细胞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甲状腺素。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素主要包括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氢酸(T3)两种。甲状腺上皮细胞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人体每天从饮食摄取100~200 ug碘,其中约有1/3碘进入甲状腺。     甲状腺素促进生长发育,加速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此外,甲状腺素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也有作用。     3.胰岛     胰岛为散在于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人体胰腺中有数10万到100多万个胰岛,仅占胰腺总体积的1%~2%。胰岛细胞按其形态和染色特点主要有A细胞和B细胞。A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约25%,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0%,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能促进全身各组织,尤其能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且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所以胰岛素缺乏时,血中葡萄糖不能被细胞储存和利用,因而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时,从尿中排出葡萄糖并伴以尿量增加,发生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促进肝脏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     4.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肾上腺分为两部分:外周部分为皮质,占大部分;中心部为髓质,占小部分。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在胚胎发生、组织结构、激素的化学性质与生理功能上都不同,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内分泌腺。     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层,自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分别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少量性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调节宏量营养素的代谢以及参与人体应激和防御反应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既“开源”又“节流”:.方面促进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在肝中转变为糖原;另一方面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盐皮质激素具有调节K+代谢的作用,具有排Na+、保K+和浓缩尿液的作用。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性激素以雄激素为主,少量的雄性激素对妇女的性行为甚为重要。性激素分泌过量时可使女性男性化。     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心,主要由嗜铬细胞组成,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以肾上腺素为主。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紧密联系,具有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流加快;内脏血管收缩,内脏器官血流量减少;肌肉血管舒张,肌肉血流量增加;支气管舒张,糖原分解和升高血糖等作用,有助于机体与不利情况进行斗争。     5.甲状旁腺 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其形状为椭圆形小球,总重量约100mg,通常埋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后缘内。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使血钙增高,血磷降低。甲状旁腺还分泌降钙素,主要作用是减少破骨细胞的生长,抑制破骨细胞溶解骨质,促进骨中钙盐沉积,对抗甲状旁腺素的作用,使血钙下降。     第二节  食物消化吸收     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在牙的切割、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唾液与食物一起混合成食团,开始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消化是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吸收是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一、食物的消化      1.口腔内消化     人的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Salivary,Gland):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还有无数散在的小唾液腺,唾液就是由这些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唾液为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体。唾液中的水分约占99.5%,有机物主要为黏蛋白,还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硫、氯等。   唾液有如下作用:   (1)唾液可湿润与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   (2)唾液可清洁和保护口腔,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后,唾液可起冲洗、稀释及中和作用,其中的溶菌酶可杀灭进人口腔内的微生物。   (3)唾液中的蛋白可使食物合成食团,便于吞咽。   (4)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对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但这一作用很弱,且唾液淀粉酶仅在口腔中起作用,当进入胃后,pH值下降,此酶迅速失去活性。食物在口腔内主要进行的是机械性消化,伴随少量的化学性消化,且能反射性地引起胃、肠、胰、肝、胆囊等器官的活动,为以后的消化做准备。     2.胃内消化和吸收     食物入胃后暂时储存,在此期间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胃液是胃腺各种细胞分泌的混合物。幽门部的胃腺由黏液细胞组成,能分泌碱性黏液,其中不含消化酶。胃底和胃体部又称泌酸腺区,其面积占全胃的2/3或4/5,此区胃腺主要由三种细胞组成:主细胞(胃酶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盐酸细胞)分泌盐酸,还能产生“内因子”—— 一种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物质;颈黏液细胞,能分泌黏液。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值为0.9~1.5。正常成人每日胃液分泌量1.5~2.5L,胃液所含的固体物中的重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盐酸一种为游离酸;另一种为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二者的浓度合称为总酸度,其中游离酸占绝大部分。盐酸的作用如下:     (1)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     (2)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3)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胃腺主细胞分泌入冒腔的胃蛋白酶原是无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多肽和氨基酸。但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适宜的pH值为2.0,随着pH值的增高,其活性降低。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与食入的维生索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索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a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与回肠黏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机体缺乏内因子,则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的吸收功能很弱,正常情况下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3.小肠内消化和吸收     食糜进入小肠后,在胰液、胆汁、小肠液和小肠运动的作用下,基本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小肠内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消化吸收中最重要的阶段。     (1)胰液的分泌     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pH值为7.8~8.4,日分泌量为1—2L。胰液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无机成分中最重要的是碳酸氢盐,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7~8)o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即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后两种酶原均不具活性,只有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胰蛋白酶原被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成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而糜蛋白酶原则由胰蛋白酶激活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二者共同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更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2)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成人每日分泌量为800~1 000mL。胆汁的颜色由所含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由肝脏直接分泌的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而在胆囊储存过的胆囊胆汁则因浓缩使颜色变深。肝胆汁呈弱碱性(pH7.4),胆囊胆汁因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胆汁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等成分。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胆汁对脂  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盐为肝脏所分泌的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的钠盐或钾盐a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的作用。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均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从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可与脂肪酸、甘油一酯等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索(维生素A、D、E、K)的吸收。     (3)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液是由小肠黏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呈弱碱性,pH值约为7.60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3 L。小肠液边分泌边吸收,这种液体的交流为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了媒介。小肠液中除水和电解质外,还含有黏液、免疫球蛋白和两种酶: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和小肠淀粉酶。过去认为小肠液中还含有其他各种消化酶,但现已证明,其他各种消化酶并非小肠腺的分泌物,而是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它们是分解多肽为氨基酸的几种肽酶以及分解双糖为单糖的几种单糖酶。当营养物质被吸收入上皮细胞内以后,这些消化酶继续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随着绒毛顶端的上皮细胞脱落,这些消化酶则进入小肠液中。小肠液具有消化食物和保护肠黏膜免受机械性损伤和胃酸的侵蚀的作用。     (4)小肠的吸收功能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小肠黏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凸于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凸起,称微绒毛。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达到200 平方米左右。这就使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已吸收完毕。食物经过在小肠内的消化作用,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 h,为充分吸收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两种形式来完成。     1)被动转运。被动转运形式主要包括被动扩散、易化扩散、滤过、渗透等作用。 ①被动扩散。通常物质透过细胞膜,总是和它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有关。不借助载体,不消耗能量,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透过称被动扩散。由于细胞膜的基质是类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决定于它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和分子大小,溶解度越大,透过越快;如在脂质中的溶解度相等,则较小的分子透过较快。     ②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物质,,如Na+、K+、葡萄糖和氨基酸等,不能透过细胞膜的双层脂质,需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或转运的过程。与易化扩散有关的膜内转运系统和它们所转运的物质之间,具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即每一种蛋白质只能转运具有某种特定化学结构的物质;易化扩散的另一个特点是所谓的饱和现象,即扩散通量一般与浓度梯度的大小成正比,当浓度梯度增加到一定限度时,扩散通量就不再增加。     ③滤过作用。胃肠细胞膜的上皮细胞可以看做是滤过器,如果胃肠腔内的压力超过毛细血管时,水分和其他物质就可以滤入血液。     ④渗透。渗透可看作是特殊情况下的扩散。当膜两侧产生不相等的渗透压时,渗透压较高的一侧将从另一侧吸引一部分水过来,以求达到渗透压的平衡。     2)主动转运。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营养成分必须要逆着浓度梯度(化学的或电荷的)的方向穿过细胞膜,这种形式称主动转运。营养物质的主动转运需要有细胞上载体的协助。所谓载体,是一种运输营养物质进出细胞膜的脂蛋白。营养物质转运时,先在细胞膜同载体结合成复合物,复合物通过细胞膜转运人上皮细胞时,营养物质与载体分离而释放人细胞中,而载体又转回到细胞膜的外表面。主动转运的特点是:载体在转运营养物质时,需有酶的催化和提供能量,能量来自三磷酸腺苷的分解;这一转运系统可以饱和,且最大转运量可被抑制;载体系统有特异性,即细胞膜上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载体系统,每一系统只运载某些特定的营养物质。     4.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盐类。’大肠黏膜的上皮和大肠腺均含有许多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分泌的大肠液富含黏液,起到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作用。大肠内有许多细菌,这些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大肠内的繁殖。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对一般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故细菌在此大量繁殖。细菌中含有分解食物残渣的酶,其分解产物有单糖、乙酸、乳酸、二氧化碳、沼气、氢气等一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作用,其分解产物,除肽、氨基酸、氨等外,还有多种具有毒性的物质,如吲哚、酚等,这类物质产生后.一部分被吸收入血到肝脏解毒,另一部分则随粪便排出体外。大肠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经细菌分解作用后的食物残渣及其分解产物、肠黏膜的分泌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大量的细菌一起组成粪便,排出体外。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生命的发生、发展到衰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便于认识和理解营养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常常人为地将生命的过程按照生理特点分成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如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及青少年、成年及老年各期,实际上相邻各期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18岁以下的人群界定为儿童。     儿童的重要生理特征是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任何阶段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显示,生命早期生长迟缓或过度生长将会对后续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期先后出现胎婴儿和青春期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幅度减慢,直到成熟。 一、孕妇的生理特点     孕期妇女通过胎盘转运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经过280天,将二个肉眼看不见的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 kg的新生儿。孕期妇女生理状态及代谢有较大的改变,以适应妊娠期孕育胎儿的需要。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这些改变通常越来越明显,至产后又逐步恢复至孕前水平。     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除了为胎儿能成功地着床和发育外,母体内分泌发生改变的另一个目的是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增加营养素的吸收或利用,以支持胎儿的发育,保证妊娠的成功。     (1)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     胎盘催乳激素可刺激胎盘和胎儿的生长以及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胎盘催乳激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使更多的葡萄糖运送至胎儿,在维持营养物质由母体向胎体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有研究发现,钙的吸收、钙的潴留与孕期雌激素水平正相关。     (2)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孕期血浆甲状腺素T3. T4水平升高,但游离甲状腺素升高不多,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至孕晚期升高15%~20%,孕晚期基础代谢耗能每天约增加0.63MJ(150 kcal)。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循环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使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但糖耐量试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致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     2.孕期消化功能改变     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胃排空及食物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孕妇易出现饱胀感以及便秘;孕期消化液和消化酶(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由于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容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另一方面外,消化系统功能的上述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使一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2及叶酸等的肠道吸收量增加,与孕期对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相适应。     3.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 随孕期血浆容积逐渐增加,至孕28~32周时达峰值,最大增加量为50%,1.3~1.5L;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量也增加,至分娩时达最大值,增加量约20%。血浆容积和红细胞增加程度的不一致性,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20%以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约下降15%,为0.31~0.34(非孕为0.38~0.47);红细胞计数下降为3.6×1012个/L(非孕为4.2×10的12次方个/L),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孕早期和孕末期贫血的界定值是Hb≤110g/L,孕中期是Hb≤105g/L。血浆总蛋白浓度由平均70g/L降至40g/L,血浆白蛋白浓度由40g/L下降至25g/L。孕期血浆葡萄糖、氨基酸、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生物素含量均降低。但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血浆水平在孕期上升,如维生素E血浆浓度上升约50%,而维生素A变化不大。     4.孕期肾功能改变     孕期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未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终产物排出量增加。其中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是在餐后15 min可出现糖尿,尿中葡萄糖排出量的增加与血糖浓度无关,应与真性糖尿病鉴别。尿氨基酸日平均排出量约2 9,尿中氨基酸的构成与血浆氨基酸谱也无关。叶酸的排出比非孕时高出1倍,每天约为15μg。     5.孕期体重增加     (1)孕期体重的增加及其构成     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报道,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女体重增长的平均值为12.5 kg,经产妇可能比该平均值低0.9kg。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浆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被称为必要性体重增加,发达国家妇女孕期必要性体重增加约7.5 kg,发展中国家约6 kg。详见表2-2。     (2)孕期推荐的适宜增重 根据孕前体质指数(BMI)推荐适合于胎儿和母体双方的孕期增重值,见表2-3。     按孕前体重、受孕年龄、是否哺乳或双胎推荐孕期增重: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以7~8kg为宜,因其孕前体重超过正常,孕期只需考虑必要性体重增加,孕后20周,每周体重增加不得超过300克;孕前体重正常,不计划哺乳的女性,其适宜的孕期增重为10kg,孕后20周,周增加体重约350 9;妊娠时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女性,孕期增重的适宜值为12 kg。在孕后20周,每周增重值为400 9;青春期怀孕或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的目标值为14~15kg。在孕后20周,周增重为500克;双胎妊娠女性,孕期体重增加目标为18 kg,在孕后20周,周增重为650克。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     乳母最主要的生理特征是,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因此,她们比一般妇女需要更多的营养素6乳母每天分泌600~800 mL的乳汁来喂养婴儿,若乳母膳食中营养素含量不足或缺乏,一般短期内泌乳量不会明显下降,乳汁中成分也基本恒定,但乳汁中的成分是通过动用母体储备的营养素,甚至牺牲母体组织来维持的,会影响到母体健康。     1.乳房的结构     人类女性的乳房是一个大的分泌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乳房的腺叶内含有囊状的分泌腺泡,由肌上皮细胞所包围,腺泡的分泌物流人小管,进而流人乳腺管与乳窦中。但由于人类进化为直立行走,为减少地球引力的影响,乳房储存乳汁的量受到限制。     2.泌乳量及其调节   从乳腺的发育到泌乳,体内的激素一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非妊妊时,乳腺的发育主要受雌激素调节,使乳腺管、乳头及乳晕发育,并与黄体酮协同作用刺激腺泡发育。在妊娠和哺乳期,由于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和脑垂体分泌催乳素的影响,乳腺明显增生,腺管延长,使其逐步具有分泌乳汁的结构和能力。随着新生儿和胎盘的娩出,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及催乳激素急剧上升,加上婴儿的气味,母子的接触,孩子的哭声,以及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等刺激,催乳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加强,使乳汁的分泌逐渐增多,一般产后5~10天内的乳汁称为初乳,其后5~10天称为过渡乳,继而为成熟乳。催乳激素是影响泌乳最重要的激素,主要是通过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反射引起分泌。越早、次数越多地吸吮乳头,乳量就会分泌增多。     乳腺是代谢率最高的器官之一。正常情况下,在哺乳的前六个月,平均每天泌乳量为750 mL。泌乳量受多种因素调节,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催乳素等体内激素的调节作用,如婴儿对乳头反复吸吮可刺激催乳素分泌;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紧张焦虑的心情会抑制乳汁分泌,而良好的环境、愉快的心情可促进乳汁分泌。此外,乳母的营养状况也是影响泌乳的重要因素,乳母营养状况影响乳腺分泌细胞营养素的合成及乳汁分泌量,如乳母能量摄人很低时,泌乳量可下降到正常的40%~50%。营养状况良好的妇女如果在哺乳期为避免发胖而节制饮食,也可使泌乳量迅速减少。而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乳母,补充营养,特别是增加能量和蛋白质摄人量,可增加泌乳量。维生素A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关系密切,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C等在乳汁中的含量直接受乳母膳食影响。乳母膳食中维生素B1缺乏会使乳汁中维生素B1缺乏,导致婴儿患急性脚气病。膳食中钙含量不足时则首先动用母体的钙,以维持母乳中钙含量稳定。但乳母膳食中长期缺钙,也会导致乳汁中钙含量降低。乳汁中锌、铜、碘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密切相关。此外,授乳过程受新生儿和母体各种神经反射的调节。       三、婴儿生理特点     婴儿期包括出生至28天的新生儿期,1~12个月的婴儿期。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是从母乳营养到逐渐依赖其他食物营养的过渡期。     1.婴儿体格发育特点     与胎儿期的头颅生长最快不同,婴幼儿期躯干增长最快。     (1)体重     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前6个月的婴儿,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 kg,在前4~6个月时体重增至出生时的2倍。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5 kg,1岁时达到或超过出生时的3倍(>9 kg)。婴儿体重可按下面公式估计:     前半岁体重(kg)一出生体重十月龄×0.6     后半岁体重(kg)=出生体重+3.6+(月龄-6)×0.5     (2)身长     身长是反映骨骼系统生长的指标,为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为50cm。在1岁时增长约50%,达75cm。     (3)头围和胸围     头围是指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它反映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出生时头围平均约34 cm(男略大于女),比胸围略大1~2cm。婴儿期平均每月增长1cm。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到6个月至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     2.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口腔狭小,嘴唇黏膜的皱褶很多,颊部有丰富的脂肪,有利于婴儿吸吮。新生儿的涎腺欠成熟,唾液分泌较少,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到3~4个月时涎腺逐渐发育完善,唾液中的淀粉酶也逐渐增加,6个月起唾液的作用增强。       (l)胃及其酶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为25~50 mL,出生后第10天时可增加到约100 mL,6个月时约为200 mL,1岁时达300~500 mL。胃贲门括约肌弱,而幽门部肌肉较紧张,在吸饱奶后受震动则易导致胃中奶的溢出或呕吐。胃蛋白酶的活力弱,凝乳酶和脂肪酶含量少,因此消化能力受限,胃排空延迟,胃排空人乳的时间为2~3 h。   (2)肠及其酶 新生儿的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肠壁肌层薄弱,弹力较小,肠黏膜的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黏膜的绒毛较多,吸收面积与分泌面积均较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新生儿消化道已能分泌消化酶,但消化酶的活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淀粉酶,胰淀粉酶要到出生后第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胰腺脂肪酶的活力亦较低,肝脏分泌的胆盐较少,因此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较差。       四、幼儿生理特点       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幼儿生长发育虽不及婴儿迅速,但亦非常旺盛。尽管幼儿胃的容量已从婴儿时的200mL增加至300mL,但牙齿的数目有限,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及胃肠道蠕动能力也远不如成人。     幼儿期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皮质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渐丰富,模仿性增强,智能发育快,要求增多,能独立行走、活动,见识范围迅速扩大,接触事物增多,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     1.体重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平均每月增长约0.25 kg,至2岁时体重约12kg,为出生时的4倍。2岁以后的体重增长变慢,每年增长1.5~2.0kg,增长的速度趋于平稳,直至青春期开始再次加快,见表2-4。     2.身长     幼儿期身长增长的速度减慢,1~2岁全年增加约10cm,2-3岁平均增加约5cm,在整个幼儿期共增长25 cm,因此,3岁时身长约为100 cm,为出生时身长的2倍。     3.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1岁时儿童的头围增至46cm,而第二年头围只增长2 cm,第三年与第四年共增加1.5cm,5岁时达50 cm。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 cm,1岁时与头围基本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反映出胸廓和胸背肌肉的发育。上臂围在出生后第1年内由11cm增至16cm,随后维持到5岁左右。上臂围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和营养状况,以早期发现营养不良。     4.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人类脑组织的发育自孕中期开始,持续到出生后的第2年甚至第3年。人脑的神经细胞分裂增殖至140亿个,脑组织的重量也增至成人的2/3以上。出生时脑重量约370克,6个月时脑重600~700克,2岁时达900~1000克,为成人脑重的75%,至3岁时脑重超过出生时的3倍。6月龄后,脑细胞增殖速度开始减慢,但细胞的体积开始增大。到出生后12~15个月时,脑细胞一次性分裂完成。进入幼儿期后,大脑发育速度已显著减慢,但并未结束。出生时连接大脑内部与躯体各部分的神经传导纤维还很少,婴儿期迅速增加。在幼儿期,神经细胞间的联系也逐渐复杂起来。在神经纤维外层起绝缘作用的髓鞘,则在出生后第4年才完全发育成熟。婴幼儿期,由于神经髓鞘形成不全,外界的刺激信号因无髓鞘的隔离,被传至大脑多处,难以在大脑特定的区域形成兴奋灶,同时信号传导在无髓鞘隔离的神经纤维也较慢,因此小儿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5.消化系统发育     l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5岁时出尖牙,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2岁时共出18~20颗牙,全都20颗乳牙出齐应不迟于2.5岁。到2岁半时乳牙仍未出,齐属于异常,如克汀病、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患儿出牙较晚。2岁内乳牙数的计算:     乳牙数=月龄-6 由于幼儿的牙齿还处于生长过程,故咀嚼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这个时期的幼儿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及某些营养缺乏炳。儿童的咀嚼效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6岁时达到成人的40%,10岁时达到75%。18月龄胃蛋白酶的分泌已达到成人水平;1岁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和脂酶的活性接近成人水平。   五、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小儿3周岁后至6~7岁入前称为学龄前期。与婴幼儿期相比此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而与成人相比,此期儿童仍然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之中,个性上更加活泼好动。学龄前期儿童心理上具有好奇、注意力分散、喜欢模仿等特点而使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     1.体格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其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使头颅(占全身的1/8)、躯干(占全身的4/8)和下肢(占全身的3/8)形成较为匀称的比例。此期体重增长约s.5 kg(年增长约2 kg),身高增长约21 cm(年增长约5cm)。体重、身高增长的粗略估计公式为,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一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     (2)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生长发育在一定的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的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参考值是群体儿童的平均水平。在评价个体儿童生长时需考虑影响其生长的多种因素,如遗传、性别等内在因素,以及包括营养、教育、训练在内的环境因素等。此外,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或腹泻等,常引起营养素消耗增加,也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营养素摄入,因此,患病儿童的体重、身高可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出现明显或不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当疾病等阻碍其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克服后,会出现加速生长,即“赶上生长”(Catch Growth),也称“生长追赶”。要实现“赶上生长”需要在疾病恢复期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为儿童做好营养准备,即供给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2.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儿童3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4~6岁时,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成人脑重的86%~90%。随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而进入睡眠的状况。     3.消化功能发育特点     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4.心理发育特征     5~6岁儿童具有短暂地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时间约15 min。但注意力分散仍然是学龄前儿童的行为表现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是不专心进餐,吃饭时边吃边玩,使进餐时间延长,食物摄入不足而致营养素缺乏。学龄前儿童个性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基本能自理,主动性强,好奇心强。在行为方面表现为独立性和主动性。变得不那么“听话’’了,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是自我做主,对父母要求其进食的食物产生反感甚至厌恶,久之导致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和营养不良。3~6岁小儿模仿能力极强,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常是其模仿的主要对象。家庭成员应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小儿树立榜样。 六、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1.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可以分为6~12岁的学龄期和13~18岁的少年期或青春期,这个时期正是他们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的发育有先有后,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皮下脂肪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儿童期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在学龄期体重每年可以增加2~2.5 kg,身高每年可以增加4~7.5 cm,在青春期体重每年增长4~5 kg,身高每年可增加5~7 cm,青春突增期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约在女孩17-18岁,男孩20-22岁身高停止增长。     2.青春期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     青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干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期间,器官体积增大,功能逐渐成熟,尤其是大脑的机能和心理的发育也进入高峰;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并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已具备生殖能力;第二性征迅速发育,男女两性的形态差别也更为明显。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男女青春发育期开始年龄要早于农村。同年龄男生和女生在儿童时期对营养素需要的差别很小,从青春期生长开始,男生和女生的营养需要出现较大的差异。     3.青春期的第二次生长突增     由于遗传、性别、环境、营养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青春发育期体格增长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青春期生长发育以体格第二次突增开始,生长突增开始的年龄、增幅大小及持续时间因性别而异,男孩体格突增开始的年龄比女孩晚2年,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女孩突增高峰后1年左右后,出现月经初潮,来经后身高增长开始减慢;而青春期持续时间男孩比女孩长,男孩在22岁左右,女孩在17岁左右;增长幅度男孩也比女孩大,男孩身高每年可增7~9 cm,最多可达10~12 cm,整个青春期身高平均增加28 cm,女孩每年约增长5~7 cm,最多达9~10 cm,整个青春期约增长25 cm。到成年,男性身高比女性平均高10cm左右。     4.青春期内分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部分内分泌激素对生长发育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尤其是在青春发育期。如下丘脑一垂体一陛腺分泌的众多激素中生长激素(生长素)与青春期发育最为密切。     (1)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控制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可促进组织生长、蛋白质合成增加,对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发挥直接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介导下,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合成;分解脂肪,使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葡萄糖氧化,减少糖原消耗。由于儿童对生长素更为敏感,生长素促使氨基酸和硫酸盐进入软骨细胞,加强RNA、DNA和蛋白质合成,促使软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化,使长骨增长,机体长高。生长激素也与睡眠密切相关,入睡后60min左右血中生长素度达高峰,定时而充足的睡眠对儿童少年生长和潜能的发挥亦有重要的作用。生长激素的分泌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饥饿、运动等时血糖水平降低,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而血液中脂肪酸、氨基酸及代谢产物增多,均可显著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加大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以促进生长发育。   (2)性激素   青春期男性儿童体内睾酮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骨骼、肌肉的发育,它既促进骨骼的增长和增粗,又在青春后期促进钙在骨内的沉积,使骨干骺愈合,生长停止。而女性儿童体内雌激素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青春早期,它和生长激素密切配合,刺激成骨细胞活动,促进钙、磷的骨内沉积,使身高生长速度加快,而生长突增高峰过后,雌激素更多参与骨的干骺愈合过程,致女性较男性早几年停止生长。     此外,青春期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增加骨矿物质吸收,对骨骼的发育和成熟发挥重要作用,青春期碘缺乏除引起甲状腺肿外,也引起体格和智力发育迟滞,性发育水平低下。 七、老年人生理特点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13.26%。北京、上海等地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数人口数的20%以上。随经济发展、医学进步和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加大。人类的衰老过程和地球上一切生物一样,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但每个人的老化过程受到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为显著。老年以后,人体各方面技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述如下。     1.代谢功能降低     (1)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尤其是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致器官、肌肉细胞及多种蛋白类酶的合成降低,而导致器官、肌肉及物质代谢功能下降,体成分发生改变。 (2)基础代谢降低。由于老年人体内的瘦体重(去脂组织)或代谢活性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相对增加,与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糖础代谢降低15%~20%。     2.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1)老人由于牙齿的脱落而影响食物的咀嚼。     (2)由于味蕾、舌乳头和神经末梢功能退化,嗅觉和味觉迟钝而影响食欲。     (3)肠道消化酶(胃酸、胃蛋白酶、胰酶等)分泌减少、肠蠕动减缓使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并有便秘现象产生。     3.体成分改变     总体而言,随年龄增长体内瘦体组织减少而脂肪组织增加,使体成分发生改变。     (1)细胞数量下降,突出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器官细胞数量减少致器官体积变小,功能下降。     (2)身体水分减少,主要为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降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     (3)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致骨密度降低、骨强度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据估计,70~80岁时的骨量,女性降低约30%,男性降低约15%。     4.器官功能改变     (1)肝脏功能降低,致胆汁分泌减少及食物消化及代谢相关蛋白类酶合成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老人的消化能力和物质代谢。加上肾功能降低,影响到维生素D在肝脏和肾脏中的活化和利用。有人估计,70岁时,肝肾功能仅相当于30岁时的50%~60%。     (2)胰腺分泌功能的降低,使老人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有人估计,65~75岁时,约40%老人糖耐量降低。     (3)免疫组织重量减少和免疫细胞数量下降使老人免疫功能降低而易于罹患感染性疾病。     (4)老人心律减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5.心理问 丧偶老人、空巢老人由于生活孤寂,缺少兴趣,干扰了正常的摄食心态。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状况拮据,购买力下降,或行动不便外出采购困难,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有些老人因退休而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一时尚不能适应,引起食欲下降。     6.中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多数处于绝经后8~12年之间。此期,机体老化,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的生理特征是雌激素水平低落,不足以维持第二性征,骨代谢异常,易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     (1)围绝经期生理     女性围绝经期(曾称更年期)是受到特别关注的一个周期。此期长短个体差别较大,可始于40岁,历时10~20年。包括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和绝经后期。围绝经期最明显的生理改变是卵巢逐渐萎缩及功能逐渐衰退,包括卵泡的减少,雌、孕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垂体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增加,生殖功能的衰退、内分泌紊乱,血管运动障碍而导致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神经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抑郁、烦躁、失眠等。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比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     (2)绝经后期生理 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骨吸收作用增强,虽然骨重建也增强,但骨吸收过程远超过骨形成的过程,进而造成不断的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绝经后10年内骨丢失速度最快,骨密度可下降10%~15%。绝经后雌激素下降使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等,冠心病的发病率快速增加。冠心病是50岁以上妇女的首要死因,女性心猝死率为男性的1/3,而心肌梗死病死率高于男性。
/
本文档为【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