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2017-09-20 14页 doc 32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Orthomyxoviridae paramyxoviridae hemagglutinin(HA) neuraminidase antigenic drift antigenic shift F蛋白(融合因子) Koplik斑 SSPE SARS SARS Cov HN蛋白 呼吸道病毒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二、填空题 1、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所属的 科、麻疹病毒所属的 科。 2、正粘病毒科中流感病毒属包括人类 和动物 。 3、...
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各型] 一、名词解释 Orthomyxoviridae paramyxoviridae hemagglutinin(HA) neuraminidase antigenic drift antigenic shift F蛋白(融合因子) Koplik斑 SSPE SARS SARS Cov HN蛋白 呼吸道病毒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二、填空题 1、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所属的 科、麻疹病毒所属的 科。 2、正粘病毒科中流感病毒属包括人类 和动物 。 3、流感病毒的核心由 、 和 组成。 4、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其显著特点是 5、流感病毒的结构由 与 组成。 6、流感病毒的包膜分为2层,内层为 ,外层为 。 7、流感病毒包膜上的刺突由 和 组成。 8、流感病毒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是 ,成熟病毒自细胞膜上的释放依赖 的水解作用。 9、流感病毒根据 抗原和 抗原的不同,可分为 、 、 三型。 10、三型流感病毒中,抗原性最易发生变异的是 ;抗原性相对稳定的是 型。 11、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转换可引起流感的 ,其原因是 和 发生大变异。 12、可引起病毒血症的呼吸道病毒有 、 和 。 13、呼吸道病毒中可以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是 ,可以引起SSPE的病毒是 。 14、腮腺炎病毒除引起患者双侧或单侧腮腺肿大炎症外,25%的男性患者易并发 ,5%女性患者易并发 。 15、孕妇在妊娠20周内感染风疹病毒后临床现多为 ,而胎儿或新生儿易患 。 16、胎儿或新生儿风疹三征是指 、 和先天性耳聋。 三、选择题 A型题 1、属于粘病毒的一组病毒是: A、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 C、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D、流感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CHO病毒 E、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 2、不属于粘病毒科的病毒是: A、副流感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麻疹病毒 E、腮腺炎病毒 3、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一组病毒是: A、流感病毒、麻疹病毒、ECHO病毒 B、风疹病毒、EB病毒、腺病毒 C、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 D、呼肠病毒、腮腺炎病毒 E,流行性乙型脑炎、轮状病毒 4、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鼻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冠状病毒 5、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流感杆菌 B、流感病毒 C、鼻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脑膜炎球菌 6、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衣原体 E、螺旋体 7、流感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A、一条完整的单负股RNA B、分节段的单负股RNA C、完整的双股DNA D、分节段的双股RNA E、分节段的单股DNA 8、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是: A、核蛋白抗原 B、M蛋白抗原 C、HA和NA D、核酸类型 E、培养特性 9、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A、流感杆菌 B、甲型流感病毒 C、乙型流感病毒 D、丙型流感病毒 E、副流感病毒 10、下列核酸类型为RNA的病毒是: A、巨细胞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腺病毒 E、流感病毒 11、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A、HA和NA变异幅度大 B、属于质变 C、可形成流感病毒的新亚型 D、由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造成 E、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 12、抗原性漂移是指流感病毒的: A、型特异性抗原的小变异 B、型特异性抗原的大变异 B、亚型抗原的大变异 D、亚型抗原的小变异 E、与其它病毒的基因重组 13、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 A、血凝素 B、神经氨酸酶 C、核蛋白和M蛋白 D、基质蛋白 E、RNP 14、与流感病毒吸附有关的成分是: A、核蛋白 B、血凝素 C、神经氨酸酶 D、M蛋白 E、脂质双层 15、流感病毒的哪一种成分诱导的抗体其保护性最强, A、M蛋白 B、神经氨酸酶 C、血凝素 D、核酸 E、核蛋白 16、与流感病毒成熟释放有关的成分是: A、HA B、NA C、M蛋白 D、脂质双层 E、LPS 17、在流感康复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干扰素 B、IgM C、IgG D、血清IgA E、核蛋白抗体 18、目前免疫效果最有效的疫苗是: A、流感灭活疫苗 B、麻疹减毒活疫苗 C、腺病毒减毒活疫苗 D、RSV灭活疫苗 E、副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 19、从流感患者的咽漱液中分离病毒,最好将标本接种于: A、小鼠腹腔 B、鸡胚羊膜腔 C、鸡胚尿囊腔 D、人胚养膜细胞 E、HELA细胞 20、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检测指征通常是: A、CPE B、红细胞凝集或吸附试验 C、蚀斑测定 D、干扰现象 E、包涵体 21、分离流感病毒可采取病人的: A、咽漱液 B、尿液 C、粪便 D、血清 E、脑脊液 22、型别最多的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风疹病毒 D、腺病毒 E、鼻病毒 23、腮腺炎病毒属于: A、正粘病毒科 B、肠道病毒 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 E、副粘病毒 24、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鼻病毒 D、冠状病毒 E、腮腺炎病毒 25、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膜炎 B、肺炎 C、肝炎 D、肾炎 E、睾丸炎或卵巢炎 26、SARS的病原体为: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立克次体 D、螺旋体 E、冠状病毒 27、34岁男性,从昨日起左眼充血,有分泌物和流泪。今朝右眼也出现同样的症状。体检发现结膜充血,但无出血,角膜无病变。耳前淋巴结肿胀且有压痛,诊断为急性结膜炎。最易引起本病的病毒是 A、肠道病毒70型 B、腺病毒 C、沙眼衣原体 D、麻疹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I型 28、25岁女性,妊娠15周,昨夜发热,今朝颜面周身出现皮疹。查体皮疹为粟粒大红色丘疹,无Koplik斑,两侧耳后部触及数个淋巴结,风疹抗体价8倍。最合适的处置是 A、给抗生素 B、给免疫球蛋白制剂 C、给干扰素 D、劝其中止妊娠 E、2周后再做抗体效价检查 B型题 (1,4) A、鼻咽漱液 B、粪便 C、血液 D、脑组织 E、尿液 1、分离狂犬病病毒应取 2、分离脊髓灰质炎病毒最好取 3、分离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最好采取 4、分离流感病毒应采取 (5,8) A、风疹病毒 B、噬菌体 C、烟草花叶病毒 D、狂犬病病毒 E、甲型流感病毒 5、只对人致病 6、与细菌毒力有关的是 7,最易发生变异的是 8、育龄妇女需重点预防的是 (9,11) A、中和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血凝试验 E、多聚酶链反应 9、鉴定流感病毒型别或亚型的试验是 10、测定病毒感染力的试验是 11、可体外扩增病毒核酸的试验是 (12,14) A、金刚烷胺 B、IFN诱生剂 C、无环鸟苷 D、阿糖腺苷 E、IFN 12、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的药物是 13、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效的药物是 14、由细胞产生的抗病毒物质是 (15,17) A、鸡胚羊膜腔 B、鸡胚尿囊腔 C、Hela细胞 D、小鼠腹腔 E、小鼠颅内 15、初次分离流感病毒最好接种于 16、分离麻疹病毒可接种于 17、分离腺病毒可接种于 (18,21) A、-SSRNA,不分节段 B、-SSRNA分节段 C、+SsRNA D、dsRNA E、dsRNA 18、腺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19、鼻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20、风疹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21、麻疹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X型题 1、呼吸道病毒包括: A、流感病毒 B、腮腺炎病毒 C、风疹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2、呼吸道病毒的特点是: A、主要以呼吸道传播 B、均为有包膜的RNA病毒 C、除呼吸道局部病变外,还可导致全身症状 D、各种病毒培养差别很大 E、机体免疫力不牢固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包括: 3 A、正粘病毒 B、有包膜,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 C、包膜刺突含有血凝素和融合蛋白 D、抗原漂移和转换引起流感流行 E、M蛋白决定病毒的亚型 4、流感病毒的致病特点包括: A、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发病率接近100% B、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有利于病毒的吸附和释放 C、病毒在人侵部位增殖引起咽痛、咳嗽 D、病毒侵入血流引起发热和全身疼痛 E、并发细菌性肺炎是主要致死原因 5、麻疹病毒的特性是: A、有血凝素,能凝集红细胞 B、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低 C、能形成慢发病毒感染 D、能形成病毒血症 E、病后免疫力牢固 6、腮腺炎病毒的特性是: A、人是唯一宿主 B、可导致男性不育和脑膜炎 C、可用减毒活疫苗特异预防 D、对紫外线和脂溶剂敏感 E、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7、流感病毒的结构包括: A、单股正链分节段RnA B、螺旋对称的核蛋白 C、M蛋白 D、双层衣壳 E、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刺突 8、属于副粘病毒的有: 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腺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腮腺炎病毒 9、麻疹病毒的传播途径有: A、飞沫传播 B、血液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经用具、玩具传播 E、垂直传播 10、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包括: A、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 B、飞沫或接触传播 C、有两次病毒血症 D、Koplik斑有早期诊断意义 E、偶可引起SSPE 11、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惟一宿主的呼吸道病毒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麻疹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风疹病毒 E、腺病毒 12、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道病毒有: A、流感病毒 B、麻疹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风疹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13、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点是: A、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最主要的病原体 B、病毒分离阳性即可确诊 C、病毒抵抗力比其它病毒弱 D、组织培养能形成多核巨细胞 E、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方法 14、既可感染呼吸道,也可感染消化道的病毒有: A、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埃可病毒 E、腺病毒 15、腮腺炎病毒除引起腮腺炎外,还可引起: A、脑炎 B、胎儿畸形 C、肠炎 D、睾丸炎 E、卵巢炎 16、人类反复感染呼吸道病毒的原因是: A、呼吸道病毒种类多 B、呼吸道病毒血清型多 C、抗原变异 D、抗原性弱,免疫力不强 E、大多数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17、WHO公布的流感病毒命名原则中包括哪些要素, A、病毒型别 B、分离地点 C、分离时间 D、HA与NA亚型号 E、宿主种名 18、副流感病毒的特性有: A、分5个型别 B、主要引起类似流感样症状 C、病后免疫力强 D、用减毒活疫苗特异预防 E、机体免疫保护主要靠SlgA的作用 四、问答题 1、列表比较正粘病毒科与副粘病毒科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2、呼吸道病毒其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 3、呼吸道病毒在致病性方面有哪些特点, 4、人类对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的免疫力有何区别, 5、简述流感病毒的抗原构造。 6、甲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 7、简述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 8、呼吸道病毒中可引起全身感染的病毒有哪些,各引起哪些疾病, 9、呼吸道病毒中,对胎儿危害最大的病毒是哪种,应该怎样预防, 10、呼吸道病毒中,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病毒是哪种,其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 [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正粘病毒科:为有包膜的RNA型病毒,其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且分为7,8个节段。本病毒科仅有一个属,即流感病毒属。 2、副粘病毒科:亦为有包膜的RNA型病毒,其基因组为单负链RNA,但不分节段。本病毒科包括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属等多种与医学有关的病毒。 3、血凝素(HA):流感病毒包膜表面柱状抗原,能与人、鸡、啄鼠等多种红细胞表面N-乙酣神经氨酸(唾液酸)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HA具有免疫原性,为保护性抗原,其诱导的相应抗体称血凝抑制抗体,能抑制血凝现象和中和病毒感染,为保护性抗体。 4、神经氨酸酶(NA):流感病毒包膜表面蘑菇状抗原,具有酶活性,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与扩散。NA具有抗原性,抗-NA、可抑制流感病毒从细胞内出芽释放,但无中和病毒的作用。 5、抗原漂移: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抗原(HA和/NA)结构小变异称为抗原漂移。抗原漂移可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 6、抗原转变:指甲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域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发生大变异,形成了新的亚型。抗原转变可导致流感的大流行。 7、F蛋白(融合因子):是副粘病毒科包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刺突,可使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使病毒进人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形成多核巨细胞也与F蛋白的作用有关。 8、Koplik斑:麻疹病毒感染机体后,在全身出疹前1,2天,患者两侧颊粘膜可出现周围绕有红晕的灰白色斑点,称为Koplik斑,对麻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9、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麻疹病毒感染机体后极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0、6,2、2/10万。从麻疹发展到SSPE平均7年,患者大脑功能发生渐进性衰退,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异常、运动障碍等,病程6,9个月,最后导致昏迷死亡。现认为患者脑组织中的麻疹病毒为缺陷病毒,特别是M基因缺陷,M蛋白功能异常。 10、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l、SARSCov:称为SARS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病原体,SARS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2、HA蛋白:是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包膜表面的精蛋白刺突,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活性。 13、呼吸道病毒:是指能侵犯呼吸道并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人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呼吸道病毒包括多个不同病毒科、属,主要有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小RNA病毒科的鼻病毒;以及呼肠病毒、冠状病毒、风疹病毒和腺病毒等。 14、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妊娠20周内感染风疹病毒后对胎儿危害最大,可经胎盘垂直传播造成胎儿的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表现为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心脏病、耳聋、青光眼、低体重及发育迟缓,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二、填空题 1、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2、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等流感病毒 3、RNA 核蛋白 RNA聚合酶 4、单股RNA 分节段而易于发生基因重组 5、核心 包膜 6、基质蛋白 Ml 脂质双层膜 7、HA NA 8、HA NA 9、核蛋白M蛋白 10、甲 乙 丙 11、大流行HA NA 12、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风疹病毒 13、风疹病毒 麻疹病毒 14、睾丸炎 卵巢炎 15、轻微 先天性风疹 16、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心脏病 二、选择题 A型题 l、A 2、B 3、E 4、C 5、B 6、C 7、B 8、C 9、B l0、E 11、E l2、D 13、C 14、B l5、C 16、B 17、A l8、B l9、B 20、B 2l、A 22、E 23、E 24、E 25、E 26、E 27、B 28、E B型题 l、D 2、B 3、E 4、A 5、A 6、B 7、E 8、A 9、B l0、A 11、E l2、A 13、C 14、E l5、A 16、C 17、C 18、E l9、C 20、C 2l、A X型题 l、ABC 2、ACD 3、AD 4、BCE 5、ACDE 6、ABCDE 7、BCE 8、BDE 9、AD l0、 BCDE 1l、BCD 12、BCD 13、ABCDE 14、CDE 15、ADE l6、ABC l7、ABCDE l8、ABE 四、问答题 1、正粘病毒科与副粘病毒科主要生物学性状比较: RNA多聚 粘病毒 直径大小 核蛋白 基因组 包膜蛋白 RNA 复制 酶 线状-ssRNA 螺旋对称 HA 正粘病毒 80,120nm 有 7-8个分子易变异, 在细胞核内 分节段 NA66Mw 2X10,4X10d 线状-ssRNA 螺旋对称 蛋白融合蛋副粘病毒156,30On m 有 7-8个分子易变异, 在胞浆内 不分节段 白66Mw5X10,8X10d 2、呼吸道病毒生物学性状特点如下: (1)核酸类型除腺病毒为DNA外,其余均为RNA,且多为单股(仅呼肠病毒为双股)。 (2)除腺病毒、鼻病毒和呼肠病毒外,其余病毒均有包膜和刺突。刺突具有凝集红细胞、水解宿主细胞的神经氨酸、融合细胞等作用,与病毒的致病性有关。 (3)抵抗力不强,对酸敏感,感冒流行期间可以用乳酸或食醋加热熏蒸消毒空气以预防感染。 (4)抗原型别多,易变异,如鼻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 3、呼吸道病毒在致病性方面的特点包括: (1)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 (2)感染常见一病多因或多病同因。 (3)病后免疫力一般不牢固,易反复感染同一病毒的不同型别,造成高发病率。 4、人类对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的免疫力的区别: (1)流感病毒感染为局部感染,病毒不侵人血流;而麻疹病毒为全身感染,形成两次病毒血症,病毒抗原与免疫系统充分接触。 (2)流感病毒有3个型别,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许多亚型,各型及亚型间无交叉免疫;而麻疹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 (3)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麻疹病毒的抗原性稳定。 5、流感病毒的抗原构造有三种: (1)可溶性抗原。由核蛋白抗原与M蛋白抗原组成,有型的特异性,根据二者抗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2)HA抗原。系包膜表面糖蛋白刺突之一吐扒可凝集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通过HAA、流感病毒可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而介导病毒的感染,是主要的中和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3)NA抗原。为包膜表面另一种糖蛋白刺突,NA可水解细胞表面的受体,使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解离而有利于病毒释放。NA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阻止病毒的释放,但无中和病毒的作用。 6、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大流行的原因是由于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其变异部位主要是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刺突HA和NA。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分8个节段,在复制时易发生基因重组和连续的点突变,基因碱基顺序的改变导致构成HA和NA多肤的氨基酸改变。当新的抗原形成时,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而易感,造成流感的大流行。 7、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病毒借助于HA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后核衣壳进人胞浆内。 (2)病毒脱壳释放出-ssRNA。 (3) -ssRNA的8个或7个节段在胞浆内分别编码RNA多聚酶、核蛋白(NP)、基质蛋白M1和M2、HA 和NA以及非结构蛋白(NSl和NS2)。 (4)编码的结构蛋白在细胞器内构建病毒衣壳及包膜。 (5)于细胞核内在病毒本身的多聚酶作用下,以-ssRNA为拷贝+ssRNA,再以+ssRNA为模板复制出-ssRNA基因并进人胞浆,与结构蛋白及NS蛋白构建成病毒核心。 (6)在胞浆内组装成病毒体,并以出芽方式释放至细胞外。整个复制过程约需8小时。 8、从呼吸病毒中可引起全身感染的病毒有: (1)麻疹病毒,引起麻疹,极偶尔引起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2)腮腺炎病毒,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有辜丸炎、卵巢炎,可导致生育机能障碍。 (3)风疹病毒,引起风疹。妊娠20周内感染风疹病毒后有时可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影响胎儿发育。 9、呼吸道病毒中,对胎儿危害较的病毒是风疹病毒。最好采用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对象为幼儿和育龄妇女,孕妇不能接种疫苗,如孕妇己感染了风疹病毒,可立即注射抗风疹血清免疫球蛋白或终止妊娠。 10、呼吸道病毒中,对婴幼儿危害较大的病毒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病毒可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病毒不侵人血流,但可引起细胞融合、坏死、脱落,从而阻塞患儿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其免疫特点是病后无免疫力。母体抗体不能保护婴幼儿免于感染。接种灭活疫苗反而加重病情。
/
本文档为【第26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