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前庭功能 1

前庭功能 1

2017-10-23 50页 doc 136KB 1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前庭功能 1前庭功能 1 前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 其实,发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女儿晕各种车时的状态都觉得很心疼。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节假日回老家又不得不要面对孩子忍受颠簸之苦的无奈,我自责自己太久以来,都停留在这件事的表象,并未深究原因,结果可想而知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我的女儿有大忍之心,小小年纪有坚强的毅力,只是枉我已为人母,并未真的切身处地地了解和感受到晕车带给她内心的苦楚。我自责了。 今天无意在网页上看到人类晕车、晕船或晕机的一部分原因是与前庭功能较弱有关,而前庭功能失调除了会眩晕之外,还...
前庭功能  1
前庭功能 1 前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训练方法 其实,发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女儿晕各种车时的状态都觉得很心疼。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节假日回老家又不得不要面对孩子忍受颠簸之苦的无奈,我自责自己太久以来,都停留在这件事的表象,并未深究原因,结果可想而知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我的女儿有大忍之心,小小年纪有坚强的毅力,只是枉我已为人母,并未真的切身处地地了解和感受到晕车带给她内心的苦楚。我自责了。 今天无意在网页上看到人类晕车、晕船或晕机的一部分原因是与前庭功能较弱有关,而前庭功能失调除了会眩晕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其它一些表现。先将各种汇总信息整理如下: 何谓前庭功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一、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 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球引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人身体骨架和中枢(脊髓)神经的功能,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运动。平衡能力的发展从母体的胎位变化就开始了,出生的后,婴儿由平躺、翻身、坐、爬,才能站立起来,进而灵活操纵大小肌肉,这些运动既是孩子平衡能力的体现,又在不断地进一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是今后开始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发展不良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研究发现,平衡感发育不良会造成儿童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躁、好动不安、眼睛不能盯住目标、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脑机能不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校里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上课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师的话茬,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等。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地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二、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试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网络,便是前庭觉。它是感觉、运动觉中转站。大脑半球单侧功能分化(包括视、听、嗅、语言)及运动协调均依赖脑干部功能的完整有效工作。 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信息也必须再次过滤,以选择重要的信息做回应,所以前许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分辨和认识身体的空间搁置,这就是所谓的前庭平衡。前庭觉不良,身体活动会直接受到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听讲、阅读、书写、计算等学习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适应性动作,促进了儿童智慧的发展。然而一部分动作障碍儿童,由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相应的协调功能,很难对周围环境产生恰当、有效的适应动作。因此,他们特别需要适合其神经系统特点的特殊环境。感觉统合失调矫治的核心原则在于,充分提供内耳前庭、皮肤接触等感觉刺激,并科学、恰当地控制刺激输入的环境,促使儿童逐渐自觉地形成顺应反应,进而激发其自信心和潜能,最终改善协调与控制能力。 三、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前庭感觉系统和大脑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前庭系统功能正常时,人的一生中,对重力感会有持续性的相类似的信息输入,这些感觉信息会与其他感觉信息一起以不断重叠的方式输入大脑,所以一般人的大脑对重力的反应是持续不变的。这些重力感的信息,由于相当持久和稳定,在它输入神经系统后,就会成为眼睛及其他身体感觉在判断信息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1 头部转动或弯曲时,前庭感觉接受器的碳酸钙晶体,会离开原来位置,改变前庭神经系统的传达淤积。这种现象在跳跃、跑步、摇晃时更为严重,会使中耳半规管中的惯性液体流动,感觉接受器立刻受很大影响。其他像走路、乘车船或头部有轻微振动时,前庭感觉也会立刻有反应。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为敏感,其信息能否对环境产生顺应反,也是最重要的。 前庭器官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信息也才有意义。所以,前庭信息处理不良的孩子,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眼肌和颈肌上的信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促使眼球的移动不平衡,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造成孩子在阅读、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 此外,前庭神经会将信息由脊髓锥体神经体系传达到身体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同时也会将这种肌肉和关节的信息传到前庭神经核及小脑。如果这方面功能不良,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上也显得笨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还造成感觉信息的传入严重不足,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 前庭系统中的网状组织的作用,是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状态,所以,当身体快速转动时,前庭系统必须迅速调节,才能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清醒。如果前庭体系活动量低,高速的作用就不足或较差,孩子于是出现多云及注意力涣散的现象。 感觉统合运动有很多在复苏前庭刺激,使孩子能恢复安静,身体活动才能有组织力。 前庭感觉不良,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空间感来自于身体和重力感的联系,缺乏重力感的孩子,很难有空间透视感,因此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觉,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障碍。 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孩子经常遭遇挫折,丧失自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情绪问题。如果无法有效压抑及协调,使人格和情绪的健全发展都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前庭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门墙。 改善前庭功能失调训练方法: 以下是网络上找到的前庭功能训练的一些方法,有些很专业,不太适合用于非专业人士的训练。 四、前庭平衡能力训练 前庭感觉是综合判断头部位置和身体变化的综合性感觉,有助于人的头、眼、四肢和身体相互协调做出一系列动作,前庭感觉的协调又称为前庭平衡,前庭平衡不良会造成身体控制不良。通过给予前庭器官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使调节姿势反应的前功能正常化,在接受触觉刺激的同时,有助于其他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广泛得到应用。在治疗感觉统合的许多方法中,刺激内耳前庭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矫治方式。前庭刺激和触觉刺激具有促进其他感觉统合的作用,因此被优先引入感觉统合矫治中。 治疗师在对儿童进行被动式前庭刺激时,一般让儿童躺或坐在吊网床中,然后使其进行有节奏地摇摆或旋转,从而达到刺激前庭感觉的效果,如果有些儿童对前庭刺激过分敏感,甚至产生不安全感,可以让孩子用双手在地上轻轻地推动自己的身体,或是拉着眼前的绳子来摇摆自己,而不是由别人推动旋转或摇摆。主动参与活动会促进个体的顺应性反应,而顺应性反应又能改善感觉统合。 对于正常人来说,在旋转中会有眩晕感,旁人也能看到眼球震颤;而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在被旋转后,很少产生眩晕感和眼球震颤。这表明前庭信息并未在神经系统中得到正常处理。因此,治疗师可让儿童以向上的姿势坐在网缆中,由治疗师把网上端扭紧后放松,造成旋转,让前庭受到刺激,以逐渐产生眼球震颤和眩晕感进而打通那些处于沉睡状态的神经通道。 如果前庭刺激产生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时,可鼓励儿童进行顺应性反应,而使前庭反应回到常态。例如,在大球上前后滚动时,可伸出双手按住地面。重新组合好一项反应时,可使脑功能的兴奋和抑制作用趋于平衡。 2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来刺激平衡能力的发展: ? 旋转运动:旋转圆桶、旋转木马、旋转椅子等。 ? 摇晃运动: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 ? 平衡运动:走平衡木、平衡板等。 ? 跳跃性运动:蹦床、翻滚、垫上运动等。 ? 姿势反应性运动:进行儿童踏板车、沙坑、草坪、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让孩子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踏上滑行的儿童踏板车。 对孩子前庭平衡功能的训练应从怀孕时开始。胎儿在前三个月主要是发育大脑神经系统,但此时的妈妈都比较紧张地“保胎”而很少活动,有的孕妇在床上要躺好几个月。其实,在整个怀孕期间都应该适当地运动,如散步、一些家务等。孩子出生回家后,每天都可以做几秒钟的俯卧抬头、头竖直等训练。适当地摇抱孩子,不要老让孩子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三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翻身,六个月开始训练孩子坐,七、八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爬行。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孩子没孩子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性、语言能力等关系密切。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过早使用学步车,不要超越爬行阶段。12个月时训练孩子走,然后逐步训练孩子跑、跳、单、双腿蹦、上下台阶、走平衡木、坐滑梯、跳绳、拍球、坐旋转游戏等活动能力。 [以下适合普通人联系]: 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训练 发表者:于栋祯 前庭功能异常的病人多数可以采用Cawthorne-Cooksey训练。训练内容从简单的眼动到复杂的扔球等,持之以恒的认真训练可以加快前庭功能的恢复。可由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或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训练。 一、躺在床上或坐位 1. 眼球运动,由慢到快 1.1上下运动:双眼向上看,再向下看 1.2 左右运动:双眼向一侧看,然后转到另一侧 1.3远近注视:注视手指病人面前1米处逐渐移近病人至0.3米,病人双眼跟随手指移动。 2. 头部运动,先慢、再快、然后闭眼 2.1头前屈、后伸 2.2左右转头 二、坐位 1. 同上眼球与头部运动 2. 耸肩与转肩 2. 前屈,并从地下捡起物体 三、站位 1. 同上眼球、头和肩部运动 2. 睁眼和闭眼时从坐位到站位 3. 在眼球水平双手间传递小球 4. 从坐位到站位,中间转身 四、活动(室内) 1. 以站房间中间的人转圈,并与该人传递球。 2. 睁眼与闭眼时穿过过房间 3. 睁眼与闭眼时上下斜坡 3 4. 睁眼与闭眼时上下台阶 5. 任何需要弯腰、伸展和有目标的运动,如打保龄球和篮球。 游戏训练方法 1.充分爬行 要训练宝宝爬行,出生后,,天内宝宝就具有爬行反射,每天让宝宝俯卧几秒钟,先锻炼颈部肌肉,使他慢慢能抬头,用手抵住他的双脚,宝宝可趁势向前爬,会爬后再充分爬行3个月以上,尽量不使用学步车,可以专门准备一块地毯在地上,让孩子在上面爬,即保证了安全又使孩子有足够大的活动区域,爬行不足的孩子走路容易摔跤,磕磕碰碰。 2.平衡游戏 婴儿期家长要多摇抱,也可以让宝宝多坐摇篮,强化孩子对自身重力感刺激的输入,大一点的孩子要让他们玩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游戏。 3.飞机游戏 由家长平躺,向上伸出胳臂,双手顶住孩子的前肩,并弯曲双腿用腿托住孩子的腹部,孩子则颈部抬高,双臂张开,双腿并拢伸直,做飞机的模样,这时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 摇摆毛巾游戏 用毛巾将孩子包在其中,由父母各拉一端,左右或上下摇动,也可在摆动时指示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 双侧前庭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运动疗法难以奏效,但对单侧或双侧的部分功能丧失却常可通过运动疗法收到治疗效果,但弱前庭功能障碍合并视或躯体感障碍时,治疗收效也很难。Susan等设计出一套提高前庭适应性和在平衡中诱发视和躯体感觉参与的提高姿势稳定性的练习,其法如下: I(患者双脚尽可能靠拢,必要时双手或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右转头,其后单手或双手不扶墙站立,时间逐渐延长并仍保持平衡,双脚再靠拢些 II(患者步行,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III(患者练习在行走中转头 ?(患者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持基底变窄,即双脚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这一训练时前臂首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行下一个难度训练之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总共为5—15min V(患者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持基底变窄,即双脚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这一徐连时,双眼先断续闭拢,然后闭眼时间逐渐延长。与此同时,前臂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行下一难度训练之前,每前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总共为5—15mln ?(患者站立于软垫上,可从站立于硬地板开始,逐渐过渡到在薄地毯、薄枕头或沙发垫上站立 ?(患者在行走中转圈练习,从转大圈开始,逐渐变得愈来愈小,两个方向均应练习。 [下面这个感觉更适合专业人士的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通过逐渐增加前庭器官的刺激量,以提高受训人员的适应水平.前苏联很重视航天员飞行前的前庭功能训练.训练的方法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前者包括体操,弹跳网,跳板,转轮,滑冰,游泳(每次游800米,形式是游泳,桑拿,游泳,桑拿反复2,3次)等体育训练,主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被动训练.被动训练包括转椅,秋千,离心机上旋转,头低位6?体液倒转技术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带倒相棱镜步行加头动训练,特技飞行训练和抛物线飞行训练等.一般认为这些训练有一定效果,尤其是抛物线飞行可产生短期的失重,效果较好.生物反馈训练应用到航天中,也取得一定效果. 1.转椅训练 4 被动训练主要是转椅训练,失重飞机训练.转椅训练贯穿在整个飞行前的训练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 综合训练阶段凡是在训练期间前庭检查中未达到标准的航天员都要进行转椅训练,转椅旋转的负荷是递增的,要进行两种方式的训练:连续旋转15分钟,旋转中身体前后运动;间断地训练,身体左右运动.被动训练达到标准后,以主动训练为主. 编入小组训练对未编入航天员小组的航天员前庭训练较松,只有在1年四次的体检中,前庭功能检查不合格时再进行被动训练.编入小组的航天员要求较高,每月进行1次训练. 乘员组阶段参加过飞行,身体状态良好的航天员作为任务乘员的机会越多,转椅训练的次数也更多,3天1次,一直坚持到进入发射场,在发射场,1天1次,至发射前2天.在发射场的训练方法是:大幅度的旋转运动,找出前庭器官的敏感点,以在航天中避免出现这种运动. 在训练时期,根据航天员的情况,给予人参口服液(70,酒精提取液),1ml/日,1天3次.有的在飞行前1.5月,训练前口服6ml.在航天中也服人参液,或根据航天员的情况带适合自己的草药.长期航天中如果药用完,可通过货运飞船将药带到航天站上. 2. 失重飞机训练 失重飞机飞每个抛物线时产生28秒左右的失重,一次飞行通常飞10,15个抛物线,一般在6,7个抛物线时前庭功能良好的航天员都会出现呕吐. 俄罗斯专家认为经过这样的前庭功能训练,基本可以防止航天运动病.前苏联从80年代中期后没有报道航天运动病的发病率,可能与运动病的发病率减少有关.俄罗斯的航天员好胜心较强,一些能忍受的运动病症状常常不报告,但至少说明经过训练不会引起明显的运动病症状,训练是有效的. 运动病症状常常出现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迎接航天员返回的航天医生必须带呕吐袋.说明前庭系统适应失重环境后对地面的1G的环境又出现了不适应. 3.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方法是通过人的意识来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其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是让被试者注视自己的某项生理指标,例如心率和血压,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或心理状态来改变它,使它升高或降低;通过仪器将改变的结果再反馈给被试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将生理状态控制在较佳的状态.中国的气功实际上也是一种生物反馈方法.我们的实验证明它在防止失重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运动病症状,立位耐力降低,卧床时出现的主客观反应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基础 ? 当病人就诊时,医生应从感知、眼动、姿势和植物神经反应四方面进行观察和询问。 ?感知:询问患者是眩晕还是头晕,眩晕常指前庭系统功能障碍,而头晕则不一定。 ?眼动:观察患者是否有眼动异常,有无自发性眼震。 ?姿势:观察患者的姿势,这一点对判断患者有无前庭系统功能障碍非常重要。 ?植物神经反应: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反应情况。 ? 前庭功能障碍的基本形式 ?双侧前庭功能丧失,主要有以下表现。 ? 震动幻视,震动幻视指当患者静止不动时无异常情况出现,当患者活动时出现视物模糊。 ? 步态和姿势不稳,患者有明显的平衡障碍,尤其夜间或视觉有问题时更明显。 ?一侧前庭功能低下,主要见于急性前庭功能障碍,比如眩晕急性期,往往出现眼震、恶心、呕吐等情况。双侧前功能障碍病人一般不出现眩晕,只有单侧障碍才会出现眩晕、恶心和呕吐。 ?前庭系统阵发性刺激,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症状。 ? 前庭阵发症,前庭神经与血管交互压迫产生的一种疾病。 ? 中枢疾病,即脑干多发性硬化及阵发性功能失调。 ? 如何询问病人,一般需要问八个问题。 5 1、眩晕和头晕,眩晕一般指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后出现的异常表现,头晕则不一定。 2、眩晕单发或复发,有些疾病只发生一次眩晕,有些疾病反复发作,这一点对鉴别诊断很必要。 3、眩晕持续时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眩晕每发生一次都很短暂,梅尼埃病发病一般至少持续二十分钟至数小时,而前庭神经炎一般持续24小时或者更长。 4、眩晕发作是否与体位有关,如位置性眩晕和变位性眩晕发作时是否与体位有关,是否与变位有关。 5、震动幻视,静止不动时,患者无任何症状,当患者行走时,或头位改变时,出现视物模糊,这种现象称为震动幻视。震动幻视一般提示双侧前庭功能障碍,或者一侧前庭功能低下的急性期。 6、眩晕与听力关系,眩晕发作时是否有耳聋、耳鸣。 7、眩晕与头痛关系,询问患者头痛情况,有否偏头痛,有否偏头痛家族史等。 8、眩晕以眼动为主或以旋转感为主,或以平衡不稳为主。 ? 眩晕发作的特点。 1、询问眩晕感觉,是旋转性感觉,还是不稳。 2、询问眩晕的持续时间。 3、眩晕发作之后,询问在哪些情况下眩晕症状会加重。前庭神经炎一般无任何激发因素,而双侧前庭功能低下,行走时症状加重,静止不动时症状较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主要与头位改变有关,外淋巴漏、上半规管裂这两种疾病,咳嗽、压力变化、受到相关刺激时容易出现症状。 4、询问相关听觉问题,有无耳聋、耳鸣,头痛,有无其它非前庭性体征。 二、眩晕的诊断分类 1、分清头晕和漂浮感。 2、发作性眩晕,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数秒钟到数分钟的发作性眩晕一般提示偏头痛发作,成人一般多见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或短暂的躯体发作,儿童和成人完全不一样。 3、持续性旋转性眩晕,有些眩晕时间很长的,可以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出现眩晕,一般外周病变表现为急性一侧外周前庭功能丧失,中枢常见前庭神经炎,或者脑干相应区域的多发性硬化及肿瘤或脑干梗死。 4、位置性眩晕和变位性眩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注意与中枢性BPPV鉴别。BPPV指在改变头位和重力之间关系时出现的一种短暂眩晕表现,最常见是BPPV。位置性、酒精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等较少见。只与水平转头有关系的良性阵发性眩晕,一般见于前庭阵发症,是前庭脑干部位的神经和血管交迫压迫的结果,临床比较少见。 5、震动幻视,一般提示双侧前庭功能障碍,注意患者动态情况下视敏度情况,进行前庭功能检查,询问夜晚时或闭眼时,站立是否出现困难,如果出现困难,一般单独提示外周病变,中枢性质震动幻视静止不动时也可出现。这是两者鉴别诊断的主要点。 6、很多眩晕与听力有关,主要见于外周前庭性疾病,中枢性疾病较少见。如梅尼埃病,外淋巴漏或上半规管裂、神经迷路炎、耳带状疱疹等都可出现与听力有关的眩晕。 7、有时眩晕也会伴脑干和小脑症状,一般提示中枢病变。有时眩晕也会伴有脑干和小脑症状,这时一般提示中枢病变,需要干预。 8、偏头痛性眩晕,临床表现可以为外周性眩晕,也可以为中枢性眩晕。1/3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没有头痛,存在前庭性先兆缺陷。询问头晕或眩晕伴随的姿势不稳情况,需要更多借助于临床手段进行诊断和鉴别。 三、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的鉴别诊断 ? 一般性床旁检查 观察病人有否眼震,观察九个位置,有条件时戴FRENZEL镜观察。眼动检查,比如跟踪检查、扫视检查和视动性检查。跟踪、扫视和视动性检查的异常存在往往提示中枢病变。适当时进行相关检查,比如在外耳道加压同时观察有无眼震出现,有无平衡性障碍,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提示外淋巴漏和上半规管裂。前庭眼反射固视抑制实验,鉴别有无小脑的病变,有无进行性核上瘫,有无一些药物的影响。平衡和步态,一般要做ROMBERG实验,对于诊断病变部位有帮助。ROMBERG以后可以进行TANDEM站位实验,为判断病人有无平衡性障碍提供帮助,也可进行单腿站立以及FUKUDA踏步实验。 ? 前庭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6 ?眼动检查,眼震实验的必要检查,包括眼位、跟踪、扫视检查,异常一般提示中枢性病变。 ?半规管功能检查,这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检查,主要方式有双温试验,转椅检查和摇头眼震检查。这些实验更多提示水平半规管功能,是临床上用途最广意义最大的检查项目。 ?耳石功能检查,前庭诱发基因变位VEMP实验,主要用来判断球囊功能,主观视知觉,SVV检查主要判断椭圆囊功能。 ?姿势控制实验检查主要是静态姿势平衡和动态姿势平衡检查。 ?冷热试验即前庭双温试验,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临床上前庭功能检查的核心内容。这项检查的缺陷,是非前庭的生理刺激,所以不能仅仅根据冷热试验正常就判断前庭功能无异常。选择冷热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判断患者的双侧前庭功能是否对称,判断双侧前庭功能病变的病测,不能定位,只能判断功能状态。冷热试验可以分别刺激双耳,定量分析固视的影响,根据固视判断来了解有无中枢系统问题。冷热试验的另一问题在于冷热试验本身无法判断混乱的功能状态,不能根据冷热试验结果来判断患者目前的前庭功能是否正常还是处于急性期。一般认为75%患者经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和检查能够诊断; 10%患者尽管受到很多检查还是难以确定诊断。 ?摇头眼震检查,主要利用速度储存机制。由于外周病变导致速度储存的不对称累积,这种不对称性就决定了眼震的存在。摇头眼震检查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变情况,在不同病变时期,这项检查结果是多变的,所以不象某些实验一样结果相对固定,因此判断HSN结果时,必须紧密结合患者发病情况及患者的不同时期。 ?转椅检查,转椅是旋转刺激,是眩晕的生理性刺激,转椅检查与很多实验不同。优点是同时处于双侧眼震,可以反映患者在病变时期功能的大致情况。缺点是不能准确定位。选择转椅检查有以下四方面:首先,双侧前庭病变冷热实试验不能评价病人功能状况,要根据转椅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双前庭性病变以及病人的大脑情况。转椅检查有助于连续观察病情变化,儿童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冷热刺激,也不能配合,可进行转椅检查,冷热试验不能完成或不能分析的情况也使用转椅检查。转椅检查设备比较昂贵,可以选择应用。 ?平衡功能评价目前有一些方法,既往主要运用静态姿势评价,现在出现动态姿势评价。静态姿势图不能提供更多关于患者平衡的信息。随着动态姿势图的广泛运用,可以评价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之间的交互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评价患者状态提供有益帮助。现在静态姿势图评价已经很少运用,以后动态姿势图评价将成为主流。 四、前庭功能的检查的诊断效率 前庭功能检查在前庭疾病中非常重要,但由于眩晕疾病的特殊性,必须要密切结合病史询问,在开始诊断病人的时候,必须对病人有非常清晰的病史询问,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如梅尼埃病,不能完全根据前庭功能结果进行判断,因为梅尼埃病眼震图结果在很多时候可以正常,这一点反映梅尼埃病的不同时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位置性试验可以进行诊断,没有必要一定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所以患者的病史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如果检查不准确或结果解释不当,都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眼震电图的检查要求检查者技术较高,检查结果必须结合患者的其它结果综合评价。不能把诊断简单建立在患者的检查基础之上,必须要密切结合患者病史和其它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 , 我建议你还是彻底检查一下,如果都正常,那你就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其实大家都很有必要定期体检的,这样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病症,早期治疗。 引起这种不平衡有如下的原因: 1(心因性:因为紧张、睡眠不好、情绪因素作祟,有些人会无缘无故就晕起来。这种晕不会很厉害,通常过一阵子就会自己恢复,但有时也会持续大半天。 2(良性阵发性头位眩晕:这种病人对运动,尤其是颈部运动的忍受力很差。稍微的头部运动,如坐车 7 时发动稍怏,或紧急煞车,或车子转弯,都会引起眩晕,且几秒钟内便过去了。这些人的内耳迷路比较容易兴奋,平常不妨多作体操,轻度运动来训练。 3(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气喘的病人,也常常眩晕;有时服用抗高血压或治糖尿病药物的病人,因药物过量,造成血压或血糖过低,亦会引起眩晕。 4(脊椎基底动脉功能不足:供应内耳及小脑的血液,多来自脊椎基底动脉,老年人因动脉硬化或颈椎上长骨刺,卡到这条动脉致血流供应不足而引起眩晕。 5(梅尼尔氏病:病人常眩晕数小时至一天以上,且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眼振。它的病理变化是内耳“内淋巴系统积水”,但真正的机转仍不清楚。许多医生杷所有的眩晕都归于此病,事实上它的诊断须要听力检查和长期病史的观察才能下诊断。 6(前庭神经炎:常常都在感冒后不久,突然发生很厉害的眩晕、呕吐。病人的听力正常,神智清醒,但就是眩晕很厉害,躺在床上不敢动,伴剧烈眼振,这种眩晕常持续十天左右然后恢复正常。 7(慢性中耳炎的并发症:慢性中耳炎,尤其是并发胆脂瘤的病人,有时半规管受到破坏,造成“迷路廔管”而眩晕,所以慢性中耳炎应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 8(脑部肿瘤及脑部伤害:常见的肿瘤是长在小脑间的听神经瘤,病人可能有单侧听力障碍、头痛、眩晕。此外,脑中风或车祸脑部受伤的病人,亦会眩晕。 9(耳性梅毒:有不少眩晕的病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梅毒症状,但是检查结果却显示有阳性的梅毒血清反应。此种病是指梅毒的病变进入内耳,造成眩晕、听力损失及耳鸣等症状。 总之,眩晕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本身,有此现象应找耳鼻喉科医师诊治,做听力及其他相关检查以找出是那一种疾病,对症处理,以收治疗之效。 前庭末梢感受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任何病理刺激都可产生眩晕。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种类型:?细菌或病毒侵犯前庭神经,如迷路炎或前庭神经炎。?耳毒药物中毒,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及水杨酸类等耳毒药物对内耳前庭系统的毒性损伤;?前庭系统供血不足,如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痉挛或内耳迷路小动脉发生栓塞等。?内耳膜迷路积水,最常见的就是梅尼埃病。?前庭耳石器的耳石由于某些原因脱落掉到敏感区产生不良刺激也引起眩晕,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总之眩晕的病因很多,还有一些原因至今不明。 晕车、晕船又叫晕动病,它和耳朵有直接关系。人的前庭负责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如果所乘坐车船发生的转弯、加速、刹车过于频繁,船体过度摇摆对前庭产生的刺激程度超出人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人就要发生晕动病,这就是常说的晕车晕船。每个人的致晕阈值差异很大,有一些人致晕阈值很低,在别人感到很平常甚至很舒服的车船轻微的晃动,他就发生了眩晕,他就属于晕动病的易感人群。当然正常人乘车船时间过长,或由于风浪太大,也可以发生晕动病。至于汽油味不是产生晕动病的根本原因,但可以加重和诱发晕动病。 运动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离开能引起该病的环境,但这很不现实。以前防治疗运动病多采用药物,主要为镇静止吐药,如乘晕宁、东莨菪碱、安定等,抑制中枢兴奋,缓解消化道痉挛。但这些药物多有 8 作用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疗效不理想。市场曾有一种耳后皮肤贴剂,为东莨菪缓释剂可经皮肤渗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该药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贴肚脐、压内关穴、开窗通风向前注视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极有限的方法。还有就是前庭锻炼方法,如同飞行员训练一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前庭,如:旋转椅、秋千、俯虎、荡船等,使前庭产生适应习惯,可以达到减轻运动病症状的目的。 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前庭器官小且复杂,弯弯曲曲硬管里套着软管,半规管内和球囊、椭圆囊内还充满着叫内淋巴液的液体。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特征。 2. 前庭感受器有什么功能, 内耳的前庭和耳蜗总称位听器官,顾名思义就是感知位置和听觉的,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后者负责听觉。前庭的三个半规管感知身体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到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受器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 3. 前庭与眩晕有什么关系,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体内病理、或生理性位置觉刺激与大脑高级感觉中枢的冲突,是人体平衡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包括患者自身旋转感或周围景物旋转感、摆动感、漂浮感、升降感及倾斜感等。而那些头重、昏昏沉沉的感觉及晕厥则不属于眩晕范畴。 人体平衡系统也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平衡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内耳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神经末梢感受器官(其次为视觉和本体感受器)。三者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感受器向中枢传入的冲动与其它两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协调一致,便产生眩晕。另一方面,因内耳前庭神经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主系统,且与全身其它系统存在广泛联系,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统疾患累及前庭系统均能导致眩晕。故眩晕多由内耳前庭系统不协调引起,约占眩晕病例的70%。 4. 前庭功能检测对人体有什么伤害吗, 由于大家对前庭功能及其检测的情况比较陌生,一些患者对前庭检测存在一些畏惧心理,经常把就诊过程倒置,即将应最先做的前庭检测放到最后进行,往往是既延误诊治,又增加就诊成本费用。其实前庭检测是属生理性、功能性检查,尽管检测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恶心等不适,但它对人体无没有任何损害,故前庭检测属无创性检测。 為什麼司機比較不會暈車, 前庭平衡感」,則是利用內耳之三半規管與右耳、偵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時的方位,以抗禦地心引力並保持身體平衡。 「三半規管」是由三個不同方向相互垂直的半規管所構成,在半規管內有一些內淋巴液和許多長著細毛的「毛細胞」,當我們移動頭部的時候,管裏的液體會跟著流動,而毛細胞的「毛」也因為液體的流動而改變了方向,毛細胞可以利用細毛方向的改變,將訊息傳給大腦,讓 9 大腦知道我們頭部的姿勢與位置,來協調全身動作的平衡。當測知的感覺與視覺所看的景象不一致時,就會引起「知覺衝突」產生暈車。 當方向盤轉向右邊,司機測知的感覺是右轉,視覺看到的景象是右轉,身體因此順著朝向右邊,這時視覺與平衡神經系統所接受的感覺一致,因此不易暈車。但乘客卻產生視覺與測知的感覺不一致,身體更因離心力而傾向左邊,導致平衡系統發生衝突,所以會暈車。 一般暈車藥,是利用抗組織胺劑,利用副交感神經的遮斷使自律神經的反應鈍化、抑制胃腸的蠕動,使人睡眠。 给患儿提供直线运动与本体感觉输入相结合的经历可改善重力不安全感。治疗须缓慢开始,使患儿可以控制前庭觉输入。例如,治疗开始时可让患儿坐在一个球上或骑坐在一个大的轮胎内胎上,缓慢开始摆动而保持双足着地。鼓励患儿开始摆动或从地面上拾起物体并将其放在一个容器内。 当使用后拉式助行器时,害怕空地和不能独立稳定站立或行走的患儿会特别焦虑,可在患儿前面安放一个支撑物直到焦虑消除。 治疗师坐在一个大的治疗球上,患儿坐在治疗师的腿上,背靠治疗师身体,治疗师紧抱患儿上下振动或在治疗球上从一侧向另一侧作重心移动。 抱住患儿胸腹部使其呈俯卧姿势,双臂伸直,作前后左右横向摆动,也可将患儿慢慢举起作上下降落摆动活动。 应保持心情舒畅;医生应多做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及顾虑.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室内宜安静,空气要通畅,光线尽量暗些.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饮食宜少盐.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 立体转向训练:康复训练常用的方法 康复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被动活动:完全由外力进行,无任何主动肌肉收缩。外力可由重力、机械、他人或自己的另一肢体作用所产生。常用于患儿不能完全活动自己的患肢时。 (2)主动和主动助力活动:自己或借助他人一定的帮助来完成肢体的运动。由于患儿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比较差,所以必须通过训练来发展运动的协调性和提高功能活动的技能。主动助力活动可提供足够的帮助,以产生应有的关节活动度。 (3)牵张活动:通过对关节持续牵引来增加关节活动,主要用于挛缩的关节。 康复训练应注意些什么, (1)无论是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均不应妨碍受损组织的愈合和使疼痛增加。 10 (2)根据患儿的耐受能力进行运动量的调整,对于耐受力差的患儿只宜做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远端小关节的主动活动,且必须审慎轻柔。 (3)被动活动和牵张活动不同,不应混淆。但牵张活动对帮助改善活动度更为有利。 (4)无论哪种关节活动均应注意动作柔和、平稳,且具有节律性。一般每一动作宜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应根据治疗目的、患儿情况和训练后的反应进行调整。 在家中开展关节活动训练的方法: 1)髋关节内收、内旋(交叉步、内八字)怎样训练, 采用髋关节外展、外旋的训练方法。 ?让患儿平躺,将其双腿被动地屈曲,尽量靠近胸脯,他的整个背部呈一弧形,慢慢向前摇几下,直至感觉到患儿双腿的肌张力有所缓解。把患儿双膝左右慢慢分开,使之贴近床面维持2,3分钟,同时可按摩两侧大腿内侧,以放松紧张的内收肌。也可把患儿双腿慢慢外展,双手按住两侧膝关节的内侧面,保持一段时间,直到患儿自己能维持这一姿势时,家长的双手才可慢慢地离开。注意,当第一次做牵拉动作时,家长切不可心急,那样会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只要关节活动范围一次比一次扩大,天天坚持做,那么,关节活动范围就会逐步接近正常。每次被动活动后,再让患儿做主动的髋关节外展、外旋练习,家长在每次关节活动末时可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尽可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主动屈膝训练:患儿仰卧位,用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之后,让患儿主动地屈曲一侧膝关节,并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一侧各轮换约做30次。 ?“爬高”及“爬行”训练:让患儿站在小椅子、沙发或床前,轮换用脚下去够物件的边沿,每一侧可做约30次。还可以让患儿在地毯或床上练习爬行,注意此时的姿势采用“蛙”式,也就是说双腿应尽量向外展。 11 ?“骑马”运动:让患儿骑在小摇马、滚筒、小椅子和被褥卷上玩耍或练习行走,这样既增加了训练项目的趣味,又达到了髋关节外展的目的。 ?在进行步行训练时,应在两脚之间摆放一隔板,以此来诱导患儿在步行中双脚分开,位置摆放正确,从而纠正双下肢的交叉剪刀步。 ?休息时的最佳体位:患儿在仰卧位时,双腿之间应摆放一枕头或其他质地柔软的物体,双脚尖也应尽量转向外侧。在坐位时,应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踝关节 (1)足内翻和尖足如何进行训练, ? 对跟腱的牵拉 。 ? 对前脚掌的牵拉:家长用一只手握住患儿后脚跟,另一只手握住患儿的前脚掌,然后慢慢用力向上、向外扭,一次可续15,30秒。 ? 自我牵拉法:让患儿分别踩在两种斜板上,双手扶在桌边、床栏杆等处,然后身体直立,慢慢往下蹲,注意,两脚跟千万不可离开斜板。另外,还可让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慢慢地向前倾斜,直到跟腱处感觉到牵拉为止。之后,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家长可用手、冰块等,由下至上地刺激患儿小腿外侧皮肤,这样可诱发主动足外翻动作的出现。 ?平时最佳体位:在俯卧位时,患儿双脚应放在床沿以外(让双脚有一个自然下垂力,这样时间长了,也可防止跟腱挛缩;坐位时,让患儿尽量把双脚放平,最好能光脚。步行中,家长也应多鼓励患儿放慢速度,把脚放平后再走。也可采取把鞋子里从内向外垫高的方法等等。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现在可用穿戴矫形器的方法来纠正足内翻,保持足的正确位置,只是矫形器的制作必须通过专业人员,而且价格较昂贵。 肘关节 12 肘关节呈屈曲位如何训练, (1)家长用一只手握紧患儿的上臂,另一只手握住他的前臂,然后慢慢地使肘关节伸展。注意,用力时切记不要过猛或过强。每一次可持续半分钟至1分钟。 (2)主要着重对患儿肘关节伸展的训练,如上面所提到的手臂负重训练。除了此类方法以外,还可以让患儿坐位,双手伸直,用力去推家长的双手或面前的镜子等,或者采用俯卧位手支撑训练,这样不但可诱导患儿逐渐伸直手臂,而且还可同时提高肘关节伸肌(肱三头肌)的肌力。 (3)平时最佳体位:在患儿休息时,家长可用硬纸板做夹板,然后用绷带加以固定,以防止肘关节进一步呈屈曲位。在日常生活动作中,如穿衣、吃饭、上厕所、走路等等,我们都应诱导患儿尽量保持肘关节伸展。 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你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 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讽刺;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等。克服方法:自我美化法、自我暗示法、宣泄法、转移法、冷静分析法。 1 基本内涵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情绪是信心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信心中的外向认知、外在意识具有协调一致性,是信心在生理上一种暂时的较剧烈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消极情绪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你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 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 2 产生原因 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讽刺;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等。 具体地说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有: 第一,缺乏目标。如果生活目标不明确,不知道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干什么都缺乏动力,自然表现出消极情绪。这个世界上没有贫穷的人,只有那些没有没有梦想的人。如果人没有了梦想,还会有什么了, 13 第二,害怕失败。很多人都害怕失败,包括曾经的自己,我以前是那么害怕上台讲话,遇到机会总是不敢上。人之所以害怕失败,那是因为过去失败的痛苦深深地印在了人的心里,当人们再次遇到相同的处境时,便猥琐不前,不敢面对而选择逃避,却不知最好的办法便是硬着头皮去做自己最害怕的事。 第三,害怕被别人拒绝。由于之前被朋友和父母拒绝,我们遇到困难时害怕遭受到被耻笑和拒绝等可能的结果,因此不愿意开口求助,从而阻碍了我们的前进。 第四,埋怨与责怪。当我们失败时,总是想出各种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埋怨这埋怨那,这种埋怨其实是因为内心的渴求与现实不一致造成的。 第五,夸大或扭曲事实。很多时候,事情的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但我们却自发性的而非理性的看待了一件事的后果。当你平静下来仔细想一下后,才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六,对未来悲观失望。就像下坡比上坡一样,人类似乎天生的倾向于消极的一面。要积极乐观很难,但悲观消极却容易得多。 上面列出的一些原因可能并不全面,但很典型,是抽象的总结,下面看一下具体的原因。科学研究发现,一岁左右的儿童拥有最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大脑的开发可以达到90%以上,但当他们到了十岁左右,对大脑的开发就降到了4%,那么孩子们的创造力跑到哪去了呢,经过实验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平均遭受到了多达2万次的破坏性的批评。这些破坏性的批评使人们产生了胆小、懦弱、找借口、忧虑、自卑、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以及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 破坏性的批评第一种表现,就是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生攻击。我们从小就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比如说:“你这么这么笨,蠢蛋~”,而长大了后又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在这个世界上时刻都在发生“破坏性的批评”。教育孩子时,或许批评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它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况且这本身就是批评者消极情绪的表现。 破坏性的批评第二种表现,是增加孩子的内疚感。父母和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如果表现不好就对不起他们,久而久之我们也这样认为。但长此以往,我们的负罪感就会增加,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便多了一个包袱,成功的几率也就下降了。 破坏性的批评第三种表现极为隐蔽,就是有条件的爱。如果你的成绩好了,父母便高兴;做的不好,父母便生气。就这点而言,人还不如动物。如此一来,孩子便认为父母的爱不是无私的,是有条件的。于是,孩子的“爱心”被功利扭曲了。 破坏性的批评直接摧毁人的自尊,增加心理负担,扭曲人的心灵,使得我们自怨,自暴自弃,害怕做任何事情,逐渐自我设限,丧失勇气,胆小懦弱。我们似乎倡导批评方式的教育,不教不成人,乱棒出好人,这实际上是消极情绪占了上风。 3 调整消极情绪的方法 当今由于社会以及生活的种种压力,如今情绪低落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问题。其实情绪与压力是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来控制的,适当的方法将能把问题的影响减至最低。下面微心理就来分享一些调整情绪低落的方法~ 1、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 2、走亲访友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他倾吐心里话。这样可减轻心理压力和痛苦。 3、反省人生当你为一件事痛苦得难以自拔,不妨对自己大喝一声:这样痛苦就能解决问题吗,生命太短促了,还有多少事情要做……豁然猛醒,也许能控制住低沉的情绪。 14 4、奋发工作一旦潜心事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便能使人忘记忧伤和愁苦。 5、往事淡忘反思昨天,汲取教训,更好地把握今天是必要的。但过后就要丢掉和忘却。 6、乐观幻想有些人遭受了一点挫折,便好像戴上了厚厚的墨镜,凡事总往坏处想。克服的方法是,宁作乐观的幻想,不作消极的猜度。 7、少有欲望有的人心境平和,少有欲望,便自然少了那些无谓的忧愁和烦恼。 8、改善营养丰富的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情绪,这样的食品有全麦面包、蔬菜、鸡蛋等。 4 亚人格类型 几种导致消极情绪的亚人格类型 杞人忧天型(导致焦虑) 特征:在容易产生焦虑的人群当中,这通常是作用最强的一种亚人格,它会通过想象最坏的情况来制造焦虑。当你在想象中面对一个你害怕的场景时,那些灾难性的画面会让你惊惶失措。惊恐发作最初的生理症状一开始出现,它就会发生反应并加剧你的恐慌。杞人忧天型亚人格会引发你的恐惧,认为当前发生的事是危险或者令人窘迫的(“如果我心脏病发作怎么办,~”“如果被别人看见了会怎么想,~”) 简而言之,杞人忧天型亚人格的主导倾向包括:1)期待最坏的结果发生;2)高估坏的结果发生的概率;3)想象出一些夸张的画面来描绘可能的失败或灾难。杞人忧天型亚人格总是保持着警惕,心怀忧虑地时刻关注着任何一个微小的症状或是麻烦的征兆。 最常见的表述:杞人忧天型亚人格最常见的表述方式是“如果……,那该怎么办,” 样例:杞人忧天型亚人格典型的对话包括:“天哪,我的心跳越来越快了~如果我惊恐发作并完全失控了怎么办,”“如果我在演讲过程中口吃了怎么办,”“如果他们看见我颤抖怎么办,”“如果只剩我独自一人,又不知道打电话给谁怎么办,”“如果我就是摆脱不了这种恐惧怎么办,”“如果我今后再也不能工作了怎么办,” 妄加批判型(导致低自尊) 特征:妄加批判型亚人格总是扮演着评价和判定你行为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比其他各类的亚人格更多地独立于你本身而存在)。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你一犯错误,它就会跳出来提醒你是个失败者。妄加批判型亚人格通过贬低你自己来制造焦虑,它让你认为自己不能控制惊恐症状、不能去常去的地方、不能做到最好,让你以为自己必须依赖于他人。它喜欢把你和他人进行比较,并总是认为他人更优秀。它往往会忽略你的优点,而强调你的弱点和缺陷。如果你的父母、某位严厉的老师或者其他任何人曾经以批评的方式伤害过你,妄加批判型亚人格可能会在你的对话中化身为他们的声音出现。 最常见的表述:“你太让人失望了~”“那样太蠢了~” 样例:妄加批判型亚人格典型的自我对话包括:“你太蠢了……”(妄加批判型就意味着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你就不能做对一次吗,”“你怎么总是这样呢,”“看看人家×××多行~”“你应该做得更好的”。妄加批判型亚人格持有的一些消极自我信念包括:“我不如其他人”“我没有什么价值”“我这个人一定是什么地方有问题”“我太软弱了——我应该变得更强”。 自居受害型(导致抑郁) 特征:自居受害型亚人格让你感到无助和无望,它制造焦虑的方式是让你觉得自己已经无可救药,经过努力也毫无进展,要实现完全康复这个目标实在是太遥不可及。自居受害型亚人格是导致抑郁的一 15 个重要来源,它让你相信你这个人一定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你在某些方面就是有不足、有缺陷的或者无价值的。它认为在你当前的处境和你的目标之间总是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障碍。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总是感叹、抱怨和懊悔当下的处境,并认为这种处境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最常见的表述:“我不行”“我永远也不可能做到”。 样例:自居受害型亚人格的人会说:“我永远也不可能做得到,去尝试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今天已经筋疲力尽了,就什么都不做了吧”“如果十年前我更有进取心一点的话,今天也许就做到了,不过现在已经太迟了”。自居受害型亚人格持有的一些消极自我信念包括:“我没有希望了”“这个问题困扰我太久了,永远也不会有好转了”“我什么都试过了,都没用”。 完美主义型(导致长期压力和精疲力竭) 特征:完美主义型亚人格和妄加批判型亚人格很接近,但是前者更多的是迫使和鞭策你追求进一步的完美,而不是进行贬低。它制造焦虑的方式是不断地告诉你:你的努力还不够,你应该更加勤奋地工作,你应该总是能把握好每一件事,总是能胜任每一项工作,总是取悦别人,总是(填上你认为自己“应该”做到的事)。完美主义型亚人格总是驱使你去做到最好,它无法忍受错误和挫折,它致力于说服你相信你的自我价值是靠某些外部标准来体现的,例如事业成就、金钱和社会地位、被他人接纳、被爱、或者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取悦他人的能力。完美主义型亚人格对你任何内在的自我价值都无动于衷,只是迫使你陷入追求完美目标的压力和筋疲力尽的衰竭感之中。它往往会忽略来自你身体的各种警告信号。 最常见的表述:“我应该”“我不得不”“我必须”。 样例:完美主义型亚人格的典型对话包括:“我应该在任何事上都取得成功”“我应该总是表现得善解人意、慷慨无私”“我应该总是微笑宜人、彬彬有礼”“我必须得到这份工作、赚到这么多的钱、得到×××的赞赏,等等,否则我就没什么价值”(参见下一小节末尾处针对“应该式陈述”的讨论) 5 危害 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恐怖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 强烈或长久的消极情绪会造成心血管机能紊乱,引起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和冠心病,严重时还可导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以致危及生命。 消极情绪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如人在恐惧或悲哀时胃粘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仇恨时,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胃溃疡。 消极的情绪常引起肌肉收缩甚至引发痉挛疼痛。 消极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强烈的情绪刺激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皮肤灰暗无光. 长期消极情绪还会影响人的免疫力,从而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现已知不良情绪与癌症、糖尿病、风湿病等严重危害人生命的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过度的情绪反应是指情绪反应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激动不已等。持久的消极情绪是指在引起悲、忧、恐、惊、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仍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 16 过度的情绪冲击,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打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判断力、自制力被削弱,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许多反应性精神病就是这样引发的。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多与长期消极情绪有密切关系。 消极情绪会抑制人的行为能力,阻碍人们成功。第一点,它使人丧失机会。当我们遇到一个很好的机会时,由于消极情绪的猜疑和胆怯等,我们往往失去了大好的机会,而且这很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点,它使我们的希望破灭,由于缺乏动力,让我们再次悲观失望。 第三点,限制我们潜能的发挥。比如你本来在某方面很不错,但自己并不知道。当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失败后,你可能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第三次的尝试便成为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的潜力因此被限制在了一个很有限的范围。 第四点,它消耗了我们90%的精力,因为消极情绪容易产生恶性循环,变本加厉,使消极者日复一日在困境中挣扎。 但是如果消极情绪是短暂的,有时还会起点积极作用,因为人经受这种情绪,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愿望的实现,朝既定目标前进.于是防止消极情绪持续产生,防止其“固定化”,就成为心理保健的一个重要课题。 6 消极情绪的调整 是指在某种具体行为中,由外因或内因影响而产生的不利于你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消极情绪包括:忧愁、悲伤、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等。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对“应激源”产生的反应;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讽刺;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等。 那么我们在面对消极情绪时应该如何调整呢,问渠心理网为大家介绍了以下四种方法: 认识问题法 先解决认识问题。人一生中不可能每个期望都达到,而每个期望都有可能达不到,这是客观事实。在我最“不如意”的时候我的好朋友曾用这样的一句话开导我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那样的时刻,我觉得这是在安慰我而已。而在我过后冷静的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觉得确实如此,人人都有不如意,事事都可能不如意。即使看到某个人总是春风得意,那也只是他的不如意没有被我们看到而已,不要以为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克服消极情绪 当我们在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最高效的去行动,采取最稳妥的办法;但心里却要先想到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并在心态上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即使是平淡的生活中不去主动做什么,也会有与“不如意”不期而遇的时候,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如此,当我们已经为“不得意”做好准备的时候,“不得意”便不会使我们的理智因措手不及而显得无能为力,不会让我们的情绪因一时失控而坏了行动。 心理支持法 书信。这个方法是获得心理支持、抵制消极情绪的方法中,最好的一个。相比通话而言,通信除了稍显慢一些这唯一的缺点之外,有很多优势。书信的语言是经过思考、过滤、浓缩过的,语言更正确且更有价值,读的人有效率而且更能被感动;书信的语言可以很容易的保存,过后再拿出来看能起到加强印象,加深感动的效果。好的书信,好的演讲,这些都是经过有深度的思考而得的,所以它们有时成为传世的佳作,甚至能进教科书;但我们很少听说某次聊天谈心的录音或文字纪录被拿来做范文讲解吧。书信的这些特点使得他在教育人方面有突出的优势。父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所以与父母的通信为最佳。 17 现在有一本书叫做《培养男子汉》,就是以威廉?曼斯菲尔德伯爵为培养儿子做个男子汉而写的99封信为内容的一本励志家书。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儿子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我们并不需要买这本书来看,因为那毕竟是别人的父亲,而且你总不能给他写信吧,我们只要与我们的父母通信,从中获得的力量远远超过这本书能给我们的;我们的父母如果有意识的这么做,对培养孩子智商、教育孩子成才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想想当孩子读着父母那充满温馨快乐和积极乐观的话语时,孩子将会受到多么大的感动,他会不积极的面对生活吗,以上这些是从意识上锻炼心志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相当于提高免疫力的中医疗法;下面的方法将用来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相当于针对病毒的西医疗法。 心理开导法 当你不得意的时候,泰而处之,正所谓“得也淡然,失也泰然。”首先您还是要开导自己:“不得意嘛~难免的~不该放在心上”,也就是把您刚刚积累的认识拿出来。然后您想想对“不得意”能做什么有用的回应,是为此悲伤、颓废或愤怒,还是想想改变不得意现状的办法,同时让自己的状态好一点,别影响后面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别给别人添麻烦,或者暂时将注意力转向别处,该与那些朋友联系一下了,是否该给母校的老师写封信了等等。在您这么想的时候你就已经和聪明人的想法同步了;您的积极的思考方式,已经注定了您做出正确的决定;正确的决定注定你将越来越成功。这不难做到,所以保您有效。不过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过分盲目的乐观是不好的,那会是一事无成的,具体原因在此没必要多分析,总归是要记得在已经脱离消极情绪的危险时,要分析一些客观困难,自身弱点。客观的思考不但让你避免错误,也让你更好的理解到,不得意是难免的,没必要消极反应的。二是有些时候人们故意给自己找可以消极的借口,比如“今天心情不好,不学习,去打球散散心吧”,这其实是禁不住打球的诱惑,这个问题的解决后面会讲到。 积极表情法 假如您已经产生了消极情绪,您正在消极中,我们该如何摆脱消极情绪。这时我们不必去打球,只需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做出积极的表情。经证明,表情是可以改变人的情绪。通常我们只知道表情是我们内心的反映,而实际上由于类似于条件反射的道理,我们的表情也会引导心理去配合表情。想想当你难过得马上就要掉眼泪,但是又不想被人看到你掉眼泪的时候你怎么做,你会瞪大眼睛,皱紧眉,这样“又回去了”。这是因为你所做的严肃的表情,是心理配合你表情,从而减少了难过。并且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据卡耐基说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行动是可以引导思维的。有了这个方法,当你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您马上做出一个积极的表情,以改变消极的情绪。比如你灿烂地舒展一笑,一定会让你的心窗瞬间打开,看到窗外尽是美丽的景色,原本不美的也会变美。您甚至不需要发自内心才笑出来,哪怕仅仅是肌肉的机械的做这个运动,你的心情都会变好。并且您笑得越逼真,越舒展,效果越好,所以您平时练习好吧。再比如当您感到害怕时,做出一个电影里看到的那种英雄的无畏的表情,你的心情便真的会变得镇定。这就是表情的作用。 7 克服方法 7.1 自我美化法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加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美化的过程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18 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的和与自己类似的人比较就可能大大挫伤你的自尊心,这时你可以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想象有些人的价值还不如你呢。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便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例如:当比赛失败时,可以这样归因:“这是一次不公平的竞争。” 缺陷补偿: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例如:一个恋爱不成功者可以这样认为:“工作对我来说比恋爱更重要。”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自我照顾归因:归因指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例如:考试失败时把它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 以上几种方法的采用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但这些可以避免自尊心的受损和消极情绪的产生。 7.2 自我暗示法 据科学研究,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是有周期的,也就是说体力有充沛和虚弱的时候,智力有反应敏捷和迟钝的时候,情绪有激昂和消沉的时候。它们的周期分别是,体力:23天;智力:33天;情绪:28天。因而,有时候你情绪低落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这些时候,你的敏感性往往会增强,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很在意,总感觉周围的人或物在与自己做对。这种情况下,便可以暗示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会自然好起来。”在这期间尽量避免做使你产生不愉快的事和接触你不喜欢的人。凡事尽量保持沉默,即使别人偶尔说到自己的痛处,也要认为他(她)并不是有意要伤害你,要做到能忍则自安,否则,将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 还有一种自我暗示的方式就是自我庆幸。当你遇到不幸与挫折时,不应该灰心丧气,而应该高兴地想:“事情原本可能会更糟呢。” 7.3 宣泄法 宣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使之发泄。切忌把不良心情埋于心底,隐藏的忧伤似炉中之火,能把心烧成灰烬。当你受到挫折后或心中气愤时,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害社会和他人的场所尽情地大喊大唱,大笑大哭,还可以找一些事物作为你发泄的对象。在日本的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有一些用布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人,当有些人对上级领导或他人不满而忧虑来咨询时,心理医生就让他们把那些布人当成自己不满的对象而进行拳打脚踢。用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住校的学生,水房和厕所则往往可被作为宣泄的场所,在那里可以尽情地大喊大唱。 其他的宣泄方式还包括谈心、写日记等。一个人如果经常压抑自己的心情,长期下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因此,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还是把它宣泄出来为佳。 7.4 转移法 19 就是把自己的注意、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他方面。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忆喜忘忧:把令你高兴的事一条条地列在一张纸上,并且边写边尽自己努力反复进行想象,沉醉于当时的愉快的情景中去,这样便会使你乐以忘忧,从而感到前途依然是光明的。 听音乐: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在这种旋律中心情会获得放松,而且变得舒畅起来。 为你所好:当某件事一直萦绕在头脑里而影响你的情绪时,不如先暂时把它避开,而进行你所喜爱的活动或游戏。比如说,你喜欢下棋或玩扑克,你将会在快乐中忘掉那些烦心的事。 积极工作: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做事的人,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序,更加勤奋工作或学习,就不会有时间再去考虑那些令人心烦的事了。而且,当你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后,心里会踏实许多。 睡觉:有些人心烦时,往往以“一醉解千愁”的方式来应对,然而非但不能解愁,却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醉酒只会伤身,别无它益。倒不如说:“一睡解千愁”更有道理。况且,充足的睡眠可令人精神振奋。 7.5 冷静分析法 遇到挫折时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正确面对社会现实:要知道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社会是光明的,但也有阴暗面;世上有好人,但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短处,只要积极有为,扬长补短,“长风破浪”就会“有时”;要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否则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和别人攀比要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自我鼓励:要有辨证的挫折观,多读些圣贤哲理与名人传记。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圣贤们的思想与名人们的事迹予以我们许多启示。“自古雄才多磨难”,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正是在挫折和逆境中做出的。 凡是长期心情不好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想得多而有效行动少的人。因而当你的消极情绪产生以后,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上述的一些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 8 相关研究 人们不一定非要通过语言表达感情。荷兰最新研究显示,无论人们的文化背景有何差异,但都能明白哭泣、尖叫或咆哮所表达出的消极情绪。这一研究结果刊载于25日出版的《国家科学院学报》上。选择对象荷兰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迪萨?索特说:“眼下,已有人在研究不同族群的人如何理解面部表情。但是,很少有人去研究„非语言发音?,即不用语言来表达情绪的方式,如哭、哼哼、笑等。”“趣味科学”网站25日引述她的话说,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西方文化与极度封闭的部族文化中的非语言发音做过比较研究。出于上述原因,索特和同事把目光锁定在非洲纳米比亚的欣巴人身上。欣 20 巴族群居住在纳米比亚北部,人数约2万,几乎与现代社会完全隔绝。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正规的教育体系。比较实验:研究人员首先用欣巴语为欣巴人阅读一些故事,这些故事经过特别设计,分别表达特定情感。以其中一个故事为例:这个故事讲述一名男子因近亲去世而哀伤。听完故事后,研究人员问参与实验的欣巴人:“你觉得主人公是什么感受?”接着,研究人员为欣巴人播放由欧洲人录制的两种声音:一种是哭声,一种则是干扰选项。如果哭声对欣巴人而言所代表的含义与欧洲人的相同,那么欣巴人应该能选出正确的选项,如果含义不同,他们的选项就应该是随机的。研究人员对欧洲人也进行相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比起积极情绪,欣巴人更能轻松识别出传达消极情绪的声音。他们能根据听到的故事,把不同的声音与其代表的消极情绪正确配对,如咆哮与愤怒、啜泣与哀伤、作呕与恶心,尖叫与恐惧等等。而且正确率比研究人员预想得要高。欣巴人同样能准确识别出表达惊奇的声音。研究人员说,惊奇是一种较为中性的情绪,一般来说只表达出乎意料,但并不一定代表“惊喜”或“惊吓”。相比之下,欧洲人能够正确识别所有欣巴人的非语言发音,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绪。索特说,欣巴人无法准确理解欧洲人表达积极情绪的声音,这或许是因为,表达积极情绪的信号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从外界学到的,而消极情绪受人自身生理因素影响更大。 各型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的训练方法 (原则) 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力是训练之本。具体办法是牵伸肌腱,疏松肌肉,活动关节,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矫正畸形的肢体,使其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协调运动功能,使患儿得以全面康复。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21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22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 (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飞)训练。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 (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 (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 23 法在批端收尾,反复操作。 (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 (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 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手足徐动型的训练方法 多年来治疗脑瘫的临床经验证实,“治疗是基础,训练是关键”。缺乏治疗的训练不是无法进行,就是效果不佳。相反亦然,没有训练的治疗既不能巩固其治疗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加训练事半功倍~ 因地因人而辩证施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其顺序是一抬头,二挺腰,三作四肢,四体操。 一、手足徐动型的训练方法: (原则) 温和接触、减少刺激,避免紧张性条件反射,加强中线位的控制,矫正姿势异常,阻断病理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协调其运动功能。能迈步的先练走,后矫正畸形。 (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 (一)仰卧拉起训练 1(仰卧拉起训练,通过抗重力活动的过程来增加头控能力; 2(仰卧Bobath球、滚桶上轻轻滚动引出患儿躯干屈曲的保护性反应;(我觉得此动作不可取,不好控制,可增加其伸肌痉挛) 3(仰卧位用各种玩具诱导患儿左右转头,增加患儿头部自由转动时的控制能力; 24 4(患儿仰卧于吊床上,使患儿躯干及四肢呈屈曲位,以此来抑制由于伸肌张力增高所致的角弓反张(受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S的影响)。 (二)俯卧位训练 1(俯卧楔形枕上,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伸展上抬的控制能力及肩部和双上肢的支持能力。(注意:髋关节保持伸展位) 2(俯卧Babath球、滚桶、平衡板上,利用重心不断的变换,诱发患儿保护性伸展反应,来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上抬的能力。 3(爬行训练,通过患儿主动运动来增加头部的控制能力。 (三)坐位训练 1(盘腿坐、长坐位,增加患儿头部控制能力,同时提高腰部力量及坐位平衡训练。 2(患儿骑跨于母亲胸前,母子面对面进行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注意:母子目光均应平视),同时增进母子间感情交流。 3(采用颈部操来调节颈部的肌张力,增加颈部肌肉力量达到增强颈部控制能力。 (具体方法:术者双手轻托患儿双下颌面,做头部的屈曲、伸展、侧屈、侧旋及环转来调整颈部肌群张力)。 4(还可采用学步车带行走,在患儿行走过程中,逐渐自我调整异常的张力,恢复肌力,达到控制能力增强的目的。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以下三种方法来衡量头是否在对称的中线上: (1)患儿仰卧向上看时,头不向两边转动,与躯干正中线保持一致:(2)患儿俯卧位(如:楔形枕、Bobath球、滚桶)时,头身呈一条直线;(3)患儿坐位,侧面看头在正中,不向前后倾倒,与躯干中线一致。 (四)四肢不随意动作和姿势异常的训练 本着“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抑制异常原始反射”的原则,结合患儿实际病情,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25 1(应用梯背架,条形床,方凳训练患儿在坐、卧、跪、站、行走时身体维持中线位对称姿势,来抑制不自主的徐动,强化自身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2(台阶器,功率车,股四头肌的训练椅的使用,有增加下肢肌力,降低异常的肌张力,抑制不自主动作,强化正常运动模式的作用。 3(双杠一阶梯训练,协调四肢不全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4(上肢、手粗大及精细动作的训练,有加强手一眼协调能力,抑制异常模式和不自主运动,恢复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 5(“行走三步曲”,根据患儿目前病情选用悬吊学步车,学步带,手推学步车的依次应用,来达到提高肌力,纠正肌张力不全,协调运动功能,之后,再针对出现的尖足,足内、外翻等畸形予以矫正。 对于年龄较大,病情严重的患儿,以手足徐动为主的混合型患儿,往往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TLS)的影响,患儿全身性痉挛不断增强的恶性循环中,同时以受到非对称异性颈紧张反射(ATNR)的影响,导致躯干及四肢部分旋转的现象,背部观察:可见一侧肌肉的短缩,并且躯干短缩,一侧的骨盆上提,出现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姿势,双上肢不能合拢放在胸前,同时,头部偏向一侧,时间长久致胸锁乳突肌的肥厚。 术者采用手法或颈部操放松痉挛的肌肉,逐渐使患儿头控能力增强,纠正脊柱侧弯,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强其拮抗肌肌力,预防产生更严重的畸形,充分活动关节,牵拉痉挛的上肢或下肢,抑制不自主的徐动(可采取下肢固定,上肢夹板约束),从而达到抑制不正常的原始反射,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的目的 混合型脑瘫的训练常规 (原则) 针对主要症状,突出重点,训练先后顺序应掌握一抬头,二挺腰,三练四肢,四体操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体征,参照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的方法进行训练。 (一)鬼脸训练法 1(颞下颌关节训练,患儿被动(或主动)做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协调面部 26 肌肉张力,增强关节灵活性,恢复功能。 2(面部表情肌训练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点揉相关穴位(垂根、听会、翳风、地仓、承浆穴),调节肌肉张力。 (3)照镜子练习口形,发音,吹气球等。 (二)医疗体操(是运动疗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措施) 1(上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术者面对患儿,双手握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掌心。将其双臂放于体侧。 第一节扩胸运动;第二节 伸展运动; 第三节屈肘运动;第四节 环转运动。 适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的脑瘫患儿。 2(下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双手握患儿双踝。 第一节屈膝屈髋运动;第二节 双髋外展运动 第三节髋内、外旋运动;第四节 屈、伸膝运动; 第五节牵踝、摇踝运动;第六节 屈、伸踝运动。 适用范围:各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障碍。 偏瘫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一)急性期康复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一般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并发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小时后开始进行,相当于,,,,,,,,,,分期的 27 ,?,期本期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可能出现的压疮、关节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和呼吸道的感染等。同时,配合患侧各种感觉刺激和心理疏导,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如吞咽功能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功能的改善。 ,。体位与肢体的摆放 在急性期,多数脑卒中患侧肢体主动活动不能或很弱,肌张力低。因此正确的体位与肢体摆放尤为重要。正确体位可以抗痉挛、防关节脱位、挛缩,促分离运动的出现。为增加患侧的感觉刺激,多主张患侧卧位,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整体伸展,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又不影响健侧的正常使用。此时头部要自然舒适,患侧上肢尽量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其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掌心向上;腕关节自然背伸,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曲;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健侧髋、膝关节屈曲,下垫一较长软枕,踝背屈,,,。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在躯干前后方各置一软枕,以保持躯干完全侧卧位、而非半侧卧位;患上肢充分前伸,肘、腕、指个关节伸展,掌心向下,肩关节屈曲,,,,左右,患上肢下垫枕;患下肢髋膝下方垫枕,髋关节自然屈曲,并防止踝关节内翻;健侧上肢自然舒适;健侧下肢髋膝略微屈曲,自然放置。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应垫薄枕,防止日后的后缩,患侧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支持或帮助)或伸髋、伸膝、踝背屈,,,(足底可放支持物或置丁字鞋,但痉挛期除外,以免足底受刺激引发紧张性反射而加重足下垂)。 ,。患肢被动活动 为了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肿胀和僵硬,促进患侧肢体主动活动的早日出现,以被动活动患肢为主。活动顺序为从近段关节到远端关节,一般每日,?,次,每次,分钟以上,直至患肢主动活动恢复。 28 同时,嘱患者头转向患侧,通过视觉反馈和治疗师言语刺激,有助于患者的主动参与。被动活动宜在无痛或少痛的范围内进行,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 (,)肩关节:屈曲、外展、内收等方向的训练应使肱骨呈外旋位,在正常关节活动范围,注意保护关节,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前臂:易出现旋前挛缩(即旋后受限)。训练时,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上臂下部,另一手握住腕部,缓缓地使前臂旋后。 (,)腕、手指关节:训练时应充分对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进行伸展和屈曲,并注重拇指外展方向的运动。 (,)髋关节:保持髋关节的伸展能力非常重要。在仰卧位下,充分屈曲健侧下肢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用另一手向下方(床面方向)按压患侧膝关节,达到伸展患侧髋关节的作用。髋外展内收,利用沙袋固定健侧膝部,使健侧下肢保持在轻度外展位,治疗者用双手托起患侧下肢,作外展内收运动。髋内旋,仰卧位下,患侧髋关节屈曲,治疗者一手托起小腿做髋关节的内旋运动。 (,)踝关节:治疗者用一手托起膝部呈屈膝位,另一手握住足跟,同时用右前臂将足底向背伸方向运动,牵张跟腱。 (,)活动肩胛骨:活动肩胛骨可在仰卧位、健侧卧位、坐位进行。治疗者一手托起患侧上肢,保持肩关节外旋位,另一手沿肩胛骨内侧缘使其向前上方运动,避免向后运动,以防肩关节回缩强化。 ,。床上活动 早期床上运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尽早作使患者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的康复训练。 29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双手叉握,患手拇指置于健手拇指之上(,,,,,,握手),利用健侧上肢进行患侧上肢的被动活动。注意肘关节要充分伸展,肩关节前屈。也可在健侧上肢的帮助下,作双上肢伸肘,肩关节前屈、上举运动。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多用于维持肩关节的活动度及抑制痉挛。 (,)翻身训练:定时翻身(每,小时一次)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并可促进全身反应和肢体活动,对患者十分重要。开始应以被动为主,待患者掌握翻身动作要领后,由其主动完成。 向健侧翻身时,取,,,,,,握手,伸展肘关节,肩关节,,?屈曲位,头转向健侧。由双上肢、肩部带动躯干翻向健侧,随后旋转骨盆,带动下肢翻向健侧。治疗师对患侧下肢可给予最小限度的辅助。 向患侧翻身时,取,,,,,,握手,伸展肘关节,肩关节,,?屈曲位,头转向患侧;健侧下肢屈曲,脚支撑床面并配合健侧上肢,借助惯性,翻向患侧。治疗师在患侧膝部给予辅助,并注意保护患侧肩关节。 (,)桥式运动(仰卧屈髋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伸髋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此姿势并酌情持续,?,,秒钟。 双刺桥式运动:治疗师帮助患者将两腿屈曲,双脚在臀下平踏床面,让患者伸髋将臀部抬离床面,下肢保持稳定,持续,?,,秒。必要时,治疗师可以帮助将患膝稳定住。 单侧桥式运动:当患者完成双桥运动后,可让患者伸展健腿,患侧下肢支撑将臀部抬离床面。 动态桥式运动:在做双桥运动时,双髋做内收内旋和外展外旋运动。 (,)侧方移动:仰卧位,先做桥式运动,然后再向左或右侧移动臀部,待臀部放至床面后,分别移动肩部、头部,最后调整全身姿势。 ,。物理因子治疗 30 常用的有局部的机械性刺激(如用手在肌肉表面拍打等)、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和局部空气压力治疗,这些可使瘫痪肢体肌肉通过被动引发的收缩与放松逐步改善其张力。 ,。传统疗法 常用的有按摩和针刺治疗等,通过深浅感觉刺激有助于局部肌肉的收缩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 (二)亚急性期(恢复早期) 康复治疗本期约相当于,,,,,,,,,,分期的,?,期,主要治疗目标除前述的预防常见并发症以外,应减轻患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一般认为,发病后,个月是脑卒中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根据神经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原理、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功能重组(,,,;,,,,, ,,,,,,,,,,,,,,)理论,针对个体情况,综合使用,,,,,,技术、,,,,,,,,,,技术、,,,,技术、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和运动在学习法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按照人体发育顺序,从近端到远端,反复强化训练,逐步达到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改善。 ,。软瘫肢体强化治疗 患者通过上述体位的正确摆放和肢体的被动活动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者的肢体处于软瘫期,特别是上肢和手。软瘫肢体强化治疗的治疗原则,除上述治疗仍可进行外,主要是利用躯干肌的活动,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恢复,通过紧张性反射、姿势反射、联合反射、共同运动、,,,,感觉刺激等手段,促进软瘫肢体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肌张力增高。应注意将患侧上肢置于患者的视线之内。 (,)紧张性反射(,,,,; ,,,,,,):是皮层下中枢(脑干)控制的姿势反射。它有颈反射和腰反射等,又可分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在脑卒中时,因失去大脑皮层的抑制和整合作用而出现。 31 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可使面向侧的手臂伸肌张力增高;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使颈部后伸,手臂的伸肌张力增高。 (,)联合反应(,,,,;,,,,, ,,,;,,,,):是指当身体某一部分进行抗阻运动或主动用力时,处于静止状态的其他部分可产生不随意的运动反应。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可引起患侧肌肉收缩,但上下肢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健侧上肢抗阻运动,可引起对侧上肢相同方向的运动反应,而下之则运动方向相反。 (,)共同运动(,,,,,,, ,,,,,,,,):是脊髓水平的原始运动,患者在完成某项关节活动时,可引发该肢体其他关节肌肉同时进行粗大、僵硬的运动。如患者抬偏瘫上臂时,出现耸肩、肩胛骨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指间关节屈曲等。 (,),,,,感觉刺激:短时间局部皮肤冰刺激,快速逆毛发生长方向轻刷刺激,可引起患肢局部的肌张力增加,同时要求患者做相应的肌肉收缩。挤压或快速活动患侧肢体关节,可引起相应关节周围肌肉出现反射性收缩。 ,。床上与床边活动(,)上肢上举运动:方法同前,只是患侧上肢主动参与的程度增大。 (,)下肢屈伸运动:仰卧位,下肢由伸展位作屈曲运动,治疗者可帮助控制足跟不离开床面或略加助力。俯卧位,在膝关节伸展下,向后屈膝,治疗者可帮助纠正足内翻。可作双下肢交替屈伸运动,休息时应避免足底的刺激,防止跟腱挛缩与足下垂。 (,)桥式运动:基本动作要领同前,可酌情增加难度。 (,)卧坐转移:卧坐转移时要求在侧卧的基础上,逐步转为床边坐,开始练习该动作时,应在治疗师的帮助指导下完成。注意:若床较高时,应事先准备一个高度合适的木凳,便于患者取坐位后垫于足底,双脚不能悬空。 32 从健侧位坐起时,先做翻身动作,或健侧卧位,将患侧上肢置于体前,指示患者一边用健侧臂支撑,一边抬起躯干。必要时,治疗者用一只手在患者头部给予向上的辅助,另一手帮助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并沿床缘垂下。从患侧坐起时,先取患侧卧位,,,,,,,握手,指示患者在用健手支撑的同时抬起上部躯干起坐。治疗者一手在患者头部给予向上的辅助,另一手扶住患侧下肢移向床边并自床缘下垂。 (,)坐站转移:坐,站训练时,患者取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握手伸肘,肩充分前伸,躯干前倾,将重心移至患侧下肢,抬头向前上方向,伸髋,躯干伸直。治疗者从腰部辅助患者,并用自己的膝部抵住患侧膝部,以促进患侧膝关节伸展。可通过调节座位的高度进行坐,站转移的运动控制训练。 (,)床边站:治疗师应站在患者的患侧,并给予其患膝一定帮助,防止膝软或膝过伸,要求双侧下肢同时负重或患侧为主,防止重心偏向健侧。 ,。坐位活动 与卧位相比,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可促进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改善。因此要尽量早坐。 (,)床上坐位:此时多易后仰,呈半卧位,半卧位会助长躯干屈曲,激活下肢伸肌痉挛。因此,原则上不主张半卧位,仅在患者进食时、排泄等不方便的情况下采用。首先保持患者躯干端正,用大枕头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将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坐姿是头颈躯干左右对称,无扭转现象,尤其患肩不得偏向后方。躯干伸直;髋、膝、踝关节均,,?屈曲位;臀部尽可能坐在椅子的偏后侧,以防出现臀部过度前置,引起躯干后倾,并保持双侧臀部同等负重;膝关节下的小腿部分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出现患髋关节外展、内旋,足内翻、下垂,两侧臀部负重不均等。 33 椅子和轮椅的调整,为尽可能保证患者取得良好的坐姿。有时需要对椅子或轮椅进行调整,满足以下条件:椅面保持水平,椅面高度应适合患者的身高及肢体长度,可用较硬海绵垫、木板足垫调整,保持膝、踝关节的屈曲。 用简单辅助用具防止不良坐姿,如髋关节外旋倾向,在双膝间夹一皮球(直径,,;,),使患者主动收缩髋关节内收肌,有效防止髋关节外展。踝关节内翻倾向,在患足下垫一楔形板。 使用轮椅,应注意保护肩关节:利用轮椅板保持肩部的正常位置,避免肩部的下坠和肩胛骨后缩。在轮椅板上于放置前臂的位置上固定一块软板,防止肘部长期受压损伤尺神经。在轮椅板上于放置手的位置上固定一块较大的硬海绵,使患者的手置于其上时自然形成腕关节的背伸位。前臂有旋前倾向的屈曲时,可在轮椅板上放手的位置处固定一个小立柱,让患者握住立柱,保持前臂中立位。 (,)坐位平衡训练:通过重心(左、右、前、后)转移进行坐位躯干运动控制能力训练,开始训练时应有治疗师在患侧给予帮助指导,酌情逐步减少支持,并过渡到日常生活活动。 (,)患侧上肢负重:患侧上肢置于体侧手肘、腕背伸,,?、伸指,重心稍偏向患侧。可用健手帮助维持伸肘姿势。 (,)上肢功能活动:双侧上肢或患侧上肢肩肘关节功能活动(包括肩胛骨前伸运动),双手中线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下肢功能活动:双侧下肢或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功能活动,双足交替或患足踝背屈运动。 怎样护理瘫痪的肢体 因中风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及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对病人须加强护理,应做好以下几点: (l)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病人乐观豁达, 34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为此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够、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旅,要在外测部放沙袋或其他支撑物。 (3)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肢体挛缩、畸形。 (4)预防并发症:因瘫痪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差,若压迫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压迫性溃疡一褥疮。故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床铺要干燥平整,并保持好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应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要有足够人量,尤其夏天水分要充足,选择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营养。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在早饭前给1杯热饮料(根据习惯可采用热开水、茶水、牛奶或咖啡等),可促使肠蠕动增加而刺激直肠的排便反射。为了促进排便,还可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向右上,转向左上腹,再转向左下腹,反复按摩5,io次,促进结肠内上端内容物往下蠕动,以助排便。遇有便秘时,可用甘油栓或中药。仍然不能排便时,应予灌肠。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者,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感染。 (5)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瘫痪有好转时,患者要积极主动地锻炼日常生活技能;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 社区偏瘫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 在社区中偏瘫病人以运动功能障碍为最多见,为避免和纠正病人出现异常运动模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区护士应尽早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一)良肢位的摆放 1(体位一 仰卧位时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应尽量张开,各上肢关节处于伸展位。下肢髋、膝、踝关节置于屈曲位。 35 2(体位二 健侧卧位时健侧在下方,患侧在上方,同时使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伸展;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踝关节呈90度外翻位。身体放松,以枕头支撑身体。 3(体位三 患侧卧位时患侧在下方,健侧在上方,同时使患侧上肢前伸(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肩部向前,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微屈曲,踝关节呈90度外翻位。患侧卧位是最有意义的体位,有助于防治痉挛,同时利于健手的活动。 (二)患侧关节被动运动训练 肢体瘫痪后,关节长期不活动会发生挛缩、畸形。因此要多做肩外展、肘伸展、前臂旋后、腕背伸、伸指,以及伸髋、屈膝、踝背屈等关节被动运动。 (三)躯干、上肢及下肢主动性运动训练 1(摆肩 病人平卧位或坐位,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指的上面;肘关节伸展,向上抬起上肢;固定下肢不动,上肢向左右、上下摆动到最大范围;动作要缓慢,避免患侧肩关节受伤。 2(夹腿 病人平卧位,双下肢尽量屈曲,社区护士用一只手固定健侧膝部,利用联合反应诱发患侧下肢做夹腿动作。 3(摆髋 病人平卧位,双下肢尽量屈曲,上肢可交叉上举或摆放在体侧。双腿夹紧一起向左右摆动到最大范围,动作要缓慢,不宜急速完成。 4(桥式运动 病人仰卧,双手平放在体侧或交叉上举,双腿屈曲,臀部抬起;此时病人的活动状态形似拱形桥。必要时社区护士一手按住病人的双脚,另一手将病人的臀部轻轻抬起,协助完成。当病人能够独立完成动作,应调整训练难度,将健侧腿置于偏瘫的一条腿上,使患侧腿负重,单腿完成桥式运动。 (四)翻身训练 1(向患侧翻身 病人将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直举向上方做水平摆动;健腿屈曲放在床上,借摆动动作的惯性,双上肢及下肢一起翻向患侧,必要时协助骨盆旋转。 2(向健侧翻身 病人仰卧,双手交叉;帮助患腿屈曲放在床上;指导病人向健侧看并将双上肢伸直转向健侧;社区护士在患侧肩部和臀部进行协助翻身。 (五)坐位训练 1(床上坐位 病人应坐直,背后放置枕头,伸展腰部,保持躯干的稳定;肩向前,肘关节伸直,双臀负重;双手放在床前桌上,防止患侧上肢悬吊在体侧而引起或加重肩关节半脱位、 肩手综合征。 2(轮椅或椅子上的坐位 用枕头或软垫对患侧上肢进行支撑;下肢屈曲90度,脚平放在地面上;躯干伸直,紧靠椅背;患侧上肢的姿势可以经常改变。 (六)坐起训练 1(在帮助下坐起 社区护士帮助病人从仰卧位翻身到侧卧位;一手扶住病人健侧肩胛, 另一手帮助病人把腿移到床边,鼓励病人自行用健侧肘支撑上身坐起。 2(自己从健侧坐起 病人用健侧手抓住患侧手腕,把健侧小腿插入偏瘫侧小腿的下方并移向床边,用健侧肘支撑坐起。 (七)坐位平衡训练 1(躯干伸展训练 社区护士坐在病人身旁或跪在病人背后,一手扶着病人腰部协助病』 伸展腰部,另一手放在病人胸前协助病人挺胸,保持躯干稳定。 2(坐位时身体重心向患侧转移训练 社区护士面对病人,一手放在患侧腋下,协助上提肩胛骨,外展、外旋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及背伸腕关节,偏瘫手支撑于床面上;另一手放在健侧躯干一侧或偏瘫一侧的肩部,调整病人的肩部,调整病人的姿势,使患侧的躯干伸展,重心转向偏瘫侧。 3(坐位时身体重心前后转移训练 病人坐位,双足与肩同宽;双侧臀部同时负重,双髋及膝关节保持屈曲90度;双手交叉互握,双上肢完全伸展;社区护士站在病人偏瘫侧,一手保护病人及保持躯干伸展,另一手引导病人反把身体重心移向前、后、左、右各方。 (八)起立及坐下训练 1(起立训练 社区护士站在病人的患侧,用膝和足稳定病人的膝和足,一手托住病人交叉的双手腕,一手扶住病人的肩胛骨,引导病人重心向前向下移动。当病人双肩前移超过双足时'鼓励病人双腿同时用 36 力,膝关节伸展,完成起立动作。也可以在病人前方,双膝抵住病人的膝关节或只固定患膝,双手扶住病人的骨盆处或肩部,病人双手放在社区护士肩部或交叉放于社区护士的颈部,一起用力站起。 2(坐下训练 坐下时要求病人先弯腰,再屈膝,直到臀部接触到床边和椅子时再完全坐下,整个过程要缓慢,必要时对病人进行协助。 (九)站立平衡训练及重心转移 病人站立时,社区护士要对病人进行保护,保证安全。社区护士要站在病人偏瘫一侧或站在斜后方,手放在病人骨盆上,调整病人身体的重心,使偏瘫侧下肢增加负重,避免患侧膝过伸,尽量使重心在患侧多停留。病人可以通过左右移动重心来体会重心转移感觉,还可让病人前后脚站立,前后移动重心。 (十)转移训练 1(椅,轮椅一床的转移 轮椅或椅子与床呈45度,病人健侧靠床。将病人扶起,使其双足平放于地面,社区护士面对病人,以自己的双膝顶住患侧膝关节,双足抵住病人的双足并搂住腰部,引导病人向前移动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其辅助量越少越好。病人重心超过双足时,膝关节伸展,完成起立动作。以健侧为轴,身体旋转,重心再次前移,弯腰慢慢坐下。 2(床一椅,轮椅的转移 椅子放在病人的健侧。其他步骤同椅,轮椅一床的转移。如果病人的健手可以活动,可让其扶住椅面以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感。 (十一)步行训练 为防止或纠正划圈步态,在训练步行前,应先进行患侧下肢负重训练与患侧下肢迈步。 1(患侧下肢负重训练 病人站立,健手抓握固定的扶手以作保护;病人身体重心移向患侧,健腿放在台阶上;为了增加难度,可以让病人将患腿放在台阶上,用健腿上下台阶,以训练患侧负重。为防止患侧的膝关节过伸,社区护士需要用一手辅助偏瘫下肢,在站立时膝关节维持屈曲约50度 2(患侧下肢迈步训练 很多脑血管意外或脑外伤的偏瘫病人,在走路时常有屈髋屈膝不足,加之患足下垂导致偏瘫的下肢常常拖地,为了代偿,病人不得不将患腿甩向外侧形成划圈步态。患侧下肢的屈髋屈膝训练可改善迈步能力。 (1)卧位的屈髋屈膝训练:仰卧位,病人足不离开床面进行屈膝训练,或者屈膝小腿悬在床边,社区护士鼓励病人将足放置到床上从而完成屈髋训练。早期病人可以在床上进行屈髋屈膝训练。待病人能力提高后,可让病人在俯卧位进行屈膝训练。通过小范围的屈伸活动训练肌肉的收缩能力,并训练膝关节在不同角度保持静止的控制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避免病人在屈膝的同时屈髋。 (2)站立位的屈髋屈膝训练:病人卧位的屈髋屈膝能力提高后,可在站立位训练屈髋屈膝。病人以手扶住台阶栏杆,患腿上下台阶,可练习屈髋屈膝的迈步动作。社区护士帮助病人屈髋屈膝,防止病人骨盆上提。 3(步行训练 社区护士站在患侧,一手握住病人偏瘫侧的手,使其掌心向前。社区护士另一手从患侧腋下穿出置于病人胸前,手靠在胸前处,与病人一起缓步向前走。训练时要注意病人必须尽量按正常步行动作行走。社区护士也可以在病人身后把手放在病人骨盆上,帮助病人将骨盆前伸、重心前移,以推动病人前行。 部分偏瘫病人足及踝关节控制差,会引起足下垂、内翻,这样会使病人因足尖拖地而容易跌倒,应用绷带或矫形器矫正。能力较差的病人可用手杖或四肢拐助行,但在步行训练的起始阶段,不鼓励病人用助行器,避免出现完全由健侧负重的情况。 病人借助手杖行走时,健手持杖;先伸出手杖,再伸出患足,其后跟出健足。手杖的高度以扶手部与胯部齐高为佳。使用手杖行走时,应鼓励患侧腿支撑的时间长一些,患侧躯干要始终保持伸展位。 (十二)上、下台阶训练 按照健足先上、患足先下的原则。 1(上台阶 社区护士要站在病人患侧的后方,确保病人安全。病人用健侧手扶住栏杆,身体重心偏向健侧手臂,健侧腿先上台阶,患侧腿跟上健侧腿,站在同一层台阶上。持拐病人在健侧腿上台阶后,拐杖及偏瘫侧跟上健腿,站在同一台阶上。 2(下台阶 社区护士要站在病人偏瘫侧,保护病人安全。健侧手向前扶住栏杆,患侧腿先下台阶,健侧腿迈下后两足站在同,一个台阶上。 37 在睡前做瑜伽能帮助我们平衡体内的血液和氧分循环,使整个身体放松下来。瑜伽大师弗吉尼?柯恩(Virginie Cohen)带来3个特别简单的瑜伽姿势,它们彼此是互补的。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或两个动作,动作非常简单,只需穿着睡衣躺在床上就可轻松练习。 动作一 姿势:双腿盘起,让臀部坐在双脚上,挺直背脊。慢慢地把上半身和头向右方转动,把右手手指放在右胯部后,左手放在右膝盖上。 用鼻子做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腹部和胸下部。吸气时胸腔张开,呼气时胸腔收缩。深吸一口气,同时用力伸展脊柱;呼气时扭转身体。注意放松肩膀,让它们保持水平。放松身体让它转回到原来的位置。重复在另一方向上做这个动作。 效果:这个姿势帮助打开胸腔,解除烦忧,让体内的“气”循环得更好,呼吸更顺畅也更深长,紧张疲惫的身心将得到释放。身体的扭转带动我们的脊柱像被“拧干脱水”似地拉长,积累一天的紧张从而得到缓解。 END 动作二 姿势:首先让身躯平躺在床上,小腿自然放平(不完全伸直),不骨盆同宽。闭上眼睛,把双手贴在胸口,右手覆盖在左手之上。做深呼吸,让空气在你的肺腔里停留3秒,再慢慢呼气。重复7次深呼吸。 把手放到腹部(两手指在肚脐下),上下交换左右手(左手在右手上,左手大拇指在右手之上),重新做7次深呼吸。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双手从腹部移到胸骨,再往上移到喉咙。每次到达一个新的部位时,记得交换左右手的位置。 最后两手臂垂直地放在身体的两侧,忘记呼吸,想象自己看见了一片蓝天,朵朵白云轻盈地飘在空中,一阵微风迎面吹拂,闻到了空气中宜人的芳香。天地间非常宁静,而睡意渐沉。 38 效果:这个姿势让心平静下来,精神得到完全舒展。建议:这几个下肢脉轮动作有镇定安眠的作用,帮助补充身体流失的能量,但不推荐做上肢的脉轮动作(额头和头顶),因为在睡眠之前不宜做刺激大脑的活动。脉轮:印度瑜伽中,指从人体的会阴附近一直到头部的7个基本能量点,它们是汇聚大量能量的所在。 1. 动作三 姿势:仰面平躺在床上,膝盖弯曲,双脚分开不肩同宽。在脖子后垫一块软垫,缓解背脊的压力。轻轻地弯曲手臂,双手平放在床上或托起髋部。尽量放低下半部分的背,让腰碰到床垫,然后慢慢把腹部往上提起,接着提起髋部和整个背,感觉脊柱一节一节地往上升,直到让锁骨碰触下巴。保持这个姿势,做7次深呼吸。然后慢慢放松收紧的腹部,缓慢地放下背,感觉脊柱一节一节地松弛。稍事休息后,再重复做3遍。 效果:这个姿势能够重新调整整个身体。它帮助畅通身体的下端(脚和骨盆),让静脉血加速流回心脏;同时它也刺激身体上端(肺和大脑)。注意呼吸,让氧气充足地奔跑在静脉血液中。这个姿势对松弛 39 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想要睡个好觉,不妨睡前在床上做做瑜伽,能帮你舒缓白天积累的疲劳,让你更好地入眠。下面就来跟着来学习12式床上健身瑜伽动作,改善睡眠质量吧! 1、缩臀夹腿俯卧撑 跪在床上,双臂打开与肩同宽,两手放在床架上,手腕和肩膀在一条直线上。两只小腿交叠,身体中心放在骨盆上。呼气,弯曲肘部,胸部向床架靠近。呼气,回到原来的位置,伸 直手肘。重复15-20次,工做3回。 2、抬腿仰卧起坐 仰躺在床上,双腿并拢放在床架上,膝盖形成90度角。双手握拳放在下巴与锁骨之间。这样能让锻炼时力量更集中在腹部。吸气,尽可能地抬起上身。慢慢呼气,放下躯干。重复 15-20次,共3回合。 3、上下抬腿 打横俯卧在床上,骨盆在床上,腿部在外,双腿打开与髋同宽,绷直脚尖。利用腰部、臀部和腿部力量抬起双腿,保持自然呼吸10-15秒。然后放下。重复3次。双腿要慢慢地向下降,而且不要一次就降到地上,要在空中抬起三次后再慢慢降落。如果觉得有难度可以先从抬一条腿开始。 4、俯卧侧抬腿 俯卧在床上,弯曲手肘,掌心向下,以前臂及脚尖支撑身体,肚子向内缩,头部、脊椎必须成一直线。自然地呼吸20秒,同时保持动作,做3次。然后将其中一条腿向侧抬起,保持动 作自然呼吸20秒,也是做3次。左右腿交互重复。 5、仰躺拉伸腿部 仰躺在床上,双腿并拢,然后向上抬起并伸直一条腿,用双手抓住脚踝处并拉向胸部,慢慢地呼气,吸气,维持自然地呼吸15-20秒,然后放下腿。左右腿交替重复动作,工做3组。 6、拉伸骨盆 仰躺在床上,双腿并拢,脚尖绷直。一条腿折叠,用双手抓住脚踝处贴向胸部。自然地呼吸15-20秒,重复3次。然后交替腿重复。这个动作能加强骨盆肌肉和减少大腿内侧脂肪。 7、坐姿侧伸展 坐在床上,右腿伸直,左腿屈起贴着髋部。然后右手抓住右脚趾,左手向上举起, 上半身向右侧倾斜,头部向上看。 8、桥式 仰躺在床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弯曲膝盖,两只脚如同“11”字符一样固定在底部。然后 臀部抬离床面,双手向底部伸直交握,同时挺起胸部。轻轻抬起下巴看上天空。 9、扭转式 坐在床上,腰背挺直,伸直双腿,然后屈起左腿,将左脚放在右腿右侧,左手支撑在身 后,右手抓住左腿脚踝,身体向左后方扭转。 40 10、猫式变化式 跪坐在床上,双手抓住床架,然后身体向前倾斜,臀部抬离双腿,向上翘起,胸部不要贴地,形成猫式动作,拉伸肌肉。然后再慢慢地向地面展开胸部,通过肩膀位置的开启和关闭, 以帮助脊椎的血液循环。最后放松,让腰部和肩膀放下来。 11、舞蹈式 一手扶住床架,然后另一只手抓住同侧脚的脚踝处,向上抬起那条腿。身体微微向前 倾,尽量向上抬起腿部。 41
/
本文档为【前庭功能 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