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橡筋动力飞机

2017-10-08 4页 doc 16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橡筋动力飞机橡筋动力飞机 橡筋动力伞翼模型飞机的改进和调整试飞 (一)在伞翼模型飞机制作过程中我们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用砂纸打磨竹丝的方法,造成竹丝粗细不匀,影响制作的正确性 解决方法:改进制作工具、调整加工方法 l 工具制作:找一块 1 毫米厚 2,4 平方厘米大小的铁片或不锈钢片,在上面打 1.8 毫米直径的孔。 2、把需要加工的竹丝穿进小孔,用钢丝钳夹住抽拉,穿过钢片上 1.8 毫米的孔 即可。 l 翼面的中心定位和制作流程 1、将翼面在翼弦方向对折,在后缘处剪一个 2 毫米的三角口(中心定位)。 2、用一块湿抹布在平整的桌面...
橡筋动力飞机
橡筋动力飞机 橡筋动力伞翼模型飞机的改进和调整试飞 (一)在伞翼模型飞机制作过程中我们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用砂纸打磨竹丝的方法,造成竹丝粗细不匀,影响制作的正确性 解决方法:改进制作工具、调整加工方法 l 工具制作:找一块 1 毫米厚 2,4 平方厘米大小的铁片或不锈钢片,在上面打 1.8 毫米直径的孔。 2、把需要加工的竹丝穿进小孔,用钢丝钳夹住抽拉,穿过钢片上 1.8 毫米的孔 即可。 l 翼面的中心定位和制作流程 1、将翼面在翼弦方向对折,在后缘处剪一个 2 毫米的三角口(中心定位)。 2、用一块湿抹布在平整的桌面上擦一下,利用湿的桌面将伞翼面平整的贴上去。 在紧靠前缘边和翼的中心处分别粘贴双面胶带,撕去保护纸。 3、将制作好的翼面骨架(300 毫米两根、165 毫米一根的组合件),安放到翼面 上。注意:竹丝离前缘边的距离,为双面胶的宽度,然后翻折伞翼前缘,包住竹 丝,165 毫米的竹丝对准中心三角口粘好。 l 增加机翼升力面积,改进滑翔性能 具体方法:将机翼上原来的两根 84 毫米长的横撑杆,换成 93 毫米长,增加机翼 翼展。 由于支撑杆的加长,减小了伞布的松弛程度,降低了后缘在飞行时向上鼓起的高 度,使机翼安装角增大。所以,要把原配前支撑杆长度剪去 8 毫米。 l 减小螺旋桨的面积,减小螺旋桨的反作用力距 具体方法:减小桨叶宽度,将螺旋桨的前缘,修剪掉 1,1.5 毫米。 (二)模型的调整试飞 通过对模型的以上改进,接下来进行模型的调整试飞,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 如果发现模型转弯半径太小,将外机翼的前缘竹丝向内卷一些即可。 如果模型直线飞行,不能转弯,可以卷动调整任何一边机翼的前缘,使其达到理 想的飞行状态。 (三)几点思考 由于这架飞机在中动力以上飞行时,容易发生左旋,可否考虑: 1、将中间的支撑杆(165 毫米)在安装时向右机翼偏一些,左边的横撑杆(原 长 93 毫米)比右边的长一些。 2、给机头轴承加一些右拉。 伞翼模型飞机的留空时间 能够正常滑翔的模型不一定能够正常爬升。 所以手掷试飞之后还要进行动力 试飞。动力试飞更为重要,难度也较大。在这上面要动点脑筋,下一番功夫。 一、动力爬升的基木矛盾和克服的方法。 动力爬升的基木矛盾和克服的方法。 动力爬升的基本矛盾有两个:一个是爬升速度远远超过滑翔速度,升力大大 超过重力,多余的升力拉翻模型;另一个是螺旋桨的反作用力矩使模型滚转。爬 升调整的实质是妥善处理这两个问题。 克服剩余升力拉翻模型的对于初级模型来说多采用盘旋上升的方法。 盘 旋上升时机翼倾斜,升力的水平分力使模型盘旋,升力的垂直分力小于总升力, 拉翻现象因而减缓甚至完全被克服。左盘旋和右盘旋均有类似效果。另一个方法 是减小迎角。 常规模型克服右旋螺旋桨反作用力矩的办法是使模型右盘旋上升, 右盘旋时 左机翼速度大升力大产生向右滚转的力矩。这种机制伞翼模型也成立。但伞翼模 型翼展小;盘旋时左右翼速度差小,单纯用这个办法不能完全克服螺旋桨反扭力 矩。为此,增加了一个左右机翼面积差的办法,即左机翼面积大于右机翼面积。 二、动力橡筋的用法 使用动力橡筋要注意三点: 重量、 长度和转数。 木机虽然没有限制橡筋重量, 但并非橡筋越多越好。橡筋太多时飞行速度和扭矩更犬,掌握更困难,飞行成绩 还可能下降。 就多数初学者来说, 木机以 2 克左右比较适中。 这样比较容易掌握, 也能飞出好成绩。 还有一点很重要, 试飞过程中要用同一种橡筋, 不要随意更换。 橡筋束长度也有讲究,例如 1X1(毫米)橡筋条 2 克重约长约 180 厘米。如绕 成了 3 圈, 橡筋束长为 30 厘米。 如绕成 4 圈, 橡筋束长为 22.5 厘米。 前者较缓, 动力时间较长,放飞成功率较高;后者较急,调整难度较大。橡筋束稍长于前后 钩距离一般不影响操作和滑翔。当然,橡筋束也不能太长大细。 橡筋转数的应用更有学问。忌一开始就用大转数。这样做橡筋很快疲劳乃至 断裂,来不及找出规律。合理的办法是从小转数到大转数,台阶式推进。一般可 从 150 转开始,飞好后再飞 200 转、250 转。步步登高,循序渐进。 三、爬升轨迹的选择和调整方法 爬升轨迹不是一种模式,有时甚至要因机而异,也有个人调试习惯和问 题。这里只介绍几种基木的方法: 1、左盘旋上升右滑翔:这是最简单的调整方法。调整状态是零度拉力线(没 有左右拄),较小的翼面差,较大半径的右滑翔。爬升期螺旋桨反扭力矩大于机 翼右倾力矩,模型向左倾斜左盘旋上升。动力停止后反扭力矩消失,模型在翼面 差的作用下右转弯滑翔。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小动力的缓爬升。大转数大动力时反 扭力矩甚大,小翼面差无法抗衡,模型往往向左急转下冲。 2、左盘旋上升接右盘旋上升右滑翔:在前一种方式的基础上为了克服左旋 下冲,可向右移动中卡,尽可能加大翼面差(小半径右滑翔但不右旋下冲)。若调 整适当,可以克服开始阶段的左旋下冲,模型左盘旋上升。动力稍小后,翼面差 形成的力矩大于反扭力矩,模型变为右盘旋上升。动力停止后右滑翔。 这种方式适用于中等动力。由于翼面差是有限度的。动力太大时反扭力矩很 大,对抗它必须有很大的翼面差,过大的翼面差又导致滑翔时右旋下冲。使调整 进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3、右盘旋上升右滑翔:调整方法是一个较大的“右拉”,配以中等的翼面 差。这样,爬升初始阶段主要靠“右拉”使模型右盘旋以克服反扭力矩。这两种 作用大体上是同步的,可以在动力爬升过程中相互制约,动力停止后同时消失, 并不影响滑翔。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大的动力,是一般正式飞行的主要方式。 4、滚转爬升:模型沿接近垂直的螺旋轨迹向上爬升。这是可以争取最大高 度的爬升方式。调整和放飞的要点是:a、用较大的动力,橡筋 3 克以上;b 用 较大的“右拉”;c、用较大的“下拉”;垂直向上大速度出手。 大“下拉”是为了克服拉翻现象,但单纯用这个办法难于克服拉翻,而且轨 迹不稳定。因此还要用“右拉”使模型右转。两者的共同作用不但可能克服“拉 翻”,而且轨迹也比较稳定。爬升状态模型绕立轴右转时有一个副作用,相当于 右机翼不断下沉,左机翼不断抬起,为了使模型正常爬升,还需要配合一个向左 的滚转。所谓 “滚转爬升”不是一般的盘旋爬升,而是一种同时绕三轴转动的 运动,即同时的抬头、右转、左滚的螺旋式爬升。这三种转动恰当的配合,就能 获得理想的轨迹。如“下拉”、“右拉”不足,“左滚”过大,模型将出现“拉 翻”现象,反之模型将出现右旋现象。 调整“右拉”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通过磨、垫等方式使机头和机身插接时 有一个角度。另一个办法是将机头浸入 80 度左右的热水中,待塑料软化后取出 将桨轴套部位扭成一定的右倾角,再放到凉水中冷却定形。 四、出手方式 出手方式是动力试飞中的重要内容。调整好的模型如果出手不当,照样会使 飞行失败。有时模型本身有某些缺陷,又可以用适当的出手方法来弥补,使之正 常爬升。 出手方式包含侧风角、倾斜角、出手角、出手速度等四个要素。下面分别叙 述: 1、侧风角:即模型纵轴投影和风向的夹角。正对风向容易加剧模型拉翻, 大动力大速度爬升的模型应避免。侧风能缓和或加剧模型的倾斜,其程度和侧风 角有关,90 度侧风作用最大。本机反扭力矩相对大,出手时多采取左侧风。 2、倾斜角:即出手时模型横轴和水平面的夹角。原始的倾斜对飞行轨迹有 重大的影响。例如容易左旋下冲的模型,如
/
本文档为【橡筋动力飞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