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

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

2018-01-04 32页 doc 56KB 2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9425

暂无简介

举报
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1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
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
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1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加强了学年教育,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第2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心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 第1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 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系统,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蓬勃发展的90年代,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成了教育的新的理想。 第2节 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一、规模迅速增长 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二、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双轨制即,,~,,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即,,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 三、内涵逐渐扩大 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四、不平等严重存在 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第3节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二、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三、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第三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1节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教育历程 二、“文革”十年中的教育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改革 2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第2节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一、义务教育 二、高中阶段教育 三、民办教育 四、高等教育 五、教师 六、教育经费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3节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1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 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的;从狭义看,仅指心理特点而言,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第2节 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 二、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 二、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 四、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个体的个性化包含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特征的发展,最终促成个体价值的实现。但个体的个性化与个体的社会化是统一的,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二者有机的结合与统一。 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反映在四个方面: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第3节 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 一、素质的含义、分类与结构 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既然人具有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就应当由自然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 素质可分为三类,即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这三类素质是基本的,无论划分为若干种素质,都必须从属于这三类。 3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与任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它可以分为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偏重于共同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偏重于区别对待。 素质教育有三大任务,即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这三大任务是交互作用、共同提高的。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1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在当代,社会赋予教师一系列重要的职业角色,教师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教师只有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从业资格,才能成为合格的专业人员。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行为的表现较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 第2节 学生 一 、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满足学生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利的主体,依法享有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三、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和质的变化。 第3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的指导、严格的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现代的师生关系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的指 4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导、严格的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第六章 当代学习理论 第1节 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一、中国古代的学习理论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和塑造人性具有积极的意义,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论,并对志向、注意、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二、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的学习。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 第2节 学习的心理条件 一、智力因素与学习 智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征,是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智力水平往往影响着学习水平,并制约着学习方式与学习风格。 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对学习活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 第3节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一、知识的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是指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在知识学习中,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心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知识获得的两种基本学习方式,而把握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是知识保持的基本前提。 二、技能的学习过程 技能是指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经过练习而学习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技能学习一般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三个基本阶段,指导、练习和反馈在技能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它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为迁移而教”,在教育实践中对于优化教材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4节 学生的学习差异 一、学习差异与学习风格 5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它涉及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是因材施教的基本前提。 二、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个人基础与特点以及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揭示学习中各种变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学习策略是可以加以训练的,其训练的过程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三、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第5节 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元智力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和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内涵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 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学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学。 第1节 课程理论的发展 一、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三大课程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第2节 课程结构 一、当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二、当代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 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学科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活动课程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是围绕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它 6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第3节 一、课程设置 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体规划。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一致性。 第4节 我国当代课程改革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 我国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独特的特点。 二、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第八章当代教学理论 第1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和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两大类别。 二、教学理论及其历史演变 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景中教师行为(如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规定或解释。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 三、1949年以后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2节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阶段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图例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声像、实物及实际演示等各种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及操作活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方法。 第3节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7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三、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是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 第4节 认知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原则 三、教学内容 知识结构是指某一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 四、教学方法 发现法是指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第5节 情感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阶段 三、教学方法 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并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四、师生关系 第6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教学理论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 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它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第九章当代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当前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问题。 第1节 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研究教学效率问题的前提。 二、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第2节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8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一、加涅的九种基本教学策略 二、盖奇的七种基本教学策略 三、库宁的教学管理策略 四、申继亮等对教学策略的分类 五、顾泠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 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可区分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等四种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也就是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 形式型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三种类别。由于以学校、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仍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改良集体教学的研究十分活跃,如实施小班制、按程度分班、班内分组、转变差生等,此外还有理想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应当致力于科学的分类,确立教学方法的分类体系。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前景。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的目标、任务出发,以教学经验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地展开。近年的改进出现教师主导和学生自学两个主要取向。 ) 第3节 以筛选经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上 一、青浦实验与经验筛选 二、基于情意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情意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努力保持学习热情以提高学习成绩的策略。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三、基于序进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序进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以保证学生学得进、跟得上的策略。 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第4节 以筛选经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下) 一、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课内外活动,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 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相转化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反馈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反馈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和教师不断调整、改进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策略。 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了解,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三、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包括问题情境——指导尝试——变式训练——系统归纳——反馈调节等五个环节。 第十章 当代学校德育 9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第1节 道德、品德与教育 一、道德与德育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从类型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培养学生在私人生活、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中的道德意识,以及合乎私德、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从层次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德育包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二、品德与德育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道德情感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情感;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当代学校德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三、教育与德育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辅助性服务等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第2节 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 一、直接的道德教学 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 二、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 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第3节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10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一、理论假设 道德判断内容即对道德问题所作的当或不当、对或错的回答;道德判断形式指道德判断的理由及说明理由过程中所含的推理方式。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布莱特效应: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德育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二、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道德两难即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冲突情境或问题。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三、简要的评论 第4节 体谅模式 一、理论假设 二、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三、简要的评论 第十一章当代教育评价 第1节 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一、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诊断教育情况、改进教育效果、区分教育水准、激励教育热情和引导教育改进。 三、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 四、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注重评价的改进和形成功能,扩展教育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重视对评价本身的评价,是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第2节 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与学业评价 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个性某方面或整体特性。 1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代表性、区分度和可行性,是科学的测验和测量的基本要求。 三、几种常用的测验类型 四、学生评价的主要类型 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确定其成绩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绝对评价是通过个体成绩与一个预先确定的目标的比较,确定其成绩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同一个体的不同方面或某方面的前后变化进行比较的评估。 第3节 教师评价 一、教师评价的目的、意义 二、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 学校办学水平评价 第4节 一、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评价。它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专门的评价机构,根据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技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管理工作、办学效益等方面水平进行的总体的或单项的价值评判。 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指反映评价目标的、并被赋予一定权重的一系列指标的结构系统。 第十二章当代学校管理 第1节 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实践 校本管理是学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根据教学规律的自我独立管理。 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管理活动。 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在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指导下,以提高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作为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第2节 教师管理 一、依靠教师办学的教师管理思想 二、教师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2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教师管理是学校通过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通过建立和奖惩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三、教师管理的方法 第3节 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组织的结构和类型 三、班级管理的过程 班级组织是班主任与全班同学明确班级发展目标、形成班级集体、建立班级组织、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 四、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学校群体。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1节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它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二、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 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入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第2节 教育的经济价值 一、教育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及再生产科学技术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与经济增长 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结合方式,主要包括教育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 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形成一定的劳动力结构来实现。 四、教育与收入分配 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收入,扩大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提供社会各阶层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助于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社会收入分配的 13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差距。 第3节 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教育投资。 二、教育投资的来源与分配 教育投资即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投资中分配用于教育事业的经常性经费,主要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组成。 教育基本建设费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设备水平的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投入。 三、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个学生本身平均所消耗掉的全部教育资源。 学校的适度规模是指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物资设备之间的比例构成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它包括教师的适度规模、校舍设备的适度规模和学生的适度规模。 第十四章 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化和扩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具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主教育。 第1节 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 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变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古代社会的“教育依附于政治”,到近代社会以来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由于教育在选择国家意识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性,形成了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多种模式。 二、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 从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民主问题,是关于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在教育领域扩展与延伸的问题。 第2节 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 一、教育平等的概念 教育不平等是指不同的个体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原因,不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或不能享受同样的公共教育资源。教育不平等有得到法律或政府认可的不平等和没有法律或政府认可的客观上的不平等两种情况。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二、教育平等的理论 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观带有强烈的等级教育思想。 古典自由主义的教育平等观突出了教育乃是“天赋人权”的思想,但这种教育平等实际上只是在“资本”面前的平等,因而,由此产生的是“双轨制教育”。 “民主主义学派”的教育平等观强调了“个人自由”是人类的最高理念,而教育平等是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的基本途径。问题是这种自由仍然是基于“资本”和“财富”的自由。 技术绩效主义的教育平等观把社会不平等归结为个体的竞争能力,因而学校教育的大众化可以为个体提供各种发展机会,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等。 三、教育平等的实践 14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教育平等的实践表现在数量方面是,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扫盲运动的进一步深入,这已成为世界性趋势。 第3节 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 一、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平等的制度根源 从历史上看,制度化教育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本途径;从现实来看,制度化教育又可能成为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障碍。因此,教育制度的创新极为重要。 二、终身教育: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实践,它是实现教育平等、推进教育民主化运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4节 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 一、从“受教育权”到“学习权”的转变 受教育权是指个体享有某种不可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习权是立足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对受教育权利、学习机会、学业成功机会的确认。学习权是对学习者选择甚至确定学习内容权利的肯定。 二、学习权的保障 学习权的保障既涉及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等宏观方面的改革,也涉及学校内部实施民主参与与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创新。 三、学习竞争、选拔与平等 教育中的竞争与选拔是一种相对民主与公平的制度,但它隐含着各种影响学生学习权益的因素,因而对这种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极为重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制度保证。 第5节 中国教育的民主化 一、努力实现教育民主化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根本保障。经过各级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三大差别”还难以消除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最广泛的教育平等。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民主化的差距和缩小 新中国的教育民主化运动业已取得巨大成就,尽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终实现教育民主化最根本的制度和社会保障。 第十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1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什么 科学首先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探索这种知识的认识活动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它并且还成为一种社会建制。 二、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教育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够改善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能够揭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扩大教育对象;能够改进教育资料的一切方面和一切环节。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只有在适宜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中介作用下,才能变为现实。 科学技术通过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两个途径影响教育。 三、教育如何作用于科学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它使科学得以继承与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又使科学得以创新与发展。 15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科学研究的体制化,实质上是科学从业余变为职业的过程。学校为科学研究的体制化提供了理想的母体。 教育机构也承担着直接的科学生产的任务,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教育中的科学成分 第2节 一、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成分 科学作为教育目标,首先表现为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品格,同时还表现为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技术专家。 科学作为教育内容,不仅因为它有用,而且还因为它凝聚着真善美的因素,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科学作为教学方法,是因为教学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别人已知而自己未知事物的过程,与科研过程有相似的内在心理机制。 二、教育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成分 科学的发展成为当代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教育本身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其研究规范不断向科学化接近,也是科学在教育领域的重大成果之一。 第3节 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一、“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主要特征 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更加注重教学的个别性,更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加注重情感、素质教育,是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新挑战。 二、科学教育的新取向 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就是在教育上,科学首先应该被看做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不是一门功利性的实用技术。 科学精神是科学界认同与遵守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是科学的人道本质所要求的价值理念、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三、知识增长对教育的新挑战 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将对教育的目的、标准、方式、能力要求等发生深刻的影响,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第十六章教育与文化 第1节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 一、文化概念的演变与文化的构成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2节 学校文化 一、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二、使理念成为共同追求 三、人性化的 四、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是学校领导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及特征管理风格的总和。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3节 教师文化 16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版) 一、教师的文化类型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风气、人际关系、角色特点的总体特征。 二、教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第4节 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一、学生文化的成因 二、学生文化的特征 三、学生亚文化的类型分析 四、学生文化研究与学校教育 第5节 课程文化 一、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课程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定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二是指课程在设置结构、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二、课程文化的批判与重建 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 17
/
本文档为【袁振国的 当代教育学 WORD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