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2019-08-31 26页 doc 49KB 3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已编制完成,现对该规划草案进行 批前公示。公示内容:规划文本(简本)、中心城区现状用地图、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图、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中心城区近期规划用地布局图、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图。公示起止时间:2011年4月14日至2011年5月14日 丽江市规划局 2011年4月14日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 第一章总则 一、修编背景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版)在指导丽 江城市各项规划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鉴于法律制...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丽江市城市总体修改(2010版)》已编制完成,现对该规划草案进行 批前公示。公示内容:规划文本(简本)、中心城区现状用地图、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图、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中心城区近期规划用地布局图、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图。公示起止时间:2011年4月14日至2011年5月14日 丽江市规划局 2011年4月14日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 第一章总则 一、修编背景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版)在指导丽 江城市各项规划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鉴于法律制度的变化、城市交通流向的改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需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握好丽江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战略机遇期,更好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等,实现丽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省人民政府批准,按照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和丽江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遵循《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开展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版)工作。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三、规划修编的重点 1、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 2、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4、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5、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 6、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 7、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0-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 12- 29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2006-02-26) 10、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11、《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12、《丽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情况评估 13、《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4、《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15、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五、规划期限 丽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2010-2030年 近期:2010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六、规划区范围 1、市域 规划范围为整个丽江市域,包括丽江市的一区四县,规划控制范围为2.06万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丽江城市规划区范围,由丽江坝、七河坝及拉市坝主体范围及文化片构成。范围北到玉龙雪山东麓甘海子一带,南到丽江三义机场,西到拉市海西侧,东到文化工业片区及新团火车站以东200米的范围。规划控制范围为450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 由大研主城区、新团片区、玉龙县城、文化片区和南口工业片区组成,中心城区的规划范围为147.5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总目标 区域统筹、城乡统筹迈出新步伐;产业强市;丽江市域发展空间格局有所突破,山水园林城市初步显现;城市功能配套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较为健全,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二、经济发展目标 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300亿元(增长率13%),2030年1250 亿元(增长率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5年23000元以上,2030年90000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2015年12:43:45,2030年10:43:47;全市于2030年基本实现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目标。 三、社会发展目标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12年;总人口控制在156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5个县(市)区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低收入家庭住 房困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四、环境目标 实施生态功能区分级控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比例大于30%。创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乡镇,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大各湖泊水系的污染治理力度。 五、城市发展战略 1、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精品旅游胜地 2、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建设重要窗口城市 3、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4、强化区域协调与合作 5、优化空间发展格局,统筹区域城乡发展 6、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7、塑造田园乐居城市,提升丽江城市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世界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北中心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融“山水田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 二、城市职能 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云南省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中心城市;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中心;滇西北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创新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态乐居城市。 三、人口规模控制 1、市域总人口:2015年控制在134万人;2030年控制在156万人。基础设施配套按160万人校核。 2、中心城区人口:2015年,规划建成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其中古城区:26万人,玉龙县城4万人。 2030年,规划建成区城市人口规模达到43万人。其中古城区:35万人,玉龙县城8万人。 四、城市用地规模控制 城镇建设用地要贯彻紧凑发展、节约土地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1、市域中小城市(镇)规模:规划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以120平方米左右为宜,不超过130平方米。 2、中心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4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3㎡;2020年4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6㎡;规划2030年5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化水平 2015年丽江市域城镇人口为54万人,城镇化水平40%;2030年丽江市域城镇人口为86万人,城镇化水平55%。 二、撤县设市: 规划期内,华坪和永胜两个县撤县设市。 三、各区、县撤乡建镇: 古城区:金山乡、七河乡、金安乡 玉龙县:拉市乡、大具乡、白沙乡、九河乡、黎明乡 永胜县:新设大安乡、片角乡、顺州乡、 华坪县:石龙坝乡、永兴乡、新庄乡 宁蒗县:永宁乡、战河乡、西布河乡、红桥乡、跑马坪乡 以上乡集镇撤乡建镇。 四、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综合考虑区位及交通等条件,规划市域内城镇空间采取“13483”的空间结构。 “1”——1个核心,即丽江市中心城区(含玉龙) “3”——3个次中心,即永胜城市、华坪城市、宁蒗县城 “4”——四条发展轴线:即214国道和大丽铁路重点发展轴,丽攀公路重点发展轴,以及永宁-宁蒗-永胜-期纳-片角、大具—中心城区—鹤庆—大理次级发展轴。 “8”——8个重点城镇,即永宁、战河、兴泉、石龙坝、三川、期纳、巨甸、石鼓。 “3”——建设30个特色城镇,即金安、大东、九河、龙蟠、大具、黎明、程海、涛源、仁和、片角、六德、顺州、大安、荣将、永兴、新庄、红桥、西布河、跑马坪镇等。 五、市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 规划形成“核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中心城镇—特色城镇—中心村”五级配置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六、市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1、中心城市:丽江中心城市:世界遗产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北中心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融“山水田城村”为一体的国际精品旅游城市。 2、城市、县城性质与职能 华坪城市:华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云南省工业强市,攀西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攀枝花都市区的辅城,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商贸物流、生态农产品加工、休闲居住等为主,具有田园风光的山水园林县级市。 永胜城市:永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西北重要交通通道和水能资源基地;集农特产品加工和生物资源开发的产业重镇;传承历史民族文化和具有云南山水特色的现代园林县级市。 宁蒗县城:宁蒗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融自然山水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中心;集生物加工和交通物流为一体的后勤服务基地;继承和发扬毕摩文化,代表彝族风情特色的民族城镇。 玉龙县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山水田园和纳西族文化为特色的丽江市的豪华休闲、度假和高新生物产业片区。 六、产业空间布局 市域产业空间结构为“一主一次一带三片区”。 一主:丽江城市规划区,市域产业发展的主核,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一次:华坪,市域产业发展的次核,以发展冶金、化工、电力等产业为主。 一带:金沙江产业发展带。 三片区:玉龙产业发展片区、永胜产业发展片区、宁蒗产业发展片区。 七、市域交通体系 1、公路 实现昆明至丽江城公路高速化,连接周边州市公路高速化,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一级),国省干道公路等级化和路面沥青(水泥)化,县乡公路标准化,乡村公路等级化,连接旅游景区公路舒适、安全化,建成科学合理完善的交通网络。最终形成四纵三横、通边出市的滇西北中心区域交通网, 2、铁路 规划期内,修建丽香铁路、丽攀铁路,远期修建丽江-宁蒗铁路,与已建成的大丽铁路共同形成通往四川攀枝花的省际铁路和通往香格里拉、大理的城际铁路两大运输线路,构建客货分线运输、点线能力配套、高效便捷的铁路运输体系。 3、航运 围绕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和丽江创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目标,结合丽江水运实际,按照云南省金沙江中下游航道“一干线、七库区”的规划,重点建设金沙江库区航运项目,形成以库区的乡镇渡口码头及库湖的停靠点为支撑的航运体系。 4、航空 按照建设国际航空港的发展思路,推动丽江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泸沽湖机场。紧紧抓住丽江目前作为云南第二大航空吞吐量的条件,推进云南省次航 空枢纽及支线航空枢纽基地建设,形成以丽江机场为主、泸沽湖机场为辅,布局合理、运力适当、航线覆盖面广的航空运输体系。 八、基础设施 1、给水设施 丽江城市由中心城区、白沙片区、拉市片区及七河片区组成,在规划水厂及管网设施时,将几个部分视为一个整体一并考虑。 永胜:水厂处理规模为2.2万吨。以羊坪水库作为远期永胜城市的供水水源。 华坪: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吨,规划将现有水厂扩建,使其可以满足远期县城用水量。务坪水库作为远期华坪城市的供水水源。 宁蒗: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2万吨。红旗乡开发的山泉作为远期县城的供水水源。 2、排水设施 丽江古城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新城排水体制为分流制。规划八河污水处理厂扩建至4万吨/日;并新建第二污水厂,近期规模5万立方米/日,远期达到10万立方米/日,占地7公顷。干海子片区、文化片区、七河片区、拉市片区由于地势较污水干管低,建议单独布置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 永胜: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远期规划污水量为1.8万吨,规划将现状污水厂扩建。 华坪: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规划在鲤鱼河下游新建日处理规模为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宁蒗: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规划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1.5万吨,在县城北部建造。 第五章规划区空间发展规划 一、规划区空间管制 1、禁建区 禁建区,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公共安全要求所依法划定的区域。 在禁建区内严格禁止与限建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包括城市建设)。 禁建区包括:河湖湿地、森林公园内的珍贵景物和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基本农田、地质遗迹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工程保护范围、地质灾害危险区、工程建设不适宜区、大于25度的陡坡地、行洪通道、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 2、限建区 限制建设区,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公共安全要求依法或由城乡规划确定的区域。 限建区内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确需建设的交通、市政、军事设施和农村住宅需要进行规模和建设强度控制。 限建区包括:水源保护地带(滨河带、库滨带)、风景名胜区内除核心景区以外的地区、森林公园内除珍贵景物、林地(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以外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一般农田、城镇绿化隔离地区、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包括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文保单位控制地带、历史文化保护区、地址遗迹二、三级保护区、地质公园、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震断裂带、重要蓄滞洪区、一般蓄滞洪区、蓄滞洪保留区、洪泛区。 3、适建区 适建区,指城乡规划确定的空间增长边界或规划建设用地内除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 适建区内的城镇建设应依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用地总量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4、已建区 已建区是规划基期确定的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区。 已建区内城市建设应按照延续城市文脉和城市风貌的原则,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节点,促进城市特色形成。城市旧城改造按照统一开发、集中改造原则,重点改善城市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绿地景观系统以及居住环境,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二、规划区空间结构规划 整个规划区形成“一核四环五区”的功能结构分区。 “一核”:指以丽江古城为核心形成的遗产文化展示中心。 “四环”:指以丽江古城为中心形成的四个环状功能区 第一环:指处在丽江古城环境协调区的清溪旅游居住片区、金融商贸区、行政办公区、八河居住片区。 第二环:指以新城建设为主的荣华文化体育发展区、尚义及白华居住片区、玉龙新县城区及新团高校科研区。 第三环:指分隔城市的田园风光生态廊道。 第四环:指为丽江城市环山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带。 “五区”:指甘海子旅游度假区、拉市海民俗旅游休闲度假区、七河国际空港经济区、南口生物高新工业园区、文化工业园区。 三、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规划结合丽江市区农田基本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化道路,以城市为依托,发挥城市的辐射优势,带动郊区发展,使郊区成为为城市服务的农、牧、副、渔和菜篮子基地。 1、农村人口向城市组团集中,农田向适度规模的经营大户集中。通过“一核四环五区”的空间布局形式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2、实行“迁村并点、建城纳镇“的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 3、实行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和福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一体化等。 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通过适宜生态保护区划定,以及区域生态格局的认识,将规划区分为生态基底及大生态斑块、生态战略点和生态廊道三类。 由周边高原山体作为生态基底,西部拉市水源保护区斑块,周边生态林地保护斑块为大的生态斑块,青龙河、漾弓江和道路绿化带组成的多条主要生态廊道,山体间及山体与河流的交汇处为重要生态控制战略点的生态空间格局。 二、城市发展方向 丽江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方向选择为跨过生态廊道向东、向南发展。 三、城市空间结构 丽江市中心城区形成“一廊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廊”指的是各片区之间的生态廊道; “五组团”分别为主城区、新团组团、玉龙组团、文化组团、南口工业组团,成为与城市中心有着紧密职能分工、承担特色职能的城市功能地域。 四、片区职能定位 1、主城区 是丽江市政治、经济、商贸中心、丽江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区,依托古城的聚集效应,重点发展以旅游、文化、金融、商贸、会展、信息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行政办公、商业、公共服务及生活居住,提升和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强区域服务职能。 2、新团组团 城市重要功能区,形成科技文教、物流中心。促进大学园区、火车货运站及周边区域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田园自然景观,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生活居住等功能。 3、玉龙组团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县城,玉龙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山水田园和纳西族文化为特色的丽江市的休闲、度假和高新生物产业片区。 4、文化组团 城市主要功能区,主要功能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物流。主要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未来成为科工贸一体化的新材料研发、加工、铸造、装备制造、生态型、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 5、南口工业组团 城市主要功能区,全省重点工业园区——南口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市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是以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和信息化新型工业为重点,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具有田园化特征的城市工业片区。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1、铁路 规划新建丽攀铁路和丽香铁路,在丽江坝区玉龙新县城南面新建丽江铁路客运站,在新团片区东面新建丽江铁路货运站。 2、高速公路与出入口 规划新建环城路,实现与外围高速公路的联系,同时也作为各城市组团间的快速联系通道。 为处理好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规划在长水路口、福慧路口、关坡、丽永路口新建互通式立交,作为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出入口。 3、公路 规划将逐步构筑城际间快速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支持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筑旅游通道,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对中心城区周边的一般公路予以整治,打通城市的各个门户。规划公路等级均为一级公路技术标准。 4、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丽江市铁路客运站和新区建设,结合丽大铁路复线以及公路长途客运站,优化城市客运综合枢纽布局,共规划4个客运综合枢纽,分别位于新团片区、玉龙片区、祥和片区及长水路西段交叉口处。 5、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根据丽江市用地布局及货运交通设施的布局,规划形成3处货运综合枢纽,分别位于文化片区、新团片区及七河片区。 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交通设施导向 根据城市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加强中心区与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TOD)。 确保城市快速路建设进度,保证道路交通设施与用地的同步扩展,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组团之间交通基础设施适度超前。 确保与重大产业布局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交通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2、公共交通优先 3、优化城市骨架路网 4、区域差别化管理 5、强调绿色交通理念 第八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根据中心城区“一廊五组团”的空间结构,积极引导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发挥公共投资导向性作用,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服务效率的提高。根据组团职能,提倡公共设施的差异化发展。市级行政、办公、文化设施向主城区集中,专业市场向玉龙和新团集中。 坚持分级配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原则。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按照市级、片区级、居住小区级三级实行分级配套。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布局以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片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相对分散布局以形成服务网络,保证服务效率。 第九章中心城区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由主城区和新团片区、玉龙县县城组成。按居住总用地的10%预留保障性住房用地,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标准控制在60~80平方米/套;廉租房建筑面积标准控制在50平方米左右/套。 第十章中心城区旅游发展用地规划 独立于城市建设用地九大类之外,针对丽江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设立旅游发展用地。旅游发展用地主要位于主城区西侧一带。旅游用地采取低强度开发模式,提高休闲度假品质,尽量降低对自然山体景观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工业和仓储用地规划 1、南口工业组团 位于玉龙县城东南角。片区依托机场高速公路、鹤庆—丽江公路,重点发展生物资源创新产业。 2、文化工业组团 位于新团水库以东。片区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体,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与聚集效益,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3、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结合工业用地、公路、铁路、机场组织安排仓储用地,形成以现代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货物组织运输网络。最终形成“三园区+服务于网络各功能区的配送中心”组成的货物运输体系。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一、绿化景观结构 中心城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为:一线、一廊、三个系列空间。 1、一线 沿束河-中济海-清溪水库-黑龙潭-狮子山的人文景观绿线。 2、一廊 指环绕在主城区外部的田园风光走廊。 3、三个系列空间 包括一系列带状、斑块、点状绿化空间。 二、公共绿地 城市公共绿地包括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布置方式,形成三个系列空间。 一系列带状空间:主要包括滨河带绿地和道路绿化。32米以上道路两侧8米的控制绿线、20~32米的道路两侧3~5米的控制绿线、20米以下道路两侧2米的控制绿线。东干河、鱼米河等城区滨河绿带,保持15m以上廊道宽度,理想宽度为20—30m。 一系列斑块空间:指城区内规模比较大的四个公园及清溪水库水源保护区。 一系列点状空间:沿道路、水系遍布城区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单位庭园绿化,共同形成星罗棋布的点状绿地。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古城性质与保护主题 1、古城性质:丽江古城是以古城为主体,玉龙雪山为背景,悠久的地方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为内涵,以城市空间、环境、建筑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庆典、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艺术内容为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保护的中心主题─:整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丽江古城的空间形态、山体水系、建筑群体环境、地方历史建筑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二、保护范围及要求 1、核心保护区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核心保护区(以下简称古城保护区)主要为大研古城保护区、黑龙潭保护区、白沙保护区和束河保护区,包括为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地段(即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以及代表古城完整风貌的全部地段及边界轮廓。 2、建设控制地带(缓冲区)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但是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地段。 3、环境协调区 环境协调区指在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划定的保护自然地形地貌及协调环境景观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重点跨过生态隔离廊道向东发展,建设新团片区。通过高校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新团片区的快速发展。同时,发展玉龙县城,文化和南口工业园区。 第十五章市政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丽江城区现状水源情况和近、远期水库建设,规划确定城区水源为三处:三束河、清溪水库、黑龙潭、团山水库、吉子水库、拉市海水库、文 海水库、“滇中调水”水源,其中吉子水库、“滇中调水”水源作为远期发展水源,拉市海水库、文海水库作为城市备用水源。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丽江古城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丽江新城排水体制为分流制。 三、供电工程规划 用电负荷采用单位面积用电指标法及人均用电量指标法进行预测。 四、通信工程规划 电话用户量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及普及率法进行预测,电信局、点根据服务半径设置. 五、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丽江中心城区燃气气源为以天然气作为城市主要气源,液化石油气气源作为城市气源补充。天然气供应以四川及重庆的压缩天然气母站作为气源,同时在中缅天然气管线建成后争取建设至丽江次高压供气管线。液化石油气以四川的液化石油气厂作为主要气源。 六、环卫设施规划 1、使城市生活垃圾、特种垃圾、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期达到75%以上,远期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近期达到100%。 2、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率近期达到90%以上,远期达到100%。 3、道路清扫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近期达到20%;远期达到50%以上。 4、粪便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一、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1、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按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 2、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和广大农村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3、工业区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二、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1、清溪水库、团山水库、文海 、拉市海作为城市水源地,执行水源点有关标准达地面水Ⅱ类以上标准保护;属一级水体保护区控制。 2、中济海水库及其上游河段水质达地面水Ⅲ类水标准,城区段水质达地面水Ⅲ类标准,其它农用水河段水质达《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属二级水体保护区控制。 三、区域环境噪声控制目标 1、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等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 2、居民、文教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3、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昼间55分区、夜间45分贝; 4、工业、商业、少量交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5、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6、交通干线两侧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第十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一、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体系 1、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疏散场地和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本功能,避难场所周围应设置不低于30米防火安全带。 2、救援通道 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救援通道。建立多方向和多个城市对外交通出人口,城市组团之间保证两条以上通道联系。各居住区避难场所应有避灾道路连接,避灾道路应建成相互贯通的网络,形成完善的避灾通道系统。 3、生命线工程 (1)供水安全 (2)供油(气)安全 (3)供电安全 (4)通信安全 二、抗震防灾规划 1、丽江市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 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3、学校、医院、商场、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等人员密集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三、人防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防护的疏散为主,隐蔽为辅的原则,确定城市战时留城与疏散人数之比为40%与60%。按留城人员1.5 m2/人的掩蔽工程计算。 十层楼以上或基础埋深3米以上的要求单位建防空地下室,按建筑底层面积大小配置;新建建筑总面积7000 m2以上的,按地面建筑总面积的2%建防空地下室。 四、消防工程规划 按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建设标准,规划在丽江主城区建设四个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规划在新团设一个消防站,在玉龙新县城建设二个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五、防洪工程规划 根据城市防洪标准以及各县城的实际情况,确定防洪标准: 1、丽江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2、新城区等片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 3、城区以外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第十八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1、规划期限 远景发展规划期限为2030年以后。 2、城市发展方向及结构形态 城市结构形态仍采用组团结构。每个组团为远景留出发展空间,远景发展应积极向城市外围拓展空间。重点以新团南部、七河组团、文化组团的建设为主。 第十九章规划实施策略与机制 本规划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后,由丽江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切实保障城市总体规划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 本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市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应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报省政府备案;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方面的重大变更,需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审查同意,报省政府批准。 第二十章附则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规划的解释权属于丽江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本文档为【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