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

2018-10-28 10页 doc 28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 空调与制冷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此工程为住房用途,总建筑面积约为:1350? 夏季采用风冷冷水机组和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冷源,冬季采用燃气热水锅本方案 炉和地源热泵系统为制热热源。本方案设计范围为地源热泵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二、 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建筑给水排...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说明范例施工图 空调与制冷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此工程为住房用途,总建筑面积约为:1350? 夏季采用风冷冷水机组和地源热泵系统制冷冷源,冬季采用燃气热水锅本 炉和地源热泵系统为制热热源。本方案设计范围为地源热泵系统和风冷冷水机组系统。 二、 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GB50019-2003 2.《智能建筑设计》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2版 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 9.建设方对本工种的设计要求 三、 室外设计气象参数 (1) 地理位置:北京北纬39度48分,东经116度28分,海拔31.2米 (2) 大气压力:冬季: 1025.7Pa 夏季: 999.87Pa (3) 室外计算温度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9.8?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6? 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7.6?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9.9? 冬季供暖计算干球温度:-7.5? (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3? (5)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相对湿度):37, (6) 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14, (7) 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4,5m/s (8)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7m/s (9) 最大冻土层深度: 85cm 四、 空调房间的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噪声可吸 量 级 入颗温度 相对平均温度 相对平均 粒浓湿度 风速 湿度 风速 度 m3/hp ? , m/s ? , m/s dBMg/ m3 (A) 五、 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组成 (1) 全空气系统 系统编号 服务对象送风量设计负荷(W) 气流组织 空调方式 (房间名(m3/h) 冬季 夏季 称) K-1 K-2 K-3 K-4 (2) 新风系统 系统编服务对送风量加湿量设计负荷(W) 气流组空调方号 象(房(m3/h) (Kg/h) 织 式 间名 称) 六、 负荷指标, 本项目空调总面积为 ?,夏季总设计冷负荷为 W;冬季总热负荷为 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为 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的热负荷指标为 W/?. 七、 各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工况 系统 参数 单位 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 K-1 室外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室内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新风量 m3/h 一次回混合点的温度 ? 风 混合点的比焓 回风量 m3/h 二次回混合点的温度 ? 风 混合点的比焓 回风量 m3/h 冷却后温度 ? 的状态 相对湿度 , 供水情况(冷热水、循环水) 加热后一次加热后温度 ? 状态 二次加热后温度 ? 加湿量 送风状温度 ? 态 相对湿度 , K-1 室外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室内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新风量 m3/h 一次回混合点的温度 ? 风 混合点的比焓 回风量 m3/h 二次回混合点的温度 ? 风 混合点的比焓 回风量 m3/h 冷却后温度 ? 的状态 相对湿度 , 供水情况(冷热水、循环水) 加热后一次加热后温度 ? 状态 二次加热后温度 ? 加湿量 送风状温度 ? 态 K-1 室外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室内 干球温度 ? 湿球温度 ? 新风量 m3/h 一次回混合点的温度 ? 风 混合点的比焓 回风量 m3/h 二次回混合点的温度 ? 风 混合点的比焓 回风量 m3/h 冷却后 温度 ? 的状态 相对湿度 , 供水情况(冷热水、循环水) 加热后 一次加热后温度 ? 状态 二次加热后温度 ? 加湿量 送风状温度 ? 态 八、 风管 (1) 风管及管件,均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加工风管的钢板厚度参见有 关规定采用。风管的加工要求,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43-2002)的规定。 (2) 设计图中所注风管的标高,圆形风管以管中心为准,矩形风管以管底为准。 (3) 在加工和安装风管时,施工安装单位必根据调试要求在风管的适当部位配 置测量孔,测量孔的加工制作方法见相关图集。 (4) 风管穿越建筑沉降缝或变形缝时,两侧应设置柔性短管;设于沉降缝处的 柔性短管,其长度应大于沉降缝的宽度。 (5) 风管与通风机、组合式空调机组、单元式空调器等带动的设备相连接时, 应设置长度为150-250mm的柔性短管;柔性短管可采用帆布、人造革、 树脂玻璃布、软橡胶板等具有减振、防潮、不透气的柔性材料制作。柔性 短管不的进行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风管应设置独立的支架。在柔性 短管处风管禁止变径。 (6) 风管各管段的连接,应采用可拆卸的形式,管段长度应保持1.8-4.0m。风 管的可拆卸口,不应设置于墙体或楼板结构内。 (7) 矩形风管边长大于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等于800mm,且其管 段长度大于1200m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对于边长小于或等于800 的风管,可采用楞筋、楞线的方法加固。 (8) 风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严密性抽检,抽检率为5,,但不得少于一个系 统。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采用漏光法检测。如检测不合格时, 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试验。 注:有关漏光法检测与漏风量测试的具体方法与要求,详见《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附录A。 (9) 采用内弧矩形弯管时,弯管中应配置倒流叶片;导流片的制作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导流片的材质与板材厚度,应与风管一致; 2)导流片的弧度,应与弯管的角度一致; 3)导流片迎风侧的边缘应圆滑,同一弯管内导流片内弧长应一致; 4)导流片在弯管中的配置间距,可按下表确定: 边长 片导流片的间距(由弯管内弧侧向外排序),mm 数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500 4 95 120 140 165 - - - - - - - - 630 4 115 145 170 200 - - - - - - - - 800 6 105 125 140 160 175 195 - - - - - - 1000 7 115 130 150 165 180 200 215 - - - - - 1200 8 125 140 155 170 190 205 220 235 - - - - 1600 10 135 150 160 175 190 205 215 230 245 255 - - 2000 12 145 155 170 180 195 205 215 230 240 255 265 280 (10)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必须配置必要的支、吊、托架;支吊托架的构造形式和具体位置,由安装单位根据牢固、可靠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依据相关图集选择确定。 (11)风管的支、吊、托架,应设置于风管保温层的外部,在管壁与支、吊、托架之间,应镶以垫木。同时应避免在风管法兰、测量孔、调节风风阀等部件处设置支吊架。 )风管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2 1)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的水平风管:间距不应大于4000mm。 2)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等于400mm的水平风管:间距不应大于3000mm。 3)竖风管:间距不应大于4000mm(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13)安装调节风阀、定风量阀时,必须注意确保调节手柄位于方便操作的部位。 (14)安装防火阀和排烟阀时,应先认真检查其外观质量、动作的灵活性、可靠性。防火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与设计相符,气流方向务必于阀体上所标箭头相一致。 (15)防火阀必须单独配置支吊架。 (16)敷设在非空调空间里的送回、风管,均应采取 进行保温处理,保温层厚度为 mm;保温层外部覆以 保护层,具体做法见相关图集。 九、 空调冷源 (1)空调冷源采用 型水(风)冷 式冷水机组,共 台。 (2)冷水机组的运行工况及有关参数: 冷机型号 台数 冷媒水 冷却水 输入COIPL编号 功率 P V 初温 终温 水量 初温 终温 水量 ? ? m3/h ? ? m3/h KW R-1 R-2 注:COP-冷水机组的性能参数;IPLV-冷水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3)冷水机组的安装、清洗、试压、检漏、加油、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及调试等事宜,不仅应严格遵守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及规程的各项规定。同时,应严格按照生产企业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时,生产企业必须派人参加。 (4)冷水循环泵 水泵型号 水泵 电动机 ER 台数 编号 流量 扬程 效率 型号 功率 m3/h mH2O , KW P-1 P-2 注:ER-空调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 十、 空调热源 (1)空调热源为 ,由室外热网集中提供温度为 ?的热水,在机房内设换热站,通过板式换热器交换为60?/50?的热水,作为空调热媒水。 (2)换热器选用 型 式,传热面积 ?。 (3)热水循环泵 水泵型号 水泵 电动机 ER 台数 编号 流量 扬程 效率 型号 功率 m3/h mH2O , KW P-1 P-2 注:ER-空调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 (4)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其管道法兰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或在法兰处用铜导线进行可靠的跨接。 (5)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的链接,必须采用金属软管。燃气管道的吹扫和压力试验,应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严禁用水。 十一、空调水系统 (1) 本工程采用二管制二次泵顺流式水系统,冷、热水输送应用同一水管网。 季节改变时,通过转换控制环节自动(或手动)切换运行工况。(2) 水系统的补水定压通过 实现。 (3) 管道 1) 冷热水输送管道,可选择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简 称PP-R塑铝稳态管)、镀锌钢管或焊接钢管,从节能角度考虑,宜优先选 择采用PP-R塑铝稳态管。 2) 采用镀锌钢管时,应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100mm时,可采用卡箍 式、法兰或焊接连接,但应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3) 焊机钢管和镀锌钢管,不得进行热煨弯。 4) 图中所示管道的标高,均以管 为准。 5) 冷热水管道均采用 进行保温,保温厚度为 mm;保温层外部应用 做保护层。 6) 管道上应配置必要的支、吊、托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应 确保安全、可靠,且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具体形式由安装单位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确定。 7) 管井内的立管,没隔2-3层应设导向支架。在建筑结构负重允许的情况下, 水平安装管道支、吊架的间距可按下表确定: 公称直径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mm) 最大间L1 1.5 2.0 2.5 2.5 3.0 3.5 4.0 5.0 5.0 5.5 6.5 7.5 8.5 9.5 距(mm) L2 2.5 3.0 3.5 4.0 4.5 5.0 6.0 6.5 6.5 7.5 7.5 9.0 9.5 10.5 大于300mm的管道可参考300mm管道 注:?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0MPa、不保温或保温材料密度不大于200Kg/ m3的管道系统。 ?L1用于保温管道,L2用于不保温管道。 8) 管道上的所有阀门,应设置在便于操作维修的部位。冷水管道穿越墙体和 楼板等结构时,其保温层不应间断;在墙体或楼板的两侧,应设置夹板, 中间的空间应满填松散保温材料(玻璃棉或岩棉)。 9) 为了防止振动输出,与水泵、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振 动设备连接的进、出水管上,必须设置柔性(减振)接头;柔性接头不得 强行对口对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均应设置独立支架。接头选型详见图示。 10) 水泵的进水管上,应安装过滤器、闸阀或蝶阀及压力表;在出水管上, 顺水流方向应安装止回阀、压力表、带护套的角型温度计及闸阀或蝶阀。 水泵供水集管与回水集管之间,应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 11) 安装水泵基础座下是减震器时,必须仔细找平,务必保持基座四角的静 态下沉度基本一致。 12) 水管路系统中的最高点,应装置自动排气阀;系统的最低点,应设置泄 水管并安装同口径的铜球阀。 13) 管道安装竣工后,按照下列要求对管道系统进行水压试验: 系统工作压力Pw?1.0MPa时,试验压力(Pt)取:0.6MPa,Pt=1.5Pw; 系统工作压力Pw,1.0MPa时,试验压力(Pt)取:Pt=1.5+Pw; 对于垂直位差大的高层建筑或大型建筑,可采用分层、分区试压和系统试 压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详见《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第9.2.3条。 14) 冷凝水管道应采用硬质聚氯乙烯(PVC-U)或聚丙烯管(PP-R)管;安装 时应顺水流方向保持大于等于8‰的坡度。安装竣工后,可采用充水试验, 以不渗漏为合格。 15) 冷热水管道系统安装竣工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系统反复进行注水、 排水,直至排水中不含泥沙、铁屑等杂质,且水色不混浊方为合格。 十二、系统调试 (1) 空调系统安装竣工并经试压、冲洗合格以后,应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试。 (2)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的调试,应有施工安装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 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加与配合。调试工作的实施。可以是施工企业本 身,也可以委托给具有调试能力的其他单位。 (3) 系统调试前,承包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单位审核批准。 (4) 通风与空调系统无生产符合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 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 运转时间不少于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很大时,仅做不带冷 (热)源试运转。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h。 (5) 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测试 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6) 系统的具体调试要求,可遵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第11章进行,并应遵守其各项规定。 十三、其他 (1) 安装单位应配合土建施工,对穿越墙体和楼板的水管进行钢套管预埋, 钢套管的口径应比水管口径大2-3号。 (2) 设备订货前,应仔细核对设计图纸与设备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订货。 (3) 设备基础必须在设备到货并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4) 施工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发布的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程 的有关规定。
/
本文档为【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范例施工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