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以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为例(可编辑)

2017-12-12 25页 doc 61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以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为例(可编辑)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以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为例(可编辑)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离土离乡成为 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化建设。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少年儿童被裹挟着随其父 母从农村走入城市,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形成特殊群体??流动少年。而关 于流动少年的城市适应性及社会融合问题更是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它直 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稳定。 本文立足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 描述流动少年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认同经历,揭示他们自我...
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以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为例(可编辑)
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以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为例(可编辑)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离土离乡成为 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化建设。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少年儿童被裹挟着随其父 母从农村走入城市,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形成特殊群体??流动少年。而关 于流动少年的城市适应性及社会融合问题更是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它直 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稳定。 本文立足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 描述流动少年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认同经历,揭示他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 并通过群际关系的比较,解释和分析流动少年在相关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 的问题及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本文共分成四个部分: 首先提出本文需要论述的问题,并界定了研究对象??流动少年,即随父 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12至15岁的未成年子女,户口类型为农村户口或有在农 村成长的经历,家庭经济收入属于中低阶层,目前就读初中。在文献方面,回 顾及梳理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研究以及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研 究。本文根据访谈提纲对海淀区马连洼街道肖家河社区的10名流动少年进 行了 结构式访谈,并辅之以问卷调查等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流动少年对于社会所赋予的多元身份的认同状况。依照 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本文考察流动少年对先赋性身份、自致性身份和社会表 征性身份的主观意识,发现流动少年在城市的社会化经历影响着流动少年对自 我身份的认知,而这种自我的认同与社会所赋予的身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在城乡身份认知方面,被访者中的大多数流动少年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但研究 对象中也出现了认同于二元身份的流动少年群体。流动少年依然将户口作为区 分农村人和城市人的主要依据,其次是文化水平因素。他们并不认同“农民工 子女”的称谓,对“流动少年”身份也提出了些许质疑。具有多元异质的流动 少年群体将“外地人”、“新居民”作为可以统合的一致性社会身份。 第三部分则主要探讨流动少年对城市和农村、对城市人和农村人的比较, 同时将其置身于和农村少年群体与城市少年群体的比较之中。在对农村与城市 的比较中,被访者在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农村给予积极, I 在社会经济方面则对城市给予积极评价;在对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比较中,流动 少年在品行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予农村人群体更多的积极评价,同时也承 认城市人群体在个人素质和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其与农村同龄 少年、城市同龄少年的分别比较中,流动少年一致给予城市少年消极评价,并 给予农村少年与其自身一致的群体认同。可见,他们没有表现出对城市的强烈 认同、对城市人的由衷羡慕和对成为城市人的热切渴望。目前他们中大多数也 没有意愿想要留在城市。 同时,这一部分的研究表明:流动少年的社会化经历中,从农村到城市, 被动地感受着二元社会的不同成长环境。流动少年身在城市,被外地人的社会 关系网络所包围,较少与北京人发生社会互动,在不断的与自己相似的外地人 的交往中,日渐获得了外地人的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不仅来自于这一群体中 个人层面的互动,同时也来自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对身份的确认。通过 各 种证件的办理和查验,政府侧面印证了其父母的外地人身份;而通过日常生 活 中与同龄群体的不断摩擦和冲突,也强化了流动少年外地人群体的身份认 同。 昀后总结全文。研究发现,流动少年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承受着多重压力, 本文主要提出社会定位的压力、身心分离的压力和融入新环境的压力,并在 此 基础上,讨论流动少年今后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关 键词:流动少年;身份认同;社会结构;群际比较。II Abstruct A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gradually accelerates,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people from the hometowns become floating population into urban construction. In the meantime, quite a number of children have being coerced with their parents from the ruralto the cities, the formation in the rural-urban dualistic structure of special social groups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But the problem on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of city adaptabilit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has aroused widespread interests and concerns in the whole society, because it directly affects our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about status identity in urban life basing on the Chinese dual social structure through depth interviews and filling in the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wants to reveal the confusion about their self-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among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rural adolescents and urban adolescents. The article explains and analyzes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in the relevant consciousness and value form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influen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research question. In the first place it defines the study object ?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 namely with the parents from rural migrate to urban aged 12 to 15 years of minor children, with the rural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family economic income belonging to lower-middle class, currently study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reviews and combs China's transi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research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of social identityAccording to the interview outline of 10 migrant adolescents, this paperIII conducts interviews on them and assists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for social conferring multivariate identity recognition condi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framework, through cognition about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of status identity, this article finds the experience in the city's socialization of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affect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ir identity cognition. And there exists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Most migrant adolescents think he is rural people about rural and urban identity awareness, but also somebody considers themselves dual identity in the status of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groups. The migrantadolescents still consider the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as the main basis on divisional rural and urban people, followed by cultural level factors.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do not agree with the title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y also doubt on the title of migrant children. These migrant adolescents groups which have multiple heterogeneous identities look on “the outsider”, “the new resident” as consistency social identity titles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It is mainly discusses the social comparison between city and village, rural people and urban people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lso carries on the comparison separately to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group and rural adolescents group and urban adolescents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social,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give positive appraisal to the countryside 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ities environment, and positive appraisal to the city in the socio-economic aspects. In the rural and urban people of comparison,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give the rural people more positive appraisals in moral conduct, humanities and other aspects, simultaneously also acknowledge that the urban people has certainIV superiority in individual quality and the economy status aspect. In the same age with rural adolescents, urban adolescents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group consistently give urban adolescents negative evaluation, and give rural adolescents in accord with its group identification. Obviously,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don't show the strong identity to the city, the admiring to urban people and the earnest desire to become urban people. In the fact most of them don't intend to want to stay at the city at presentIn the meantime, the study of this part shows that: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passively feel the different binary social growth environment in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from rural to urban.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in the city are outsiders of social relationship with Beijing surrounded by, rarely happens social interaction in Beijing. They obtain the outsider identity with their own similar group in communication constantly. But this kind of identity comes from not only this group in the individual level of interaction, but also from the specific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ractices for identity confirmationThrough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nd identification, the government confirms the identity of their parents ' outsiders. And through daily life and peer group of constant friction and conflict,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are enhanced the groups identity of the outsider The last part summarizes the whole article. Study finds that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bear the multiple pressures in the process of status identityIt mainly comes up with pressure on the social position, body and mind sepa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new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at from now on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will adopt possibly behavior choice to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our society Keywords: migrant adolescents;status identity;social structures; intergroup comparisons V 目 录 第1章 导论 1 1.1问题的引出 1 1.2 文献回顾3 1.2.1 社会认同. 3 1.2.1.1 认同的含义 3 1.2.1.2 有关自我认同的研究. 4 1.2.1.3 社会认同理论. 5 1.2.2 社会结构. 7 1.2.2.1 社会结构的含义7 1.2.2.2 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发展趋势 8 1.3 篇章结构9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0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0 1.4.2 研究方法的说明 13 1.4.2.1深度访谈. 13 1.4.2.2 问卷调查法13 1.4.2.3 文献法 14 第2章 认识自我: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15 2.1 城乡身份认同存在分化. 16 2.1.1 明晰自己的农村人身份 18 2.1.2 模糊的“半生缘”身份认知20 2.1.3 成为不再“流动”的城里人21 2.2 对“流动少年”的认知程度 22 2.2.1 对“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程度较低. 23 2.2.2 对“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程度居中 24VI 2.2.3 接受“外地人或新居民”的身份认同 27 第3章 流动少年群体认知及群际比较30 3.1 对农村与城市的比较 31 3.2 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比较33 3.3 关于与农村和城市的同龄少年群体的比较 36 3.4 综合偏好及归属期望 40 第4章 总结43 4.1 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43 4.2 多重压力下的流动少年. 44 4.2.1 社会定位的压力 44 4.2.2 身心分离的压力 45 4.2.3 融入新环境的压力. 45 4.3 促进社会均衡发展46 4.3.1 促进社会融合46 4.3.2 统筹城乡社会结构. 47 4.4 后记48 参考文献 50 致谢与声明. 53 附录 A 访谈提纲. 54 附录 B 访谈提纲. 56VII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第1章 导论 1.1问题的引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稳健快速,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城市 化的进程,大量劳动力不断从农村涌入城市,寻找生存和生活空间,流动人口 大潮以不可抵挡之势迎面扑来。纵观我国流动人口外出务工的趋势,明显呈现 由个体的、分散的方式转向家庭化、定居化、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单 身外出闯天下”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流动人口“家庭 化”趋势明显增强,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就读的现象日趋普遍。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2000年11月1日,我国流动人口总 量为 1.02 亿人,其中 14 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为 140 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13.78%(段成荣、梁宏,2004)。截至 2005 年底,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 口共 357.3 万人,已经占到全市常住人口的 23.2%。另一个数字显示,仅 2006 年1-11月,流动人口在北京市医院分娩的孩子高达56000例,这一数字比十年 ? 前增长了 6 倍,占全市当年出生人数的 60.2%。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 2009 年 7 月的调查统计显示,1982年至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由657万上升至2.11 亿人,其中 14 岁及以下儿童比例占 20.8%;流动人口的子女中,70.2%为流动 ? 儿童,29.8%为留守儿童。 2010年,国家人口和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 管理司对全国106个监测城市的10.8万个流动人口家庭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 0-14 周岁的儿童占 18.6%,15-19 周岁的少年占到 5.7%,调查显示,流动人口 ? 家庭的平均规模是每户2.6人(全国总计城镇户均人口规模为3.1人)。 ? 数量如此可观的夹杂在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流动少年儿童群体, ? 2006年 11月 9日,《北京日报》。 ?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编著,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第 37-38页。 ? 《对话: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第 108-109页。 ? 我国昀高人民法院、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当前办理拐卖人口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 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婴儿、幼儿、儿童年龄进行了划分,规定:不满 1岁的为婴儿,1岁以上不满 6岁的为幼儿,6岁以上不满 14岁的为儿童,14岁到 18岁之间一般被称为青少年。在未成年的流动人口 中,既有流动儿童,也有流动青少年,本文的研究对象在 13至 15岁之间,所以统一称为流动少年。1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网络媒体,此类问题的报道和文章就很多。例 如在“百度”上以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犯罪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等搜 索相关页面,结果分别达358,000篇、2,670,000篇和1,120,000篇。而在学术 界,关于流动少年儿童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如下三点:一是以流动少年儿童 的 基本生存状态和发展需求为主的调查研究;二是关于流动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现 状的调查研究;三是流动少年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及社会融合的调查研究。这些 文献大多基于这样的社会事实展开: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 使得流动少年儿童在随父母进入城市后,面临着社会化环境的改变。这种变化 对这一群体的身体、心理以及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不 同的现象及趋势。而这种由于社会化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流动少年儿童身体、 心理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现象和趋势,则为社会学、人口 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和领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 特征、学科特点的研究对象和主题。 其中,关于流动少年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及社会融合问题更是得到社会各界 的关注,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例如,王春光在《新 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可与城乡融合的关系》中指出,流动人口子女像他 们的父母一样,常常过着一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游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长此以往,就产生了一种“漂泊感” ,积淀形成了游民的身份意识。而一旦形成 “游民化”的社会认同,就意味着他们意识到自己被主流社会排斥在外,产生 被边缘化的感觉和意识,反过来就会阻碍他们重新回归主流社会的步伐。相关 ? ? 研究中也常将流动人口称为“城市边缘人” ,那么“第二代边缘人群” 则是 在城市中长大并接受城市人的价值观;父母满足于地理上从农村到城市的横向 移动,而他们的子女则要求在地位上从城市底层到上层的垂直上升(蒋达勇, 2001)。秦晖则认为,“第二代边缘人”本身是否构成一个问题,与一个国家的 社会制度,特别是对待移民的相关政策和给予移民的向上社会流动的空间息息 相关。如果面对的是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的社会体制,则移民二代也可能会形 ? 成良性循环,与主流社会成功融合。 ? 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 68-69页。 ? 相对于80年代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被称为“边缘人”而言,其子女被称为第二代边缘人。 ? 秦晖,《边缘人第二代”.还是公民的时代?》,南方周末,2001年4月6日。2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为此,谨遵之前学者前辈的有关研究经验及启发,须将所要研究流动人口 群体的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放到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环境中,这样才能 准确把握。现存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影响我国城乡流动的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 它使得我国的城乡人口迁移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李强,2003) 。本文 的研究按照上述分类,属于流动少年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及社会融合的调查研究, 特别关注流动少年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下,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及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目前,研究流动少年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的学者大都注意到: 在社会化过程中,与城市少年儿童群体和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群体相比较,流动 少年儿童有着许多特质:一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其父母一样,在我国特殊的户 籍制度的条框中,出生之时便深深地打上了农民身份的烙印,且很难通过社会 流动来改变;二是在从儿童到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虽然有在农村生活 的经历,但几乎没有务农的经历和能力;与此同时,他们跟随父母进城后耳濡 目染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三是他们不定期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游荡,且在 进城与返乡的交错过程中成长。因此,关于他们如何认知自我和身边的群体、 如何描述农村和城市、如何评价农村人和城市人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 打算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这个群体将来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他们的人生选择,对中国未来城市、乡村的建 设,对城镇化、现代化的走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社会认同 1.2.1.1 认同的含义 “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词根 idem,是相同和连续一致的 意思。简金斯认为,“认同”一词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是指同一性,即 A和 B 相同;第二是指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人们(或事物)之间比较的两种:相似和差异。 3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 也就是说,“相似”(或相同)和“差异”是认同的辩证依存的两个方面。 社会认同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 的共同点和相似特征。而一个群体的相似性则总是伴随着它与其他群体之间的 差别而相生存在的。因此,当对“我们这个群体”的认同进行定义的同时,也 就是对其他“非我们这个群体”也就说是对“他们群体”进行定义的过程。 简金斯认为,社会认同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它的内在方面是指群体 认同,即群体成员在主观上所具有的群体归属感;它的外在方面是指社会分类, 即社会对某一群体的归类和划分。可见,社会认同是群体认同和社会分类这两 个过程互动的产物。同时,个体认同也存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个体认同的 内在方面是指个人在主观上的自我认同;外在方面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分类和综 合评价。所以,个体认同涉及个人的自我形象(“我”这样看自己)和公共形 ? 象(“他们”这样看“我”)。 也就是说,自我形象,即自我认同,是个人的 内在认同;而公共形象,则是个人的外在认同,是社会按分类原则强加给个人 的。 1.2.1.2 有关自我认同的研究 早期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关于“认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人认同的 形成,侧重探索人际的互动如何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以及个体对自我身份 的认定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不仅把“外部世界”看作客体,也把 “自我”看作客体。他认为,所谓自我,即一个人可以用来称呼他自己的一切 之总和,并提出“自我多元论”的观点。认为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 我是个体所能掌握的经验、知觉、想法等;客体我是指知觉认知的对象,是经 验与意识的客体。詹姆斯同时提出自我应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而“社会自我”就是指个体由于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源于 与他人的互动,当个体处在与他相关联的不同群体中时,他会拥有不同的社会 ? 自我。 詹姆斯“社会自我”的概念传递了重要的思想:?自我并不是只包括个 ?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1996? Goffman,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1968 ? William James ,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90 4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体自我的身体(物质属性),也包括心理状态;?自我并不是单一而确定的, 它来自于他人给予的经验,具有多个维度;?自我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衍生 物,可通过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来认识自我的多重特性,而这多元的自我就是异 质性社会的产物。 在詹姆斯之后,库利发展了对自我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 他认为,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自我不是通过先个人后 社会的途径而产生的,它是交往的辨证产物。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是他人对自己 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中他们获取了自我形象及 ? 自我态度。 借用费孝通老先生的话来解释,正所谓每个人的自我认同是通过 “我看人看我”(费孝通,1983)的方式来实现的。 1.2.1.3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是社会群体结构与个体的自我概念之间的媒介。这个构建过程由 范畴化、社会比较、社会认同化三个阶段组成。范畴化是指个体对模糊的世界 进行初始分类,通过在同一个范畴内增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同时夸大不同范 畴之间的异质性,塑造出我们与他们(我群体与他群体、内群体与外群体)之 间的群体边界;社会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群体相对于其它群体的优劣、地位 和声誉。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强调那些有利于我群体比较优势的 方面,尽量将自己纳入较为优越的社会群体,并对我群体内成员给予较好的评 价。社会认同化过程是认同构建的过程,经过范畴化和社会比较,个体将成员 资格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即在主观上认同我群体,对群体资格有积极的 ? 认知评价。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社会结构便在某种程度上构建到自我的概念中 去,从而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可避免地在社会比较中处于劣势, 他们在社会比较中获得的消极社会认同会降低其尊严感。而个体与生俱来具 有 修复自尊的需求,因此他们会采取一些策略。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有两种渠道: 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社会流动建基于有弹性的和可渗透的社会结构;而社会 ? Cooley,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1902? 石长慧:《北京市城中村流动少年研究》,硕士学位,2010年,第 16页。5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变迁则建基于刚性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中,个体要剥离自身不满意的、受 歧视的群体成员身份,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极其困难的。在此状况下,消极的社 会认同时可能采取的具体行动策略包括:?个体流动策略。个体会通过天赋、 努力或者运气,脱离以前所属的群体,这种个体主义的策略,无法改变其群体 的地位;?社会创造策略。个体通过重新界定或改变比较情境,为我群体寻求 积极的差异性。此种策略包括三种方式:(a)在新的方面把我群体和他群体进 行比较;(b)改变我群体特质中所具有的负面价值,以使本来消极的比较转变 为积极的比较;(c)改变比较群体,选择新的他群体与我群体比较,尤其避免 把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作为比较的参照。?社会竞争策略。包括两种具体方式: (a)奋发图强,改变我群体;(b)与他群体发生竞争和冲突,从而寻求积极 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群体成员会在显著的方面试图逆转我群体和他群体的 ? 相对位置,这种比较和社会结构有关,意味着群体客观的社会位置的改变。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k)也提出 “社会同化”理论,认为移民 ?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同化三阶段。 在刚刚进入迁入地时,由于大多不懂 或不能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缺乏进入主流社会的渠道,因此只能先在边缘地区 立脚,以廉价出卖劳动力为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移民接受主流社会 ? 的文化,认同于主流群体,进而被主流社会完全同化。 王春光在“新生代农村 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于城乡融合的关系”研究中指出:与第一代流动人口相比, ? 新生代流动人口对原来农村社会的“乡土认同”在减弱,加之在城市社会遇到 二元社会结构中制度性的排斥,社会认同趋向“内卷式”的建构,从而形成“流 民化”的社会认同。与此同时,陈光金认为,我国的城市人群体总体上是相当 不开放的人口群体,他们那种相对于被剥夺了的农民而言的特权意识和身份优 ? 越感,日积月累地在他们身体和意识里中积淀成为一种社会习惯。也正因如此, 群体认同即群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中越发凸显其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张擘:《农民工社会认同与无冲突行为:重庆市“棒棒”群体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 7-8页。 ? 帕克:《城市社会学》,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华夏出版社,1987。 ?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载自《厦门大学学报》,2000(4)。 ? 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者。 ? 陈光金:《成就、困境与出路:迈向21世纪的乡土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6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1.2.2 社会结构 1.2.2.1 社会结构的含义 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除了 组成社会的人以外,社会还有其自身的存在性,二者互生互动。伴随着社会的 发展,身份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与社区等概念应运而生。这些概念 被看成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社会的局部,是作为外在之物存在的。将这些 概念整合起来就是“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 ? 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身份和角色是社会结构分析中重要的概念。 身份与认同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密切关联。关于“身份”的定义,《辞海》 解释为:“人的出身、地位、资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在社会 上或法律上的地位或资格”;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地 位或资格,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而韦伯则指出,身份群体指的 是拥有相似声望或生活风格的一群人。纵观这些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身份” 主要是与外部评价(如声望)联系在一起,由社会所界定;而认同则更强调主 ? 观的自我意识。 从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就群体的社会认同来说, 还是就个人的个体认同而言,认同的确立都源自主观和客观、微观和宏观的互 动。 “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年代,一些学者将其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社会 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与行 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 基础。 ? 戴维?波普诺(美国):《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复旦大学,2008。7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1.2.2.2 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变迁,进入快速变化的 “社会结构转型”时代。随着人们所属的社会群体和宏观社会结构的变化,身 份的确认对个体满足追求自我的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甘满堂认为,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底层地位与边缘群体是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转 ? 型期的必然产物。 因此,在社会结构转型、人口流动和身份变化的新背景下, 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社会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前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人们具有四种主要 的身份:?阶级身份。1949 年以后,我国在农村按照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有 无剥削及剥削的程度划分成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阶级成分;在城 市也参照此标准及个人职业,划定为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工人、店员、资产 阶级、工商业主、小业主、手工业者、职员、高级职员、城市贫民、摊贩等阶 ? 级成分。 这种阶级身份具有一定的先赋性,并且难于改变,大大限制了各身份 群体之间的流动。?户籍身份。1958年,我国建立了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明 确划分的户籍制度。这种身份制度同样具有先赋性。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其它 生活资源的供应制度、人事制度、档案制度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把所有社会成 员都置于行政控制之下,严格限制了城乡间的社会流动。?就业身份。在计划 经济体制时期,社会成员按其就业性质被划分为干部、工人、农民三种主要身 份。?所有制身份。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全民所有制,农业中占统治地位的 是集体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在劳动人民中就存在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 ? 民阶级。 而上述所有的身份,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固定性,先赋性色彩浓重。 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制度改革,尽管打破了上述的阶级身份、就业身份和 所有制身份,但是户籍身份却一直存在,并且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而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我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谓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因为户籍或居住地的制度 将其区别,在劳动、收入、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形成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载自《福州大学学报》,2001(4)。 ?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79。8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 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 在此二元结构中,这种城乡之间的断裂既有人为 的行政主导制度造成的,也有由市场所引发的因素。 当前,我国虽然仍未脱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但是开始由刚性社会结构向 弹性社会结构转化,社会流动逐渐频繁,户籍壁垒日益松动,社会地位的开放 性也与日增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二元结构理论已经出 现明显的缺陷,不足以解释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因而提出了“三元社会结构” 的概念。甘满堂认为,农民迁移到城市,城乡格局由“分割”转变为“分治”, 从僵化的二元对立转变为流动的二元对立,同时,由于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障碍 并未完全打破,迁移到城市的原农民并没有被接纳为城市居民,而是形成一个 游离于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之间的“社会独立单元”。翟振武认为,在中国, 由于特殊的户籍制度,使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介于市民和农民之间的流动人 口。他还形象地将其表述为:流动人口好似一条介于城市和农村两个湖泊之间 的运河,由于存在流动不畅,运河俨然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湖泊,所以 ? 中国正在形成三大湖泊的现状。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三元社会结构” 是指在传统的城市市民和农村村民之间出现了新的一极,即流动的农民工,他 们既不同于城市市民,又不同于农村村民,且数量与日俱增。第三元群体的本 质在于,它与农村村民相比是一个占有一定城市资源的群体,而与城市市民相 比则又是一个仅占有十分有限城市资源的群体,是被排斥在正式的城市市民之 外的非正式城市群体。由此可知,这个新的身份群体是在和传统农村村民与城 市市民两大群体的比较中确立的,而新的社会“身份”的出现,必然带来个体 主观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变化。 1.3 篇章结构 本文的研究主旨在于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结构,通过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 获得的资料,描述流动少年在城市生活中的认同经历,揭示他们自我身份认同 ? 陈迪平:《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反思》,《湖南社会科学》,2004(4)。? 《中国流动人口变动趋势与发展状况》,《对话: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 第104页。9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的困惑,并试图通过群际关系的比较,解释和分析流动少年在价值观念等方 面 的倾向及群体归属认同,同时辨析他们的行为选择将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本文共分成4个部分: 第1部分是导论,首先提出本文需要论述的问题。在文献回顾方面,回顾及 梳理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社会认同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流动少年,并 确定以访谈为主、问卷为辅的研究方法。交代全文的篇章结构。 第2部分主要探讨流动少年对于社会所赋予的多元身份的认同状况。依照社 会认同的理论框架,探讨流动少年对于社会所赋予的多元身份,特别是先赋性 身份、自致性身份和社会表征性身份的认同状况。尝试说明,流动少年在城市 的社会化经历,影响着流动少年对自我身份的认知,而这种自我的认同与社会 所赋予的身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第3部分主要探讨流动少年对城市和农村、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社会比较,同 时把他们置身于和农村同龄少年群体与城市同龄少年群体的比较之中。通过比 较,研究发现:他们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给予农村以积极评价,在社 会经济方面给予城市积极评价;在品行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给予农村人群体 积极评价。他们一致给予城市同龄少年群体消极评价,并给予农村少年群体 与 其自身一致的群体认同。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流动少年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承受着社会定位的 压力、身心分离的压力和融入新环境等多重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动少 年今后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将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融合并改变城乡二 元社会结构和今天的三元社会结构,对我国社会结构的产生深远影响。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随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13至 15岁的未成年子女, 户口类型为农村户口或有在农村成长的经历,家庭经济收入属于中低水平,目 前就读于初中。学术界通常称其为“农民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打工子 弟”、“农民工二代”等,为了行文规范简洁,本文将其统称为流动少年。10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 之所以选择 12 岁以上的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从 12 岁开始,少年 开始思考更宏大的社会概念,诸如社区、文化和国家
/
本文档为【浅析北京市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以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为例(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