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和十二平均律

2017-09-07 3页 doc 13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和十二平均律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 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样,可以由基本音 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别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变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 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变化全音可 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自然半音...
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和十二平均律
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 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样,可以由基本音 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别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变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 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变化全音可 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和变化全音,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应 有所混同。 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 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样,可以由基本音级形 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别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变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 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变化全音可 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自然全音和变化全音,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应 有所混同。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 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 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 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 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 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 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 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 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 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也就出现异律并用的情况。 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 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 签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 用的情况。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因此,这种三 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一。
/
本文档为【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和十二平均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