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

2017-11-15 5页 doc 1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 ChinJLabDia,August,9.O02,6,No.4 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 陈亮,董春玲,王淑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CT科,吉林长春130021) cr诊断具有高密度分辨率的独特优势,但由于 很多病变与其邻近的组织的自然对比度甚小,难于 识别,必须做造影增强扫描以增加其对比度.本科 于1994年引入压力注射器(MCT—INJECTOR,OP一 100),并应用于造影CT,同时对造影方案做了调整, 实践近七年取得了一定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1压力注射器 注射者应熟悉...
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
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的设计 ChinJLabDia,August,9.O02,6,No.4 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 陈亮,董春玲,王淑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CT科,吉林长春130021) cr诊断具有高密度分辨率的独特优势,但由于 很多病变与其邻近的组织的自然对比度甚小,难于 识别,必须做造影增强扫描以增加其对比度.本科 于1994年引入压力注射器(MCT—INJECTOR,OP一 100),并应用于造影CT,同时对造影方案做了调整, 实践近七年取得了一定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1压力注射器 注射者应熟悉其各项功能,对各操作步骤熟练 掌握,需特别注意:抽造影剂时要避免污染,针筒,连 接管,针头内的气泡要排干净,静脉穿刺后,针头要 固定牢靠.注药开始后一段时间内应留在扫描室内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以防发生造影剂静脉外 渗 2造影剂 2.1药物选择尽_口J能选择毒性低,刺激性小,易 本科一J舟殳用65%Angiografin,ormni— 排泄的造影剂. paque一300和Uhravist一300,后两者属非离子型造 影剂,不必做过敏试验,安全性好对过敏者,神志不 清,年老体弱及儿童患者直尽量使用后者. 2.2用量应根据检查脏器的实际需要确定.一 般头部,肾垭土为50ml,胸部.肝脏,胰腺,盆腔等用量 为lO0ml肝肾,胸部还_口J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 量,儿童用量可按(年龄×2十8)ml计算. 2.3注药速度应充分考虑患者对循环血量迅速 增加的承受能力可根据患者的状况做适当的调整. 本科采用单相注射方法,注药速度为12ml/s,对于 一 般状况差,年老体弱神志不清,过敏者尤其是心 功能欠佳者,注药速度宜减慢. 3扫描 绐药前应将病人置于扫描位,输入一般程序,确 定好扫描范围,扫描条件及扫描方式以便随时进入 扫描状态: 根据造影剂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对不同脏器针 对其局部造影剂浓度的高峰期进行适当的扫描延 迟.,一般造影剂注射完成后延迟时间为:头部25 30s,胸部15,20s肝脏20—25s,胰腺20,25s,肾脏 25一-30s盆腔60,70s. 扫描的方法可采用常规动态扫描,也可采用螺 旋扫描.本科对头部用常规动态扫描,扫描时间为 1S,间隔时间为1s,层厚为10mm,间隔为10mm.胸 腹腔脏器常规使用螺旋扫描,肝肾部层厚为10mm, 床速为10mm/s或15mm/s,每个序列1020层不 等. 我们使用上述新的造影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增强 效果,其使用前后各一个月的病例增强CT图像质 量比较见表1. 表1使用新的CT造影方案前,后CT图像质量比较 [注]优:血管增强明显,占同一序列80%以上 良:血管增强相对较差,对诊断尚无明显影响; 差:血管增强差,占同一序例2o%以下,影响诊断. 4讨论 理想的造影CT应该是增强CT图像有尽可能 大的血管内血液与软组织对比度,且这种对比度在 同一序列中占尽可能多的层面.这有赖于成功的给 药和恰当的扫描. 注射技术为造影CT关键一环,压力注射器的 使用为提高造影CT质量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压力 注射器可精确控制,使我们能够掌握造影剂在各脏 器的药动学的一般规律,从而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最 佳的扫描时机,使用压力注射器还可在注射同时进 行扫描,有利于动脉期的观察.使用压力注射器有 两个关键点:一是静脉穿刺技术要熟练,二是要注意 预防最常见的并发症——造影剂静脉外渗,如此才 能发挥其效能.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2年8月第6卷第4期 用量,注射速度的选择也很重 造影剂的类型, 要,造影剂的选择应权衡患者的情况,安全是首先考 虑的因素;对某一脏器用量一般恒定,但是应视具体 情况做适当增减;注射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增强CT 质量,注射速度太快,患者不能承受.太慢又影响造 影剂浓度峰值高度,因此应依患者承受能力而行,既 要使患者能耐受,又要使其达到一定水平,但应保持 相对稳定.我们的实践结果表明:在扫描速度足够 快的情况下,单相注射即可产生足够长时间的良好 对比度. —..—— 259—..—— 恰当的扫描是造影CT另一重要环节,首先是 扫描时机的选择,主要是捕捉局部血管内造影剂浓 度的高峰期,以获得理想的增强效果,这需要对造影 剂药动学一般规律有足够的了解,但也应适当结合 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况.扫描方式的选择主要涉及 扫描的速度,在注药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快速的扫描 能使更多的层面有良好的对比.螺旋扫描有扫描速 度快,不丢层等优点,对胸腹脏器尤其适用.胸部扫 描范围广,可反复训练病人长时间屏气或是采用快 速进床一次完成. (收稿日期:2001—12—19) 多发性硬化50例临床分析 巫嘉陵,王跃 (1.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天津市300060;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 鞘性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可能是遗传易感个 体与环境因素作用而发生的自身免疫过程,但其确 目前认为与病毒 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清楚. 感染,免疫调节障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本文对我院1988,2001年收治的50例MS病人进 行临床特点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根据1982年美国华盛顿MS诊断专题会议及 1983年Poser等人提出的诊断标准…,本组50例临 床确诊36例,实验室检查支持确诊8例,临床可能6 例.男17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1.94.平均年 龄35.6岁(男333岁,女37.8岁),初发年龄在15 岁以下者2例,50岁以上者3例,以25,45岁年龄 段居多,计33例,占66%.10例首次发病前有上呼 吸道感染史. 1.2起病形式及病程 急}生(发病1周内达高峰)起病者18例(占 36%),亚急性(1周至1个月问达高峰)起病者27例 (占54%),慢性起病者(超过一个月才达高峰)5例 (占10%).本组病人病程1周,15年,平均病程 2.5年.首次发病者10例;缓解复发者37例,复发 次数1—6次;慢性进展者3例. 1.3首发症状 视力障碍l2例,伴肢体麻木无力9冽.肢体麻 木3例,无力6例,麻木无力1O例,视物重影3例, 重影伴眼睑下垂1例,构音障碍伴吞咽困难2例,突 发眩晕1例.行走不稳2例,单一肢体震颤1例. 14临床症状及体征 视力障碍21例(占42%),眼底改变表现为视乳 头水肿6例,视神经萎缩4例.眼肌麻痹14例,单 纯外展神经麻痹8例,单纯动眼神经麻痹3例.眼 球震颤11例.耳呜或听力下降2例,眩晕1例.面 瘫6例.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7例.肢体瘫痪31 例(占62%),其中截瘫8例,四肢瘫l0例,偏瘫10 例,单瘫3冽.病理征阳性15例.感觉障碍24例 (占48%),其中传导束型感觉障碍l2例,偏身型感 觉障碍10例,末梢型感觉障碍2例;共济失调,行走 不稳,吟诗样言语等小脑损害13例;大小便障碍l4 铡;痛性肌强直1例,癫痫发作2例,精神障碍1例. 1.5辅助检查 1.5.1脑脊液(CSF)检查受检38例,36例压力 正常,2例升高;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7例细胞数 轻度升高;14例蛋白轻度升高;30例脑脊液免疫球 蛋白测定,其中22例增高(73.3%);但脑脊液寡克 隆带(OB)未发现有阳性. 1.5.2电生理检查30例行视觉诱发电位(VEP), 有20例异常(66.7%);28例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有19例异常(67.6%),以波峰潜伏期延长为 主.16例行脑电图(EEG)检查,有11例轻度异常 (688%),主要是出现局限性或阵发性0波或8波. 1.5.3影像学检查19例行头部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检查,8例发现脑白质病灶(421%);34例行头 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32例发现多灶性脑 白质病灶(941%);5例行脊髓MRI全部发现病灶.
/
本文档为【造影CT质量保证与造影方案的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