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荀彧

2017-09-02 5页 doc 16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荀彧荀彧 2荀彧。 荀彧(163—212),字文若,颖川颖阳(今河南许昌)人,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是一位真正的王佐之才,曹操的心腹谋士。他官至太尉,谥曰敬候。最后却以忧薨,让人不胜唏嘘。对于荀彧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研究。 2.1荀彧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9】当年曹操接见荀彧,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这可是相当高的评价,就是曹操把荀彧看作是自己的张良,而间接比喻自己为刘邦。曹操的智囊团,几乎都是荀彧推荐和提拔的。戏志才、荀攸、郭嘉、陈群、赵俨、杜袭、荀悦、辛毗、钟繇、华歆、王朗、杜畿等人,有的是独当一面...
荀彧
荀彧 2荀彧。 荀彧(163—212),字文若,颖川颖阳(今河南许昌)人,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是一位真正的王佐之才,曹操的心腹谋士。他官至太尉,谥曰敬候。最后却以忧薨,让人不胜唏嘘。对于荀彧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研究。 2.1荀彧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9】当年曹操接见荀彧,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这可是相当高的评价,就是曹操把荀彧看作是自己的张良,而间接比喻自己为刘邦。曹操的智囊团,几乎都是荀彧推荐和提拔的。戏志才、荀攸、郭嘉、陈群、赵俨、杜袭、荀悦、辛毗、钟繇、华歆、王朗、杜畿等人,有的是独当一面守土一方,有的是不离曹操左右,有的是成为朝廷重臣,所有这些人都对荀彧高度赞赏,心悦诚服,他们称呼荀彧为荀令君,这里面既有对荀彧汉朝重臣身份的敬重,也有对荀彧名士风范的钦佩。 2.2荀彧有智有勇。 曹操初获兖州,建立基业,却遭受横祸。他的父亲被徐州牧陶谦的黄巾降将张闿杀害。曹操气愤难平,迁怒于陶谦,亲自率领大军去徐州报仇雪恨。但在这时兖州张邈反叛,同时陈宫怂恿吕布自立门户并且劝其率军袭曹操之后。张邈在兖州极有势力,吕布又极其骁勇善战,短短数天之内,曹操赖以自立的根据地大部分落入敌手。这使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但此时镇守兖州的荀彧处变不惊,指挥若定。极其准确地洞察了形势,与文武双全的程昱合力保全了鄄城等三座县城。但之后豫州刺史郭贡又统帅数万大军兵临城下,形势万分危急,所有人都认为郭贡是吕布的同谋,荀彧却轻装独身赴郭贡帐中,凛然陈晓厉害,郭贡目睹了荀彧的胆识,当晚便拔营退去。从而荀彧以他卓越的智慧为曹操保全大后方立下了奇功。 2.3荀彧有智有勇。 初平三年,曹操不顾阻挠,想要趁徐州牧陶谦死亡之机取徐州,然后再去平定兖州的叛乱。作为主要谋士,荀彧并没有附和曹操,他劝谏曹操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10】思之。”荀彧不愧是曹操身边的子房,在曹操差点犯下大错的时候,他一席话使曹操看清了方向,对曹操的事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使曹操以兖州为根据 地,立稳了脚,开始了争夺天下。 建安元年,曹操为是否迎奉天子到许都而犹豫不决,他的文武大臣中甚至有很多人反对迎汉献帝到许都。荀彧劝谏说道:“昔晋文公纳周襄王,为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11】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荀彧对曹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曹操下定决心奉迎献帝到许都。史书记载:“太祖迎天子许都,收河南地,关中皆附。”政治优势迅速转化为实力优势。从此曹操得以充分利用汉献帝这一资本,“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始终拥有东征西讨的主动权。曹【12】 操日后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对荀彧的功绩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曹操想要统一北方,首先就要打败袁绍但双方实力差距巨大与袁绍提前交战曹操也显得信心不足。孔融更是劝谏道:“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但荀彧笑曰:“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胜内乱。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13】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结果全部都在荀彧的预料之中。 随后,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半年,此时曹操军队粮草不济,形势十分危急,曹操心中此刻彷徨不安,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就作书问计于荀彧。远在许昌的荀彧见曹操有回军退守的意思,在回信中竭力反对。因自己不在前线,不知具体地势,所以荀彧在回信中并无具体计策,但他却展现出无与伦比 佛身临其境:“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的眼光,他的预见仿 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14】为明公裁察焉。”曹操看完信后便坚定了信心,令将士效力死守。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觅得了稍纵即逝的战机,采用许攸之计火烧乌巢一举击败了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2.4荀彧战略嗅觉高,善抓战机 官渡之战后,曹操想趁机讨伐刘表,荀彧劝谏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15】从而使得曹操暂缓南征,乘胜追击袁氏,最终平定冀州之地。 后来,他又接受了荀彧的建议,于建安十三年再度挥师南下讨伐刘表。当时荀彧对曹操说:“如今北方已经平定,南方的刘表就是目前您统一的最大障碍。他现在对你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这也正是出兵消灭他的最好时机。”劝曹操派大军出叶县宛城,佯动出击,暗中则命令精锐骑兵抄小路,火速插到襄阳,乘其不意,攻其不备。曹操依照荀彧的行动,战事十分顺利。在曹军南下途中,刘表病死。曹操不费一兵一卒,直达宛城,刘表嗣子刘琮投降,曹操率兵追击刘备,直达江陵,九月,轻松占据荆州。至于以后曹操在赤壁为周瑜所败,在于他求胜心切,骄傲自满,犯下了兵家大忌。再加上他以往战无不胜,对孙刘两家轻敌,最终为周瑜火攻所乘。 2.5身在曹营心向汉。 当时曹操权力鼎盛,威震四方,在谋士董昭的建议下,遂萌生了进爵魏公的想法。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却是反对曹操晋位魏公。当然,荀彧不认为曹操是国贼,他辅佐曹操就是为了让其有汉高祖那样的基业,当时已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要想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必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军事、政治、外交策略和手段,而天下民心的归附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曹操在此时晋位国公,是要加九锡之尊的,仪仗和起居要与天子等同,天下人就会相信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形象。正如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 【16】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 【17】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 。 可惜的是荀彧这样一位才德具备的谋士,他的言行莫不契合正道,总以仁德立世,这在乱世是非常宝贵的。他的智慧一心用到匡扶汉室上。其谋略冠绝一世,又兼有谦逊、廉洁、无私、亲仁。他的言行符合礼制,真为一代伟人,海内咸宗。他的人格如皓月,如冬日,比烛火之光更淡然更恒久,使人对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他那忠贞的向汉之心无比钦佩。然善谋国者未必善于谋身,在荀彧的理念中,保护好汉室,天下才能太平。在曹操准备自立魏公进而为立国做准备这个原则性的问题上,荀彧用自己的仕途和性命做出了倔强的选择。在荀彧有生之年,曹操的这个设想没能付诸实施。而他自己最终未能帮助曹操完全建立起“匡扶汉氏”的大业,实现他自己一生的宏愿。他在漫漫历史长慢慢地被人们遗忘,未能像张良那样名重千古,不免让人敬佩、叹息。
/
本文档为【荀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