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

2018-12-08 11页 doc 149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 收稿日期2010-03-26作者简介易伟新197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一、鸦片战前中国传统的邮驿制度中国邮驿制度的历史渊远流长。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所谓“置”、“邮”史书中有多种解释如《六书》中云“邮者步传也驿也简书遽送利用步传。古注邮遽迟驿遽速遂设马传。置即其别名亦即驿之代名也。史书有明确记载的中国最早邮驿制度是在周代。周代的邮驿分步传和马传两种由夏官大司马管理。驿程是三十里为一舍。当时的传舍还可供人住宿。如《史记?蔺相如列传》中说“舍相如广成传舍。”汉时邮...
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
从驿站到近代邮政的演变 收稿日期2010-03-26作者简介易伟新197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一、鸦片战前中国传统的邮驿制度中国邮驿制度的历史渊远流长。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所谓“置”、“邮”史书中有多种解释如《六书》中云“邮者步传也驿也简书遽送利用步传。古注邮遽迟驿遽速遂设马传。置即其别名亦即驿之代名也。史书有明确记载的中国最早邮驿制度是在周代。周代的邮驿分步传和马传两种由夏官大司马管理。驿程是三十里为一舍。当时的传舍还可供人住宿。如《史记?蔺相如列传》中说“舍相如广成传舍。”汉时邮驿制度比较完备。邮与驿有所区别邮有邮人五里设一邮有时也视环境需要有所增减。驿是一种传递消息的设备供给传书者用作交通工具而已。一般用马。当时还设有“传”用车供给政府官吏或特许之人因公乘坐。置传和置驿的地方在一起统称为“置”。当时邮驿制度比较严格要求邮件所到时日与递信吏卒姓名均要有。当时的邮驿还可供人止宿。此外还有私驿。《汉书?燕刺王传》中云“旦指燕刺王———笔者注置驿书往来相报。东汉末期战事频繁全国统一的邮驿不复存在了直到隋朝才开始恢复。唐朝的邮驿制度比较发达属兵部驾部郎掌握。三十里为一驿当时共有驿站1639所有陆驿、水驿、水陆兼驿三种。陆驿有马、驴水驿有船。至于驿使行程则有明确的规定。如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驿使在传递文书时由门下省发给牌符。开元十八年后又发给纸券用来代替传符。唐驿除递送官文外还兼运官物如杜牧诗中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外驿站还兼有旅馆的性质不过只供给驿使或官吏止宿并对乘驿及在驿馆住宿者有严格规定违反者轻则杖打重则判刑。宋代的邮驿制度因袭了唐制不过牌符较唐代复杂。《宋史卷154?车服志》云“宋初令枢密院给券谓之头子。……诏罢枢密院券乘驿者复制银牌……以使臣护边兵多遗失又罢银牌复给枢密院券……又有檄牌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红字牌……。其中金字牌要求驿使速度最快凡邮递敕书及军机要切才使用它。其次是青字牌再次是红字牌。元朝时疆域最广军事最为强盛因而邮驿制度也最发达有站赤和急递辅两种。站赤有陆站、水站。陆站用马、狗、轿或徒步水站用舟。“其官有驿令有提领又置脱脱禾孙于关会之地以司辨诘皆总之于通政院及中书兵部。元代站赤数目极多有一万多所皆设备妍丽。据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记载“皇帝使人自都城出使者每二十五里必有一驿每驿有房舍宏大华丽……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帐供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集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为盛。站赤之外还设有急递铺“转送朝廷方面及郡邑文书往来。铺卒接到文书后记载下时间然后将文书用夹板夹好再包以小漆绢。“卒腰革带”并系悬铃。所要到铺的铺人听到铃声则出来接文书然后又展转以去。政府规定铺人一昼夜要走四百里勤惰有赏罚。急递铺有两种薄书。一种薄书记载所转递文书和当传铺所另一种则记载文书到辅时刻及本辅转递人姓名而本辅转递人将文书送到下辅时由到达铺所签押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易伟新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湖南长沙410003摘要驿站作为政府唯一的通信机构起着联络中央、地方和军队的重要作用。这一机构早在周代就开始存在到了汉朝已经相当完备。清代邮驿分为铺递、驿递两种。铺递以铺夫铺兵走递公文。驿递以马除送公文外还护送官物及官差。鸦片战争后海关兼办邮政和文报局的设立标志着近代邮政的开始。随着国家邮政的创办驿站也逐渐成为历史。关键词驿站现代邮政制度演变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1004-0132-04132PDF 文件使用 quotpdfFactory Proquot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交收时刻后持以还铺。由此可见其邮驿制度的完备。明代的驿传“自京师达于四方”“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水马驿并递运所。此外也设急递铺。大体与前制相仿无创新。清代邮驿分为铺递、驿递两种。铺递以铺夫铺兵走递公文。驿递以马除送公文外还护送官物及官差。京师设置皇华驿作为全国邮驿的统领直辖于兵部车驾司。官长七人主管所有京外驿务兼掌存核出纳。同时又于京师东华门附近设两机关一是马馆专门管理铺夫驿马另一个是捷报处主要收发来往文移并与各行省接洽往来。这两个机关由满汉监督会同管理。兵部派出16名高级武官作为差官名为提塘驻扎在各省都会归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甘、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按察司管辖管理该处直接寄往京城的文报。凡经驿站寄往各省的官封先由车驾司验明盖戳随即送往捷报处经由马馆预备夫马然后由京传至第一站西路为良乡东路为通州再转发如此沿站传递以达原封应达之地。而各省的文报亦按此办法先由提塘交首站再由各站依次转递以达京师车驾司再由该司分送各署。清代驿站名称多样或称驿、或称站、或称军塘营塘、或称台等。各省腹地所设为驿军报所设为站甘肃嘉峪关口外所设除安西州镇、西府迪化州各本属差务仍设驿外其安西哈密镇西三属特设军塘以达出入嘉峪关军站文报又别设营塘以达寻常文报。西北两路所设为台。当时设立了递运所运送官物后来将其裁并归驿惟甘肃一带尚存其制仍称“所”。卷374考11199清驿的设置按道路远近和地理位置的要冲或偏远适中设之。设备供应则因水陆情形而异。在西北各地递送公文多用马匹东南各区水道便利均设有水驿。“各省马驿水驿其需用马驴车船人夫什物等项各有定额钱粮或设驿丞专管或属州县官兼管或令武职带管俱责成各该督抚驿传道稽察。卷374考11200所需各项钱粮约计应用之数各于该省田赋内照数编征。驿站在传递公文时必须使用马封附粘排单注明所往各站。各站必须将经过时日在排单上注明。除传递公文外驿站还兼为乘传官员负责供应夫马。不过该官员须持有“火牌”。它“在部给发月终汇奏所发数目在外由部预制颁发各有定数。维持驿站的费用十分庞大年需三百万两白银但不由户部支取而是由直省各地在当地税课项下坐扣报由各省督抚每年汇奏一次。综上所述几十个世纪以来驿站作为官方的唯一通信机构一直起着联络中央、地方和军队的重要作用。二、鸦片战后至甲午战前海关兼办邮政和文报局的设立鸦片战争后中国邮驿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代邮政在中国大地上萌芽并曲折地成长起来。邮政的近代化是从海关兼办邮政开始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清乾隆以后来华贸易的西人日益增多他们与本国的联系主要是依靠中国领水内的趸船或贸易监督所悬挂信箱以备通信之用。1834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家由英国人开办的客邮。后来法、美、日、德、俄援引“利益均沾”纷起效尤分别于1861年、1867年、1876年、1886年、1897年在上海设立了各自的邮局。根据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清政府有保护外国邮差的。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后英法等国纷纷在华设立驻京使馆。为了方便使馆文件交由总理衙门饬驿代寄来往于北京、上海间。1865年总税务司署由上海迁至北京海关文件也同样交总理衙门代寄。由于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天津港口封冻邮件只能从镇江寄发。路程远又恰逢国内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感到负责邮件安全的责任重大便有意将这项职责移交给总税务司署由它负责邮件的封装分发工作。1866年商定在冬季由总税务署“将使馆发送邮件和海关发送邮件装在一起交总理衙门代运。由上海来北京的邮件总理衙门收到后应即送交总税务署开袋分 送。因而总税务司署和上海、镇江两地海关成立了办理邮递事务的部门。在其他各季信件则由总税务司署自行派差递津转为寄沪因而在天津和沿海各关也设立了类似的部门。1867年3月赫德发出了邮政通告宣布了邮件封发时刻和邮资。这种海关兼办邮递的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清政府也渐次赞许。北洋大臣李鸿章对海关试办邮政极为鼓励在他的支持下各海关设立了比较正规的邮务机构。光绪四年1878年总理衙门准备开设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仿泰西邮政方法试办邮政交赫德管理。赫德因有事赴欧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试办邮政。天津也就成了当时中国近代邮政的总汇之区。1879年12月赫德发布通令要求各海关对邮递业务密切注意“尽力予以推广。1890年光绪十六年总理衙门也指示赫德“以所拟办法既于民间无损即就通商各口推广办理卷377考11225。因而到1896年初时全国24处设有海关的地方基本上都开办了海关邮局。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方交往的日益频繁外交上往来文报日益增多1876年光绪二年清政府于驿站之外设立文报局专门负责传递驻外机构与国内来往公文。在上海设立南洋出使文报总局在天津设立北洋文报总局作为京、沪转口的枢纽并在北京设立京局。文报局自成系统早期领导权归总理衙门后改为外务部。文报局的设立最初仅仅只是传递进出口文报而不负责国内各衙门间的公文及民间私人信件。后来也许是因为各省官深感驿递费时久而需款巨在轮船通航以后各省及易伟新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133PDF 文件使用 quotpdfFactory Proquot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2010年第4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各通商口岸也纷纷设立文报局来传递地方政府公文。起初主要是利用轮船投递铁路兴修后也利用火车投递。所耗的经费一概由地方政府筹措不由户部支出。文报局投递邮件时均粘附二联单一联记发该邮件事由一联为递到之收条。经收件者注明收到日期后仍缴还发报局以备查核。以广东文报局为例1882年12月创办与设在福州、厦门、台商、汕头、上海、天津的文报局及香港的一个代理机构通邮。它所寄递的邮件都附有一个备忘录并附上收据所有的信件与包裹都记录在案。文报局的开支由广东省政府承担。可以说文报局实为驿站之变例不过比驿站进步。台湾文报局属文报局中特殊的一种。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改驿为邮创办了一个官府、商民皆可使用的邮政局。“总局设台北即以台北文报局为总站。台内改设邮政接递文报应照局章海内来往公文仍照旧接收交递各衙门。台南即以台南文报局为总站按照台北文报局办理。自台北至台南定为干路有正站站途较远者还设腰站。“所有各署、营、局所发递全台公文概须粘贴邮政票所有文信只凭邮票传递。如无邮票虽各衙门印封排单票概不代为传递。邮票有两种一种专供官府使用标有“台湾邮票”字样只记重量不计邮费一种专供商民使用标有“邮政商票”字样记重量也计邮费。如果到一些边远地区公文又稀少的话票价就会加增。其信件送至何处票钱须要接收信件之站全收不得挨站零收。各站收发邮票要求一定要在票上填注年月日时“或收或发载之于薄。月终连同票根一起汇报总局。对于递信速度也有规定每时限递十九里。如果程限不符还要从严查究。当时还专门备有两艘轮船名为“南通”和“飞捷”定期往来于台湾与上海、福建之间递送邮件。台湾文报局不仅节省了费用如1889年刘铭传奏称较驿站办法完美多多以前驿站经费年需一万六千元现在则每年万元足矣而且加快了军、公机关文报的传递速度方便了全岛人民。这种特殊的文报局制度可看作是传统邮驿体系向近代邮政体制的过渡虽然保留了很多驿传体系的痕迹但它可以说是创办中国近代国家邮政的最早尝试走 出了一条自主创办的道路。但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台湾被割这种尝试也就夭折了。三、甲午战后大清国家邮政的创办和驿制的废弛甲午战后由于种种原因晚清国家邮政在海关邮政的基础上创办起来。为了实现邮权的统一促进中国邮政近代化进程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进有恒的措施尤其是对于传统的邮驿社会各界发表主张或裁或改良莫衷一是但最终还是裁驿归邮驿站成为历史的陈迹。邮驿制度发展到清朝后期开始积弊丛生严格的驿律逐渐失效循私枉法的现象屡屡出现。主要表现在其一督抚官员等往往借查办地方公务扰累驿站而州县地方官则多曲意逢迎。有史书记载嘉庆年间在大官过境之时地方官“预备车马惟恐不多供帐惟恐不盛卷374考11206。就是别的省份官员过境也是一律承迎办差。并且“台站往来各差近来每藉官差贩带货物在台任意需索驼马稍不如意辄加鞭挞卷374考11215。种种弊端也就由此而起。其二驿站的驿马经常不足额定数量。道光年间河南省额定为十匹驿马的驿站多的只剩下四五匹少的则只剩下二三匹卷374考11206。而仅存的驿马很多都疲瘦不堪经常发生“强留前站之马令其支应差使名曰打过站”的事情。当地官员例支了马乾等项费用但对马匹不进行合理的喂养从中渔利上下分肥。卷374考11207其三在驿站马匹缺额时经常会强用民间车马卷374考11207。有时还会拦截过路车辆将客商行李抛掷道旁驱车径去因而民间不堪其苦卷374考11207。其四军报延迟的事情屡屡发生。咸丰十一年就查出三月二十七、二十九两日各处奏报有迟至数日才到的情况卷375考11211。常有大臣奏报“台站废弛往往以日行数百里之羽书迟至半月以上其五驿站有时会私拆公文。发回各处的奏报和寄往各省的谕旨向来是由军机处交兵部加封发递十分机要而同治年间竟有驿站设法私拆钉封自行阅看窥探秘密漏曳军情卷375考11212。所传递的文书“夹板内印封均有拆动甚至兵部加封之印花倒粘夹板内面破烂不堪。卷375考11213其六各省州县所设的驿站本是用来驰递文报及紧要差事的然而清朝末年驿递的文报有时仅仅是官场“家室平安之报友朋通问之缄卷375考11210。由此可见这种日益腐败的驿站制度已不能使官方文书、命令有效地通达日益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尽管清政府多次重申驿律试图改良驿政但它江河日下积重难返。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1896年3月20日大清国家邮政局创办总税务司赫德专司其事。赫德拟定邮政章程“通商口岸互相往来寄递”、“通商口岸往来内地寄递”、“通商口岸往来外国寄递”和“邮政总章”四项四十四款内容。在章程中规定各关已设的寄信局改为邮政局归税务司管理。总税务司署中的寄信局改为邮政总局管辖各口邮局凡一切事宜转呈总理衙门核办。条款也对邮局寄送信件、汇寄银钞、寄送包裹等业务和在示禁、帐目、册帐、冬季封河、杂款、示谕等方面作了种种规定卷377考11229。由章程内容可知大清国家邮政局在创办时内部组织大都率由旧章。邮区的划分仍以海关辖区为基础。为了实现邮权的统一清政府决定将驿站尽量予以裁撤认为通省府州县若能一律举办邮局、投递文报无稽迟时日弊端的话“其向设驿站之处自可酌量裁撤。然而由于驿站存在的历史久且当时近代邮政设备尚未完备没有通邮的地方传递公文还有赖于驿站因此如果贸然134PDF 文件使用 quotpdfFactory Proquot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易伟新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 EvolutionfromPostStationtoModernPostalSystemYIWei-xinDepartmentofTourismManag ementChangsha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3ChinaAbstractPoststationshavebeenthe onlyandmostimportantcommunicatingagenciesforthegovermentandthearmedforces.Thisag encystartedformZhouDynastyandfullydevelopeditselfuntilHanDynasty.InQingDynastythe postsaredividedintoshoppostandstationpost.Shoppostistheonethatpostassistantsandpostsol diersdeliverofficialdocuments.Howeverstationpostdeliversdeliverofficialthingsandofficial sbesidesofficialdocuments.AftertheOpiumWartheestablishmentofthepostservicebythecust omsandtheBureanofPostandTelegraphsymbolizedthebeginingofmodernpostalserviceandgr adualvanishingofpoststation.Keywordspostsatationmodernpostalsystemevolution责任编校文心全部裁撤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一日总税务司赫德给清政府建言“其事关系递送公文并办理国家之事是以尤为紧要断不能轻举妄动。莫若于未裁之先即照以上所拟将国家一切公文正本由邮政局来往寄送试办一年此一年内仍将一切公文副本交驿站照旧寄送以防遗失之虞。俟一年后若见邮局之法既妥且速彼时再定裁留驿站之法亦不为迟。因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缓进有恒的在一面扩充邮局的同时一面将驿站酌量裁撤。由于国家邮政局较完整地引用了西方邮政的先进方法是一个采用资本主义运营方式的新式通信机构速度快且安全因而发展速度很快。1901年洋员阿理嗣就指出“自有轮船以来驾驶可到之处地方官业已不用驿站。而邮局对于官方文书和应登薄的要件也很注意慎重地逐条记载以免遗失。1904年邮政总办帛黎声称“除甘肃兰州正在开办外凡有局省分久经带递文报未闻稽迟而驿站几成冷署。由此可见驿站作为传递公文机构的重要性在逐渐地消失。面对这种情况清朝官员中不断有人建议裁撤驿站。例如光绪三十三年直隶督臣袁世凯看到直隶提塘压搁公文就奏请裁撤驿站另设文报局。两江总督端方也奏称江南提塘玩误情形与直隶无异希望将提塘裁撤派员驻京设立江南文报局除向归驿递者仍循旧办理外其余公文都交文报局接收随到随发以期快捷。陆军部批准了这些奏请。宣统元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奏称驿站由于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未能遍及传递迂回很感不便。因而奏请于省城先设文报总局所有全省驿递事宜概归该局管理何处应设分局何处应置马拨均将体察情形次第筹办。其以前有的各驿站都暂时不更动一旦等到某站文报已通就将某站驿站裁撤。陆军部也批准了东三省的奏请。东三省和南北洋裁驿、裁提塘设立文报局一事成为了裁驿设局的成案各地纷纷依此成案裁驿设局。例如宣统三年署两广总督张鸣岐称援照南、北洋成案将广东驻京、驻省提塘两缺一律裁撤改设文报局。凡是各部院咨粤文件及粤省咨达各部院的公文均交该局接收转递。对于驿站事务的掌管和裁驿事宜出现了邮传部与陆军部的交涉与折冲。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预备立宪设立邮传部掌理原由兵部掌管的驿站。但陆军部原兵部认为驿站所递文件以军报为重在当前交通还不发达的情况下遇有紧要文件仍然要由驿站递送。希望等到交通发达了再会同邮传部商量裁并事宜。因此驿站此时仍归陆军部掌管。宣统三年驿站耗费巨大财政已是非常困难陆军部乃决定放弃“将所管驿台各站一切事项并捷报马馆处所一并移交邮传部接收经理卷376考11222。原管驿站事宜的各员改续送邮传部录用。邮传部拟定于七月初一日接管将捷报处改为邮报处决定嗣后选择一些已通铁轨及已设邮局地方的旧有驿站随时体察情形分别裁改其交通不方便的地方驿台军边各站仍须按照例章妥慎经营以期无误。然而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邮传部裁驿之事只好延搁。民国元年六月交通部将邮报处裁撤规定官署公文径交邮局寄送。民国二年驿站遂告裁尽只有外蒙、西藏、青海少数地方尚存遗制。参考文献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北京中华书局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张任.中国邮政北京商务印书馆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魏尔特.赫德与中国海关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经济史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邮政北京中华 书局谢彬.中国邮电航空史北京中华书局1928.135PDF 文件使用 quotpdfFactory Proquot 试用.
/
本文档为【从驿站到近代邮政制度的演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