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2020-03-08 10页 doc 26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朱文斌,刘松华,张明,孙福荣,程莹莹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10号210031 HOW TO IMPROVE THE PUBLIC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ZHU Wenbin, LIU Songhua, ZHANG Ming, SUN Furong, CHENG Yingying State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o. 10, Pudong Road, P...
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朱文斌,刘松华,张明,孙福荣,程莹莹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10号210031 HOW TO IMPROVE THE PUBLIC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ZHU Wenbin, LIU Songhua, ZHANG Ming, SUN Furong, CHENG Yingying State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o. 10, Pudong Road, Puk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 P. R. China 210031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public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in China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acceptance of nuclear power, and bring up some ways to improving it. KEY : Nuclear Power; Public Acceptance 摘要:本文从中国公众和外国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改善公众接受度的途径。 关键词:核电公众接受度 1 前言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是当今最现实可行、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在中国大力发展核电有着十分显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众接受(public acceptance)即“公众认同”。所谓认同就是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并以此做出特定的心理分析,进而制定正确的决策。 公众参与是核电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影响居民对核电的接受度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核电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有关核电由盛转衰的分析表明,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低价天然气大规模应用等对核电的停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公众反对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本文试图分析公众对核电的心理,寻找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的途径。 2 中国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2009年4月20~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中国政府共同主办的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做了题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核电健康发展》的专题发言,认为核电是中国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提出了中国发展核电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其中就包括公众宣传工作严重滞后、部分公众心存疑虑。中国在核电公众宣传方面开展的工作还很不够。 田湾核电站投产前曾在距核电站0~30km范围内的27个村、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 [1],结果显示, 17797被调查者中,有51.7%的人赞成我国发展核电事业,40.6%的人赞成在连云港发展核电。田湾核电站附近人群对核电的态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随着距离的增加,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我国发展核电事业的反对人群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公众既渴望发展清洁的核能,但又不愿承担其风险。 (2) 学历层次越高,反对发展核电的比例越高。高学历层次人群对核能的认知比较广泛,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态度比较明确。 (3) 收入越高,反对发展核电的比例也越高。高收入家庭更关注生存环境和健康,担心发展核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4) 随着离核电站距离的减小或学历的提高,担心核电站会损坏健康所占的人群比逐渐增加。有71%的文盲受访者从不担心核电会损害身体。 (5) 赞成发展太阳能等更清洁的能源而不是核能的人群比高达67.29%,证明对辐射的潜在危险,公众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环境污染物质。 综上所述,公众对核能的担心和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当有可替代的能源时,绝大多数人选择其他能源而不赞成发展核电。我国的核电处于初级阶段,能否大力发展最终将取决于公众的接受度。 3 国外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很多发达国家核电占本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比中国高很多,这些国家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可供我们参考。 日本核电占总发电量的30%左右,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的变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 1995年以前,在确保能源稳定供应的原则下,核能发展长期受到政府的控制和保护,核能产业与政府政策高度配合,加之日本长期重视国民教育,公众对日本的核能工业信心十足,很少有人质疑政府的能源政策,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良好。 1995年至1999年,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趋于复杂。无核设施地区的公众对核安全的顾虑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公众还是接受核能的;在准备建造核设施的地区,因为担心当地建核设施会给自身带来危险,许多人表示反对;而已有核设施的地区,公众接受性则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绝大部分居民支持政府发展核能。 1999年9月30日,东海镇JCO燃料后处理公司发生了一起因操作工人未按规程操作而引发核事故造成场外泄漏,之后,核能公众接受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海镇当地居民认为核设施安全或比较安全的人数比例从事故前的62.6%下降到13.5%,支持政府发展核能的人数比例从81.9%下降到32.2%。其他地区的公众接受性也发生了相似的变化。因为公众的反对,日本一些核能发展在实施中被迫搁置或终止,日本政府的核能发展政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恢复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日本政府近年来在预防和应付核事故方面采取了许多新措施,有些还以法律的形式作了规定。 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核能了解不多,态度本来就很模糊。二是在90年代以后,日本核能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众对核能的信任度降低,加之能源产业部分开放、行政改革等因素,加剧了公众接受性的变化。 美国核电占总发电量的20%左右,Browns Ferry 核电厂火灾和三哩岛核事故之后,尽管没有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却动摇了美国公众对核电厂安全性及核管会管理的信任,并影响了一些计划的实施。 法国的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5%左右,受到大部分公众长期的支持,但从1997年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与Cogema、EDF、Framatome等部门对2000名法国人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31%的法国公众对乏燃料处理及核设施相当关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数据)。 其他一些国家的核电发展近年来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公众的影响。在决定停止发展核能的国家中,有些是直接由公众投票淘汰核能的,如瑞典、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有些是以反核政党得到公众支持上台后,由政府做出决定淘汰核能的,如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 4 影响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因素分析 影响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的因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4.1 核电特殊性 目前,全世界已有400余座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是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7%。核能是公认的经济、清洁、技术先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能源。目前核电厂发生可能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极限事故的频率可以控制在10-4/堆年至10-6/堆年。但是,在公众心中,“概率很小”与“概率为零”是两回事,何况核事故仍时有发生,且一旦发生其影响相当巨大。核事故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核辐射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比如切尔诺贝利事故,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全球性的;三哩岛核事故,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绝不仅限于事故的发生地美国。 4.2 信息获取途径 目前中国公众目前信息来源很广泛,除了电视、报纸、广播等常规媒体,网络也渐渐成为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因为核电的特殊性,公众获得的核电方面的信息还是非常有限。按照A. Tversky等人关于风险认知的研究结果,当人们缺乏明晰的背景信息、未形成固定的观点时,很容易被一些表面信息所左右。公众的直观判断,容 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具有主观和非理性的特征[3]。因为公众大多无法分辨从网络各种论坛等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旦发生核事故,信息会在各种媒体上进行爆炸式的传播,这使得其中的负面信息很容易被强化和放大,从而在公众心中形成一种对核电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4.3 对政府的信任 由日本公众对核电的态度变化可见,当公众对政府相当信任的时候,他们很少会质疑政府的核电政策,核能公众接受性良好。但当发生核事故后,这种信任感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对核能的接受性下降。 4.4 对核电的熟悉程度 调查表明,已经运行的核电厂周边的公众,因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核电厂,对核电厂的运行和安全有较多了解,同时他们的生活与核电厂建立了较多的联系,这些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性往往较其他公众高。对核电技术相当了解的专家学者对核电的接受性也非常高。 4.5 可控制性的影响 因为核事故污染的特殊性,核电厂附近的居民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污染的影响,他们无法预测事故何时会发生,也无法预知后续影响会有多大。核电厂在他们心中就如同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炸弹。加之对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的辐射影响,他们会本能地拒绝在本地建设核设施。 除以上因素外,生活背景、世界观[4]、价值观、性别、经济地位、职业等[5]因素均会不同程序地影响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5 提高公众对核电接受度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改善公众对核电的态度,促进和增强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识、理解、信任和接受,必须重视公众的接受性问题,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核电的公众接受性。 5.1 加强宣传 目前核电的宣传还很不够,如果公众仅在发生核事故时才关注核电厂,势必将一次次地加强核事故的负面效应。 所以,应树立主动公关意识,多方位、多渠道对公众进行核电的宣传,多与公众进行沟通,使公众有机会了解核能利用、核污染控制以及核废料处置等技术的新进展。可以考虑“从娃娃抓起”,利用学校、社区等场所积极宣传核电,对比核能与其他能源的优势、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将会采用的污染控制措施等等。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消除公众对核电的疑惑和畏惧心理。 5.2 研究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规律 实践表明,持续的核技术的改进带来公众接受性的改善是有限的,除了宣传不够外,公众与专家对风险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专家是通过计算来得到风险大小的,而公众对风险的看法并不主要取决于风险的技术统计数值,而是受到很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核能的公众接受性是一个涉及社会、技术、心理、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课题。因此,需要了解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规律,并使核能的技术安全目标也符合这些规律。 5.3 努力提高核电清洁水平和安全水平 归根到底,公众对核电的畏惧心理还是来源于核辐射。所以,应继续加强核电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方式、使正常运行时的核辐射降至合理的最低、提高核设施的安全性;同时加强现有核设施和核废物处置场所的监督管理、杜绝核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用事实说话,让数据作证。 5.4 提高核废料处置水平 核废料的处置也是公众对核电心存顾虑的重要原因[6]。 由于乏燃料中高放废料的存在,其影响是以数百万年计的,这对公众可预见的时间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即使填埋场与公众的生活圈相距很远,即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作为群体的公众还会考虑到代际成本,未来乏燃料进入生物圈的潜在风险是不可忽略的,技术模拟的封存环境也只是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局部结论,若从整个宇宙时间跨度来衡量其可靠性,结论可能就是不成立的。 因此,提高核废料的处置水平,开发对环境更友好的核废物处置方式,也能提高公众对核电接受度。 5.5 加强核电企业的形象建设 加强核电企业的形象建设,以获得公众的信赖。这也是树立“榜样”的方式[7]。 核电厂运行期间将会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应努力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应切实做好核能设施周围的居民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与健康咨询,建立健全疾病监测和死因体系,解决他们的生活、生活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定期邀请居民现场参观核能设施的运行和建造过程,采用大屏幕等方式定期发布具有公信力的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和健康监测资料,使之从感性到理性对核能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消除疑虑。 6 结语 影响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的主要因素有核电的特殊性、信息获取途径、对政府的信任度、对核电的熟悉程度等。可以通过加强宣传、研究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规律、努力提高核电清洁生产水平和安全水平、提高核废料处置水平、加强核电企业的形象建设等途径来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参考文献: [1] 杨广泽, 余宁乐, 等. 田湾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辐 射危险认知调查分析. 中国辐射卫生, 2006,15(1): 69-72. [2] 时振刚, 张作义, 陈飞, 等. 日本核能公众接受性的 变化. 核科学与工程, 2002,22(2): 135-139. [3] 时振刚, 张作义, 等.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研究. 中国 软科学, 2008(8):71-75. [4] P. Slovic, E. Peters, The importance of worldview in risk perception, Risk Decision and Policy,1998, 3(2):165-170,. [5] Hank Jenkins-Smith and Gilbert W. Bassett Jr. Perceived Risk and Uncertainty of Nuclear Waste: Differences Among Science, Busines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 Members, Risk Analysis, ,1994,14(5):851-856. [6] Mark K. Mcbeth and Ann S. Oakes. Citizen perceptions of risks associated with moving radiological waste. Risk Analysis, 1996,16(3):421-427. [7] 陆玮, 唐炎钊, 杨维志等. 核电的公众接受性诊断 及对策研究——广东核电公众接受性实证研究. 科 技进步与对策, 2003(9):21-23.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朱文斌(1980-),男,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核电和火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E-mail: zhuwenbin@gmail.com
/
本文档为【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