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doc

2017-10-07 5页 doc 17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doc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doc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简称LCH)是一组少见的瘤样病变,其年发病率约为4/1000 000。过去因其病因不明而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近年通过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认为,肿瘤组织细胞中可发现朗格汉斯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典型的Birbeck颗粒,其组织细胞实际上是变异的郎格汉斯细胞(LC),故现称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发生在骨组织的反应性、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doc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doc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简称LCH)是一组少见的瘤样病变,其年发病率约为4/1000 000。过去因其病因不明而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近年通过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认为,肿瘤组织细胞中可发现朗格汉斯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典型的Birbeck颗粒,其组织细胞实际上是变异的郎格汉斯细胞(LC),故现称为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发生在骨组织的反应性、非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5,10岁之间为发病高峰,男性略多于女性。 LCH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引起的骨病变为主,按照发病年龄和临床特点,一般分为3型,即:?勒,雪病(Abt-Letterer-Siwe disease,LS),?韩,薛,柯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HSC),?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EGB)或称单发性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韩,薛,柯病多见于2,4岁儿童,又称为多发性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勒,雪病以婴儿多发,青少年发病较少,可很快致死。该2型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详见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章节。本节重点阐述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由Finzi于1929年首次,后由Jaffe(1940)命名为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本病临床少见,在国内5所口腔医学院校病理科统计的20122例颌面部肿瘤中仅61例,约占各类肿瘤的3%。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EBG是LCH中最常见的一型,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进展较慢,病程长。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偶见于老年人,有报道4岁以下的儿童占34%。男女之比为2?1。全身骨骼均可发病,主要侵犯长骨、颅骨(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肋骨、盆骨等。可单发,也可多发。 发生于颌骨的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以单发者常见,多发者约占25%。颌骨中下颌骨较上颌骨多见,下颌磨牙区与下颌角是最常见的部位。其早期表现为局部轻度疼痛和肿胀、压痛,但一般无急性炎症表现。在某些患者,病变区牙槽黏膜糜烂,形成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牙龈充血,形成很深的牙周袋。病变进一步发展,随着牙槽中隔的破坏加重,牙松动不断加剧,牙根陷入病变组织中犹如浮牙。病变区钝痛,进食时加剧,口臭明显。如拔除松动牙,拔牙创口可经久不愈,触碰牙槽窝时疼痛剧烈。如病变穿破骨皮质,可触及肿瘤样致密的新生物。由于骨质的不断破坏,被嗜伊红肉芽组织所取代,故可发生病理性骨折,但可自行愈合,较少发生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倦怠、低热等。辅助检查见周围血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加,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沉稍快,血钙、磷、AKP多属正常。 典型的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直径自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边缘较囊肿模糊,并常延伸至牙槽嵴,牙像悬浮在空气中是其特征性影像。牙槽骨包括牙槽中隔呈水平向或垂直向吸收,牙根多数被吸收。如病情趋于好转或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见到骨破坏影像减少;同时由于骨质增生,病变周围可出现硬化带。除侵犯牙槽骨的病例有黏膜侵犯外,一般病变不突破骨皮质。 3(组织病理学表现 肉眼见病变组织为灰褐色、灰红色或者灰黄色,质软且脆。镜下可见到多种细胞成分,其中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等,并有较多的血管。有的组织细胞浆内可见多数小空泡,致胞浆呈泡沫状,称之为泡沫细胞。其细胞核较小,位于中央或偏旁。泡沫细胞边缘可见多核巨细胞,病灶内嗜酸粒细胞均成熟,分布不一,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灶状脓肿形成。 4(诊断与鉴别诊断 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伴有其他骨骼损害时易于诊断,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X线检查常可提示病变的范围和程度,但确诊依赖于病理学诊断。本病的特点是: (1)可同时侵犯多处骨骼,疑为本病时,应摄颅骨、肋骨、长骨X线片及胸片。 (2)多侵犯下颌骨,约一半以上的病例牙槽突首先破坏,造成多个牙松动。原因不明的多个牙松动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可同时发生在上、下颌牙槽突。 (3)患处牙龈常充血、水肿,糜烂或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有口臭和血性唾液等。 (4)有时本病的最初症状为无明显外伤史的病理性骨折,此类骨折多能自行愈合,不引起严重并发症。 (5)少数患者末稍血中嗜酸粒细胞计数呈周期性增高,应在2,3周内连续每日进行末稍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检测。 (6)进行放射治疗时,病变转归发生较快,骨组织恢复较迅速。 (7)依据X线表现特点辅助诊断。 (8)对颌骨病灶行刮除或穿刺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病灶内浸润的组织细胞中含有病理性朗格汉斯细胞是确诊的依据,嗜酸粒细胞分散在组织细胞之间,或成簇分布。朗格汉斯细胞的特点为在光镜下可见有皱折的不规则囊状核;电镜下可见胞浆内Birbeck颗粒。免疫组化检测CD-1a、CD68抗原、S-100蛋白、ki-67可帮助诊断,ki-67还可作为分级指标。 5(治疗及预后 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虽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自愈性高低及多长时间自愈尚不清楚,因此多主张积极治疗。颌骨的单发病变可采用刮治术,将病变组织彻底刮除,一般预后较好;发生于下颌骨者,如病变较广泛,或颊侧骨板已破坏穿孔,则宜去除颊侧骨板而保留舌侧骨板,尽量保留下颌骨的连续性。如需要,刮除后可辅助皮质类固醇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辅以低剂量放疗。对于多发性病变,需采用联合化疗;对活动性骨病变,可用放疗。全身化疗常用皮质激素加蒽环类细胞毒药物,这些化疗药物的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但化疗需反复进行,以避免停药后复发。对有肝、肺、骨髓受累的患者,提倡联合化疗。文献报道,联合化疗对有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完全缓解率可达 60 %,对肝、脾、淋巴结、皮肤病变的治疗反应最佳,而对肺部、中枢性尿崩症和骨损害,则疗效较差。 儿童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属于类肿瘤样病变。由于缺乏特异性体征,临床上往往以影像学所提供的作为指导手术的重要参考。因此术前要仔细阅读,线片,结合临床加以分析,避免倾向性猜测。在不能肯定是牙源性囊性病变及骨肿瘤时,手术拟以探查为好,同时作好进一步扩大手术的准备。麻醉可根据选择手术进路方式,采取全麻插管或在分离麻醉加局麻下进行。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保留恒牙胚。当病变部位显露后,根据病灶组织色泽、质地、有无包膜或囊壁做出初步判断。随即切取一块组织送快速冰冻检查,如确诊为EGB,可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及病灶范围酌情继续手术。如病灶为单发性,手术不至于影响颌骨发育或造成功能障碍及诱发病理性骨折,可采取沿病变骨腔搔刮,尽可能减少去骨量。EGB组织松脆且无粘连,容易刮治,便于神经血管束及恒牙胚的保护。如牙胚已经游离,只要病灶不与口腔相通且骨腔有固位点,可以将牙胚经生理盐水洗涤后,用明胶海绵包裹好重新置入骨腔内。对不适宜手术的患儿,可选择放疗,通常剂量为15,20Gy。Schajowicz认为该病对放射线极为敏感,采取放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单发性颌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的预后良好,如杜晓军等报道9例颌骨EGB患儿,手术刮治7例,放射治疗2例,随访5年均未复发;而多发性患者的预后较差,可因全身并发症而死亡。LCH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变的累及范围以及受累器官的功能障碍程度。研究显示,肝脏受累导致的黄疸和骨髓受累导致的血象抑制,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2-氯脱氧腺苷对LCH有效,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可进行试验性治疗。应用细胞毒药物克拉屈滨(cladribine)治疗l3例LCH,剂量按0.14mg/kg?d,静脉输注,2h内滴完,连续5天,每4周为1个疗程,最多6个疗程。结果,l2例反应良好,在经过平均3个疗程的治疗后,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近来应用吲哚美辛治疗l0例并发骨骼受累的LCH。吲哚美辛的剂量按2.5mg/kg?d,疗程为l,l6周。结果8例患者完全缓解。因此认为,吲哚美辛是并发骨骼受累的LCH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疗法,但是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也有学者报道,口服碘化钾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
本文档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治疗.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