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2017-09-19 45页 doc 82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在动物界中就存在。 保罗?朗格朗(提出)、埃德加?富尔(确定)---终身教育。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非制度化教育(对制度化教育的改良)思潮的代表。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育观念。 孔子---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主张因材施教(启发)。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强调推理。 西方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问答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
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在动物界中就存在。 保罗?朗格朗(提出)、埃德加?富尔(确定)---终身教育。 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非制度化教育(对制度化教育的改良)思潮的代表。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育观念。 孔子---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主张因材施教(启发)。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强调推理。 西方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问答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提出儿童分阶段教育)。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 卢梭---小说体《爱弥尔》,引起人们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去研究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的兴趣。 裴斯泰洛齐(瑞士)---信奉卢梭,实践家,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并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 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赫尔巴特(德国)---信奉康德,《普通教育学》。 洛克(英国)---“白板说”:天赋智力人人平等,认为绅士教育最重要。 福禄培尔(德国)---《人的教育》,幼教领域。 斯宾塞(英国)---《教育论》,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其处于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时期。 拉伊/梅伊曼---“实验教育学”。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生长”,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 凯洛夫---《教育学》。 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和发现法。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将科学的现代系统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中。 保罗?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概念。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性定义)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终身教育概念(时间、空间、方式、教育性质等方面):从横(统合性)纵(连接性和衔接性)两方面论述。 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 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正规化程度划分)从非形式化(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原始社会)到形式化(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无中学、年龄和班级区分),再到制度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正规教育)。 (实施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社会教育。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原始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第二,原始性。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第三,同一性(内容、对象和目的)和全民性。 1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教会学校教学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1763年,德国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最早的义务教育。 1986年,中国颁布“义务教育法”。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化、追求教育的相对自由、教育内部的民主化和教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普通教育学》强调的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我国“五四”前受其影响巨大) 凯洛夫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对我国影响巨大。该书主要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系统总结了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学科基本结构: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 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相对应;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小结: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的关系式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表现为政治不能违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不能以政治代替教育。 学校的政治局势常常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 二、生产力和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已有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生产力的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需求;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又为明日的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 但根本性质是:生产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三、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即普及)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五、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六、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七、学校文化的特征: 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学校物质文化(包括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组织和制度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中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从字面的两方面进行理解) 其表现为: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尤指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各种非认知因素(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个性等)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内发论者(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柏拉图---西方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格塞尔---成熟机制。 弗洛伊德(奥地利)---现代典型代表,性本能论;威尔逊(美国)---“基因复制”; 外铄论者(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 荀子---“性恶论”;洛克、华生---“白板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通过个体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发展关键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成熟: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主观能动性: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这是由单纯对外部世界的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柏拉图/涂尔干---“社会本位论” 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个人本位论” 狄尔泰/斯普朗格---“文化本位论” 3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协调、激励和评价。 (国家的)教育目的:关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教师的)教学目标:希望受教育者经过某一阶段学习后达到的要求。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式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不能相互取代。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的内涵 主要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性,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论述)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案例分析P104)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受教育权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学科专业素养;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教育) 3.人格特征;(积极乐观、豁达开朗、坚忍不拔、广泛的兴趣)【论述】 4.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两个内涵:所处地位构成的角色关系,交往过程中构成的心理关系。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杜威---学生中心说。 三种关系形式:教学内容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民主平等、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者的个体。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 第六章 课程 斯宾塞(英国)---始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 课程分类: (制定者/管理层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性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 拓展性课程eg:文化素养课程、艺术团队活动、环境保护课程。 研究型课程: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组织核心)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优点:逻辑严谨、易于编写;缺点:易形成传统思维定势,不利于课改中新科目的纳入、忽略儿童兴趣、分割知识,不利于学生整体上认识世界、忽略实际需要,填鸭式教育。 4 (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学生为主体,learning by doing 综合课程:大拼盘 隐性课程特点: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 教育目的(国家总目标)―>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确定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和感受。 课程设计(简答): 意义: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基本要求:1.合目的性;2.合科学性;3.合发展性。 “泰勒原理”(了解),引申出设计四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 一、 教学计划 概念: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 课程/教学大纲 概念: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三、 教科书 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主体部分包括教科书(其主体是课文)和讲义。 课程评价: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目的:改进课程和改进教学 功能:诊断、修正和决策。 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弊端: 1. 课程管理僵化(中央集权制,缺乏灵活性,无法照顾各地差异); 2. 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 比例分配不合理) 3.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第七、八章 教学(上下) 布鲁纳(美国)---发现教学法(learning by discovery) 斯金纳(美国)---程序教学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 卢扎诺夫(保加利亚)---暗示教学 教学:在教育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二、 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三、 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5 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教学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属学校工作;智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属教育内容,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教学过程(案例分析):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有其特殊性(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中学教学原则(案例分析):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启发性原则(论述、简答): 定义: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2.设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现教学:环节---提出问题,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验证假设,得出原理或概念。特点---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以独立探究为主。 程序教学:目的明确,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也较少,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范例教学:由个及类再到规律直至获得经验实施教学,重视基础,利于迁移,但随着知识更新频率加快,选择范例教材难度加大。 暗示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学习,但对教师素质要求高,需有一定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准备繁琐,对环境要求高。 备课(案例分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弄懂、吃透、内化) 制定教学方案:学期、课题(单元)、课时教学方案(又称课案) 【课案内容: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型、主要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内容具体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时间分配等)、教学反思。】 上课 课型: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任务划分) 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采用的主要方法) 试题类型:供答型(简答式和陈述式)和选答型(是非题、选择题和组配式)。 测验的效度: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学业成绩检查的测验应围绕双基展开。 信度:即可靠度。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班级授课制: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打破传统班级(跨学科能力分组/学科能力分组)和内部分组--不变传统班级(分组、测验、合并、再分组)。 6 主要优缺点: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困难也有:1.科学全面客观的鉴别学生的能力很困难;2.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分组教学问题上学校、老师、家长难以达成一致;4.学生处于心智成长变化中,分组必须经常变化,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其学生克伯屈(设计教学之父)改进并大力推广。 强调以活动课程代替学科课程,获得对知识的整体认知,但忽视系统知识,实施过程困难诸多,难以落实。 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1920年首创,废除讲授制,改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易造成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形式上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内容上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初高中德育目标(注意对照):思想政治方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道德行为方面。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要求:与马列主义等相结合,与现实性相结合,符合德育总目标。 2. 正面教育原则; 要求:坚持正面说理,树立先进典型。 3. 知行统一原则; 4.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论述); 5. 因材施教原则; 6.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锻炼法、品德评价法。 德育模式: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式。 认知模式---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体谅模式---由彼得麦克费尔所创。 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班级管理 班级: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 班级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 班级管理: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采用适当方法,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我国中学班级管理有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平行管理(来源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理论”):将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 7 管理结合起来,双管齐下,相互影响。 班级民主管理:(核心)引导学生形成对集体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1.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2.建立班级民主。 目标管理(德鲁克):(核心)将传统的他控式变为自控式,强调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专断型和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程度低。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客观题: 一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2、教育以活动的形态存在,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 3、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4、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5、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6、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8、“终身教育”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9、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10、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11、家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 1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是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一所文艺专科学校。 13、西欧最早的是雅典时的弦琴学校。 14、西方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1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6、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7、《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8、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两种不同性质<即分别服务于社会和个人的闲暇生活>。 19、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0、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19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1、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 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2、杨贤江化名李浩吾于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论述教育的著作。 二 23、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4、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文化的保存、传递、交流、融合、创造、更新等。 25、个体身心发展水平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26、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7、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28、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9、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8 3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反映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 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31、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 32、在教育系统的诸多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33、受教育权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 3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 35、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36、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广义定义) 37、隐性课程由贾克森于1968年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38、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39、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40、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41、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42、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43、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44、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45、赫尔巴特首次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 46、教学工作是围绕上课这个中心,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 47、测验能否准确考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取决于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4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整理与论证。 49、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1903年《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 下来。 50、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5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 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 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52、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53、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是班主任常用的较为典型的领导管理方式。 简答: 一 1、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独有的活动, 答: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类提倡“终身教育”。综上所述,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学校教育的特征, 答: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从定义展开);第二,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教育者与对象);第三,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师资队伍、教育对象、场所、内容、方式、师生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 3、社会教育的特点, 答:第一,对象的全民性;第二,地点的广泛性;第三,内容的实用性;第四,时间的终身性;第五,形式的开放性。 4、学校的产生条件, 9 答: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答: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6、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7、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答: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产学合作和教育本身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观念、功能、内容),多元化。 8、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答: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二 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答:第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第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第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10、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答: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第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11、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区别, 答:传统的学校教育:“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优劣标准依据“筛选制度”,严格的“年龄阶段教育”,存在时空限制。 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无年龄段教育”,跨时空教育。 1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答:第一,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第二,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第三,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第四,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13、学生文化的成因, 答: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三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第一,不均衡性;第二,顺序性;第三,阶段性;第四,个别差异性;第五,互补性。 15、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答: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 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16、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答: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10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 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7、教育是如何实现对人的地位提升的基本功能的, 答: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对人价值的发现,对人潜能的发掘,对人力量的发挥和对人个性的发展。 四 1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答:一,其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应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9、美育的任务, 答: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好审美情趣;三,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0、学生的义务, 答: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1、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答: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五、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六 22、课程概念, 答:课业及其进程。系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是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 23、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答: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4、教学计划的构成, 答: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察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25、课程实施过程中考虑的问题, 答: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信息。 26、分析教学任务, 答: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2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答:一、课程计划本身;二、教师的特征(参与、态度、能力、合作交流);三、学校的特点;四、校外环境。 28、课程评价的方法, 11 答: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和表现评估。 2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答:一、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变学业评价为学生整体发展评价);二、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三、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四、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30、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答: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31、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基本思路, 答:1.课程功能转变;2.课程结构改革;3.课程内容改革;4.课程实施改革;5.课程评价改革;6.课程管理改革。 3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答: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2.课程综合化;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5.以学生发展为本。 33、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答: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4、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 答:一、传授知识应准确科学、具有迁移功能,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二、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和创造;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注意因材施教。 35、教学过程的结构或是基本阶段? 答:激发学生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36、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答: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和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教师运用语言传授:讲授法/讨论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演示法/实验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38、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答: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39、课的结构(指综合课), 答: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提问、重点复述、练习)、布置课外作业等。 40、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41、班级授课制主要优缺点, 答: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且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理论脱离实践。 4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3、制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答: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44、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答:一、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三、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2 45、班主任在班集体形成过程中的工作, 答: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二、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6、班主任如何对学生的交往进行指导, 答:一、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需要,指导其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二、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三、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47、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答: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这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共青团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论述: 1、结合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由我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的);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由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决定);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总之,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在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其次,把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成为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人---即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结合具体的教育现象,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答: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强调“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应逐步缩小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学校、城乡学校之间的差异,使全体适龄儿童都入学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并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个人的潜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都要重视。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学生本质属性, 答: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包括主观能动性、思想感情和个 性特征。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其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且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受到教育,教师指导其进行学习,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4、德育过程的规律, 答: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注重引导性和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要实现基本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的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青少年主观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客观现实矛盾的复杂性,学生需要具备各种道德品质,需螺旋式反复培养。 13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村支部书记在乡镇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XXXX,是XXX村村支部书记。能够在今天的会议上发言,我深感荣幸,这是乡党委、政府及管理区领导对XXX村“两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珍惜荣誉、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再创佳绩的鼓励。 XXX村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1500口人,村域面积9600亩,而耕地面积仅有1370亩。与杨庄管理区大部分村一样,距XXX街较远,自然条件较差,山多地少,人均不足一亩地。 2005年,我接任村支书时,全村还有贫困人口520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也没有什么产业,村里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在家靠天吃饭。 为了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村两委做了很多难,也出了很大力。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不走泥巴路也是全村男女老少多年来的期盼,于是,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将修路确定为全村头等大事。通过跑项目、要指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07年修通了新东、新西、河西三个组至四柳路的1.9公里村村通道路,08年又修成石东、石西两个组的2.3公里村村通道路。截止目前,全村六个自然村全部通上水泥路,其中XXX、河西两个村民组已经达到了“户户通”。 14 修好了路,群众们走亲串友方便了,上街买东西方便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个村干部觉得跑腿流汗都值了。但是,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群众腰包不鼓、兜里没钱,依然是饱一顿饥一顿,甚至有些困难户吃了上顿没下顿,咋办,经过村两委班子多次商议,一致认为要发展一个产业,要有特色,要有高效益。结合村情,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决定组织群众沿北部山区,大力发展以薄皮核桃种植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说了就算,想了就干,经过做群众工作,甚至是村干部带头种植,如今,全村已经发展薄皮核桃2000余亩,建成苗圃园两个、占地150多亩,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4个、养殖合作社1个,已经有一部分群众得到了实惠。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当重视,我们村两委班子也做了不少努力,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虽不能与平原地区相比,但在山区农村也称得上亮点。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村被乡党委、政府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在上级的支持和全村群众的努力下,试点XXX组完成路面硬化、修补300余米,整理边沟280米,铺设道沿石100多米,种植绿化树木312棵,粉刷墙壁600余平,初步实现了污水不乱流、垃圾不乱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可以说,一直以来,村两委班子总是在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总是在想方设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我们也很知足,但并不是满足,更不会骄傲。下一步,我们还要牢记乡党委、政府的嘱托和全村群众的期望,继续发展特色产业,尤其是薄皮核桃种植,力争今年再发展 15 600亩,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把产业做大做强,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进一步解决XXX组试点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加强对群众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将XXX组打造成居住环境优美、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其余村民组辐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负领导和群众期望,让XXX村成为一个产业结构明晰、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的美丽乡村。 县委第一责任人组织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情况报告 根据XX省委巡视统一部署,XX年4月24日至5月23日,省委县(市、区)巡视一组对XX县进行了巡视。8月18日,省委县(市、区)巡视一组向XX县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切实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XX县委高度重视省委县(市、区)巡视一组反馈意见,坚决把整改工作抓严抓实抓到位,切实承担起巡视整改的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张镇城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积极主动对照反馈意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一)统一思想认识,认真领会省委要求和巡视组反馈意见 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张镇城同志立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学习省委重要指示,领会把握巡视组反馈意见。通过学习,大家 16 深刻认识到省委县(市、区)巡视一组代表省委到XX开展巡视工作,对于我县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巡视组提出的整改要求和各项意见,明确具体,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完全符合XX实际,充分体现了对XX工作的关心支持,体现了对XX广大党员干部的警示和爱护,是县委总结反思、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为此,县委要求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此次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为动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省委对县(市、区)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二)加强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整改落实 县委对巡视整改工作负主体责任,纪委承担监督责任。整改工作在县委常委会集体领导下开展,建立牵头挂项机制,由张镇城同志总体负责整改落实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和相关领导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根据职责分工相互配合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张镇城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力亲为抓部署、抓推动、抓督导,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专题会议,对落实巡视整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在赴XX中央党校学习期间,还多次打电话了解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国庆长假回XX期间,专门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召集相关领导进一步研究,督促落实跟进措施,推动整改落实。县长何德发等领导对照整改问题,牵头制定分管联系领域内问题整改推进措施,督 17 促县直部门和乡镇推动整改落实向基层延伸;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积极对照整改任务,各负其责、抓好整改;县委办、政府办、纪委认真做好协调、推进、督办等工作,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整改的工作格局。 (三)明确责任分工,从严从实开展各项整改工作 县委针对巡视组反馈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选人用人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等四方面8项内容,研究制定《关于落实省委县(市、区)巡视一组〈关于对XX县巡视情况的反馈意见〉的整改任务与分解方案》,细化分解成19项整改任务,每项整改事项都确定了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明确了整改时限和目标要求,使责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具体,保证了整改事项“件件有方案、事事有人抓”。张镇城同志在统筹协调抓好整改落实各项工作同时,带头领办具体整改事项,担任3项整改事项的牵头领导,其他常委也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领办整改事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深入研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进整改。同时,坚持把整改落实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相结合,以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推动作风持续转变。 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省委县(市、区)巡视一组向我县反馈了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选人用人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等四方面存在的问题。截止10月15日,四个方面 18 19个具体问题,已经整改完成14个,正在整改5个;移交初信初访件44件,已核查结束37件,正在办理7件;对相关责任人88人进行责任追究,涉及科级领导干部39人,其中,进行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辞退等57人次,立案查处31人,已给予党政纪处分26人。具体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1.“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一是着力落实“两个责任”。县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对巡视整改工作的重要部署,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XX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度,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责任追究的情形、方式、程序及结果运用,促进责任落实具体化,督促党委领导班子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扎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协助县委加强党风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纪律审查力度,进一步严明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查处以招商引资为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案件,并及时给予问责和曝光,努力形成高压态势。2015年1-9月,全县共新立案79件,办结65件,党政纪处分65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人,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同时,强化自身建设,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常态化机制,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今年共组织纪检监察系 19 统综合业务培训班3期培训230人次,选派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中央、省、市纪检监察业务培训25人次。 二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全面”和“从严”意识及措施,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制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抓常态,把严格执行和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重大事项报告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干部监督制度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抓,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民风社风。今年来共有178名拟提拔或调整的领导干部提交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科级干部报告婚丧喜庆等个人重大事项28人次。抓重点,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对他们在政治立场、民主决策、廉洁自律和班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把好选人用人关口,今年共对6批160名转任或拟提拔对象进行任前公示,组织2批15名拟提拔科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参加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岗位领导遵守财经纪律等情况的监督力度,今年共计划对18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完成10个,在审3个。抓问责,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坚持把责任追究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环节,今年已查处责任追究案件19起,问责科级领导干部35人,其中,立案调查17人,给予党纪处分13人,诫勉谈话9人,责令作出书面检查9人。 三是认真办理巡视组移交事项。首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及时核 20 查省委巡视组移交的信访件和问题线索。要求纪委对巡视组交办的信访件和问题线索162件,其中:业务内信访件84件(初信初访件44件),业务外信访件78件(已转相关部门办理),建立工作台账,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由县纪委常委带队,进行调查核实。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在梳理排查问题线索的基础上,对可查性强、时机成熟的适时启动立案程序。截止10月15日,44件初信初访件中,37件已核查结束,7件正在办理。其中:查实转立案12件15人,已给予党纪处分15人;部分属实7件,已整改到位3件,建议提起诉讼1件,给予诫勉谈话1件,正在落实整改2件;失实了结15件;直接了结3件。对巡视期间,西潭乡党委副书记李南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操大办丧事,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县纪委及时立案调查,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其次,着力做好日常信访举报工作。及时处置新受理的信访件,做到当周签批交办,限时办结。今年1-9月,新受理检控类初信初访103件,逐件进行核实,从中发现问题线索并转立案39件,有效减少信访存量、遏制信访增量,努力做到信访件“零暂存”。 2.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 责令相关单位、部门进行自查清理,逐个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出台《XX县加强和规范财政性资金对外借款行为管理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等文件制度,加强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 (1)关于有的BT项目建设不规范问题 ?厦深高铁XX站站前广场及道路建设BT项目。县城投公司及时 21 组织审核调查,强化整改落实。一是强化BT项目财政审核和政府项目工程审计结算工作。9月17日,县审计局已对该项目进行审计。二是站前广场及道路建设BT项目建安费下浮1.5%。三是启动追责程序,县纪委对时任城投公司总经理林光荣、副总经理林镇国分别进行党纪立案调查,县城投公司对财务部负责人许隽生进行效能告诫,并通报批评。四是建立健全制度,印发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制定小额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加强对业务人员招投标政策法规和BT项目知识的培训教育。 ?XX县中医院搬迁(含瑞康医院)建设BT项目。一是建安费下浮比例按3 % 进行结算。二是对未能认真把关项目建安费下浮比例等问题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县卫计局分别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中医院副院长沈永义效能告诫、直接责任人基建科科长沈汉乾行政警告处分。 ?南湖公园片区及配套用地建设项目。加强对南湖公园片区及配套用地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县城建局责令业主单位提交书面情况说明,并对其进行约谈和通报批评,给予相关责任人XX县房地产综合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沈少山行政警告处分。同时,采取了三项整改措施:一是终止该项目土地一级开发条款,并终止土地挂牌出让净收益的30 % 分成的合同条款,另按合理的回报支付投资人的投资收益。二是403.69亩土地由政府方面统一收购储备挂牌出让,所得土地出让金偿还上述投资款及收益。三是对于项目未约定回购期问题,县房地产综合开发总公司正在施工方协商合同条款变更。 22 (2)关于有的工程项目以时间紧、要求高为由规避公开招投标问题 ?XX工业园区绿化项目规避招投标问题。县纪委责令XX工业园区分管建设工作的党工委委员杨云飞、土地规划建设局局长沈仕超作出书面检查。目前,工业园区已建立健全园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决策、实施机制,规范建设项目的运作流程,建设发展公司年初按照规划提出项目盘子,制定年度投资计划,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完成时限,报园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再按计划、按程序实施项目,避免随意性。 ?金都工业集中区绿化项目规避招投标问题。金都工业集中区要求市政公司、招投标工程领导小组、财税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动,组织人员开展工程项目清理。县纪委对时任金都工业集中区市政工程建设公司经理肖华顺进行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金星乡规避招投标问题。2011年7月,乡政府将总价25万余元的办公楼主楼铝合金窗项目发包给无施工资质的个人,用现金结算并多付2万元,现已收回多付铝合金窗项目款19031.9元。关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将总造价78.82万元的绿化配套工程分为3个项目实施,以及计生服务所业务用房大楼1台电梯工程(造价22.9万元)未经政府集中采购等问题,金星乡于8月31日召开专题会议,乡党委书记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向班子会作检讨,深刻反省,并制定整改方案,具体到责任人、责任单位,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县纪委对时任金星乡党委书记李保芳进 23 行党纪立案调查。 ?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方的选择,没有按规定进行招标,而是采用邀标或比选方式问题。加强县污水厂扩建及管道配套工程、站前广场、连站大道拓宽工程等项目的监督管理,制定工程招投标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应招标的工程项目百分之百招标,确保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关于部分工程项目随意增加工程量、提高工程造价问题 ?县城投公司擅自同意施工方因取土点改变增加项目工程费用问题。县城投公司及时成立调查组,对巡视组反馈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梳理,深入分析研判。一是强化BT项目财政审核和政府项目工程审计结算工作。9月17日,县审计局已对该项目进行审计,确保国有资金不流失。二是暂停支付第二、三期70%回购款。三是施工方同意分担业主因取土点变更重新租地、赔青、坟墓迁移等费用110万元。四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县纪委对时任城投公司总经理林光荣、副总经理林镇国分别进行党纪立案调查。县城投公司对项目现场负责人沈洪辉进行辞退处理;对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许松琛、沈晓三、沈森鑫等3人,因现场监管不力问题,进行调离岗位处理,并通报批评。 ?县南环城路及玉峰南路道路工程项目调整中标价问题。县城投公司把该工程相关资料文件及省巡视组对该项目巡视提出的问题一并报送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由审计部门根据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核定,公司与施工单位的结算最终以审计结算价进行结算。同时,县纪 24 委对时任城投公司总经理林光荣、副总经理林镇国分别进行党纪立案调查,城投公司对该项目工程部负责人许晓东进行效能告诫,并通报批评。 (4)关于违规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问题 ?桥东镇。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桥东镇政府有14个工程项目以收款收据做账。桥东镇要求相关施工单位补开具正式发票入账,目前已补开发票的工程13项,总金额125.1015万元;未补开发票的工程1项,金额1.18万元。鉴于时任党委书记沈瑞强违纪被开除党籍,县纪委对时任镇长沈晓文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责令财务人员作出书面检查。 ?深桥镇。2011年3至2014年11月,深桥镇政府有23个2-21万元不等的工程项目以现金结算方式支付,总金额85.39万元,并以收款收据做账。深桥镇要求23个工程项目负责人补开税务发票重新登帐,已全部整改到位。县纪委已责令有关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并将结合有关问题线索进行问责。 (5)关于违规出借国有资金、出租(售)国有资产问题 ?深桥镇违规出借公款问题。经查,深桥镇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共出借国有资金32笔给9家民营企业,尚有部分资金未收回。深桥镇加大整改力度,约谈业主,制定催讨计划。县纪委已成立调查组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将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财政性资金非公务借款清理专项行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财政性资金对外借款行为管理意见》,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25 ?县交通局违规出租挖掘机、交管站站房等国有资产问题。县交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并作出整改。一是现四都、三角点、太平三处交管站房结欠租金均已入库,原出租协议不再延续,交管站房原租用者已撤离。二是挖掘机原租用者已于9月3日交回机械及随机附件,租赁协议也随之解除,挖掘机结欠租金已追缴到位,挖掘机已入库管理。三是交通局日前已按规范程序向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交管站房等国资出租(处置)报批手续的程序。四是对时任人秘股股长沈俊光未能及时报告上述国有资产出租协议到期(或应解除协议)时间,延误单位按规范程序办理公开出租(处置)报批手续时间等问题,县纪委对沈俊光进行党纪立案调查,责令交通局局长张育纯作出书面检查。 ?XX工业园区将新城花园店面低价出售问题。经查阅相关资料,XX工业园区出售的新城花园17间店面中,时任班子成员均无购买,个别领导的亲戚、身边工作人员是否有购买正在进一步核实。 3.少数基层干部在土地征收流转中以权谋私,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一是严格监督。县委、县政府把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主体作用,县民政、财政、人社、国土、城建、农业、卫计、税务以及基层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行业涉及到的部门,既各负其责、主动履职,又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着力整治行业、系统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 26 风”和腐败问题。二是严肃执纪。纪检监察机关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列入纪律审查重点,作为纪律处分的重要内容。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用纪律管住大多数。大力加强土地廉政风险防控,开展打击非法买卖土地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非法倒卖土地行为,去年以来,查处了党员干部非法买卖土地窝串案,涉案56人,立案24人(其中科级8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涉案金额460多万元。同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医疗领域、惠民资金拨付中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今年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28件,党政纪立案28件,现已党纪处分25人。其中,医疗卫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4件,惠农强农资金拨付中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10件,基层干部吃拿卡要的案件1件,查处基层行政执法乱作为案件5件。三是严加防范。相继出台《关于建立惠农资金落实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强农惠农资金公开公示制度》、《关于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度,规范惠农强农资金使用;印发《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专项行动方案》,严肃查处土地流转中侵害群众利益案件。 (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方面 4.公务用车费用支出偏高问题 一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县委办、政府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费用支出管理的通知》,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坚持总量控制、规范管理、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车辆经 27 费预算支出,以前三年的平均数下调10%为基数,科学设定单位公车运行费用限额。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派车制度,实行定点维修制度,严禁以收款收据报销车辆维修费用。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实行定额用油、一车一卡、专卡专用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公务用车燃油费的监控管理。二是开展燃油补贴清退工作。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存在违规发放交通燃油费补贴,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县整体公务用车费用支出偏高问题。为严肃财经纪律,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由县政府办下发《关于清退违规发放交通燃油费补贴的通知》,要求全县各单位自查清退2013年7月1日以来违规发放交通燃油费补贴。截止10月15日,全县共清退违规发放的交通燃油费补贴121.44万元。三是强化公务用车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全县公务用车费用支出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效能办采取巡查、暗访、督办等方式,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限地点对全县公务用车油卡使用、定点停放、派车制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加大惩处力度。今年来,共查处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报支私车费用和违规发放交通燃油费补贴等问题7起13人,如查处了梅岭镇违规发放交通燃油费补贴问题,对梅岭镇原党委书记陈金平、原纪委书记杨立辉进行党纪立案,对时任镇长沈来龙、现任镇长陈三武进行诫勉谈话;县国土资源局秀篆国土所所长陈武元公车私用问题,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桥东镇原党委委员XX顺违规报支私车费用问题,给予XX顺党内警告处分。 28 5.公务接待管理不严、财务报支不规范问题 一是认真核实整改。针对县林业局等10个单位公务接待管理不严、财务报支不规范等问题,县纪委已组织人员进一步调查核实,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并对违反规定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关于县林业局公务接待和招商引资接待开支票据不规范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对县林业局负责食堂接待的人秘财务股股长沈金辉、副股长陈镇林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县林业局局长胡平忠作出书面检查。?关于县公安局公务接待和招商引资接待开支票据不规范问题,经核实,对县公安局负责公务接待工作的时任警务保障室主任李小明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食堂管理员沈玉龙作出书面检查。?关于XX工业园区公务接待和招商引资接待开支票据不规范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对园区分管办公室的党工委副书记叶斌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园区副主任王雪芳、财税局局长林荣治、经发局局长吴丽萍等7人作出书面检查,责令退缴未注明接待事由、对象、人数标准等内容的已报销票据7张金额计5250元。?关于金星乡同城接待、异地接待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对分管党政办的时任金星乡副乡长沈宝川进行诫勉谈话,责令金星乡党委书记陈燕贞、财政所所长陈永林、党政办副主任林炎钦等4人作出书面检查。?关于县发改局同城接待、异地接待和用公款购买土特产品问题,责令县发改局副局长许旭松、时任办公室主任叶和泉等3人作出书面检查,责令退缴违规购买土特产品金额计1.15万元。?关于交通局等单位同城接待、异地接待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对经办人员沈舜平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沈彩明进行约谈,责令 29 县交通局退缴“2015年1至3月异地接待开支”金额计5022元,责令交通局局长张育纯作出书面检查。?关于霞葛镇以收款收据报支接待费和公款购买土特产品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已责令霞葛镇进行整改,对时任镇长陈敏聪、现任镇长吕自信、时任党政办主任张文培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党委书记沈林松进行诫勉谈话。?关于深桥镇用公款购买土特产品问题,县纪委对深桥镇时任组织委员兼党政办主任吴志斌、工作人员吴激进行约谈,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关于白洋乡用公款购买土特产品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对白洋乡时任乡长许仲岚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纪委书记田元斌、分管公务接待工作的时任党委委员林惠丹、时任党政办主任李煜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党委书记沈东生、乡长吕新国进行诫勉谈话,责令白洋乡党委宣传委员黄瑞麟、财政所所长许朝辉等13人作出书面检查,同时,白洋乡党委研究决定将财政所所长许朝辉降职改任财政所副所长,将总务陈志明调离党政办,给予白洋乡党政办通报批评,并撤销党政办“总务”岗位。?关于四都镇公务接待和招商引资接待开支票据不规范和大额办公用品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问题,经核实,县纪委对四都镇分管党政办的党委组织委员沈一娟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责令时任镇长蔡祥瑞、党政办主任张文艺等7人作出书面检查。二是健全完善制度。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XX县推行财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XX县县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财务报销,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出台《XX县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管理意见 30 的通知》,对公务接待范围、接待标准、审批程序和报销手续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加大查处力度。在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由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带队,抽调乡镇纪委书记、县直纪检组长、财政局、公安局等部门人员,组成5个督查小组,对48个乡镇(区)、县直单位和旅游景点,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三公”经费支出等情况,发现疑似线索37条,调查核实4条,转党政纪立案3件。今年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起68人,立案调查1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7人,诫勉谈话12人、书面检查37人、责令辞退1人,点名道姓通报4起5人。 6.干部“庸政、懒政、怠政”现象 一是强化干部思想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发挥乌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作用,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原则,明确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意识。二是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贯彻落实《XX县深化“马上就办”行动、优化发展软环境的实施方案》,围绕纪律作风开展督查,针对可能存在的一些干部纪律松懈、庸懒散拖以及群众办事“三难”等现象,综合运用经常性、随机性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督查。出台《2015年度绩效考评工作方案》,促进转变作风、高效履职、优化服务。三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紧盯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省、市“三比一看”、“三个年活动”和“大干六个月”等活动的部署要求,抽 31 调干部到重点项目、征地拆迁一线锻炼,提高干部担当意识和执行力。修订完善《注重工作实绩推荐选拨干部考评办法》,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导向。同时,把监督干部同信任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统一起来,支持干部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激发干部知难而进、干事创业。 (三)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 7.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监督不力、执行不到位问题 一是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着力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党纪观念。二是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开展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印发《关于2015年中秋国庆期间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不断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三是严肃查处对上级的决策部署监督不力、执行不到位等行为,特别是未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措施,以招商引资为名、白条开支等形式搞变通、应付等问题,加大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了梅岭镇违规发放交通燃油费补贴问题,林业局等单位公务接待管理不严、财务报支不规范问题,白洋乡、霞葛镇等用公款购买土特产品问题。 (四)选人用人和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 8.个别单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 32 一是摸清底数,强化整改。经摸排,县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通局、林业局、农机站等6个单位,在同单位工作有亲属关系的公务员或事业(参公)干部共51人,其中违反《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的16人。截止10月15日,违反回避规定的16人中,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管干部存在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1对夫妻和1对兄妹已在巡视期间分别将其中1人调离原单位,其他在同一单位双方属同一领导分管的有亲属关系的12人,均对其中一方进行适当的岗位调整。二是建章立制,源头防范。县人社局参照《公务员法》有关回避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出台制定岗位和工作回避规定,坚决从制度层面杜绝“近亲繁殖”现象。同时,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等有关干部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力度,督促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 三、持续巩固和深化整改工作成果 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改,我县的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县委清醒地认识到,整改工作离省委的要求和干部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党风廉政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县委将严格对照巡视反馈意见要求,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抓常抓严抓实,坚持不懈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专项整治。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巡视整改工作紧抓不放,督促各级党组织加强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解决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向老大难问题开刀,做到敢碰硬、 33 啃“硬骨头”。 二是层层传导压力抓好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切实督促各级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起全面领导责任,特别是抓牢抓实党委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凝聚形成抓整改的强大合力。支持各级纪委聚焦中心任务,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监督,切实履行好党内监督职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是强化堵塞漏洞抓好建章立制。把显性问题整改与隐性问题查找统一起来,把立行立改与完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以落实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建章立制,扎好制度的篱笆,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以正风肃纪、高压反腐的有力举措,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性体制,促进全县广大干部廉洁从政,汇聚起深化改革发展、建设美丽XX的正能量。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XX;邮政信箱:XX县县委大楼四楼县纪委党风室;电子邮箱: 34
/
本文档为【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