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

2017-12-07 20页 doc 48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 师语撷英 教务通讯 教务通讯 教务通讯 JIAOWUTONGXUN JIAOWUTONGXUN JIAOWUTONGXUN (总第133期) (总第133期) (总第133期)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Dean's Office 20083 周济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沈阳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瀑布式”教学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外语教学改革 周济在教育部2008年...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 师语撷英 教务通讯 教务通讯 教务通讯 JIAOWUTONGXUN JIAOWUTONGXUN JIAOWUTONGXUN (总第133期) (总第133期) (总第133期) 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Dean's Office 20083 周济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沈阳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瀑布式”教学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外语教学改革 周济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2008年1月4日) 在中国,由于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又面对着世界发达 国家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我们必 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把经济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 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必须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3亿人口,这 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么多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素质高, 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教育,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 的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无论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 育。总之,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和平发展。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人的和谐, 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教育是提高人 的素质最直接的手段,是淳风化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最有效办法。我们 要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使全体人民都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普遍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1 有纪律的公民。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使亿万人民群众共享教育发展的成 果,共享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要落实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得到充 分的发展;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这样的基 础上,我们才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 力。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历史性目标,必须完成三个方面战略性任 务:一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我们要加快 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全 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 会。二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 育的质量。我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 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三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为社会主义 事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我们在这样三个方面实现了目标,就 有可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胡锦 涛总书记在2007年8月31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以更大的决心、 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 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各级党委、政府都在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把教 育优先发展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 2 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的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 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实现这个目标,要进一步落实各 级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责任和对公共财政投入的要求,从体制制度上保障教育 投入,要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特别是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 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8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 务,就是要配合财政部门研究制订实现4%目标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财力迅速增长,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切 实可能。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推动这一目标的尽快实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深刻理解:一是要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 形态,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二是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各 级各类教育都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上。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 和改进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按照大中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将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 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 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2008年要根 据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 教材建设;高校要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修订 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骨干研修和全员培养 工作,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课余是思想政治教 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 实践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掌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倡导 教师职工全员育人,特别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推进课程 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 3 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因材施 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充分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观念。 坚持“健康第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 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加强美育。将美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 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丰富想象力和 创造力。 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继续完善和全面 实施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 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 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重点放在考试内 容改革上,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扩大并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对政府、学校、校长、教 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激发校 园活力,凝聚师生合力,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生 活环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要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切实维护教 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的稳定。 加强教育督导,完善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完善教育质量的监测和督导机 制,推进素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 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 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党的十七 大报告还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 习型社会”。这就明确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 总体要求。 4 要认真落实陈至立国务委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工作委员会第18次 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 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加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适应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不同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渗透与交 叉,加强创新、紧缺人才培养。引导、鼓励高等学校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培 养目标,走特色发展之路。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作为学校中心 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建立质量保障制度。 教学评估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实施宏观指导和政府监控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做 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之逐步制度化、化和科学化。强 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深入 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 制和资助制度。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以初试、复试和推荐免 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从根 本上激发和调动研究生和导师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将学校的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 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 战略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方 向,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 究等领域的创新,加强国防科技合作,推动省部之间、部门之间、校企、行 业和区域之间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努力实现高科技 成果产业化,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继续办好大学科技园。 继续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 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承担起重大责 任,积极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党和人民 5 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全面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水平,产生更 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 学,使一批高等学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 人才和在知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尽快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 水平,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水 平的全面提高。 重点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扎实推 进并全力推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设岗位计划,健全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 务和师范生实习支教制度,使农村学校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师资补充渠道。 教师的收入分配制度、职务聘任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资格 准入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都要有利于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激励 和约束机制。教师培训主要向农村教师倾斜。2008年要着重完善农村教师的 工资、津补贴制度,重点做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落实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 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在高等学校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职 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始终把切实解决好教师的收入待遇作为教师队伍建 设的重点之一,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使教师 真正成为受全社会尊重的职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师教育体系。继续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 生免费教育试点,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试点。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 台建设计划,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 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 教师内在创造性和积极性。2008年要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展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 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6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 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 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 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从根本上说,要通过加快教育发展, 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坚持把农村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 臵,扶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特别要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 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城乡、 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同时,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特别要 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落实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 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特 别要总结推广和全面实施生源地贷款工作。2008年要进一步推动各项政策的 落实,切实加强资助资金的管理。 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化环 境,千方百计拓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空间,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大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 效机制,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要全面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度化, 使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的各个环节,包括试题、制卷、考纪、评卷、录取等都 切实落实公平性的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巩固和完善这些年来业已建立 的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新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分区规 划、分类指导,支持地方教育综合改革和统筹发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 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推进教育法制建设,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落实教育部新一轮教育立 法规划,配合做好制定《教育督导条例》和《考试法》工作,加快起草修订 《学校法》、《终身学习法》、《职业教育法》、《学前教育法》和《学位法》工 作进程,不断提高教育立法质量。要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 法行政、依法治校。 7 把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措施,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地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促进高水平大学与国外知名 院校、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开展“强强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 合作水平。进一步落实《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教育涉外法规政策。高度重 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强海外孔子学院建设,使汉语教学进入更多 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汉语逐步成为国际广泛运用的语言。 加强和改善教育领导和管理方式。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进一 步统筹好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统筹好当前工作和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推进 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注重运用法律、规划、拨款、标准、信息 公开等手段,加强教育宏观管理。 全面实施“金教工程”,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 理体系。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大力加强招生就业、学籍管理、 学生资助、办学质量监控、大学生就业、公派留学和教育涉外监管等应用平 台建设,面向社会提供良好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共管理。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包括健全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 民群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 育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 奋斗。 8 沈阳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要点 2008年,是深入落实我校第二届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沈 阳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建设的意见》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推动 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固化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切实提 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 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依据,以教育部、教育厅全面实施高 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把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引 导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不断创新教学工作理念和举措,稳步推进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校教学工作的 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重点工作 1.配合教育部、教育厅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全面实施,组织各 教学单位深入落实《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建设的意见》及其 配套制度,做好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区、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等 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和遴选工作,切实发挥优秀教学成果、高水平教学 团队在教学工作中的先进示范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依据《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工作分级职责》,确立、调整学校与二 级学院及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关系。按照《沈阳师范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 理办法》,加大教学事故处理力度,增强教学质量管理意识;使二级学院的 工作重心放在日常教学管理上,努力把人才培养工作抓好做实。 3.组织相关教学单位深入落实《沈阳师范大学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工作,出台分层教学、 托福和雅思教学,制定保障政策,并做好方案的宣传及实施工作。 4.把握四年一度的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机遇,做好2008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的推荐工作,为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高质、快速的发展。 5.以旅游管理学院、教育技术学院相关实验室为主体,积极做好省级 9 示范中心的申报及遴选工作,力争在建设省级示范中心方面取得开创性的进 展。 6.结合第四批校级教学改革立项的评选,出台详细的招标指南。以项 目招标的形式遴选4-6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作为重大攻关项目。 7.依据《沈阳师范大学关于设臵本科教学助理岗位的暂行规定》,做好 教学助理岗位的设臵、遴选等工作,切实发挥教学助理的教学辅助作用。 8.按照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协调指导相关教学单位认真细致的做好 按类招生专业的分流工作。 二、教学建设专项工作 1.本科专业建设工作 (1)按照专业建设规划的要求,组织各教学单位认真论证,申办新专 业。申办新的本科专业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要符合我校办学目标,更要 充分考虑人才的社会需求。 (2)组织相关教学单位积极筹备本年度省教育厅的试办专业评估。受 评专业包括: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绘画专业,外国语学 院的法语专业,戏剧艺术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体育科学学院的运动 训练专业,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 (3)对已获批准的省级示范性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学专业、英 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以及紧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给予经费的持续支 持,同时要更进一步凝练特色,推广交流建设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更 多专业进入示范行列。 2.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 (1)以2003年、2005年校级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为主体,评选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将优先申报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开展沈阳师范大学第四批校级教学改革立项的评审工作,此次教 学改革立项的评审将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特色凝练、课程体系优 化等方面。 (3)做好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的校内遴选、择优推荐和汇总申报工作。 3.教学比、竞赛的组织工作 做好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和教学奖项的示范推广工作。包括2007年本科教学名师学术论坛和2007年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获奖选手课堂教学节选展 10 示等。 4.实践教学及实验室管理工作 (1)做好双基实验室的复评工作和专业实验室的评估准备工作。确保 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室、化学基础实验室、生物专业基础实验室、电工电子 实验室顺利通过双基实验室的复评。 (2)结合学校专业实验室的评估与双基实验室的复评工作,深入开展 设备信息的完善工作,积极开通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和图书固定资产的网上登 记。 (3)做好小学期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安排,重点扶持与专业密切相 关的特色实践活动,打造精品、特色活动。 (4)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并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比赛。 (5)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加强对开题环节和教师 指导环节的检查。加强对各学院论文成绩为优秀的比例的控制,对成绩为优 秀的论文要进行二次答辩。 三、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1.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期末考试 命题质量的检查。 2.积极组织各教学单位评估办公室在配合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落实各项工 作的同时,开展具有特色、富有创新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比、竞赛活动。 3.进一步发挥校级教学督导员的监控及咨询功能,使其与各教学单位建 立良好的信息咨询和反馈渠道。 4.继续开展学生信息员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工作。 四、常规工作 1.修订、出台《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管理》。 2.做好教学运行的常规工作,完成排课、选课工作和各类考试工作。 3.发布学业警告、学生评教结果、教学运行状态等相关数据。 4.完成教学大纲、本科培养方案等教学基本文件的汇编工作。 5.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社会体育、表演等专业 的学位授予评估工作。 6.完成2008届毕业生学位授予和毕业资格审查工作。 11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要点日程安排 1.做好学生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补、缓考管理工作。 2.发布学业警告、学生评教结果、教学运行状态等相关数据 3.完成《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出台工作 4.完成教学大纲的汇编工作 5. 组织召开2007年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表彰会。 6.做好教学助理岗位的申报、设臵工作。 1.组织进行2007年本科教学名师学术论坛。 2.做好省级示范中心的申报及遴选工作。 3.完成沈阳师范大学第四批校级教学改革立项的评审工作。 4. 完善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和图书固定资产的信息登记工作。 1.做好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2.组织申报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 3.做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社会体育、表演等专 业的学位授予评估工作。 4.组织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和答辩工作的检查。 1.组织安排小学期的各项工作。 2.完成2008届毕业生学位授予和毕业资格审查工作。 3.组织各教学单位认真论证,申办新专业。 4.完成双基实验室的复评工作和专业实验室的评估准备工作。 1.组织进行期末考试工作。 2.评选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奖。 12 “瀑布式”教学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清华大学暑期对数千名大一学生进行外语强化 训练,打响了外语教学改革的“先锋战” (摘自中国教育报) 清华大学暑期外语训练暨外语文化活动月拉开了帷幕。在此后近一个月 的时间里,清华非英语专业一年级3300余名本科生,将体验一种全新的外语学习方式:专门的时间、专门的地点、强大的师资,数千名学生集中在一 起进行外语强化训练;四周四档主题活动、名家外语讲座、趣味横生的各种 竞赛与表演……如此规模、如此形式的外语学习活动不仅在清华历史上是第 一次,在国内高校中也尚属首次。 重视外语教学是清华的优良传统。此次外语文化活动月是清华人才素质 培养整体计划的一部分,同时参照了剑桥、哈佛和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类似的 活动模式。其指导思想是:转变大学外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体现“以学生 为本,人性化、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清华教务处处长胡和平说,外语文化活动月采取的是一种“瀑布式”的 教学方式,即集中地、大规模地强化式学习,旨在通过创造较好的外语实践 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较大幅度地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提 升学生的国际文化交流意识与能力。“活动月的重点是听说和写作等实用技 能的训练。”外语系主任罗立胜说,“要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交流中使 用,养成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自信心、自主性。” 清华外语系40余名英语教师、来自英语国家的38名外籍教师和35名 志愿者,组成外语文化活动月的强大师资阵容,负责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 100多名外语系英语专业的硕士生、本科生也组成了一个志愿者团队,为学 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此次活动打破以往分级教学的外语教学方 法,按现行的各院系分班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实行小班教学制。“这种分班 形式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跨越级别的限制,自主自愿地去提高自己的外语水 平。同时还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便于学生找到谈话的主题。”外语系副主 13 任张文霞说。 外语文化活动月采用面授课程、项目活动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 式,每周确定一个主题活动:第一周为音乐与文化,第二周为奥林匹克,第 三周是社会热点话题,第四周是传媒与交流。所有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 些主题展开。教师及志愿者们还筹划了一系列形式活泼多样的竞赛活动,有 戏剧、音乐、舞蹈、辩论、演讲、智力竞赛和多种体育项目,充分考虑了学 生各自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意愿。 据悉,暑期外语训练仅是清华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先锋战”。从今秋 新学期开始,学校将尝试把外语文化活动月取得的一些成果和受到学生欢迎 的做法纳入常规教学体系中。目前,学校正积极准备与国外有关机构合作, 从下学期开始推行“综合英语听说训练计划”;并尝试调整课程设置,根据 学生要求和兴趣爱好,力争把目前按级别、基础性的语言教学转变为知识性、 文化性的选修课程;在考核环节上,把考试与平时学习结合起来,真正调动 学生学习和使用外语的积极性。 14 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外语教学改革 西安翻译学院院长 丁祖诒 (摘自中国教育报)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西安翻译学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复合实用型涉外 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 口,符合新型人才观的要求。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作为一所以外语类专业教学为主的综合性民办大 学,学院采用“模块迭加式”的复合课程设置,这就是“外语+专业+技能” 或“专业+外语+技能”的三大块复合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学实践上实现了三 个统一: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统一;外语教学与现代化技能相统一;专业 教学与现代化技能相统一。 学院提出了实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创了“围绕 市场设置专业、围绕专业选聘教师、围绕就业打造人才素能”的新的人才培 养机制,在人才的素能结构上突出能力,而在能力构成上又突出其动手性、 实践性、适应性与创造性。 复合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科学而 理性地解决了培养目标的就业岗位选择问题——涉外性。这里的“涉外性” 一指岗位涉外;二指能力外向;三是外语主打。 为了保证学生的涉外素质与涉外能力,学院作了多方面的努力:课程安 排确保外语和外贸教学时数;外语教学中确保“听说领先”;教学环节确保 外语和外贸的实践为重;校园文化突出“外语氛围”;外贸课程教学既抓实 习又抓实训,尤其是突出了WTO知识的培训。 “复合实用型人才”的育人模式不仅仅是针对外语 类专业,而且适用于所有的专业。也就是说,这一育人模式是每个分院、每 个系、每个专业都可以贯彻执行的。 在教学环节上,复合实用性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体现在教学计划上,必须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15 其次,在教材选用上,坚持自编和优选的方针,以利于强化实践性教学 环节; 再次,教学内容围绕实践性要求不断改革; 最后,教学方法围绕实践性要求而不断调整和革新。在教学方法上坚持 推行以“三转变”促“三为主”的改革,即由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主学习 为主转变;从重知识传授向重技能培训转变;从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的转变。 为了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把英语听说课变成“语言实践 课”和“交流交际课”,创新了多种情景教学法,如看图说话、即兴表演、 话题讨论、复述课文、词语接龙、畅所欲言、讲述格言等。教学中的“三个 转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充分显示了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从而带 来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与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复合实用型 人才培养的基本教学格局。 学院的教学改革从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考试制度直到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处处都体现了一个“实” 字、一个“优”字和一个“践”字,也就是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 实用素能;以优质的教育资源,陶冶优秀的复合人才;以群众性的生动活泼 的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 1、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实用素能。在教学理念上学院坚持“听说领先” 的外语教学理念。所谓“听说领先”,就是指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能 力的培养中,始终坚持把听、说能力放在第一位。 2、以优质资源陶冶优秀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关 乎其成败兴衰的关键环节。学院在这个问题上有两大亮点:一是坚持高薪聘 名师;二是给兼职教师较高的课时费。 3、以群众性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活动,搭建培养学生创新实用能力的 广阔平台。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以及院方主办的 各种技能大赛和实践活动。学生们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地理解了 教授们传授给他们的学外语两字诀窍“泡”与“悟”。“第三课堂”活动主 要指节假日里学生主动外出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16
/
本文档为【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通讯校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