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2017-10-06 14页 doc 30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搜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填空: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 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 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细胞 组织(4种) 器官 系统(8个) 人体。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 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搜集]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填空: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 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 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细胞 组织(4种) 器官 系统(8个) 人体。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 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器官。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构成。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 能 正常值 (个/升) 红细胞 RBC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约5.0×1012 女:约4.2×1012 白细胞 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10) ×109 血小板 PLT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 ×109 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 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 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 房。 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 下腔静脉。 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 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 右心房。 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 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 向动脉。 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 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动脉血。 19.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 身去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的血管。 血管 概念 特点 功能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速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厚 较小 大 快 把血液从心脏 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 全身各部)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薄 大 小 慢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 送回心脏。(全身各部 心脏) 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很薄 最小 最慢 管内血液与 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各种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缺VA—夜盲症,缺VB1—神经炎、脚气病,缺VC—坏血病,缺VD—佝偻病。 胃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部分。肝脏在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大肠1.5米,起始端叫盲肠,上连着阑尾在腹腔右下部。 小肠盘曲于腹腔里,有5—6米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吸收是指把营养物质 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其中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维生素 进入到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被吸收,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淋 巴管被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填) 比较 开始消化的部位 主要消化的部位 消化液 消化的结果 淀 粉 口腔 小肠 唾液、胰液、小肠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 小肠 胃液、胰液、小肠液 氨基酸 脂 肪 小肠 小肠 胆汁、胰液、小肠液 甘油和脂肪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多、(肺泡数量多)?缠绕、(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都很薄)。 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它是反应肺的通气的 指标,值越大越好,体检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成年人约2500--4000ml。 呼吸频率:每分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成年人平静状态下呼频率约16—18次/分。 其值并非越大越好。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原理)。 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 散作用。 煤气中毒(CO中毒)、溺水死亡分别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的通气环节的 障碍。 呼吸的意义:吸入氧将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维 持体温的需要。 排泄:是指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 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 皮 肤:汗液(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气体(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泌尿系统:尿(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却只有1。5 升。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它包括肾小球、肾小囊) 和肾小管。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分泌作用三个 过程。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 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 腔内,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 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人体排尿,既排出了废物,又调节了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 常生理功能。 血浆与原尿比,血浆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与尿比,原尿含有葡萄糖。 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出生的有规 律的反应。反射是 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高级的神经活动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8.反射分为 条件反射 (后天的、高级的、可以消失、其中枢在大脑)。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永久不消失的、其中枢在脊髓、 受大脑控制)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 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的中枢是语言中枢。 吃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谈梅止渴都属于条件反射。 54.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动物的条件反射是由各种具体刺激引起;而人类的条 件反射除了可以由具体刺 激引起,还可以由抽象刺激(如:语言、文字等)引起。(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55.脊髓除了具有反射功能外,还具有传导功能。 56.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57.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它的表面是灰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 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特点是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因而增加了 大脑皮层的总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和神经元的数量(约140亿个)。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 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59.某人右侧躯体半身不遂,这是由于此人大脑左侧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引 起的。 60.眼球的结构由眼球壁(外膜、中膜、内膜)和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 体)构成。 61.眼球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区别 眼球前后径 晶状体曲度 物体落在视网膜的 看不清何处物体 纠正方 法 近视眼 过长 过大 前方 远处 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 过短 弹性小 后方 近处 配戴凸透镜 眼球成像演示实验中的白纸板、双凸透镜,分别相当于眼球中的视网膜、晶状体。 63.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这可能是视 神经或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 6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65.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 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 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大脑 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66.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67.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其振动通 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 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68.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 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输送到全身各处。 69.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70.体液调节: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 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叫体液调节。 7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区别 内分泌腺 位置 功能 引起的疾病 垂 体 位于大脑下部 分泌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等 幼年缺少——侏儒症 幼年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 甲状腺 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两侧 分泌甲状腺激素 幼年不足——呆小症 过多————甲亢 胰 岛 散布于胰腺中 分泌胰岛素等 不足————糖尿病 72.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的性 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73.人体的三道防线: 1. 皮肤和黏膜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 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74.免疫分为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如: 第一、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 用) 如:第三道防线 75.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 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 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病原体等异物) 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 殊蛋白质 77.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78.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 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被感染的人 群。 79.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 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遗传物质——染色体上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 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80.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81.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精子来自于父亲,卵细胞来自于母亲。 82.每种生物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相同,这些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自母方。 83.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 体上。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也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84.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减少半。 85.父母亲的性状是通过其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动植物的性状也主要是通过 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 86.写出6种组合的图解: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87.已知的眼睑这一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 是隐性基因(a)。在人群中有如下婚配组合,已知他们的性状或基因组成,请 填表写出他们的性状或基因组成。 父母的性状 父母的基因组成 子女性状 子女的基因组成 父母双眼皮 Aa×Aa 部分双眼皮、部分单眼皮 AA, Aa, aa 双眼皮 全部AA 双眼皮、单眼皮 部分双眼皮、部分单眼皮 部分Aa,部分aa 双眼皮、双眼皮 部分AA,部分Aa 双眼皮、单眼皮 Aa×aa 部分双眼皮,部分单眼皮 88.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 89.人类有很多遗传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且往往是隐性基因。 90.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 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大大减少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率。并非能杜绝得遗传 病 91.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分遗传的变异、不遗传 的变异(太阳把皮肤晒黑)。 92.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93.生物进化的历程(趋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 生。 9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古代鱼类,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爬 行类。 95.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96.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 97.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 适应被淘汰掉。 98.达尔文认为: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倾向,要生存就得为足够的食物和空 间而进行生存竞争,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 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99.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100.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生物化石越 多; 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生物化石越 多。 10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是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 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10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 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10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0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105.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叫生产者。 106.消费者: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而叫消费者。 107.分解者: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无机物,因而叫分解者。 108.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 定状态. 10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110.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相互间的营养关系。 11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12.生物圈——由各种生物和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这一薄层。 113.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占居全世界首位;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 11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却只占世界 人均1/3. 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在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和九寨沟等自然保 护区。 116.环境保护——是指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 117.生物科学将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
/
本文档为【生物会考复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