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7-09-28 5页 doc 19K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90例孕期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娩时的年龄、丈夫年龄,精神病遗传史,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及与药物的关系等进行随访登记,并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6.67%(15例);各药物组患者孕期病情,分娩年龄,首次妊娠例数,妊娠反应及阳性遗传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与药物剂量有关(P,0.05),氯丙嗪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大于其他药物,新型药物影响较小。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只要...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90例孕期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娩时的年龄、丈夫年龄,精神病遗传史,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及与药物的关系等进行随访登记,并将资料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6.67%(15例);各药物组患者孕期病情,分娩年龄,首次妊娠例数,妊娠反应及阳性遗传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与药物剂量有关(P,0.05),氯丙嗪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大于其他药物,新型药物影响较小。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对胎儿便有致畸、致死的不良反应,建议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氯丙嗪治疗时,应推迟妊娠或终止妊娠。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致畸 胎儿 出生缺陷 Effects of exposure to antipsychotics during pregnancy on newborns ZHU Shao-yi, YI li-fen, WANG Han-chan (Shantou university mental health center, Guangdong 51506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to antipsychotics during pregnancy on newborns. Methods: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f 90 women patients who received antipsychotics persistently during pregnancy.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irth effect was 16.67% (15patients).The maternal age, morning sickness, family history and disease severity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drug groups(P ,0.05). The ratio of newborns birth defect was related of drug dosage(P,0.05); The effects of chlorpromazine on newborns were more harmful than other antipsycotics.Conclusions: Antipsychotics have effect on fetus, so if patients were administered antipsychotics, especially cholpromazine, should delay pregnancy or terminate pregnancy. 【Key words】Antipsychotics drugs;Deforming;Fetus; Birth defects 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安全性的研究,国内外虽有报道,但结果不 一。作者就临床所调查的90例孕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用抗 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导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全部病例取自1997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均将孕期服药的利弊告知病人或其家人,取得知情同意后才继续用药和妊娠。共90例,其中住院23例,门诊67例,均符合如下标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孕期一直单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孕期未受过射线影响及患急、慢性疾病和各种中毒;家族无流产史(人流除外)、畸胎史。患者的年龄为23~35岁,平均(25.62?4.22)岁;病程7月~7年,平均(4.88?3.02)年。 1.2 方法 对孕期病人分娩时年龄及丈夫年龄、精神病遗传史、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及与药物的关系等进行门诊随访,逐项填写。畸型分类以ICD-10为基础。 2 结果 2.1 各药物组患者孕期病情分析 90例患者中氯丙嗪组19例(21.11%);舒必利组15例(16.67%);奋乃静组13例(14.44%);维思通组29例(32.22%);舒思组14例(15.56%)。妊娠期病情稳定11例(12.22%),波动者79例(87.78%)。其中氯丙嗪组稳定5例,波动14例;舒必利组稳定4例,波动11例;奋乃静组稳定2例,波动11例;维思通组和舒思组均无稳定病例。 2.2 本组患者分娩年龄、首次妊娠例数比较 90例患者分娩时年龄为21~35岁,平均(26.16?4.32)岁;分娩时丈夫年龄为21~38岁,平均(28.54?1.62)岁。两者相差2.38岁,男性年龄,女 性年龄,各药物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首次妊娠57例,占63.35%,且无32岁以上初产妇,此项各药物组也无显著性差异。见1。 表1 各药物组分娩时年龄、首次妊娠例数比较(略) 2.3 患者家族遗传史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比较及患者妊娠反应表现 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产的新生儿缺陷(包括死胎)有15例,发生率为16.67%。其中精神病家族史阳性者19例(21.11%),所产新生儿缺陷有4例(21.05%);精神病家族史阴性者71例(78.89%),所产新生儿缺陷有11例(15.49%)。两组新生儿缺陷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532,P,0.05)。各药物组患者的妊娠反应轻重不一,多数有恶心,少呕吐,没有对躯体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如需输液等营养药物支持治疗等。 2.4 新生儿性别及出生缺陷表现 本组患者所产新生儿第1胎有57名,第2胎有19名,第3胎11名,第4胎以上有3名。新生儿除5例(5.56%)早期流产性别不明外,女性53名(58.89%),男性32名(35.55%),男:女,1:1.42。出生缺陷率16.67%(15名),其中氯丙嗪组8名(8/19,42.11%),舒必利组3名(3/15,20.00%),奋乃静组2名(2/13,15.38%),维思通组2名(2/29,6.89%),舒思组14例未见缺陷儿,可见氯丙嗪组新生儿缺陷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尤其明显高于维思通和舒思两种新型药物组。出生缺陷儿表现为:早期流产5例,死胎1例(男性1例),缺指、残趾4例(男性1例,女性3例),唇裂并核黄疸1例(女 性1例),斜视1例(女性1例),心间隔缺损1例(男性1例),尿道下裂2例(女性2例)。见表2。 表2 各药物组新生儿性别及出生缺陷情况(略) 2.5 出生缺陷和药物剂量的关系,见表3。 表3 各药物组新生儿出生缺陷与药物剂量的关系(略) 新生儿出生缺陷与母体服药量比较:*:P,0.05,**:P,0.05。 可见,本组患者孕期的服药量均低于各组药物的常见治疗量,但所有出生缺陷儿的母体服药量则均达各组药物的常见治疗量。除了维思通和舒思两组新型药物外,其他传统药物组的出生缺陷儿母体服药量与出生正常儿母体服药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既往一些学者认为孕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对胎儿是安全的,Kris和Harer均通过病例组的观察和调查支持如上观点,1,2,。但近年来不论从实验室研究,还是临床观察,都证明抗精神病药具有致畸效应,3,4,,既可使胎儿各系统的畸形明显增加,致小头畸形、心间隔缺损、唇裂、尿道下裂、多指、无指及抑制新生儿的呼吸,出现血管性充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水肿、骨髓畸形等,又可引起染色体畸变,诱发基因突变,5,。动物实验也发现氯丙嗪可引起幼鼠的流产、围产期死亡增加及发育不全、学习困难和行为改变。本组90例孕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致胎儿畸形和流产有15例,占16.67%,显示了抗精神病药具有致胎儿缺陷的作用,与上述的报导相符。 本文孕期服用氯丙嗪组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达42.11%(8/19),舒必利组、奋乃静组和维思通组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分别为20.00%(3/15)、15.38%(2/13)和6.89%(2/29);14例服舒思患者未见有缺陷儿。氯丙嗪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高于其他各药物组。换言之,舒必利、奋乃静、维思通和舒思对胎儿的安全性较氯丙嗪大,但各药物组(舒思除外)的新生儿缺陷率仍明显高于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率(130.1/万),且本组新生儿缺陷率与患者的精神病遗传史无显著性差异。各药物组患者的新生儿出生缺陷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所服药物量均达常用治疗剂量,说明只要达到一定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便有较多的不良影响,而且出生缺陷儿的母体服药量明显大于出生正常儿母体服药量(P,0.05),说明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也加大。服用舒思的患者未发现有缺陷儿,维思通组患者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也较低,说明新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较传统药物更高,但因样本量尚小,也不可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1,赵贵芳,马登岱,王庚鑫.抗精神病药对胎儿影响的初步研 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3,新5(4):227-228. ,2,Onnis A ,Grella P. The biochemical effects of drwgs in Pregnaney,M,.Ind ,New York: Halsted Press ,1984:65-66. ,3,朱少毅,蚁丽芬.抗精神病药物致畸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1,60:4293-4294. ,4,叶绿,刘志中.妊娠分娩及哺乳妇女的精神科治疗的安全性,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34-35. ,5,陆亚文,杨玲玲.精神药物对生殖细胞诱变研究展望,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3,3:129-131. 作者:朱少毅作者单位: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广东汕头515063
/
本文档为【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