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空间想象力测试 向量与空间想象力

2017-09-17 15页 doc 32KB 6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空间想象力测试 向量与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测试 向量与空间想象力 向量与空间想象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 王尚志 北大附中 张思明 首都师范大学 胡凤娟 西安市教研室 汪香志 内容摘要:向量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高中向量部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文将阐述用向量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能使问题变得简单,同时又不削弱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本文将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空间想象能力与高中几何课程目标,高中几何概念与空间向量,距离、交角与算法,三垂线定理与空间向量,用空间向量讨论立体几何的某些问题,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提...
空间想象力测试 向量与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测试 向量与空间想象力 向量与空间想象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 王尚志 北大附中 张思明 首都师范大学 胡凤娟 西安市教研室 汪香志 内容摘要:向量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高中向量部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文将阐述用向量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能使问题变得简单,同时又不削弱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本文将对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空间想象能力与高中几何课程目标,高中几何概念与空间向量,距离、交角与算法,三垂线定理与空间向量,用空间向量讨论立体几何的某些问题,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提供高中数学教师理解高中几何中的向量。 关键词:空间向量,空间想象能力,三垂线定理,距离, 1 交角 1、空间想象力与高中几何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推理等基本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指出:“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数学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依托内容实现的,在必修2的几何课程中, 直观图、三视图、空间基本图形(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载体,对于希望在理、工科发展的学生来说,选修2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又一载体。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的增长,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内容的数学本质,内容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分割的。例如:“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用多种载体来实现的,下象棋、下围棋、打桥牌等都有助于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课程中,我们是通过具体的数学内容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反之,“逻辑推理能力”的增长,有助于对设定的数学内容的理解。“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 2 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里,我们着重来讨论“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是讨论基本图形(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而主要是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这两种关系是数学中的基本关系,在大学的几何课程和其他数学课程中,这两种关系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个任务是讨论空间图形的度量关系,主要是距离和角度,面积和体积及其他度量关系在大学还会继续学习。在与这些问题有关的概念、求解过程、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学习过程中,提升“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向量”是学习的内容,也是提升“空间想象能力”的载体,同时也是研究空间图形性质的基本工具和方法,不仅在讨论高中几何中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是基本的和重要的,是我们老师经常说的“通性通法”。 有人指出:“空间想象能力”是“对于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形状、结构、度量及位置 关系)及其符号表示想象和再造想象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应结合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来进行。这些观点一定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射影几何有射影几何的内容,泛函有泛函的内容等,它们都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载体。 3 2、高中几何概念与空间向量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距离、角度等概念与向量的关系,即用向量的观点认识距离和角度 与综合几何认识距离和角度之间的差异,以及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 (1)距离 空间距离问题主要是点到直线、两平行直线、两异面直线、点到平面、平行于平 面的直线与该平面、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而其中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基础,其 他几种距离问题一般都可以化归为求这两种距离。 “点P到直线l的距离”的定义:过点P向直线l作垂线,垂足为Q则 线段PQ的长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用向量的方法理解:先确定直线的方向向量,再在点P和直线l确定 的平面 上,找出直线l的法向量,然后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Q,确定 向量,那么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 Q P ||cos , 的绝对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点P到平面 的距离”:根据已知点P是平面 外的任意一点,过 点P作PA ,垂足为A,则PA唯一,PA的长是点P 4 到平面 的距 离。 用向量的方法加以理解:先描述平面 的方程,再求出平面 的法向量,然后在平面 直线l上任取一点Q,确定向量 量,那么向在向量上的投影Q P ||cos , 的绝对值就是 “点P到平面 的距离”。 “平行于平面 的直线l与该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为“点P到直线l的距离”问题, 即:“平行于平面 的直线l与该平面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P到平面 的 距离。 “两平行平面的距离”:指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即:平面的法向量在 两平面之间的长度,是图五中Q P 的长度。 “异面直线的距离”:指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异面直线间的线段 的长度。这里公垂线并不好找,那么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转化这个问题:设两异面直线为l1,l2。 第一种是:在直线l1,l2上分别任意取两点P,Q,过点P作直线 5 l2//l2,ll//l1,Ql 211则与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再过点作直线则l2与 l1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则平面 与平面 之间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 l1,l2之间的距离。到了这里就转化成了“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了,问题在上面已经得 到解决。 l第二种是:在直线l1上任意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l2//l2,则l1与2 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再过直线l2,作一个与平面 垂直的平面 ,则平 面 与平面 相交于直线l2,则直线l2与直线l2之间的距离就是异面直 线l1,l2之间的距离。到了这里就转化成了“平行于平面的直线与该平面之间 的距离”了,问题在上面已经得到解决。 可以看出,我们用到的向量和法向量都是自由向量,那么在解决空间距离问题 的过程中,我们寻找需要的向量就更简单,问题更加容易得到解决了。 (2)交角 空间交角问题主要是两相交直线、两异面直线、直线到平面、两平面的的交角, 6 而其中两相交直线之间的交角是基础,其他几种交角问题一般都可以化归为求这种交角。 “两相交直线的交角”:两相交直线的交角可以概括为: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中, 把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直线的交角。用向量来解释就是,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 有关,如果 是钝角,则 ~ 是两直线的交角;否则, 就是两直线的交角。 “两异面直线的交角”:直线a、b是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作直线 a 、b ,并使a //a,b //b。我们把直线a 、b 所成的角叫做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用 向量来解释就是,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 有关,如果 是钝角,则 ~ 是两直线 的交角;否则, 就是两直线的交角。这与用向量解释“两相交直线的交角”是完全一样的。 “直线和平面的交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用向量解 释就是,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有关,如果 是钝角,则 ~ 是两直线的交角;否则, 就是两直线的交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 7 两条射线,这两挑直线所成的角。用向量解释就是,与两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有关,如图, n,m分别为二面角 ~l~ 的法向量,则n,m与二面角的平面角互补。但由于二面角的大小范围是 0 ,1 8,0而法向量的方向又是不确定的,故 n m arccos 当二面角为锐二面角时, n m , n m ~arccos, 当二面角为钝二面角时n m 钝或锐二面角依图确定。 可以看出,向量的点乘在求交角问题当中的重要性。 3、距离、交角与算法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距离的概念和向量的理解,我们再用下面的图来表示以上的理解, 从这些图里我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的东西, 距离都是向量在法向量上投影的绝对值。 图(1)中线段Q P 的长度“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图(2)中线段Q P 的长度 是“点P到平面 的距离”; 图(3)中线段Q P 的长度是“平行于平面 的直线l与该 平面的距离”; 图(4)中线段Q P 的长度是“两平行 8 平面的距离”; 图(5)中线段Q P 的长度是“异面直线的距离”。这就是我们老师通常说的“通性通法”。 我们再观察下面几个图: 图(6)中只要求出向量的a,b的夹角,那么直线l1,l2的交角根据前面的分析就可以 知道了;图(7)中只要求出向量的a,b的夹角,那么异面直线l1,l2的交角根据前面的分 析就可以知道了;图(8)中只要求出向量的a,b的夹角,那么直线l与平面 所成的角根 据前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了;图(9)中只要求出向量的,的夹角,那么根据前面的分 析二面角的大小也就知道了。 在使用向量求解距离和交角问题的过程中,依然需要画图,需要根据图形进行合理的 想象。这样的一项工作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仔细的体 会。在空间向量的学习过程中,依然能够使得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以提高,与综合几 何的方法相比较,这并没有削弱“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如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一定使学生能够看懂图,脑子 9 里有图,能把图和对概念的 认识、理解和求解过程联系起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慢慢的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三垂线定理与空间向量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面外的一条直线l,在平面 的投影内的射线为l,直线a , „ „若 a l,则 a l;(三垂线定理) „若 a l,则 a l(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关于三垂线定理的证明,从图上一目了然,l上的一点向平面 做垂线0,这个垂线 与直线a垂直。 ll0 l因此,可以看出,如果a l,那么a就与直线l和直线0所在的平面 垂直,当然,a 就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上的直线l。 同样的,可以看出,如果a l,那么a就与直线l和直线0所在的平面垂直,当然,a就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上的直线l。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空间想象力。 用空间向量认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我们构造另外一个图。 从向量的角度来说,向量a是直线a的方向向量;向量b 10 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直线l上的点向平面 做垂线,向量c就是这条垂线的方向向量,当然,它也是平面 的法向量; „dll 向量是直线在平面投影的方向向量。 ???l 这样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可以表述为: 若向量a垂直于向量b,则向量a垂直于向量d。(三垂线定理) 若向量a垂直于向量d,则向量a垂直于向量b。(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从条件我们知道,向量c是平面 的法向量,它垂直于平面 的任何一个向量,当然它也垂直于向量a,即a c 0。有了这个准备,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就很明显了。 关于三垂线定理的证明,由于a b,即a b 0。我们知道,向量b和向量c是不共线的,向量b和向量c的线性组合可以表示它们所在平面的任何一个向量,所以向量d可以用它们的线性组合表示,即d b, c。那么向量a与向量d是否垂直的问题,就可以用向量点乘的运算来进行讨论。于是我们有: a d a( b, c) a ( b),a( c) 11 a b, a c 0, 0 0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证明。从上面的证明过程看起来,比综合几何的证明要长一些,我们希望老师能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上面的证明中,那些加黑的部分,是我们在向量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的内容,把向量的概念、向量的代数运算、以及它们的几何意义等融入学生的头脑,例如,一点和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可以唯一的决定一个平面,一点和一个法向量也可以决定唯一的一个平面,等等。 使学生接受这种思维方式,变成一种“下意识的思维”,有了这样的准备,向量的证明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为了使老师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我们做一个类比,我们在学习因式分解 22(a,b)(a~b) a~b方法的时候,例如,理解这个公式,需要用到乘法对加法的分 配律,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希望这种认识变成一种“下意识的思维”,以至于使我们感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好像我们没有进行推理一样。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也是一样的,我们就不再重复了。 这两种证明的比较:上面我们提供了两种证明的方法,前一种我们通常称之为综合几何的证明方法,后一种是向量几何的证明方法。在这里,我们不去比较究竟哪一种证明比哪 12 一种证明更简单,因为简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依赖于我们所拥有的知识背景。 我们只想向老师介绍,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更多要用到的是向量几何的方法。正如我们前面反复强调的,向量进入高中数学,是数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重大举措,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老师会逐渐的理解和接受这种处理方式,使中学的学习内容和大学的学习内容建立起更自然的联系。 5、用空间向量讨论立体几何的某些问题 例1(全国卷1 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PB?AD,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 三角形,底面ABCD为菱形,侧面PAD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 120?. (I)求点P到平面ABCD的距离; (II)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分析:对于第一问,用综合几何的方法和向量的方法难度是相同的。而对于第二问,要求面APB与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我们不大容易找到所求的角,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向量来解决问题,就可以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但是,使用向量来处理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需要注意的是坐标系的建立并不唯一。根据题目中的 13 条件,PB?AD和侧面PAD为边长等于2的正三角形,不难发现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即可。这样各个点的坐标也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求出来。问题就变得非常 简单了。 (II)解法一: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O为坐标原点,x 轴平 行于DA. 33333P(0,0,),B(0,,0),PB中点G的坐标为(0,,).连结AG. 2244 又知A(1, 3,0),C(~2,,0).由此得到: 22 (1,~3,~),4433 (0,,~), (~2,0,0).22于是有 0, 0 所以GA PB BC PB.GA,BC的夹角 等于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10分 于是cos ~2727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12分 ~,77 解法二:如图,取PB的中点G,PC的中点F,连结EG、AG、GF,则AG?PB,FG//BC, FG=1BC. 2 ?AD?PB,?BC?PB,FG?PB, ??AGF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9分 ?AD?面POB,?AD?EG. 14 又?PE=BE,?EG?PB,且?PEG=60?. 在Rt?PEG中,EG=PE?cos60?=. 2 在Rt?PEG中,EG=1EGAD=1. 于是tan?GAE==, 2AE2 又?AGF=π,?GAE.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π,arctan3.,,12分 2 例2(天津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 (1)证明PA//平面EDB; (2)证明PB?平面EFD; (3)求二面角C—PB—D的大小。 分析:根据题意“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建立如下图的直角坐标系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有了坐标系,根据前面介绍的方法,在大脑里我们就已经知道这 个问题我已经拿下了。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求解的过程中,依然需要观察、思考、推理、判断,能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为坐标原点,设DC a。 (1)证明:连结AC,AC交BD于G,连结EG。 依题意得A(a,0,0),P(0,0,a),E(0,aa,)。 22 15 ?底面ABCD是正方形,?G是此正方形的中心,故点G的坐标为(,a 2a,0)且 2 aa (a,0,~a), (,0,~)。 22 ?PA 2EG,这表明PA//EG。 而EG 平面EDB且PA 平面EDB,?PA//平面EDB。 (2)证明;依题意得B(a,a,0), (a,a,~a)。又aaa2a2 DE (0,,),故 0,~ 0。 2222 ?PB DE。 由已知EF PB,且EF DE E,所以PB 平 面EFD。 (3)解:设点F的坐标为(x0,y0,z0), ,则 (x0,y0,z0~a) (a,a,~a)。 从而x0 a,y0 a,z0 (1~ )a。所以 (~x0,aa11~y0,~z0) (~ a,(~ )a,( ~)a)。 2222 由条件EF PB知,FE PB 0,即 111~ a2,(~ )a2~( ~)a2 0,解得 223aa2a,),且 ?点F的坐标为(,333 aaaaa2a (~,,~), (~,~,~) 366333 a2a22a2 ~, 0 ? ~333 16 即PB FD,故 EFD是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 a2a2a2a2 ~, ?FE FD ,且 91896 a2a2a2a2a24a26|| ,, a,|| ,, a, 9363669993 a266a a631。 2?cosEFD ? EFD 3。 所以,二面角C—PB—D的大小为 。 3 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能看到用向量解决问题是“通性通法”,只要能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再用我们在前面给出的求距离和夹角的方法,就能很快找到答案。用向量处理几何问题,是“通性通法”,在学习和理解这种方法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样也得到了提高。有这么好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用呢, 六、小结 高中几何经历着综合几何——综合几何与向量几何——向量几何,在以后的学习中,向量几何将是我们的核心,它是以后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这并是说不要综合几何,并不是说用向量几何来处理任何几何问题都比综合几何有优越性。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思考,向量几何是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老师们应该勇于接受和使用,能体会到,向量几何的学习和使用,同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 17 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4) [2].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04) [3].王尚志 张饴慈 吕世虎 马芳华.整体把握与实践高中数学新课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王尚志 张饴慈 吕世虎 马芳华.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春生.浅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教师论坛,2004,(04) [6].李燕杰,李晓东,宋士波.更新观念,完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1996,5(4); 57,60 [7].严勇华.例谈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J],中学生百科,2007,(08) [8].白光亮. 利用法线求二面角的大小[J], 中学教研(数学),2004,11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18 19
/
本文档为【空间想象力测试 向量与空间想象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