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2017-09-25 7页 doc 20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4050

暂无简介

举报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摘要:陶渊明的读书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流传甚广,引起了后人多维度广角度的猜测与辨析。笔者站在正面褒赞的基本立场上继续挖掘,从中国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不求甚解”之读书方式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不求甚解;陶渊明;诗性言说;感悟思维;平衡生存; 中图分类号:G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 摘要:陶渊明的读书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流传甚广,引起了后人多维度广角度的猜测与辨析。笔者站在正面褒赞的基本立场上继续挖掘,从中国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不求甚解”之读书方式的文化原因。 关键词:不求甚解;陶渊明;诗性言说;感悟思维;平衡生存; 中图分类号:G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2 陶渊明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一语可谓妇孺皆知。或有人误以为陶渊明读书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疏狂不可循”。更多的人为陶氏辨析,“虽然好读书,但不作繁琐之考据之训诂,所喜乃在会通书中旨略也”,“是真持平之论,真得读书之法”。关于“推本溯源”的问题,诚如北大陈平原教授所言,一旦语言与本人脱离,就会被不同程度地误解,被听者分门别类地装进自己的抽屉里。笔者认为,尽管从字面上看陶公未对书中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推敲,但仅是看到紧跟其后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肃然起敬,陶公如何会“好读书”又“不求甚解”,我想可以从中国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文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三个层面来进行解答,又或许“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已是最好的注解。 一、 诗性言说 语言在传情达意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载言载眺,以写我忧”,心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借助文字语言得到抒发和寄托。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每每能确切感受到语言在情达意上的局限性。中国文学以抒情为基质,抒情文学的“情”,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要言传,也只能点到为止。用比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兴的手法,用生动的语言勉强去描写,得到的依然是模糊隔纱的意象与意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就是我们对龙的认知,如果某一天有人用精确的语言将龙的形象刻画出来,反而失去了“意”与“韵”的想象空间,不一定被接受。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说,首先基于文章事物中确有许多不可思议、难以言传之性征。先秦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言不尽意”的问题,道家的立场尤为坚决。《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自己所言之道实乃“强为之名”,刻意凸显出超越名言的道之玄妙和语言对于言说这样的超绝之道的无能。“言不尽意”是指人无法使用社会共同认可的语言来完满地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无法充分表达圣贤的深邃思想。“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在庄子看来,“道”是不可以述说的,只能够用心去品味,因而“言”不可能将“道”完美传达出来。 就陶渊明自己的人生感受而言,他也深切的认识到经验世界中的某些东西往往单凭知识思维是难以把握的,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都说明“真意”只可体味,难以言辩。陶渊明为人为诗,都表现了这种精神。为人,“闲静少言”;为诗,以自然平淡为宗“渊明意趣,真古淡之宗”。而自然之境是深远广大、难以言传者。王弼曰:“自然,无义之言,穷极之辞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陶诗这种“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的自然境界,宋人苏轼评曰:“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而忘情,趣闲而意远。此未可与文字、语句间求之。” 文学作品,由于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及其多义性、模糊性等特征,具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索解的特点。善于读书的人当然不会拘于文字的表层含义去寻求“甚解”,而是去领会文字以外的“真意”。陶公的“不求甚解”就是打破知识的硬模式而直达“真意”层面,因此“不求甚解”既有从审美意义上的不必求解的内涵,也有从“真意”与语言相矛盾的角度的不可求解的因素。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二、 感悟思维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解构和习惯等因素所构成的思考问题的程式和方法。它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对人类的文化行为起着稳定的支配作用。支撑文学之诗性言说,正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即使是以逻辑见长的文学理论,在中国也有着特殊的审美气象。当西方诗学愈来愈逻辑化、哲学化之时,中国文论却依然保持着诗性的理论形态及言说方式。陆机以赋论文,司空图以四言描述诗歌风格和意境,是对文论言说方式的自觉选择,是深受中国诗性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对于中国文论诗性传统的形成而言,诗性文化是重要的精神根基和人文素养。 诗性思维具体来说是一种情境化了的思考方式,是一种诗学的、美学的、直觉的、感悟的思考方式,重情境的生成过程,不重结果。譬如姜子牙钓鱼,不在鱼,在钓。泛舟湖海只是寄情山水、体验人生的一种表达方式。有学者把儒家的思维方法称为“比类直觉”、道家称为“意会直觉”禅宗称为“感悟直觉”,三者都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文学思维模式。这种直觉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抽象的用理论概念进行逻辑推演的逻辑思维,有欠严密之嫌,不够周全不够系统,却具有生动活泼的诗性特点,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以俟填补的空白,从而先天地具有了开放性和多元性优势。 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对象,作为一个读者来说,其阅读过程主要是情感体验、形象感知为主的审美欣赏,即主要是靠感悟,而不是靠知解。于是,“妙悟”“会意”等词应运而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严羽是以禅喻诗,主张心领神会。昔庄子、惠子濠上观鱼,见解各异。惠子以实际经验求“解”,本着一种实证的态度;庄子重体验会意,本着一种审美的精神。一位美国汉学家如此描述《庄子》的表述方式:“大多数看似自相矛盾的段落、不依据前提的推理、看起来转弯抹角的或纯粹幽默的文学参考,包括运用或有目的地误用历史人物以及像孔子这样的哲学上的论敌作为对话者„„”庄子为什么要这样说,论者指出:“目的都在于使读者的分析习惯性思维方式沉默,并同时加强读者的直觉的或总体性的心力功能。在削弱和麻痹心灵的分析思考的习惯性思维方式的过程中,《庄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子》展示了大量光辉灿烂的语言技艺和文学手法。”让分析性沉默,让诗性苏醒,这是庄子的“怎么说”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所体现的艺术精神。 纵观文论,陶公的“不求甚解”说不仅承袭了庄子的艺术之精神,与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及历代文论家的“感悟”、“妙悟”说都有本质上的贯通之处:反对对文本作繁复的考证和附丽于政教文化的经学诠释,而注重个体自由精神的感悟和神会。在“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后,接着就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他是以直觉性的“会意”来否定、取代思辨性之“解”的。“解”与“会意”其内涵虽有交会之处,但性质之差异更是显然:“解”以认知分析为特征,是科学型的;“会意”以情感体验为特征,是艺术型的。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可以再次印证他这种读书态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泛览”“流观”二语正表现了陶公会意感悟式的审美体验。 三、 平衡生存 决定中国文学诗性走向的金字塔地基是进退惟和的生存方式。中国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围绕仕与隐、达与穷、入与出的矛盾展开。有的人身居庙堂之上,却心隐山林之中;有的人身寄山林之中,却心在庙堂之上;还有的则因进退而异,进时写美刺之作,退时则以寄意山水、田园以自娱。他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与西方相比,少了些许奋不顾身的癫狂与肆意,多了一份平和的浑融与惬意,这种痕迹在陶渊明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陶渊明以淡泊为名,其诗尚自然,但也深受儒家思想所影响。在“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支配下,陶公仕而归,归而仕,在五次反复中实践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信念。他的最终归隐,是屡次受挫后的无奈选择。然可喜可贵的是,在政治失意之后,其个性人格在“山水之间与诗情画意”的融合中获取精神悦愉和意境升华,成就了一个抱朴含真的陶渊明。 道家崇尚自然的宗旨与孔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审美精神的渲染,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并注解了其“热爱自然,顺其自然,委运于自然造化”的人性理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念。这个“人性赋予诗词”的展示过程,是诗人对其人生经历和世俗情怀的化解融合;而这种意境的提升使陶渊明的人性魅力有别于魏晋以前的文人政客,并随着时间的洗练越发显得自然、清新、脱俗。陶渊明的生活趣味,不断源自这种“生存方式”与“随性人生”的交融与契合,这种来源于自然的愉悦,不断地冲刷着田园生活本身的艰辛。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得律动,获得“即事多所欣”的艺术化情趣。因此,作为陶氏生活内容之一的读书活动,虽不是纯粹的艺术欣赏,却深具审美之内涵,正如《庄子》中无一字论及文艺,却最合艺术之道一样。从这层意义上说,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说正是他审美人生观与艺术化的读书精神反映。 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的序言里所说:“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陶渊明正是钱钟书先生笔下所说的这样一类人,他们“不问德不德,只问趣不趣”,不为什么而读书,只为兴趣而为,而陶翁读这些书的兴趣所在不是义理探讨、学术研究,而仅仅是一番是鉴赏。因此,他不问书中内容之虚实真假,只留意于书中人物形象的事迹和思想情感。他以自己的生活情趣、审美理想去领略古人的精神品格、志向怀抱,从中求得精神上的默契和共鸣。把读书当成业余消遣的这一从容态度,不仅突出的是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高洁情操,而且更是点出了读书人应追求的无功利的至高境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总之,“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如果仅仅误读为浅尝辄止之意,实在是距离陶公原意太过遥远。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诗中描写了生趣盎然的农耕生活场景,抒发了主人公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自乐、安时处顺的淡泊情怀。在这种生活态度中,读书也一定是很快乐,自由潇洒,任有天地,充满了情感特征,而不会是穷搜苦研、繁琐考证的那种读法。在人生理想失意后躬耕南山的生活,陶渊明确实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同调和归宿,“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可 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 以说,这不是一般的读书求知,而是他精神和心灵上的自我观照。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童庆炳,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王刚,静穆.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论陶渊明的主导人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5) ,5,赵维江(隐士的隐衷――论白朴词隐逸倾向的文化心理成因,J,(暨南学报,1999(4)
/
本文档为【析“好读书,不求甚解”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