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学生教案

2017-09-20 18页 doc 133KB 2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学生教案 课题 5、灰雀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准确认读 “桦、胸”等5个生字。通过认真观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范写的方式,能够按笔顺正确、美观地书写“郊、散”等12个生字。85%以上的学生能当堂正确听写。 2、通过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个人体会读等方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0%的学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
小学生教案
课题 5、灰雀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准确认读 “桦、胸”等5个生字。通过认真观察、描红写、老师个别范写的方式,能够按笔顺正确、美观地书写“郊、散”等12个生字。85%以上的学生能当堂正确听写。 2、通过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个人体会读等方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0%的学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 准备 学情分析 《灰雀》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支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收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群文阅读材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一、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二、新词生字抢先学: 1.对于本课的生字,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哪几个,自己先写一写。 2.通读课文,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写在课文旁边,上课准备汇报。 三、搜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一)导入 1、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2、师板书课题,生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生齐读。 (二)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师出示词语,分层次指名认读,师正音,齐读。 “渣”翘舌音、“胸”后鼻音。 2、指导书写。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说说你在写这些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胸:左窄右宽,右边的“勺”要写得自然、大方,“凶”大小要适当。 脯:左窄右宽,右部笔画较多,要写的紧凑而美观。 或:“戈”部稍大些,斜钩取弯势。 师范写两个较难的字“胸”、“脯”,生跟写。 3、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问题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 灰雀哪去了? (3) 灰雀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4)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和同桌讨论,有答案了可以举手示意老师。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进行小组交流。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 小结: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喜欢的灰雀少了一只,在寻找的时候遇到了捉走灰雀的小男孩,经过交谈,小男孩很受感动,将灰雀放了回来。 2、这是怎样的三只灰雀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 生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3、生回答,师出示大屏幕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你喜欢它们们,喜欢它们什么? 生自由回答。 多么可爱的灰雀啊,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生朗读,师指导 4、列宁喜欢他们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快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自由回答,师出示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多么让人喜爱的灰雀啊!多么让列宁喜爱的灰雀啊!下面我们带着这份喜爱之情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总结:列宁很喜爱三只小灰雀,可是有一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了吗?” “没……我没看到。”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一定会飞回来!” 生自由朗读,找出答案(4——10自然段) 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师指导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 生小练笔。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生词,生认读 2、回忆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上一节课,我们还认识了公园里三只可爱的灰雀,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解决剩下的几个问题? 出示问题: (2)灰雀哪去了? (3)灰雀为什么又回来了呢?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二、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2)灰雀哪去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2、通过读上面的句子,你们知道灰雀哪去了吗?是怎么知道的? 总结:小男孩第一次回答中有一个省略号,可以看出他未说实话,第二次第三次回答都带有肯定的语气,所以可以判断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了。列宁为灰雀的事总感到惋惜,从他的话语中也能看出他已经知道了灰雀的去向。 2、那么你们说小男孩最后把灰雀放回来了吗?他为什么要把灰雀放回来?(解决问题3) 3、他从和列宁的谈话中知道自己做错了,也被列宁的话所打动。所以把灰雀放回来了。 生朗读,师指导 4、同学们,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对小男孩,有批评指责吗? 总结:列宁只是用话语和爱鸟的情感打动男孩、感染男孩、启发男孩,让男孩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应该马上改正。所以,当列宁问:“会飞回来?”孩子是肯定地说—— “一定会飞回来!” 同学们,知道这时候,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吗? 总结:你们都明白了,独自藏起来是喜欢,放飞自然更是喜欢。 三、反馈交流,点拨疑难 1、第二天,灰雀真的飞回来了吗?列宁又说了些什么?从文中找出答案。 灰雀又不会说话,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总结:你们都感受到了,列宁是爱男孩的,列宁对男孩的爱含着理解和爱护。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2、孩子们,如果灰雀会说话,它会说什么? 3、解决问题(4)课文学到这,你又读懂了什么? 总结:列宁是个善解人意的人,而小男孩也是一个知错就改、诚实的人!列宁、灰雀、男孩,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图画啊!我们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4、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感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宽宏大量,你想对列宁说些什么呢? 四、再读再悟,体验运用 1. 学习对话之间的标点符号。 2、引导学生阅读名人的古诗。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1. 完成生字本相关作业。 2. 把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B【提高性作业】 1.完成生字本相关作业。 2.把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3.找一找列宁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教后记: 课题 6.小摄影师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准确认读 “摄、基、媚”等8个生字。通过认真观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范写的方式,能够按笔顺正确、美观地书写“基、突、按”等14个生字。85%以上的学生能当堂正确听写。 2、通过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个人体会读等方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0%的学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阅读、复述的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教学 准备 学情分析 《小摄影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百兆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群文阅读材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一、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二、新词生字抢先学: 1.对于本课的生字,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哪几个,自己先写一写。 2.通读课文,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写在课文旁边,上课准备汇报。 三、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一、导入 1.高尔基简介 师总结:高尔基是苏联的大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写过《童年》、《我的大学》。 2、《海燕》片段欣赏。                                                                                                                                                                                                                                                    3、师板书课题,生空写。 二、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师出示词语,指名读分层次指名认读师正音,齐读,同桌互查。 2、大屏幕出示生字,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这些生字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基:上面是两行,下面是土不是士。 弄:第六笔是撇。 区分好“备”和“奋”。 卷:上面是两横。 3、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你从文中能感受到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小男孩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你从文中又能感受到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三、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为高尔基照相,却因为忘记带胶卷而没有照成的事情。) 2、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生自由回答。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明媚”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明亮。阳光非常明亮。) 在文中“明媚”形容的是早晨的阳光,那么它还可以形容什么呢? (形容心情,心情明媚,“明媚”还带有感情色彩。) 我们已经理解了“明媚”一词的意思,谁能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呢? 生自由回答,师指导用两种意思分别造一个句子。 小结:后来高尔基是如何对待照相的小男孩的,小男孩又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分析这篇课文,下课!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一个纸团飞进高尔基的窗口,要求给他照相。这种方式虽然是不正规的,不礼貌的,但是高尔基并没有因此而生气、拒绝孩子的请求,说明他理解、爱护孩子。 在小男孩拍照之前,高尔基听从他的“吩咐”,而且还等了“很久很久”,开始照相时,“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所有这些细节都反映出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表明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 孩子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高尔基问“你怎么了?”,这不仅反映出他对孩子的突然表现迷惑不解,更有一种关心在里面。 当孩子把“胶卷往在家里了”的事情告诉高尔基后,“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表明他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切之情。 强调“大声喊道”以及“孩子,回来”反映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情。 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 门卫不放孩子进去见高尔基,他就从窗户扔进去一个纸团,请高尔基本人帮忙。这表明男孩很聪明,会想办法,很大胆。 这里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礼貌,他这样做,是出于无奈。 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所以当高尔基主动给他胶卷时,他没有回应,哭着跳上了电车。 一、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认读。 2.听写生字。 3.回顾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事情呢? 4.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让我们共同解决这节课剩下的两个问题。 (2)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你从文中能感受到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3)小男孩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你从文中又能感受到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高尔基是如何对待小男孩的句子,并思考:你从这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高尔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是你扔的纸团吗?”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B.高尔基拿了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点拨“吩咐”。 C.“你怎么了?” 指导学生朗读,语气要温和亲切,语调要舒缓轻柔。 D.高尔基赶紧站起来。 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出高尔基的这种关怀之情?(“赶紧”) E.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标注红字。) 再读一读老师出示的这个句子,体会用红色字体标注出的句子,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好处? F.“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你觉得哪两个词最能体现高尔基对媒体记者和小男孩态度的差别?这两个词有什么作用呢?(师指导,体味“很忙”“一定”) 小结:我们从高尔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中都能体会到他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也同样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再读这几句话。 2、那么小男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接着解决问题(3)。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男孩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句子,并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A. 第一自然段。 B.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那个动作最能体现孩子是个懂礼貌的孩子呢? (师指导体味“鞠躬”) C.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D.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下。 E.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小结:高尔基是关爱小男孩的,而小男孩是崇拜高尔基的,是聪明的,也是有责任心的。作者用简单的对话把他们两人的个性描写地淋漓尽致,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应该把两人的感情充分地读出来。 四、再读再悟,体验应用 1、分角色指导朗读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师指名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独白、高尔基和小男孩),师指导。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一、完成生字本相关作业。 B【提高性作业】 一、完成生字本相关作业。 二、小练笔,续写故事。 板书设计:                     6、小摄影师                    小男孩        高尔基                   扔纸团        请进来                   忘胶卷        给胶卷                 热爱崇敬      关心爱护 教后记: 课题 7、奇怪的大石头 课时 安排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准确认读 “坑、考、秦”等6个生字。通过认真观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范写的方式,能够按笔顺正确、美观地书写“著、藏”等14个生字。85%以上的学生能当堂正确听写。 2、通过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个人体会读等方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0%的学生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 准备 学情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简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师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知道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精品质。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群文阅读材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一、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二、新词生字抢先学: 1.对于本课的生字,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哪几个,自己先写一写。 2.通读课文,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写在课文旁边,上课准备汇报。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认识李四光。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童年时期的李四光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出示词语,分层次指名认读,师生正音。 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这些生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6.师范写“藏”“卧”“旅”三个字了,生书空。 7.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奇怪的大石头“怪”在什么地方? (3)李四光是如何解开怪石这一谜团的呢? (4)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二、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首先我们来解决本节课的第(1)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一个故事。) 2、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李四光和这块奇怪的大石头之间发生的故事对李四光后来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这到底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它究竟怪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8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这块大石头奇怪的句子,共同来解决第(2)个问题。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1)这块石头很大(板书:体积大。) (出示课件: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这里有个词是AABB的形式,是哪个?(严严实实) 你还能说说其他这种形式的词语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 (2)这块石头孤零零的(板书:孤零零。) (出示课件: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3)这块石头的年代久远。(板书:年代久远。)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了。”) 指导朗读,读出年代久远。 (4)它从天上掉下来却没卧进土里。(板书:没大坑。) (出示课件: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指导朗读。 小结:是呀,你们看,这块大石头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它的体积多么庞大,以至于李四光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时,悄悄地围着大石头躲闪,小伙伴们竟找不到他;它在这里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老师说他小时候就在那儿了;这么大地石头如果是从天上掉下来,竟没有卧进土里。从这些地方我们都能看出,这块大石头是多么的奇怪! 对于这么奇怪的一块大石头,李四光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他又是如何解开怪石这一谜团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生自由回答,师引导学生通过“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重点词语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讲述《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和《瓦特与蒸汽机》的故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生齐读后开火车读。 2、回顾上节课解决的问题(1)(2)。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解决剩下的两个问题: (3)李四光是如何解开怪石这一谜团的呢? (4)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二、反馈交流,点拨疑难。 1、看到如此奇怪的大石头,童年的李四光的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他又是如何解开心中的这个疑问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后和同桌进行交流解决第(3)个问题。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2、对自己的这个疑问,李四光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又是如何解开心中的这个疑问的呢? (1)问老师 (出示两人的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师生评议。) 对于李四光的提问,老师有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也许”) 所以我们在读老师的话时要读出这种不确定,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对于老师的话,李四光并没有听之信之,而是再一次提出了疑问: (出示: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谁能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指名填空后指导朗读。) (2)问爸爸 对于老师不能解决的问题,李四光是否就此放弃?(没有) 他又是如何做的?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哪个词看出李四光很好问?(又) (3)自己考察研究     虽然老师和爸爸都没能解答出李四光心中的这个疑问,但李四光并没有放弃,小时候的疑问一直埋藏在他的心中,直到他长大后才解开了心中的这个谜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9、10自然段,画出这块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3、伴随着这个谜团的解开,李四光又带给了世界一个更大的惊喜:长江流域居然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谁也想不到,这个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竟然和李四光的童年疑问有关。 4、同学们,学了李四光的故事,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九、十自然段,解决第(4)个问题,画出最能体现李四光精神的词语。 小结: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嘴巴去提出问题,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解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发现,李四光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善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让我们带着对李四光的敬仰之情再次来朗读这篇课文。 三、再读课文,体验应用。     其实,像李四光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名人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执着追求为人类造福的。     同学们,李四光、牛顿、瓦特的发现离不开勤动脑、善思考。愿我们小朋友们也像这些科学家一样,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一、完成生字本相关作业。 B【提高性作业】 一、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  ——震惊世界 教后记: 课题 8、我不能失信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 3. 通过朗读对话,体会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形式)。 教学 准备 学情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在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中,课文使用了不同的形式来写人物的话,如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等。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尝试运用这些形式,提高表达水平。这也为学习语文园地二中的“我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群文阅读材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合作交流 个人反思修改 一、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二、新词生字抢先学: 1..通读课文,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写在课文旁边,上课准备汇报。 (角色:旁白、爸爸、妈妈、宋庆龄) (小组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感情。) 1.生体会宋庆龄的语气变化。(引导:回答爸爸时还稍有犹豫,但“不行!不行!”和后来的“不”都显示出她的坚定。) 2引导读出爸爸妈妈的温和与称赞、宋庆龄的着急与坚定。 你能说出哪些表示诚实守信的词? (如: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无信不立) (师板书,生摘抄。) 1、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同学们,李四光童年的故事,使我们懂得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一起走进伟人宋庆龄的童年世界。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认识宋庆龄(出示资料袋) 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正要出门的宋庆龄却在刚走到门口时停下了脚步,这是为什么呢? (3)学习了宋庆龄的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自读自悟,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庆龄的爸爸妈妈要带她到伯父家去,而宋庆龄为了和好朋友小珍的约定选择留在了家里。) 2.解决问题(2):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正要出门的宋庆龄却在刚走到门口时停下了脚步,这是为什么呢? (1)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你快速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A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B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她这种急切而又欢喜的心情呢? (引导: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指导朗读。 她为什么那么想去啊? (指名回答,师引导出示课件: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这里作者主要描写了鸽子的什么?(嘴巴和眼睛),表现了鸽子的什么特点呢?(外形) 小结:多么漂亮的鸽子啊!如果能拥有一只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从这一段中我们能真切地体会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见到伯伯家那些漂亮的鸽子呀!让我们体会宋庆龄现在的心情一起来朗读第一段。 (2)可是,正要出门的宋庆龄却在刚走到门口时停下了脚步,这是为什么呢? (指名回答:因为她想到了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2.看到宋庆龄的这种表现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呢?她又是怎么说的?请你们小组分角色来朗读3-9段,想一想宋庆龄的语气有哪些变化? 3.宋庆龄用自己的坚持说服了爸爸妈妈,也因此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称赞,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请你思考第(3)个问题:学习了宋庆龄的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要诚实守信。) 三、再读再悟,体验应用。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2、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最后,让我们再次去朗读这篇课文,将宋庆龄带给我们的“诚信”二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并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标杆。最后,让我们再次带着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齐读这篇课文。 (齐读课文。) 分层作业设计 A【基础性作业】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B【提高性作业】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写一写身边“诚信”小故事。 板书设计:                 8*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守信用     教后记:
/
本文档为【小学生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