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眩晕病诊疗方案

2019-03-11 9页 doc 2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9858

暂无简介

举报
眩晕病诊疗方案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
眩晕病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 1、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心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动涩。 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治疗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辩证论治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标本兼治,强调长期治疗时应以治本为主。 1、肾气亏虚证 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 推荐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生黄芪、黄精、桑寄生、仙灵脾、炒杜仲、女贞子、怀牛膝、泽泻、川芎、当归、地龙等。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右归丸(肾阳虚证)等。 2、痰瘀互结证 治法:祛痰化浊,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加减。生半夏、苍术、白术、天麻、陈皮、茯苓、薏苡仁、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地龙、郁金等。 中成药我:绞股蓝总甙片、血塞通片、养血清脑颗粒等。 3、肝火亢盛证 治法:清肝泻火,疏肝凉肝。 推荐方药:调肝降压方加减。柴胡、香附、佛手、夏枯草、炒栀子、黄芩、丹皮、菊花、双钩藤后下等。 中成药:牛黄降压丸、龙胆泻软胶囊等。 4、阴虚阳亢证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明天麻、双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炒栀子、黄芩、川牛膝、炒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牡丹皮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全天麻胶囊、清脑降压片等。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瘀血阻络证: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川芎嗪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 气虚血瘀证:可选择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配合应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 痰浊壅盛证:可选择醒脑静注射液。 (三)外治法 1、中药足浴 (1)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温至50℃左右,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20~30分钟,每日2次,10~15天为1个疗程。 (2)钩藤20g、吴茱萸1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水煎取药液1500ml,加入食醋100ml,每天足浴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3)钩藤15g、野菊花10g,稀莶草30g、夏枯草20g、川牛膝20g、赤芍20g、川芎15g、葛根20g、花椒10g,浸泡1小时后,大火煮开,小火再煮30分钟,后下钩藤,连水带药倒入盆中,水温40-45度,赤足浸泡药中,浸过踝部,双足互搓,每次3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做第二疗程。 2、耳穴压豆 (1)常用穴:耳背沟、肝、心、交感、肾上腺;备用穴;耳神门、耳尖、肾。常用穴每次取3~4穴,酌加备用穴,以7mm×7mm的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所选之穴,贴紧后并稍加压力,使患者感胀痛及耳郭发热。每隔2天换贴1次,每次一耳,双耳交替,15次为一疗程。 (2)肾气亏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选用肾、枕、皮质下;痰浊壅盛证选用脾、枕、皮质下。耳穴定位:肾:在对耳轮下脚下缘;枕:在对耳屏后上方;皮质下:在对耳屏的内侧面;脾点:耳甲腔后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 (3)操作流程:①将胶布剪成0.5cm×0.5cm的小方块,将磁珠粒或生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或六神丸贴在胶布中央备用。②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将贴有药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③贴压后用手指按压穴位半分钟,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10分钟,局部微热微痛为宜。④每次贴一只耳朵,下次轮换对侧,症状比较重者可双耳同时贴。 3、穴位敷贴 (1)肾气亏虚证: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1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痰湿壅盛证:吴茱萸散内关、丰隆、解溪穴贴敷。肝火亢盛证:清肝散(吴茱萸1份,黄连6份,清醋1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肝阳偏亢伴有头晕者,以吴茱萸、川芎颗粒剂各3g,混匀,白醋调成糊状,每天晚间临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2周为1个疗程;肝阳偏亢伴 头痛明显者,以决明子10g焙干研末,以绿茶水调成糊状,贴敷两侧太阳穴,干后更换。 (2)生大黄2g、生石决明5g、牛膝5g、冰片0.5g诸药为末,过600目筛,适量凡士林调为糊状,等分4份,均匀涂于自粘性无菌敷料上,贴于双侧穴位上,每日1次,每次贴6小时,次日对时更换,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或以上.肝阳上亢证:曲池、风池、合谷、太冲;风痰上扰证:曲池、合谷、丰隆、太溪;肝肾阴虚证: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阴阳两虚证:曲池、足三里、气海、涌泉;气虚血瘀证:曲池、合谷、气海、丰隆。 4、穴位埋线(穿刺针埋线) 在太冲穴、三阴交、足三里等选定穴位埋藏医用铬制羊肠线,其最初起到刺激穴位的机械性作用,以后肠线液化、吸收所产生的化学刺激,作用持久而温和,兼有穴位刺激疗法和组织疗法的共同作用。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医生选取专用埋线针1支,前端置入已消毒羊肠线1.5cm长,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对准选定双侧太冲穴位(位于人体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快速进针过皮,送针至一定深度,当出现针感后即酸、麻、胀等后,缓慢退针。边退针,边推针芯,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内,针孔涂以碘酒,盖上消毒纱布。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3)注意术后反应。一种属于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皮肤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4)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5)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20天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 (四)其他疗法 1、养生调摄方法见表1。 表1 防治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的调摄法 措施 目  标 1、修体态 减重: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体质指数保持20~24kg/m2 2、节饮食 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10%,增加新鲜蔬菜400~500g/d,水果100g,肉类50~100g,鱼虾类50g,蛋类每周3~4个,奶类250g/d,食油20~25g/d,少吃糖类和甜食。 3、适劳逸 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如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合适。 4、畅情志 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5、忌烟酒 戒烟;限酒:不提倡饮酒(特别是高度烈性酒),尽可能戒酒;如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精量不超过25克,即葡萄酒<100~150ml,或啤酒<250~500ml,或白酒<25~50ml,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 6、常随诊 门诊健康教育和照顾受试者利益:主动热情服务、最大限度保护受试者利益、及时处理可能的严重不良事件、积极向受试者及其亲属或陪人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随时帮助病人解决医疗有关问题、密切与受试者的联系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2、治疗设备: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症状,可配备多功能艾灸仪和针灸器具(针灸针、艾条、刮痧板、拔火罐等),可选用腿浴治疗器、足疗仪等中药浸浴设备。 (五)内科基础治疗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合理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六)护理 包括基于血压波动性日节律、月节律和年规律的调神摄生、因时起居,择时服药,排痰通腑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学评价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的证候评分标准,动态观察证候变化,重点于评价患者已有或新发的头晕目眩、头痛等主要症状是否明显缓解(证候计分下降≥50%)。 2、疾病病情评价 推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和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鉴别诊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评估,并指导诊断措施及预后判断。 降压目标:年轻人或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130/80 mmHg;60~69岁<140/9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70~79岁<150-90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肾功能受损蛋白尿<1g/d者<130/85mmHg;肾功能受损蛋白尿>1g/d<125/75mmHg。 (二)评价方法 推荐同时采用肱动脉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评定降压疗效,采用尿微量白蛋白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 1、肱动脉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根据偶测SBP平均值下降>10mmHg以上作为疗效判定,分别计算治疗有效率和血压达标率。治疗有效:SBP下降>10 mmHg;降压达标:SBP<140mmHg,且PP<60mmHg,同时舒张压适度下降(不低于60~70 mmHg)。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1)显效:DBP下降≥10mmHg并降至<85mmHg,或降低20mmHg以上;(2)有效:DBP下降<10mmHg但降至<85mm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
本文档为【眩晕病诊疗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