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2020-03-09 7页 doc 41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反映类|: (一)、设问方式: 其设问大致有:“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二)、解题方法: “反映类”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即现象),而答案要求则是理性的(要揭示出本质),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和政治术语加以表述。 (三)、巩固训练: 1、材料一、1978~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1978年 2007年 年均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
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
主观解题思路与技巧 一、反映类|: (一)、设问方式: 其设问大致有:“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 (二)、解题方法: “反映类”题目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即现象),而要求则是理性的(要揭示出本质),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和政治术语加以表述。 (三)、巩固训练: 1、材料一、1978~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1978年 2007年 年均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 13 786 7.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34 4 140 7.1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村家电普及程度仅相当于城市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统计显示,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电拥有量约为城镇的2/3,洗衣机和手机不超过1/2,冰箱仅为1/4。据测算,我国农村2亿多户家庭,农村家电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种家电可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 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 ①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扩大。②材料二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家电产品拥有量较少,扩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 二、图表型 (一)、试题特点 1、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    2、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 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主要采用归纳法,对表格反映的数据完成语言的转换。归纳要围绕时间主体怎么样?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如: 结合图表和材料,谈谈如何解决存在的的问题?这种设问方式应先归纳存在的问题后根据问题“对症下药”)。 (二)、解题思路与技巧 1、审图:(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3)、读表注(备注)。 2、审设问: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一分为二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  、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 3、三比:(1)纵向比较(看成绩、进步)。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表格内容既要“纵比”→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2)横向比较(找差距)。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较)”→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也要分项说)。(3)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 ▲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在解图表题时,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图表中的数据拐点、异点及有些年份(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如: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1997年就联想到党的十五大。2002年应联系到党的十六大。)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单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44.5 41.9 39.2 37.9 37.7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53.4 52.6 49.1 47.7. 46.2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1)图表反映了五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小平,但城乡差距较大,我们所达到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根本原因。②物价的变动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近几年,我国总体物价水平相对较低,这也相对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3、我国五年来城乡居民家庭情况表: 表(一):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 表(二):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度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年度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2000 39.2% 49.1% 2000 6280元 2253元 2001 37.9% 47.7% 2001 6860元 2366元 2002 37.7% 46.2% 2002 7703元 2476元 2003 37.1% 45.6% 2003 8472元 2622元 2004 37.7% 47.2% 2004 9422元 2936元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60%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40%~50%者为小康;30%~40%者为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1)、上述两表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上述两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1)表(一)显示:从2000~2003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2004年有所反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刚刚进入小康,城市居民则为富裕;城乡相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表(二)表明:从2000~200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 (2)表(一)与表(二)可以不难看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低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相关关系,城市的恩格尔系数比农村低,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多;农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是因为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少。 4、阅读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国CPI变动情况,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注:CPI即消费品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1)简要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析图中CPI变动的影响。 答:(1)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我国CPI涨幅同比明显回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体上持续下降,特别是2009年2月份以来,我国CPI同比始终保持负增长。(答出2008年7月到2009年7月,我国CPI涨幅同比明显回落亦可) (2)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CPI涨幅适度回落,有助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②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CPI涨幅适度回落,会激励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但CPI长期走低,甚至是负值,会压缩企业的合理盈利空间,导致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不利于生产发展,最终影响消费。 三、体现类: (一)、设问方式: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二)、解题方法:答题要点一般是:教材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三)、巩固演练: 5、据医学史料记载, 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 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 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 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答:(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 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 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和大量受血者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 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 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 直至发现人血系统, 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6、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中国、聚焦上海。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上演。最终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到246个。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追求进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世博会整个发展进程的主旋律。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不竭的源泉,也是世博会的灵魂。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开放、兼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第四,倡导和谐的理念。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灭的理想。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世博精神财富”蕴涵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答:(1)世博会坚持追求进步、崇尚创新、立足发展,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2)世博会把创新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树立创新意识。(3)世博会坚持开放的道路,倡导和谐的理念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世博会强调开放、兼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四、意义类 (一)、设问方式:“意义类”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二)、巩固演练: 7、材料一:进入21世纪,文化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使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和动力。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美国是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其汽车工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
/
本文档为【主观题解题思路与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