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2017-12-04 50页 doc 215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28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据新华社电(记者戴劲松廖君)“尽管国外目前针灸诊所很多,但大都是„有针无灸?,而国内中医学界也是„存针废灸?的现状,几千年的灸法正濒临灭绝。”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田辉近日向记者发出了“救救灸学”的呼吁。1 田辉博士说,灸法历史远远要比针法长,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最早记载中医治疗方法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便只有灸法,并没有针法。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医疗法中真正被西方医学界接受的只有针灸,其中灸法实际上很少。针灸的英文单词应是,;,,,,;,,,,,,,,,,,,,,,,,,,但现...
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 据新华社电(记者戴劲松廖君)“尽管国外目前针灸诊所很多,但大都是„有针无灸?,而国内中医学界也是„存针废灸?的现状,几千年的灸法正濒临灭绝。”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田辉近日向记者发出了“救救灸学”的呼吁。1 田辉博士说,灸法历史远远要比针法长,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最早记载中医治疗方法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中,便只有灸法,并没有针法。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医疗法中真正被西方医学界接受的只有针灸,其中灸法实际上很少。针灸的英文单词应是,;,,,,;,,,,,,,,,,,,,,,,,,,但现在在国外往往被认为是前者。如今,灸法在国内也已走向湮灭边缘,大小医院都很少有医生使用灸法。` 据他分析,灸法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治疗方法长期没有根本改进。从医生的角度讲,针法可以同时对多个患者治疗,而灸法则只能一对一,劳动量自然加大,一般就不愿意采用。从患者角度讲,施灸必用火烧,有被灼伤的风险,而且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相适应,慢慢丢掉了市畅 而针法命运则完全不同,最初采用的是石头针、金针、银针等,但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先后发生了两次技术 革命:先是不锈钢针,后又是日本人发明的电针,这就为其推广拓宽了空间。田辉因此说,灸法的价值要想得到市场认可,必须从技术革命寻找突破口。1 据介绍,灸学界泰斗刘冠军已于,,,,年底在长春去世,享年,,岁。目前国内剩下的灸学权威专家为数不多,如安徽合肥的周楣声教授,今年已,,岁高龄,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田从豁教授,也已,,岁,都年事已高。*BTK 周楣声老人在其灸法著作《填海录》中分析说,虽然灸法历史上有过从直接火烧向通过燃烧艾条施灸的变革,但其产生的烟雾不仅污染室内空气,而且由燃艾所产生的气味也让人难受,其至出现恶心和呕吐,且被列入可致癌的物质之内,因而这一方法也陷入了困境。而新兴的以光电为热源的各种灸法,倾向于纯理疗范畴,只是传统灸法倡导药理与物理相结合的补充,而非进步,不能挽救灸法命运。 田从豁教授与其观点相同,即古代用灸必须以燃艾为热源,且是越陈越好,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替代物。据介绍,田教授近年来带领一批研究人员对灸法技术的“绿色革命”进行研究,且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使灸法重新得以推广。, 筋络速通灸 筋络速通灸又称液体针灸、无针针灸,此疗法是在藏传医学 气血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在藏传古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中药 提纯新技术,从多种名贵中药提纯精制而成的一种掌灸疗法外 用良药。它利用液体针灸疗法具有灸疗、药疗、针疗三效合一 的功能,使药物一经接触肌肤,短时间内即能产生一股像气针 一样很细很强的气流,可以感到仿佛有无数根无形的针刺进肌 肉瞬间通经活络,活化细胞,并通过穴位针灸给药激发人体自 身经络的潜能,达到舒筋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作用,快 速治疗和缓解各种疼痛。 详细资料 【主要成份】追风透骨草、龙脑、凤仙衣、川乌、草乌、藏红花、寻骨风、独活、三七等。 【适用范围】消除肢体疲劳和运动障碍,缓解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适宜人群】 1、 工作劳累、落枕等因姿势不良引起的酸麻、疼痛; 2、跌打损伤和运动伤害引起的瘀青肿痛; 3、神经性的头痛、牙痛等; 4、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和麻木; 5、颈椎病、腰椎病引起的颈肩部和腰部疼痛;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肌肉劳损引起的疼痛。 【使用说明】 1、 根据病情,参考取穴图选好穴位。 2、 洗净手掌,将本品适量倒入掌心(约0.1-0.2ml)快速将手掌按在痛点或穴位上,直到感觉灼热难忍时再放开手掌即可。 3、 用药量多少根据病情轻重、病灶深浅而决定;皮肤较薄的地方稍少,皮肤较厚的地方稍多些; 4、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多用效果更佳,5天为一个周期。病情严重者,隔两天再用一个周期,直至病情解除。 5、 掌灸处有灼热感属正常现象,一般不会灼伤皮肤。 6、 本品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用后需将瓶密闭保存。 【注意事项】 1)本品外用,严禁口服; 2)皮肤过敏、有血友病、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者禁用; 3)孕妇、婴幼儿禁用; 4)眼部、面部、心脏部位不宜使用,胸腹部等皮肤娇嫩的部位慎用; 5)皮肤有溃烂和开放性伤口的部位不宜使用。 6)建议本人自己操作,若为本人难以操作的部位则可他人代替,但操作时应注意用量和时间的把握。 贮存方法:遮光密封置于阴凉处 执行标准:Q/HFJTSW01-2004 前列腺灸 【3贴装 68元】 能加强肾和膀胱的对水液的气化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抗菌、 消炎、利尿作用。适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 的小便不畅或尿频涩痛等症。 详细资料 咳嗽灸 【3贴装 68元】 能有效激发人体自愈机能,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的功 效。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不止、咳痰清稀、色薄 白、畏风恶寒、微热无汗、鼻塞流涕等症。 详细资料 温灸学讲义 张世镳(字俊义)著。成书于1930年。全书分七编。第一编解剖生理学,分别按骨系统、筋系统、皮肤系统、循环器系统、呼吸器系统、消化器系统、泌尿器系统、神经系统、五官器系统介绍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并附解剖图五十六幅。第二编诊察学大意,介绍证候、诊察法、诊察顺序,一般诊察要项、特异体质、年龄脉搏增减,健康人体温标准、呼吸次数等内容。第三编病理学大意,阐述疾病的分类与病因及对一些疾病的认识。第四编统论,介绍灸治术的由来、作用,温灸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温灸的优点及对神经的影响,温灸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第五编孔穴学,介绍八十个常用腧穴的部位及其局部解剖结构,并附图十四幅。第六编治疗学,介绍临床各科疾病的定义、病因、症状、预后、一般治法和温灸取穴。第七编附录,专述温灸应用技术及开业之。此书参考日本东京长坂本贡氏、福冈市安多继观、本多区显二氏温灸学讲义录等编写而成。现存1930年、1935年宁波东方针灸学社铅印本及1938年上海东方医学书局铅印本等。 温灸术研究法 张鸥波编。成书于1930年。本书系宁波东方针灸学社招生培训温灸术宣传之作,其中绪言部分,介绍该社宗旨、温灸的优点等;温灸术记事拔萃,选刊译自国外的有关论文;温灸术客座讲话,刊载一年内该学社对外复信答询;治验医案,报道该社社员的临证医案;温灸说明,刊登一些有关温灸的学术文章;温灸学目录,介绍该社教科书的名称、内容与校稿;学术讨论,是该社对社员有关学术问题的答疑。现有1931年、1933年、1935年、1936年宁波东方针灸学社铅印本。 《红炉点雪》的灸学思想 袭居中,明代医学家,字应园,江西金溪人,曾任职于太医院,对内、外、儿等科都有所长,著有<红炉点雪>、<外科百效全书>、<幼科百效全书>、<小儿痘疹医镜>等书.<红炉点雪>刊于明代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共4卷.卷1、卷2论述痨瘵各种主证、兼证的证治;卷3介绍治则与杂证补遗;卷4为灸法及却病秘诀和注意养生调息等方法.书中卷4"痰火灸法"虽篇幅不多,但言简意赅,见解独到,从中可以看到其灸学思想. 拯救失落的灸法 蓝晟 2001年,西安某医院针灸科,科室主任看到某治疗室为患者施灸而冒出了烟雾来,立即进去干涉,不让医生为患者施灸。 2005年12月上旬的某一天,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某研究生宿舍,研究生肖晓玲和她的同学不知为什么谈起了灸法,结果,谈论了半天,“大家对灸法好象没多大信心,不认为这种方法在治疗上会起多大作用。” 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男男女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回答道:灸法,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听说国外现在很重视。 呜呼哀哉~曾在中国被中医大夫 和民间百姓所普遍看重的灸法,如今已不为普通的人群所知晓了;不再被中医界的大夫们所普遍采用了。 中国的宝贝———中国的灸法——已经开始失落了。 被人取笑,人们会认为该医生不是好医生。因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过:“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 在古代的中国,有的医学大家,虽精通方药和针法,但在实际治疗中,则偏爱灸法,比如,被誉为神医的华佗,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柱,病就能当场痊愈。 晋代葛洪的妻子鲍姑,更是擅长用灸法,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女灸疗专家。葛洪也许深受其妻的影响,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共录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这就说明,灸法在古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重要性超过了针法。 确实如此,因为灸法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能帮助人健康长寿。唐代药王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结果到了93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过百岁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书写了震古烁今的医学名著《千金翼方》30卷。 二 灸法是种植在中国人骨髓深处的花朵,曾骄傲地盛开过,曾无私地滋养过中国人的身心土壤。 古时候的中国人,因什么缘份而创造出救治疾病、促进健康、帮助长寿的神奇灸法,现在已无法考证了。不过,通过史料中迸溅出的文字浪花,我们似乎可隐隐约约地梳理出灸法的发展简史。 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灸法了。《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用艾叶医治疾病的方法。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显示灸法的历史比针法长——帛书 《灸经》中只有灸法,并没有针法。中医学经典《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则明确指出灸法的产生与寒冷的环境 条件有密切关系,书中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此外,该书还介绍了灸法的适应症、施灸顺序、剂量、补泻等,并将灸法与针法并提。 灸法在医疗活动中确实创造了许多奇迹,所以,作为医学专家实践经验的,公元 3世纪的《曹氏灸方》;唐代的《外台秘要》、《骨蒸病灸方》;宋代的《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备急灸法》;元代的《痈疽神秘灸经》;明清的《采艾编》、《太乙神针》、《神灸经论》等医学著作都述灸法而不言针法。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出现这么多的灸法专著———由此形成了中医学著名的分支学科———灸学。 或许,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中的一句话可以清楚的解释,那就是:“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三 艾叶用于治病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谚语。明代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一书中对灸法的疗效有很高的评价:“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灵枢经》则记载:“灸则强食生肉。”这是指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的功效。这些谚语、评价及相关的记载明,灸法在古代中国是被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治疗技术。古代的医家认为艾灸“透诸经而治百病”。近代和当代的医学家们的实践也证实,灸法可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妇产科、心脑血管、骨伤及风湿类、皮科等诸多疾病。 北京顺义经方国医院将针与灸分科。灸科以温灸为主。方法是将艾草和多种中草药,放入温灸器中点燃,放置于经络穴位或患处,使药气直接作用于人体、刺激全身,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的作用。该科38岁的女大夫沈京安认为,温灸对于治疗面瘫、胃痛、腹痛、肌肉关节痛、痛经、腰痛、脚跟痛、肩背痛、前列腺痛、卵巢囊肿及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中医硕士肖晓玲在海淀医院针灸科实习时,科室主任治顽固的面瘫,在针刺不起什么作用时,就用灸法。她看到科主任在人中、迎香、地仓等穴位放上姜片,把艾绒捏成圆锥状立在姜片上,用香点燃了。这时,有科主任的学生拿着线香和镊子在旁边照看着,艾锥燃尽就立刻夹起换上新的点燃。一般灸半个小时左右,艾锥换上几十次。这个过程虽然很繁琐,但患者对治疗效果还比较满意。 肖晓玲的父亲也是一位老中医,他用灸法治带状疱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每当遇到带状疱疹的病人,他父亲就教病人自己灸,具体方法就是:把云南白药用香油或清油拌成泥,捏成饼状敷到患处,再用艾条灸10-15分钟,以耐受为度,每天2次,效果确实好;但为了增强效果,患者还须内服中药。爱较真的肖晓玲问:“你怎么知道是药起作用还是灸法起作用,”她父亲说:以前只用药效果不怎么样,用这个办法就不怕他(带状疱疹的病人)不好了。 灸法作为和针法并驾齐驱的医疗技术,其治疗效果,已被当代的医学研究成果所证实。 1990年的 《上海针灸》杂志第9卷第5期上,曾发表过《近十年来灸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的学术论文。这篇论文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灸术研究等三个方面引用了97篇灸法研究文献,全面证明了灸法疗效是有科学根据的。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灸学大家的日益凋敝和临床上施灸的医生越来越少,类似的研究成果在最近15年很少出现了。 四 2004年,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田辉向新华社记者发出了“救救灸学”的呼吁。田辉说灸法在国内已“走向湮灭边缘,大小医院都很少有医生使用灸法。如果再不下力量抢救,灸法这一祖国传统医术很可能失传。” 失传的可能性已经来临。2003年,灸学界泰斗刘冠军在长春去世。安徽的周楣声已经88岁高龄了;山西的谢锡亮已82岁高龄了;最年轻的灸学大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田从豁教授也已78岁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针灸大师、澄江学派创始人承淡安的亲传弟子谢锡亮先生,每逢劳累受凉就流鼻涕、咽痒、头晕、咳漱吐痰,全身乏力,常常绵延二三十天,服多副中药方能痊愈,但总去不了根。1977年,他应出版社之邀撰写《灸法与保健》一书,为了使病人信服,他开始了在自己身上直接灸足三里的实践;结果,近30年来,他已很少体验到感冒的滋味了,有时,因劳累受寒,一般经一夜休息或自灸足三里就可恢复体力或将寒气排除。谢老说:“自从施灸以后,食欲良好,消化力强,睡眠深沉,血压平稳,心情舒畅,精力旺盛。” 2005年12月6日,谢锡亮先生刚从北京西站出站,就被阿歌宾馆的老总用车给接走了,随之,他在301医院工作的学生等也来请他去帮助看病。12月7日-16日,他给犯了哮喘的著名书画家张重梅用灸法治疗,几次之后,哮喘的症状就消除了。 笔者在此期间,分三次向谢老请教有关拯救灸法的问题。 谢老说:“据本人几十年来的临床实践看,很多病适宜用灸法。特别是对免疫性疾病效果最好,如乙型肝炎等。乙型肝炎我在临床用灸法治疗数百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不论急慢 性均可施灸。患者首先是自觉症状消失,体征改善,逐渐医院检查指标也会转阴,尤其是病毒复制标志转阴,抗体出现,这表示传染性减弱或消失。总之,只要是慢性病,以及常规医疗没有办法治的病,用传统灸法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灸法有这么好的治疗效果,可为什么现在中医界的人士也不重视了呢,谢老分析到:“现在灸法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留下疤痕,为崇时尚的人士之大忌;二、艾灸烟雾弥漫,造成空气污染,是今天提倡环境保护人士的大忌;三、灸法操作时间太短,对医师的经济效益来说,并不划算,所以也是一些懂灸法的医生的大忌。” 但谢老批驳了这样的论调:“长期施灸,只会出现一个豆大黑痂,停灸后20-30天即可脱落,以后和正常皮肤差别不大,或遗留黄豆大一个浅斑痕。例如灸法治乙肝的穴位主要在背部或下肢,不会影响美容。在临床上他发现,患有疑难重病、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或为了保健的成功人士,是不会在乎小小的斑痕的。此外,由于直接灸(不管医疗还是保健)一般都用极细的艾绒,量很小,不会产生太多烟雾。日本人研究发现,艾绒燃烧之气味芳香,能净化空气———有人用红外线照射,发现对人体无害。” 五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在城镇,约有48.9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该住院而不住院。医疗费居高不下是造成中国人“不敢看病”的真实原因。 灸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节约的群众性医疗技术,其在当代的价值,至少能让“群众”看得起病;或者让城镇的“居民”或“患者”自己给自己施灸,从而减轻病痛的折磨——医学的发明和创造,不是为了让其成为专家学者们的垄断技术,而是为了解除更多人的病痛。为了普及灸法,从上个世纪40年代,一些灸学专家就开始对传统灸法进行改革,陆续发明了温灸盒、韦管灸、灸疗器、多功能温灸器、自然灸疗贴等。不过,联合协和医院、同仁医院的专家们发明自然灸疗贴的田从豁教授承认,这些新发明的灸法,“没有直接用艾燃烧来得快。” 六 当越来越多的昂贵医疗费让人们有些负担不了的时候,灸法虽不能为医院和医生创造更多财富,但其命运不应该沦落到“消失”(针法还没有失落,但在国内正走下坡路)的境地;而应全面地拯救之、挖掘之;其发展的走向,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中医专家的“施灸”,而应普及到大众中去,让更多的人掌握之、实践之。 晋隋时代的医家陈延之穷尽一生的精力来倡导灸法,他认为“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由此可见,灸法是人人可以掌握、可以操作的医疗手段。 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医生们可用灸法治疗一些慢性病;同时,医生们可教会家属及相关陪护人员学会简单的施灸技术,从而用灸法来提高病人的整体免疫力。或许,这些病人能因此而“起死回生”呢,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在当代各类中医院中,“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在当代吃着“麦当劳”长大的新一代中,甚至连灸法的名称都没听说过。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中,拯救失落的灸法很有必要,并且已迫在眉睫了,不容再拖延了。再不拯救,就会来不及了。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呼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不管您是一名中医大夫也好,还是一名普通的群众也好,都有必要投入到拯救失落的灸法的行列。 拯救失落的灸法,不仅意味着“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在端午节的复兴;不仅意味着用灸法来帮助自身或亲人;更意味着养成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的习惯,从而让生命获得优化,让健康长寿不再是一个梦想。 “针”和“灸”并称针灸 人们常说的“针灸”是两个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是指应用专用的针具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灸”则是应用燃烧艾叶制成的艾绒,以温热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法可治疗艾滋病 谢锡亮老中医曾给有关部门建议用灸法治疗艾滋病,他说:“现在艾滋病很猖獗。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性传染病,一旦被感染,不仅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缺陷,而且免疫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T4细胞明显降低,T4/T8比值下降。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灸法对病毒性、免疫性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科学实验已经证实灸法能增加B 细胞、T4细胞,提高T4/T8比值,只是目前尚未见到有人使用直接灸法防治艾滋病的报导。虽然中药、针法也有一定疗效,但放着灸法不用是多么可惜啊~” 日本学者论灸法 日本东洋医学会会长、医学博士间中喜雄从事灸法医疗已经40多年了,他还出版过《灸穴治疗法》一书。他认为灸法对人的身心有9大治疗效用:美化肌肤;安定精神;驱除疲劳;促进睡眠;培养精力;培养一个不轻易生病的身体;太胖和太瘦都可调整;通便;保持血压正常。此外,他深刻地阐述到:人不论男女,年龄不论老幼,所遭遇到的健康上的困扰与烦恼,这“灸”都可以一一解决。所以这“灸”非但不古老落伍,反而是一种对于备受肉体与精神紧张的痛苦的现代人来说,最适合的现代健康法。 正确施灸的方法 按照本期谢锡亮先生《向“足三里”要长寿》一文所介绍的方法施灸,或根据不同疾病及自我保健的不同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施灸穴位。除本期所推荐的“足三里”和灸“脐”外,读者如果想针对某些疾病进行施灸,则需请教有经验的老中医。 神阙与灸 矫承媛,成泽东,陈以国 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第20卷第7期 灸法治病,《内经》中早已提出,并认为它与针刺治病一样的重要,而且往往能弥补针刺治病的不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古代医家有丰富的用灸法壮阳补虚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视神阙穴灸法的应用,该神阙穴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温阳、防衰、延年。 1 神阙穴解 神阙又名:“命蒂”、脐中、气舍、环谷、维会,俗称“肚脐眼”。 《会元针灸学》解释它的生理位置、特性与得名意义时说:/神阙者,神之所舍于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赖母之气以相传,十月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神阙因其在人身上下、左右的中部,乃“居中立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所以能分清浊而别阴阳,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 从经络学的角度看,神阙为任脉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共司人体诸经百脉,又为冲脉循行之所,且任、督、冲三脉一源三歧,均起于胞中,经气相通,调节全身气血,所以治疗神阙一穴可作用于全身。由于奇经八脉纵横贯穿于十二经脉之中,联系全身经脉组织器官,因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均影响于脐中。明《养生八栈》在论及气功时有“气气归脐”之说,由此可见,神阙通过经脉系统在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人体各种机能的整体治疗中发 挥重要作用。 从现代解剖学分析:脐部靠近腹腔、盆腔,皮肤比较薄嫩,神经血管较丰富(此处有腹腔丛、肠系腹间丛、腹下丛及盆腔丛等植物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存在;还有最重要的神经节,如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等,它们支配腹腔和盆腔内所有的脏腑器官 和血管),具有敏感度高、渗透力强、吸收快等特点。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较差,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强。 2 灸多求于艾 《说文解字》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又言: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灸法就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治病历史悠久,一般可分为艾灸和非艾灸两大类。艾灸类如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等,临床上以艾柱灸和艾条灸最为常用,是灸法的主体部分。艾叶,性苦,辛、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一书中首次对艾有了较详细记载,称艾捣叶以治百病。对于之所以选择艾叶作为灸用材料的原因,《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艾叶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肯定了艾叶灸用的诸多功效,尤其是在温阳方面。清代的《得配本草》《本草求真》中均记载有艾叶可温阳回阳,主灸百病。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对艾叶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补充。现代研究证明,艾叶含菊糖、鞣酸、维生素等。有补偏救弊的功能,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血糖和提高免疫功能,并可消炎镇痛、兴奋神经。正因为艾叶有以上这些特殊的性味功效,加之其易燃,火力温和而渗透力强,气味芳香,才使得人们选择了具有最佳壮阳补虚、温通经络、活血化瘀、防病保健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材较为理想。 3 神阙穴与保健灸 作为中医传统保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保健灸,正以其简便易行、天然无害、成本低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艾灸保健疗法古称/逆灸0,早在明代高武5针灸聚英6就提到/无病而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也0,体现了古代人民未病先防的思想。保健灸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1)整体性调节作用:朱氏等[1]用清艾条温和灸神阙穴、足三里穴,观察保健灸对老年人红细胞ATP酶的影响,结果发现灸此两穴后老年人红细胞Na+_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5)。老年人具有阳虚为本,痰瘀为标的体质特点,通过对神阙穴及足三里穴施行艾灸,能对全身各系统起良性调节作用。因此保健灸在延缓细胞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王氏等[2]对40例公寓生活、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经神阙、足三里穴行温和灸,每次每穴10min,隔日1次,连续2个月后,采用125I标记放射免疫法检测其灸前,灸后空腹血清中上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结果,灸后EGF含量有明显增高(P<0.01)。表明保健灸能够调节机体EGF的合成与释放。EGF具有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因而保健灸有益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的进程。(3)和缓的调节作用:徐氏等[3]观察了56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中老年人用保健灸法时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的主要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显示,保健灸具有提高中老年人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的作用。认为保健灸是强身健体、防病延衰、自我保健的有效方法之一。保健灸的保健作用不仅可体现在无病防病方面,也可调整全身的免疫功能,其机理主要为艾的温通作用与火的阳热属性及所隔药物的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调节脏腑经络,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4 神阙穴的临床应用 神阙乃胚胎发育,输精布气,营养胎体之重要部位,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如枢如门,元气之所在也。在临床上,神阙穴又具有取穴方便准确、疗效迅速显著之特点,故临床应用广泛。 (一)艾灸神阙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黄氏等[4]将陈旧的艾叶加工成重约2克左右的大艾柱,每次大约灸4~7壮为宜,10次为1疗程,治疗顽固性腹泻,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满意。洪氏[5]悬灸神阙和双侧足三里穴每穴15min,见皮肤潮红即可。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治疗胃下垂87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7例,2个疗程治愈者27例,3个疗程治愈者25例。 (二)艾灸在儿科疾病的应用:王氏[6]运用灸神阙并配合小儿推拿治疗久泻与单纯推拿组进行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明显的差异(P<0.05)。郭氏等[7]用推拿加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68例,1次治愈25例,3次治愈36例,5次治愈7例,疗效100%。艾灸神阙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的功效,与推拿疗法配合治疗小儿腹泻,相辅相承,无痛苦,无副作用,患儿易于接受。张氏[8]灸神阙、囟会为主治疗新生儿破伤风898例,经1~3次治疗,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吸乳正常)705例,3~10次治愈190例,死亡3例。治愈率99.7%。 (三)艾灸神阙治疗生殖系统疾病:张氏等[9]用神阙艾盒灸治疗虚证,寒证(实寒、虚寒)引起的诸多的产后尿潴留、痛经、经期头痛、崩漏等疾病效果显著。刘氏[10]对61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熏灸神阙治疗组35例和男宝对照组26例,治疗30天。结果临床疗效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对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测定,治疗组血清FSH显著增高(P<0.05),E2显著下降(P<0.05)。熏脐法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达到治疗目的。 5 艾灸神阙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经络是一条高温线,是传热性较好的通道。艾灸治疗时,热量沿着经络传导的距离更远,而人体组织受热后,毛细血管的血液温度也随之升高,血液粘度减少,流速增大。这种现象就是/气得温而易行0的表现。而气之易行,气血运行通畅,则治疗疾病自然能获良效。 (1)对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在神阙穴上进行艾柱灸,以病人感到有一股热气向脐眼渗透,并慢慢向四周扩散,脐周皮肤出现潮红为度。通过观察慢性腹泻患者及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现,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外,其T细胞亚群的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11][12]。 (2)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灸神阙穴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而对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影响不大[13]。 神阙穴是中医学内病外治常用的首选部位,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位处中、下焦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外敷药物,可透入体肤,彻到肉里,直达经脉,融于津液,通达气达,以调节阴阳、补虚泻实,祛邪扶正,是调治三焦疾病之要穴。艾灸镇痛作用,从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作用来看,对神经有兴奋及抑制作用,可促进血行、新陈代谢,有调整血压和腺体分泌的作用。我们应根据传统记载,在不断挖掘祖国医疗遗产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神阙穴的特殊作用及艾叶等药物的功能合为一体,相得益彰。 周楣声长时间温和灸临证举隅 尚秀葵 天津中医1998年8月第15卷第4期 周楣声主任医师,安徽合肥人,精研灸术,对某些疑难病证,倡导长时间温和灸,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周老临证,受益匪浅,兹将随周老学习所得及自身体会,整理数则,介绍如下: 1 脱肛案 邱某,女,43岁。3年前即患有便后出现直肠脱出现象,屡治无效。近日来脱出加重,需用手托扶纳回,伴有消瘦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诊为脱肛。予商丘及昆仑穴施艾条温和灸。第1次施灸至40分钟后,肛门开始有收缩感,并随施灸的持续而逐渐加强,至施灸60分钟后,肛门收缩感减弱而停灸。依上法施灸3次,症状有所改善,脱出直肠可自动 回缩。继续施灸10余次,便时脱肛现象消逝。3个月后随访,脱肛未再发生。 按:本例脱肛系由肺脾气虚,中气下陷,大肠失于收摄,肛门失约而脱出。选取足太阴脾经商丘,意在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以治其本;足太阳膀胱经经别别入于肛,依“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取足太阳膀胱经昆仑穴,以利灸感循经至肛门部而提高疗效。灸法治疗脱肛多用于脱肛术后恢复及脱肛的急性发作期。手术后的灸治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急性发作期灸治可使脱出的直肠自动回缩,缓解症状。但灸法治疗脱肛,亦有的患者停灸后,有复发现象。 2 五更泄案 戚某,女,53岁。黎明泄泻约7年,经中西医药物治疗效不显。患者形瘦畏寒,偶有腰酸痛,饮食正常,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诊为五更泄。予命门穴施艾条温和灸,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根艾条。施灸的温热感可从局部渗透于腹内,并在停灸后可持续1~2小时。经此法治疗月余而愈,1年后随访无复发。 按:五更泄系由肾阳虚弱,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水谷难以腐熟运化所致。命门位于十四椎之下,为督脉所入之门,其所在处与肾关系密切。故重灸命门,可借艾灸的温热之力,渗透皮肤直达深部,增强温补脾肾阳气的功效,可消除因命门火衰而致泄泻。 3 痈疡案 王某,男,19岁。患者近1周来双手背多发性湿疹,呈片状分布,大小如粟粒,色红头尖,且逐渐加重,瘙痒难忍。曾给予清热利湿中药浸泡熏治患部后,双手背糜烂、溃疡,且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双手肿痛伴有烧灼感,体温37.8?,白细胞总数10700mm3。诊为痈疡(化脓性感染),予艾条温和灸曲池穴,当灸至20分钟左右,自曲池至手背病变部有温热感的传导,继之病变部温热感逐渐加强,并有痒胀感(虫行感),继续施灸至1小时左右,手背部的痒胀、温热感逐渐减弱而停灸。依上法每日熏灸2次。3次后,病变部的脓性分泌物逐渐减少,肿痛减轻,烧灼感消失,体温亦趋正常。按照上法继续施灸3次后而告痊愈。 按:《内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由于湿热之邪郁阻肌肤,内不得通,外不得泄,营卫不和,肌肤失于濡养而发湿疹,加之复感外邪,引起疾病进一步加重,形成糜烂、脓肿。《备急灸法》曰:“其候忽然遍身痛痒如虫啮,痒极搔之,皮肤脱落,烂坏作疮。凡有此患,急灸两臂屈肘曲骨间(即曲池穴也),各二十一炷”。本症熏灸曲池穴,一则属于近端取穴,可使灸感快速、直接到达病变部位;二则曲池为手阳明大肠合穴,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善于治疗皮肤病。临证中,灸法治疗皮肤破溃、脓肿、褥疮等症,如运用得当,其疗效优于针刺。但在施灸时应注意穴位的选择和灸感的产生。一般循经取穴,在大椎穴水平面和 脊中穴水平之间脊柱上或两旁寻找压痛点及局部施灸三者相结合,施灸量按周老师提出的灸法三相规律(详见体会)决定每次施灸量,每获良效。 4 盗汗案 汪某,男,46岁。患盗汗3月余,时轻时重,入寐后周身汗出如洗,神疲乏力,时有心悸,舌淡脉细。诊为盗汗。予左右阴郄穴同时艾条温和灸,约至50分钟后,温热感可沿手少阴心经直达心区,待其灸感减弱后停灸。当夜汗减大半,未全止,隔日未灸,汗又再出,后又继续施灸5次,盗汗被控制。 按:盗汗是由于阴虚,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症状。该患者主要由于心血不足,心气亦亏,汗为心之液,故熏灸手少阴心经阴郄穴,具有益气补血敛汗的作用。另外,艾条熏灸少冲穴,亦有病人灸感可传导至心区,但施灸时患者的体位一定要舒适、平坦。否则,会影响灸感的传导。 5 体会 1)温和灸要有足够的量。温和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疗法,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疗效与施灸量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诸多书中记载温和灸施灸时间10~20分钟不等,施灸程度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从临床疗效验证,此施灸量对某些病证不能收到最佳疗效。考古代记载施灸量,不少情况下都比较大,为“随年壮”或“灸至百壮”。《千金方》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 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人羸瘦者,可复减半……仍须准病人轻重而行之。”故施灸中,不必拘泥某穴灸几壮、灸几分的限制,应根据病证、病情、体质掌握不同的施灸量。从临休体验看,除上述所举病证须长时间施灸外,对顽证、痛证、里证、虚证,如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灸、坐骨神经痛、脱证、奔豚气、遗尿、痛经等证均要采用长时间的温和灸,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2)长时间温和灸多可产生灸感。从古至今,大多书籍描述针刺得气感觉,而对灸感描述甚少,只提及施灸程度“从知痛灸至不知痛,从不知痛灸至知痛”或只言灸几壮。在随周老学习及临证中仔细观察体会,认为灸疗同针刺一样亦能得气。其灸感多为施灸部位或病变区出现温热、痒胀及循经传导现象。周楣声老师将其归纳为3个阶段(又称灸感三相规律):第1阶段(?相):自熏灸点与病灶间发生气至病所的联系,出现温热感、水流样感觉等;第2阶段(?相):在病灶处出现温热感、虫行感、风吹样感觉等;第3阶段(?相):灸点与病灶间的联系消失。此3阶段的产生,大多须长时间施灸即在40分钟以上,甚或燃尽1根条(约90~120分钟)。灸感产生与否与疗效有密切关系,若灸的时间达不到得气程度,则疗效甚微;若能达 到得气的程度,则疗效显著,与针刺“气至而有效”相一致。故在施灸时,应长时间进行灸治,方能达到得气的程度。但切忌妄施过量,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3)取穴少,疗效高。长时间温和灸取穴少而精,依辨证取穴、循经取穴,选取1~2穴,如脱肛选丘墟或飞扬;寒湿泄泻取水分;五更泄取命门;肩凝症取肩骨禺;血瘀腰痛取阳交;下肢脓肿取至阳和腰阳关;足跟痛取风池等。长时间温和灸,以气至为度,取得满意疗效。 灸感三相赋 夫二气感应以相与,水火相济以相成。因灸生感,感而能行。内外通达,穴病相承。一脉贯串,三相收分。为灸法之规矩,乃斯道之.《易?感》:“二气感应以相与。”灸感之发生,须由艾之火气与人之真气,两相结合,方可生成。亦因艾热之火气,与体液之水气,水火相济才能出现。由灸而生感,因感而扩布。使病与穴之间一脉贯通,彼此连接。在其全部过程之中,划分为三个时相。相(xi而g)乃是相连、相关与相承之意,亦即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这乃是灸法的重大发现,而为灸疗作用量之客观标准。 定穴粉艾,气随火生,酸麻胀皿,先兆初萌。举步前进,自有循遵,理无反顾,直向前程。如水人梁,如风吹云,清凉可见,沮热常存。疾徐不能一概而论,宽窄亦无界限可分。气至病所,古人之说虽久,由此及彼,触类更多引伸。五液之所出不同,称汗为心液确有凭证;苦甜之脏腑有主,对五行学说初探源根。路径变动不居,为经络实质之依据,投射直趋目的,可辨症候之假真。消长进退,为预后提供联兆,周身连贯,则循经自应推陈。第一相之定向传导虽已实现,而肤功可赛尚须待其后尘。 灸感和针感一样,在感传出现之先,也有如同针刺得气的同样感应,然后再以水流、风吹或蚁行等不同形式,循经向患处行进。火能生热,温热感自为必然之理,但寒热转化,清凉感也常见发生。感传速度与宽度是因人因病因作用量的大小与作用次数的多少而互不相同。气至病所虽早为古人所发现而列为针灸有效标志之一,但对其作用与意义并未有进一步的阐明。根据定向感传的这一基本特性,既可为中医基本理论找出部分凭据和对经络实质找出有力的旁证,同时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与预后的估计,均有提供启示与参考价值。再则“病与穴连,经无常道”的基本规律,也可取“经络所过,主治可及”,这一传统凝固的观点而代之。感传第一相气至病所虽己实现,也仅是功效刚行产生。如认为“气至而有效,乃去之,勿复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则灸针的功效就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火能到候,食称可口;气满病所,方可言灸。t足则效始彭,用当而功不左。初只氛氮扩布,嗣乃弥漫升腾,凉者有如拂扇,热者可同熏蒸。或如蚁行旋转,或如气泄风生。体温每能下降,肿处可见皱纹。既平烦躁,亦定吟呻。病势有轻有皿,感应有减有增。高峰既已下降,低者即不再升。第二相之作用发挥虽毕,而三 相还必须有待评论。 烹调食物要讲究火候,而灸治疾病同样更要重视火候。当气至病所以后,必须使病处为灸感所充满,方可发挥灸疗的最大作用。在气至病所之初,均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有的如凉风习习,有的如热气熏熨,有的如蚁行盘旋,有的如气体外泄,病状每可即时轻减。当到达高峰后,即逐步下降而不再上升。在一般情况下,一次治疗到此即应中止。但也因病理变化的不同及患病部位的多少,还会有第三相的情况出现。下降中止,虽为常规;循经再传,亦为多见。数病一穴,可以彼此相通;全身周流,可以上下连串。既可原路往还,更能轮番出现。三相之大要如斯,乃来自于长期实践。第三相的两种情况,即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内容详见《灸感三相赋》。 灸法已沿用千年,要旨在其中关链,火力必须均衡,作用不能中断。听来不值一钱,用之足当万贯。寄语我界同人,切英视为河汉。 灸感三相的阶段特征,以往其所以未被人们注意到的原因,第一当是在采用直接灸时,仅是着重对灸疮的造成,在施灸过程中,火力总是时断时续感传作用自然不能出现;第二,虽是有所发现,但并未注意总结与重复验证观察;第三,能著书立说者未必有多少临床经验,而有临床经验者又未必能著书立说,故虽有发现也未能流传;第四,在应用艾条灸时,总是以手持法为主,而不断移动,或是用大片烘烤的方法,不是定点刺激,故尔不能激发感传与观察到感传的全部过程。对于火力必须均衡稳定,作用必须持续集中,这一平凡而又重要的基本环节未曾掌握,因而使灸疗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至希我界同人,共同验证,再作提高,为灸法的复兴奠定更为充实的基础。 热症贵灸赋 夫人有虚实,药有补攻;病分寒热,治有反从。寒凝气陷,灸之所拉;热升火郁,灸更有功。真知自当格守,陈言未敢苟同。此概言虚实既有宜攻宜补之常规,而寒热亦有反治与从治之权变。寒凝气滞与阳气下陷者自宜用灸,而热升火布与阳气佛郁者亦可用灸。对于发热禁灸之说,决不能人云亦云,使灸效不彰。伤寒火逆,岂止一端。姐蒸熏熨,功过相参。缎坑班体,早见史官,亡津夺液,害岂等间。因喧废食,灸偏旅谁。发热禁灸之说,一般均认为来自《伤寒论》,但《伤寒论》中所出现之火逆是包括古代多种用火劫汗方法而言的。用之得当,自可有功,用之不当,灾害立至。如《汉书》苏武传:“凿地为坎,置温火覆武其上,蹈其背出血。”注:“温火,即聚火无众之火。”当为最古之锻坑 法。此法不仅在汉代为常用,即在明清许多医籍中仍有记载。决不能因此类以火劫汗之法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坐使灸法蒙不白之冤。 寒热互治,正逆所由;寒热同治,反从可筹。药有反佐,火能艾投。虚热用灸,元气周流;实热用灸,郁结能瘩;表热可灸,发汗宜谋;里热可灸,引导称优。热能就燥,寒以沮酬。火郁宜发,早有鑫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开门逐贼顺水行舟。正反逆从的中医治则,在灸针与汤液方面是各有所宜。反佐法在汤液方面为常用,反治法则以灸法为可贵。虚热用灸,所以助元气之周流;实热用灸,所以解热结之郁毒;表热用灸,可以发汗解肌;里热用灸,可以引邪外出。总之,热用灸是使火能就燥,寒用灸是使气可复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火郁发之”。热症用灸,亦同气相求,引而发之之义也。 事因时变,物以用分,灸名虽一,灸法纷陈。古法为灼,今重在温。灼创久着,温可变更。灸与针皆物也,而用物者人也。物虽为一,而用各不同,功与过,利与害,均是因不同的应用方法而有不同的分别。灸法沿用与衍变至今,已不下百种之多,如把一切用火之法,均列在发热禁灸之内,这岂不是因水能覆舟,而载舟之功亦因之而废弃乎~阴亏水涸,高热神昏,孤注一掷,诚所未闻。试金有石,实践为真,扬我灸效,寿域同登。 热症可灸,并非说是凡属任何高热危重病人均是以灸为唯一的治疗手段,而置其他各种有效和配合方法于不顾。如果以这种凝固 的思想方法对待和责难热症可灸,无疑仍是反对热症用灸的顽固立场,这也是须要反对和澄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打破热症禁灸的陈词滥调,使灸效得到发扬光大,这也是人类的福宝乙曰。 灸海乘搓赋 夫医者意也,意与理通,则方法自中规矩;灸者火也,火德贵显,则万物变化无穷。医海无涯,乘捍且先浮泛;高山仰止,向往贵在攀登。 《后汉书?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之谓之意。”意非臆测,必与理通。意念专注,则事理始通。故医者理也,得医之理,则处方立法,自能如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矣。灸是古代火疗之一,也是火疗的发展和进步。火者阳也,阳用事为明,故火德贵显。《白虎通?五行》:“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则万物变化也。”火之变化由人,则灸之为用在我矣。司马氏曰:“诗有:„高山仰止,影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徒云向往,终归仰止矣。医,海也,孔子日:“乘抨浮于海”,以一粟之俘,浮无涯之海,虽力有未逮,而路有可通,此灸海乘搓赋之所由作也。阴阳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识阴阳之大道,作灸海之南针。心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求至阳之上下;肾为阴,腹为阴,阴中之阴,在阴交之周围。《素间?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故灸针之用,亦阴阳之道也。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素问?金匾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督脉为诸阳之统帅,太阳主一身之表,均循背而行,故多种疾病均可在心俞及胸椎的两侧这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物与病理反应现象,对临床各科具有广泛的联系。这是早被发现与被重视的灸针选穴方法之一。如五脏热穴,崔氏四花与四花变法的六花、八花,华佗侠脊,骑竹马,各种灸痈疽,凛病,哮喘,还有所谓九连环(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卜三,于一五,十七椎下陷中皆灸)诸种取穴法,以及膏育有百病皆主诸说。各种说法虽多,其功用亦广博显著,但均离开不了心俞与至阳上下这一区域。故特将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在这一区域内选穴与应用灸针治疗称为阳光普照法。在「篇的灸例中,多数的选穴方法与循经感传的实例,都是在这一区域内应用灸法所获得的。 腹为阴,肾为阴中之至阴(《素间?金匾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肾也”。《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解精微论》:“至阴者肾之精也。”)脐一F一寸之阴交穴,为任脉,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其两傍则属足少阴之中注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气之原,而阴交与至阳又居于人身之重要地位。阴交的病理反应虽不如至阳之显著,但就其功用而言,与至阳实可并驾齐驱,特别是对下腹及前后阴诸病,功用更为优异。举凡脱肛便血、崩漏带下、痛经、月经不调、淋浊尿闭、腹胀腹痛、泄利不止等均有良效。 他如头部眩晕、全身瘫痪、四肢厥逆、下肢酸痛等,效果亦好。与气海不仅彼此位置邻近,且功用亦难以强分。故特称在左右中注,与阴交、气海,这一狭小区域内的取穴法,称为百川归海法,在灸例的许多验案中,均是应用这一方法而获得的。 百川归海,前后相通;阳光普照,四末可及。 在背部阳光普照区选穴着灸,不仅效用宏伟,而且由此所出现的感传作用,虽在手足指尖同样也能到达。而在腹部百川归海这一范围内、特别是用从阴引阳、后病前取以治腰痛及其他病症,其感传作用更能前后相通。同理在前病后取于腰背部取穴时,感传也能直达病处。其中命门与阴交,不论为前后同取或单取,对下腹及下肢病均可收良效。 头戴天为阳,两耳多功于两足;足粗地为阴,五趾均上达于顶猫。 头在上为阳,头部各穴如百会、风池、风府等穴,用于下部及下肢病,既早见于经典,更己验于临床。而在双侧耳尖以及在耳壳边缘取穴针灸,固然对全身诸病均有作用,而对足部诸病效果更为明显。足在下为阴,不论为足之三阴三阳,均可对头面诸病有效。同理,足为阴而手自为阳,故十指尖对下腹及下肢病亦具有作用。在“点刺十宣”节中,根据传统观点已作出过说明,如再以阴阳思想为指导则更可相得益彰,两者可以互观。掌心为阴中之阳,阳热炽盛可取;足心为阴中之阴,阳虚发热宜谋。手在上为阳,而掌心之劳宫穴则属阴,是为阴中之阳,用治阳热炽盛,神昏窍闭诸病,以助阴制阳,自可生效,足在下为阴,足心之涌泉 穴为阴中之阴,用治阴虚发热,特别是对原因不明之长期低热,以引火归原,效果更好。左为阳,阳升不降,宜思左地之阴;右为阴,阴降不升,当求右天之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1几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六微旨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卜降,气流于地,地气,L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变化也,在德为化,在邪亦为化。《阴阳应象大论》又日:“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杨上善日:“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凡面赤耳鸣,头目眩晕,升而不降等症,可于身之左及左下肢取穴,以引气下行;气短懒言,腿足浮肿,降而不升者,可于身之右及右上肢取穴,以引气上行。顺阴升阳降之理,求右上左下之道,则变化在德而邪不居矣。日,阳也;夜,阴也。从卯至申,日之阳也;从酉至寅,夜之阴也。邪正进退,日夜能有其时;着艾行针,阴阳亦可相应。以日之阳,应夜之阴;以夜之阴,合日之阳。此亦阴阳相引,水火相济之又一用也。 《素问?金匾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日夜之阴阳互有倚伏,而人身之邪正进退亦可以 时往来。以一日合言之,一日分为十二时,十二时分为四等分,则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日从卯时出,酉时入,日出为阳,日入为阴。以十二时分言之,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故子与午相对;卯与酉相对;丑与未相对;寅与申相对;辰与戌相对;巳与亥相对。如日间阳时手太阴经脏之病按时而至,可在夜间相对之阴时按照脏腑关系或生克制约的原理而隔经施治;夜间阴时某一经脏之见症按时发作或加剧,可在日间相对之阳时立法针灸。用日夜相应之取穴法则以调燮阴阳,则邪气之以时而至者自可平息矣。法繁而理反昧,言简贵在义明,投木桃之侄语,待琼瑶之佳音。 灸不忘针赋 弋鸟于天,网鱼于渊,物各有用,难得其全。灸不忘针,彼此互为脸股;法因病异,取舍贵在衡权。针道与灸道互通,守形是贡;刺法与手法同理,守神为先。刺法早雄墓于秦汉,手法则昌盛于金元(推陈出新,各树一帜;治病求本,不离根源。通过针和灸的比较,可见艾灸的许多地方是优于针刺。但这并不意味着“存灸废针”或是“重灸轻针”,目的是在于把目前这种“重针轻灸”的这一偏向能得到补救和矫正,重在互相补充,并不彼此排斥,何病宜针,何病宜灸,医生职在司命,自能取舍权衡。不论其为针或为灸,都是根据经脉分布与孔穴的位置,以“守形”为施术准则。 而在《灵枢?官针》上所列举的各种刺法与后世兴起和发展成的各种手法,都是以“守神”为重。所谓“守神”,就是要诊知患者气血之往来与经脏之虚实,神在秋毫,属意病者,而采用不同的刺法和手法。刺法与手法虽然不可分割,有了不同的刺法,就有不同的手法。但也并不是一种手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刺法。刺法早已见于《内》、《难》,而手法则是在金元以后才开始盛行的。手法虽然名目繁多,操作各异,但其根本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以阴阳学说为思想指导,用不同的刺法,辅以相应的手法,以提高针刺效果而已。 统称手法,而进、运、出,三步宜分;概言运针,而单与复,二者有别。治神养身?,乃手法之机枢;择具明宜,为用针之要诀。谈针刺首先就要讲手法,所谓手法乃是在针刺过程中,自进针之初,以至出针之后各个阶段的综合,也是在针刺过程中,针刺技术的全部运用,是包括进针、运针与出针三大阶段而言的。决不能认为针刺补泻才能叫做手法。进针也有单手进针与双手进针之分;运针也有单式手法与复式手法之别。至于出针,也不能认为是一抽而出,也有应予注意之处。 手法的运用,决不能单纯局限于手技本身的操作娴熟,历代针家均十分重视“治神”在针刺中的意义。守神与治神,义虽相近而又有不同,守神和守气候气,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运用针刺过程中,必须精神收敛,意识集中,以观察针刺时各种微细的变化。而治神则是和养身分不开的,必须以不病之身,方 能治有病之人。医生本身在平时必须神完气足,然后才能使“神”为我用,把精神体力应用于针刺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手法是通过针的作用而显示的,古代九针之制,就是为了不同病情与不同的患者而创用的。有了适合病情的针具,又有了充沛的体力和娴熟的操作方法,这就具备了针刺手法的基本条件。进针之说虽多,不出传统六法,揣切绷展正指,乘机疾直推御。贵在无痛透皮,必须入穴中的。单手方便从容,双手呆板拙劣。传统的双手进针法,无非是左右手互相配合,应用揣切―左手先行按摩与压准孔穴;绷展―也可用左手将针处皮肤绷紧,便于进针;正指―右手持针端正,指腕有力;乘机―在转移病人注意力之瞬间进针;疾直―快速垂直刺入,不必旋捻;推御―右手推针旋捻前进,左手扶持针身。目的是在于无痛和入穴。但在双手进针时,仅在病人的左半身取穴较为方便,且不能双手同时进针。如改用单手或双手同时进针,则左右咸宜,从容方便。运针之道,单复有分:云单则提按擂顶、捻搓与盘捣兼行;摇摆刮搜,颇弹与斜抽并列。云复则上下、左右、深浅,多少、轻皿、快慢。上下同于提按;左右在于捻搓;深浅为先后层次之别;多少乃相互比较之殊;轻皿有如强弱;快慢古称疾徐。御针守神,右手是皿;压循叩摄,左手持扶。操纵以阴阳思想为指导,病苦因矛盾转化而消除。是乃以人治人,以人治病,迥异金石草木,籍物力以图谋也。 进针入穴之后,就是在于运针,主要分为单式与复式两种。单式是复式的基础,复式则是为了加强单式的作用而创用的。无论为 单式与复式手法,均是名目繁多,必须眉目清楚,方可便于应用。以单式手法来说,大要不外是:提―指力上浮,或是将针略行提起;按一一指力下沉,或是将针略行按入;插―分次或一次将针入至需要的深度,不能与按混同;顶―指力下沉,凝神鼓气,顶针不动;捻―拇前食后或食后拇前的捻针动作;搓―拇食夹持针柄,细细来回搓动;盘―拇前食后,或食前拇后,有进无退,反复行之;捣―轻提重按,不进不退;摇―夹持针柄,前后左右,四面回旋;摆―夹持针柄,左右摆动;刮―食中二指抵住针身,大指爪甲沿针柄向上或向下反复刮之;搜―进针至适当深度,移动针尖向四方细细搜索敏感点;颤―轻握针柄,抖动手腕,如手颤之状;弹―弹敲针尾或针身;斜―以针尖斜指病处;抽一一一次下插,一次上提,小捻转,大提插。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目,但大要不过如此。 以复式手法来说,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再运用上下(出入提按)、左右(捻针向内向外)、深浅(进针先后深度)、多少(相反作用量的比较);轻重(刺激强弱)、快慢(手法的速度)等六项矛盾相反的基本法则,灵活组合和分解而成。这就是中医阴阳学说在针刺手法方面的应用。由于有了这些阴阳对立矛盾相反的手法,才能促进病理反应阴阳转化和矛盾推移。因此运用针刺手法治病,乃是以人治人的治病方法,而与药物的金石草木有着根本的区别。 因单成复,手法亦有成方;由简而萦,补泻乃存妙义。欲求补泻, 得气为先,得气针感,义属两般。必须分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单式手法看成是单方,则复式手法也就是复方。而在临床上也就有剂量的增减和组合的变化。古人在这方面也就创立了以针刺补泻为目的的各种手技和方法。但各种古法不仅名目繁多,彼此重叠,同时古代的许多命名,取义也颇为含混,必须有所整理和提高。在此不作赘述。 针刺的作用,不论为常规手法或补泻手法,“得气”是首要的一环。针刺得气,是说明在针刺的部位已经得到了经气的感应,是针刺作用已经出现的最初反映,是针刺是否得当与效果高低的主要指征之一。因此,得气的意义与作用,在针刺疗法中,有着确定的地位。 近代针灸学者,把古人“得气”这一术语,称为“针感”。认为针感与古人所说的“得气”与“气至”,是一个意思。当然这是对古人“得气”见解的发展和提高。但在应用过程中,则又深深体会到“得气”和“针感”是有着各自的内容和不同的特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认为“针感”可以包j舌“得气”,而“得气”则不能代替“针感”。因为“得气”仅是针刺作用的第一步,并不能包括在针刺过程中机体反应的全部内容。而“针感”则能包括和包罗针刺时不同阶段的许多感应与反应情况,可以从下列各点进行比较和区别。比如在针刺入穴后,所出现的酸麻胀重等一系列的即时反应,既可称为得气,也可称为针感;在得气基础上所出现的感传,使气至病所,或引起内脏器官的相应变化,称为针感就较为合适;在针刺作用 下,所出现的红白线或丘疹带等可见反应,当然不能称为得气;针刺后出现在远隔部位的发热、发凉或出汗等反应,以及在针刺对侧相应部位所出现的某种感应,也难称为得气;在运针或留针过程中,能有全身舒畅,以及在特殊手法作用下所出现的凉热感,更不能与入针后的得气相混淆;晕针是一种强烈急剧的针感,更难称为得气;出针后常能在局部或全身留有酸胀温暖,或凉爽舒 “针感”这两个概念,畅等后遗感,自与得气不同。可见“得气”与 既有其相互的联系,又有着彼此的区分,既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准确地运用好这两个概念,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在针刺过程中机体反应的阶段性与特殊性和更好地说明针刺作用与手法在这方面的意义。双相调节本针刺之自然;寒热消长属人为之控制。补泻有其依凭,感应在乎手技。人体在接受针刺作用时所发生的反应,会有两种情况出现,其一是在常规的针刺手法中,所自然发生的适应调节等各项双相性应答机制;另一种是在特殊补泻手法协助下,既可加强加速自然反应和可以改变、控制机体的反应状况。而手法中补泻作用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后者。虚实辨证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原则,而对于常规手法来说,就无严格的要求。 在特殊补泻手法作用下,针下的寒热反应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机体状态,是可以在针刺本身的普遍性和补泻手法特殊性的作用下,人为地得到控制和促其消长。因而在同一患者,同一时间,同一孔穴,同一针具,由于操作方式的改变,而机体的反应状况 也就随之而发生改变。这就足以说明一般的针刺作用,可以出现一般的应答反应,而特殊的作用方式就可出现特殊的适应反应。如果用基本常规手法来代替特殊补泻手法的作用,从而对针刺补泻抱有怀疑与否定的态度,这就有充分的商讨余地。出针虽云末技,贵在适时中机,补泻必须分别,滞针处理得宜。带针出血致晕,针后三防常思。 针刺手法自进针、运针以至出针,可以说是已经完成了针刺的全部过程,但在出针阶段来说,也有几点必须注意:如必须掌握出针的时机,不可拘于几呼和几分钟之说;出针也要与补泻手法相配合;发生滞针时要处理得当。要有针后三防,即防止针后出血与皮下血肿;要防止在出针后发生晕针;在目前用针贵多的风气F,要防止将针遗留在病人身匕使其带针而去。这些虽属细节,但也是提高针刺的效果与防止某些可以防止的麻烦。手法略陈梗概,选穴再献曹芜。出处不离绳墨,用来自应推敲。有关手法的梗概已略如上述,而在临床实践中对古法古方的验证与个人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也略举数端,以供参酌。这虽是指针而言,当然在施灸时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穴不在多,针贵中的。乱矢加身,有容无益。 一针中的《金针梅花诗钞》日:“用针由来如用矢,引矢中的斯为贵。”《入门》日:“百病以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故一针有效即不必再行加针。下列诸病,均系可以一针而获效者。 鼻血落枕,悬钟可求同侧深针2.5寸; 头晕耳鸣,阳陵可息右侧或双侧深针3寸; 肠痈初起,阑俞可以久留实例见肠痈条; 瘫疽叫号,直贯无须另觅见灸例代指及凛疽条; 牙疼太阳深针同侧深针2一3寸,针尖稍斜向下前; 鑫狂鸿尾点触在癫狂大发作时,将病人按稳,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体,露出针尖二分许,中指按准穴位,针尖轻触皮肤,不必忙于刺入。用冷水一杯,猛浇病人面部,随即立刻点针入穴,一刺即去,患者立即清醒; 钢刀悬命,神志可宁上唇系带中央,古称悬命或鬼禄,用剪刀剪断约二分之一,出血,有安神定惊之奇效; 少商出血、腮颊自利同侧点刺出血,不仅对喉痹赤眼有效,而且对痒腮效果更佳。可单用,亦可与少泽同用,见灸例疼腮条; 唇痈险恶,莫妙于背部一挑见灸例唇痈条; 呕吐频仍,贵在于三里二穴双侧同取或单取右侧; 手指弹响、内关与间使择一而施取同侧二者择一即可, 僻股肿疼、阳陵与阴陵一针可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针透二陵有良效; 疟生寒热,液门下透阳池深针液门,过少府、中诸而下达阳池疟前针之,留针约当疟退时出针,过早出针无效; 肩背寒凝、承山直通条口条口透承山,用治肩背疼痛,多被推荐,有己有效;一针一穴,妙用既多;数穴一针,功效更溥。贵隅反之适宜,非一枚之可举一针一穴,一矢一的,自然可贵;一针数穴,一矢数的,更为有用。《金针梅花诗钞》单枪直入与直斜贯串法,可以互相参证。 八脉交会,上下相求,同气相应,古法新徽。 上下相求即上肢与下肢同取,可分同经相求与同气相求。在古法中的八脉交会八穴中,临泣与外关,后溪与申脉是上下的同经相求;公孙与内关,列缺与照海,同属手足阴经,可谓同气相求。推而广之,在手足的相应部位均可上下同取,而收同经同气与上下应称之效。 合谷太冲,功用广溥是对全身各病皆可有用的传统穴; 曲池三里,肠胃全收是对胃肠诸病均可有效的穴组; 劳官涌泉,手足发热宜取手足发热与手足心发热者取此最宜; 少商隐白,精神错乱宜谋是对精神失常与神志不宁的传统穴,对咽喉病尤效,针宜点刺出血,灸时可将左右手足大指缚定,一火两穴; 目赤头风,有解溪与通里是传统穴组; 胸胁胀痛、取阳陵与支沟单用与同用均可; 手足中冲,囊肿丸奉莫忽手中冲与足中趾尖,上下同取对前阴及下腹病有效; 承山二白,便血崩带宜投单取与同取均可,同取功胜于单取; 咳喘频仍,太溪鱼际是传统穴组; 心疼脉伏,间使复溜同用胜于单用;左右交叉轮取;上下同侧兼筹如需多次针治可左右交叉轮取,一般以病穴与右侧为宜。 阴阳对立,左右平衡,经穴应称,功效自增。 左右平衡:人身的左部和右部,上部和下部,都是处于阴阳对立、平衡应称的关系之中,故左病可以取右,右病可以取左。如左右双侧同取,常较之单取一侧者功效有所增强。但以同经同穴及互相应称的部位为宜。如同时取用左右不相应称的经穴,每可反而降低效果。 左右耳尖、全身百病可却点刺出血或直接灸,对全身百病均可收效,对此以往并未曾受到注意和被发现,特以右侧耳尖为必取; 双侧少泽,头面红肿皆除点刺出血或与少商同用更好; 合谷三里皆双,能通三焦之里手阳明主身之,匕足阳明主身之下,左右或上下同取,则三焦全在其中矣; 昆仑太溪同贯,头疼咽肿能担太阳t巅顶,少阴循喉咙,两穴一针同贯,则两症兼治,表里同收矣; 脚肿腿疼、左右风池莫忽对下肢及足部病有显效; 咳喘上气、双侧尺泽兼收高热咳喘病例,可以点刺出血; 矛盾归于统一,偏胜贵在同筹病理生理的阴阳矛盾既须统一,左侧右侧的阴阳平衡也须统一。人身是一具精密的天平,天平不平,既可在一侧加减祛码,也可在双侧调节轻重。左右同治,亦即左右互相调节之意也。 感应灵敏,经气交接,点刺十宣,功多效捷。 手足十指(趾)尖,被称为十宣,因肌肉浅薄,疼痛较剧,故向来?只是点刺出血,用于昏迷急救。由于指尖感觉灵敏,且又为各经交通连接之处,在应用吹灸法时,感传可以无处不至,点刺出血(或不出血),对急性病来说,用途更为广泛。较之手足各 井,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手之太阴、阳明,拇食指尖并列,颜面及腰以上者可取姆尖与食尖为手太阴、阳明经气之所结聚,对咽肿喉痹、唇焦面赤,咳喘高热及腰以上之实热诸症,均可点刺出血收效; 足之太阴、阳明,姆次趾尖为伍,胸腹及腰以下者兼收姆趾尖与次趾尖为足太阴、阳明经气之所结聚,凡属胃肠绞痛,吐泻不止,及腰以下之实热诸症,均可点刺出血收效; 中四指连,何惧心烦热炽中指尖通乎心包,四指尖通乎三焦,凡属心烦神昏、三焦热炽者,点刺出血,自可应急; 四中趾近,可平胁痛头疼中趾尖应为大敦所在(新大敦)通乎厥阴,四趾尖通乎少阳,风火煽动、角弓反张,用又何疑; 小指与手少阴、太阳相通,头面及胸膺莫忽小指尖为手少阴太阳互相纠结之处,自可用于头面红肿、胸膺剧痛等症; 小趾与足少阴、太阳相接,下焦及缎顶难忘小趾尖为足少阴太阳互相纠结之处,自可用于头痛喉痹及下腹诸病。 手优于足,单不如双,上下可以相应,左右歹lJ为同行。凡属火升气逆,常如沃雪之汤取用十尖,不仅手之功效高出于足,而且更便于取用。单取一尖,不如多取一尖,单取手尖,不如同取足尖,单取一侧,不如同取双侧。凡属火升气逆诸种实症,用之 皆可相宜。 病重于健,右重于左,右病是重,说出于我。 针逊于灸,灸逊于针,灸针并用,自见章程。 健侧,右侧的穴效高于左侧。以往对这方面并未病侧的穴效高于 曾明确提出过。针效既逊于灸,灸效亦常逊于针。针灸能同为我用,则章程自见,应付裕如矣。 灸贵变通赋 (2011-01-22 19:33:54) 转载 标签: 健康 轩岐旧典,后世新符,万方类聚,诸说仓储。运三才而应五行,贯百骼而通脏腑。灸针汤液,扬万世之仁风;导引按跻、登斯民于寿域。华夏枕四海之交,医道有东西之美。致知格物、为直观描绘之师宗;抽象思惟,有金匡玉函之宝库。中医的典籍当然是首推用黄帝与歧伯问答而成的《内经》。黄帝亦称轩辕,古代传说黄帝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称轩辕。歧伯是古之名医。《汉书?艺文志?方伎》:“太古有歧伯、俞柑,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因而中医就向称为“轩歧”或“歧黄”之术。《内经》虽托名为轩歧所传,但推陈出新历代医家均有所补充和发展,可 以说是诸说盈仓,诸方逾万。但都不能超出运用三才五行、天人合一的这一基本思想体系之外。用灸针汤液、导引按摩等内外通达诸法,使中医学说不仅为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仁风所及,泽被寰宇。今天西方的格致之医,重在生动直观,而东方的理哲之医,则是在玄思理念的宝库中所诞生和发展而成的。两者虽有门户之分,但殊途同归则是一致的。然而物各有宜,因宜是用;事贵权变,用贵多方。灸与针殊,灸针又各有变通之法;病随人异,而病人自应择法而施。不同的医学体系,就有不同的认识方法与不同的治疗原则。一项原则不能适用于不同方法,而不同方法正是为了适应不同疾病而制定的。即在灸与针之间来说,既有相同,又复相异。而在针与灸的本身,也是有了不同的操作,就有不同的适应范围。这也就是病随人异,法以人施,而不能一成不变。特就几种常用有效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灸不忘针,灸针互为依辅;灸针并重,用针不可忘挑。挑破皮肌,宣邪退热;摄挤出血,毒解炎消。用针决不仅是为了针刺,在针刺的同时,还有挑治的方法。这也是传统有效的方法之一。部位颜面除太阳穴常可应用外,其余均应少用与谨慎使用。在肌肉丰厚,特别是在背部选取相应俞穴最为常用。胸腹腰既与四肢等处均可入选。直对病理反应穴与反应物进行挑治,亦多良效。而直接在患处挑治,则应审慎从事。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食二指沿肌纤维行走方向横行连肉捏紧,右手用三棱或圆利粗针连同皮下组织挑破,作3一5毫米 之小切口,再横行向下深挑,将白色纤维状物皆行挑断挑出。病人略有疼痛,任其出血或撮挤出血。揩尽血液,覆盖或不覆盖乾敷料。如一次不愈,可更改部位再挑。 功效对急性病效果最好,经挑刺出血后,大多可以收到退热消炎的作用。对急性化脓性炎症效果最好,如麦粒肿、急性结合膜炎及唇痈等,背部多有小红点出现,挑挤出血,常可一次而愈。妇女乳痈,以挑治同侧肩井为宜。在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或吐泻不得者,除可在尺泽、委中等穴挑刺出血外,井可采用刮法配合。对慢性病的效果则较差,只可用以减轻症状或暂时中止发作。由挑而割,自浅而深,延迟愈合,与灸为朋。割法是比挑更进一步的作用方式,目的是在于延迟愈合,与灸疮的作用机理大体上是相同的。 部位除颜面、肌肉菲薄与筋脉显露之处外,其余在肌肉丰厚之处特以胸腹背腰以及四肢与手足掌诸处,均可采用特定部位或循经割治。在年老体弱,肌肉瘦削,出血素质,皮肤破损处,孕妇的下腹及腰能区,以及直对患处割治,均是禁忌的。方法需准备常规的局麻,刀剪、血管钳、缝合针及乾敷料等简单的外科用具。?单割法:对选定部位常规消毒,沿皮肤纹理作一长约1.5公分之纵行切口(如为横切口,愈合后可遗有瘫痕),深及皮下组织,摘除皮下少量脂肪,并给以一定的机械刺激(如夹持皮下组织牵拉数次,以及在骨膜上来回摩动等),揩净渗血,可以不加缝合或缝合一针,覆盖包扎,任其自行愈合。如无感染,可以不必更 换敷料。?混割法:即在割治的同时,适当加深与延长切口,在皮下组织、筋膜或肌层之间,再进行穴位结扎,或埋植他种相应的可被吸收的物质,以延长刺激,提高疗效。功效凡属针灸的适应症均可应用,具有直接灸的效果,而无直接灸的痛苦,疗效较之针刺与挑治为巩固。一次施术可以维持多日,而无每日就诊之烦,最适宜于慢性病症。如小儿疮疾割治鱼腹穴,是应用较广的方法之一。耳鸣耳聋,割治肩井用已有验。喉鼻病割治大椎及背部反应穴,多可收效。肠系膜淋巴结核,天枢与大横均可选用。 由割而埋,功在植人,刺激延长,有如异物。由挑而割而埋,是逐步加强与延长刺激的不同步骤,实际上混割法也就是埋藏法的一种。现特介绍由本人所创用多年的手续简便、痛苦毫无、效果显著之鬃针埋藏法,以供临床应用与验证比较。部位与割治法同。 取猪的项背部脊鬃(以粗壮者为好)一束,剪去两头,留方法? 取中段约二寸长左右,先用苏打或石碱水煮沸,去除泡沫,再用清水煮沸三十分钟左右,泡在酒精中备用。?取用较粗针头(以猪鬃在针孔中能自由进出为准)将猪鬃穿入针孔,鬃根在针头底部,鬃梢在针头尖端,不能颠倒(必须顺猪鬃表面细芒的方向埋植,方不致脱出)使鬃梢藏在针尖之以内,再行临时煮沸消毒。?根据选好部位皮肤常规消毒,肌肉丰厚处为适宜,特别是背腰诸穴。在肌肉菲薄处如头维、阳白、神庭,以及大钟、通里等也曾应用,并无不良反应。?用左手拇食二指,在选定部位连皮带肉捏起、捏紧、右手将带鬃之针头,横行刺入,使针尖透出皮外, 不能放松左手,将猪鬃推出针孔以外,再用左手按住鬃梢,右手随即拔出针头,此时猪鬃即横卧于肌肉之内,猪鬃两端均露出于皮外。?夹住猪鬃的末梢部分,将猪鬃根部拉入皮内,以皮外看不出为度。如欲作长期埋藏,即将露出表外的部分平皮剪齐,再行用手拉一下皮肤,使猪鬃两端完全埋入于皮下,不露任何痕迹,任其自然存在〔全埋)。如系短期埋藏,即将鬃针露出皮外的部分不用剪平,而贴一块胶布固定,可以埋藏五至七天上下,随时可以连同胶布拉去(半埋)。?在体力劳动者,肩部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负重压迫而引起红肿。全部埋藏过程,不过一分钟即可完成。功效?本法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如与割治、埋线及穴位结扎等法相较,更具有经济、简便、快捷、安全等优点,既特宜于慢性病,更适宜于急性病,对于门诊特别适用。?埋藏后局部能有芒刺感及轻微疼痛,很快即会消失,别无其他严重反应。?埋藏后生效时间,一般在1周以后,也有当时即可生效者,至2周后效果最好,3周后即停滞或减弱。如病未全愈,可以选穴再埋。?所埋藏之猪鬃在三个月后尚完整如故,有的能在远离埋藏处发现,是因肌肉运动使之移位之故。?本法其所以较之其他埋藏法为优越,不仅是在于手续简便,更重要的当是吸收不易,作用延长,具有异物机制而无异物反应的原故。 拔吸毒邪,大开门户,充陈可除,挑割能助。 拔,就是拔罐,这在目前已广泛应用,无须在此赘述。如以祛除 恶血为目的时,可与挑割等法相配合,开大门户,以助其宣泄之力。 熨同热敷,药热结合,给药由皮,与灸有别。 熨法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安全稳妥,早已见于《内经》。如《灵枢?刺节真邪》、《寿夭刚柔》及《素问?调经论》等篇中均有记载,后世亦极为重视。清。吴师机认为熨法是奇兵制胜,在膏药以外,特反复推荐。民间尤为流行。 部位除心前区须谨慎使用外,全身各处皆可随宜选用。方法将与病症相应的各种药物制成粗末,在锅内加热后再适当喷酒洒醋,用纱布包好,衬垫在患处熨之。功效熨的主要功用是在于温中散寒、通经活血、消肿止痛、回阳救逆与行淤破血诸方面。既适用于新病暴病,更适宜于虚寒久病。如中寒厥逆,肢冷脉伏,寒痰停饮,心腹冷疼,久利暴泄,腹中痞块,腰胁疼痛,关节肿痛,偏枯转筋,遗精阳萎,小便不通,妇女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带下痛经等,均极相宜。且可就地取材,人人可用。应用的药品广泛,不论内服与外治的药品均可应用。酒醋的作用,一方面是使药物的成分易于析出,更易于为皮肤吸收。再则酒醋的 本身对于各种疾病又具有疏通经脉与消淤活血的药理作用。使药用与热用互相结合,与灸法相近而又截然不同。刮必循经,单向重复,决滞开凝,活络通脉。刮法俗称刮痞。疹,一是指某些发疹传染病而言,一是指在许多发热的烈性传染病中,由于毛细血管的扩张,在刮后常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可出现许多小红点与红 色斑块,形如沙粒的原故。这也是流行民间用之有效的简便方法之一。部位脊柱两侧(如病人肥胖,脊柱不太显露者,亦可连同脊柱正中刮之),后脑(颈椎、风府、哑门及其两侧),肘弯,膝弯,左右肋间隙(沿肋骨刮之)。方法用具可就地取材,如瓷汤匙,酒杯,以及其他边缘较厚、光滑完整而不锋利的各种用具。将刮治部位露出,左手固定患者肢体,右手用刮具自上而下反复刮之,顺序不可颠倒,用力宜均匀,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发生疼痛与刮破皮肤,刮具与皮肤上均宜涂少许滑润剂,或不断用水湿润,直到刮出大量紫红色出血点,与病人感到轻松为止。功效高热或高温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头昏脑胀,烦燥不安,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呼吸困难,面色爪甲青紫,神志昏迷,皮下淤斑或小红点及四肢发麻等,应用本法确有起死回生之妙。在发热及各种热性传染病在背部刮治,可立时退热与缓解症状。急性胃肠症,如霍乱,乾霍乱,痢疾,胃痉挛,肠绞痛,以及因饮食不慎所引起之上吐下泻等,功效亦显。对小儿吐舌弄舌,尤为有效。在形体壮实者更为有用;体质瘦弱及虚寒病例,自不相宜。 叩取皮毛,可敲可击,定穴循经,各有绳且。 叩法可分为针叩与褪叩两种。针叩是属于古代毛刺即今之七星针与梅花针范畴;褪叩可用特制之木褪或金属褪进行敲击。部位针叩除颜面不宜应用及身体末梢部分使用不便外,全身各处均可进行;褪叩除面部及手足指不宜应用与不便使用外,特以背部及四肢最为适宜。方法一般均是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顺序弹叩。可分 为:常规叩:沿脊柱两侧按华佗夹脊弹叩,每侧重复2一3次,各病均可取用:循经叩:按照病情与经络的行走方向而循经弹叩,特以四肢为宜;局部叩:即在病处与其近旁弹叩;定点叩,即选取有效穴,或反应穴与病理反应区域进行弹叩。 功效各科均可适用,可根据病情与有关资料,斟酌化裁。 物为我用,自能左右遨源,事不守成,端在旁通类触。 物无废物,人有愚人。物各有用,其用在人。万物为我所用,则万事可兴,万端在握矣。《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离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同源,水源。意为功夫深,则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矣。万事莫不如此,岂特针灸而已哉~ 阴阳生克,穷性命之玄机;切妞问闻,列诊家之奥秘。内治与外治同观,汤液与灸针一体。承先启后,是有组于群公;继绝振衰,幸师承于远祖。 病在外者治其外,病在内者治其内。病在内者既可治其外;而病在外者亦可治其内。故外治与内治可以同观,而汤液与灸针也可同理,都是以阴阳生克为准则,四诊八纲为依凭,用虽不同,而理归一致的治病方法。当今杏林春暖,硕果己在枝头,而梅岭孤芳,灸法仅存一脉,祖绩必须师承,兄弟不能偏祖也。 咙乎~韶光坐逝,曲径坷坎,虽曾猪服南冠,寸心未改;所幸眼明身健,一息犹存。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关山之志。桑愉虽晚,终存报国之情;灸道能兴,愿效秦庭之哭。 敢竭哪诚,恭疏侄句,一言均赎,四韵俱成。聊为老软之嘶,籍供他山之助云尔~ 朱颜易改,岁月践跄。四类之南冠压顶,廿年之褚服加身。风雨危舟,鼓掉曾穿巨浪,山花烂漫,攀缘再上重峦。为灸道呼号,未甘伏杨,作他山砒错,意在承绸。聊尽我心,不惭齿冷也。异病同治推针灸,权变圆通在琢磨,挑割拔埋熨刮叩,不拘一法起沉菏。古训昭垂有冕旅,玄思理念足千秋,抉微何必皆新异,自有遗芳万古流。 将带鬃之针头,横行刺入,使针尖透出皮外,不能放松左手,将猪鬃推出针孔以外,再用左手按住鬃梢,右手随即拔出针头,此 夹住猪鬃时猪鬃即横卧于肌肉之内,猪鬃两端均露出于皮外。?的末梢部分,将猪鬃根部拉入皮内,以皮外看不出为度。如欲作长期埋藏,即将露出表外的部分平皮剪齐,再行用手拉一下皮肤,使猪鬃两端完全埋入于皮下,不露任何痕迹,任其自然存在〔全埋)。如系短期埋藏,即将鬃针露出皮外的部分不用剪平,而贴一块胶布固定,可以埋藏五至七天上下,随时可以连同胶布拉去(半埋)。?在体力劳动者,肩部最好少用或不用,以免负重压迫而引起红肿。全部埋藏过程,不过一分钟即可完成。功效?本法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如与割治、埋线及穴位结扎等法相较,更具有经济、简便、快捷、安全等优点,既特宜于慢性病,更适宜于急性病,对于门诊特别适用。?埋藏后局部能有芒刺感及轻微疼痛,很快即会消失,别无其他严重反应。?埋藏后生效时间, 一般在1周以后,也有当时即可生效者,至2周后效果最好,3周后即停滞或减弱。如病未全愈,可以选穴再埋。?所埋藏之猪鬃在三个月后尚完整如故,有的能在远离埋藏处发现,是因肌肉运动使之移位之故。?本法其所以较之其他埋藏法为优越,不仅是在于手续简便,更重要的当是吸收不易,作用延长,具有异物机制而无异物反应的原故。 拔吸毒邪,大开门户,箢陈可除,挑割能助。 拔,就是拔罐,这在目前已广泛应用,无须在此赘述。如以祛除恶血为目的时,可与挑割等法相配合,开大门户,以助其宣泄之力。 熨同热敷,药热结合,给药由皮,与灸有别。 熨法历史悠久,用途广泛,安全稳妥,早已见于《内经》。如《灵枢?刺节真邪》、《寿天刚柔》及《素问?调经论》等篇中均有记载,后世亦极为重视。清?吴师机认为熨法是奇兵制胜,在膏药以外,特反复推荐。民间尤为流行。 部位 除心前区须谨慎使用外,全身各处皆可随宜选用。 方法 将与病症相应的各种药物制成粗末,在锅内加热后再适当喷酒洒醋,用纱布包好,衬垫在患处熨之。 功效熨的主要功用是在于温中散寒、通经活血、消肿止痛、回阳救逆与行淤破血诸方面。既适用于新病暴病,更适宜于虚寒久病。如中寒厥逆,肢冷脉伏,寒痰停饮,心腹冷疼,久利暴泄,腹中痞块,腰胁疼痛,关节肿痛,偏枯转筋,遗精阳萎,小便不通,妇女月经不调,宫冷不孕,带下痛经等,均极相宜。且可就地取材,人人可用。应用的药品广泛,不论内服与外治的药品均可应用。酒醋的作用,一方面是使药物的成分易于析出,更易于为皮肤吸收。再则酒醋的本身对于各种疾病又具有疏通经脉与消淤活血的药理作用。使药用与热用互相结合,与灸法相近而又截然不同。 刮必循经,单向重复,决滞开凝,活络通脉。 刮法俗称刮痧。痧,一是指某些发疹传染病而言,一是指在许多发热的烈性传染病中,由于毛细血管的扩张,在刮后常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可出现许多小红点与红色斑块,形如沙粒的原故。这也是流行民间用之有效的简便方法之一。 部位脊柱两侧(如病人肥胖,脊柱不太显露者,亦可连同脊柱正中刮之),后脑(颈椎、风府、哑门及其两侧),肘弯,膝弯,左右肋间隙(沿肋骨刮之)。 方法用具可就地取材,如瓷汤匙,酒杯,以及其他边缘较厚、光滑完整而不锋利的各种用具。将刮治部位露出,左手固定患者肢体,右手用刮具自上而下反复刮之,顺序不可颠倒,用力宜均匀,不宜过大过猛,以免发生疼痛与刮破皮肤,刮具与皮肤上均宜涂少许滑润剂,或不断用水湿润,直到刮出大量紫红色出血点,与病人感到轻松为止。 功效高热或高温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如头昏脑胀,烦燥不安,恶心呕吐,胸闷不舒,呼吸困难,面色爪甲青紫,神志昏迷,皮下淤斑或小红点及四肢发麻等,应用本法确有起死回生之妙。在发热及各种热性传染病在背部刮治,可立时退热与缓解症状。急性胃肠症,如霍乱,乾霍乱,痢疾,胃痉挛,肠绞痛,以及因饮食不慎所引起之上吐下泻等,功效亦显。对小儿吐舌弄舌,尤为有效。在形体壮实者更为有用;体质瘦弱及虚寒病例,自不相宜。 叩取皮毛,可敲可击,定穴循经,各有绳墨。 叩法可分为针叩与槌叩两种。针叩是属于古代毛刺即今之七星针与梅花针范畴;槌叩可用特制之木槌或金属槌进行敲击。 部位针叩除颜面不宜应用及身体末梢部分使用不便外,全身各处均可进行;槌叩除面部及手足指不宜应用与不便使用外,特以背部及四肢最为适宜。 方法一般均是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顺序弹叩。可分为:常规叩:沿脊柱两侧按华佗夹脊弹叩,每侧重复2—3次,各病均可取用:循经叩:按照病情与经络的行走方向而循经弹叩,特以四肢为宜;局部叩:即在病处与其近旁弹叩;定点叩,即选取有效穴,或反应穴与病理反应区域进行弹叩。 功效 各科均可适用,可根据病情与有关资料,斟酌化裁。 物为我用,自能左右逢源;事不守成,端在旁通类触。 物无废物,人有愚人。物各有用,其用在人。万物为我所用,则万事可兴,万端在握矣。《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离娄》:“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同源,水源。意为功夫深,则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矣。万事莫不如此,岂特针灸而已哉! 阴阳生克,穷性命之玄机;切望问闻,列诊家之奥秘。内治与外治同观,汤液与灸针一体。承先启后,是有望于群公;继绝振衰,幸师承于远祖。 病在外者治其外,病在内者治其内。病在内者既可治其外;而病在外者亦可治其内。故外治与内治可以同观,而汤液与灸针也可同理,都是以阴阳生克为准则,四诊八纲为依凭,用虽不同,而理归一致的治病方法。当今杏林春暖,硕果已在枝头,而梅岭孤芳,灸法仅存一脉,祖绩必须师承,兄弟不能偏袒也。 嗟乎!韶光坐逝,曲径坷坎,虽曾赭服南冠,寸心未改;所幸眼明身健,一息犹存。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关山之志。桑榆虽晚,终存报国之情;灸道能兴,愿效秦庭之哭。敢竭鄙诫,恭疏俚句,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聊为老骥之嘶,藉供他山之助云尔! 朱颜易改,岁月蹉跎。四类之南冠压顶,廿年之赭服加身。风雨危舟,鼓棹曾穿巨浪,山花烂漫,攀缘再上重峦。为灸道呼号,未甘伏枥,作他山砥错,意在承蜩。聊尽我心,不惭齿冷也。 异病同治推针灸,权变圆通在琢磨,挑割拔埋熨刮叩,不拘一法起沉疴。古训昭垂有冕旒,玄思理念足千秋,抉微何必皆新异,自有遗芳万古流。 古代的中国人为何利用火发展出灸疗法来治病,艾草为什麽成为灸疗法的主要燃料,在鬼神祟祸、成为疾病最主要来源的时代裡,燃烧艾草后灼伤人体局部以治疗疾病的 灸法到底是从哪裡诞生的呢,疫鬼畏火。灸法的操作中,火具有两重性:艾火与天火。艾草最早的别名「冰台」,古人以冰製的透镜或青铜凹面镜引取太阳之火,艾是引火的燃料。薰之以艾,袚除不祥;艾草相当普遍用来驱禳毒气,其燃烧之后产生的气味也可以用来驱逐疫鬼罢。而灸法的诞生曾由占卜的过程得到灵感,巫者将灼龟观察兆纹与人体表面的血脉形象取得类比想像。灸法使用不同的火源会产生不同的疗效吗,古代医家又为何坚持利用太阳之火,太阳之火在古代象徵纯阳之洁气。透过阳燧这样通天的器物,汲取纯阳之气点燃属温热的艾草进而驱除疫鬼。操作阳燧的技术垄断于巫师手中,灸法无疑诞生于引取天火的仪式氛围。而大量出土的有关「」的文献与天火的信仰密不可分。换言之,火论与气论的关系,不仅涉及灸法的起源,同时,也是古典医学的核心课题。 中国的医学没有脱离迷信的把握,而且医生自己还是一个术士。 ?周作人,〈《医学周刊集》序〉(注1) 「别提了,」余教授摆手道:「我在台大医院住了五个月,他们又给我开刀,又给电 疗,东搞西搞,索性瘫掉了。我太太也不顾我反对,不知哪裡弄了一个打针灸的郎中 来,戳了几下,居然能下地走动了~」余教授说著,很无可奈何的摊开手笑了起来, 「我看我们中国人的毛病,也特别古怪些,有时候,洋法子未必奏效,还得弄帖土药 秘方来治一治,像打金针,乱戳一下,作兴还戳中了机关?」 ?白先勇,〈冬夜〉(注2)2 一、 温州街的冬夜,飒飒娑娑。日据时代的破旧宿舍中,两位大陆流亡的学者缅怀年轻时 的梦,如同深夜那一阵阵阴湿砭骨的寒意。余嶔磊厚重的旧棉袍裡,因车祸受伤的右腿, 不时隐隐作痛著。像周作人那一代受过五四洗礼的人,中医对他来说,大概只是迷信的同义词。余嶔磊被台大医院的西医搞瘫的腿,经江湖郎中针灸治疗后竟然 有了起色。但他以为针灸有效「只是乱戳一下,作兴还戳中了机关」,也许只是命不该绝罢~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核心技术。「针灸」连称,两者代表相近一系的技术,都建立在经 )。不过,不少人以为「针」与「灸」其实是一物,正如〈冬脉的理论之上(注3 夜〉裡的余嶔磊口中所说的「针灸郎中」只是会「打金针」。如果以针、灸两种技术在历史上的得势先后,灸应在前,针兴起在后。然而,多数题名「针灸史」的著作,以大篇幅叙述针法的历史。灸法的研究往往在针灸史的作品属于旁枝末节;关于灸法的起源也是简略不明,可以说是一堆谜团(注4)。 经常被人引用灸法起源的文献有二。《庄子?盗跖篇》:「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无病而自灸大概是当时人的养生之道罢。《孟子?离娄》:「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艾草可以为灸治病,陈灸的效用尤善。这些零星的显示,灸法大概流行于晚周战国时代罢。但古代的中国人为何利用火来治病,艾草为何成为灸疗法的主要燃料,灸法与经脉知识的诞生之间又有何关系, 当时的医书对灸法的起源如何解释呢,《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以为:北方象徵天地 之间冬季闭藏之地,其地高亢,风寒冰冽。当地的居民喜欢住在野地,以牛羊乳汁为食。 人民内脏受寒而罹患胀满等疾病,在治疗上宜用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灸法的起源与北方游牧民族有关的确是一条有趣的线索。但今本《内经》也就仅此一条史料。而且,《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论述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导引、按摩等技术的起源,是与五行方位相配合,所以,〈异法方宜论〉篇中所指的北方未必确指具体的地域所在。不过,北地、寒冷的天候与火疗法连繫在一起显示灸法的理论基础:火熨可以舒缓身体的不适,热气使壅滞的气血得以流畅。Roy Porter 等主编的《剑桥医学史》进一步推测,灸疗主要为了在皮肤上製造一个灼伤的水疱,形成一种「对抗刺激剂」来治疗病痛(注5)。很可惜从《内经》以及同时代的文献并找不到任何支持这个说法的证据。对灸法起源曾做系统性的论说是山田庆儿先生。他的研究旨趣并不是考证个别技术的起源,而是将针灸当做中国医学知识形成的核心动力:「中医学基本的思考方法、建立起3基本性的概念与思考框架的是针灸疗法。这种特异的疗法的发展是独特的医学形成的原动力。因此,探讨针灸疗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探索中医学的起源。」(注6)山田的假说的要点如下: (1)、灸法起源于以燻燃艾草以穰除人体内疫鬼的咒术疗法。 (2)、所谓脉,起初是侵入体内疫鬼的通路。而最早发现经脉存在的人,很可能即是上述进行艾咒术疗法的巫医们。 (3)、针法的产生则是在灸法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与理论基础上,导入砭法的技术,通过将艾的热性刺激换成针的物理性刺激所建立的。 (4)、灸法起源的年代大致在春秋末或战国初期。战国末期灸法逐渐理论化、体系化。 经脉的种类、名称、数目、路径、走向以及所属疾病种类、症状,不断的得以发展 整合。而针法相对来说出现的晚,大约可推溯至战国末。换言之,这期间有由灸法 向针法过渡发展的课题(注7)。 烧艾的咒术疗法到底为何,山田并未言明。烧灼人体的局部进行治病,并与脉(或经 脉)发生连繫的操作机制又是什麽呢,山田的假说仍然留下一堆待解之谜。 历来追溯灸法起源的学者都忽略了火源的问题。今天利用灸法养生的人,以火柴或打 火机点燃艾条或艾卷,并不特别讲究火源。的确,取火的技术,对现代人来说几 )。如果我们重新爬梳有乎是微不足道,但在古代社会却是举足轻重的事(注8 关艾的早期资料,就会发现艾与火源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艾草,在《尔雅》这部成书于战国末年,由汉初儒生陆续编纂的书中别号为「冰台」 (注9)。艾草为什麽又名冰台,相传是淮南王刘安底下方士所撰的《淮南万毕术》有以下的方术:「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注10)在这裡,影便是光的意思。古方士发明一种极精巧的取火技术,即以冰加工成为球形透镜聚光引取太阳火(注11)而点燃艾草。这应该即是艾草得名「冰台」的由来罢。不过,冰的透光度甚弱,削冰令圆製作难度高,冰又容易溶化,在古代主要以阳燧取天火。阳燧是一种青铜的凹面镜(注12),其作用在聚光引火。 天文》:「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汉代人高诱的注解说:「阳燧,《淮南子? 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热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注13)引火之物仍然是艾草。艾草与天火之间,透过冰製的透镜或青铜凹面镜取得密切的连繫。而且,引取天火的媒介除了艾草以外,在相关资料找不到其他的代替物。 贯穿历代灸法用火的史料,灸火的火源以引取天火也就是太阳之火为上选。今本的《内 经》(《灵枢》、《素问》)以针法技术为主流。秦汉时代的灸法专著,《扁鹊灸经》、 4《仓公(灸)法》、《灸法图》、《新集备集灸经》等大多亡佚或残缺不全(注14)。 出土的古医书如马王堆《脉书》、张家山《脉书》虽然直接涉及了灸法,但没有谈到用火的原则(注15)。据考成书于汉代或稍晚的《黄帝虾蟆经》以灸法为主,即提到灸火的准则:太上阳燧之火以为灸;上次以石之火常用;又槐木之火灸,为疮易差;无者膏油之火,亦佳(注16)。 灸法的火源以取太阳之火为上选,陈延之的《小品方》(注17)、王焘的《外台秘 要》(注18)、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注19)、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注20) 等说法完全相同。灸法火源以天火为主的说法到底可以追溯到何时,目前并没有资料可 证。大约起于战国,贯通整个传统时代,医家将太阳之火做为灸法用火不变的原则。 这篇文章即从火源的脉络重新探讨火疗法的起源。灸法为何以艾草做为主要燃料,早 期医家对天火的信仰与灸法起源的关系为何, 二、 灸法可分为艾灸法与非艾灸法二类,前者从战国直到今日是为主流(注21)。《素 问?汤液醪醴论》:「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这裡的艾便是灸法的专称,它与药物疗法、砭石疗法、针疗法并举。艾为什麽成为灸法的主要燃料,现代的中医教科书解释说:艾叶加工製成艾绒,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的特点;而且,艾燃烧后产生的火力均匀、持久,可以泌透皮肤直达病灶(注22)。相对于针法的物理性刺激,灸法使用火力灼烧或蒸燻人体的局部进行治疗。 中国人用火起于何时已无可考。文献足徵,火最主要的应用在祭祀与熟食二方面。清 儒顾炎武爬梳远古火的史料,认为古人用火有二个系统:明火与国火。「明火以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卜与祭用之。国火取之五行之木,近于人也,故烹饪用之。」(注 23)但无论明火或国火,古代火源均掌握于官府(注24)。从古人懂得用火到创造系统 的火疗法,这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谜。不过,灸疗的起源应该与祭祀用火这条线索有关(详下)。 火与一般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针对疾病的预防。《周礼?司爟》记载了古代 「改火」的礼俗。古代取火较之现代有许多不便,一般人家大概都保存火种。但古人认为燃烧过久的火易引起疾病,所以随著季节的变化而改火,据说目的是为了「救时疾」(注25)。时疾大概即指季节性的流行病或传染病罢。另外,《管子?禁藏》:「当春三月,5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抒井易水,所以去玄毒也。」(注26)春季三月之时,要燃烧灶火薰烤房舍,更换钻燧取火的材料,掏井换水,这些时令禁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其中的毒气。换言之,火与当时人的养生有密切的关连(注27)。 火可以用来「救时疾」或「去玄毒」以预防疾病,在仪式上则用火来驱除鬼怪。一九 七五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诘》篇有以下的逐疫除鬼的仪式(注28): (1)、有众虫袭入人室,是野火伪为虫,以人火应之,则已矣。 (2)、至(转为大)雷焚人,不可止,以人火乡(嚮)之,则已矣。 (3)、云气袭人之宫,以人火乡(嚮)之,则已矣。 除了以火驱鬼物之外,亦利用火灰做为刑罚与仪式的用具(注29)。艾火应该也具 有类似的效果罢。的确,与艾有关的早期文献都与驱邪有关。《庄子?让王》有一则越王子搜的故事:越人杀了三代的国君,王子搜很忧惧,逃到丹穴。越国没有国君,找不到王子搜,跟踪到丹穴。王子搜不肯出来,越人用艾草薰他。用君王的车舆来载他(注30)。越人以烟薰洞是为了逼使王子搜离开丹穴吗,也许。但为什麽特别使用艾草呢,这则故事也收录在《吕氏春秋?贵生》,陈奇猷说:「薰之以艾,所以去不祥也。」(注31)王子搜进入莫名的洞窟之中,艾草除了薰烟使之不能久留自走出之外,应该也有祓除不祥的效用罢。又,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注32)。 《夏小正》提到了五月蓄兰为沐浴的礼俗大概即是稍后「浴兰节」所本罢。古人在五 月五日以艾草禳毒气未必迟至《荆楚岁时记》才出现。另外有採艾以为人形的礼俗,《师 旷占》有别说:「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 )无论採艾製成人形或虎形,功用是或剪丝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注33 一样的, 即有禳除病邪的效用。 如果我们还没忘记的话,如本文前言所示,艾草是引取天火的主要燃料,其作用为何, 目前有不少学者承认,中国早期的甲骨占卜很可能即以艾草作燃料。宋镇豪复原的甲骨占卜程式有所谓的「灼骨」一项:卜者用艾绒或乾火草捻成圆柱状或豆粒状成椎形,置于羊胛骨的无脊面,持火绳绕骨数圈,点燃骨上的艾绒或火草,一般是从骨扇宽薄一端开始燃起,一排排地也依次烧6向骨臼一端,直至骨面布满灼痕为止,每骨可烧八九次至十馀次。卜者开始唸唸有词,并不时吹火助燃,有时还要在卜骨的正面用火迅速点一下,务使骨面出现轻微裂纹。(注34) 我们不难想像:掌握上述技术的巫者,以艾草蒸燻人体,祝祷驱除疫鬼;或者将艾草 布在患者的局部,吹火助燃,并且初步把观察卜骨兆纹的灵感与人体表面血脉的形象连繫起来(注35)。艾的咒疗法渊源流长,孙思貌辑录的《禁经》有持艾叶受禁的法术(注36);同时,孙思貌也将古典医学的诊气色的方法与占卜之术相通之处类比:「夫五脏应五行,若有病,则因其时色见于面目,亦由灼龟于裡,吉凶之兆形于表也。」(注37)中国医学表裡(内外)的核心概念,即是在这种灼龟巫术的土壤上开出了第一批花朵罢。 艾灸法实际操作的方法细节,并无现存史料可徵。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保留为 数可观的巫术疗法(注38),其中包括二则灸疗法。其一,「取粗麻的碎末裹在乾燥的 艾叶裡,在癫疝患者的头顶正中部灸治,要把局部皮肤烧溃烂为止。」(注39)另一方, 肛门瘙痒并同时有痔病,治之以薰灸法:在地上挖坑,约盆状大小,先点火让坑内乾燥, 之后,把艾、柳蕈(药名)置于坑内燃烧。患者则坐在坑上的穿孔陶盆之上,直接烧烤病灶(注40)。由上述二则艾灸法显示,这种治疗主要是取艾草燃烧后所产生的热力与烟气。一如前述《庄子》越王子搜的故事所暗示,薰之以艾,应该也是著重艾草燃烧后散发的气味。而且与今天养生的灸法不同,古代的灸法灼伤人体局部,造成疼痛,产生难以去除的灸疤。 如上所说,艾除了使用在占卜、祭祀方面以外,另有医理以及应用方面的探讨。例如, 汉元帝时史游撰《急就篇》便有「半夏早荚艾橐吾」的记载,内容是各式各样的药材,颜师古解释说:「艾,一名冰台,一名医草」(注41)。东汉中叶崔寔《四民月令》则有艾的采集时间(注42)。另,《神农本草经》中,艾名为白蒿,已有药性的记载: 白蒿,味甘,平。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忠益气,长毛髮令黑,少食常飢。久 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川泽(注43)。 艾草使用多为艾叶,陶弘景《名医别录》说: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虫匿疮,妇人漏 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 採,暴乾。作煎,勿令见风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 任用(注44)。 7艾叶的药性偏向温、热,也许是汉代人早已有的见解,因此,灸法一般是宜寒病或虚 证。灸法进一步理论化见于出土医书与《内经》。马王堆《脉书》(《足臂经》、《阴阳经》)每一脉之后记载疾病,并说明以灸法治疗。全书完全不涉及针法。目前资料所示,灸法与针法之间似乎没有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马王堆《脉法》进一步提及:「气也者,利下而害上,从暖而去清焉。」(注45)人体之气具有向上与趋向温热的特性。《脉法》又说:「故气上而不下,则视有过之脉,当还而灸之。」(注46)由于气有「害上」也就是对于身体上部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当逆气上衝、滞留不下而产生疾病时,则诊察是哪一条脉所患的症状,并在该脉循行路径上与逆气相反的身体部位,使用灸法来治疗。由此可见,气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同时也是患者自体的感觉,透过灸法可以疏导人体之气的流向。《素问?调经论》也论及气趋暖的特性,「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者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如上所述气有喜欢温暖的趋向,寒冷则使脉道凝滞,而灸法温暖气血而使之易于运行。在临床方面,如遇患者阳气衰竭,罹患沉寒痼冷的疾病,以灸法为宜。《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也就是说,针法兴起后,并没有完全取代灸法;事实上直到今天,针、灸仍然是互补并存的关系。 艾咒疗法逐渐脱离巫术的氛围,大概迟至战国与新兴脉的学说相结合。《灵枢?经水》: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灵枢?官能》:「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艾(灸法)从驱逐疫鬼,到了这个阶段与气论有更为紧密的关系。 三、 艾草从战国时代起便做为引取太阳之火之物。艾最早的别名「冰台」,宋人陆佃《埤 雅》:「《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 传统学者多同意此说(注47)。不过冰透镜製作不易,一般人更多是用阳燧的凹面镜取 火,而且同样是以艾草为引火的材料。灸法的火源,史料所示,毫无例外是以阳燧之火也就是天火为上选。我们无法确定,在实际的灸法操作,这条原则是否被严格遵守;其实灸法的文献也特别提到天阴、夜晚或紧急难备等不同时间或情况的替代。总结来说,艾火的火源以天火为主。 灸疗使用不同的火源会产生不同的疗效吗,现代人用艾条养生,灸关元、气海、命门 或中脘等穴,用打火机、火柴点燃的艾绒所产生的效果会与天火有所差别吗,我们无从得知。火疗法的起源除了涉及艾火之外,而且还与古人的天火信仰有关。天火到底有那些特8性呢,灼烧人体的天火又有什麽特殊的疗效, 太阳之火在古代象徵纯阳之气。马王堆房中养生书《十问》提到以太阳之火烹煮药品 或食物:一定要常见日、月而接受其光照,服食松脂柏实,饮用牛羊奶或动物阴茎、睾丸之类所熬的汤,可以延缓衰老而恢复健壮,使容颜美丽、润泽而焕发著光彩。夏季三个月可以去掉火,利用日光焦聚来烹煮药品或食物,吃了这样的药食就变得智慧聪明(注 48)。这裡特别提到一种夏季取天火的养生术。用日光烹煮药食为何可以让人智慧聪明, 《周礼?司烜氏》郑玄的注说:「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絜(洁)气也。」换言之,太阳之火是纯阳之气。 以阳养阳,大概便是这一类方术的操作机制罢。如果用当时的术语即是「感应」。这 览冥》说:阳燧从太阳取火、方诸自月亮取也是阳燧取天火的原理。《淮南子? 露水,天地之间奥妙无穷,即使工于曆术的人也不能悉举其规律。然而「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同气相动也。」同书〈天文〉说:「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之所以可以引取天火,主要建立在同气相动的感应原理。感应即是以气做为中介,在同类或类似的事物之间所产生的一种远距离的作用力。《论衡?定贤篇》即说:「人用阳燧取火于天,消鍊五石,五月盛夏,铸以为器,乃能为火。」据说铸造阳燧必须择取五石(矾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锺乳)等良材,并选择五月盛夏阳气偏盛的时候作镜。此外,在《论衡?率性篇》也说:「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鍊五石,铸以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真取火之道也。」丙、午在天干地支的数术配属为火,日中之时属性亦为火,换言之,铸造阳燧反映了一种阴阳数术的思维—以阳(阳燧)召阳(天火),亦即,透过阳燧这种通天的法器为媒介,将太阳之火转化为一种纯阳的洁气—也就是祭祀所谓的「明火」。东汉许慎在注解《淮南子》有关阳燧取火时说:「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馀,有顷焦,吹之而得火。」(注49) 医书有关灸法火源的原则亦遵循这个说法太阳纯洁之气具有祓除人身的作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汉代阳燧一枚,其背面外圈铭文说:「五月五,丙午,火遂可取天火,除不祥兮。」(注50)1982 年,陕西绥德县发现的东汉永元八年(96 年)的墓西门坎左角阴刻「阳遂」二字,大概也具有去不祥的效果罢(注51)。此外,阳燧在汉代也做为吉祥套语。如汉代的阳遂诜有「大吉,宜用,富贵阳遂」的铭文(注52)。另日本河内国中河内郡高安村大字郡川古墓出有画像镜一,镜铭说:「尚方作竟(镜)自有纪,辟去不羊(祥)宜古市,上有东王父西王母,令君阳9 遂多孙子兮。」(注53)这裡的「阳隧」是什麽意思呢,为什麽阳燧从取火工具的名称 转而成为吉祥或避邪的用语呢,阳燧与天相通,引取天之洁气。燧或写做遂,有通达、通畅的意思。举例来说,《文选?洞萧赋》形容洞萧之声:「被淋洒其靡 靡兮,时横溃以阳燧」,张铣的注释以为萧声「忽如水流之纵横溃乱,复有清畅之音以通达也。」毫无疑问,阳遂有通达的意思,而且与水流的意象有关系。 讨论至此,我们对灸法的操作逻辑有初步的了解:以阳遂接引太阳之火,燃烧艾草, 纯阳的洁气产生的热力与气味用来祓除患者身体的不洁,并且舒通其血脉。灸疗 辨物》提及了上古的巫医俞柎:法与经脉知识的发展的确有直接的证据。《说苑? 「俞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注54)这裡的炊灼技术大概指灸疗一系的外治方法罢。灸法以天火做为火源见于《黄帝虾蟇经》等医学文献。《黄帝虾蟇经?辨灸火木法》说:松木之火以灸,即根深难愈。柏木之火以灸,即多汁。竹木之火以灸,即伤筋,多壮筋绝。橘木之火以灸,即伤皮肌。榆木之火以灸,即伤骨,多壮即骨枯。织木之火以灸,即陷脉,多壮即脉溃。桑木之火以灸,即伤肉。枣木之火以灸,即伤骨髓,多壮即髓消。右八木之火以灸,人皆伤血脉肌肉骨随,太上阳燧之火以为灸,上次以石之火常用,又槐木之火灸,为疮亦差,无者膏油之火,益佳(注55)。 这裡并不是说在艾灸之外,还有松、柏、竹、橘、榆、织、桑、枣等八种质材的灸法。 而是灸法不直接使用上述木柴取火做为火源。火源以天火为上选,敲击火石取火次之。天阴无日则钻槐木取火、或用膏油之火做为火源。 阳燧铜镜掌握于巫师等少数人手中,主要使用于祭祀的场合。卫宏《汉旧仪》:「皇 帝唯八月饮酎,车驾夕牲,牛以绦衣之。皇帝暮视牲,以鑑燧取水于月,以阳燧取火于日,为明水『火』。」另,《旧唐书?礼仪志》:「今司宰有阳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由于阳燧的记载,多与祭祀有关,故学者推断:「阳燧并非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取火工具,似只使用于宗教仪式之中。因为古代人们对太阳有一种特殊的信仰,取自太阳的火被认为是神圣的火。」(注56)中国医家对天火的信仰应该即与巫者引取天火的礼仪有关。换言之,以太阳之火为火源的灸法曾一度垄断于祝宗卜史一系天官的手中。灸法既可引天火来通畅血脉,与之相关的是气论的问题。气是中国古典医学的核心概10念。气做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流体,大概在战国时代也广泛应用于生命、身体等方技之学的相关范畴(注57)。目前最早的行气、导引的出土物《行铭》,内容涉及沿人体中轴线任督行气的小周天功(注58)。《行铭》的「」字为何从「火」,《行铭》 是战国时代的器物,其内容所说的「」,据杨儒宾的说法此字似是后汉以降道教徒习用 「炁」字的先导,而《行􀀀铭》指的是对先天之气的搬运,下开后代内丹之术的先河(注 59)。不过,有趣的是,先秦文字除了《行铭》的从火以外,汉代的气字皆从米,一 般学者都认为「炁」这个异体字恐是例外(注60)。但近年出土的文献所示,战国文字 的气皆从火,可见《行铭》并不是孤立的例证。目前几批战国文物显示,气字皆从火。《楚帛书》、包山楚简等作,郭店楚简作(注61),也就是说,后世道教徒常用的炁字并非晚出,而是先秦古文。有一佐证是宋代郭守恕《汗简》,该书所收几个的古文气字也都从火。《汗简》一书自著成以来罕有人留意,特别是此书收录了不少怪诡文字,学者多起疑心。但近年先秦古文字不断出土证明该书 所收古文保存不少可信的材料。例如,《汗简》的几个气字即可与出土战国文字相印证(注62)。 《汗简》录取的几个字无疑与日光或天火的信仰有关。,「气,出《淮南王上升 记》」,《上升记》应是汉代道家书罢(注63)。,亦是气字的又一古文,相同从火 (注64)。这裡的火即是天火。《汗简》的气另作,,此字即气的古文(注65)。元? 熊忠《古今韵会举要》说,气古作、气、(注66)。,即是日气之意; 、从火,这裡火指的是天火、日气(注67)。所以,与《行铭》同时代的《楚辞?远游》说:「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潄正阳而含朝霞。」(行气之人吸食天地之间六气渴饮清露,含潄朝霞而呼吸日中之气)另外,《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上卫外者也。」在这裡,将人体的阳气与天 火相类比。太阳若不能正常运行,万物不能存活;人体的阳气运作失常,同样也会短命折寿。而且,天之阳气与养生之道密不可分,《素问?生气通天论》:「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善于养生的人,专一精神,服食运行天之阳气,保持人体的生气与天气的通畅,便是相同的道理。 阴阳应象火论》还用「壮如上所说,天火的运行与人体内的阳气有关,《素问? 火」、 「少火」来说人体生理病理与活动力的两种气。壮火是病理之气,人体过于亢阳会促使元气衰弱;而少火是正常的生理之气,微阳能使人的元气畅旺。这裡的「火」无疑即是气的同义词。古人观察到火燃烧有蒸汽上腾的形象,「」字从火大概便是这个用意罢。而《行铭》的应该具指日光与人体之气罢。11过去学者讨论气的学说多与古人对「风」的想像连繫起来(注68)。不过大量出土的先秦文字「」无论如何促使这个旧说必须稍做修正了。与此相关的是和画像石的「扁鹊针灸行医图」,为什麽扁鹊的形象是神鸟的造型呢,有人猜测是由鸟图腾崇拜派生出来的鸟形神医的画像题材;另外有人从风神的传说将神医形象傅会与凤鸟有关(注69)。有趣的是,目前出土所有象徵太阳的图像都做禽鸟之形,包括阳燧也是以鸟的图形表现(注70)。如果说画像石的神医形象是太阳天火的化身,放在这篇文章的脉络来理解应该是说的通的罢(注71)。 灸法为什麽要使用天火做为火源呢,我们发现火在古代祭仪有洁淨、祓除不祥作用。 在灸法的操作中,火具有两重性:天火—阳燧—艾火,巫者以其所掌握的取火镜为媒介, 沟通天气与人气,而达到通畅患者血脉、去除疫鬼的治疗效果。 四、 燃烧艾草后烧灼人体局部以治疗疾病的灸法到底是从哪裡诞生的呢, 灸法为什麽使用艾,艾草至少在战国时代即用来做为引取天火的物质。烧灼疗法曾经 从占卜的过程得到灵感。巫者将灼龟观察兆纹与人体表面的血脉的形象取得初步的连繫,并根据数术对医学知识进一步体系化,无疑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艾草广泛的应用在蒸燻驱邪的仪式,其燃烧产生的气味大概也可以用来祓除引起疾病的鬼怪罢。那麽灸法的火源为何坚持使用天火呢,火疗法利用不同的火源会产生不同的疗效吗,古代医家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当时流行的阴阳思维下,天火属于阳 气,透过阳燧的转化汲取纯阳之气点燃性属温热的艾草而进行治疗。而疫鬼在这样的思维下,应该属于阴邪的力量。透过天火阳气对人体内的疫鬼进行驱除。灸法的操作逻辑即:—脉—感应的关系(注72)。我们也知道操作阳燧的技术只存在少数人(巫师集团)之手中,灸法的起源无疑孕育于巫术的氛围。—脉—感应是中国医学的核心概念群。这些古典的医学知识至今仍有创造转化的契机吗,中国针灸技术的原理是肯定生命与宇宙之间的感通,可以说是一种「形而上的先决」(the priority of metaphysics )。基于对这样信念的委身,古典医学才有不断创新的原动力罢。削冰成镜或磨去阳燧上的铜锈以接引天火(圣火),难道这不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吗, 注1: 周作人,〈《医学周刊集》序〉,收入锺叔河编《周作人文类 编?人与虫》(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页540。 注2: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钟出版社,1982),页264-265。 注3: 古代脉学或经脉理论的发展,见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 注4: 林昭庚、鄢良,《针灸医学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页9-11。 : Roy Porter 等,《剑桥医学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页注5 324。 注6: 山田庆儿,〈中医药的历史与理论〉,收入氏著《古代东亚哲学与科技 文化》(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页257。 注7: Yamada Keiji, The Origins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Decoction(Kyoto: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1998),pp. 64-85. 注8: 张其昀,〈火之起源〉,《史地学报》1 卷2 号(1921);汪宁生,〈我国古代取火方式的研究〉,《考古与文物》1980 年4 期。 注9: 徐朝华,《尔雅今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页258。 注10:卯泮林辑,《淮南万毕术》(道光十四年梅瑞辑藏板),页2。另见范宁,《博物志校证》(台北:明文书局,1984)页50。 注11:王锦光、洪震环,《中国光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页52-53。 注12:唐擘黄,〈阳燧取火与方诸取水〉,《史语所集刊》5 本2 分(1935);李东琬,〈阳燧小考〉,《自然科学研究》15 卷4 期(1996);杨军昌、周魁英,〈先秦阳燧及相关问题〉,《故宫文物月刊》18 卷5 期(2000)。 注13: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卷3,页54。 注14:马继兴,《中医文献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页299-300;页319。 注15:参看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高大伦,《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注16:《黄帝虾蟇经》(大坂:出版社,1992),页68。另关于该书成书年代的考证,见坂出祥伸,〈《黄帝虾蟇经》成书时期〉,收入氏著《中国思想研究?医药养生、科学思想篇》(大坂:关西大学出版部,1999),页193-216。 注17:祝新年,《小品方新辑》(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页171-172。相关考证见李经纬、胡乃长,〈《经方小品》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8 卷2 期(1989)。 注18:王焘,《外台秘要方》(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页780。 注19: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页470。 注20: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页419。 注21:李中朝,〈《五十二病方》灸法浅析〉,《山西中医》5 卷2 期(1989),页37-38。 注22:奚永江主编,《针法灸法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页50。 注23:黄汝成,《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页178。进一步的研究参见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台北:华冈出版公司,1977),页162-177。 注24:见《周礼》的「菙氏」、「大祝」、「大司寇」、「司爟」。 注25: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页2396。另参见汪宁生,〈改火的由来〉,收入氏著,《民族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页170-175。 注26:安井衡,《管子纂诂》(台北:河洛图书版社,1976),卷17,页15。 :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注27 页24-25。 注28: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 年4 期, ,页447。 页438 注29:王子今,〈秦法「刑弃灰于道者」试解—兼说睡虎地秦简《日书》「鬼来阳(扬)灰」之术〉,《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8 辑(2001)。 注3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页815。 注31:陈其猷,《吕氏春秋校释》(台北:华正书局,1985),页78。 注32: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页156-157。 注33:王毓荣,《荆楚岁时记校注》,页157。 注34:宋镇豪,〈殷墟甲骨占卜程式的追索〉,《文物》2000 年4 期,页40。另参见周一谋等,《马王堆医学文化》(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页39。 注35: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页192。 注36:朱邦贤、陈文国,《千金翼方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页820。 注37:朱邦贤、陈文国,《千金翼方校注》,页705。 注38: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109-119;山田庆儿,〈夜鸣之鸟〉,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页221-236。 注39: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483。 注40: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527。 注41:史游,《急就篇》(钦定四库全书本),页50。 注42: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页25。 注43:曹元宇辑注,《本草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页96-97。 注44: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页155。 注45: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276。 注46: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282。 注47:李时珍,《本草纲目》,页935。 注48:周一谋,《马王堆汉墓出土房中养生著作释译》(海峰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页58。 注49:王锦光、洪震环,《中国光学史》,页41。 注50:李东琬,〈阳燧小考〉,页370;另见陈邦怀,〈汉火遂铭文跋〉,收入氏著《一得集》(济南:齐鲁书社,1989),页228-229。陈氏对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的阳燧的铭文考释为:「五月五丙午,火遂可取,天火保死,祥兮。」 :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 年5 期,页注51 31。 注52:容庚,《秦汉金文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1992),页269。 注53:何堂坤,《中国古代铜镜的技术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页269。 注54:赵善诒,《说苑疏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页552-553。 注55:《黄帝虾蟇经》,页67-68。 注56:汪宁生,〈我国古代取火方式的研究〉,页122。 注57: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史语所集刊》 分(1995),页442。 66 本2 注58: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页323。 注59:杨儒宾说,见杨儒宾主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台北: ),页13,页32,〈导读〉。 巨流图书公司,1993 注60:户川芳郎,〈训诂中出现的气的资料〉,收入小野泽精一等编, 《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2),页212。 注61: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北京:中华书局,1998),页1197;袁国华,《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篇》(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页278-279。 注62:黄锡全,《汗简注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注63:黄锡全,《汗简注释》,页315。 注64:黄锡全,《汗简注释》,页363。 注65:黄锡全,《汗简注释》,页73。 注66:熊忠,《古今韵会举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38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页667。 注67:冷鹏飞,〈释「炁」—早期道教思想研究〉,《中国哲学》15 辑(1992),页161。 注68:例如,冯友兰,〈先秦道家哲学主要名词通释〉,收入中国氏著,《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页177。 注69:刘敦愿,〈汉画像石中的针灸图〉,收入氏著,《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4),页356-362;加纳喜光,〈医书中所见的气论—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疾病观〉,收入小野泽精一等编,《气的思想》,页277。 注70:孙机,《中国圣火》(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页4-11。 注71:参见王晖,〈周人尚「火」与赤鸟赤色崇拜考〉,收入氏著《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页444-458。 注72:火论与气论的关系,是古典医学的核心课题之一。初步的研究见徐仪明, 《性理与歧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页71-92。__
/
本文档为【中医灸疗学的起源与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