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医疗社会服务

2017-09-19 6页 doc 31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医疗社会服务浅析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医患中的作用                                   小组成员:张慧乐,刘静,玉素甫江·库尔班,阿依加玛丽。 摘要:如今,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上一大难题,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大量的医疗纠纷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看,医疗纠纷无疑成为了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障碍。为了更好的解决医疗纠纷,建设更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工作方法被引进到了医疗的领域,将社会工作方法有效地和医疗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的、更人性化的解决在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医患的不和谐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和谐;医...
医疗社会服务
浅析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医患中的作用                                   小组成员:张慧乐,刘静,玉素甫江·库尔班,阿依加玛丽。 摘要:如今,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上一大难题,每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大量的医疗纠纷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看,医疗纠纷无疑成为了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障碍。为了更好的解决医疗纠纷,建设更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工作方法被引进到了医疗的领域,将社会工作方法有效地和医疗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的、更人性化的解决在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医患的不和谐问题。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社会工作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有了自身的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将社会工作方法有效地和医疗结合在一起,可以为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在医疗过程中,怎样更有效的发挥社会工作方法的作用,成了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1、医疗社会服务的发展 医疗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英美国家,1905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开始引进社会工作者,正式成立社会工作部,为病人提供社会服务。1918年全美医院社会工作协会成立。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医疗社会工作者的足迹遍布全美的医院和社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健康还是疾病,社会工作者始终秉持着接纳尊重的原则接受每一位案主的求助。由于人的生存必须面对生老病死,医疗社会工作出现了,并且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医疗社会工作也有相当的发展。1949年台北医院首先成立社会服务部,到1967年台湾省立医院普遍成立社会服务部,1983年台湾成立医务社会服务协会,并于1991年更名为医务社会工作协会。1985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将社会工作纳入医院评价。1989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公布慢性病医院和精神科医院设置标准,规定设立社会工作人员。医务社会工作在台湾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在大陆,早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就建立了社会工作部,而后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上海仁济医院、重庆仁济医院等都先后设立了社会工作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部发挥着医生和病人之间桥梁的作用。近年来,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医院社会工作部首先在上海东方医院和上海儿童医院正式挂牌成立。 2、医患关系的变化及特征   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有些过去不能治愈的疾病如今在各种高科技的帮助下能够得到治愈,但是对身患疾病的患者来说,仅仅是对他们身体上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开导和帮助,因此如今社会工作方法在医疗方面的运用变得不可或缺。 医生与病人不仅仅是这样单纯的关系了,在人们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种单纯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简单来说,有了这样的几个特征:第一,利益关系复杂。患者在得知自己得病的时候,会求助于医生,医生接受患者的请求,为患者医治,知道康复,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双方的敌人都是病痛,但换个角度,医生毕竟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需要收入来源,因此在为病人治病的同时希望在病人的身上得到较为满意的利益,而病人在医院时,当然希望能够花更少的钱把病治好,这样双方的利益关系又处在了完全对立的两边,因此,利益关系很复杂。第二,实际生活与制度的不相容性。医生寒窗苦读将近十载,在终于能够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谋生时,当然会希望做到利益最大化,但是,百姓的心声却让政府不得不时时注意民生问题的好坏,过高的医疗费用让人们发出了“治病难”的声音,当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后,医生又强调自己的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制度不在是公平的衡量者,实际生活与制度产生了绝对的冲突。第三,地位不平等。对于医患关系来说,医生是处在优势的,医生具有专业的知识,而病人则处在不利的一方,病人对自己生生什么病、吃什么药都不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做铺垫,因此,很被动的一方往往会受到另一方的牵制。第四,资源不一。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按照如今网络和媒体的强大力量,往往会站在病患的一边,而医生会成为社会攻击的对象,但同时,解决纠纷时,采用的专业性的建议却让患者没有足够的实力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 3、医患关系不和谐因素 医患关系虽复杂,但是牵涉到的却很少,除了医生、病患,就是背后的社会网络,因此,一些不和谐因素往往就会在这三者中出现,影响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生在对待病人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焦点聚焦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关注更多的会是病人的疾病,病人恢复的状况,以及有没有其他的并发症、有没有产生排斥、病变之类的问题,却忽略了其他的因素可能会导致病人的身体情况变差的事实,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的、文化的、环境的。主要有:第一,疾病造成的心理负担,如重大疾病的压力;第二,家庭、社会关系不良的社会学病因或人格障碍。第三,就医过程产生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如对诊断治疗的担心、手术的恐惧、医患沟通的误解 、就医不顺的烦恼、经济困难的压力、社会角色的担心等等,这些不仅影响治疗的实施和治疗的效果,还是极易引起医患矛盾纠纷的问题。 其次,患者自身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上文所言,患者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一些医疗方面的问题都只能知而不知里,所以一旦患者出现了当初预期以外的情况,就会让患者的家属把矛头直接指向医生,医生又不能很仔细的把这些原因一一道明,就会引发冲突。 社会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也不少。由于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制度变迁和制度欠缺所付出的代价,在某种程度上,使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成为“替罪羔羊”。原来的免费医疗向付费医疗的制度变迁,使患者不如从前那样从容地看病了,导致患者对就医过程的不满。由于疾病救助机制欠缺,一些个体在就医上支付能力不足,从而产生忧虑。 这三方的因素往往就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4、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 目前的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越加重视带来的对医疗条件要求的提高,给医院以及一些小型医疗诊所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它的职责不再只是简单的治疗疾病,更多的是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王硕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回忆起去年被患者侵害的事件,他仍感到痛心疾首。 2005年3月8日下午4时,王硕在手术室门前向一位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准备接着做第二台手术。这时,一个女子突然走到他面前问:“你是王硕吗?”得到肯定答复后,该女子拿出一个不透明的白色瓶子,将里面的红色液体泼在王硕脸上。结果王硕眼角膜被灼伤,3个月不能做神经外科手术.据天坛医院负责人介绍,该女子的母亲崔某2004年10月因颅内病变住进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患者已经63岁,属于高龄,而且患有高血压和严重的糖尿病,加上脑部肿瘤的位置较深,王硕对她进行了脑部肿瘤的切除手术。手术进行十分顺利,但在手术后第三天和第六天,患者两次病情加重。2005年1月18日,患者最终由于体内多脏器衰竭而死亡。这直接导致患者家属对王硕实施“报复”。 统计显示,各大医院近几年来医生被打骂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到底医务社会工作在这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首先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技术于医疗卫生机构,从社会暨心理层面来评估并处理案主的问题,以医疗团队的一份子共同协助病患及家属排除医疗过程中的障碍,不但使疾病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促进社会民众之健康。他(她)扮演的角色包括: 1、医务社会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中是重要的补充者。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引起患者疾病的社会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繁重的医学任务使医生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患者疾病以外的因素,而医务社会工作者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他们关注的是病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的生活情况,为医生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对提高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2、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服务的协助者,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面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务社会工作者要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对患者进行援助,免除他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得到正常的治疗。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还会帮助患者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为他们重塑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3、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政策的传递者,医务社会工作者时刻关注医疗政策动态,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向患者传递国家的相关政策,譬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患者进行医疗保险的受益人群、保险金的支付金额和支付方式等政策的指导。帮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合理运用保险金,促进医疗保险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医疗保险效用的最大化。同时要在医院向患者加大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倡导实现全民医疗保险。 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与功能 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我们不但可以从他所扮演的角色去寻找,也可以从他对不同对象的需要和意义进行探究。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职能是关注病人的社会属性,把握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分担患者和家属在接受预防、医疗、复等健康照顾过程中医护技术之外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在病人和家属争取健康照顾的过程中,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说是倡导者、教育者、增进能力者、中间人. 更是一个引导者;在直接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服务工作中扮演着照顾、治疗者、劝告者、支持者以及协调者;在协助医院管理的间接服务方面也扮演着行政者、研究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 一、对于病人及家属的价值 1、寻求整合社会资源。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疾病,将会带来沉重的医药费用负担,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寻求和整合社会资源,给予贫困患者经济辅助,不但能帮助患者早日痊愈,而且能启发其潜能,增进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医疗效果 。 2、人文关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开展患者心理卫生咨询、社会适应指导、健康科普知识传授以及病人和家属应对疾病、死亡等方面的社会心理调适工作,提高病人对面临问题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机体内在的自愈力,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实现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与照顾 。 3、 帮助、辅导与指导。辅导其住院、出院、与家属相关的医疗资讯;联络协调其他相关机构共同来服务患者;处理并协调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当人际关系等。 二、对于医院的价值 1、协助病患及其家属解决他们与疾病有关的问题。比如: (1) 为病患解释病情,取得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对心理与情绪有异常的患者进行疏导,以方便医师的治疗,促进医药治疗的效果; (2) 入院、出院的安置以及追踪与康复治疗。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说服并帮助病患排除困难而住院,辅导慢性病患或无法再治疗的病患出院,以免浪费医疗资源。 2、协助医院行政管理工作,调和医院内外关系。良好的医疗秩序以及有序的医院管理是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医务社会工作构建和谐医院的最终目标和重要内容。医务社会工作促进医院管理与医疗秩序和谐的策略包括: (1) 参与并协助医院行政管理,开展相关服务政策的调研、拟订与执行,协助医院内部不同利益主体的沟通顺畅,形成团结向上的医疗氛围; (2) 解决病患与医院之间的问题与纠纷。医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向病患解释医院相关的工作程序以免病患对医院的误解,同时解决医院行政管理方面的冲突,另一方面当病患牵涉到相关的法律纠纷时,医务社会工作者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从最有利于医患和谐的角度开展沟通与和解的工作; (3) 协调医院与外界机构、人士的联系与沟通,建立医院良好的公共关系与社会形象。一方面开展相关的社区医疗服务活动,促进社区以及社会大众对医院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要保持医院与其他社会机构与善心人士之间的联系,以获得社会对医院各方面的支持与捐助。 3、辅助医学伦理教育,开展医疗社会服务研究。面对当前社会各界对医疗问题的关注以及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务社会工作以其特有的对价值伦理的关注,辅助医院开展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个案咨询、小组辅导以及社会政策倡导协助医师处理碰到的各类价值冲突。从医护人员角度而言,当医师在处理病人知情权、病人自决、医疗公平、医疗效率与效果、器官捐赠、人工生殖以及安乐死等矛盾的时候,医务社会工作给予心理支持与政策咨询将有助于医护人员的顺利选择;从社会工作角度而言,医务社会工作应该开展医护人员的职前或在职教育,促进医护人员对社会工作知识的认识,以便分工合作,共谋病患的福利;从医疗专业角度而言,医务社会工作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学、社会工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促进一些医疗难题的解决 。 三、对于协调双方关系的价值和意义 沟通的功能:医务社会工作者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扮演医疗团队人员与病患、家属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消费意识高涨的今天,医务社会工作者协助医护人员察觉和了解患者发病、诊治、康复、重建有关的社会、经济与情绪三种因素和意义。促使患者与院方合作,协助医院利用各种措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服务,促使医院内部在对病人服务的政策、措施、服务程序方面的改善,包括组织架构、工作的修正,以符合病人和家属的最佳利益。疏通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使求医的过程更顺利 。 四、对于社会的价值 1、协调社会关系。医务社会工作通过帮助有困难的患者走出困境,使人们在生活出现困境、心理产生危机时得到帮助,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及时地预防社会矛盾,从而减轻整个社会的压力 。 2、倡导互助合作。医务社会工作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既可以达到维护弱性群体基本生活权利的目的,又可以提高患者的一般生活水平,培养人类互助合作的精神,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公共卫生及社会福利的发展。 3、宣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理念,建立和实施社会医疗保险, 将医疗小组中的服务工作由医院带入社区, 使卫生工作与福利工作相结合,做好宣传活动,促进人们合理的就医行为。还可以为社区提供临终关怀和家庭服务的模式, 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可行性和可及性 。 4、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现代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的疾病和健康风险的预防服务、疾病的医疗服务、治疗后期的康复服务以及社区服务、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超越医院的延伸性连续性健康照顾,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实现了单纯临床医疗模式向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的大卫生服务模式转变 。 当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医患关系的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柔和作用,让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也让患者能够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更放心,得到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沈瑞英,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新途径——医疗社会工作,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2008,(4). 【2】刘俊,顾昭明,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医患关系的可行性研究,山西医科大学人文学院,2009,(10). 【3】顾东辉,“柔性支架”——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2010,(9). 【4】黄耀明,社会工作专业视野下和谐医患关系的介入实践与分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龚凡.福州“医疗纠托”两头搅和[J].医药产业讯,2005,2(13):64. 【6】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3). 【7】刘继峰. 略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冲突的应对[J].福州党校学报2007(, 2):15-17. 【8】樊民胜:透视医疗纠纷——辨析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J].医学与哲学,1999(, 5):2-5. 【9】齐健康.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 1),27-28. 【10】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本文档为【医疗社会服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