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脑电波

2017-12-29 9页 doc 34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5732

暂无简介

举报
脑电波脑电波 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 目录 脑电波 脑电波的活动 脑电波的节律来源于丘脑 脑磁场 参考资料 进入潜意识唯一有效的途径 几种音乐能取得放松性警觉状态效果 人脑中存在有许多功能区域性脑波律动 编辑本段 脑电波 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越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如鲸鱼,小到细...
脑电波
脑电波 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 目录 脑电波 脑电波的活动 脑电波的节律来源于丘脑 脑磁场 参考资料 进入潜意识唯一有效的途径 几种音乐能取得放松性警觉状态效果 人脑中存在有许多功能区域性脑波律动 编辑本段 脑电波 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越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现,大如鲸鱼,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其实,英文细胞(cell)一词也有电池的含义,无数的细胞就相当于一节节微型的小电池,是生物电的源泉。 编辑本段 脑电波的活动 人体也同样广泛地存在着生物电现象,因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对脑来说,脑细胞就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 我们的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早在1875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脑灰质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十五年后,贝克(A.Beck)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掀起研究脑电现象的热潮,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才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 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 (这几种波的频率边界,在学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亦有学者认为δ波小于4Hz,θ波4,7Hz,α波8,12Hz,β波13,35Hz,并认为有大于35Hz的脑电波,并命名为γ波。长期处于该状态下的人会有生命危险) δ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睡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 编辑本段 脑电波的节律来源于丘脑 科学家曾将动物大脑皮层与丘脑的联系切断,脑电波的节律消失,而丘脑的电节律活动仍然保持着。如果用8,13Hz的电脉冲刺激丘脑,在大脑皮层可出现类似α节律的脑电波。因此,正常脑电波的维持需要大脑与丘脑都要完好无损。 编辑本段 脑磁场 大家都知道“电生磁,磁生电”的道理,也就是说,电场与磁场总是相伴而生的。既然人脑有生物电或电场的变化,那么肯定有磁场的存在。果然,科学家Cohen于1968年首次测到了脑磁场。由于人脑磁场比较微弱,加上地球磁场及其它磁场的干扰,必须有良好的磁屏蔽室和高灵敏度的测定仪才能测到。1971年,国外有人在磁屏蔽室内首次记录到了脑磁图。脑磁测量是一种无损伤的探测方法,可以确定不同的生理活动或心理状态下脑内产生兴奋性部位,无疑是检测脑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脑电波或脑电图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客观指标,不仅可以用于脑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临床实践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编辑本段 参考资料 摘自孙作东著《激活沉睡的脑》一 与上述脑的自发电位(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y)不同的是,人脑可人为诱发出一种脑电变化,如心理事件或认知事件诱导出的脑电位变化,被称作事件相关电位(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亦称为认知电位。事件相关电位一般都比自发电位微弱,这些微弱的信号常常被淹没在自发电位中难以觉察。要提取这些信号,可以对被试者多次进行事件刺激,每次都会产生一定的微弱信号,再通过计算机将含有这些微弱信号的自发电位进行叠加和平均化处理,由于自发脑电的波形与刺激间没有固定关系,但每次由相同事件诱发出的电位的波形则是一致的,这样,相同的诱发出来的电位就会叠加起来,越来越大,结果与事件相关的电位信号就会从自发脑电的背景中突显出来,这样就可以记录到事件相关电位。 α脑电波, 轻松学习 编辑本段 进入潜意识唯一有效的途径 科学研究发现:在脑电图上,大脑可产生四类脑电波。当您在紧张状态下,大脑产生的是β波;当您感到睡意朦胧时,脑电波就变成θ波;进入深睡时,变成δ波;当您的身体放松,大脑活跃,灵感不断的时候,就导出了α脑电波。 到现在为止,我们讲述的大部分内容是属于逻辑性的,是“左脑”活动。但为了利用你右脑和潜意识的惊人力量,高效学习的真正钥匙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即放松性警觉(relaxed alertness)。这种放松的心态是你每次开始学习时必须具备的。许多研究人员和教师相信,人们可以通过潜意识很好地学习大量信息。最适于与潜意识的脑电波活动是以8,12周/秒速度进行的,那就是a波。英国快速学习革新家科林?罗斯说:“这种脑电波以放松和沉思为特征,是你在其中幻想、施展想象力的大脑状态。它是一种放松性警觉状态,能促进灵感、加快资料收集、增强记忆。a波让你进入潜意识,而且由于你的自我形象主要在你的潜意识之中,因而它是进入潜意识唯一有效的途径。” 编辑本段 几种音乐能取得放松性警觉状态效果 人一般是怎样取得那种状态呢,数以千计的人通过每天的静心或放松性活动、特别是深呼吸来取得。但是,越来越多的教师确信,几种音乐能更快、更容易地取得这些效果。韦伯指出:“某些类型的音乐节奏有助于放松身体、安抚呼吸、平静β波振颤,并引发极易于进行新信息学习的、舒缓的放松性警觉状态。”当然,正如电视和电台广告每天证实的那样,当音乐配以文字,许多种音乐能帮助你记住信息内容。但是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发现,一些巴洛克音乐是快速提高学习的理想音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巴罗克音乐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α脑电波一致。 技巧丰富的教师现在将这种音乐用作所有快速学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自学者来说,眼前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即当你晚上想要复习学习内容时,放恰当的音乐就会极大地增强你的回忆能力。a波也适合于开始每一次新的学习。很简单,在开始前,你当然得清理思路。将办公室的问带到高尔夫球场上,你就打不好球,会心不在焉。学习也是如此。从高中法语课马上转上数学课,这会难于“换档”。但是花一会儿时间做做深呼吸运动,你就会开始放松。放一些轻松的音乐,闭上眼睛,想想你能想象到的最宁静的景象——你很快会进入放松性警觉状态,这一状态会更易于使信息“飘进”长期记忆之中。 因此可以说,α脑电波它可以通过冥想、放松、深呼吸等方法获得,而巴洛克音乐,是效果最快,最好的导出方式。因此,在我们的训练过程中,始终辅以轻快优雅的巴洛克音乐背景,既排除外界干扰,又可使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编辑本段 人脑中存在有许多功能区域性脑波律动 人脑中存在有许多的功能区域性脑波律动(Brain rhythm),比较为人所知的有(1)Mu rhythm:约存在于10~20Hz的频带之间,主要区域为感觉运动区(sensorymotor area),(2)Tau rhythm:约存在于8~10 Hz之间,存在区域为上颞叶皮质(upper temporal lobe),(3)sigma rhythm:月存在于7~9 Hz之间,存在区域为sensory area, (4)Alpha rhythm:约10Hz,存在区域为枕叶视觉区。这些Brain rhythm具有特定的功能以及特定存在的区域,所以可以用来作特定区域的功能性分析。然而这些脑波律动的讯号属于非相位锁定(nonphase-locked-)的讯号,所以不能用一般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直接平均的方法来得到结果,而必须采用nonphase-locked的分析技巧来计算由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此外,本国选民(选举团成员)对大选的态度无非是对某一政党的支持或反对抑或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保持中立。他们争论中刺激反应过程仍然可用推论二来分析。只不过他们的争论可能是较多利益体(群组)之间的争论。此外,涉及任意两组争论中的刺激反应的种类数以及涉及此类刺激反应过程的数量都可以计算出来。这样,我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大选辩论中的刺激反应过程,这样的分析将比单纯分析更有意思。 4推论3及其相应的刺激反应公式 在文学创作中,有两种极端的或特殊的人际交流(对话)形式:一种是自语独白(Soliloquy),另一个是戏剧独白(Dramatic Monologue)。在自语独白中,只有一个参与者。在戏剧独白中,两名参加者,但只有一名参与者说话。这两种交际形式中的刺激反应过程将如何揭示呢, 戏剧中的自语独白是一种艺术手段,是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对话。通过这个手段,戏剧中的人物把他或她的思想说出来。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为开头的《哈 [9]姆雷特》第一场第三幕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语独白。在这个独白中,哈姆雷特怀疑活下去的 [10]价值,以及他没有自杀的原因。他的痛苦的经历可以看作外部刺激,通过独白,哈姆雷特说出了他的内心的感受,把自己的心理话说给自己听。悲惨的经历和现状使他的回顾过去,使他不断说下去,即:外部刺激S导致了他的言语反应。剧本中哈姆雷特的自述正是基于他所想到的痛苦的经历和现状。另外,各种各样的经历将会对他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他在独白中所说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不同的外部刺激将会导致不同的言语反应)。所以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相应刺激的结果。假设,如果一种经历(外部刺激)能使人至少说出相应的一 种言语反应,那么自语独白中的刺激反应过程可用下图的公式表示。 Participant(x) S(1) ?r(1) Participant(x) S(2) ?r (2) . . . . . . Participant(x) S(n) ?r (n) 注:n?1 图8 此图中,Participant(x)代表自语独白中的某个人物,S(1) ?r(1)表示一个(种)相应的外部刺激至少引起一个相应言语反应,S(2) ?r (2) 表示两种外部刺激至少会引起两种相应言语反应。如此类推,n种外部刺激也会至少引起一个相应的言语反应。然而较多个外部刺激也可能产生较少的或无言语反应。例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这句话不可能由一两事情引起的,它是哈姆雷特对此前种种经历的一种总结。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把独白中的总结性的语句看作较多个外部刺激产生的单一言语反应。 戏剧独白是指这样的一个文学现象:在戏剧中,一个人对一个或一些无声的听众讲话[10]。罗伯特?布朗宁的《我已故的公爵夫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公 [10]爵向一位默不作声的使者讲述他的前妻的死因以及炫耀他的权势。戏剧独白中有两个参与者。其中一个是说话者,在交流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另一个听众,无论说话者说些什么,没有回应或发出任何声音。那么这里面的刺激反应过程应如何揭示呢, 我们可以把听众的沉默看作一种特殊的言语反应(无语),而且在戏剧独白中,说话者一直说个不停,听众的沉默对说话者似乎没有任何影响,即:听众的言语反应不可能转化成对说话者的刺激。因此,这里不可能形成刺激反应循环。又根据推论一,戏剧独白的刺激反应过程可以用图9的公式表示。 Participant1 Participant2 S(n) ?r(n)…………………s(n) ? R(1) (Linear Structure) (n?1) 图9 在这个公式, Participant1代表戏剧独白的说话者,S(n)表示对说话者各种刺激包括外部和内部体验与现实,r(n)代表与之相关的言语反应。Participant2代表戏剧独白的听众。s(n)表示由r(n)转化而来的言语刺激。R(1)表示Participant2作出的唯一而又特殊的言语反应(沉默)。通过分析过程中的表现为明显的“刺激——反应”。 综上,推论三可以归纳为:自语独白和戏剧独白中存在着简单而又特殊的刺激反应过程,且这个过程没有呈现出循环的特征。其中的刺激反应过程可用图7和图8中的公式表示。如果这个两个公式用来自语独白和戏剧独白的公式,那么它们将比相应的纯文字定义更直观。
/
本文档为【脑电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