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2017-09-26 31页 doc 60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更新: 2017-9-30 阅读: 栏目: 调研报告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地震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究其发生的缘由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地震分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更新: 2017-9-30 阅读: 栏目: 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 地震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究其发生的缘由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地震分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地震灾害原因与防治对策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可分为自然地震与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称之地震为自然地震,依其发生之原因又可分为, (1)构造性地震 (2)火山地震 (3)冲击性地震 (例如,陨石撞击) 。其中又以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变动 (构造性地震) 为主 。 由于地球内有一种推动岩层的应力,当应力大于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会发生错动 (dislocation),而这种错动会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并产生一种弹性波 (elastic waves) ,我们称之为地震波 ( seismic waves) ,当它到达地表时,引起大地的震荡,这就是地震。 断层可分那些类别? 比较断层发生前与发生后的地层形状可分四种: (1)钝角向上拱起之正断层。 (2)锐角向上拱起之正断层。 (3)向右移动之右移断层。 (4)向左移动之左移断层。 何谓震源与震央? (1)震源 (hypocenter) :地震错动的起始点。 (2)震央 ( epicenter )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何谓浅层地震、深层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0~30公里者称为极浅层地震(very shallow earthquake)。在31~70公里者称为浅层地震(shallow earthquake)。在71~300公里者称为中层地震(intermediate earthquake)。在301~700公里者称为深层地震(deep earthquake)。 何谓地震序列? 先后排列,即为地震序列。而所谓同一系列之地震,系指发生位置邻近,时间上连结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余 震 ;其定义又分别如下: (1)前震 ( Fore-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于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称之。唯有时前震为时甚短,且不显着。 (2)主震 (Main-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规模最大者称为主震 若最大者有两个,则先发生者称为主震。 (3)余震 (After-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称之。 主要的地震波有那些? 震波依传播路径可分为两大类: 一、体波 (body wave):可在地球内部传播,依波动性贸之下 同又分为: (1)P波 (纵波或压缩波) :性质与音波相似,质点运动和波传播方向一致,速度最快。 (2)S波 (横波或剪力波) :质点运动与波传播方向垂直,产生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的振动,速度次之。 二、表面波 ( surface wave) :沿地球表层或地球内部界面传播,主要可分为: (1)洛夫波 (Love wave) :质点沿着水平面产生和波传播方向垂直的运动。 (2)雷利波 (Rayleigh wave) :质点在平行于震波传播的垂直面上,沿着椭圆形轨迹震动。 如何计算规模? 目前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规模为芮氏规模(ML),乃美国地震学家芮氏于一九三五年所创。其定义为:一标准扭力式伍德斗安德森地震仪 ( Wood一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 ) ( 自由周期0.8秒,倍率二千八百倍,阻尼常数0.8)在距震央一百公里处所记录的最大振幅以微米 (Micron, l u=10^-3mm) 计的对数值。其计算公式为: ML=logA-logA0 式中A=标准扭力式地震仪,在某观测站所记录之最大振幅 (以u为单位) 。 A0=距离修正量;当标准扭力式地震仪于标准地震 (ML=0 )时所记录之最大振幅。 除了芮氏规模 (ML) 外,尚有体波规模 (mb) 及表面波规模(Ms)。体波规模是根据体波之振幅 ( A ) 及周期 ( T ) 而定,其关系式为: mb=logA/T +Q(D ) 式中Q(D )为距离修正量。 表面波规模是根据表面波振幅 ( A ) 及周期 ( T ) 而定,其关系 式为: Ms=logA/T + a log D+ b 式中A为距离; a,b为区域性常数 过去发生之地震其模模 (M) 与次数分布情形如何? (l)M大于九之地震,自有地震观测以来尚未发生过。 (2)M八.五至九之地震,为最大级之地震,全世界发生次数 大约为十年一次。 (3)M八至八.四之地震为第一级大地震,如震央在陆上会造成大灾害,如震央在海底会引起大海啸,而且主震后有很多余震,全世界大约每年平均发生一次。 (4)M七至七.九之地震为相当大的地震,如震央在陆上会造成大灾害,如震央在海底会引起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 生二十次。 (5)M六至六.九之地震,如震央在陆上会造成灾害,世界上任何主要地震观测站均可测得其地震波,每年大约发生一百五十次。 (6)M五至五.九之地震,有感区域相当大,震央附近会造成 灾害,每年约八百次。 (7)M四至四.九之地震,通常下发生灾害,我们通常感到者都是M四以上之地 震,每年约六千二百次。 (8)M三至三.九之地震,在震央附近人体可以感到,每年约 四万九千次。 (9)M二至二.九之地震,人体下能感到,震央附近之观测站 可测得此地震,每年约在三十万次以上。 (10)M一至一.九之地震,用高倍率地震仪才可以观测到其地震波。 (11)M一以下之地震,设在适当地点之超高倍率地震仪才可以观测到此地震。 以上所述仅适用于浅震源之地震。 何谓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plate tectonics) 主要在说明目前发生在地球上层的构造及解释 地震发生之原因。地球的最外部为冷而硬的可移动之岩石,称为岩石圈 (lithosphere) ,其厚度平均约一百公里,岩石圈之下为软流圈(asthenosphere)为黏度高的液体物质所组成,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板块构造的基本观念是将岩石圈分成数个接近刚性之板块,包括较大的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和数个较小之板块 (见附图),板块受到张力、压力、重力及地函对流的作用,不同的板块之间每年以数公分的相对速度缓慢移动,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运动便由于相邻板块之互相作用而发生。 板块交界处主要有三种型态, (1)分离板块交界处 ( divergent boundaries ),代表地壳引伸拉裂的现象,在中洋脊 (mid一oceanridge) 处相邻的两板块互相分离,而产生新的岩石圈,其材料来自地函的上部,系经熔融作用而产生。地壳在这里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沿着发散交界处常有地震发生,其震源深度多在一百公里以内。 (2)聚合板块交界处 ( convergent boundaries) ,在这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较 重者插入较轻者之下方 (约以30~45之倾角) ,使者的岩石圈消失而回到地函中,这插入的部分叫隐没带(subduction zone) 。由于两板块间的相互磨擦,所以沿着隐没带可以不断地发生地震良而造成一地震带,其震源深度可从很浅到大约七百公里左右。台湾花莲附近为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聚合板块交界处所以地震非常频繁。 (3)守恒板块交界处 ( conservative boundaries) ,不产生新的岩石圈也不使岩石圈消失,相邻两板块彼此横向移动磨擦,而产生震源深度较浅之地震。台东纵谷断层即为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守恒板块交界处。 台湾地震带之分布情形如何? 台湾地震带主要有三 (1)西部地震带,自台北南方经台中、嘉义而至台南。宽度约八十公里,大致与岛轴平行。地震次数较少,但余震较频繁,持红时间较短暂,范围广大,灾情较重,震源浅 (约十余公里),地壳变动激烈。 (2)东部地震带,北起宜兰东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经过花莲、成功到台东,一直至吕宋岛;此带北端自宜兰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延伸至西太平洋海底者相连,南端几与菲律宾地震带相接。此带成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湾本岛相平行,宽一百三十公里,特征为地震次数多。通常,震源较西部者为深。 (3)东北部地震带,此带自琉球群岛向西南延伸,经花莲、宜兰至兰阳溪上游附近,属浅层震源活动带。 台湾地震危害度的分区情形如何? 依据台湾地区过去的地震分布及震灾损害情形,台湾地震危害度由轻至强烈分为四区 (以行政区划分) : 第一区,新竹市、台中巿、高雄市、桃园县、新竹县、台中县、南投县、彰化县、高雄县、屏东县、澎湖县、金门,马祖地区。 第二区,台北巿、基隆巿、台北县、宜兰县、苗栗县、云林县。 第三区,台南巿、台南县、台东县。 第四区,嘉义巿、嘉义县、花莲县。 台湾地区最严重的震灾情形如何? 过去九十年,台湾发生地震引起灾害最大者是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六时二分,新竹台中烈震,震央在新竹关刀山东南力偏南三公里即北纬二十四点四度,东经一百二十点八度,发生屯子脚及狮潭断层,前者长十余公里,水平最大变位一五O公分最大落差六O公分,后者长二十公里,最大落差为纸湖至洽坑之间达三公尺,水平变位甚微,是较特殊之情况,此次地震死 三、二七六人伤一 二、O五三人,房屋全毁一 七、九O七栋,半毁一 一、四O五栋,破损二 五、三七六栋。 地震预测有那些方法? 虽然人们至今对于地震发生的机制 (mechanism) 还没有澈底了解,地震预测理论也还没有充分建立,但是仍有许多尝试性的地震预测研究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测地法 (2)验潮, (3)地壳变动的连续观测, (4)地震活动, (5)地震波速度,(6)地磁及地电流,(7)活勘层及褶曲, (8)岩石破坏实验和地壳热流量的测定, (9)其它。 兹选择介绍一些重要的方法如下: 测地法 ( geodesic metbod ): 根据过去许多纪录,在大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变动,而有时会发生在地震之前。因此测量地壳变动情形并分析地震前兆现象,是可以预测将否有大地震发生。例如民国五十二年 (公元一八六四年) 日本新泻地区发生地震前有地盘下沈现象,因当地经常从事测量调查工作,故发现地震发生之前确有前兆现象可寻。 此外,地壳发生变动的面积会随地震规模之增大而增加,也就是说地壳发生异常变动的范围越广,可能发生地震的规模也越大。 井水含氡量的变化: 苏俄的科学家,在加尔姆地区发现到水井中的含氡 (Radon)于地震前会增加,亦用以预测地震。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科学家们认为当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岩石内部产生无数微小裂隙,通常只有用显微镜才看得见。岩石有了裂隙之后,曝露于地下水的表面积自然也会增加,当地下水渗入裂隙之中,补满裂开的空隙, 同时吸收更多量的氡。直到地震发生,岩石突然崩裂,可以接触到较多的放射性物质, 氡的含量又逐渐下降。因此,监测井水含氡量,可以知道岩石受力情形,从而预测地震。 分析天然气含量: 德国杜秉根大学的地质学家恩斯特教授,在富有沼气的杜秉根地方从事地下沼气含重的分析,建立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震警告系统。在民国五十八年 (一九六九) ,他首次观测到探测器里沼气含量先增加百分之零点二至百分之二,而于经过强烈地接后沼气含量又告下降。又发生余震时,沼气含量也会增加。 在民国六十二年 (一九七三) ,恩斯特教授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圣荷西担任客座教授时,与哥国的地质研究所合作研究,他以天然气探测器观测的结果,发现地球天然气含量与火山爆发有连带关系,此法也能预测地广。天然气探测器主要在分析二氧化碳,因为在火山要爆发的那些地区,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高达百分之十二。测定土壤内天然气含量的方法简单,测定工具只需一根一公尺的探测管,是属于较经济的一探测定方法。 地震预测究的现况如何? (1)日本 有地震国之称的日本,对于地震预测的研究不遗余力,民国五十一年 (一九六二) ,即由地震研究学者、专家约九十人组成地震预知研究小组,研究计划的蓝图,内容包含下列项目: (1)应用测地的结果,调查地壳变动 (2)整顿各验潮站,以检出地壳变动 (3)办理地壳变动连结观测 (4)调查地震活动 (5)应用人造地震,观测地震波速度 (6)调查地磁及地电流 (7)调查活动断层和褶曲 (8)办理岩石破坏实验 (9)设置地震预测中心 地震预测研究计划,于民国五十四年 (一九六五) 开始执行,网罗东京、京都、名古屋、东北及北海道等各大学以及气象厅、国家地理院等各单位专家、学者,从事研究工作。虽已经历了三十年,但由于还没有完成地震预测理论,目前日本还没有发布地震预报。 (2)美国 美国自民国五十三年 (一九六四) 阿拉斯加大地震发生之后,对于地震预测的研究亦推动甚力,阿拉斯加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地震情报中心等单位,亦下断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曾于民国五十三年在东京与日本联合举行地震预测会议,嗣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讨论有关地震预测的问题。 (3)苏俄 苏俄在中亚细亚及堪察加半岛等地区从事地震预测的研究多年,民国六十一年 (一九七二) 七月廿六日苏俄塔斯社报导,苏维埃研究学院 (Soviet Research Institute ) 的科学家们预测,自民国六十二年至六十五年 (一九七三至七六) 间,将发生三至四次大的海啸,袭击沿西伯利亚北部至台湾间的四千公里海岸线,海啸时速达四OO至八OO公里,海岸浪高可达三O公尺。 因为海啸多半由于海底发生地震所dl起,能够预测海啸,当然能够预测地震。但苏俄官方并未公布震央的精确位置,及其预测规模与大海啸发生的月日,所以此项预测令人怀疑。当时台湾各大报章杂志亦大幅刊载此项消息,上下惊动,本局亦全力查证,认为苏俄研究地震预报确在全力推动,惟迄无一次完全成功,特去函美国夏威夷国际 ,该中心负责人米勒博士(Caylord R.Viller ) 于民国六十一年.※.一海啸资料中心查证 月廿一日函复要点如下: (1)经向苏俄库页岛的远东科学中,L ILGC) 海啸委员会主席索罗维夫 (S.L. SolYieY) 查证说, 「苏俄科学家们对于海啸间题发表过许多有关论文,由于新闻记者的热心、夸大宣染、曲解事实而引起」。可见世界各国对于地震预测,还无法办到。 地震是否可控制? 世界各国受到地震灾害威胁的地区,凛于震灾损失的严重,无下加强对地震的研究。首先希望能够发展做到精确的地震预报,正如现在的天气预报一样,在地震未发生之前,通知将要发生地震地区的民众,可以从容脱离震区趋吉避凶。 不过,无论地震预测是否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地震的发生却是无可避免的。因此,更进一步地使一场将要发生的地震消弭于无形,或者是使将要发生的一场大地震减少威力变成一场中度地震或微小地震,这也并非绝不可能。 经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已建立一种称为「板块地壳结构」的新理论,那些地壳里下同结构的板块,经过了长时间的推挤,其压力与日俱增,到了某一时刻无法负荷时,便迸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震动。 所以科学家们便想,如何在地壳应力渐增至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用某一种方法去消除其应力,或者以人为方式制造一些小地震,引导地壳的应力以发生小地震的方式发散掉 建筑工程防震设计遵守什么原则? 一般的建筑工程防震设计,除考虑安全之外,还要合乎经济的原则。因为要设计一座绝对耐震的房屋或桥梁,并非绝不可能。但是如果所在的建筑费过份庞大,就经济学的立场观之,那就则不来。比如说某座桥梁的造价只要二百万,为了要使它能够承受地震规模等于八.五至九的最大级的地震,它的工程费要涨到五百万甚至一千万,那就不如等到桥毁后再重建一座。 从过去的地震纪录数据去看,地震规模等于八,五至九者,全世界发生的次数大约为十年一次,至于规模大于九的地震,自地震观测以来,尚未发生过。 因此,一项合乎经济原则的防震设计,应该根据该地区以往发生地震的最大强度,以及未来可能重现机率定出适度合理的耐震要求,以避免人力物力的过度浪费。 兴建特种重大之工程应怎样慎选地点? 在防震设计上,兴建特种重大工程设施,撇开交通、地价等因素不计外,如有选择余地,应避免兴建于地震断层附近。因为绝大多数的浅层地霞,均因地壳断层急速错动而引起的。一般而言,距离地震断层愈近的地方震力越大,受震损失的机会也愈高。 如果迫不得已非建于断层附近的时候,应该慎重加强耐震设计,详细勘查可能发生地震的活动断层位置,占计可能发生地震的大小并进一步推求震源的力学特性,作为防震设计的参考。 特种工程之耐震设计应特别考虑吗? 某些特种工程建设,像核能发电厂、人型水坝等,如果因承受不住震动而造成损坏,其后果之严童不难想象。核子反应炉里的放射性物质,散播到附近的土壤及水中,甚至随风飘扬于空气中,为害人畜,污染环境,其后遗症将长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大型水坝的崩溃,可能将下游的市镇夷成一片废墟。 像这种特种工程建设,必须作特殊的耐震设计。对于工程建址地区可能发生的最强地震强度,地震时可能产生的地动加速度之大小与周期特性,然后厘订出最适合的 以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耐震设计规范, 砖石造或钢筋水泥造的是否易于倒塌? 房屋振动的真正情形相当复杂,但主要还是受牛顿的惯性定律所支配。地震时房屋所受的侧向震力,等于这对应加速度与房屋质量的乘积。也就是说,两种下同构造的房屋,受到了相同的加速度时,质量大者所受的接力也大。 因此,从动力学的观点上来看,一栋不合防震设计的砖石造或钢筋水泥造的房屋,反而会比一栋木造竹造的房屋,更易于开裂或倒塌。 地震时房屋为何会倒塌? 地震时地表震动,房屋会跟着上下震动以及左右前后摆动,摆动幅度的大小视地震的强度、震波的性质与房屋本身的振动周期而定。 如果震波中某一波段的周期,恰好和房屋的振动周期相吻合,便会因共振现象造成很大的振动幅度。从加速度的观点上来看,房屋的相对加速度,往往会比地面上的加速度大四.五倍之多。 一间设计不够坚牢的房屋,本身不能承受因地震所产生的力量时,轻者开裂,重者倒塌,屋毁人亡,难免造成悲剧地质对地震之影响甚大,亦影响建筑物之安全。同样结构之建筑物,对同一强度的地震,建筑于松软土地上者远较建筑于坚硬岩石上者所受之损坏为大。 何以特别调地震发生时首先熄灭火种关闭电源? 历史上许多大地接均显示,火灾所造成的灾害远比震动所造成者为惨烈。如一九O六年四月十八日格林威治时间十三时十二分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其规模为八.三,强度虽大,但由震动所导致的人员死亡大约仅三九O人,而财物损失估计约四亿美元 (当时之币值) 。此种财物之损失系由垚动开始时大火所致。 由于水管被震裂,水压不足,以致无法救火。如此,经过三天的燃烧才将火势控制,致使全巿大部地区被焚毁。 地震前之准备事为何? 地震为不可避免的天灾,为使人员的伤亡及财物的损失减至最少,平时必需有充分的准备: (1)准备干电池、收音机、手电筒、灭火器及急救药箱,并告知家人储放的地方及使用方法。 (2)知道瓦斯、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 (3)绑牢家中高悬的物品,锁紧橱柜门闩。 (4)重物不要置于高架上,栓牢笨重家具。 (5)知道地震时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6)教师 (尤其中、小,学校) 应经常于课堂倡导防止常识,教导学生避难事宜 : 学校应定期举行防震演习。 (7)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8)办公室及公共场所应经常检验防火和消防设备。 (9)机关、团体应规划有关紧急计划,并预先分配、告知紧急情况时各人的任务以及 应采取的行动。 大地震发生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大地震发生时应注意 (1)在室内者应立即熄灭火种,关闭电源以防火灾,然后奔逃至室外空旷地方,但应防外物倒塌 (如招牌、屋瓦、广告灯等) 而被击伤。 (2)如一时无法逃至室外,应送一坚固、高度较矮而重心稳定之家具下躲避,以免被室内落物击伤。 (3)不可躲在墙边、河、海堤或山崖附近。 (4)沿悔居民应疏迁至高地以防海啸。 (5)水库下游地区居民,应防水库崩塌所引起之山洪。 (6)地震发生后,勿轻信谣言,并防余震。 (7)高楼之居民逃崩时,切忌争先恐后,否则易生跌倒而被踏毙,并使出口拥塞。 (8)灾害发生时,应发扬守望相助精神,互相救助,并速向警方请求救助。 地震的破坏 (一)地表隆起变形、断裂、掩覆 地震波,尤其是L或S波运动时,遇到障碍,地表运动受阻,即会隆起突出,向上拱起,尤其在桥梁两侧最明显,易产生驼峰形路面,如在山区公路,向谷地侧的公路地震波通过时,地表向谷地(低地)方向即产生断裂、坍陷现象。地表沿断裂线破裂时,如隆起过高,甚至会前倾,掩覆下方的地物(即逆冲)。这次 的921地震,南起竹山北至卓兰长达约80公里,沿断层线均产生上盘向上逆冲二至七公尺高的地表变形。尤以断层通过道路及水稻田的变形最容易观察。 (二)河床变位 断层通过河道,使河床产生高低落差,甚至形成瀑布与急流。 (三)地层液化、喷沙、喷水 在平常时之下,土壤、沙砾和水分子维持平衡状态,地震时由于土壤和水分子的运动,地层中的土、沙、泥、水重新搅拌,即刻成液化状态,地表若有裂缝,就会产生喷沙、喷水现象。上方建筑物失去支持,基础松软,即会倒坍。 (四)桥梁、水埧断裂 桥梁在地震波通过时会发生: 1、连接缝伸缩缝挤碎、桥面两侧道路隆起。 2、桥面弹起或滑移脱离桥墩后垮落桥墩外。 3、桥墩基础松动,而至倾斜或倾倒,桥面随之损坏。 4、若横移断层通过,桥梁会水平横移而断裂。 (五)山崩 地震波通过摇晃土石,即使地层中的土石丧失摩擦力,重力作用加上进一 大量松软土石即会崩落,山崩的结果有: 步的摇晃, 1、埋没道路、房屋。 2、至山谷中阻塞水流,成一临时埧,形成堰塞湖,但湖水若累积过多,水在将临时埧挤垮,即会突然溃决,形成大水灾。 (六)房屋倒塌、变形 地震史话:引发地震的原因 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据此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冲击地震,人类活动也可以导致发生地震,称为诱发地震,如水库地震。 一、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非常强烈,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我国的强震绝大部分是浅源构造地震,其中80%以上均与断裂活动有关。如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地震(7.7级),是曲江断裂重新活动造成的。1973年2月四川甘孜、炉霍地震(7.9级),是鲜水河断裂重新活动造成的,并在地震后在地面形成一条走向NW310?、长100多km的地裂缝。 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大地震也都属于构造地震。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8.3级)与圣安德列斯大断裂活动有关。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8.3级)与穿过相模湾的NW-SE向的断裂活动有关。1960年5月21日至6月22日在智利发生一系列强震(3次8级以上的地震,10余次7级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南北长达1400km的秘鲁海沟断裂带上。 (一)构造地震的成因和震源机制 这个问题是地震预报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目前仍在继续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地壳及上地幔中,由于物质不断运动,经常产生一种互相挤压和推动岩石的巨大力量,即地应力。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当这种能一旦超过岩石所能承受的极限数值时,就会使岩石在一刹那间发生突然断裂,释放出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弹性波(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当地震波传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从已发生的地震来看,它的发生跟已经存在的活动构造(特别是活断层)有密切关系,许多强震的震中都分布在活动断裂带上。如果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边界密切相关。这些边界实际上也是张性的、挤压性的或水平错开的一些断裂构造。 断裂活动何以产生能量很大的地震,其活动方式如何,目前存在若干有关的假说。 1.弹性回跳说 是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关于地震成因的假说,是根据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时发现圣安德列斯断层产生水平移动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说认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岩石发生了断裂错动,而岩石本身具有弹性,在断裂发生时已经发生弹性变形的岩石,在力消失之后便向相反的方向整体回跳,恢复到未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弹跳可以产生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把长期积蓄的能量于霎那间释放出来,造成地震。总之,地震波是由于断层面两侧岩石发生整体的弹性回跳而产生的,来源于 -3,岩层受力发生弹性变形(B),力量超过岩石弹性强度,发生断裂(C),断层面。如图8 接着断层两盘岩石整体弹跳回去,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于是地震就发生了。这一假说能够较好地解释浅源地震的成因,但对于中、深源地震则不好解释。因为在地下相当深的地方,岩石已具有塑性,不可能发生弹性回跳的现象。 2.蠕动说 蠕动又称潜移、潜动。地表土石层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长期缓慢地向下移动,其移动体和基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并且形变量和移动量均属过渡关系,这种变形和移动称为蠕动。蠕动速率每年不过数毫米至数厘米。 人们发现建筑在活动断层上的建筑物和活动断层本身在没有地震的情况下也有这种蠕动现象,即相对缓慢稳定的滑动。如在土耳其安卡拉以北110km处有一条安纳托里亚活动断层带,位于此断层带上的建筑物墙壁被发现有错断现象,其蠕动量每年约为2cm。也有人对中东一带发生地震以后的断层进行观测,发现有些地段伴有无震蠕动,其蠕动量每年约为1cm。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蠕动,还未十分清楚。有些实验表明,在高压低温,岩石孔隙度高(含水),含有软弱性矿物如白云石、方解石、蛇纹石等岩石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稳定蠕动。也有人认为在更高的围压或更高的温度下容易产生蠕动。 有一种现象逐渐为事实所证明,即岩层中长期蠕动的地段或在活动断层中蠕动占长期活动的百分比较高的地段,由于能量通过缓慢的蠕动而逐渐释放,反而很少发生强烈地震。在我国阿尔金山地区有规模很大的剪切断层,是正在活动的断层,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发现有蠕动现象,现代水系被切穿,位移明显,错距也很大,但是有史以来却少有地震记录,推测此断层的活动方式是以无震蠕动为主。 根据蠕动与地震大小关系的资料表明:蠕动占长期活动的50%以上的地段,最大地震只能为5级,而蠕动占长期活动的10%以下的地段,可能发生8级以上的大地震。 3.粘滑说 在地下较深的部位,断层两侧的岩石若要滑动必须克服强大的摩擦力,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两盘岩石好像互相粘在一起,谁也动弹不了。但当应力积累到等于或大于摩擦力时,两盘岩石便发生突然滑动。通过突然滑动,能量释放出来,两盘又粘结不动,直到能量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下一次突然滑动。实验证明,物体在高压下的破坏形式,是沿着断裂面粘结和滑动交替进行,断面发生断续的急跳滑动现象,经过多次应力降落,把积累的应变能释放出来,这种说法就叫粘滑说。 影响断层活动方式的因素很多: 一是温度,温度低于500?,断层面两侧岩体易产生粘滑;温度高于500?,则易产生蠕动和蠕变。 二是岩石成分,岩性脆硬(如石英岩、石英砂岩等),断层两侧岩石往往以粘滑为主;岩性柔软,则以蠕动为主。 三是岩石的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岩石孔隙大,孔隙度高,含水分多,当然容易蠕动;相反,岩石孔隙小,孔隙度低,含水分少,则多呈粘滑形式。此外,围压的大小也会影响断层的活动方式。如果断层两盘连续发生粘滑,便是地震频繁的时期。 实际上,同一活动断层在不同的深度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同一断层在不同的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方式。例如,圣安德列斯断层,深度在4km以上为无震的稳定蠕动;4-12km则为伴随有地震的粘滑运动;12km以下(由于高温)又以稳定的蠕动为主。因此,圣安德列斯断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均不超过20km。 有人认为深源地震是由于深部物质的相变过程引起的。地下物质在高温 4.相变说 高压条件下,引起岩石的矿物晶体结构发生突然改变,导致岩石体积骤然收缩或膨胀,形成一个爆发式振动源,于是发生地震。此说未能从多方面给出具体论证,因而未能得到广泛流行。近年根据地震纵波在地下深部传播情况分析,深源地震所在部位也同样发生了断裂和错动,证明地震发生与断裂活动有关。同时,板块构造学说指出,当岩石圈板块向地下俯冲时,中、深源地震发生在向地幔消减的板块内部,而并非发生在地幔软流圈物质中,因此相变说自然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二)构造地震的特征 构造地震的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1.地震序列 任何一次地震的发生都经过长期的孕育过程即应力积累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但在一定时间内(几天,几周,几年),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却可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具有成因联系的地震,这样的一系列地震叫做地震序列。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如果有一次地震特别大,称为主震;在主震之前往往发生一系列微弱或较小的地震,称为前震;在主震之后也常常发生一系列小于主震的地震,称为余震。 构造地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常呈这种有序列的发生。这种特征可能和构造地震产生的过程有关。一般说来,当地应力即将加强到超过岩石所承受的强度时,岩层首先产生一系列较小的错动(或者沿着断层带粘滑开始交替过程),从而形成许多小震,即前震。接着地应力继续增大,到了岩层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引起岩层的整体滑动或新断裂滑动,形成大震,即主震。主震发生后,岩层之间的平衡状态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和调整,把岩层中剩余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些小的余震。在地震现 场,常可见到在破裂的地面上,又出现许多次一级裂隙,错杂其间,表明运动没有完全停止,直到使许多尚未破坏的地点彻底破坏,所剩余的应变能全部得到释放。这种情况类似压紧弹簧过程,当作用力消失后,所蓄位能即转化为动能反跳回来,恢复原来状态,但又难于一下复原,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慢慢颤动调整,才能恢复原来的平衡位置。这种现象称为弹簧效应。岩石也是具有弹性的,所以也应有这种弹性效应。1920年宁夏(原甘肃)海原大地震,余震三年未消。其强度与频度时高时低,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衰减直到平静下来。 2.地震序列类型 虽说构造地震常呈一定序列,但其能量释放规律、大小地震的活动时间和比例等又常各不相同。根据1949年10月以来的我国所发生强震的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1)单发型地震 又称孤立型地震。这种地震的前震和余震都很少而且微弱,并与主震震级相差悬殊,整个序列的地震能量几乎全部通过主震释放出来。此类地震较少,1966年秋安徽定远地震、1967年3月山东临沂地震,均未观测到前震和余震,震级很小,只有4-4.5级。 (2)主震型地震 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主震震级特别突出,释放出的能量约占全系列的90%以上;前震或有或无,但有很多余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震(7.3级),发震前24小时内共发生了500多次前震,主震后又发生很多次余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7.8级),则基本没有前震,但余震连续数年不断。 (3)震群型地震 由许多次震级相似的地震组成地震序列,没有突出的主震。此类地震的前震和余震多而且较大,常成群出现,活动时间持续较长,衰减速度较慢,活动范围较大。如1966年邢台地震,从2月28日至3月22日,震级由3. 6、4. 6、5. 3、6. 8、6.8逐步升到7.2,发生大震。有时这种类型的地震是由两个主震型地震组合或混淆在一起形成的。 有时地震序列比较复杂,仿佛是由若干单发型、主震型、震群型组合而成。如1971年8-9月四川省马边地震。 地震序列类型可能与岩石和构造的均匀程度及复杂性有关。据实验,当介质均匀,且介质内应力不集中时,主破裂前无小破裂,主破裂后也很少小破裂;当介质不均一且应力有一定的局部集中或高度集中时,主破裂前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或很多的小破裂。 研究地震序列类型,可以有助于预测和预报地震活动的趋势。如1967年河间地震,当主震发生后,根据其前震少和震级小(2.3级),被判断为主震型地震,主震后不会有较大的余震。事实表明推断正确。 二、火山地震 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有些地震发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为1-10km,其发生与火山喷发活动没有直接的或明确的关系,但与地下岩浆或气体状态变化所产生的地应力分布的变化有关,这种地震称为A型火山地震。还有些地震集中发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狭小范围内,震源深度浅于1km,影响范围很小,称为B型火山地震。有时地下岩浆冲至接近地面,但未喷出地表,也可以产生地震,称为潜火山地震。 现代火山带如意大利、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堪察加半岛等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三、冲击地震 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后者又称塌陷地震。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1935年广西百寿县曾发生塌陷地震,崩塌面积约4万m2,地面崩落成深潭,声闻数十里,附近屋瓦震动。又如,1972年3月在山西大同西部煤矿采空区,大面积顶板塌落引起了地震,其最大震级为3.4级,震中区建筑物有轻微破坏。 四、水库地震 有些地方原来没有或很少发生地震,后来由于修了水库,经常发生地震,称为水库地震。说明这种地震与水的作用有关,当然也与一定的构造和地层条件有关,而水的作用只是一种诱发因素。如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蓄水后,在库区周围地震频度逐渐增加,于1962年3月19日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震中烈度达到8是已知最大水库地震之一。截至1972年,该区共记录了近26万次地震(图8-4)。度, 又如,着名的埃及阿斯旺水库,坝高110m,库容达165亿m3,1960年正式开工,1964年截流蓄水,1968年正式投入运行。此地区在建库前历史上无地震,从1980年起出现小震、微震,于1981年11月在坝址西南60km库区发生了5.6级地震;于1982年同一地点又发生了5级和4.6级地震。 此外,因深井注水、地下抽水等也可触发地震。如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座落基山军工厂,为处理废水凿了一口3614m的深井,用高压注水于地下,于1962年发生频繁的地震。以后停止注水,地震活动减弱;恢复注水,地震又有所增加。 上述地震,特别是水库地震的成因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一般认为,在一定的有利于发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如有活动断层、密集或交叉的断裂存在,或在升降差异运动的过渡部位等)下,水库蓄水可诱发地震。除去人为因素诱发地震外,某些自然因素如太阳黑子活动期,阴历的朔、望期等,也容易诱发地震。各种触发机理正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 营口人发现地震另有原因 1975年2月4日晚,在中国营口市,许许多多人目睹了天空的蓝色闪光,随后, 7.3级的地震纵波和横波便滚滚而至,造成了营口人很大的经济损失。这种闪电一样的地震光究竟意味着什么?科学界的主流理论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为了找到问题的,营口市一政法机关干部摒弃一切权威假说的影响,利用多年的业余时间,对地震现象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发现地震的产生具备雷电的全部特征,他提出的"地下雷电说"更能合理地解释强震前的地震光、地磁异常、地电异常、怪雨、怪雪、怪风等一系列怪异现象,而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主流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的关键问题。 "地下雷电说"认为,按照物理学的规律,地球内的熔岩和地壳之间,必然产生"温差电场"(温差发电原理在现实中已得到应用),电场的"感应作用"会使地壳中产生复杂的局部电场,如果相对电压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有水渗入电场间的地层,破坏了电场间物质的电阻率,就会引发剧烈的放电现象,形成地下雷电。此观点的依据很多,1830年英国的福克斯(P.Fox)等人就在地下黄铜矿上发现了自然电场。气象部门对"大气电场"及其"电势梯度"的发现,也证实了地下电场的存在。"水库地震"和"注水地震"证明了地层中物质电阻率的变化确实可以引发地震。 "地下雷电说"可以为预测和防范地震提供有效的方法,对人类防震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火山和地震产生原因 地球表面有一层很厚很厚的地壳,平常岩浆被地壳紧紧地包在里边。地球内部的温度特别高,岩浆在那里边流来流去,总想找个地方窜到外面来。有些地方地壳运动比较强烈,地壳又比较薄弱,这些地方受到压力的时候,岩浆就从这里冲出来了。这样,就发生了火山爆发。活火山、死火山这是指火山活动的情况。有些火山爆发了一次后一直不爆发,这些火山就成了死活山。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经我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达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 脉, 目前记录到最大的地震还没有超过8.9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南美智利发生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附近近海中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曾发生8.9级地震。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 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 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表上, 本依据。 地震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地下层内的可燃烧物质受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点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超过地表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其能量从爆燃点上急剧释放出来,并以爆炸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关键词:地震构造 地震 原因 分析 --地震及地震原因分析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地下层内的可燃烧物质(可燃气体群:如甲烷等含有一定氧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群)受地应力(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改变了可燃烧物的着火点)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点发生(爆炸)剧烈的化学反应(爆炸),所释放的能量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其能量从爆燃点上急剧释放出来,并以爆炸波的形式向四周(以震中为半径、成扇形)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分析依据及理由 地下层内具备可燃烧物质和爆炸的条件: 1、一定的可燃烧物质(可燃气体群:甲烷等含有一定氧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群):地下可燃烧物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释放大量的可燃烧气体不能释放到地表时,长时间埋藏地下,形成可燃烧的气体群。 2、可燃物最低温度(最低着火点、燃点); 3、一定的空间:受地应力(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的长期作用下 相关分析 1、余震是因主体可燃烧物质(可燃气体群:如甲烷等含有一定氧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群)燃烧后,剩余物(可燃烧混合气体群或可燃烧物)再次聚集燃烧,并释放一定能量,形成余震,其释放的能量远远小余第一次所释放的能量(因主体燃烧已燃烧)。但爆源点 (可能)不在同一点上(因剩余物可燃烧混合气体群或可燃烧物再次聚集有可能不在同一点上)。引发燃烧群的次数,(可燃烧物的聚集燃烧次数等于余震的次数),可燃烧物质的能量大小决定地震、余震等级;地表火源是再次引发地震、余震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可燃烧气体通过地逢释放到地表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爆炸体,当接触到地表火源,引发地震或余震,地震发生后的灭火工作是减少余震的有效办法。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其余震次数较少。可燃烧物质(可燃气体群:如甲烷等含有一定氧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群),在某一时点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爆炸),其能量从爆燃点上急剧释放出来,并以爆炸波的形式向四周(以震中为半径、成扇形传播,传播方向与地理结构有关)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符合爆炸波的传递方式。 2、前震是较浅层的可燃烧物的燃烧、爆炸所形成的,其特点是爆等级较小,所释放的能量较小。 3、地震等级是由可燃烧物的聚集多少,燃烧后所释放的能量大小,爆源点的深度所决定的;可燃烧物聚集较多,爆源点较深,所释放的能量较多,其地震等级较高,反之较小。 4、地震、余震的爆炸波在短时间内消失,符合一般爆炸波的传递方式,它是以波的方式传递,是由于爆炸能量从爆炸点上向四周传递时,受不同地理结构的阻碍,形成地震波。 5、地震、前震、余震都发生在地下可燃烧物(可燃气体群:如甲烷等含有一定氧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群)充足的地区,地震有区域之分,即地震带。同一地区、同一点上发生地震后,近几年就不会再次引发生地震(可燃烧物已经燃烧,短期内很难形成大量的气体群) 6、地缝火是由于地下可燃烧气体,经地震后,其气体流向空气中,并引发燃烧的现象。地表火源是再次引发地震、余震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可燃烧气体通过地逢释放到地表时,当接触到地表火源,形成一个完整的爆炸体。 7、地震云是因地下可燃烧气体在燃烧前其体积受热后澎涨,多余部分气体排放到地表面,在少风或无风的环境下,向空中释放,并形成一定特殊形状的可见云。 8、地表火源是引发余震的主要原因。地表火源是再次引发地震、余震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地下可燃烧气体通过地逢释放到地表时,形成一个完整的爆炸体,当接触到地表火源,引发地震或余震,地震发生后的灭火工作是减少余震的有效办法。一般说发生在海洋或无火源地区的地震其余震次数较少。 9、其它待分析的理由; 相关性研究课题 1、地震区的地理环境、地下矿产、地理结构及地下可燃物的分析,特别是气体群类可燃物的采集、分析,查明其主要成份、比例及分布情况,是防震、减震的有效办法; 2、地震后,震区的温度变化,分析可燃烧物所产生大量的热能的传递情况,物质能量的转化(是否存在无热或低热现象,就是说所释放的能量全部以动能的形式表现),对地震区内气候环境所产生的变化情况; 3、地震后,震区的海拔高度、地理结构的变化,分析可燃烧物爆炸后,从震源点至地表面的地理结构因爆炸波的影响,其结构已被破坏,发生了变化,变得松软,海拔高度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同时因气体燃烧后的剩余空洞,会使海拨高度下降,但其震区的水源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震源点、震中距、地震级别、震源深度的数据对比值; 5、地震后,震区内残余物质的化学分析,研究可燃烧物质的主要成份; 6、地震、余震的爆源点的测定; 7、其它待研究课题。 南亚地震酿成重灾五大原因 首先,震级强震源浅。回想2017年12月26日的伊朗巴姆古城大地震,当时的震级大约是在里氏6.3级至7级之间,震源距离地面仅33公里。正是这一原因造成该市2万多人死亡的惨死后果。反观此次南亚大地震,无论震级还是震中离地的距离,比起巴姆大地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美国地质勘测网站监测,此次地震达到里氏7.6级,震中位于伊斯兰堡东北部约100公里和斯利那加西北部125公里地下10公里处,属于浅层地震。 其次,地震发生时多数居民仍在睡梦中。10月8日是伊斯兰堡斋月的第二天,又逢 他们是凌晨4点吃饭,然后继续休息,加上8日是周末,所以周末。按照穆斯林的习俗, 当地大多数居民在睡梦中被"活埋"于废墟里,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 第三,印巴两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从地理构造来说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的挤压地带。而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去年印度洋那场世纪海啸便是由于两大板块发生碰撞引发强烈地震,继而又引起的连锁反应。从以往历史来看,南亚次大陆地震频发。2017年1月26日,印度西部的古加拉特邦遭到里氏7.9级的强震侵袭,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另外还有16万人受伤。成为近年来,因为地震死伤人数最多的一次。 第四,当地百姓防震意识淡薄。当地掌握地震知识和具有防范意识的人寥寥无几。由于当地从‎‎未举行过防震演习,大多数居民缺乏应对经验。尽管地震发生在大白天,而且持续时间长达数十秒,但很多人还是未能逃避灾难。更让人哭笑不得是,由于缺乏基本地震常识,一些迷信谣言满天飞,闹得人心惶惶,而当地政府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安定人心。比如此番地震发生后,当地居民纷纷迷信地寻找乌鸦的叫声,据说在这次地震发生前,乌鸦都停止了叫声。而在此前的古加拉特邦大地震之后,还曾发生过"星象学家"纷"预报"新的大地震及震中所在地,吓得大批百姓逃离家园的事件。 第五,建筑缺乏强制性抗震标准。按照常理,地处地震活跃地带的印度本应强制实行建筑抗震标准,然而由于一些不法建筑承包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震区近年来新建的"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这些无疑加重了地震带来的损失。事实上,由于缺乏防震意识,灾区的大多数建筑在建造时根本就没有考虑抗震因素,从设计、选材到施工都存在众多隐患。由此,这类建筑物在大地震面前"不堪一击"也不足为奇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尚且如此,相对落后贫困的广大偏远地区就更为突出了。某些受灾村庄竟然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
/
本文档为【地震发生原因的调查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