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

2017-09-28 4页 doc 14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1127

暂无简介

举报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灵活度高且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价值的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个性化与创造性”课堂的创设,就如何让学生悟得“百变不离其中”的数学真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与创造性 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培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 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灵活度高且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价值的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个性化与创造性”课堂的创设,就如何让学生悟得“百变不离其中”的数学真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与创造性 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培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灵活度高且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价值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与机械记忆为主,他们以无意注意为主,具有“三强”的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与可塑性强,具有三个个性特征――个性鲜明、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敢质疑,允许有不一样的解法与答案,以“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的心态,为学生的实践探究创造宽阔的平台,为学生的个性化与创造性发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此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法论的逐步形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一、激趣导疑,“问”在精彩 兴趣现为人从事某项活动中的选择性态度与积极的情绪反应,是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参与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活泼可爱,心理活动以无意注意为主,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数学问与数学现象,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将结合的教学原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有益的问题情境,把疑问性与趣味性有效结合,问到“刀刃”上,问在“精彩”处,通过“疑问”启发“新知”,促进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道应用题:“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这样的题目太普通,无法勾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对其进行稍加改动,改为:“懒羊羊买了一些蛋糕,如果一个盒子放3个,需要24个盒子,如果每个盒子放4个,需要多少个盒子,”笔者在题目中融入当下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元素,刚好击中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无意注意被勾起,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此外,上面那道题目还可以改为:“老师让小雨(学生名,下同)去摆花,每个教室3盆,共摆了24个教室,后来接到通知,要求每个教室摆4盆花,老师让小桐去重新摆,可以摆几个教室,”这样的改动,在题目中加入班级同学的名字,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学生跟题目的距离被拉近,学生更感兴趣,也更愿意去探究解答。 二、习题解析,“道”个明白 教材经典习题与课后练习的讲解,是数学原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 学中,丰富、创新习题与讲解的形式,活化课堂习题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习题的分析与讲解中,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关键处适当“留白”,为学生创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让习题“讲”得在理,“道”得在理,让学生真正理解解题的思路,掌握原理的运用方法,由此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例如小学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运算律(a+b)×c=a×c+b×c的使用条件,笔者出了这样两道题目:“5×(100+12)=,”和“5×(45+65)=,”,笔者先问学生:“第一道题目要用分配律吗,”没等学生回答,笔者就接茬:“当然要,5×100+5×12=500+60=560,5乘以简单的两位数和三位数,运算比较简便,当然要用分配律啦。”笔者让学生思考一分钟后,立刻抛出下一个问题:“第二道题目要用分配律吗,”立刻有学生因为思维定势回答:“要。”这个时候笔者不着急公布答案了:“有其它观点吗,”“有,45+65=110,是个简单的三位数,根本不需要分配律,直接就可以算了。”有一名学生答道。笔者点头赞许后接着问:“如果一定要用分配律要怎么做,”经过思考后有同学回答:“可以改成5×(45+55+10)=5×(100+10),这样用分配律就简单易算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和留白,帮助学生理解分配律的使用规律,学生通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以后使用便不容易出错了。 三、变式实践,“做”出个性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还处在形象具体运算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思维已经可逆,但是记忆方式还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因此,在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抽象的数学原理转化成具体的变式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变化的联系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与创造性”解题思维,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真正领悟“百变不离其中”、“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数学真谛,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与解题风格。 总之,“个性化与创造性”小学数学课堂的创建,不仅顺应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符合小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发展需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适时地转变思想,进行角色转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平台,让学生在疑问与质疑中启迪智慧,在分析与理解中汲取新知识,在变式与实践中发扬个性。 【参考文献】 [1]王孙君.殊途不同归――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6). [2]吴志健.生成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2). [3]梁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5).
/
本文档为【若无旁逸斜出,何来精彩纷呈.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