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word版下载

2017-11-10 8页 doc 23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7320

暂无简介

举报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word版下载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word版下载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 机制word版下载 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 要:非正式金融是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已被实证检验证明。文章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动员储蓄、满足借贷需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阐述了农村非正式金融...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word版下载
金融金融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word版下载 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 机制word版下载 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 要:非正式金融是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已被实证检验证明。文章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动员储蓄、满足借贷需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阐述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并对如何正确对待农村非正式金融提出了倡议。 关键词: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民增收 :, 文章编号:,,,,,,,,,(,,12)05,,,71,,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5.17 一、理由的提出 非正式金融由来已久。2011年,温州区域性金融理由的爆发,更使非正式金融、民间借贷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应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金融呢, 对于非正式金融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主要集中于非正式金融的产生根源、规模、利率决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方面,对于 非正式金融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如高艳(2008)基于1986—2006年的数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民人均纯收入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的推动作用短期不如长期明显[1];唐礼智(2009)以福建泉州为例,研究发现:农村非正式金融与农民纯收入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且非正式金融在推动农民增收的效率上高于正规金融,非正式金融水平对农民增收的短期推动效应比长期更为明显[2]。现有的研究主要是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非正式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关系,但对于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却鲜有涉及。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其作用机制。 二、非正式金融的内涵及主要形式 对于非正式金融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姜旭朝(1996)采用民间金融的概念,认为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制成分的资金活动[3]。张军(1997)认为,一个非正规的部门是相对于官方正规金融制度和银行组织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部门[4]。谈儒勇(2001)则把金融体系中非正式的、未被登记的、未被管制的和被未被记录的部分称为非正式金融[5]。王曙光(2006)把非正式金融与民间金融等同,认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是泛指采用非标准化的金融工具,通过正式金融机构以外的非官方监管的民间渠道,为农村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提供各种资金借贷或资金融通的形式及其活动。张宁(2003)将非正式金融区分为狭义、广义和标准义。狭义的非正式金融是指犯罪金融与违法金融,主要是指直接与现有法律法规相对抗 的、对经济金融生活产生直接破坏性影响的金融活动,其基本特征是隐蔽性或形式的公开而实质的隐蔽性;广义的非正式金融是指官方或法定金融体系以外的未被法律法规认可的金融。它除了上述狭义的非正式金融之外,还包括:地下金融(非公开或秘密金融, 也称黑色金融/黑市金融/灰色金融)、民间金融( 局部半公开金融);非正式金融的标准义是指未得到法律法规及其他正式形式认可或直接认可的金融,它除了上述广义的非正式金融之外,还包括正式金融主体的未被法律法规正式或直接认可的金融、民间及官方的非正式金融主体的未被法律法规正式或直接认可的金融,以及暂未被法律法规认可的金融创新[6]。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活动较活跃,参与主体多,借贷的主要形式包括基于血缘、地缘及业缘关系的民间私人自由借贷、地下私人钱庄、合会、农村基金会、典当行、民间集资、民间贴现等。 三、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 (一)动员农村储蓄,通过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推动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金融抑制使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由于某些非正式金融的高收益性,一部分闲置资金受利益驱动流向了非正式金融市场,这样就动员和吸引了农村储蓄。非正式金融活动形成的财富示范效应,又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非正式金融市场,有利于更大规模投资资金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国际上非正规金融动员储蓄的很多,如埃塞俄比亚的ROSCAS存贷款总额占该 国国民收入的8%以上;喀麦隆的ROSCAS吸引了全国48%的储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储蓄是决定资本存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将资金投向合适的领域,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二)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有利于扩大投资和带动农民增收 一方面,农业经济活动的较大风险使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时的外生交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理由产生了内生交易成本,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往往把资金投入到国有经济领域,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或直接拒绝其贷款申请。而农村非正式金融运作形式灵活,申请贷款手续简便,贷款期限可长可短,额度可大可小,违约率较低,其制度绩效要强于正式金融。另外,由于其自身具有独特的治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理由,使其具有可持续性,大大满足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刘莉亚等(2009)基于全国31个省(区、市)近1000个自然村的调研表明,有超过70%的样本农户从非正式金融渠道取得贷款,而仅有不到30%的农户从农村信用社或银行获取贷款[7]。魏源(2010)基于广东的调查也表明,被抽样的农户从非正式融资渠道获得的贷款约占60%,超过从正式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8]。 获得贷款后,有些农户用于满足生活性消费需求,平滑消费曲线,使消费优化,减少贫困,有些农户则用于维持和扩大生产,或 从事新的投资领域,从而推动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户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形成良性循环。Zhu和Li(2007)实证研究了农业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发现非正式金融有助于农业投资的增加和农户收入的增长,并能减少贫困,但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影响不同,不能显著地推动最贫困和最富裕农户的收入增加,但能使中低收入的农户获益[9]。 农村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后就具备了技术创新的物资条件,推动了中小企业发展,为农户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通过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张希慧(2009)研究发现,非正式金融不仅在短期内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而且这两者还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10]。 (三)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民增收 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低,资金的趋利性使得通过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筹集的资金更多投入到畜牧水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农业产业部门,而投入种植业的比例较少。另一方面,投入农村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成为促使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且使之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又会促使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在农村非正式金融资源持续增加的支持下,会大大缩短农村依靠自身的缓慢积累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的历史进程,加快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业的人口越多,农民收入的增长越快。 (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提高 农民收入 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就是动员和配置资金,一个运转健康的金融体系在于储蓄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投资,这就要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要高。我国农村正式金融体系经常把资金错配给国有经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由于非正式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资金的逐利性使它向最有效率的领域配置,弥补了正式金融资金供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正式金融的错误配置,推动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非正式金融发展形成了与正式金融的互补效应,改善了金融资源非均衡分布,使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竞争性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农村金融的发展,而金融发展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四、树立正确的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观 (一)辩证看待农村非正式金融的负面效应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农村非正式金融也有它的负面效应,这里只考虑其对农业、农民、农村的负面影响。第一,利率较高的非正式金融使得一些农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由于高利贷的利率很高,借期较短,但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农业收获周期长。这样一些借贷者就拆东墙补西墙,债务负担越来越沉重。第二,加速农民收入两级分化。在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是稳定的, 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 有关于金融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在支付利息之后实际的收入可能下降,因此贫困户越变越贫困,而放贷人逐步成为农村的食利阶级。第三,阻碍了农村剩余资金对农业的投入。高额收益使先富的农民将资金投放在放贷上,这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这样长期下去,对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第四,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农村非正式金融在组织方式、业务经营、内部管理、监管机制等方面都不,存在隐蔽性、高利率、高风险等弊端,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一旦放贷者投资难以收回,必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第五,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放贷者可能利用债权人的身份迫使借贷者在农村干部选举中支持他们或其代理人,在获取政治地位后他们反过来用权力获取经济利益,甚至制约整个村庄的事务。这大大破坏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造成农村管理的混乱,为农村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区别对待各种农村非正式金融形式 自由借贷是一种发生在亲戚、朋友、乡亲、邻里等熟人网络之间的借贷关系,一般数额较小,期限较短。亲友之间的自由借贷大部分属于非营利的低息乃至无息贷款,以满足农民建设房舍、婚丧嫁娶、子女上学、医疗等基本生活必需,是一个处在人情关系和血缘关系中的“社会人”规避生活风险的理性选择,应不予干预。大量针对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的调研表明,在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上,很高比例的借贷为低息借款。非亲友之间的自由借贷多以营利为目的,主要用于生产投资,可推动农民增收,但是对于这类借贷应区别对待, 引导、鼓励其采取比较规范的契约形式,利率应符合国家政策,防止高利贷的蔓延。 合会是基于亲缘、地缘等关系形成的带有互助合作性质的群众自发融资形式,是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中小企业和农户的重要融资渠道,也为资金富余者提供了一条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但由于其运转缺乏有效监管,仅仅依靠自律和信用维持,一旦有外部诱因刺激,合会就极其容易演变为投机行为。 私人钱庄是在合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类似银行功能的、专门从事资金交易活动的金融组织,但比合会在更大范围内吸收存款,资金交易规模更大。近年来,有些地方的钱庄开始涉足银行中间业务领域,如出现了专门从事票据贴现的地下钱庄,还有一些钱庄专门从事倒卖外汇和洗钱等非法交易。必须理性区分私人钱庄不同业务的性质和其产生的根源,采取以“改”为主、以“堵”为辅、“堵改”结合的综合治理策略,使地下钱庄自觉分化,然后分而治之,使其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融入正式金融体系。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一种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的初衷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但后来广泛涉足金融市场,并采用高息揽储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金融秩序,最终被国家在1999年取缔。 民间集资在改革开放初期孕育了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初始形态,也创造出合作制和股份制的萌芽,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民间集资尚处于无规矩可循,许多集资单位乱集资,给社会上利用集资行骗者以可乘之机,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 给广大参资人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非法集资应坚决取缔。 高利贷在我国当前农村地区并不是非正式金融的普遍形态,极少数的赤贫农民为了解决眼前的生计理由,在农户的亲戚朋友都贫穷且无法取得国家信贷的情况下,不得不求助于高利贷,但是高利贷的存在影响了社会治安,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一些高利贷发放者为追讨债务往往不惜动用非法手段,甚至出现了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地下追债公司。一些债务人因无法还债被迫走上绝路,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因此对高利贷应严厉打击,防止黑色金融组织渗透和制约农村非正式金融。 (三)规范发展农村非正式金融 农村非正式金融内生于农村经济内部,是正式金融的有益补充,必须进行规范和引导,将其塑造成为农村金融市场规范的合作金融机构,鼓励其与正式金融以及准正式金融机构竞争,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领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一,设立非正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只有达到监管标准,才允许其进入农村金融业,创办合规的农村金融机构。第二,加强非正式金融立法,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构筑合法的活动平台,以规范、保护正常的非正式金融形式。第三,建立非正式金融的监管机制和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对非正式金融的管理和统计监测,以保证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的正常运转。第四,建立多种类型的信用中介机构,为非正式金融提供个人征信、法律咨询和担保服务,支持和引导非正式金融的规范化运作。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高艳.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支持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26-28. [2]唐礼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农业经济理由,2009(4):76-79. [3]姜旭朝.中国民间金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季刊(香港),1997(秋季卷). [5]谈儒勇.非正式金融批判的批判.甘肃社会科学[J].2001(1):42-43. [6]张宁.试论中国的非正式金融状况及其对主流观点的重大纠正[J].管理世界,2003(3). [7]刘莉亚等.农户融资目前状况及其成因分析——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9(3):2-10. [8]魏源.广东农村民间借贷调查及民间信用发展的启迪[J].财经理由研究,2010(8):59-64. [9]Zhu Xi, Zi-nai Li. Heterogeneous Impact of Farmer Credi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IVQR Model[J].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2007,27(2):68-75. [10]张希慧.民间金融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湖南社会科学,2009(1):204-206.
/
本文档为【金融金融论文范文-简论农村非正式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意义机制word版下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