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回声》丁玲

2017-09-25 8页 doc 21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回声》丁玲《回声》丁玲 回声 教材解读: 《回声》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八单元里的一篇科普童话。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我们讲述了回声形成的原因。对于这类课文~我们既要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关注文中的科学知识~求得知识与能力双赢。“回声”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却并不熟悉~有的甚至没有听到过。基于这样的学情~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水的波纹碰到河岸会荡回来”这一自然现象,第四自然段,~为理解“声音的波纹”,第五自然段,做好铺垫。本课的难点则是让学生读懂青...
《回声》丁玲
《回声》丁玲 回声 教材解读: 《回声》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八单元里的一篇科普童话。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我们讲述了回声形成的原因。对于这类课文~我们既要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关注文中的科学知识~求得知识与能力双赢。“回声”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却并不熟悉~有的甚至没有听到过。基于这样的学情~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水的波纹碰到河岸会荡回来”这一自然现象,第四自然段,~为理解“声音的波纹”,第五自然段,做好铺垫。本课的难点则是让学生读懂青蛙妈妈的话~初步感知回声形成的原因,第五自然段,。所以~我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习2、4、5自然段。 教学理念: 和孩子们一起读《回声》~这是一次科学知识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次语文学习的探究过程。所以~我本着追寻“学生本位”的教学主张~根据低年级学生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心理特点~采用故事体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听回声、读回声,在故事中~看“回声”~说回声,在故事中~体会青蛙妈妈的亲切、智慧~感受小青蛙的快乐、好奇,在故事中~明白什么是回声。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说话、演示中~识记“纹、圈、碰、返、呱”5个生字~写最难的“游、影”两个生字, 2.在故事情境中~读出高兴、奇怪、亲切的语气~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3.通过看视频和多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通过圈动词、区分动词、想象画面、复述游戏等方法~读懂第4段~为理解回声的原理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读懂第五段里妈妈的话~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猜字揭题~质疑导入 1(猜字引“回” ? ?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古代的字~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图?】你是怎么猜的,后来~这个字慢慢地收回了尾巴~变成了这样。【图?】从口里出来又回到口里~这个字就是“回”。【板书:回】 2(揭题质疑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1课《回声》。读着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感知~读句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2(读重点句~认识4个生字。 出示第一句: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1,自由读。 ,2,认识“纹、碰、圈”3个生字。 ?读准这三个字的前后鼻音。 ?看图认识“波纹”~引申积累“皱纹、掌纹、指纹”等词语。明白绞丝旁的含义。 ?看图积累“一圈圈波纹”。 ,3,再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出示第二句: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1,自由读。 ,2,认识“返”字。读准字音~再由小老师的返回动作中明白字义。 ,3,再读句子。出示:“声音的波纹”读好短语和停顿。 ,师:读句子时~有些词语可是一家人~要连在一起。,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故事里有谁呢, 三、创设情境~串读1——3段 1(故事讲读第1段。 师:有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出门游玩~它们来到了小河边~看到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多美的景象呀:看到周围这么美丽的景色~小青蛙高兴得叫了起来—— 2(师生共读第2段。 ,1,读小青蛙的第一句话。 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哪:” ? 指名读。 ? 认识“呱”字。交流识记方法。 ? 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师讲: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 ,2,读小青蛙的第二句话。 ,师:小青蛙很奇怪啊~他问——, 出示:“你是谁,你在哪儿,” ?指名读。 ?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师接: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3,读好两句回声。 ?再读第二段~发现后两句是回声。 ?听回声录音~发现回声变得慢了~轻了。 ?分角色、师生合作~读好小青蛙的回声。 3(讲读第3段 师:我们班的孩子很聪明~已经知道这声音是回声了~可课文里的小青蛙还不知道啊:他 奇怪极了~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它在学我说话哩。”妈妈笑着说:“孩子~ 跟我来。” 四、抓动词~学习课文第4段 1(故事引入:妈妈没有直接告诉它答案~她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去做了个小游戏~是怎么做的呢,快读读第4段吧。 2.边读第4段~边找动词。 3(交流动词。 ,1,一生汇报~其他同学听后并补充。 ,2,课件圈动词~生补上漏圈的动词。 ,3,引导分类。哪几个是青蛙妈妈的动词,“激、碰、荡”又是谁的动作,板书:带 跳 捡 扔 激 碰 荡 ,4,看视频~理解“荡”。,师:我们知道小猴子会抓着藤条在树上——荡来荡去~那水又是怎么荡的呢,我们来看看吧。, 4(回读第四段。捧起书想着这些动作~在脑中放电影~把这么有趣的一个游戏再读一读。 5(借助黑板上的动词复述游戏。 ,1,同桌练说。,师:你能看着这些动词~把妈妈做的游戏告诉大家吗,, ,2,指名说。 ,3,师生合作说。 五、看视频~学习课文第五段 1(问题质疑。 师:多有意思的游戏呀:可是~小青蛙在旁边看着心里可纳闷了:“妈妈~这和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关系呢,”妈妈是怎么说的呢,去读读第5段吧。 出示读的要求: 读第5自然段: 1(找到青蛙妈妈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数数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标上序号。 2(汇报交流。 3(开火车读妈妈的话。读通顺。 4(同桌练读。读好青蛙妈妈的话。 5(指名读。 6(看视频~理解妈妈说的话。 ,1,看视频“水的波纹”。你说的很不错~可我还没完全明白。什么水的波纹~声音的波纹呀,要不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游戏吧。 ,2,看视频“声音的波纹”。哦~原来~声音的波纹长得就像——水的波纹~碰到石壁就像长了脚一样返回来了~真有意思。 7(读2、3句话。 师:我们合作着把这两句话再来读读。男孩子读“水的波纹”~女孩子读“声音的波纹”。——难怪~课文里说:声音的波纹就像水的波纹。 师:这两组读“水的波纹”~这两组读“声音的波纹”。这样~小青蛙就听到——自己的声音了。 8(创设对话~对应着读3、5两段。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呱呱呱~我是小青蛙。你们都是青蛙妈妈。妈妈~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生读妈妈的话。, 师: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谢谢妈妈。 六、指导书写~培养习惯 识记“游”和“影”。 1. ,1,用古代字和编口诀的方法识记“游”。 老师找了个古代的字~帮大家加深印象。出示: 师:你能看懂这个字吗,左边是水~中间是方~右边部分最有趣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小孩子。我们可以编个口诀记住它:水池方方~大人带着小孩来游泳。 ,2,识记“影”。,师:你瞧~这三撇儿多像景物的倒影呀。, 2(范写“游”和“影” “游”是左中右结构~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些。 “影”左边的景要写的上下紧凑些~日和口都要写得扁扁的。右边的三撇儿~就像三个小朋友~带队的小朋友在上半格~第二撇在横中线~她最短了~第三个小朋友排最后~身子舒展一下~最长了。注意了这3笔要排整齐。 3(学生书写~关注书写姿势。 七、小结~布置作业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了个这么有趣的故事~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短小的儿歌~里面藏了这一课所有要求认的生字~回家读一读、背一背。能干的孩子也可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妈妈听。 教学反思: 《回声》是一篇充满童趣又带有科普性质的童话故事。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心里特点~本着追寻“学生本位”的教学主张~采取了一些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实效。 一、串讲故事~趣学课文。 根据文本的特点~我采用了故事串讲的形式来学习课文~大胆舍弃无足轻重的段落~重点 、4、5段。在故事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学青蛙叫、学回声~培养语感,在故事中~孩学习3 子们和小青蛙一起圈动词、说游戏~积累语言,在故事中~我们一起看视频~理解妈妈的话。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孩子们不知不觉地读好了课文~也读懂了内容~理解了回声。最后~又在小青蛙和妈妈的对话中结束故事~串起第3~第5段~加强了课文的篇章联系。整堂课始于回声的疑问~终于回声的解惑~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与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 二、借助动词~落实重点 课文的第四段讲述了妈妈的游戏~是本课的重点。在对游戏的描述中~作者运用了较多的动词~其中有妈妈的动作~也有河水起的反应。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很好的理解文中河水的变化,如“激”、“荡”,是比较难的~我让孩子们从找动词、圈动词~到读动词、看视频做动作~再到想动词读段落~最后借动词复述游戏。一步步展开~一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但使孩子们理解了动词~学会了用动词说话~实现了将文本语言的内化~为接下来学习第5自然段~打下了扎实地基础~落实了重点。 三、巧用媒体~突破难点 媒体用的巧~一在内容~二在时机。无论是听回声~还是看波纹的视频~学生都会觉得有趣~对理解内容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怎么用媒体~什么时候用媒体~才能对学习起到最大的作用~变得“真”有趣呢,教学中~我在三个地方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媒体。1.第二自然段~学生读课文明白了后两句是回声后~听回声的录音~就有效帮助了学生读好回声。2.学生读第四段时~我通过看视频“水的波纹”~理解“荡”。3。当读好妈妈的话后~再一次看视频“水的波纹”~这一次看是为了关注水纹的形~和“声音的波纹”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声音的波纹就像水的波纹”~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遵循规律~扎实学字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遵循“先明其音、再理其义、后记其形”的识字规律来进行教学。例如:“纹”字~在读准字音后~看图明白“水纹”~接着拓展“皱纹”、“掌纹”、 “指纹”~明白纹的意思~在点拨这绞丝旁多像一条条的纹路啊~记其形。又如:“返”字~在读准字音后~由动作“返回座位”中明白字义,最后记形。再如:要求写的“游”字~在书写之前~我还是先让孩子读准字音~再通过组词回忆字义~然后借古代“游”字~辨析字形~最后以编口诀识记字形。有了这样的铺垫~在识记“影”时~一个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奇思妙想:“日”就是太阳~阳光照下来~地上就有了京的影子——三撇儿。
/
本文档为【《回声》丁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