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职业玩家游戏鼠标推荐

2017-09-01 2页 doc 22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1833

暂无简介

举报
职业玩家游戏鼠标推荐《清华元史》 第1辑(2011年) 追寻通贯回汉之道 ——读兹维·柏尼特:《默罕默德之道:一部晚期帝制中国的回民文化史》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5). xiii, 280 pp 丁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默罕默德之道》一书(下简称《道...
职业玩家游戏鼠标推荐
《清华元史》 第1辑(2011年) 追寻通贯回汉之道 ——读兹维·柏尼特:《默罕默德之道:一部晚期帝制中国的回民文化史》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5). xiii, 280 pp 丁一(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默罕默德之道》一书(下简称《道》书)关注的对象,是自晚明至清前半叶间的回民教育网络(Chinese Muslim educational network),以及该教育网络与回民身份意识的关系 。作者在标题采用了汉字音译的“Dao(道)”字,以达所叙述对象的文化双重性。在第一章中,作者对明清中国回民教育网络进行了基础性的叙述。他指出,这个网络起源于16世纪中叶的西北中国,然后渐渐向东部发展,最后形成了西安、济宁、开封、南京四个中心,而尤以江南为盛。它有着相对统一化和系统化的组织,包括教师、翻译家、作家、语法家和学生等等。随着该网络的兴起和成熟,回民群体的自我身份意识开始产生。在第二章里,作者主要以康熙年间赵灿所撰之《经学系传谱》(下简称《系传谱》)为线索 ,探讨了这种自觉意识在现存文献中的具体体现。如作者所言,“《系传谱》应被看作是自我意识的证据,回民通过该书将他们自己想象并解释为一个社会类别”(《道》书页81),“《系传谱》提供了需要的细节和宽度,以对广泛存在的回民教育网络进行定位,并跟踪它的增长,描绘它的地理传播,了解这样或那样与它联系的巨大人群——即其构众(constituency)”(页72)。回民学者们将自己归类为“士”(literati),“通过对儒家精英所提倡的系谱体裁的运用,记录并宣传自己”(页113)。在第三章中,作者探讨了汉文穆斯林经典(“汉启他补”,Han-Kitab) 的作者们,包括译有《归真总义》(Imani majmu’)的张中,译有《归真要道》(Mirsad)的伍遵契,以及有原创著作的王岱舆、马注、刘智等人。在最后一章中,作者探讨了Han-Kitab作者们的圣人观、他们语境中的“默罕默德之道”、他们对自身学术共同体的认同状况和Han-Kitab中的回回起源传说。最后,作者还讲述了乾隆《御批至圣实录讲义》是如何在汉-回、官方-民间的互动之中产生的故事,展现出清帝国对于培植文化多元性的巨大兴趣。这正是被作者精确概况为“一种不是调适、妥协或折中的认同,而是同时共存的认同”之得以存在的土壤(页13)。 虽然《道》书研究的对像是“一种非常特定的回民认同”(页5),但是作者亦声明,“我对于Han-Kitab的研究显示,在近代早期不存在那样的一个[整体的]回民认同”(页6)。换而言之,清前中期那样一种“既是伊斯兰的又是中国的身份意识”,绝不应该被简单地等同于近现代意义下的“既是回族的又是中国人的身份意识”。这是因为,从“讲汉语的穆斯林”到“现代回族”,以及从“汉人”到“汉族中国人”,均在现代性的催化下经历了异常复杂的重构过程。这样一个前现代语境下的身份意识,并没有、也不可能无缝地转变一种为近现代语境下之物。 所以,《道》书的意义并不在于给现代回民身份意识指出一个“源远流长”的前现代根源,而是展示出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双方的开放性、包容性、甚至是兼容性。通过将伊斯兰传统和默罕默德分别诠释为汉文语境中的“道”和“圣人”,清前中期的回民学者们将自我定位为两种文化下同一个“道”的追随者,他们非常真诚地相信,儒家和伊斯兰教并不是相互排斥或者需要相互妥协的,而是可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甚至相互证明的。由于这种身份意识显然也会将儒家所附带的王朝认同包含在内,故而,回民学者亦自信地“将自身视为纯粹的穆斯林且纯粹的中国人”(页195)。 这种“伊斯兰—儒家”之双重身份意识,在《系传谱》中讲述马明龙向汉人官员宣教的轶事中被鲜明地突显出来,值得我们沿着《道》书进一步进行探究(页101至页105)。有一次,几个汉人官员路过清真寺,问马明龙“何为教”?马明龙答之:“修道之谓教。”汉人官员又问:“所修何道?”答曰:“率性而修,即修齐治平之道。”汉人官员又追问:“且毋论修齐治平,所云率性,何以解之?”答曰:“克去己私。”接着马明龙使用《咯遂》给汉人官员讲经,“阐扬机妙,尽属儒书中之所未发”,下面“侧耳静听,无敢声咳”。 作者谨慎地说,自己找不到可以和“咯遂”勘同的书名(页102)。但实际上,《咯遂》当即逊尼派所使用的《巴达维古兰经注》(Tafsīr al-Bayḍāwī),是一种重要的进阶读本。 “咯遂”(qāḍī)意为法官,是巴达维的尊称,经堂中又译作“戛尊”。如若此勘同可以成立,那么,作者认为的“马明龙将伊斯兰教展示为道德哲学而非宗教”、“代表了伊斯兰学者普遍地将他们的著作视为是儒家著作的对等物”(p. 104),就似乎有些牵强。首先,从马氏讲经采取“经注”的方式,很难证明他讲的只是“道德哲学而非宗教”。其次,诚然如作者所暗示的那样,这则故事更可能代表了赵灿等伊斯兰学者的观点,但是后者并没有“将他们的著作视为儒家著作的对等物”。恰恰相反,在赵灿们(甚至也包括马明龙在内)看来:儒家主要是关于“修齐治平”的学问,而伊斯兰教是关于道德哲学和宗教的真知,两者恰可互补。故事中的马明龙以《中庸》之语回答汉人官员,似表明在回民学者们看来,作为理学之道德哲学根基的《中庸》,亦大有“未发”之处,以至于汉人伊斯兰学者“毋论修齐治平”,而径直为他们讲解“率性”为何的问题。入清以后,王学衰微而朱学不振,考据学乃行其道。我们可以猜测,正是儒家自身在哲学上的壅阻,使当日的“回儒”们看到了这种互补、甚至互证的可能性。起码,伊斯兰教可以在儒家所缺乏的宗教意识这一层面上对儒家进行补充。因此他们才会信心十足地说:“吾教性理实与孔孟之言性命者相表里,且能发孔孟之所未发,无复存而不论、论而不议之憾。” 在前现代,儒家实际上属于掌握了古汉语经典的东亚社会精英,它本身既具有普世性,又具有精英性。而通向这种普世性的唯一的钥匙,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蒙学。Han-Kitab中的伊斯兰教经典著作汉译本确然堪称精良 ,但是这种精准亦是建立在古汉语之上,而古汉语规范本身就不是中立的,它基本上是由儒家经典来定义和传达的。当然,在一个口语还没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时代,为了获得语言的精确性(甚至是神圣性),Han-Kitab的作者只能采纳古汉语而别无他途。故而刘智等人对“俚俗”的经堂语颇持批评态度 ,主张“用儒文传西学” 。问题在于,即便Han-Kitab非常谨慎地使用古汉语并仔细地择用其表达的概念,它也已然在Han-Kitab和一般教众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未受过儒家教育的普通回民,只能被排除在三种文字的伊斯兰教经典(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之外。在现代性以及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原先具有普世性的儒家狭化为了汉族的儒家,接着儒家在汉族内部亦被攻击、瓦解,清前中期的这种双重认同,当然也只能随着时代而逐渐消融了。 在清代回民身份意识中,最有影响力的“共同血统”传说是“唐王借兵回鹘”说。这样一种被很多近代回族学者认为是荒唐可笑的“起源神话(a foundation myth)”,被《道》书认为是形成自Han-Kitab的作者们,并受到了满人官方认同构建的影响(页201至页203)。对于民族这样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作者显然意识到,这里的“想象”一词(imagined)既表中动(the middle voice),又表被动(the passive voice)。民族的形成不仅是依赖于自身的想象和构建,而且也依赖于“他者”的想象和构建。然而,正如已有的研究所显示的那样,“唐王借兵回鹘”说是受汉地社会将“回回”和“回鹘”重新混同的影响而形成的,其时间大约是晚明初清。 故而,这种传说成为一种身份意识究竟是发生在何时?此一“他者”究竟是汉地社会还是满人?作者似乎没有给出足够令人满意的论证。 Jacqueline Armijo-Hussein在对本书的书评中指出,虽然作者重现一个中国的穆斯林教育网络,但是书中没有揭示这个网络和整个穆斯林世界教育网络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本探讨回民文化史的书,这个要求本身也许有些苛严。不过这确实点中了本书的一个不足之处,即它似乎有些过于依赖《系传谱》,而缺少对于平行史料的使用。系谱的一个作用,是将一种复杂的历时的网状(retiform)结构,简化为单一的树状(dendriform)结构(见Appendix中的树状关系图,页240至页245)。这种简化无疑具有“执果索因”的性格,它的全部依据是后世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构建者自身的主观意图。即便我们假设系谱构建者毫无自身动机(实际上不可能如此),历史本身处处存在的偶然性,也使得历史本身的发展并非严格按照因果顺序。这一点从《伊洛渊源录》即可看出,与其说它是在反映、还不如说它其实是在歪曲理学的发生史。同样,我们在使用《系传谱》来重现清代回民学术的发展脉络之时,就需要施以更多的气力去爬梳同时代的其他零星史料,对《系传谱》进行证实、证伪或补充,让我们能够明确该书中哪些是史实,哪些是传说,哪些是纯粹的虚构。 另外,系谱的另一个“副作用”,是抹杀或隐掩了系谱内各节点之间的矛盾。比如,作者十几次述及王岱舆。但却只在一处注中他才顺带提到,王岱舆和刘智在对待理学的看法是有严重分歧的(页148,注76)。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就此展开论述。事实上,王氏在《正教真诠》中有专门章节以责斥“吾道之异端”、回民中“搅乱清真”者,他自号“真回老人”,就有强烈的在回民内部自我建树的意味。《道》书将“真回”误读为“清真”之“真”加上“回民”之“回”(页134),认为村田幸子将“真回”译作“the real Hui”过于繁琐,故将它径直译作“Islam” ,显然,作者对回民学者的内部差异性还缺乏必要的关注意识。另外,作者将Han-Kitab的作者们视为一个可与清代之常州学派、扬州学派等平行的“回民学派”(页119至页125)。且不论这个比附是否恰当,回民学者内部是否有足够的一致性以被称作一个学派,还是应当按照四个地理中心分为四个学派,都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更关键的是,虽然作者很好地证明了《系传谱》中所力图指向的那样一种双重认同是广泛存在的,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或被收入《系传谱》的学者们身上,又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未被收入《系传谱》的学者、甚至普通回民身上,也是值得进一步考虑的。 《道》书清晰地显示出,作者在阅读汉文史料和汉文研究成果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对于一种不断追求文本背后隐含寓意的工作,有时候,无关大局的误读就总是在所难免(并且也绝对值得原谅)。本书讲述冯伯蓭去云南寻找《米尔撒德》(Mirsad)时,有一个老者托梦给《米尔撒德》的持有者,告诉他“经藏斯柜”。作者将“经藏斯柜”解释为“经藏于柳树之下”(页86、页132等处),估计是将简体字中的“柜(繁体作“櫃”)”字误解成了繁体字中的“柜(jǔ,榉也)”字。所以,这个故事的寓意不能引申为作者所言的“找回埋藏地下的知识”,而是“利用汉文翻译使得不被重视的文本重新获得重要意义”。另外,《道》书多次将“指南”二字书为“搘南”(页139、页143等)。“搘(zhī),支也”,此当为植字之误。 � 为了与亦是“中国穆斯林”的畏兀儿(缠回)分开,本文将《道》书中指称讲汉语的Chinese Muslim(汉回)一概译为“回民”。 � 赵灿:《经学系传谱》,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该书一直以手稿形式流传,直至1987年方被整理出版。“经学”,这里指的是“穆斯林经典之学”。 � Han-Kitab,用作者的定义,即“包括一百多部文献的集合,全部指归于穆斯林事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汉地穆斯林学术团体中获得了类正典的地位(quasi-canonical status)。”(p. 5) � 比如民国时期西北回民对于汉语文化的态度,我们可从顾颉刚的描述中略见一斑:“在西北数省,回汉间的问题更大,在多数回教徒的心中,甚至以诵习汉文为违犯教法。同是中国国民,竟像是属于两个毫不相干或竟是互不相容的团体,这是怎样痛心的事!”(顾颉刚:《回汉问题和目前应有的工作》,《禹贡(回教专号)》,1937年,第7卷第4期,第179页) � 庞士谦:《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禹贡》,1937年,第7卷第4期(回教专号),第102a页。 � 马福祥:《重印天方性理序》,刘智:《天方性理》(1923年马祥福铅印本)。 � 见村田幸子:《汉文中苏菲之光的闪现:王岱舆的〈清正大学〉和刘智的〈真境昭微〉》(Sachiko Murata,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Wang Tai-yu's Great Learning of the Pure and Real and Liu Chih's Displaying the Concealment of the Real Real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 “经文、汉文两相吻合,奈学者讲经训字多用俚语,未免支离,有失经旨。愚不惮烦,每训文解字,必摹对推敲,使两义恰合,然后下笔。览者匆谓愚反经异俗,是两俗合经耳。”(刘智:《天方典礼择要·例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点校本,第25页) � 徐倬:《〈天方典礼〉序》,刘智:《天方典礼》,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点校本,第14页。 �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氏著:《北方民族史十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5至97页、第77页。 � Jacqueline Armijo-Hussein, Review of ‘The Dao of Muhammad: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Vol.40, p. 170. � Zvi Aziz Ben-Dor: Review of ‘Chinese Gleams of Sufi Ligh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Vol. 35, p. 345.
/
本文档为【职业玩家游戏鼠标推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