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血压

2017-09-19 6页 doc 39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血压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 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邱云章                                                    专业班级  附一心内科专硕班      学    号  2141003066            院 (系) 第一临床医学院        完成日期  2014年11月13日                      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The Advance Research Of Hypertension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人类心...
高血压
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 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  邱云章                                                    专业班级  附一心内科专硕班      学    号  2141003066            院 (系) 第一临床医学院        完成日期  2014年11月13日                      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The Advance Research Of Hypertension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人类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5%)和继发性高血压(<5%),由于其病理损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脑卒中、闭塞性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肾功能衰竭及心力衰竭等重要生命器官的病损,是目前人类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国内外医学专家对高血压病的分类、病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了详尽的。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药物治疗 【前言】高血压病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世人,其发病率高(29.6﹪),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不高分别为42.6﹪、34.1﹪与9.3﹪,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为27.4%。据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者,城市为36.3%,农村为13.7%,而其中治疗率,即能得到治疗的人仅分别为17.4%和5.4%。即使接受了治疗,其血压的控制率(经治疗高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城市为4.2%,农村为0.9%。由此医学专家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将会继续升高。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基础研究和治疗学等方面不断深入,国内外诸多大规模临床治疗试验取得的许多成果使得降压治疗能很好地纠正,也能改善高血压的各种病理生理状态,明显减轻靶器官损害,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各种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优缺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本文就有关高血压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主体】1、高血压病的概况  学者项氏[1]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的概况,学者邓氏[2]说道,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或简称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这个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如增龄就是一个明显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高血压,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老年高血压。由于老年人的特点,促发的因素更加复杂。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是由老年前期(45~59岁)或更早发生的高血压延续至老年期。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器官的老化,调节功能下降,血管硬化和粥样硬化,更易促使血管的弹性减退,心脏搏血时的外周阻力增加,产生压力负荷型的血压增高。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现不稳定。如离退休后工作环境的改变,体力减退、丧偶或子女赡养等家庭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精神的不安。 2、 高血压病的分类  医学上,根据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了,又称原发性高血压,约占原发性高血压人的95%以上,大多数病人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高血压是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病因明确。 3、高血压病的机制 目前关于高血压病的确切病理机制任有待进一步研究。大致来说,有以下一些学说:精神、神经学说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患者出现较长时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是,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及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舒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3]。遗传学说认为,高血压病患者有家族史的多,其直系亲属的高,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动物实验早已从大鼠中选出SHR品系,高度提示遗传的作用[4]。钠摄学说认为,大量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钠的代谢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在食盐摄取量高的地区的人群,如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而在食盐摄入量低的地区的人群,如在阿拉斯加的爱摩斯基人中,则几乎不发生高血压。限制钠的摄入可以改善高血压情况,服用利尿剂增加钠的排泄也可降低增高的血压[5]。 2.1 原发性高血压  2.1.1 病因  学者彭氏[6]等说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病人有家族史。除此之外,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人的血压水平和患高血压的可能性都是不同的,这与饮食中摄入的钠盐量有密切关系,钠盐的摄入量越高,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就越大。  2.1.2 病理  学者蒋氏[7]对高血压病理分析得出,高血压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继而引起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还会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  2.1.3 临床表现  学者李氏[8]大多数的高血压病是属于慢性的,因而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但这并不表示,高血压病完全没有临床表现。一旦高血压病人因紧张、疲劳、寒冷或者是突然停止服用药物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对于重症的高血压病人而言,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抽搐。有的甚至还会诱发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更为严重的是,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2.2 继发性高血压  学者张氏[9]研究表明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2.2.1 老年继发性高血压  学者刘氏[10]等分析调查,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sH)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由确定的原因引起的,针对病因治疗后可以控制的高血压。由于高血压是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老年患者,常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老年继发性高血压认识的深入,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明显增加,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 ~1O。而老年继发性高血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症状不典型。学者刘氏[11]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通过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是肾上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和代谢性碱中毒。新近多项研究显示,大部分原醛患者,特别是早期患者并无低钾血症。  2.2.2 药物性高血压  学者高氏[12]观察,因医生用药不当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并超过正常值称之为医源性高血压 。哪些药物能引起药物性高血压?据陈氏 介绍:长期用皮质类固醇、应用苯丙胺或过量甲状腺素、长期摄入甘草、口服避孕药等可引起药物性高血压。据陈氏介绍:口服避孕药、升压药物如交感胺类、麻黄素、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等可引起药物性高血压。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生理盐水 血浆制品 抗生素钠盐(如青霉素钠)等含钠药物、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消炎痛炎痛喜康布诺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各种肼类抗抑郁药、直接引起血管收缩的药物、改善贮存神经递质功能的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中药生地甘草及其制剂、酒精等。  2.2.3 内分泌性高血压  学者Stewart[13]的研究#调查#中提到,虽然内分泌性高血压确切的患病率尚不清楚,但几乎可以肯定其患病率低于高血压病例总数的5%。对本病保持高度警觉并进行适当的调查研究对做出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容易死于脑血管疾病,但这种情况通常是可以逆转的,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某些类型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分子基础已经被阐明,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高血压的新的发病机制,对了解占人口总数10%的“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可能有重大的意义。 另一研究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学者曾氏[14]观察,。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其中内分泌性和肾血管性是其主要原因,占一般高血压人群中5% ~10%或更高;在欧洲的中、重度高血压病人中其比例高达31% 。Conn早在1965年就提出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20%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Conn综合征),但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者张氏[15]等研究中提到,在所有高血压患者就诊时,确定为原发性高血压之前,一定要注意排除由其他疾病造成的继发性高血压,血清钾离子浓度降低是诊断PA的最重要指标,检测尿香草扁桃酸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关键,CT、MR1检查可提高对两者的诊断率,手术治疗是降低血压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3、高血压病的治疗以及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3.1 高血压用药知识  学者谢氏[16]对于高血压病的用药知识做了以下分析: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则可以服药根除,一旦根除便无需继续服药;而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则需要终生服药。由于药物的作用是在服用药物后半小时出现,2-3个小时到达高峰,因此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是早上7点和下午两点。为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处于稳定状态,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长效制剂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服用均可,特别是谷峰比值高的药物。但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最好还是早晨起床后服药。国外相关研究报道,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每降低1O一14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5—6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3。虽然同是高血压病,但每个人患病机理不同,如老年人患高血压主要原因是血管硬化,常表现为高压增高,这些患者宜选择钙离子拮抗剂,如络活喜、拜新同等,也可选择寿比山、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青年人高血压主要与精神压力过大、过于兴奋有关,主要表现为低压高,这样的患者应选择抑制神经和内分泌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有雅施达、洛汀新等。 3.2 控制血压  学者汪氏[17]调查研究显示血压控制不好主要有10大常见原因:1)吃得太咸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最常见的原因。正如学者王氏[18]所提到的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有直接关系。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避免吃得太咸;2)对降压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学者Khurram Bari[19]说到高血压没有明显的症状。这就让许多高血压病人没有要服用药物的意识;3)治疗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阶段 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所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而有的患者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就停止用药,这也是很危险的;4)降压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血压患者只想着要降血压,但是对于降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才是标准血压,他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5)血压以正常就停止用药;6)频繁换药;7)道听途说服药 不少高血压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病的科学认识,就擅自服用那些所谓的“祖传秘方”或者是江湖医生的药房,其实这是很盲目而且不科学的用药可能会伤及其他内脏。学者于氏[20]分析说明,不同的降压药所针对的病症和适用体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要在医生的诊断下对症下药;8)缺乏针对性降压治疗 如果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但是却没什么效果,这个时候应该找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寻找到针对性强的药物;9)忽视精神心理因素 学者惠氏[21]等所述,高血压的防治方法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10)熬夜或失眠 熬夜和失眠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破坏血压的昼夜规律,直接影响降压效果。  【】根据学者费氏[22]的观察显示,高血压病是一种急需得到社会广大群体关注的一种疾病,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我们应该要采用一些养生型的降压方法,避免伤及其他身体器官。学者刘氏[23]提到高血压病人应该有良好的心态,将锻炼与药物相结合来更好的治疗高血压病。事实已经证明,长期规律有效降压是防治高血压及心脏损害、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高血压患者经过服药后高血压恢复正常,不等于高血压已痊愈,只是表明血压在药物治疗下暂时得到控制,应继续服用维持量而不是完全停用降压药。患者擅自停药,其血压或迟或早终将回到治疗前水平。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用药,并定期与医生保持联系。 参考文献 [1] 项伟燕.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J].工企医刊,2012,(1):49-50  [2] 邓美.第十七讲:高血压病(一)[J].老年大学刊授课程,2011,(17):47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S].卫生部,2009  [4] 刘会敏,张海河.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125-126. [5] 胡春霞.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0):17-18.  [6] 彭桂莲,刘丽丽,黄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1):162-163  [7] 蒋维京.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疗现况及展望[J].中华医学信息,2011,26(19):9  [8] 李青霞,庞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与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的相关性研究[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2, 15(1B):164-165  [9] 张晓英.老年人肾性高血压的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2):154-155  [10] 刘莉,王汐,赵雷,陈晓敏.老年继发性高血压4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12-1613  [11] 刘新秋,武长军,张永生.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155-156  [12] 高明杰.谈药物性高血压[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1):695-696  [13] Paul M Stewart. Endocrine Hypertension [J].Medicine International, 2001, 29(11):22-23  [14] 曾正陪.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现况及诊治[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3):149-152  [15] 张风豪,席少静.内分泌性高血压误诊3例[J].疑难病杂志,2008,7(10):636-637  [16] 谢政生.关于高血压用药知识的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03  [17] 汪朝晖.血压控制不好的10大常见原因[J].人人健康医院,2011,7(5):33  [18] 王碧华.门诊高血压238例临床分析[J].临床论坛,2012,14(2):22  [19] Khurram Bari, Guadalupe Garcia-Tsao. Treat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2, 18(11):1166-1175  [20] 于朝霞,韩熙元.高血压的分类与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2,8(12):697-698 [21] 惠汝太,席翠平.高血压防治大讲堂[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72-75 [22] 费争彤.养生降压法:高血压人群必读[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13-116  [23] 刘清泉.明明白白看高血压病[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52-55
/
本文档为【高血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