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泌尿外科工作制度

泌尿外科工作制度

2017-09-28 11页 doc 26KB 6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泌尿外科工作制度泌尿外科工作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1、首诊接诊医师应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 2、不是本科的疾病应认真,及时转诊或请会诊,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不得一任何理由推诿患者,一次违者罚款50元,二次上交医教科,.对需转科重症病人应有医师或护士负责护送,以免发生危险. 违者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3、所有收入的患者均应得到及时的检查,治疗.若发现本科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若有本科相关的疾病应负责随诊,继续...
泌尿外科工作制度
泌尿外科工作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1、首诊接诊医师应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 2、不是本科的疾病应认真,及时转诊或请会诊,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不得一任何理由推诿患者,一次违者罚款50元,二次上交医教科,.对需转科重症病人应有医师或护士负责护送,以免发生危险. 违者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3、所有收入的患者均应得到及时的检查,治疗.若发现本科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必要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若有本科相关的疾病应负责随诊,继续协助治疗. 4、三级查房制度 (1)科室每周大查房2次(星期二、四). (2)主任查房每周至少3次. (3)副主任医师查房每日2次. (4)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危重症病人随时查房。 (5)节假日查房每日1次以上。(6)所有医生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7)所有医师出县需向科主任请示。 会诊讨论制度 对疑难患者 (1)疑难病例应尽快完善各项检查。 (2)科室每周进行1次疑难病例讨论(星期一),疑难病例必须提交全科病例讨论,以最终确诊,并明确治疗,手术.讨论须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相关医师参加,术者必须参加,病例中及记录本中应详细记录.讨论前经主治医师应准备好相关材料。 (3)对科内讨论不能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应报告院方(医教科),以组织全院或相关科室联合会诊,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4)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值班医生向本级上级主管医生汇报,医师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对危重患者 (1)在主任医师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2)在每日下午交接班时,当班医生向科主任或值班医生汇报病情,进行进一步讨论及时发现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 (3)交班后主管医师及值班医师应立即落实科内讨论意见,并于病例上记载. (4)对于特殊危重患者除以上讨论外,应及时组织全科讨论及相应科室的全院讨论. 其他讨论制度 术前讨论制定 (1)每周定期不定期人全科进行讨论,由科主任直接领导,对本周拟进行的大,中型手术,有严重并发症的手术,疑难手术进行讨论. (2)除提交讨论的手术,,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 (3)术前讨论记录前填写"术前讨论记录单",由术者签字. (4)术前讨论时,管床医生应做到对术前讨论患者准备必要,充足的材料,包括化验,造影,CT等.有重点地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必要时检索有关资料. (5)各级医师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6)科主任或临床小组长最后指导,完善制定出的治疗方案. (7)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科主任制定的诊疗方案.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记录本及病例中. (8)对较大手术或需请上级医院教授会诊手术的病人术前谈话应由高年资医师或者科主任完成。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诉患者,及时解答患者的咨询,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后果. (9)手术由科室,统一安排。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对于死亡病例讨论应放在患者死亡后1周内在科内进行,由主任及病房组长主持,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讨论应涉及:回顾患者发病整个过程及治疗经过,讨论死亡原因,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及应该吸取的教训等. 死亡病例讨论内容用专用记录本记载. 三查十对制度 三查:摆药时查;服药,注射, 处置前查;服药,注射, 处置后查。 十对: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 病历书写制度 (1)病历一律用蓝黑钢笔书写,字迹要清楚端正,内容要准确完整,文字简练,不得随意涂改,删改,倒填,剪贴等. (2)病历书写医师签全名. (3)病历和病历首页一律用中文书写,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必须使用国际(ICD-10和ICD-9-CM-3)或国内学术机构公布的命名填写。 (4)术后化疗的诊断,首页统一写××术后。. (5)病案中术前谈话签字,重要内容的谈话签字,以及出院诊断证明签字,必须由本院医师承担. (6)病历具有法律效力,如有重要的修改处一定要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 (7)入院记录住院病历应在患者住院后24h内完成.。.危重,急症患者要及时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普通患者要求在8h内完成. (8)病程日志应详细记录记载患者全部诊治过程,危重或病情 突然变化的病历应随时记录,病情平稳72h后允许2,3d记录1次病程日志, (9)阶段小结:?第1次阶段小结应在住院后4周末完成;?以后每个月写1次阶段小结. (10)转科患者要求转出科室写"转科记录(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写"转入记录",外院转入本院的患者按新入院患者办理.主管医师换班时要写"交班记录",接班医师写"接班记录". (11)出院(包括转院)病历应于患者出院后48h内完成,在逐项认真填写病历首页后,主治医师,科主任审查签名后方可归档. (12)死亡病历应于患者死亡后24h内完成,要求保管好所有资料,不得丢失.做好抢救记录,死亡讨论记录和死亡记录.凡做尸解者,应有详细的尸检记录及病理诊断资料,纳入死者病案. (13)每一项记录前必须有日期,时间.用24h方法,阿拉伯数字顺序书写表示,如1989-12-19,9:20. (14)各种病历记录均应按卫生部及省主管部门制定并下发的《病历书写》要求认真书写 抗生素应用 为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按医院规定执行,院方罚款30%罚到个人 。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 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 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八、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九、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 十、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 一、抗菌药物分线原则: 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线药物(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三线药物(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1)一般感染患者应首选一线抗菌药物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使用二线或二线以上药物治疗。 (2)根据病情需用二线药物治疗时,应有药敏结果作依据。若无药敏依据,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中签名,无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等相关专业科室医师、临床药师的会诊记录。 (3)根据病情需用三线药物治疗时,应有致病菌只对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若无药敏报告,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或科室主任在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中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师、临床药师会诊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 (4)根据致病菌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 代药物轮换使用。 (5)感染科或检验科、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的职责。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 一、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原则:抗生素总使用率小于70%。 (1)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2)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基础上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3)不能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新品种、价格昂贵品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作为预防用药。 (4)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综合考虑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与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机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 A、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位大多数病原菌。 B、杀菌剂剂量要足够。 C、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D、宜静脉给药,一般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E、清洁手术(分甲、乙两类): 甲类:如精索静脉、隐睾、鞘膜积液、单纯肾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等一般中小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可参照处理。抗生素使用率,小于30%。 乙类:以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在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的介入治疗可参照此类用药。 F、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可用至术后2,3天。 G、污染的手术: 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药。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注意事项: (1)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 (2)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便宜。 (3)预防用药应有目的,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的感染菌选择药物,不能盲目采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以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4)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不能放松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无菌技术,并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措施。 (5)清洁肠道用药:施行结肠、直肠手术,于术前2-3天开始 口服肠道制菌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 临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原则 一、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 二、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特殊情况可联用两种以上,包括抗真菌药。 三、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1)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3)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耐药菌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 (4)为减少各药物单一使用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5)需长期用药,有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如抗结核治疗。 注意: 临床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1)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如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影响。 (2)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二、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三、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 四、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 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五、妊娠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六、哺乳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 七、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 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评价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需要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实施或参与手术的,应当按照卫生部及本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泌尿外科手术分级: 四级: (1) 肾上腺手术(田银珊) (2) 诊断不明的探查术(田银珊、何学文) (3) 复杂性肾实质取石术(田银珊、何学文) (4)经皮肾镜手术(田银珊、何学文) (5)肾癌根治术(田银珊、何学文) (6)新开展的各类手术(田银珊) ( 三级: (1) 除四级以外的肾脏手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2) 输尿管手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3) 膀胱手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4) 前列腺摘除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5)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6) 肾囊肿切除术(腔镜下去顶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7) 睾丸下降不全固定术(田银珊、何学文、丁华敏) 门诊病历书写制度 所有门诊病人均应书写门诊病历,尤其住院病人更应住院,院方罚款均罚款到当事人。
/
本文档为【泌尿外科工作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