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2019-08-12 17页 doc 32KB 1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以具体实例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 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 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 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 建筑美、 诗画美、 意 境美, 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 这与中 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 重直觉感知、 重综合推衍的思维 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 、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 明嘉 靖初年(约公元 1527 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 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 年) ,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 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 , 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疏浚池塘, 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 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众所周知, 中国的园林是以自然写意山水园的风格著称的。 寄畅园之所以能 这样吸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 要从人性的本原来寻找原因。 在社会与科技高 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人类的生活节奏与生存环境均受到了极大地破坏, 因此在闲 暇之余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追求与奢望。中国园林设 计遵循的也正是“法天象地”的自然法则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园林是大 自然的艺术, 从大自然中摘取自然元素是造园的基本要求。 寄畅园的造园思想强 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法自然”的思想观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寄 畅园之所以崇尚自然、 追求自然, 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 而在于 对潜在自然之中“道”与“理”的追求。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 园外山景于园内。 在营造建筑、 山水与植物上遵循追摹自然的, 并竭力追求 顺应自然的天成之美。 寄畅园在形式上呈现出来的是不规则、 不对称的布 局。植物配置不按直线排列,姿态自然天成,不受人工约束。在寄畅园的设计中 虚实关系表现为山为实,水面为虚;近景为实,远景为虚;景物为实,倒影为虚 等许多景致的对比, 这是受到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及儒家、 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之外,园林又引进了建筑、文学等各门艺术,把人工美 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它也是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 道家思 想的影响, 所以创造出了 “崇尚自然而妙造自然” 的自然山水式园林。 郭熙说过: “水,活物也。 ”造园必须有水,无水难以成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在 造园过程中总是不会忘记设计水系。 在现代社会, 人们整日呆在钢筋混凝土制成 的玻璃空间里, 面对着现代科技产物, 在思想上与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 态之中,因此,人们渴望亲近自然,亲近水,因为水能给人带来清新、 受。 亲水区的设置与设计也是现在设计师在进行景观或环境设计时所普遍重视与 运用的一种元素。 寄畅园的水的处理也很成功, 锦汇漪就是一个较好利用水环境 的例子, 锦汇漪位于寄畅园的中心, 因为汇集着园内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 锦 汇漪水面南北纵深, 池岸中部突出鹤步滩, 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了知鱼槛, 二者 把水面划分为两部分,若断若连。池北又有七星桥连接陆地,似隔还通,层次丰 富。寄畅园的景色,也主要是围绕着锦汇漪而展开,山影、塔影、亭影、榭影、 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从池北的嘉树堂向东看,又见“山池塔影” ,将 锡山龙光塔借人园中,空间层次丰富多姿,使之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楷模。 横跨锦汇漪的“七星桥” ,不用江南水乡常见的拱桥,而是平桥,缩短了桥与水 面的距离, 表现出池水的溢漫丰盈。 七星桥后面的廊桥, 又遮挡了锦汇漪尾水的 去向,让人产生无穷的意境。 2 、空间美 建筑与环境的巧妙结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寄 畅园就具有这种灵性, 它的灵性是通过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合一的空灵绝配而造 成的。通常,山石、水体、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基本元素,他们的组成与结 合反映了园林的外观形象。一般来说,建筑作为人工景观,其造型、色彩、体量 都是非常考究的,尤其是园林建筑,因为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所以,首先必须 根据园林规模、 空间尺度来安排其体量、 造型等。 风景绚美固然是园林建筑建设 的重要,但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无论建筑多寡, 都要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寄畅园就是一个较好的范例,它将浓郁 的自然美、 建筑美和人文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无论在规模上、 布局上还是 经营上,都具有精美的气派。同时,寄畅园围绕南北长、东西短的锦汇漪,布置 北堂、东廊、南树、西山,曲折自由,而且使用假山、小院、漏窗作屏障,适当 阻隔游客视线, 使人有曲径通幽之感, 意境也更加含蓄深远, 从造园艺术上应该 说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寄畅园建筑物所占的比重较少,而是以山水为主。下面, 从园中有代表性的建筑—— 秉礼堂人手分析其呈现出的意蕴。寄畅园是无锡锡 惠公园的“园中园” ,而秉礼堂又被看做是寄畅园的“园中园” 。这种把园林的大 空间分隔为若干小空间, 在每一个小空间中作精心布置, 造成主次分明又互相流 通的手法,在古代造园中被经常采用,如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圆明园等,使得 在有限的面积中求得了无限的美感。 秉礼堂这组庭园, 面积不到一亩, 却非常整 洁精雅, 庭院内的水池、 石峰和花木显得生动活泼。 向着庭院的一排漏窗关起来 使厅堂静缢安详,开开来鸟语花香。室内布局秩序井然,室外别有洞天。倚坐在 窗边低头看池中的游鱼嬉戏、 抬眼望盛开的花草争齐斗艳, 那真是再惬意不过的 了。更为巧妙的是山水相映、人在画中的那种意境,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 一幅美丽的图画, 都能够尽情领略到艺术的神韵。 秉礼堂对面有一排碑廊, 碑刻 很丰富,共有 217 方,统称《寄畅园法帖》 。法帖的原碑,刻于清嘉庆六年 (1801 年 ) ,现在展示的是根据原碑拓片重刻的,从这些碑刻上,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 寄畅园深远的历史与文化脉搏, 可以聆听到寄畅园悠长的清音。 这些稀世珍宝是 寄畅园景色的绝妙点缀, 它使寄畅园于自然美中更增添了人文美、 历史美与艺术 美。 这排碑廊与整个庭院在一起孕育了寄畅园的品味与生命, 体现了建筑与人文、 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如今,它已成为寄畅园中一道光彩夺目的人文风景线。 3 、意境美 意境深远。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 就在于它不以 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 ,即 所谓的“意境” 。寄畅园的空间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 密不可分的。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 “实中见虚、 虚中见实” 的虚实相生的思想意境。 在寄畅园的空间布局上,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例如,穿过含贞斋,来到 九狮台, 始有山穷水尽之感, 然而从九狮台处一折而变的豁然开朗, 锦汇漪由此 映入眼帘,从而造成“虚中见实”之效。而且。还有些地方处理为开门于不通之 处,映于竹石,有“实中见虚”之意。 “形神兼备”也是寄畅园造园的宗旨,寄 畅园的山石景观并非是对自然物的简单模拟或翻版, 而是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 艺术,它追求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标准。寄畅园造园艺术所追求 的意境美, 同时也包含了与天地亲和的理想美、 与环境互动的生活美以及与情感 共鸣的融合美。 以水体为纽带的山、 水、 建筑组合关系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 手段,而且促进了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与映衬。寄畅 园中漏窗的运用也是比较成功的,漏窗在园林中的功能是漏光、透气、聚景。漏 的是阳光、月光、灯光,诡谲变幻,晨昏不一,昼夜分明,四时异调,那普照大 地、 四处弥漫的光线, 经由漏窗进入庭园, 就成了人为之光、 艺术之光。 漏窗 “聚 景” ,人们可以通过遮挡物的透空之处,隐隐约约地看见探窗的红杏、临风的红 枫;可以嗅到桂花的浓烈、香樟的幽香;可以闻听知了的呜叫、黄莺的啼声。漏 窗使景致相互渗透,使不同的景区气息交流,浑然一体。窗框中映出佳景,成为 天然图画, 这也正是寄畅园在空间布局上特别重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具体表 现。 寄畅园是一个注入了历代造园者太多智慧和心血的巅峰之作, 一个完全可以 传之百代永远被人阅读的精品。 而更重要的是, 寄畅园是一个完整的生命, 一个 有灵性、有情感的生命体,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去感悟它。综观寄畅园的空间 布局,不难发现,其特点鲜明,个性化强,充满了文人趣味与意境,同时也达到 了空间美、 意境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给现今的园林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 本。 今天的许多园林, 只是一味地模仿或追求西方现代派的园林样式, 从而失去 了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与艺术载体的作用。 如何把人文、 历史、 环境因素更好地 融入现今园林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
本文档为【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