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2019-06-03 46页 doc 85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MSDS部分物质简单表格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E-R 化学品名称:酒精编号:MSDS-001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点:(℃)-114.1 沸点:(℃)78.3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MSDS部分物质简单表格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 E-R 化学品名称:酒精编号:MSDS-001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点:(℃)-114.1 沸点:(℃)78.3 燃烧性:易燃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灭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1 健康影响: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泪睑,用流动清水基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 防护: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玩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如果大量泄漏,用塑料布覆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消除。 化学品名称:天拿水编号:MSDS-002 分子式:C7H14O2,CH3COOC5H11 分子量:130,19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香蕉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燃烧性:易燃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溶解性:微溶于水 禁忌物:氧化剂、强酸、卤素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配备相应品种数量的消防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毒性:属中等毒类 健康危害: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大剂量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甚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水肿。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防毒口罩。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沐浴更衣。定期体检。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物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化学品名称:润滑油编号:MSDS-003 分子量:230 – 500 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成分:脂环烃,烷烃 相对密度:(水=1)<1 燃烧性:可燃 闪点(℃):140 自燃温度(℃):248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禁忌物: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毒性低微,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某些防锈剂可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敷硼酸眼膏。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防毒面具。 防护服:穿工作服。 其它:工作后,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 化学品名称:油漆编号:MSDS-004 分子式: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特性及注意事项:各种颜色及粘度的液体。有不适宜气味。闪点及水溶性依成分而定。含有“P”的物质10%或10%以上及及含标有“PP”的物质1%以上为海洋污染物。闪点:23-61℃ 禁忌物: 灭火剂:雾状水、干粉、抗溶泡沫、二氧化碳,禁用水柱。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备注:油漆类中某些货物可能含有20%或20%以下、含氨量不超过12.6%的硝化纤维素。本规定不适用于这些货物。应按硝化纤维素的规定运输。散装和罐柜运输应符合有关规定。 应急措施:适用于易燃液体,闪点23-61℃c.c.,溶于易燃溶剂中的易燃物质。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防护服。 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泄漏处置: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使用吸收材料收集起溢漏物,并用安全的方式处理。当发生火灾时,用水雾、泡沫或干粉灭火。不得用水射流。用大量水保持相领的容器冷却。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作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就医。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吸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就医。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必要进行人工呼吸,症状严重时迅速就医。 化学品名称:汽油编号:MSDS-005 分子式:C4H10 – C12H26 分子量: 特性及注意事项:是一类轻质石油产品。主要成分为C4-C12的脂及烃和环烃类。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易挥发,有气味,不溶于水。含铅汽油为海洋污染物。 密度(水=1):0.70-0.79。 爆炸极限:0.6%-8.7%。 闪点:<23℃。 溶点(℃): 沸点(℃):38-204℃ 溶解性:不溶于水。 危险性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灭火方法:雾状水、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应急措施: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服、手套和靴子。用水雾或干粉灭火,不得使用不射流。如可能,转移可能涉入火中的容器,或用大量水保持其冷却。 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为种、热源。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装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溢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喷水雾可减少蒸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用吸收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医疗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 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必要时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保暖,饮水。就医。 化学品名称:硫酸编号:MSDS-006 CAS号:7664-93-9 危险品编号:81007 中文名称:硫酸 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O4S;H2SO4 熔点:10 沸点:290 相对密度: 1.83; 3.4 外观及性状:兰色油状液体, 无味 空气中允许极限:美国TWA :1mg/m 禁忌物/禁忌:有机物、氰酸盐、碳化物、雷酸盐、苦味酸盐、金属 危险性/症状:火/爆炸: 可燃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接触健康危害: 吸入后: 刺激鼻、喉, 引起打喷嚏、肺水肿, 支气管粘膜发炎、气阻、胸痛、呼吸短促、鼻和牙床出血, 严重时灼伤鼻、口引起肺水肿、慢性支气管肺炎、皮炎, 并灼痛眼、角膜损害引起失明; 过量食入: 流涎、极度口渴、吞咽困难、休克、牙龈损害、口腔、咽喉、胃、食管烧伤、恶心、呕吐物中有咖啡粒状物, 胃肠穿孔、损害肾;长期暴露症状相同甚至更严重 急救措施:火/爆炸: 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眼接触: 用水冲洗皮肤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 吸入: 立即把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施行人工呼吸食入: 就医, 给饮大量水,但勿催吐 防护措施:戴防护镜, 穿防护服; 选用适当呼吸器; 配备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 定期检查肺功能及牙齿 储存:避免接触水、氯酸盐、铬酸盐、碳化物、雷酸盐、硝酸盐, 金属粉末, 存于密闭容器中, 放置在凉爽、干燥、通风处, 避免光照, 储存区地面应为耐酸、耐腐蚀的坚固水泥地面, 禁烟火; 储存处应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禁用金属容器储存 泄漏处理:少量泄漏: 用碳酸氯钠或苏打粉/ 热石灰覆盖泄漏区, 也可用砂土吸收中和的残留物后放入容器中待处理; 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 隔离现场, 保持现场通风, 禁止触摸泄漏物, 喷水减少泄漏物挥发, 大量泄漏时, 围堤处理; 当地控制水污染部门 运输:须贴" 腐蚀" 标签, 严禁航空客运、铁路运输, 航空货运限量运输 附注: 人口服致死量为:28 克 化学品名称:过氧化氢编号:MSDS-007 CAS号:7722-84-1 危险品编号:51001 中文名称:过氧化氢 分子式:H2O2 熔点:-2 沸点:158(无水) 相对密度: 1.46( 无水) 外观及性状:无色, 极不稳定的液体, 略带气味,能完全和水混合 空气中允许极限:美国TWA :1.5mg/m 禁忌物/禁忌:氧化物、铁、铜、黄铜、青铜、铬、锌、铅、锰、银、碱性金属 危险性/症状:火/爆炸: 不燃, 易爆侵入途径: 食入, 吸入, 眼睛及皮肤接触健康危害: 短时过度吸入、食入或暴露严重灼伤眼睛、皮肤、呼吸道、嘴口腔、食管、胃、肠,胃胀甚至破裂, 呕吐,内脏出现空洞; 角膜溃疡等; 本品是致癌物 急救措施: 火/爆炸: 用水灭火, 勿使用其他化学品 眼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吸入: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施行人工呼吸 食入: 给饮大量水催吐( 昏迷者除外) ; 立即就医 防护措施:操作液体时, 应穿戴防护服, 手套、足靴及眼镜; 若工作场所过氧化氢烟雾或蒸气过量, 应佩戴全面罩防气面具及适当的滤毒器( 或送风式呼吸器);密闭操作; 配备应急淋浴设施及眼药水; 定期检查肺功能 储存:避铁、铜、黄铜、青铜、铬、锌、银、锰、铅及其金属盐、酒精、甘油、有机物; 存于密闭容器内, 置于凉爽、通风处; 避光; 严禁烟火; 储存处应使用防火爆电子设备和装置; 防止容器受物理和机械性损伤 泄漏处理:用大量水冲洗泄漏区, 减少易燃气体挥发, 不得将泄漏物排入下水道, 以 免爆炸; 本品放置有限空间, 如: 下水道, 以防爆炸 运输:运输溶液浓度在20% ~ 40% 时, 须贴“氧化剂、腐蚀”标签, 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浓度>40% 时, 须贴“氧化剂、腐蚀”标签, 严禁航空、铁路运输附注: UN2014( 浓度在20% ~40%之间) ; UN2015( 浓度>52%);UN2984( 浓度>80%;<20%) 化学品名称:甲醛编号:MSDS-008 CAS号:50-00-0 危险品编号:83012 分子式:CH2O;CH2O;HCHO 熔点:-92 沸点:-19.5 闪点:85( 30% 工业用溶液 相对密度:0.815(-20) 溶解度:122 外观及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含15% 甲醇 中文别名:福尔马林; 蚁醛 空气中允许极限:美国TWA :1.5mg/m 水中允许极限:美国:41.4μg/l 前苏联 MAC: 0.01 μg/l ( 生活用水) 禁忌物/禁忌:强氧化剂、强碱强酸,苯酚、尿素 危险性/症状:火/爆炸: 易燃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及眼睛接触健康危害: 短时过度暴露刺激和灼伤皮肤、眼睛和粘膜, 流泪、恶心、呕吐( 呕血) 、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咳嗽、肺炎、肺水肿、敏感者会出现气喘反应。在心血管瘫痪前可能出现低血压和体温降低, 及嗜眠、头昏、惊风和昏迷、肾炎、血尿、肝中毒 急救措施: 火/爆炸: 喷水或使用、泡沫灭火剂; 若无危险,可将容器移出现场; 喷水冷却火中容器, 以免爆炸, 但容器内勿进水 眼接触: 立刻用清水冲洗皮肤接触: 立刻用清水冲洗吸入: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施行人工呼吸 其它: 误服后, 就医, 让患者大量饮水, 使其呕吐( 昏迷者例外) 防护措施:穿专用防护服, 戴护目镜, 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 皮肤沾染后, 立刻冲洗; 更换并转移被污染的防护用具; 配备应急喷淋设备和眼药水; 定期检查肺功能 储存:存于密闭容器内, 置于凉爽、通风处; 隔热, 避氧化剂、碱; 严禁烟火 泄漏处理:切断点火源, 严禁烟火; 不得触摸泄漏物, 安全前提下尽量堵漏; 喷水减少泄漏物挥发量; 严禁容器进水; 少量泄漏, 使用砂土或其它不吸附剂吸收至容器内待处理; 大量泄漏, 围堤处理 运输无需贴标签, 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化学品名称:盐酸编号:MSDS-009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皂 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需立即处置。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 时服扑热息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氧;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 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肺水肿:持续吸氧;肌注利尿剂;必要时,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术、吸痰。 支气管炎:卧床、查痰、禁烟。必要时,口服阿斯匹林,口服氨苄青霉素或其他 抗菌素。 肺炎:卧床、查痰、大量饮水,必要时,吸氧;肌注氨苄青霉素或其他抗菌素 (须作过敏皮试);口服扑热息痛。 误食:保暖,饮水;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 要时人工呼吸。 肠穿孔:输血、禁食;肌注吗啡(只能一次)。 症状严重量时,迅速就医。 化学品名称:液化石油气编号:MSDS-010 液化石油气; 压凝汽油; 石油气; Liquified petroleum gas; LPG; CAS:68476-85-7 理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是由石油伴生气(油田气)、天然气、炼油厂及石油化工厂气体产品,经分离精制而来。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低级烃。无色透明,带有微弱的臭味。难溶于水; 溶于乙醇和乙醚等,并能溶解石油产品,动植物油和天然橡胶。对金属没有腐蚀性,但它含微量的硫化物,对铜和钢铁材料有微弱的腐蚀作用。遇热、明火、电火花,易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发生反应。 以丙烷为主的液化石油气其闪点为-103.4℃; 自燃点为432℃; 爆炸限值为2.4%~9.5%。 消防措施 首先关闭钢瓶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小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扑救。用水冷却在火场中的容器,如有可能移至安全的地方,并用水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副标志:毒害品。包装方法:钢瓶、大型气柜。储运条件:液化石油气(乙烯除外)系在常温及相应的压力下(一般达1.6-1.8Mpa)输送。充装容器时必须考虑 留有必要的蒸气空间。温差达40℃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储槽的液相最大装量为85%,在温差更大时其装量更低。钢瓶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的库房。远离热源和火源。与卤素、液氧、氧化剂隔离储运。 泄漏处理 对钢瓶泄漏出的气体用排风机排送至空旷地方放出或装置适当煤气喷头烧掉。 接触机会 用作石油化工原料,也可用作燃料,有冬用和夏用两种。 侵入途径 可以呼吸道吸入 毒理学简介 因本品的主要成份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主要具有轻度麻醉作用。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和缺氧所致的症状。 临床表现 大量吸入时可产生头昏、头痛、恶心、四肢无力、酒醉状态,可有发绀,意识障碍,重症者昏迷。吸入高浓度时可立即有窒息感,并迅速昏迷。 急性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增高,但与中毒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 处理:大量吸入时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给吸氧。对症处理。 注意防治脑水肿,参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的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参见<一氧化碳>。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 中国MAC 1000mg/m^3; 美国ACGIH TLV-TWA 1800 mg/m3 (1000 ppm) 美国MSHA STANDARD-air: TWA 1000 ppm (1800 mg/m3) 美国OSHA PEL (所有行业): 8H TWA 1000 ppm (1800 mg/m3) OEL-THE NETHERLANDS: MAC-TGG 1000 ppm (1800 mg/m3), JAN1993; OEL-THE PHILIPPINES: TWA 1000 ppm (1800 mg/m3), JAN1993; OEL-SWITZERLAND: MAK-W 1000 ppm (1800 mg/m3), JAN1999; OEL-TURKEY: TWA 1000 ppm (1800 mg/m3), JAN1993; OEL-UNITED KINGDOM: TWA 1000 ppm (1750 mg/m3), STEL 1250 ppm, SEP2000; OEL IN ARGENTINA, BULGARIA, COLOMBIA, JORDAN, KOREA check ACGIH TLV,; OEL IN NEW ZEALAND, SINGAPORE, VIETNAM check ACGIH TLV 危规: GB2.1类21052(石油气)、21053(液化的)。原铁规:易燃气体,32010。UN NO.1071(石油气)、1075(液化的)。IMDG CODE 2103、2105页,2类。副危险3类6.1 类。 化学品名称:柴油编号:MSDS-011 分子式:C4H100~C12H26 危险性类别:第三类易燃液体 特性及注意事项:是一类轻质石油产品。主要成分为C4~C12的脂肪烃和环烃类。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易挥发,有气味,不溶于水。含铅汽油为海洋污染物。密度(水=1):0.70~0.79。爆炸极限:0.6%~8.7%。闪点:<23℃。沸点:38~204℃。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和靴子、自给式呼吸器、喷雾水枪。 人员防护措施:当处理溢漏或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服、手套和靴子及自给式呼吸器。 注意事项:避免所有火源(如:明火、无防护灯、电动手工工具)。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 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 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氧;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 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惊厥:对神志不清伤员取面向上平卧体位,头部尽力后仰,令呼吸道畅通,肌注安 定。 肺炎:卧床、查痰、大量饮水。必要时,吸氧;肌注氨苄青霉素或其他抗菌素(须作过敏皮试);口服扑热息痛。 精神错乱:置伤员于安静处所,观察24小时以上,检查心、肝、肾及循环系统,并作相应处理。严重狂噪者,肌注氯普马嗪等镇静剂。 支气管炎:卧床、查痰、禁烟。必要时,口服阿斯匹林;口服氨苄青霉或其他抗菌素。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化学品名称:甲胺磷编号:MSDS-012 CAS号:10265-92-6 危险品编号:61125 分子式:C2H8NO2PS;CH3OP(O)(NH2)SC;H3 熔点:44.5 外观及性状:亚白色晶体 中文别名:多灭灵; 杀螨隆; 脱麦隆 禁忌物/禁忌:强酸、强碱 危险性/症状:火/爆炸: 可燃, 火中容器会爆炸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接触健康危害: 急性暴露, 引起瞳孔缩小成针点、视觉模糊、头痛、头晕、肌肉痉挛、呼吸沉重、呕吐、腹泻、腹痛、癫痫发作、昏迷; 食入后心跳变慢; 皮肤接触后心率加快、胸痛、低血压、呼吸短促、压抑、癫痫、患精神病 急救措施: 火/爆炸: 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或雾状灭火剂; 穿戴压气式呼吸器和专用防护服 眼接触: 用温吞水冲洗15分钟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冲洗吸入: 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仔细观察脉搏及呼吸率, 脉搏停止时, 施行心肺复苏术; 呼吸停止时, 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困难时, 输氧 储存:储存时, 避免接触强酸、强碱 泄漏处理:处理工作应在高处、上风处进行; 不得触摸泄漏物; 喷水降低泄漏物挥发量; 用沙土或其它不可燃吸附剂吸收少量泄漏液, 置于密闭容器内; 用铲子铲起干粉泄漏物, 置入清洁、干燥的容器中; 移离泄漏现场, 大量泄漏应围堤处理 运输:须贴“毒品”标签, 航空、铁路限量运输 附注: 高毒性, LD 50 :7.5mg/kg ( 大鼠经口) 化学品名称:漂渍液、洁厕精 编号:MSDS-013 内容:Calcium Hypochlorite with more ihan 10% but more than 39%,available chlorine; bleaching powder 分子式:C a(OCI)2 联合国编号(UNN O)2208 国际海运危规页码(IMDG CODE)5138 危险性类别 5.1类氧化剂 特性及注意事项白色或淡黄色片、颗粒或粉末。有氯气味。溶于水。与酸反应放出有刺激性、腐蚀性和毒性的氯气。与可燃物或铵化合物接触可着火。在潮湿空气中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粉尘刺激粘膜。 标志主5.1 包装类 III 积载 A,与金属粉末、铵化合物、氰化物隔离。远离温度超过55℃、持续24h以上的热源。 灭火剂只用水,禁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烃。 应急措施(EMS)5.1-06 适用范围固态氧化物质、未列入其他应急表中的。 需配备的专用应急器材防护手套、靴子和护目镜、自给式呼吸器。 人员防护措施在处理溢漏时要穿戴防护手套、靴子和护目镜。在扑救火灾时要穿戴防护手套、靴子和自给式呼吸器。 溢漏 收集起溢漏物以便安全处置。用大量水将残余物冲洗下船。不得使用木屑或易燃材料作为吸收物。需脱去并用大量水仔细清洗被沾染的衣服。 火灾 使用大量水灭火,转移可能涉入火中的容器或用大量水保持其冷却。 MFAG NO 741 适用范围亚氯酸盐和次氯酸盐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鞋、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化学性灼伤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若水泡已破,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面;疼痛时,口服扑热息瘙或肌注吗啡。 眼睛接触需立即处置。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0分钟;敷1%的氯霉素眼膏;剧痛时服扑热息痛或肌注吗啡。 吸入立即将伤员撤离现场,保暖、吸氯;稍重者吸痰,插通气导管,不要给食物和兴奋剂;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术,营救者须戴隔绝式呼吸器。 肺水肿持续吸氧;肌注利尿剂;必要时,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术、吸痰。 循环虚脱对昏迷伤员取面向下平卧体位。头侧偏,测取颈部脉博,必要时用通气导管、保暖,吸氧。 误食保暖,饮水;口服活性炭加水混合物,尽力避免伤员呕吐;神志不清时,不要口服食物或药物,必要时人工呼吸。 肠穿孔禁食;肌注吗啡(只能一次)。 内出血输血症状严重时,迅速就医。 化学品名称:甲醇编号:MSDS- 014 品名 甲醇; 木醇; 木酒精; 甲基氢氧化物; Methanol; Methyl alcohol; Carbinol; Wood alcohol; Wood spirit; Methyl hydroxide; CAS:67-56-1 更新日期 1999-8-17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式C-H4-O。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 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 %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遇明火会爆炸。 消防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小火用二氧化碳、干粉、1211、抗溶泡沫、雾状水灭火。以使用大量水灭火效果较好。用雾状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并保护堵漏人员。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副标志:毒害品。包装方法:(II)类。玻璃瓶外木箱或钙塑箱内衬不燃材料或铁桶装。储运条件:注意轻装轻卸,防止容器破损,避免日光曝晒,严禁接触火源。夏天高温季节早晚运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液体库房内,与氧化剂隔绝,远离火源,炎热气候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泄漏处理 首先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对污染地面进行通风处理。 接触机会 甲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甲醛,纤维素,甲基化反应,用作防冻剂,萃取剂,橡胶加速剂, 亦可作染料、树脂、人造革、火漆薄膜、玻璃纸、喷漆等的溶剂以及油漆、颜料去除剂,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等。也可用作燃料、焊剂。 职业性甲醇中毒是由于生产中吸入甲醇蒸气所致。在国外,误服含甲醇的酒或饮料是引起急性甲醇中毒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也发生多起误饮含甲醇的酒而引起中毒。 侵入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和胃肠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 毒理学简介 人(男性)经口LDLo: 6422 mg/kg; TDLo: 3429 mg/kg。女性经口TDLo: 4 gm/kg。另有报道,人类经口LDLo: 428 mg/kg,143 mg/kg不等; 吸入TCLo: 86000 mg/m3,300 ppm不等。 大鼠经口LD50: 5628 mg/kg; 吸入LC50: 64000 ppm/4H。小鼠经口LD50: 7300 mg/kg; 吸入LCLo: 50 gm/m3/2H。兔经皮LD50: 15800 mg/kg。 甲醇吸收至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的含量最高,眼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含量也较高,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最低。 甲醇在肝内代谢,经醇脱氢酶作用氧化成甲醛,进而氧化成甲酸。本品在体内氧化缓慢,仅为乙醇的1/7 ,排泄也慢,有明显蓄积作用。未被氧化的甲醇经呼吸道和肾脏排出体外,部分经胃肠道缓慢排出。 推测人吸入空气中甲醇浓度39.3~65.5 g/m^3, 30~60分钟,可致中毒。人口服5~10ml,可致严重中毒; 一次口服15ml ,或2天内分次口服累计达124~164ml ,可致失明。有报告,一次口服30ml 可致死。 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可引起脑水肿。甲醇的麻醉浓度与LC较接近,故危险性较大。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易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甲醇蒸气对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甲醇的毒性与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的蓄积有关。以前认为毒性作用主要为甲醛所致,甲醛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ATP,细胞发生变性,最后引起视神经萎缩。近年研究表明,甲醛很快代谢成甲酸,急性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眼部损害,主要与甲酸含量相关。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造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积聚以及甲酸累积,而引起酸中毒。 一般认为,甲醇的毒性是由其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 临床表现 急性甲醇中毒后主要受损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及视网膜。吸入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72小时,也有96小时的; 口服中毒多为8~36小时; 如同时摄入乙醇,潜伏期较长些。 刺激症状:吸入甲醇蒸气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中枢神经症状:患者常有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重者出现意识朦胧、昏迷及癫痫样抽搐等。严重口服中毒者可有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或帕金森综合征。头颅CT检查发现豆状核和皮质下中央白质对称性梗塞坏死。少数病例出现精神症状如多疑、恐惧、狂躁、幻觉、忧郁等。 眼部症状:最初表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畏光、复视等。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可造成持久性双目失明。检查可见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视乳头水肿,周围视网膜充血、出血、水肿,晚期有视神经萎缩等。 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深而快呈Kussmaul 呼吸。 消化系统及其他症状: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痛等,可并发肝脏损害。口服中毒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少数病例伴有心动过速、心肌炎、S-T段和T波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严重急性甲醇中毒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双目失明, 意识朦胧、谵妄、抽搐和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国外有人对多伦多医院在1982至1992年间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甲醇中毒病例,进行了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共50例,死亡18例(36%),存活32例(64%)。32例存活者中10例(22%)有持久性视觉障碍,余25例(78%)完全恢复。出现昏迷或癫痫样发作的19例,死亡率为84%(16例)。无昏迷或癫痫样发作的31例,死亡率为6%(2例)(P< 0.001)。起病时动脉血pH< 7的19例,死亡率(17例,89%)明显较余31例的死亡率(1例,3%)为高(P< 0.001)。从症状出现至透析之间的时间,在存活组(8.4±3.6h)和死亡组(7.6±3.5h)间无差异(P=0.47)。死亡病例的平均甲醇浓度(83±53 mmol/L较存活病例的(41±25 mmol/L)为高(P=0.004)。19例有视觉症状的存活者中,有持久性视觉障碍病例的酸中毒持续时间(5.4±2.3h)较其他病例(3.0±2.1h)为长(P=0.06)。该作者认为症状中有昏迷或癫痫样发作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尤其起病时动脉血pH< 7,为甲醇中毒预后不良的指标。存活病例的甲醇浓度较低。有视觉后遗症的病例其酸中毒时间较完全恢复者为长,酸中毒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10]。 根据甲醇接触史,短期内出现中枢神经损害、眼部损害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卫生学调查,除外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综合分析后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作血和尿甲醇测定。 中毒早期应与感冒、神经衰弱、急性胃肠炎等鉴别。此外应与氯甲烷、乙二醇急性中毒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视神经损害等相鉴别。必须详细询问职业史,现场卫生学调查,密切观察病情进展,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得出正确诊断。 急救处理 患者应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口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硫酸镁导泻。 清除体内已吸收的甲醇。 透析疗法:中毒严重者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减轻中毒症状,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后遗症。血液透析疗法的指征为:①血液甲醇>15.6mmol/L; 或甲酸>4.34 mmol/L; ②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③视力严重障碍或视乳头视网膜水肿。 解毒剂: 乙醇为甲醇中毒的解毒剂,应用乙醇可阻止甲醇氧化,促进甲醇排出。用10 %葡萄糖液配成5%乙醇溶液,静脉缓慢滴注。国内临床经验不多。 纠正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及临床表现,及早给予碳酸氢钠溶液或乳酸钠溶液。 支持和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积极防治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改善眼底血循环,防止视神经病变。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 ●有人用醇脱氢酶抑制剂4-甲基吡唑(4MP,fomepizole,CAS:7554-65-6)治疗甲醇中毒取得成功。在治疗期间未检测到甲酸,防止了甲醇的毒作用,病人完全康复[11]。 ●以下为BASF公司医学专家推荐的甲醇中毒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神志清楚且未进行任何处理,应立即饮酒(成人),乙醇剂量为0.7 g /kg 体重,即150毫升的威士忌或白兰地。不要催土。如果患者神志不清,或在就诊前30分钟内误服了大量甲醇,应立即用小口径管子洗胃。 静注乙醇的剂量为0.6 g/kg体重。如果已服用了乙醇,应调整乙醇的负荷剂量,使血内乙醇水平不超过100-130 mg/dl(21.7-28.2 mmol/l)。 如果有乙醇脱氢酶抑制剂4-甲基吡唑(4-methylpyrazole),可给予静脉注射来替代乙醇,负荷剂量为15 mg/kg体重,保持30分之以上。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在接触甲醇后3小时内用4-甲基吡唑的效果更好。如果患者有症状,静脉注射一次亚叶酸(leucovorin,甲酰四氢叶酸),剂量为1 mg/kg(最大剂量50 mg);然后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叶酸剂量为1 mg/kg 体重(最大剂量50 mg),共注射6次,以加快甲酸的代谢。如果患者无症状,单用叶酸。如果有低氧血症,给湿化氧气。如果危及呼吸,应考虑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允许时,有条件的可做气管切开手术。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50mg/m^3; 美国OSHA PEL-TWA 260mg/m^3 NIOSH-IDLH: +6000 ppm [R28]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373-1996) 危规: GB 3.2 类32058。原铁规: 一级易燃液体, 61069。UN NO.1230。IMDG CODE 3087页, 3类。副危险 6.1 类。 化学品名称:过氧乙酸编号:MS DS- 015 别名:过乙酸、过酸酸 英文名:Peractic acid;peroxy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3 结构式:CH3COOOH 分子量:76.05 CAS:79-21-0、 危险类别:第5.2类 化学类别:有机过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具有弱酸性,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及硫酸,如乙醇(酒精)、乙醚、乙酸(醋酸)。熔点0.1℃,沸点105℃,饱和蒸汽压2.67 (25℃)kPa,相对密度1.15(20℃),闪点41℃(35%过氧乙酸溶液)。 二、危险性 ⒈遇明火、受热、摩擦、振动、撞击时,易发生火灾、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温度稍高时,易分解产生氧气;加热到110℃时,会发生猛烈爆炸。 ⒉毒性,经口LD50:1540mg/kg(大鼠),经皮LD50:1410mg/kg(兔),吸入LC50:450 mg/kg(大鼠)。疑致肿瘤剂,致皮肤肿瘤。本品的急性毒性较低;尚未发现对人体致癌性数据。 ⒊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眼睛或皮肤接触40%的过氧乙酸溶液能引起严重烧伤;吸入高浓度的过氧乙酸蒸气能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症状。 ⒋环境危害,投入水中,对水有酸化作用。 三、工业产品规格 工业产品过氧乙酸浓度一般不超过40%。国家标准《过氧乙酸》(GB 19104—2003)规定,分为:15-18%、18-25%和大于25%等3种规格,为醋酸稀释溶液。 四、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纺织品、纸张、油脂、石蜡和淀粉的漂白剂,医药中的杀菌剂和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剂、环氧化剂,食品和饮用水等的消毒剂。 15-18%浓度的过氧乙酸,一般用作消毒剂;18-25%浓度的过氧乙酸,一般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有机合成;浓度大于25%的过氧乙酸,一般用于有机合成。 五、安全操作指南 按照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过氧乙酸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必须按照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殊要求包装、储存、运输和使用。 ⒈包装 过氧乙酸应采用深色聚乙烯塑料桶包装,每件包装净含量为50kg或200 kg。也可采用内衬塑料的槽车包装,或根据用户要求包装。各种包装容器的盖上应有透气但不漏液体的功能材料组成的排气孔。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 ⒉运输 过氧乙酸应使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浓度大于25%的过氧乙酸应使用具有冷藏功能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运输车辆手续证件应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应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光照射或受热,夏季应早晚运输。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⒊储存 过氧乙酸不稳定,贮存过程中会逐步自然分解;在光照和加热时,容易引起急剧分解和爆炸。应在避光、通风和阴凉的地方贮存,远离火种。贮存温度应低于10℃。浓度大于25%的产品贮存温度应低于4℃。产品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铜、铁、铁盐、锌、活性金属粉末、毛发、油脂类混存。贮存库房应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⒋使用 过氧乙酸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空气、环境消毒和预防消毒。用户购买的过氧乙酸浓缩液必须经配兑、稀释后方可用于消毒,浓度过高不仅不能提高消毒作用,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过氧乙酸浓缩液宜现配现用。配兑、稀释的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过氧乙酸浓缩液。在配兑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如戴口罩和护目镜,避免过氧乙酸蒸气刺激;戴橡胶手套,以避免灼伤皮肤。配兑现场严禁火种,以免引起着火或爆炸。开启使用时不要将瓶口朝向人体、衣物。 六、应急处置 ⒈火灾 火灾时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保持附近容器冷却。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佩戴全身防护服。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警戒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惰性、潮湿的不燃材料混合吸收,收入金属容器内,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⒊急救 (1)误服中毒者 用大量的水漱口,不能催吐。若呕吐发生,让病人前倾或侧卧(头部保持低位),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吸入。用水漱口后,缓慢服用生蛋清、牛乳、豆浆等液体,以保护消化道粘膜,但注意观察病情,若出现嗜睡或昏迷症状,停止服用。到医院急救。补充足量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2)眼睛损伤 如果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现场无上述溶液则应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冲洗时要时常活动上下眼睑并令患者转动眼球,确保眼球及上下眼睑穹窿部得到充分灌洗。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重者用可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立即就医。 (3)皮肤损伤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鞋袜),立即用大量水彻底冲洗。用肥皂和水、生理盐水或4%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污染部位至少15分钟。就医。皮肤灼伤视其局部伤情给以相应对症处理。 (4)急性吸入中毒 迅速脱离现场至逆风向空气新鲜处,令病人躺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若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若病情需要给予2~4%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好用单项阀型、活瓣气囊面罩型、或袖珍面罩型的复苏器)。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若有喉梗阻症状,酌情形气管切开;雾化吸入抗生素、皮质激素,减轻粘膜水肿,防止细菌感染。急救前取出假牙等,以防堵塞气管。 (5)医生须知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重者,给以护肝、利尿、止惊、醒脑等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 七、过氧乙酸消毒剂 ⒈用法和用量 作为消毒剂使用前,需要将15-18%的过氧乙酸稀释。在使用时,用法用量请参照卫生部的指南。其一般用法用量如下: (1) 浸泡法:对纺织品消毒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2小时;对餐具消毒洗净后用0.5%的溶液浸泡30~60分钟;体温计消毒用0.5%溶液浸泡15~30分钟;病人排泄物容器(便器、痰盂等)消毒用0.5%的溶液浸泡5小时;蔬菜、水果洗净后消毒用0.2%的溶液浸泡1 0分钟; (2) 擦拭法:擦拭法可用于对皮肤与污染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将原液稀释成0.2%的溶 液,擦洗双手l~2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2%~1%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抹后保持30分钟,即可达到杀菌目的; (3) 喷雾及熏蒸法:将原液稀释至0.2%~0.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消毒方法,使其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当中,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此方法也适用于服装与大件物品表面的消毒。熏蒸时,常用浓度为1克/立方米。喷雾或熏蒸后密闭20~ 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开窗通风15分钟后方可进入,以减少过氧乙酸给人体带来的刺激及不适感。 ⒉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⑴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⑵在进行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时,应佩戴防护面罩,也可采用口罩、帽子及游泳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 ⑶乙酸浓缩液必须置于较厚的塑料容器中。切忌用可乐、雪碧等厚度不够的塑料瓶、各类玻璃瓶盛装过氧乙酸浓缩液; ⑷乙酸浓缩液充装不可过满,应当在容器的2/3以下;盛装过氧乙酸浓缩液容器的瓶盖上必须打一个针眼大小的孔; ⑸乙酸浓缩液应储存于不宜伤人的阴凉、通风、避光的地方,储存环境温度应在10度以下,不要放在受热处和卧室内;应将容器瓶盖松一牙至二牙螺纹。 化学品名称:二氧化氯编号:MS DS- 016 二氧化氯 英文名:chlorine dioxide 分子式:ClO2 分子量:67.5 CAS:10049-04-4、 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无机过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黄绿色或黄红色气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熔点-59℃。沸点11℃。气体密度3.09g/L。易溶于水,溶于碱溶液、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二、危险性 ⒈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分解,其溶液在冷暗处十分稳定。受热或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降低。 ⒉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涕、流泪等眼、鼻、咽喉部刺激症状及体征。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国外曾报告过2 例急性中毒,其中死亡1例,空气中本品的浓度低于51mg/m3。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三、主要用途 常用的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为8~10g/L,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致和漂白,引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 四、安全操作指南 ⒈包装 可用聚氯乙烯桶包装,每桶净重20L或100L。也可用钢瓶包装。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 9)。包装上应明显注明怕热标志。 ⒉运输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应使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手续证件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⒊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品容器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预防容器发生物理损害、摩擦或打击,定期检查容器漏洞。 ⒋使用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30min。二氧化氯的配兑稀释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二氧化氯溶液,配兑现场严禁火种和禁忌物,以免引起爆炸。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身体防护: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护目镜,要戴橡胶手套,以免损伤皮肤,穿防护服;②消毒所用衣物应当单独清洗;③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五、应急处置 ⒈火灾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包括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注意尽量从远处灭火。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如果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进入水体或水源。喷雾状水稀释。发生漏气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⒊急救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明显中毒者必须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注意防治肺水肿。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六、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不得进食和饮水。 化学品名称:敌敌畏编号:M SDS- 017 理化特性〕 有机磷农药大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多为油状液体,具有类似大蒜的臭味。 〔毒理〕 能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 生产性中毒主要是由于皮肤污染而引起。迅速分布到全身各器官,以肝脏的含量最大。 毒作用机理主要是移至胆碱酯酶(CHE)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Ach)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积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 〔毒作用表现〕 对硫磷对人体血液胆碱酯酶有明显抑制作用。急性中毒临表现可分为三类:①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涎、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②烟碱样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大剂量致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出现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发音含糊、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等;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头昏、头痛、乏力、嗜睡或失眠,言语不清,重症病例可出现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少数重度中毒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2~3周可出现周围神经病,伴有脊髓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神经损害,称之为迟发性中毒综合症,有时急性中毒后还可出现癔病样发作的精神障碍。除上述三类症状外,重度中毒者还可引起心肌损害,个别患者可继发中毒性心肌炎,甚导致猝死。慢性中度症状一般并不很明显,临床表现多为神经衰弱综合症,部分患者可出现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少数患者还可有屈光不正、视野缩小、色觉障碍等视觉功能损害,可有神经-肌电图改变和脑电图异常。 〔防治要点〕 1 脱离中毒现场。 2 清除毒物。 3 经口中毒者,反复洗胃。 4 给予解毒药物。用阿托品或胆碱酯酶复能剂。用法同前。 化学品名称:乙醚编号:MSDS-018 名称:乙醚 C4H10O 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0.71、(空气=1):2.56;闪点(0C):-45;爆炸极限(V/V%):1.9~36.0。毒性:中等毒 包装分类与标志:包(I)1、14;标志: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特别警示:高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极易燃烧。·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注意:闪点很底,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特性:燃烧、爆炸·高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极易燃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大多数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下水道、地下室等)。·户外、室内、下水道内有蒸气爆炸危险。·若受热或处于火场中,可发生爆炸性聚合反应。·泄入下水道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健康危害·吸入、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引起刺激或灼伤。·燃烧可产生刺激性、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蒸气可引起头晕或窒息。·灭火的废水可引起污染。 公众安全·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拨打本手册封面上提供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电话。·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50米。·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 物质描述:易燃液体(极性的、或与水混溶的) 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一般消防防护服对该化学品防护无效,应着防化服。 隔离:大量泄漏·考虑下风向撤离至少300米。火灾·火场内如果有储灌、槽车或灌车,隔离800米。 应急行动:燃烧爆炸处置注意: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小火·干粉、CO2、水幕或抗醇泡沫。大火·水幕、雾状水或抗醇泡沫。·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储灌、公路/铁路槽车火灾·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灌变色,立即撤离。·切勿在储灌两端停留。·大火,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远距离灭火,否则,立即撤离,让其自行燃烧。泄漏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用泡沫覆盖抑制蒸气产生。·用干土、砂或其他不燃性材料吸收或覆盖并收集于容器中。·使用非产生火花设备收集泄漏物,并置于盖子较松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小量泄漏·在液体泄漏物前方筑堤截以备处理。·雾状水能抑制蒸气的产生,但在密闭性空间中的蒸气能被引燃。 化学品名称:氧编号:MSDS- 0 19 CAS号: 7782-44-7 危险品编号: 22001(浓缩),22002( 中文名称:氧 英文名称: OXYGEN RTECS号: RS2060000 UN号: 1072(浓缩) 分子式: O2 熔点: -218.8 沸点: -183.1 闪点: 相对密度: 1.14(-183); 1.43( 空气) 溶解度: 外观及性状:无色无味气体或浅蓝色低温液体 英文别名: 中文别名:液氧 空气中允许极限:尚无资料 水中允许极限:尚无资料 禁忌物/禁忌:有机物和可燃物 危险性/症状:火/爆炸: 不燃,但助燃,液态氧有高度爆炸性侵入途径: 吸入健康危害: 常压下吸入100%浓氧气12小时后无症状,24小时后引起虚弱、眩晕、鼻、喉灼伤、关节和肌肉疲劳、疼痛、四肢麻木刺痛、心悸、头痛、咳嗽、鼻冲血、听力失常、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喉痛、发烧、粘膜肿胀,加压3倍引起痉挛、昏迷;液态氧引起皮肤、眼睛、口、喉、的冻伤灼伤或组织损伤,常压下长期间歇吸入50~100% 氧即会伤肺 急救措施:火/爆炸: 选择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眼接触: 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皮肤接触: 接触液氧后,浸入热水中,就医吸入: 在吸入纯氧或超过40% 的氧气,可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呼吸停止时, 施行呼吸复苏术; 心跳停止时, 施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观察24~48 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防护措施:穿戴干净的防护服,戴防化镜和面罩,选择适当呼吸器,定期检查肺功能 储存:避免接触有机物和可燃物( 如油、脂肪和煤) ,压缩氧化罐必须与燃料罐分开放置,液氧瓶应放在室外;严禁烟火 泄漏处理:氧气泄漏: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排除一切着火隐患,保持通风;若泄漏气罐无法堵漏,移到空旷安全处修补或排空;液氧泄漏: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排除一切着火隐患,保持现场通风,远离可燃物( 如木材、纸、油等) ;可让泄漏液氧自行挥发 运输:须贴“易燃气体、氧化剂”标签,压缩氧气限量运输,液氧严禁航空、铁路运输 化学品名称:乙炔编号:MSDS- 020 乙炔 C2H2 电石气 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味;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相对密度(水=1):0.62、(空气=1):0.91;闪点(0C):无意义;爆炸极限(V/V%):2.1~80.0。 毒性:null 包装分类与标志包:(I)36;标志:易燃气体 主要用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特别警示:*极度易燃。 *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当大火已经在货船蔓延,立即撤离,货船可能爆炸。 危险特性:燃烧、爆炸 *极度易燃 *受热、遇明火或火花或引起燃烧。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液化气的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 *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 *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爆炸。 *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健康危害 *如果没有防护,蒸气可引起 头晕或窒息 *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刺激 *接触气体或液化气体可引起灼伤、严惩损害和(或)冻伤。 *燃烧可产生刺激性的或有毒气体。 公众安全:*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拨打本手册封面上提供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电话。 *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100米。 *脱离现场,并远离窗户。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大多数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 物质描述:气体-易燃(不稳定的) 个体防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消防防护服对该化学品防护无效,应着防化服。 隔离:大量泄漏·考虑下风向撤离至少800米。火灾·火场内如有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 应急行动:燃烧爆炸处置火灾·若不能切断泄漏气源,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小火·干粉、CO2 大火·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储罐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切勿对泄漏口或安全阀直接喷水,防止产生冰冻。 *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当大火已经在货船蔓延,立即撤离,货船可能爆炸。泄漏处置 *清除所有点火源(汇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所有设备应接地。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体漏出。 *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去流向。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蒸气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
本文档为【化学品安全数据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