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2017-10-16 50页 doc 130KB 3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学名词解释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 或关系的过程。 4、 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 或关系的过程。 4、 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 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 观察法:有目的、有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纪录,然后 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 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9、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1、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 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2、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3、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4、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5、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 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1 7、 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开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8、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9、 刺激过程:客观事物或以物理的性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10、不应期: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 11、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13、动力定型: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浦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14、强化:开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15:泛化:巴浦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 16、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化。 17、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次数的分配,斯金纳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18、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19、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20、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 没有爱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21、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22、听觉性失语症: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语,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23、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24、正诱导:由抑制过程所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25、负诱导:由兴奋过程所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三、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 2、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 常进行的能力。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4、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 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四、 感觉与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受感觉:即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皮肤觉等。 3、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如饥饿觉、渴觉、 内脏痛觉等。 4、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5、感觉野:某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 6、特征侦察器: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 7、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8、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 9、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10、深度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11、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12、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13、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15、似动知觉:(似动运动知觉)是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16、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7、感受性:是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18、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19、绝对感受性:就是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3 20、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21、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沉能力。 22、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3、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4、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代。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25、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代。这是视觉感受怀逐渐提高的过程。 26、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7、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8、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9、知觉的整体性:它是指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30、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31、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五、 记忆 1、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2、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 象记忆”。 3、词语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5、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6、感觉登记:(瞬间记忆)凡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储,这种存储形式 叫做感觉登记。 7、工作记忆:指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8、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9、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10、程序记忆: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 1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12、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3、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14、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15、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4 16、机械识记:是指根据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7、意义识记: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18、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贮存过程。 19、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0、遗忘曲线:(保持曲线)德国心理家艾宾浩斯所揭示的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2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22、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23、复习:多次的识记称之为复习。 24、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再现出来。 25、再认: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的时候能够识别出来。 26、联想:是指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 27、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28、无意识记: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六、 思维与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动作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4、形象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5、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 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 6、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7、 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独创性。 8、常规思维:它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9、分析: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将事物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10、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11、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 12、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13、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享开来的思维过程。 14、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15、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16、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 5 17、变式:事物的变换样式。 18、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19、思维定势: 先前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 20、知觉定势:先前知觉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21、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时,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最初看到它的功能影响更大。 22、灵感: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 23、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4、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25、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26、再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7、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七、 情绪与情感 1、 情绪: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 反映形式。 2、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4、 心境:是一咱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5、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6、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7、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 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8、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9、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0、表情动作:简称表情,它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己身体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 11、动作表情:是指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 12、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和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称激奋水平。 13、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该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降低。 1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 15、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或维持活动的方向。 16、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力量。 6 八、 意志 1、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 随意运动:可以由意识支配的运动。 3、 不随意运动:是指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 4、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5诱因: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之为诱因。 6、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7、 归因: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归因不仅影响个体 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 8、 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把个体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 9、双趋冲突:对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10、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11、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12、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1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14、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15、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九、 注意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 定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5、 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6、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7、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量。 8、 注意的转移:是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它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 9、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过滤器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器,它以某种方式 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一些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被识别和进一步的加工,其余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人的认识系统之外。 10、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7 11、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12、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十、 言语与技能 1、 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 3、 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4、 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语言,又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5、 独白言语:是指一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6、 书面言语:指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语。 7、 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8、动作技能:是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 9、智力技能:(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10、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11、练习曲线:是练习过程与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12、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13、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生产生的影响。 14、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是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 15、动力定型说:认为技能是通过一连串条件反射所建立起来的若干固定动作的组织体系,其中每一个先行动作都可以作为后继动作的信号。 16、技能的正迁移:是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 十一、 能力 1、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中体现。 3、 天才:日常生活中,少数人的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能够高水平、创造性地完成多种活动任务,或完成某一领域中人们通常难于完成的特殊活动任务,这种高度发展的才能通常被称为天才。 4、 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 5、 特殊能力:是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6、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再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7、 创造能力: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 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8 8、 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9、 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 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10、认知能力: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 11、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12、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3、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三种基本的智力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14、经验性智力:指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 15、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 16、比率智商:用智龄和实足年龄的比率来代表的智商。 17、信度:是指测验多次测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也称为可靠度。 18、效度:是指测验所得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 19、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的。 20、测验的标准化: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过程就叫标准化。 十二、 气质与性格 1、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2、 性格:指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 性格类型:指某一些人共有或相似的有组织的性格特征系列。这种性格特征系列使一类人有性格与其他人相区别。 4、 人格:是一个包括性格在内的上位概念,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 5、 场依存型:按照人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一类人的认识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这类人属于场依存型。 6、 场独立型:按照人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一类人的认识以基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 属于场独立型。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9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 1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 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1、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896年开始从事动物学习实验,其中以(猫的“迷笼实验”最为经典)。 23、效果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的支配。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受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 24、练习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影响,经过练习的联结则会加强,此即应用律;未经练习的联结则会减弱甚至消失,此为失用律。 25、对教学实践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的(*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6、斯金纳在迷笼的基础上创建了(“斯金纳箱”)。 27、积极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愉快刺激(阳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作即为积极强化,也称阳性强化或正强化。 10 28、消极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阴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作即为消极强化。 29、无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强化,从而使该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这种*作即为无强化。 30、惩罚: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31、程序教学:以课本或教学机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程序的教材,以使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自学教材内容。 32、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33、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学习的(认知—同化说)。 34、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35、非人为的联系: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观念的联系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 36、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改结构不是解剖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最初的图式是由遗传得来的。 37、采集技能:指个体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必要的社会认知技能。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能力。 38、下位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构成下位关系,又称类属关系。这种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有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两种。 39、PQ4R法是一种阅读策略,是六个步骤的英文名称缩写。包括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六个操作步骤。 40、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罗森塔尔等发现。即如果教师根据对某一个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方向变化。 41、实验教育学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他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依曼和拉伊,提倡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进行实验研究。 1、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是指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物理能量)。 似动:魏特默认为似动自身是一个现象,是一种格式塔完形,而不是由若干个不动的感觉元素所拼合而成的。他进而推2、 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合,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又决定各个部分。 3、韦伯定律:韦柏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其他动物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意识,也研究无意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心理或社会心理。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心理学有时又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编码:感觉编码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缪勒员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因素,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闭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差别阈限与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三色说:三色说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声音的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纯音掩蔽,用一个纯音为掩蔽音,观察它对不同频率的其他声音的影响;?噪音 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肤觉:肤觉是由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感觉。有四种基本形态:触觉、冷觉、温觉和 痛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11 动觉: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是主动触摸的重要成分、在认识客观世界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内脏感觉又叫“黑暗”感觉。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似动: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 错觉:错觉是知觉的种特殊形式。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其中大小错觉和形状、方向错觉有时统称为几何图形错觉。研究错觉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 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及盲视等。 白日梦与幻想:意识的自发漂移状态,通常表现为漫无边际的遐想。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于集中。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同时具有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注意的分配性: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和记忆特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在思维中,特别是在形象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 想像: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上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两种。想像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是想像进行综合的几种方式。 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推理: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推理的两种形式。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 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等特征。 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内部语言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 12 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动机: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的说,动机是引起、维持并使活动朝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需要:对需要心理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 程,受意念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为。意志行为中会出现冲突,冲突有不同类型,它的 结构是由效能、向量、运动和生活空间等形成的。 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与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符合主体的需求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等功能。情绪具有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特征,称之为情绪维度。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的活动的效率。 组块:就是在记忆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认知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l 3,|r QD 性格: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它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达成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简答: 1、 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知觉组织加工。知觉恒常性的表现在: (1)大小恒常性。 (2)明度和颜色恒常性。 (3)形状恒常性。 (4)方向恒常性。 2、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有哪些, (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3)人的态度和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我们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心理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1 认识过程 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认识过程。 2 情感过程 13 这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愉快”、“满意”、“热爱”、“厌恶”“欣慰”、“遗憾”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统称为情感过程。 3 意志过程 这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认识、情感和意志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它们不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成分,它们都是由认识过程派生出来的;情感与意志又对认识过程发生影响,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中的不同方面。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被统称为心理过程。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个性倾向性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2(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论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4、 个体因主观经验的影响使客观刺激情境带有强烈的组织倾向。 1(接近或相邻原则 人倾向于在视野中,把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更易知觉为整体,这是由于在知觉过程中,当刺激物之间的辨别性特征不明显时,人经常会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寻找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而获得合乎逻辑或有意义的知识经验。 2(相似性原则 人倾向于把在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和形式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按照刺激物相似特性进行组织的知觉倾向,符合知觉组织的相似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知觉的续性原则是指个体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物,或即使其间并无连续关系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4(闭合原则 人具有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也倾向于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 在实际图形中它们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线条或轮廓将它们闭合成图形,其实是观察者在心理上将这些线条或轮廓闭合起来,产生了主观轮廓,形成了完整图形的知觉经验,体现了知觉组织的闭合原则。 5(同域原则 人倾向于将处于同一地带或同一区域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形状,这种知觉组织原则称为知觉的同域原则。 五、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顾名思义,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外界的客观刺激,因而不是通过主观努力就可以纠正的。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最常见的错觉是视错觉. 除了视错觉,还有听错觉(利用仪器使左边来的声波先进人右耳,会觉得声音是从右边来的)、嗅错觉(把一种气味闻成另一种气味,如把杉木气味闻成油漆味)等。上面列举的都是发生在同一感觉通道间的错觉,还有发生在不同感觉通道间的错觉,如形重错觉(例如,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棉花的物理重量相同,但人们用手以比较时会觉得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得多)、视听错觉(看着台上作报告的人会觉得声音是从前边传过来的,闭上眼睛就发现声音是从旁边的扩音器中传来的)等。 作业2 一、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认知过程,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过程。一般把这一过程概括为由四种成分所组织成的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感知系统接受由环境提供的信息,即首先把刺激的基本特征抽取出来加以组合;?记忆系统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活动;?控制系统 14 决定目标的先后顺序,监督当前目标的执行;?反应系统则控制信息的输出。这个认知过程并不是按上述顺序单方向进行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着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以保证对信息的加工、输出和反馈,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二、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大脑的某些功能区将外周的信息分别传递到适宜于接受某一类信息(如视觉、听觉或一般感觉信息)的许多细小的组织,因而具有高度的模式特异性。这一联合区以一级皮层区为基础,并在二级皮层区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在三级皮层区进行高级抽象和经验储存。它们按照模式特异性递减和功能渐进性偏侧化的原则分层次地工作。例如枕叶的一级皮层区就存在对视觉刺激的某一特性起反应的专门神经元,如有的只对颜色的色调起反应,有的只对线条起反应。在二级皮层区起主导作用的是第?、?层带有短轴突的联合神经元。他们把来自一级皮层区所处理过的感觉信息联络在一起并进行加工和编码,综合成一种复合的视觉形象,并把三级皮层区和其他听觉的、躯体觉的信息进行整合。同时它还对外界环境中的复杂标志起反应(如某一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和数量),并将直接的直观知觉转变为以内部图式为中介的抽象思维,将有组织的经验储存于记忆中。 三、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及时复习 1、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而且是最初进展最快,以后逐渐变慢。如果学习的知识过了很长时间才去复习,就已经遗忘很多,此时复习几乎相当于重新学习,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求学生有复习时间的安排上要做到:当堂复习,当天复习,切忌“临阵磨枪”考试前搞突击。另外,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不能搞满堂灌,每节课至少留5—10分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2、分散复习 即使做到了及时复习也不能一劳永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复习要经常地进行。在复习策略的安排上,要改变一次性集中复习的方法为间隔几小时、几天、几周复习一次的策略。外语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单词,利用分散复习的方法效果就非常好。 3、读书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记忆一些知识时偏重于阅读,这样学习的效率不是很高。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在经过几次重复阅读之后闭目回忆或默写所学的知识,这样即能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达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效果。有心理学的实验证明,阅读与尝试回忆的最佳时间比是2/3,即五他之二的时间用于阅读,五分之三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4、部分复习与整体复习相结合 在需要记忆的内容较长时,如语文课上背课文、外语课上一次记忆的单词量很大,最好的做法是先把课文或单词整体背诵几扁,然后分段或分成几部分进行记忆。做到“整体复习与各个击破相结合”。 5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 许多学生读书时喜欢默默地看书,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花费了许多时间,记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觉得记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帮助他记忆的感觉器官过于单一。因此我提倡,在背诵一些东西的时候要出声地背、一边写一边背,充分调动听觉和触觉器官帮助记忆。对于文科知识特别是外语学科的学习,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才会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概念来进行,也要借助表象来进行。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可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母亲的笑脸)听觉表象(如想起吉它的声音)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的动作)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知觉表象、记忆表象和想像表象。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有: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从直观看,它接近于知觉;从概括性看,它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例如,对“动物”这个概念,孩子们常常用猫、狗、鸡、鸭等具体形象来说明。另外,表象的形成还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表象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早为人们所认识。例如,低年级学生在解决数的运算问题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表象的参与;中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要依赖表象的支持;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也需要具体形象的帮助与支持,如师在审阅建筑设计图纸时,他们倾向于在头脑中利用建筑物的形象来帮助思维。在进行推理时,表象也有重要的作用。 15 休腾洛切尔等人给被试两个命题,如汤姆比迪克高些,哈里比汤姆高些,要求被试说出谁最高,谁最矮,这时被试头脑中可能出现不同高度的圆柱体,并用它们代表汤姆、迪克和哈里。根据对表象的比较,被试直接说出了所要求的答案。 五、想象有哪些功能? 主要有大脑中的“形象信息子”和“低级意识元件”两大功能。 六、什么是手段-目的的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七、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应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种思维的综合,有如下四个特点。 (1)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我们要解决某一创造性问题,首先进行发散思维,设想种种可能的方案;然后进行集中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一种最佳方案。在创造性思维冲,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2)多有直觉思维出现。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步地分析,而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是创造发明的先导,也是创造活动的动力。(3)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个体在进行思维时借助于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来进行探索。创造性思维只有创造想象参与,才能从最高水平上对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改造、组合,构筑出最完整、最理想的新形象。(4)多有灵感出现。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产生新思路、新方案的状态,称为灵感。它常给人一种豁然开朗、妙思突发的体验,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顿释。 八、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语言特征: (一)创造性 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 (二)结构性 任何语言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 (三)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不能传达任何意义的语言都不是正常的语言。 (四)指代性 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例如,它可以指代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如计算机、电视),一个动作(如跑、打)。三人行提示,正是由于语言具有一定的指代性,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五)社会化与个体化 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能使用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语言,用词来表达意义也只能是约定俗称的。另外,语言交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常常受到别人的影响。这说明语言具有社会性。 言语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人们运用言语和他人进行交际或自己思考时的一种过程。言语具有以下功能: (1)交际功能:言语的交际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活动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过程。它是言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2)符号功能:言语的符号功能是指言语中的词总是标志客观事物的一定对象或现象。 (3)概括功能:言语的概括功能是指言语不仅标志客观事物的个别对象或现象,还可以标示某类事物的许多形象。由于词是客观事物的对象或现象的概括,因此,人类借助词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九、如何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 (1)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正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的功能,人的思维才具有这样的特点。 如果语言不具有这些特征,则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就无法进行。 (2)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和实现。同时,语言也通过思维的方式加以充实和发展。 (3)人的思维和人的语言是同步发生的,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产生的。 16 (4)从个体的发展来看,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发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抽象思维才发展起来。 2、两者的区别 (1)思维是心理现象,包含物质内容;语言是物质现象,包含精神内容。 (2)思维的器官是脑,而语言的主要器官是一些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 (3)思维和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两者有内在联系;而语言和客观事物之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不存在内在联系。 (4)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概念,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 (5)思维的规律对于任何民族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以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目的。 十:语言的产生包括那几个阶段, 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 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论述题: 一、试述加工水平理论和关系的实验证据。 该理论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表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语义的分析;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在进行信息过程中,加工愈深,所需的时间也愈多,以语义水平的加工需时最多;加工愈深,再认的成绩也愈好。 关于复述 加工水平说强调记忆效果依赖于加工深度,因此它对两种记忆说和多种贮存说所强调和复述作用提出尖锐的批评。对于多种贮存说关于复述是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机制,Craik等人设计了精巧的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要求被试记住每一组词表第一个字母为g的最后一个单词(或其它字母)。在实验进行过程中,由于被试不知道所看到的词是否是最后一个单词,因此,当后面呈现的单词是不符合要求的单词时,被试便会对该单词进行一次复述,由此构成了复述次数的实验条件。每一组词呈现之后,要求被试写出刚才看到的所有单词。从而可以考察复述次数与最终回忆正确率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被试最终自由回忆的概率并没有因为复述的次数的增多而发生显著的变化,由此说明,简单的复述并不能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中。 二、试述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含义和特点。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外部信息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他具有各感觉通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缓冲器,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做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的。在这个模型中。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多半是受人有意识或无意识控制的。复述是完成信息转移的关键,简单的保持复述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只有精确的整合性复述才能将复述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加工,信息才能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三、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在阶段的划分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目前我国心理学界比较倾向于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实践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的思维任务,即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它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和前提,并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和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能否发现和提出重大的有社会价值的问题,要取决于多种因素。第一,依赖于个体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活动的积极性越高,社会责任感越强,态度越认真,越易从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敏锐地捕捉到他人忽略的重大问题。第二,依赖于个体 17 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思想懒汉和因循守旧的人难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才能从细微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关键性问题。第三,依赖于个体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接触范围广泛,往往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力图探究现象中更深层的内部原因,总要求有更深奥、更新异的说明,经常产生各种“怪念头”和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第四,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知识贫乏会使人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并刺激人提出许多不了解的问题,但所提的问题大都流于肤浅和幼稚,没有科学价值。知识经验不足又限制和妨碍对复杂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只有在某方面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能够发现和提出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 2、明确问题 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确定问题的范围,明确解决问题方向的过程。一般来说,我们最初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混乱、笼统、不确定的,包括许多局部的和具体的方面,要顺利解决问题,就必须对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具体分析,以充分揭露矛盾,区分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使问题症结具体化、明朗化。 明确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能否明确问题,首先取决于个体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个体只有在全面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比较分析,才能迅速找出主要矛盾;否则,感性材料贫乏,思维活动不充分,主要矛盾把握不住,问题也不会明朗。其次,依赖于个体的已有经验。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地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但这些方案常常不是简单地能够立即找到和确定下来的,而是先以假设的形式产生和出现。假设是科学的侦察兵,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科学理论正是在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提出假设就是根据已有知识来推测问题成因或解决的可能途径。 假设的提出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人脑进行概略地推测、预想和推论,然后再有指向、有选择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假设)。提出假设就为解决问题搭起了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假设的提出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的感性材料,尝试性的实际操作,语言的表述和重复,创造性构想等都对其具有重要的影响。 4、检验假设 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切实可行,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检验。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践检验。即按照假设去具体进行实验解决问题,再依据实验结果直接判断假设的真伪。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就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否则,假设就是无效的。这种检验是最根本、最可靠的手段。另一种则是通过智力活动来进行检验,即在头脑中,根据公认的科学原理、原则,利用思维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在思想上考虑对象或现象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将要发生什么变化。在不能立即用实际行动来检验假设的情况下,在头脑中用思维活动来检验假设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如军事战略部署、解答智力游戏题、猜谜语、对弈、学习等智力活动,常用这种间接检验的方式来证明假设。当然,任何假设的正确与否,最终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四、试述语言获得的阶段与语言获得的理论。 一、前结构阶段(0-2岁)。正如所有的儿童语言研究所指出的那样,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起始于出生之后的日子,最初的两年是他们语言获得的重要开端。在前结构阶段,汉语儿童语言结构能力的萌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逐步发展起语言感知能力,从最初的对言语声音的认识,到把言语声音和周围生活物体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感知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在本阶段结束时,已经掌握了通过言语感知理解语言概念的方法途径。其次,逐步发展起语言发音能力,从早期的发射性发音,单辅音和单元音发音,到将辅音和元首结合起来的单音节发音,进而出现双音节发音,之后在感知理解语言概念的基础上,开始说出最初单词和词组。再次,逐步发展起前句法结构意识。在本阶段后期,儿童所说出的单词和词组中已经显示了一种句法结构意识。比如“宝宝汽车”、“灯亮了”、“哥哥肉麻”、“饼干没有”等,可以根据不同情景,分析出儿童试图用语言反映周围事物关系的几种认识而这些正是下一个阶段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应当说,前结构阶段是汉语儿童开始接近和了解语言结构的时期。但他们还未能获得掌握和表达语言结构的方法策略。 二、简单结构阶段(2 - 4 岁)。大约从两岁起始,汉语儿童逐步获得简单的语言结构能力。这种简单结构水平在儿童语言的各个方面均有一致的表现。从语言发展来看,汉语儿童在这一阶段渐渐掌握了汉语语音最基本的“音义声调三合一”的规则,同时完成了最为困难的、需要协调复杂发音器官运动的若干语音要素的习得,使得自己所发出的语音能够清楚地表达语义。从语义发展来看,汉语儿童在本阶段大量获得具体物体和动作的语言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级归纳抽象的能力,诸如“狗”的概念,已经从认识完全具体经验的狗和泛化的“四条腿能跑动的东西”,上升为代表一切狗的一种概念。不过我们要说,本阶段汉语儿童语言结构水平最为集中地表现在他们的句法习得方面。在这个时期,汉语儿童开始掌握一系列简单的句法结构规则,因而获得了用六种简单结构的关系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的能力。这六种简单结构关系的句法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 18 上的陈述句,而且还包括了疑问句和否定句,它们分别是: (1)事实关系句,如“这是一本书”;(2)动作关系句,如“小男孩打狗”;(3)所属关系句,如“她是我妈妈”;(4)描述关系句,如“花是红的”;(5)存现关系句,如“这里有好多苹果”;(6)方位关系句,如“书在桌子上”。 三、合成结构阶段(4-6岁)。在习得简单结构水平之后,汉语儿童作好了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第三阶段发生在4-6 岁期间,这一时期的汉语儿童逐步具备了在语言表达上,将两个简单结构按照不同的方式合成为一个更为高级的结构的能力。街接上个阶段六种简单结构关系的句法水平,此时汉语儿童进一步发展起合成结构的句式。所谓合成结构句式,通常由两个简单的句子合为一体,来表达更为复杂的周围事物关系。在我们的研究中,4-6岁汉语儿童出现的合成结构句式关系主要有: (1)并列合成关系,如“小民在玩球,小红也在玩球”。(2)承继合成关系,如“男孩先看电视,然后他上床睡觉了”。(3)选择合成关系,如“你要么买这个玩具车,要么买那个娃娃”。(4)条件合成关系,如“假如我是一条鱼,我要当一条小鲸鱼”。(5)因果合成关系,如“因为我要上幼儿园,所以我不能跟外婆去上海了”。(6)转折合成关系,如“虽然我想买娃娃,但是我没有钱”。上述几种合成结构的习得水平在图3 和图4 中有一定的反映。本阶段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动用合成结构句式和简单结构句式表达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关系的认识。与此同时,他们的语言和语义也在持续发展着,与本阶段相匹配的是,汉语儿童在语音方面获得了语调规则,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字词语音更大范围地放入句子范畴,形成更大范畴的新的结构原则,从而使所说的话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在语义方面,简单地说汉语儿童获得了二级归纳抽象概念的水平,同时词汇习得的重点由实在的物体动作词转向表现事物关系的词等,这些也是他们语言结构水平升级的表现。 四、嵌置结构阶段(6 - 8 岁)。当汉语儿童语言达到合成结构水平之后,大部分儿童已经能够流利地用语段表达他们的思想。然而,儿童的语言并未停止发展,接踵而来的嵌置结构阶段跨越了儿童学前后期和学龄初期。这里我们必须指出,汉语的独特性决定了在一定句子中嵌入一定的词组或小句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汉语没有专门的时态语态的语法变化,也没有专门的引导从句词,于是可以通过嵌置时间词、语态词和小句来改变句子的结构水平,使得原有的语句里蕴含了更为复杂的信息,也因此表现儿童心目中更为复杂的世界。虽然嵌置结构阶段儿童语言结构水平高于前一阶段,也有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发展的趋向,但儿童日常交往的口语并不以嵌置结构句为主,大量合成结构句和简单结构句仍然存在,这是由口语特点所决定的。 关于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握结构极为复杂的语言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解释。其中典型的有先天能力论、环境论和认知基础论。 先天能力论 N.乔姆斯基提出先天语言能力的主张,认为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能力,亦即先天的、内在的语法规则系统。这种规则系统是在有限的基本语言素材基础上,通过先天语言获得装置的复杂加工而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儿童根据这些规则就能产生和理解大量的语句,包括他们从未听到过的语句。这就表现出人类语言获得过程的创造性,独特性。E.H.伦奈伯格则以生物自然成熟观点来说明先天语言能力。他特别强调语言发展的生物基础,认为生物的遗传素质是语言获得的决定因素。在他看来,人的大脑具有为其他动物所没有的专管语言的区域,故语言为人类所独有。语言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当大脑功能的成熟达到一种语言的准备状态时,只要有适当外在条件的激活,潜在的语言结构状态就转变成现实的语言结构,从而语言能力就得以展现。 先天论者不管是强调先天语言获得机制还是自然成熟法则,都否定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环境论 与先天论相反,环境论的各种主张都强调后天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有的甚至认为句法学习并非人类所独有,灵长类也有学会的可能。环境论主要有模仿说、强化说和社会交往说三种。 模仿说 传统的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机械临摹,儿童语言仅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这种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颇为流行。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机械模仿在儿童语言能力尚未达到掌握某种语法结构的水平时,即令反复模仿也无济于事。儿童只能模仿那些他们已经知道如何说的句法形式。儿童的模仿并非机械临摹而是具有选择性,他们能按照范句的句法结构在新情境中表达新内容。这种选择性模仿把临摹因素和创造因素结合在一起。 强化说 新行为主义者B.F.斯金纳认为,言语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学得的。他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说话是对环境中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刺激作出语言反应。正确反应得到成人的鼓励和奖赏后就能保持和加强,逐步形成语言习惯;错误反应由于得不到鼓励和奖赏,就会逐渐消退。 社会交往说 J.布鲁纳认为,儿童不是在隔离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学习语言。他强调社会交往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认为如果从小剥夺儿童的语言交往,就不可能学得语言。莫斯科威茨从一名听力正常、而父母均聋的儿童学习语言的事实中得到了论据:这个儿童平时只能通过电视学习语言,由于不能进行语言的相互交流,缺乏应有的听觉反馈,最后终于不能学会本族语。 认知基础论 以J.皮亚杰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的发展,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即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而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既非环境所强 19 加的,也非人脑先天具有的,乃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业3 一、简述情绪的成分与功能。 情绪的成分 情绪并不是单一的现象,而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它不仅包含了行为、行动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倾向性或习性,还提供给人们一种理解世界的不同方式———感受事物。 一般认为,情绪是由以下4种成分组成的: (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多数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一些人称之为“行动潜能”。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当人们感知事物时,就会存在情绪体验。 (4)情绪涉及认知的成分,包括注意、知觉和记忆成绩与情绪关系;刺激的意义与情绪的关系,情绪信息在大脑中的表征;情绪的认知发展以及情绪的解释和情绪的认知评价等。这是情绪的重要方面。 (三)情绪的功能 在人们的生活中,情绪不是一种毫无目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伴随体验。相反,它们是在适应外界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工具。 1.自我防御功能 在最简单水平上,情绪能够帮助人们作出更迅速的反应。当身体或人的其他方面受到威胁时,人产生恐惧以应对;当发生利益或权利上的冲突时,人产生愤怒以应对;当吃到不适的食物或污物时,会产生厌恶感。这些情绪反应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自我保护性倾向。 2.社会适应功能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情绪之所以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是因为情绪的机能不仅可以来源于个体全部的先天机能,而且还来源于学习及认知活动。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的互动功能。譬如,羞怯感可以加强个体与社会习俗的一致性;当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内疚感可激发社会公平重建。其他的情绪,诸如同情、喜欢、友爱等,也能起到构建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而且有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3.动力功能 达尔文认为,人类祖先在捕猎和搏斗时,发生愤怒的情绪反应,有助于增强体力,战胜猎物或敌人。现代科学更清楚地提示了人在紧张情绪发生时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压升高、呼吸频率提高、肾上腺分泌增加等。这一切都有助于一个人充分调动体力,去应付紧急状况。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4.强化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消极的情绪(如愤怒和恐惧)能够唤起大脑的警觉水平;积极的情绪(如高兴)能使一个人的感觉、知觉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更加灵活,有助于一个人内在潜能的充分展示。 5.信号功能 一个人不仅能凭借表情传递情感信息,而且也能凭借表情传递自己的某种思想和愿望。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如微笑表示赏,点头表示默认,摇头表示反对。中国有“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的俗语,意思是说通过别人的情绪反馈信息,领赞 悟到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二、简述情绪的二维度说的基本内容。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他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温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温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暴怒等不同程度的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 20 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三、请简要列出情绪理论的主要人物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l 达尔文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认为,情绪作为人类种族进化的证据,可能是人类行为得以延续的机制。感情、智慧等心理官能是通过进化阶梯获得的。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序上的,并非种类上的。人类所夸耀的感觉和直觉,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都有其萌芽状态,甚至处于相当发达的状态。一切肉体和精神禀赋都将进化而趋于完善。 l James-Lange理论 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James,W。)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Lange,C。)分别于1884和1554提出相同的情绪理论,后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外周学说。James指出,按照常识的说法,对外部事件的直觉使人产生感情,随着感情的产生而引起一系列身体变化。但他认为,使人激动的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我们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l 弗洛伊德理论 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经过20年的思考和经验积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的精湛理论。这一理论从外显和内隐的方面描述了内驱力、感情、冲突、心理和人格等现象。可悲用来解释神经症和心理异常的起源和发展。从情绪的角度看,弗洛伊德把情绪放置在内驱力和无意识的框架之内的。 四、简述动机的特点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动机具有下列特征和作用。 1(启动性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功能,它能使有机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例如,因饥饿引起摄食活动,为获得优良成绩而勤奋学习,为受到他人赞扬而尽力做好工作。摄食活动、勤奋学习、尽力做好工作的行动分别由饥饿、获得优良成绩、受到他人赞扬的动机所驱动。 2(方向性 动机不仅引起行动,也使行为朝向特定的目标或对象。例如,人们在饥饿时趋向食物而不是游戏机;具有追求成就和成功结果的人们总是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向困难挑战,决不知难而退。人们在相同的活动中,由于动机不同会产生行为的差异,例如,两个学生都喜欢吃甜食,其中的一人由于要减肥,因而拒绝吃糖果和冰滨淋。 3(强度 动机在发动行为和引导行为方向的同时,也能确定行为的强度。人们在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动机强度,这是很明显的。例如,两位学生都要参加考试,甲生急忙地走进教室,坐下之后立即打开笔记本,快速地翻阅,直到教师开始发考卷时才合上本子;乙生则不慌不忙地在教室的座位上坐下后,也像大家一样打开笔记本,但视线却来回扫视着周围同学和教师的动静,几乎没有看本子上的内容。由此可见,甲生的考试行为反应明显地比乙生要强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能起激励作用. 二是人的需要都有层次轻重,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 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一)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动机除了具有激活和维持行为的功能以外,它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行为也可以由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有多种多样,其中某些动机占主导地位,称主导动机,有些处于从属地位,为从属动机。在动机与行为的效果关系上,情况也较复杂,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事与愿违的情况发生。因此,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动机,才能较准确地解释其行为,并对行为做出比较准确的控制与预测。 21 (二)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越高;反之亦然。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过高或过低的动机强度都对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并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改变。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六、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琪奇等人(Mckeachie, 1961)曾研究了社交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他发现,在学习成绩方面,社交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优于社交动机水平低的学生。他的研究还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课堂上的交往机会,影响着学生社交动机的形成。根据马琪奇的解释,所谓课堂上的交往机会是指,回答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参加小组讨论、表现自己个人学习兴趣的机会。一个热情友好、热爱学生、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师,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交动机,而且善于给学生提供课堂交往机会以增强学生的交往动机。马琪奇(1966)的另一项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研究者以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第一个班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比较融洽的社会气氛;在第二个班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接触很少,也缺乏同学间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社会气氛比较冷淡。结果发现(如图10-1所示):在热情友好、热爱学生的教师所负责的班级里,社交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占多数,其学习成绩优于社交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在对学生冷淡、缺乏热情、不友好的教师的班级里,社交动机水平低的学生占多数,其学习成绩稍好于社交动机水平高的学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学生的社交需要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能力是如何分类的, 依据能力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依据人类能力的功能可分为智力、心力、体力;从学生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角度可分为学习能力、学科能力、活动能力。 八、请简要列出智力理论的主要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1)能力因素说 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对能力做过系统的描述。在他看来,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 (2)能力的结构理论 把能力看成包含多种成分的复杂结构,形成了能力的结构理论或群因素理论。如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和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等。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1、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等。他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2、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3、智力活动的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3)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70年代以来,与能力的结构理论不同,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它有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关于智力结构的研究,以斯腾伯格(1985)提出的三元理论、纳格利尔里和鼓斯提出的“智力的PASS理论”最具代表性。 九、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何, 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是有趋势的: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成负加速变化,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根据对人的智力的毕生发展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4、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时期。在二十五六岁至四十岁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十、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力的水平差异; 心理学家根据智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2)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 22 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1(能力早期的显露2(大器晚成 论述题: 一、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行为表现,叫表情。(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眼睛不仅能传达感情,而且可以交流思想。人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或不便言传,么这种情况下,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了解他(她)的内心思想和愿望,推知他们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喜欢还是不喜欢、真诚还是虚假等。可见,眼神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言语交往手段。艺术家在描写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时,都十分重视通过描述眼神来表现人的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例如,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等,都是通过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某种情绪的。 (2)姿态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身体表情是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等。举手投足、两手叉腰、双腿起胯等身体姿势都可表达个人的某种情绪。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手势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表达赞成还是反对、接纳还是拒绝、喜欢还是厌恶等态度和思想。手势也可以单独用来表达情感、思想,或做出指示,在无法用言语沟通的条件下,单凭手势就可表达开始或停止、前进或后退、同意或反对等思想感情。 (3)语调表情: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谁都知道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例如,当播音员转播乒乓球的比赛实况时,他的声音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了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当他播出某位领导人逝世的公告时,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了一种悲痛而伤惜的情绪。 总之,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构成了人类的非言语交往形式,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之为体语。人们之间除了使用语言沟通达到互相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由面部、身体姿势、手势以及语调等构成的体语,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在许多场合下,人们无需使用语言,只要看看脸色,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情绪。 二、什么是情绪调节,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主要有具体情绪的调节、唤醒水平的调节和情绪成分调节。 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调节。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关于情绪调节,人们很容易想到对负性情绪的调节,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其实,正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节。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一般认为,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是,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也需要调节。研究表明,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如狂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出现越轨行为。 成功的情绪调节就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也有人指出,情绪调节包括: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所以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 情绪调节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如情绪紧张或焦虑时,控制血压和脉搏;体验痛苦时,离开情境使自己开心一点;过分高兴时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此外还有情绪格调的调节。动力性的调节等,如调节情绪的强度、范围、不稳定性、潜伏期。发动时间,情绪的恢复和坚持等。情绪调节的机制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制,不需要个体的努力和有意识地进行操作。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再平坦的道路,也会有坎坷;再顺利的人生,也会有挫折。从心理学家来说,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从到主客观因素的阻碍或干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种种挫折,我们应有良好的承受能力。挫折承受能力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加以提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调节挫折的心理学方法,并适时应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调节挫折情绪的心理学方法有: 一、心理宣泄法。人在受挫时,会产生很多负性情绪,这种情绪靠堵是堵不住的,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合适的场合发泄出来。这种方法一般包括“出气室”宣泄,书写宣泄,向人倾诉宣泄。“出气室”宣泄法是指在专门建立的软体房间内,对橡胶制品类的物体大打出手。当然作为学生,没有这一条件,找一个僻静的角落,对树木、石头发泄一通,效果也是一样的。书写宣泄,是通过写信、日记、绘画等形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向人倾诉宣泄,则是把自己的烦恼、愤怒、痛苦等向老师、朋 23 友或亲人一一倾诉或大哭一场,以缓解心理压力。一般说来,受挫时由于负性情绪的干扰,个体容易变得思维狭窄、固执、偏激,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性,而通过适度发泄,情绪放松,则认知恢复正常。 二、注意转移法。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开来。遇到烦恼苦闷之事,可采取暂时回避的方式,去看电影、电视,听音乐,散步,进行体育运动或做其他有意义的事。这种方法很有效。 三、反向思维法。即换个角度看问题,或从光明的角度看问题。在遇到挫折时,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想,努力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因素,从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生活中自会有“否极泰来”、“因祸得福”之事。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目前,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均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一些大医院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及不少大学也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辅导中心。“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调整情绪,从而使心理健康成长。例如,有一位新生还不适应环境,抑郁、苦闷。幸亏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使她重新恢复了自信,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投入到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去。所以说,心理咨询师调适挫折心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会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 总之,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挫折,诸如爱情上、学习上、工作上等等。但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摆正心态,勇敢的面对它,它就会在我们面前低头,最终的胜利者还是我们。 三、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关于强化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上述四种信息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人们必须对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和非能力因素对成败的作用加以权衡,人们觉察到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任务的难度、付出努力的程度、接受外界援助的多少、取得成绩的情境条件以及成败的暂时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作为效能信息的载体影响成绩,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影响发生的。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即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同时又力所能及,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动机过强或过低,都不会激发高效率的学习活动。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24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进行成败归因。 五、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与知识属于不同现象和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而能力是针对进行活动的可能性而言的。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发展速度不同。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快,而能力则要以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并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 能力与知识、技能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越多,技能越强,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其次,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六、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概括地讲有三个方面:一是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和胎儿期因母体内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个体特征;二是后天环境因素,括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历史文化的作用等;三是个人的主观努力。在能力形成的条件问题上,40年代美国心理学包 家K.S.武德沃斯(1947)提出能力的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观点,认为遗传和环境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都是必要的,能力决定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苏联心理学家C.П.鲁宾斯坦认为,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获得的东西相互作用的产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皮亚杰(1980)则把儿童心理的发展看作是个体协调遗传的东西和环境影响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作业4 一、人各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1,人格具有整体性。 2,人格具有独特性与共通性。 3.人格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4,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五种人格系统成分。这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人格。这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性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使人格构成一个整体。 二、简述不通气质类型的主要心理特征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气质的心理结构十分复杂,它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征交织而成。这些特征主要包括: 1(感受性。人对内外界剌激的感觉能力,这是神经过程强度特征的表现。 2(耐受性。人在接受剌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承受能力,也是神经过程强度特征的反映。 3(反应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如记忆的快慢、思维的敏捷程度、注意转移的灵活性等),这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 4(可塑性。人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节自己以适应外界的难易程度,它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关系密切。 5(情绪兴奋性。包括情绪兴奋强弱与情绪外观的强烈程度。情绪兴奋性既和神经过程的强度有关,也和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有关。 6(倾向性。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是表现于外部还是内部的特性。倾向性与神经过程强度有关,外向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是抑制过程强的表现。 气质是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不仅与人的其他心理现象有密切关系,还在个体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了解气质,对大学生来说既有理论意义,又对其社会实践活动,如学习、求职、人际交往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的动力特征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它在人的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中都会有所表现,使其个性具有一定的色彩。气质类型既有可能向积极发展的一面,也有可能向消极方向发展的一面。那么,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何影响呢, 一方面,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向和水平,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是由个人的动机、信念价值观等决定的。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例如,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工作 25 能力强、灵活、亲切、易与人相处,但缺乏一贯性,也可能感情用事;胆汁质的人,生气勃勃、动作迅速、积极、能干,但也可能任性、暴躁、易感情用事;粘液质的人,稳重、踏实、冷静、坚毅;自制,但也可能孤僻、死板、冷淡、易固执,抑郁质类型的人,敏感、细致、稳重、情绪体验深刻,但缺乏热情、易多疑。可见,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既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也可成为道德堕落,有害于社会之人。不能依据个体的气质类型去判断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气质不决定人的成就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气质特征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使智力活动带有一定的色彩。在同一实践领域有成就的人物当中,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代表;在不同的活动领域中的杰出人物里,也可以找出不同的气质类型代表。可见,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本实践领域的专家,也可能一事无成。 在各种实践领域中,气质虽不起决定作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智力发展水平,但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不同的气质类型对工作效率、工作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1)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份的心理特征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结构。通常,心理学中将性格区分为四种性格特征。(2)( 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3)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5)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主要的意志特征。 四、简要列出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人物极其最具代表性的主要观点,以及人格测评的方法。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各自观点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探讨,现仅介绍其中的四种人格理论:特质论、多元类型论、心理动力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一)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1897~1967)和卡特尔(R.B.Carttell,1905~)。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16PF)。(见心理测量章节)。 (二)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是20世纪30,40年代在德国产生的一种人格理论,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的差异。人格类型理论有三种,即: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以下仅对对立类型理论作一简要介绍,至于多元类型理论,在后面的章节将分别以气质和性格类型学说加以讨论。 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A—B型人格是这一理论的代表。 福利曼和罗斯曼(Friedman & Rosenman,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 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易患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发现,A型人格的人数是B型人格人数的两倍。 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属于安定型人格。 (三)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相互影响,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内部支配作用。其中本我是属于无意识的,自我和超我则一部分属于无意识,一部分属于有意识的。本我代表本能的力量,超我则是社会规范,两者从根本上讲是相互冲突的。自我的作用就是协调本我、现实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在遵循“现实”和“道德”的原则下,满足本我的要求。可见,自我要为三个对象服务,而本我和超我在无意识领域中的冲突不可避免。健全的本我就是能寻求到某种方式,把这种内心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自我功能减弱、人格的三部分失去平衡彼此就会相互冲突,则容易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生。 (四)人本主义理论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论者提出了更为积极的人格理论。他们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的机体,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人本主义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包括自我观念、积极关注、自我和谐和自我实现四个要点。自我观念(self concept)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对每一经验的评估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作用 26 于环境事物,产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评价性)经验相一致,就会顺利形成自我观念。否则,自我观念的形成就会遇到困难。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就是个体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如果获得外界的积极关注越多,他的自我观念将会越来越明确,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自我和谐(self congruence)是指一个人自我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时的心理现象。反之,自我不和谐包括:直接经验与评价性经验之间的不和谐;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改变自我不和谐的方法在于向当事人提供一个和谐环境,对他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他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促进对自我的积极探索,形成健康和谐的自我观念,发挥其实现自我的潜能。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是指个体趋向完美、趋向实现、趋向自我的保持与提高的倾向。它是激发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个体要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关键在于自我结构与经验的协调一致,要具备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客观正确的自我估价、无条件关注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五个心理素质特征。 五、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自我概念"就是,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不论这些看法是否正确,是否与别人对他的看法一致,它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 自我概念的形成 (1)自我评估 直接由我们主观对本身特质的体会或从自己的情绪反应,行为举止而得来的自我概念 (2)他人反应 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他人,对我们行为,能力的反应,回馈,学习到自我能力的高低 (3)社会比较 藉由与他人的比较,可以了解我们在团体中能力的好坏,进而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 六、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1)社会生物学观点: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 2)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3)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七、关于攻击性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 八、影响人际吸引因素有哪些,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哪几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 九、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十一常见的心境障碍有哪几种,发展性辅导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辅导,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心理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与辅导、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与辅导、儿童青少年实践能力发展与辅导、社会转型期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危机与辅导。 论述题: 一、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征很难区分,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性格与气质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差别的个性心理特征。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性格与气质虽然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并在人的活动中得到体现,但它们所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 2.性格与气质的形成条件有很大区别 3.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同步的。 (3)性格与气质的联系:1.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2.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 3.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7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四)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三、试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态度的改变是在别人提供信息加以劝导的作用下实现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劝导性态度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决定态度改变与否、改变的大小等。接下来我们将讨论这些因素。(1)传达者,包括:传达者的可信度、传达者的吸引力;(2)态度主体,包括:既有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倾向、既有态度的特点、个性特点 、个人同群体的关系;(3)沟通信息。在影响态度的过程中,沟通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影响到劝导的效果,有这样几个因素会影响到劝导的效果:信息差距、信息的情绪唤起、信息的组织方式 、信息传递媒介的选择、信息的重复;(4)沟通情境。主要有:令人分心的情境、情境中的强化因素。 四、4、 结合生活实际,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童年期儿童非常重视友谊关系,其意义在于: 朋友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 情感上的共鸣; 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 增加快乐和兴趣等。 童年期的友谊会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六、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1、感恩之心。经常回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会唤醒更多爱、温暖、愉悦的感受。 2、发掘优点。在肯定自我和欣赏别人时,会产生愉悦感。 3、与人为善。在善的互动中,会产生良性循环。 4、体育活动。在运动之后产生的激素,类似性爱高潮后人体产生的多巴胺,令人快乐。 5、娱乐。 28 6、游戏。 7、倾述。通过与人沟通、写日记来描述灾难,表达情绪,可以极大的缓解不幸带来的伤害。挤压在心中强颜欢笑造成的隐患非常大。 8、禅思。 9、崇敬之心。在对人、事、物的景仰之中,可以转换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认识得到升华和超越。 10、健康饮食。实验证明,多吃果蔬、海产品等健康饮食的人,比高糖、高脂、高热量饮食的人,更有愉悦感。 11、用心体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对大自然、艺术、人文等生活之美的观察、欣赏、思考之中,会延续长久的幸福感。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指人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凡是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均属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的特征是,在需要时可将记得的事实陈述出来;说明什么是什么,什么不是什么。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经常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利用这种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创造性思维 英文名称:creative thought 定义: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其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词频--反转文件频率,是一种用于情报检索与文本挖掘的常用加权技术,用以评估一个词对于一个文件或者一个语料库中的一个领域文件集的重要程度。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schema) 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pattern)或形态(form)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system),也涉及分形(Fractal)或拓朴几何学等。 语言是人讲的话。广义上讲,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沟通工具;在这个意义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这语言分不同形态。比方说,植物开花就是一种语言,表示自己成熟了,并以自己五彩缤纷的色彩吸引蜂蝶来帮它们授粉传代。 电报式语言”,是指儿童在2岁至4岁间所说的一种语言方式,句子只由名词、动词和少量数词组成的,比如“妈妈,喝水。”等等。它在具体语境中能被人理解,起到正常的交流作用。又因为它像简洁的电报,所以被称为“电报式语言”。 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基本情绪理论,即: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 人类情绪无疑就是喜怒哀乐爱憎恶四种,复合情绪就是集这四种情绪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了。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和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诱因 incentive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内驱力。内驱力和诱因都是形成动机的因素。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动机因素是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外部的动机因素是诱因。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个体因趋向或取得它 29 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食物)称为正诱因;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电击)称为负诱因。 成就目标也称目标定向(goal orientation)或成就目标定向(achievement goals orientation),它反映了个体对成就情境的一种认知倾向。 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创造力则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认知风格与智力无相关或相关不显著(Riding & Pearson,1994;Riding & Agrell,1997),大多是自幼所养成的在知觉、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认知风格是认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是一个过程变量而非内容变量,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并且具有两极性和价值中性等特点。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社会刻板印象: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很容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发生在对一类人或一群人的认知中,就会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适应性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因环境改变、职务变迁或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事件,加上患者的不良个性,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及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此种心理障碍常见于入伍新兵、大学新生、移民或灾民之中。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0
/
本文档为【心理学名词解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