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一历史下学期复习提纲

2017-09-20 13页 doc 109KB 1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一历史下学期复习提纲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在都江堰 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精...
高一历史下学期复习提纲
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农业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在都江堰 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5、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拥有部分土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1、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3、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洋务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刺激影响;机器生产丰厚利润的吸引。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原因: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 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与意义见必修一纲要)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经济体制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安徽、四川率先进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4、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背景与原因: 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 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 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近代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3、电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近代第一条电报线 4、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5、近代交通和通讯起步的原因: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国人外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6、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①牵引动力的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 ②速度更快;③运力更大;④费用更低廉;⑤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7、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联系;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④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⑤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⑦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1、报纸: ①从维新运动时起,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戊戌变法期间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起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②报刊业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报道时事信息,传播知识,宣传教育,开启民智,舆论监督,宣传政治纲领,推动社会政治运动发展,提供休闲和娱乐,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②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4、互联网:中国1993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极其迅猛 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航海家 籍贯 开辟的新航线 所经大洋 扶持国家 方向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大西洋 葡萄牙 向东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大西洋 西班牙 向西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开辟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大西洋、印度洋 葡萄牙 向东 1519-1522年 麦哲伦等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西班牙 向西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美洲传到世界的作物有:烟叶、玉米、可可、马铃薯 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1)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 (3)影响: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③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3)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高新科技的发展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①计算机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②网络大大缩小全球空间距离;③生命科学的发展逐步打开生命的奥秘;④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等。(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③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校仿美国新政的做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预经济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利用政府开资、采购、税收等调节生产;建设福利国家。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调节发展生产力。 二、“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直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2)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3)结果:失败 2、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 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 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解体原因:根本: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戈尔巴乔夫改革。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EURO):欧盟单一货币,2001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 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成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2、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成立和发展:①1989年12国第一届部长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召开,宣告成立。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加入该组织。 4、特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3、结果: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三、WTO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 3、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实行对外开放客观必然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1)客观必然性:①闭关自守的深刻教训;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③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③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趋利避害,深化改革,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利用好世贸规则等,才能在世界中赢得市场. 四、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环境问题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 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3、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环境污染和科技落后、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③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变大。 对策:①坚持对外开放;②既要快速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关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问题,和谐发展;③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⑥加强区域合作等。
/
本文档为【高一历史下学期复习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