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2018-02-12 15页 doc 35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doc】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2005年第5期 第29卷 (总第131期)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No5,2005 V01.29 General,No131 【教育学研究】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苏明飞,于守海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 【摘要】日本侵华时期,为了彻底地...
【doc】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doc】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2005年第5期 第29卷 (总第131期)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No5,2005 V01.29 General,No131 【教育学研究】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苏明飞,于守海 (1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2.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 【摘要】日本侵华时期,为了彻底地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日决心与意志日本侵略者在对中国进行残暴的军事占 领,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在文化上进行野蛮的侵略.这一时期沦陷区文化最突出表现在奴化教育上.奴化 教育具有奴化性,利用孔孟之道推行,突出职业教育,隐蔽性的特点.对奴化教育罪恶特点的揭露,分析其带给中国人 民的严重危害和影响,从而昭示日本侵华时期奴化教育的狰狞面目. 【关键词】日本;殖民统治;奴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5226(2005)05-0133-04 1000—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 久的”九?一八”事变,夺取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 年7月7日,日军又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 华战争.不久,日军就占领了华北,华南沿海的宁,沪, 杭地区以及华中,华南大片地区,先后建立了伪满洲 国,伪华北,汪伪三大傀儡政权.为了彻底地摧毁中华 民族的抗日决心与意志,日本侵略者在对中国进行残 暴的军事占领,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在文化 上进行野蛮的侵略,使文化为侵华战争服务.这一时期 沦陷区文化最突出表现在奴化教育上【11.敌酋板垣征四 郎说,在中国,”要用五十年至一百年来真正掌握民 心”121.由此可见,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把奴化教 育摆在重要位置.妄图以此在精神上泯灭中国人民,尤 其是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和抗日精神及国家观念,最 终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驯服的工具,使中国永远沦为 日本的殖民地.本文拟通过对奴化教育的特点的阐述, 进而揭露其带给中国人民的严重危害和影响,昭示日 本侵华时期奴化教育的狰狞面目. 一 ,罪恶的教育目的 日本一方面通过奴化教育培养它所需要的统治 中国的人才,以维护和巩固其殖民统治;另一方面,通 过向中国人民,特别是向教员和学生进行奴化教育,以 培养能听从它统治的顺民. (一)举办教员奴化教育讲习会,奴化教育 师资 1939年,伪山西省公署教育厅制定了《小学教员 暑期训练实施要领》,文件明确规定,训练的目的就是 “对小学教员施以精神及职业之训练”.所谓”精神训 练”就是”使小学教员能深切认识时局,彻底了解新秩 序之内涵为要旨”.文件规定,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的时 间为每年7月10日至8月8日.训练的课程有”新民 主义,新民会,批判共产主义,批判三民主义,东方文化 与教育,东亚现势与国际关系,新民会组织,新民运动 与教育,日本事情,满洲事情”等. 同年暑期,伪山西省公署教育厅还举办了山西省 第一届中等学校教员讲习会.这次会上,除了伪山西省 长的训词,植山特务机关长的训词外,会上所作的”报 告”有:《植山机关长精神讲话》(日华关系),《东亚 新秩序之理念》,《日本思想》,《日本事情》(国民性 国体生活),《日本所作之汉字》,《新民主义》,《教育 方针》,《教育法规》等. 从以上的训词和”报告”的内容看,其要点如下: [收稿日期】2005-02—22 【作者简介】苏明飞(1978一),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史 硕士研究生. ? 133?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总第131期) 1.遵循亲仁善邻之古训,联合日满,促成东亚和 平,建设东亚新秩序,以此指导学生. 2.实行新民主义,即克己一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 身,复礼一齐家新乡治国平天下. 3.宣扬日本文化,鼓吹大和民族,吹捧日本天皇是 “最高最大之神圣”,要人们崇拜和忠于日本天皇. 以上反动宣传,其目的就是要向教员灌输”民族 协和”,”中日亲善”,”中日提携”,”一德一心”,”共 存共荣”等奴化思想,妄图泯灭广大教员的民族意识 和反抗意识,使广大教员甘当日本侵略者的顺民,以维 护其法西斯统治. (二)向学生灌输奴化思想 日本侵略者把学生作为灌输奴化教育的重点.为 数不少的中国学生在殖民地化的学校里接受奴化思 想的灌输,身心发展受到严重的毒害和摧残. 1.宣扬”中日亲善”,”共存共荣”,”一德一心”, “同文同种”等反动思想.当日人侵占某一地区之后, 设立学校,改编教材,极力向学生进行反动宣传,对学 生施行奴化教育.教材的编写和选用都充满着”中日 亲善,共同防共”等奴化青少年的思想毒素.日伪烧毁 了学校中进步的具有民族意识的书籍,废止了”与新 国家建国精神相反之教科书或教材”,以淡化人民的 反抗意识,民族意识,直到消灭这些思想意识为止.在 中小学的教科书中均体现着:”日满不可分”和”复兴 礼教”振兴东洋道德的奴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 到感染.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向学生灌输这些反动思 想,日本侵略者强行推崇日语,把日语学习列为大,中, 小学的主课.日语课和日语教育在课程中占突出地位. 日语每周7课时,比”满语”多两课时,毕业时日语达 不到三等翻译水平,就不能毕业l3】.日本侵略者企图以 此改变中华民族的语言,彻底摧毁中国的文化. 2.在日常活动中灌输奴化教育.1940年,伪满洲 国傀儡皇帝溥仪下达了《国本奠定诏书》,其核心内容 就是以奉祀日本”天照大神”(日本人奉为大和民族 最原始的天神)作为国本.国家兴旺全靠”天照大神” 的保佑,说穿了就是靠日本帝国主义决定伪满洲国的 命运.这个所谓的诏书在教育界贯彻得十分坚决,将这 份诏书的基本精神用《国民训》的形式编成语录条文, 译成日文,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朝会时齐背一次,雷打不 动l3I.此外,”日满时期”的学校,在每周都要定时举行 升降日本和伪满洲国国旗的仪式,并要向日本天皇和 伪满洲国皇帝行90度鞠躬礼,宣读溥仪《访日回銮训 民诏书》,进行”日满一德一心”,”日满协和”的训 ? l34? 话;每当伪山西省学校开会时,必须举行升日本国旗仪 式,并唱日本国歌《君之代》;伪山西省公署教育厅还 要求各学校教唱伪国歌《卿云歌》.此外,伪山西省公 署还规定,各学校师生必须每周为日军”勤劳奉仕”一 天.”大东亚战争纪念日”,全体师生要整队前往所在 地日军建立的”神社”,”悼念”被中国抗日军民击毙 的日军将士,祈祷”圣战必胜”.朝拜”神社”,本来是 日本军国主义在其国内提倡穷兵黩武,鼓吹”武士道 精神”,愚弄日本人民的一种反动手段,这时也被日军 和汉奸搬来作为奴化中国青少年的手段.日本侵略者 在日常生活中灌输奴化教育还表现在学校按照日式教 学,低年级学生在路上遇见高年级学生要敬礼,同级学 生要相互敬礼,违者要受体罚I]】.所有这一切无不表明, 日本侵略者要在中国的学生心中强化”日满”的概念, 而逐渐淡忘自己的祖国,以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要把中国青少年培养成忠于日本天皇,没有反抗思想 和反抗行为的”忠良臣民”.这种伤害中国人民民族感 情的奴化教育充分暴露了其险恶的用心. 二,利用孑L孟之道推行奴化教育 “忠君”,”礼让”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伪满时期 儒家的这些思想却被曲解被利用,并带有浓厚的殖民 地文化的性质,成为日本在文化思想统治上的主要思 想武器. (一)对”忠君”思想的利用 儒家”忠君”思想的本真内涵应出自孔子.在孔子 所处的时代,”忠君”问题也就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问 题.孔子为确立君臣关系的道德行为准则做了许多系 统探索. 首先,孔子明确屏弃了”事君不二”,”从一而终” 的迂腐观念.孔子对管仲的评论已鲜明地表现了这一 立场.《论语?宪问》记载,”子贡同:’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日:’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 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也?”子贡和子路都对管仲的行为表示质疑,而孔子却 把管仲的功业提到”如其仁!如其仁”的高度加以赞 许,认为管仲完全不必拘泥小节,从死于一君.孔子及 其弟子,后来的孟子,荀子都不是只事一君,而是周游 列国,寻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事鲁定公及季桓子, 君,卿不听其言,即离鲁而适于宋,卫,陈,蔡.合则留, 不合则去.然在合与不合之间,却存在…条君臣际遇的 基本准则.孔子认为,合则留,并不是由于君主给予了 苏明飞等: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 臣子优厚的俸禄报酬,也不是由于某位君主容易侍奉, 而是谋求在治国理念上君臣达成共识,共同为国家社 稷谋福利.因此,孔子君臣关系论的第二层面内容定位 于”以道事君”方面.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 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孔子心目中的”道” 是崇高的个人志向与社会理想,在这里的涵义主要是 为政以德行仁,节用而爱人,简言之即利国利民.孔子 虽然说”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但孔子认为忠 不仅是对君主,还包含对一切人都以诚相待的意义.孔 子屡言”言忠信”,”主忠信”,主张”与人忠”,”子以 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都是把忠看成是 人人应具备的普遍性美德.第三,既然大臣是以道事 君,孔子就要求儒臣在行政层面限制君主个人私欲,引 导君主个人意志服从国家利益,反对君主个人独断专 行,损害人民普遍利益.根据一般政治学原理,在君主 专制政体条件下,如果君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 君主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就称为开明君主专制.如 果君主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不一致,甚至损害国 家利益来满足君主个人膨胀的私欲,此时就称为独裁 政体.孔子儒家虽然对君主绝对权力的合法性没有提 出质疑,但在君主政体的框架内坚决反对君主独裁,极 力把君主引向开明一途,在历史上仍有积极进步作用.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勿欺”是臣对君输诚相见,”犯之”则是不忌君主权 威,不计个人得失而加以纠正,反对.孔子与鲁定公论 “一 言兴邦”和”一言丧邦”时明确表示反对君主一人 说了算,对于君主”不善”之言要坚决违抗(见《论语? 子路》).最后,一般而论,孔子认为儒者从政应与君主 保持和谐关系,主张君臣互相尊重.”君使臣以礼” (《论语?八佾》),礼的实质是敬,同样,大臣也要”事君 尽礼”(《论语?八佾》),”事上也敬”(《论语?公冶 长》),可见君臣应该以礼相待,互相敬重. 由此便知,孔子把君主个人利欲与国家利益区分 开,主张通过事君而为社稷人民谋利,限制君主个人意 志,使僵硬的专制结构向开放的政权结构转化,对后世 有积极影响. 而日人对华灌输的所谓”忠君”思想却脱离了其 应然之态.如1934年5月29日,伪奉天省教育厅, “奉天省中小学校训练要目”,规定了对学生进行”明 忠孝”等思想训练. 关于”明忠孝”的目的是,”倘皆深明忠孝大义, 自能范围人心,整饬纲纪,而犯上作乱之举可免矣”. “所以正确的指导学生以伦理的观念,对家对国,均有 极热烈的爱忱,实是小学训育里一件非常重要的任 务”.”忠孝的实践事项”包括尊敬国旗,”要明白事 君的大义”,”对于王道要有彻底的信仰”等l0项. 这显然是对”忠君”思想的恶意篡改,日伪统治者 企图用封建忠孝思想束缚中小学生的活动,进而对我 民众进行愚昧统治,消磨我民众的民族意识. (二)对”礼让”思想的利用 日本殖民者篡改了儒家礼让的含义,尚礼让本是 国内或民族内部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并以强者 富者身份对他人或其他民族友好态度,决不是自己民 族甘受他人压迫时的忍让和屈辱求和.日本在东北进 行法西斯主义和殖民主义残酷统治,侵略者要求被压 迫者”尚礼让”的目的是维持殖民统治. 三,借助职业教育培养浅识奴隶 伪满职业教育在其整个教育体系中起步较晚,加 之东北实业学校在事变时纷纷关闭,日本侵略者为了 大规模地掠夺东北丰富的物质资源,急需通过职业教 育提供各种各样的,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职业技术人 员,所以职业教育尤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所重视,被 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日伪统治者看来,”职业学 校,可以说是国力增进的动力,是以养成有益于产业开 发之部门,及于国民生计有益之职业从事者”. (一)东北职业教育简况 伪满实行”新学制”后,职业学校有了一定发展, 学生有所增加.从1932年到1943年’,学生增加5424 名,几乎增长一倍.1943年男子职业学校中农科25 校,学生3672名,工科7校,学生3036名;商科l3 校,学生3694名.女子有l2所职业学校,学生l026 名.从1937年实行”新学制”起,除省立,私立外,又允 许县,旗,市设立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每周授课40学 时,按规定职业课占25学时,普通课占15学时,不过 各校安排都有一定弹性.每年有6o天的职业实习.此 外,在”满铁附属地”,日本殖民当局也重视职业教育 的发展,很早便在一些学堂附设了补习科,讲授一些商 业,农业和工业的生产知识,培养一定的生产技能. (二)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质一培养浅识奴隶 伪满洲国民生部教育司司长皆川I丰治在《满洲国 之教育》中说:”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是专授予职业上 的技术,以图养成机械的职业人,是以养成思想坚实, 国民信念旺盛的职业人为目的.”(皆川丰治:《满洲 国之教育》)所以,职业学校也是把奴化教育放在首位 的.在伪满洲国的《学制要纲》中规定的教育方针是: “遵照建国精神及访日宣昭之趣旨,以咸使体会日满 ? 135?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总第131期) 一 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及民族协和之精神,阐明东方 道德,尤致意于忠孝之大义,涵养旺盛之国民精神,陶 冶德性,并置重点于国民生活安定上所必需之实学,授 予知识技能,更图保护,增进身体之健康,养成忠良之 国民,为教育之方针.”在这一方针之下,职业教育也 必然突出殖民主义教育的奴化教育思想,积极鼓吹 “日满一德一心”,”日满不可分”,”民族协和”,以泯 灭青少年儿童的民族,国家之观念,把日本侵略者当作 国家的主人. 从伪满洲国职业学校的一些日常规程中,也可以 看到其奴化教育的性质.如在纪元节,天长节及明治节 应举行下列式典:1.校长,教师及学生合唱日本国歌;2. 校长,教师及学生向日本皇宫遥拜;3.校长奉读访日回 銮训民诏书;4.校长,教师及学生合唱奉答访日本民诏 书之歌;5.校长根据访日回銮训民诏书谨告圣旨之所 在,并致适合式日之训话:6.向日,满两国旗行最敬礼. 其目的是为了使中国人民没有反抗思想和能力,养成 奴隶思想,安于被统治地位,永远成为日本侵略者的 “顺民”.【5】蛐 四,奴化教育具有隐蔽性 奴化教育是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一种手段,虽然 这种教育侵略看起来并不像带血刺刀的武装侵略那 样野蛮残暴,但与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相比, 奴化教育更狡猾,更毒辣,更隐蔽,后果也更严重嘲. 伪满的教育大量吸取了在台湾,”关东州”的殖民 地教育和日本国内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伪满洲国 作为一个地区的阶段性的傀儡政权,对任何教育经验 和做法都是不能简单照搬或套用的.因此,如果把日本 殖民者教育侵略政策看为主体的话,它有一个”东北 化”的问题,即殖民当局必须考虑到:教育政策要适应 东北地区的实际,必须与东北的史地,人文及其它地区 性特点相结合,否则势必难以推行.这种结合是其教育 侵略政策隐蔽性特征的集中体现. 一 国初建首要的工作便是树立新的国家民族观 念,政治宗教信仰和文化心理.伪满洲国初建时,为了 使学生树立”满洲是独立国家,东北人是满洲人而非 中国人”的观念并使之根深蒂固,日伪当局便煞有介 事地进行”满洲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的论证工作.”满洲自肃慎至有清,有特殊风俗之礼 教,与中国习俗不同,文质异尚”,因而,”实为对峙独 立之根据”,”满洲族,蒙古族从太古直到近世,实为满 ? 136? 洲的活动主体,曾建有高句丽,渤海,辽,金,元,清等国 家…”故满洲民族,始终没有失掉独立的实在.”而 且,”满洲向不隶中国,……以长城东北自成一区,建 国之邦形成天然”l7l(蹦..为了使东北人在观念上得以 转变,日本侵略者便充分利用了东北地区与中原存在 民族差异,地理环境封闭,曾存在地方割据政权的特 点,并以之作为伪满”独立为国”的依据.把这种常识 性的认识与欺骗性论断结合在一起,虽然证据和观点 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比起空洞说教来有着更大 的迷惑性. 结束语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推行的奴化教育,给中 国人民及民族文化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它妄图扭 曲中国人民的精神,认敌人为父祖,视匪徒为亲朋,而 后使中国人民成为弱智强骨的炮灰或浅识奴隶.在日 本帝国主义长期高压政策的威逼下,广大中国人民不 敢也不能有异种思想,.只能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推行的 愚民政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之际,反思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有利于 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更加珍视和 平环境与友好之情. 【参考文献】 [1】李惠康.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化的特点一奴化思想教育【JJ_中 南林学院,2004,(3):123—126. [2】赵顺成.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奴化教育[JJ_北京电子科技 学院,2004,(3):101—102. p】王志东.发黄纪念册解密日寇奴化教育IN].辽沈晚报, 2005—08—16(8). 【4J杨凤霞,李慧娟.从”日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看日 本的侵略野心[J】.绥化师专,2002,(4):59—61. [5】马立武,赵伟.伪满洲国职业技术教育述评[AJ.刘兆伟.日 本殖民教育侵略史研究一纪念”9?18”70周年[c】.北京: 现代出版社,2002. [6】李莹.日本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对东北文化的影响[JJ.沈阳 航空工业学院,2004,(6):76—78. [7】陶双彬.试论日本在东北殖民教育政策的隐蔽性[AJ.刘兆 伟.日本殖民教育侵略史研究一纪念”9?18”70周年[c】.北 京:现代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伟】
/
本文档为【【doc】 论日本侵华时期的奴化教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