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2018-07-15 6页 doc 17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九十五集的新三国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看时感触良多,总觉得如哽在喉,不吐不快,但真到写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一拖再拖,终于下定决心写下来。 新三国在选材与立意上较原三国有了不少不同的地方,省略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情节,比如众所周知的桃园结义,精简了不少细节,比如七擒孟获只字不提,六出祁山也只选有代表性的讲了一下,至于最后部分感觉更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让人怀疑是不是预算不足。 以前看三国,还比较年轻,主要是看情节,看用计谋,对于华容道不杀曹操还耿耿于怀,心里总是想着...
【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新三国演义》观后感 九十五集的新三国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看时感触良多,总觉得如哽在喉,不吐不快,但真到写的时候,又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一拖再拖,终于下定决心写下来。 新三国在选材与立意上较原三国有了不少不同的地方,省略了一些耳熟能详的情节,比如众所周知的桃园结义,精简了不少细节,比如七擒孟获只字不提,六出祁山也只选有代性的讲了一下,至于最后部分感觉更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让人怀疑是不是预算不足。 以前看三国,还比较年轻,主要是看情节,看用计谋,对于华容道不杀曹操还耿耿于怀,心里总是想着曹操这个人这么奸,应该死,对于曹操几次侥幸逃生甚为惋惜。但现在看三国,更多的是一种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觉得当时历史这样发展有其合理之处。 首先,我在看三国中几个人物起兵的经历时,总不自觉地与现在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先来看曹操,曹操起兵时,家中还是有不少老底的,属于官二代、富二代,所以在起兵讨董卓时,能够一呼百应,另外,通过一次未遂的刺董事件,增加了影响力与号召力,让当时不少义士觉得曹操是个有前途的热血青年,陈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不惜抛妻别子,追随曹操。虽然陈宫后来看不过曹操杀掉其伯父一家,弃其而去,但从现在角度来看,当时曹操杀掉吕伯奢全家,也有其为难之处。你想,曹操当时的处境就相当于现在的全国A级通辑犯,可以说是草木皆兵,而且当时世风应该也不好,人与人之间难以互相信任,极有可能出现为了利益而被出卖的事情。你想啊,当年马加爵即使乔装打扮成乞丐,不还是被出租车司机为了赏金给认出来了吗。以曹操的性格,就跟现在的美国一样,如其被动挨打,不如先下手为强,所以不管伊拉克有没有生化武器,先打了再说。应了他那句宁肯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的名言。后来再杀吕伯奢虽说有点过,但也不过是斩草除根,免得人家一个孤老头生活无着。放到今天,也不能保证这样的人不会出现。后来曹操在其父支持下,揭竿而起,虽说有审时度势的味道,但多少有点逼上梁山,你想,一个全国通辑的杀人犯,除了拉支部队以自保,可还有其它路可走,这里还有一个疑问,以董卓当时的权势和性格,为什么没有抄灭曹操的九族,而让其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呢。 袁术跟袁绍等则属于典型的官二代、官三代,因为其家族四世三公,家世显赫,所以在讨董中被推为盟主。这些官二代的性格弱点在战争中也是显露无疑,一是骄横傲慢,喜欢以身世地位去看人,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对趋势不敏感,所以在曹操还没坐大以前,并不能有效地扼杀;二是目光短浅,贪图安乐,没有主见,容易朝令夕改,任人唯亲。当时,袁绍离天子比较近,但是却被曹操抢得先机,袁绍的考虑是怕把天子接过来,自己要听天子号令,不如自己一个人快活,并没有看到天子的利用价值,致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了天然的政治号召力,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虽然大家都知道天子发出的诏书都是曹操的意思,但当时大家基本势均力敌,在名义上又不能公开反对,否则容易给别人制造借口,成为众矢之的。袁术就是一个典型,他想趁自己还健在,撇开天子,过一把皇帝的瘾,以免死了享受不到,结果成为活靶子,提前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天子则属于典型家道中落的官二代,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虽然贵为天子,有个虚名,却始终摆脱不了遭人摆布的命运。就如同现在社会,有钱有权有实力别人会尊重你,如果什么都没有,不免沦为弃卒,无人问津。正应了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再来说说刘备,刘备则属于典型的穷二代,虽然其家族有辉煌的过去,但到他时,只能织草席卖鞋度日,被袁术袁绍们看不起。起步时,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地盘没地盘,只有不怕死敢拼命的二个弟兄,而且两个弟兄,一个是杀猪的,一个曾经是个混混,杀了人的。我有个疑问就是,这样的家庭出身,为什么刘、关、张三人个个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们既不是武将的后代,有家传的武功,又不是职业的武师,有过人的天赋,张飞武功高还有点说的 过去,因为天天杀猪,力气大,但刘备跟关羽的盖世武功又从何而来,又如何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因为拿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们就是一些普通百姓,工人、农民,即使有些业余爱好,也不至于高出常人许多。想那颜良、文丑可是河北名将,袁绍的杀手锏,不是关键场合不出马的人物,居然顶不住关羽几个回合,这有点说不过去。吕布厉害情有可原,毕竟人家是当兵的出身,武艺确实也不错,辕门射戟可见一般,但刘备跟关羽凭什么也这么牛呢, 刘备拿现在的观点来看,要资金没资金,要权力没权力,没有后台、没有好老爸,只有靠自己打拼,所以一开始活的很艰难。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替人打工,帮人看场混口饭吃,没有自己的根基,所以前面我们看到刘备屡败屡战,先后跟过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但话说回来,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下,刘备为什么还要屡败屡战呢,名声,在讨董卓时,刘备无兵马钱粮,只有三个人,但他也去了,因为他知道,在天下诸侯都在的场合,正是宣传自己的大好时机,虽然没有多大的作为,但通过关羽的温酒斩华雄,杀人立刀,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三兄弟也是爱国的,另外也间接让其它各路诸侯认识到他的价值,为自己日后顺利打工就业积下了本钱。虽然不自量力,但重在参与,通过参与宣传自己。你不参与,谁知道你,谁认识你,讨伐袁术时也是这样,其它各路诸侯都不去,他也跑去。因为刘备他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的名声来吸引人。我们在三国中多次看到,刘备经常推辞,推辞这推辞那,不是他不想要,而是不敢要,因为一旦要了别人的东西,收了别人的礼,他的名声就毁了,他就会什么都没有,即使有了也会保不住,所以,刘备把名声看的比生命都重要,因为这是他的立身之本,因为他需要这个来号召人。当时机成熟,他就开始不推了,比如进西川,他就不推了,因为他这时要了,天下人也不会说他了,他也不怕天下人说了,他已经有这个实力跟底气了。我小时看三国,看到刘备老是推辞,总感到不高兴,觉得这个人太笨了,到手的东西都不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刘备是太聪明了,因为当时把城池要让给他的,都是自己没有能力保住的,并没有谁主动自觉地把城池让给他,刘备当时无权无势,兵力又不足,如果拿到手,不但让天下人觉得他喜欢趁人之危,而且到手也很难保住,也给了别人光明正大从他身中夺走的理由。所以总是被动接受,最终还是保不住。拿到现在来说,就是作为穷二代的出身,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要有过人的本领,而且必须脚踏实地,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如果很轻易得来的成功也很容易轻易失去,因为自身还没有这个能力保住,必须经历一些挫折,受一些磨难,才能保的住、守的住,根基稳固。 再来看人才与事业的关系,曹操之所以能一步步做大,除了自身足智多谋,几个谋士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曹操败的几场战争,比如打马超、打赤壁,当时身边都没有重要的谋士给其提供合理意见。曹操的特点是,不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能对别人意见稍做修改,变成自己的意见,而且能够不受条条框框限制,灵活运用。所以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就没什么机会,曹操不在世,司马家族就能夺取天下。曹操爱才、惜才,所以手下人才众多,有许多重要的战争都是跟其尊重人才有关。比较有名的象深夜赤脚迎许攸,不杀关羽这些,还有有名的《短歌行》所表露出来的对人才的深深渴望。虽说曹操有其疑心重的一面,也有杀杨修的情节,但这是因为他用人的同时,也要觉得能控制你,如果不能控制,不如杀掉。杨修论说无论是官职还是个人影响,还远未到曹操要杀掉的地步,但杨修嘴太爱说了,不能保密,又经常接触机密文件,不杀掉要是泄露了军机就麻烦了,所以不能不杀,另外也对那些谋士起个示范,告诉大家,不要乱说话,我用你们,随时也可以杀你们,你们做好自己的事,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不要问。 刘备事业能够做大,跟得到诸葛亮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前后做个对比就很容易明白,没有得到诸葛亮以前,刘备被称为逃跑将军,得到诸葛亮以后,局面就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可以说刘备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自从得到徐庶后,刘备认识到了人才的价值,尝到了甜头,所以有三顾茅庐,因为他知道,没有人才,自己的事业很难开拓,张飞跟关羽虽勇,但毕竟还是武夫,运筹帏幄方面没有特长,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有人才帮自 己出主意、想办法。 其它几个势力手下都有不少的人才,但有的没有用好,有的没有听进去,象吕布、二袁这些人,最终都被消灭。 最后,说说个性跟事业的关系。做事业很重要的一点就在坚持,这一点在曹操身上体现的比较突出。好几次,曹操都到了弹尽粮绝的阶段,转眼就要退兵,但就因为最后的一点坚持,敌我态势出现了变化,反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书中大多都归结为曹操占尽天时,其实我认为跟个人性格因素也有很大关系。象在官渡之战,曹操本来已经粮草不继,马上就要撤兵,却等来了许攸来投,战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彻底击跨了袁绍。在打马超的战争中,曹操又巧秒地挑拔起马超跟韩遂的不和,从而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这些决策中,决策者最后的一点坚持,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 在三国中,还有比较深的一点映象就是,无论看起来多么强大的敌人,只要有耐心,等待敌人内部产生力量消长变化,敌人就不是不可战胜的。象官渡之战,袁绍强而曹操弱,当时号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而且兼有粮草充足,但最终是一败涂地。赤壁之战也是如此,当时曹操兵多将广,旌期遮天蔽日,而孙刘两家的联军加起来也不到曹操的一半,马上曹操就要渡江一统天下了,结果却被一把火把家底烧个精光。而在刘备为了报仇攻打江东时,已经打到了孙权的家门口,气势日盛,却被火烧连营,转瞬灰飞烟灭。这些敌人一开始都显得很强大,不可战胜,但最终却都被一击而溃
/
本文档为【【精品】《新三国演义》观后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