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趣味性探索

2017-09-07 8页 doc 21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趣味性探索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新探索 曹伟伟 江阴市顾山中学 214413 [内容提要] 本文从作者的亲身体会出发~陈述儿童学习心理及目前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存在问题~并探索性的从书籍设计的材料、造型结构、色彩、图形、互动性、装订等多角度的寻找解决方案。 关键词: 儿童、人性化、趣味性 书籍装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成果,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在材质上经历了甲骨、玉版、竹简木牍、缣帛、纸、等。还有各种兽皮、布匹等等。如今设计家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承载新锐的设计理念,...
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趣味性探索
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新探索 曹伟伟 江阴市顾山中学 214413 [内容提要] 本文从作者的亲身体会出发~陈述儿童学习心理及目前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存在问题~并探索性的从书籍设计的、造型结构、色彩、图形、互动性、装订等多角度的寻找解决。 关键词: 儿童、人性化、趣味性 书籍装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成果,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在材质上经历了甲骨、玉版、竹简木牍、缣帛、纸、等。还有各种兽皮、布匹等等。如今设计家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承载新锐的设计理念,佐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使装帧艺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风貌。书籍装帧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书籍的外部形态设计、印刷、印制材料的选择等今天的书籍设计更多元化的趋势也必然要带来教科书的变革出新,也为教科书的设计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使我们有条件向新技术挑战,为儿童教科书的设计提供科技及经济上的可行性。儿童教科书的未来应该更人性化、更趣味化。 一、儿童教育类书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这里说的儿童教育阶段指的是六至十四岁的、初中阶段。记得以前做实习老师的时候,开学发新书下来,学生最先翻看的往往是色彩鲜艳的美术书;最先接受的也往往是书本上图形传达出来的讯息,对于随书附送的劳技材料也会立即想知道用处,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以看出:儿童是希望看到令他们喜爱的教科书的。但观察现在的小学教科书,却存在着一些不适合儿童发展的问题。 1、对儿童学习心理关注较少 儿童学习心理跟成人有很大差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地学习的机会之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活动必须由一种情感性质的力量所激发,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引起学习动机。他强调,认知组织里建立起来的内在动机是首要的,奖励惩罚之类的外来强化并不起主要作用。 为此,皮亚杰提出了一个适度新颖的原则,认为给儿童学习的材料必须和儿童的己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这样才产生认知上的不协调和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自发地学习。皮亚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教师应该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 1 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 六岁至九岁是儿童在心理和智能上急速成长期,是其本身能力成长、学校教育的结果、观察与智性的经验累积、及学习所训练出的智性领域。形体概念的形成,来自儿童的视觉、触觉印象。当儿童受到新刺激、新经验时, 四十七明显表现其视觉印象而被列为视在测验1128名儿童中,约有百分之 觉型,有百分二十三倾向触觉型,其余百分之三十介乎两者 之间,无法明显地划分。而低年级小学课本体现了一定的视觉刺激,但插图和色彩灰暗缺少个性;鲜有触觉刺激,书籍外观都是普通的32开本或16开本,内页为平板的印刷体文字。 十岁至十二岁儿童,相当于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值具体运思期,并逐渐进入形式运思期,学生具有可逆性的思考特征,对具体事物能做到协调与内在化,若缺乏参考依据,学生只能获得无关而零碎的知觉形象。高年级学生在知觉发展上的另一个特征,已由视觉焦点集中化(只注意小部分),逐渐能注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根据研究,十二岁以上的学生具备了推理、归纳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小高学生倾向研究探索和发现,而他们面对毫无生气的白底黑字、密密麻麻的排列公式,一成不变,极易引起视觉疲劳,并且缺少自主操作的成就感。 2、给儿童造成使用的安全隐患 低年级儿童处于无自我保护意识状态,任何细小的疏忽都可能给其造成伤害。常见的32开本和16开本教科书都是直角边,且纸张薄而硬,易划伤身体,事实上此类事情常见于儿童中间。内页纸张安定性低、反射率高,易造成儿童的视疲劳,损伤眼睛;书籍重量大,学生的书包里每天装着十几本书,加上其他的文具,一个书包甚至将近5公斤,这势必给儿童稚嫩的双肩增加负担,影响身体发育。 总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除了近几年美术课本有较大改观,学生的教科书几乎没有变化,在书籍的设计形式上接近成人的阅读习惯和书籍装帧形式,这就不能在视觉触觉上直观的吸引儿童的认知,不能体现儿童教科书特有的个性特征。而未来儿童教育类书籍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安全、有趣、多功能、人性化。这几点,在目前的教育类图书中都没有合适的体现出来。 二 探索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 儿童书籍的设计与书中所表达的内涵相适应,使书更具有趣味性,而知识性通过趣味性得到表现,产生趣味信息,引起孩子的趣感效应,达到容易接受的目的,是儿童书籍设计的秘诀。根据儿童认知的特性和心理反映,要在设计中体现儿童书籍和成人书籍的设计风格的不同,可以从书籍设计的材料、造型结构、色彩、图形、互动性、装订等方面探索新方向。 1、材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任何微小的不合理设计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伤害,所以儿童教育类书籍的设计更应该强调安全、科学。 在印制材料的性格的选择和把握上,要兼顾材料的视觉感受和触觉经验感受,选用能让照片、绘图、文字还原性好、再现性强、安定性稳、反射率 2 低、使读者不容易疲劳的纸张(如东汉的蔡侯纸、埃及的沙草纸、古罗马羊皮纸„„)。材料的性格与表达内容更具统一性,纸张材料更加注重多样化组合,还要兼顾实用性和安全性,选用耐磨损、易携带、易清洗、手感轻柔边角不锋利的材质。如塑料、棉布、有韧性的纸张等。目前有一种可以用水洗涤、很有环保概念、又很安全、玩法千变万化的“布书”,这种“布书”有多种形态,有的是魔术方块,有的是壁饰,也有的制成一本本的书籍,只不过,一般书本用纸张装钉,布书则是以棉布和不织布缝制。除了具教育功能外,它又很安全,小朋友不易吞食发生意外。还可以重复使用,小学低年级的教科书也可以借鉴布书的制作材料。 2、造型结构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物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物的功能及形态来传达的。人们在创造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一定的形态,而形态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性格,就如同它从此有了生命力。人们在使用物的过程中,会得到种种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这是人对外界事物产生的直观认识,被称为认识的感性阶段。当设计使产品在外观、肌理、触觉对人的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产品具有了“人情味”时,我们称之为感性设计。 将人文的感性色彩加诸书籍中,可以增加亲和力与感染力。例如为了减小书角对儿童的某种挤压或伤害,对书角做圆形化的处理,就是很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教科书的造型甚至可以更卡通化,作一些更夸张的造型改变,比如以各种水果、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为基本型,在内页的文字处理上采用变化形式多样而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一方面可以让儿童自然接受书法字帖,获得直观感受,另一方面缓解儿童对书本学习的抗拒感。 还有一本关于小汽车的故事书,开本的外型就是一部小汽车,有两个会滚动的轮子,儿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把书立起来,推动小车向前滑行。直观的形象容易使儿童接受,它既形象的体现了书籍的内容,又具有趣味性。 也可以尝试课本的相对唯一性,即同一个班级的书本造型不同,使儿童在获得“唯一性”的满足感后对书籍产生亲切感,既而自然的学会爱护书籍。 设计师乔纳森.巴恩布鲁克与画家戴米恩荷思合作的儿童读物《我想与每个人永远在一起,走遍天涯海角》,在内页一角有作者用蜡笔写的签名,在浏览书的时候会接触到一系列的按钮、弹球、棍棒。书中有一页某个场景有一幅绘画:按一个标签改变场景,按动按钮能使新的图片出现,这使得孩子在动手控制场景时显得很兴奋,更妙的是游戏可以不断的重复。儿童在学习一些场景类课文就可以借鉴这类图书的设计,让孩子在游戏中真切的体会环境和场景。 3、色彩 成人书籍设计强调色彩的个性,在具体运用方面则大量使用复色;而在儿童方面不但要强调色彩的主基调和单纯性,而且也要有色彩方面的起伏和节奏感。同时也要追求一些小节上的变化,也可以结合内容的要求进行对比,也可以在一个色系里进行色感上的协调。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来说,直观 3 的色彩图形更能使他们获得直接认知,比如要让儿童认识区分红领巾和红枫叶,那就必然要通过直观的色彩对比获得结果。在封面及整个内页的设计上都可以使用单纯的自然色组合。内页的插图应该用印刷清晰的颜色代替以往只是有个“色相”的色彩指示。使儿童在学习初期就对色彩有直接而准确的认识。色彩通常依附于具体的形态、材质上展现出来。 4、图形 儿童形体概念的形成来自于儿童的视觉触觉印象。从这个特征看去,儿童书籍应该具有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功能,要有符合儿童审美观点的图形符号,是儿童能在亲切舒适的视觉触觉享受中获得文化知识。可以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图像,在处理手法上使用如蜡笔、彩色水笔等表现形式以及一些有肌理效果的立体图案用来强化不同物质的特性。如在学习“粗糙-细滑”等词语时,附带砂纸和丝绸等质感的图形,能更容易的让儿童感知两组词语的区别。 5、互动性 书本一直以来本人们誉为“不说话的老师”,意指人们通过阅读获得文化知识和情感体验,作者和阅读者通过文字的传达产生共鸣。这种沟通,实际上还可以更具体化更人性化,打破书的“沉默”。在设计中加入互动性元素,让作者带给读者更丰富的认知体验,使得书这个“老师”变的亲切。例如针对儿童在阅读学习时的不良习惯,设计者可以做一个装置:当儿童靠书本太近时发出警告声,或者利用光学变色的原理令其不能继续阅读,从而改变不良阅读习惯;还有例如《猜猜看我是谁》讲的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为了给孩子造成悬念,同时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每一页都有一个折起的部分,它和展开页连成一个画面,告诉小读者有一种动物小时候的特征,让大家猜猜看它长大后是谁。折叠部分打开后也与展开页连为一幅不同性质的画,那就是谜底。书本的设计形式充满趣味感,充分调动起孩子的求知欲望,特别受小朋友的喜爱。 6、装订 记得小时候做作业时需要抄录课本上的内容时,往往用重物压住一侧书角,勾着头查看那些被装订线挡住的文字,甚至不得不腾出一只手用力扒开两边书页,非常的不方便,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仍然屡见不鲜。如果把书本设计成折页活页装,可以自由伸缩翻转,是不是便利的多呢, 针对目前学生的书包过重的现状,我们可以设计出活动书页的课本,学生可以自己重新排列,自行装订,放学回家只带需要复习到的那几页课文,并配备其他各种材料的封面,以适应不同的天气环境变化,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书包的重量,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三 未来儿童教育类书籍的发展必将走向多元化、人性化 越来越多的设计家们关注书籍的人性化设计了,书籍在完成提供人们阅读的功能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乐趣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带给人们的心理体验了。儿童教育类书籍的设计也必然要朝着 4 这个方向发展,使得儿童能更自主的学习、游戏。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书籍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儿童去动手、动脑观察探索外部世界;或者营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当然,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现在我们还没有条件对儿童教育类书籍做更大范围的设计调整,但是综观历史,科学的进步必然会促进文明的发展,我们可以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儿童就可以用上他们喜爱的适合他们发 ”时代的到来,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书籍被一块小展成长的教科书。随着“e 小的芯片所替代,这也挺值得期待的吧~至少没有被沉重的书包压弯背的孩子们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正逐渐的关注身边随手可得的贴心变化,层出不穷的概念书,向人们描绘了未来美好的书籍阅读方式。儿童教育类书籍也必然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变革出新,相信必将朝着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方向发展。 参考书目: 《装帧设计》 〈英国〉罗杰•福塞特,唐编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当代中国书籍设计》 吕敬人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国际书籍装帧精品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著 ,,,,,,,,,, 《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与英海尔德 商务印书局 ,,,,年版 《儿童心理解读》 宋宁 江苏科技出版社 ,,,,,,,,01 《设计百年—20世纪平面设计的先驱》 杰里米.安斯利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05-02-01 《从吃粽子到儿童图书设计》 张子丰 敏思博客 2004-12-16 中国书籍设计网 5 6
/
本文档为【儿童教育类书籍设计的趣味性探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