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7-10-23 42页 doc 68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新德育的构建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中心小学 刘琪执笔 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 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 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多以说教式为主,教育者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很 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和内心体验出发,采取的方式也多以批评、训斥、讽刺、挖 苦、惩罚等手段为主,缺乏人性的关怀...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新德育的构建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中心小学 刘琪执笔 教育可以研究,行为可以重复,但人的生命不可能重来,童年的时光是一生 中最宝贵的岁月。所有教育行为都要以尊重生命,关爱个体为根本立足点与出发 点,以教育者特有的良心与责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多以说教式为主,教育者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很 少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和内心体验出发,采取的方式也多以批评、训斥、讽刺、挖 苦、惩罚等手段为主,缺乏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思想和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家 长教育意识和维权意识比较淡薄的农村小学,及农村小学教师长期沿袭的比较落 后的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为此,我们力求在农村小学学校范围内构建以“生命 化教育为基点的新德育”的框架,以尊重人的生命、保护人的生命、相信人的生 命和敬畏人的生命为根本,进而去关爱人的生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 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其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 之及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并始终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极目标的 可持续的生命关怀型新德育框架结构的体系,建立多向、平等、自由、民主的伙 伴式师生关系。 教育就是润泽、成全生命。教育的进步强调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以人为终 极目标,意味着对许多制度需要重新审视,看看它是否有助于人的成全。因此, 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师、教材等传统的途径, 学生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很容易受到社会上新奇事物(如网络、游戏等)的吸引 而无法自拔,以至于给学生自身、他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带来冲击和负面的影响, 也使得一些自制力薄弱和道德观念模糊的学生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或遗憾,自毁 前程,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潜在的危害。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 或杀死亲生父母的报道,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正处于儿童或少年时期的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 第 1 页 共 21 页 择?是他们一时情绪冲动昏了头脑?还是生活本身对他们有什么不公,让他们失 去信心和希望,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 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我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除了家庭期望 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等大家所共知的因素以外,与我们一直缺乏对生命的教育, 即在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方面有 很大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学校教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导和帮助青少年 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道 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又由于孩子在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得不到及时指 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使一些学生不断产生心理 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不良现象,这一点在农村学校严重缺失,一方面缺 少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的有经验的“校园心理专家”,另一方面学校缺少心理咨 询室(可保护学生的隐私),或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就是一个摆设,起不到它 应有的指导作用,还有就是农村学校和家长还是把学生分数看得重一些,往往学 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也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非 常不利。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实践,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 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正确地对待学习、 对待同学间的交往、对待他人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 。家庭教育在总体上和学生的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或期望值过高、或漠不关心、或过分包揽、或放任 自流,忽视孩子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的需求,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缺乏 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也加剧了部分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农村小学, 现在多数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任性、调皮、 听不进去别人的批评和意见、自我为中心等等。因此,引导家庭开展科学、正确 的生命化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互助、共同担负 培养孩子责任的职责和需要。 。多年来,有很多的国内外中小学在实施生命化教育方面,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一些生命化教 育的先行者如黄克剑、张文质等老师在生命化教育的内容、形式、感悟、体验、 第 2 页 共 21 页 做法等方面通过他们的实验学校(多数为偏远的农村学校)已经有了很大突破和 成功经验,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和值得借鉴的。而基于生命化教育的新德 育形式正是基于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适应现代学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要 求,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发展的。因此,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的 新德育实质上是一种尊重学生生命发展规律和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 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研究对象:徐州市铜山县张集镇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2007年学生共 714名,2008年学生共614名,2009年学生共613名)。 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课题组成员现有的研究能力和水 平,主要采用了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的思想和方法,即行动研究法,辅 之以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 1。通过广泛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理论与信息资料,组 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或通过徐州市“十一五”课题管理博客平台进行学习,为课题 的实践和研究提高依据和研究借鉴,不断拓宽课题组老师的研究视野,学习和借 鉴已有的对本课题研究有帮助的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经验和实践成果,用于更好地 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把握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提高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针 对性,并通过与本课题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吸收先进理念解决有关疑问,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2。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选取不同年级的带有代表性 和典型性的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教师对其进行跟踪研究和调查分析,并通过徐州 市“十一五”课题管理博客及时师生交往、访谈、调查的情况,以教育叙事 或教育思考的记录方式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后续指导研究的支 持,同时通过个案研究增进师生之间的交往,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 功的快乐,以教师独有的关怀和启发引导教育,呵护学生的心灵,润泽学生的生 命,开启学生智慧。 3。叙事研究法是本课题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 研究方法。通过详实地记录师生、生生之间的日常交往和心灵对话,引发教师的 第 3 页 共 21 页 思考并努力改正自身存在的教育问题与不足,力求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相信学 生、关怀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民主、平等、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和交流 空间,并通过教师自身的改变和言行给学生树立示范和榜样作用,促进师生的共 同发展和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落实。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新德育的构建研究” (以下简称:“生命化德育),是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甚至是对 自然(物)有一种感恩之心,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开发 学生的生命潜能,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为受教育者提升生命质量和终身幸福感 奠定基础。 1、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潜在教育影响; 2、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在小学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3、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4、构建农村小学生命化德育的新载体; 5、农村小学对生命化教育的漠视与重塑引领。 研究重点: 本课题主要是立足于我校现有的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赋予 无声的生命化的教育意义,把“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潜在教育影 响”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其次是“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在小学各科教学中的 渗透和运用”及“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作为 第二个重点内容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德育活动的新载体来引领和探 究生命化德育的构建过程。 本课题自2006年3月—12月开始积极准备并着手申报,2007年3月被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复为徐州市“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同月学校成立了“生 命化德育”课题领导小组,曹玉辉校长任课题组负责人,刘琪主任兼任课题组具 体实施组长,课题研究初共有课题组成员10人,后来因研究需要又增加了2人, 现在本课题共有课题组成员12人(不包括课题主持人)。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课题组成员能够积极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和任务,凝心聚力,团结合作,勇于实 第 4 页 共 21 页 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用心灵去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点化和润泽学生的生命,在独有的校园环境文化中去浸润学生的童年,在小学各 科的教学中去渗透对学生的爱和关注,开启学生的智慧,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与 感受,逐步实施并构建生命化的农村小学新德育。 校园是学生赖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载体,校园生活的快乐与否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与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试图在农村小学的校园内构建 一种独有的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文化(包括物质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让生命化 的教育气息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优秀的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所谓的优秀物质环 境并不等同于“优越的物质环境”,这里所指的是生命化的物质环境。生命化的 物质环境对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 人格,给学生一种精神向上的力量。因此,铜山县张集镇中心小学(本课题研究 依托的实验学校)在原有校园物质环境的基础上,又重点建造了“景点式”的富 有生命力和内涵性的物质环境,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和美的教育引领(具体的生 命化的物质环境文化参见《让生命开花》一书第四章“校园有大美”)。 当“生命化德育”课题研究植根于张集镇中心小学这所农村小学优质土壤的 时候,我们鲜明地提出“培养具有民族根基的现代人”这一赋予生命感和时代感 的理念文化,来统领和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在此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 们确立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即“人人有才艺,人人能成功”;学校的校训:即“开 启智慧,润泽生命”;学校的校风:即“厚德、睿智、求学、进取”;学校的教风: 即“乐学奉献、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学校的学风:即“乐学、勤 学、会学”。我们教育始终不能遗忘和忽略人生命的存在,也因为人生命的独特、 丰富、多样,使教育变得富有魅力,任何教育的探索都永无止境。 因此,我们时刻谨记:教育应是生命的教育,学校应是生命的学校,只有我 们的思想和理念也有了生命化的意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回归。 学校制度一般是用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和行动的,而生命化的制 第 5 页 共 21 页 度则是用来指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追求的是对人生命体的关注和内 心需要的关怀。因此,我们提出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让每一件看似简单的 小事都当成认真的事去做,当成重要的事情去做,因为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对小学 生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心灵的触动是深刻的。为此,我们要求课题组的每一位老 师又延伸到全校所有教师都要积极落实教师每天要做到的十件事:即早上到学 校,进班级看看,学生是否到齐了?收上家庭作业,谁没及时交,为什么?晨会 课上,讲个故事或回顾总结一下班级常规情况;上课前,要准备一些教学用具; 下课了,和学生交谈几句,点拨一下;有点时间,想一想明天的课怎么上?几个 人交流一下教育趣事或气事;中午到学校,进班级组织一下,可能有学生吵闹; 批改课堂作业,记录一些错误的和优秀的案例;平时想收集一些试题,布置家庭 作业用;放学了,提醒一下学生回家别忘写作业。通过落实真正地把学生的教育 和教师以身作则的行为培养放在第一位。 校园舆论环境是校园精神环境的根茎。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外界的刺激和物质文化不如对他的精神激励和影响来得更加深刻。为此,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精 神层面的生命力,积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精神环境和氛围。如每周 一全校师生在国旗下庄严肃立,聆听同学、老师代表声情并茂的“国旗下讲话”; 每月每个班级的学生自制一份风格各异的手抄小报(如找春天,我的梦想等); 还有学校的“七彩桥广播站”每当清晨、中午、晚学给学生送去的一首首温暖而 又熟悉的歌曲;学校随处可见、随手可及的多彩图书架上的精品书籍为学生送去 的精神食粮,不管是何时何地只要是学生愿意他们就可以享受到精神的大餐;及 每月评出的“五星级”优秀班级、文明礼仪“小标兵”、“学习标兵”、“进步标兵”、 “微笑天使”、“读书之星”、“绘画小能手”、“小小歌唱家”等,通过板报、橱窗、 集体晨会等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最近的发展区找到属 于自己的生命的精彩。 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德育只有在 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处处发挥着教育影响,包括课内和课外,学校和家庭,家庭 和社会,学校和社会,外表和心灵等,才有现实和更深远的意义。 第 6 页 共 21 页 然而,在一些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德育或是“写在学校工作计划里 的一句空话”(像“以德育为首”等停留在纸面上的工作),或是“做给上级主管 部门看的一个花瓶”(上级领导来检查了,搞几次“突击教育”,缺乏持续性教育), 又或是“分给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的一种责任”(德育似乎成了德育处领导的职责, 成了个别人的事,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学校德育越来越多的被异化为简单的、 说教的“思想教育”和活动式的“品德教育”。其实,学校德育也应是快乐的、 幸福的、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潜移默化的,且是无处不在的。 2007年3月起我们开始全面实施的“生命化德育”相比较传统德育而言,更 加关注人的生命成长与心灵需要,在开启学生智慧的同时,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和行动指南。 1、 校本课程因其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易于形成自己的特色,深受学生的喜 爱,再加上其独特的课程优势,日益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因此,我们以书法 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特色,充分挖掘书法校本课程中的德育因子,发挥其独具的 德育优势,从学生现实的心理需要出发,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和意志品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修炼。 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我们通过开发书法课程,让学生领会汉字文 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 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充分发挥书法课程的“育德功能”。同时,学生在习 字的过程中,从篆书的古雅朴厚,隶书的沉雄遒劲,楷书的严整瑰丽,行书的秀 娟活泼,草书的奔放奇逸,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信息,培养了学生对待任何事情和 遇到挫折有一种高度认真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顺气静心的心性。学生也正 是在这种精神镇定、姿势端正、持之以恒的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中,获得了韧劲 与耐力,形成了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获 得自我修炼、自我提高与自我发展的可能。 。 2006年起,学校先后为每个班级添置了电视机、DVD视频播放机和录音机, 学校建立了闭路影视控制和播放系统,及两个多媒体视听播放和演示报告厅。这 些都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第 7 页 共 21 页 为充分发挥这些设备和设施的作用,把德育贯穿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去,指 引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开始在课题研究中全面推行“优秀影视欣赏 播放周”活动,即把每月的第一周定为“优秀影视欣赏播放周”。针对学生比较 喜闻乐见的、对学生成长有一定启迪和教育意义的古今优秀影视作品,进行精心 挑选,按时定期播放,将人类积淀下来的优秀影视传统文化和精神转化为学生易 于接受的、感兴趣的、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可直接利用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良好 品质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我们有选择、有目的地给学生播放了优秀影视课本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小 兵张嘎》,优秀影视动漫作品《宝莲灯》、《狮子王》、《灰姑娘》,优秀影视革命题 材作品《开国大典》、《周恩来》、《张思德》,等等。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优秀影视 作品,与剧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认识了真善美和假丑恶,深刻体会了先辈们为 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及一些优秀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智 慧、乐观的积极精神,真善美的种子通过鲜明的艺术作品植根在学生的心中,指 引着学生人生的方向和成长。经过对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后的调查及学生所写 的优秀影视欣赏读后感,我们发现:有74.3%的学生喜欢观看历史和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并能从中感受到无数先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 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有86.5%的学 生喜欢观看卡通、动漫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中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居多,又以一至 三年级的学生最多,这部分学生除了对卡通、动漫作品的表现形式所吸引外,学 生都喜欢片中的“正面人物(动物)”的聪明才智或机灵可爱,表现了学生对正 义、美好、智慧的向往和心理反映。 此外,我们还把这项富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向学生和家 长重点推荐了优秀影视电视作品《暖春》,以一个孤苦女孩的成长经历,向学生、 家长和社会昭示人性的美好和和谐的重要。 。 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载体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物质载体的育人功能,对学生 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重点打造了以 校园景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物质环境,因势利导,就势取形,依形造势,彰显生 命,使校园的一切都充满生命的律动和活力。如“幽韻园”(其“幽韻”二字为 著名书法家王冰石先生所题)、“荷竹亭”、“清晓园”、“茗书苑”、“兰亭 第 8 页 共 21 页 广场”、“东坡广场”、“孔子林”、“六艺柱”、“厚积壁”等富有人文底蕴 的建筑景点,一花一木皆随地取之,再配以青竹、石桌、石凳,动静相生,情趣 相携,再现出一种“流动之美”,校园俨然成了一个创造神奇又富于变化的环境 场,“生命化德育”的理念在得到了诠释的同时,学生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的 熏陶和影响。(这在上面的叙述中已经初步介绍过,这里不作重点累述。) 在小学阶段的知识学习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最为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在这一阶 段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关怀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绝不体罚和变相体 罚任何一个学生(包括所谓的“后进生”、“差生” )。我们认为教育的责任并不 都在学生自身,有时老师有没有责任,家长有没有责任,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把责 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呢?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就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在 教师的关怀和教育下获得改变,获得发展,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和勇气,这就要 在各科教学的实践中体现和渗透生命化教育的思想。 。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每一个学生都 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因此,我们教师 在各科教育教学中始终把对学生的尊重、关怀、引导、激励放在第一位。面对学 生的“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我们就通过改变教育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表扬优点等办法帮助学生转变对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在 我们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下及不断地践行“生命化的教育思想”,课堂上不遵守纪 律、开小差的学生少了,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认真的学生多了,学生和教师走得 更近了,且关系更融洽了。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和学生行为关系的场域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我们变“教师唱独角 戏”为“师生同台竞技”。课堂上,教师口授、说教的内容少了,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时间多了,师生合作互助的机会多了,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场、学习场;其次我们从“关注优秀生或后进生”为“关注 每一个学生”。在对四年级86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有63名学生希望每天都得 到老师的关注,占被调查学生的73.3%。特别是处在中间位置的中等生(学习上),更渴望能够得到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关注。再次我们变“批评”为“鼓励”。面 第 9 页 共 21 页 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多采取批评或说教的方式,学生一时听话了或默不 作声,但这并不表示学生就接受了老师对他的批评(说教)。相反,这位学生的 心里可能“不服”或“产生对老师的怨恨”。学生毕竟是处于行为、心理等各方 面还未成熟和健全的孩子,因此,我们对待这样的孩子多采取“鼓励”的方式。 如“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多注意观察,多注意倾听,那你就能学得更好。”,“没关 系,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等。 。目前,师生交往的习惯和方式多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是受教育者,而教师则成了“权 威”,成了“裁判者”。师生关系仅仅停留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层面上,不能起到 互相促进、互相沟通、互相启发的作用。因此,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改变 了传统的“师—生”单向关系为现在的“师 生”双向关系。即学生是师生 关系的主体,是师生交往的最大受益者,学生在获得成长的同时教师也获得了发 展。学生与教师的交往是主动的,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也是无 时不在的。我们的学生课堂上可以自由地向老师提出疑问,我们鼓励学生“错了 也没有关系,要敢于发问和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什么学习问题,作业问题, 生活问题,疑难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到老师或给老师打电话进行沟通与交流(每 个学期初,老师都会向班级学生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我们老师会给予学生最 大的帮助。在我们学校常常会看到很多的老师在课间或课外的时间里,老师与学 生一起热烈、开心的交流或聊天,老师脸上带着笑容,语气轻柔缓和又伴有关心、 呵护之情,学生则心情放松、毫无紧张之感,师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下谈学习、 聊成长、话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已经初步形成。 。如果说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和方式、师生交往的习惯和方式之改变是渗透生命化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的话,那么关注学生 的个性心理和成长也是渗透生命化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教育和教 学中,我们始终把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心灵的成长当作教育的一项头等大事来抓。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认为:“在应试教育仍为主流文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成绩或分 数是必要的,但是学生的心理和心灵的滋养更是重要的。前者相比较后者,后者 对学生一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各科教学中开展了“三 多”心灵体验活动: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问题,多从学生当时的心理情境出发 理解问题,多以儿童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从学生心理和成长的多个侧面,关注 第 10 页 共 21 页 学生的生命成长,分析学生的心理反映,用教师特有的“微笑、亲和、赞赏”的 榜样优势,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有责任心、有感恩心、有学习力、有创造 力的一代新人。 下面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所记录的一段教学随笔,以此为 镜。 无法预约的精彩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当精彩不期而至的时候,作为一个有“动态生成”意识的教师,不要让它擦肩而 过,而是要敏锐地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和教学内容,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致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 智慧的火花,涌现出新的问题与答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题目内容:将16把椅子摆成一个圆圈,依次编上1到16号。现有一个人从第一号椅子顺时针前进213把椅子,再逆时针前进285把椅子,又顺时针前进213把椅子,再逆时针前进285把椅子,又顺时针前进12把椅子,这时他到了第几号椅子?(执教:乔继萍老师 内容: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周期问题》) 同学们独立解答后,全班进行交流。 赵一鸣同学边说边站了起来,“285-213=72,然后用72?16=4„„8,8×2=16,16-12=4,这个人就到了第13号椅子。” “哈哈哈哈!”没等赵一鸣说完,全班同学了笑起来,想想也不怪大家,这 个赵一鸣实在是太一般,语文课中汉语拼音不认识,更是一塌糊涂,唯独数 学还跟得上,但绝不是出类拔萃,平时思考问题欠周全,容易激动,有什么见解 站起来便说,往往使大家哄堂大笑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说的不对,时间长了,大家 习惯了赵一鸣的荒唐想法,赵一鸣也习惯了大家的哄堂大笑。接着又有几位同学 发言。 生1:根据题意,先确定第一次顺时针前进到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上 确定第一次逆时针前进到的位置,再在这时的位置上确定第二次顺时针前进的位 置„„如此操作下去,就可以找到他到了第几号椅子。 生2:用数个数的方法是可以的,但这种方法太麻烦了,我有更简洁的方法, 先比较一次顺时针和一次逆时针运动后位置的差数,285-213=72,然后用72×2-12=132,132?16=8„„4说明这个人逆时针与顺时针前进抵消相同的位置后, 第 11 页 共 21 页 又逆时针前进了8圈再多前进了4个位置。因此从一个周期开始数4个数,就是第四把椅子。(答案也是第4把椅子。) 不少同学纷纷点头同意生2的思路。我没有表态,沉默了一会之后,杨勇振 同学发言了:我的方法和第二个同学的方法差不多,就是最后一步不一样,因为 这个人逆时针与顺时针前进抵消相同的位置后,又逆时针前进了8圈再多前进了4个位置。应该逆时针从一个周期数4个数,就是第13把椅子。 赵柳同学也发言:我也同意杨勇振的意见,要逆时针数,是第13号椅子。我仍然没有表态,看得出大家在思考,沉默了一会之后,纷纷举手发言,同意杨 勇振和赵柳的意见,是第13号而不是第4号。 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赵一鸣同学做的对不对,请他说说自己的思路。赵一鸣 又一次自信的站起来,表述了自己的思路,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不禁感叹,在生成面前我因预设不充分而差点儿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差点儿与精彩擦肩而过。这件事让我深深的反思。 赵一鸣同学是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我根本没想到他还会有什么新颖而巧妙 的解法。如果当时是一位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我想我肯定会让他说说理由的。 由此我终于知道,我居然是那种好像很会讲新课程理念但并没有具体落实到行动 中去的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 生,要做到这些,关键是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试想,没有对每一位学生的爱, 就不可能耐心倾听学生的甚至是断断续续的发言;没有对每一位学生的爱,就不 可能允许课堂上出现与教师想法相左、与常规相悖的声音。 从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我们不难感悟出:教师在教学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切实的行动?是优秀生就都“优秀”吗?是中等生或是 “后进生”就一定是后进吗?不管是优秀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有自己 的思考,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相信和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大胆地思考和表 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从中让学生学会筛选和学习。尤其是对学生的“异想 天开”的答案,教师不要过早地做出简单判断,不要急于主观猜测,简单评价, 草率收场,而应耐心倾听,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或许学生富 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面对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关键是我们教师 要拥有一双慧眼,热情地伸出自己的双手,不要让精彩与您擦肩而过!同时也给 予学生更多的自信,让他们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第 12 页 共 21 页 当我们再度走进课堂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的课堂不再涛声依旧:教师的 角色正在悄悄地转变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更加民主、 开放,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而具有个性,学习真正成为师生和谐的心灵对话。 自从徐州市教科所通过课题管理博客来管理“十一五”课题的研究过程的那 一日起,我们便开始积极响教科所的号召,并通过在徐州市“十一五”课题管理 博客上建立“生命化德育”课题研究博客来记录我们的实践足迹。时至今日,我 们的思考和实践从未停止过,虽不能说我们记录下的东西能够反映我们课题研究 的全部,但是我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每周或是每天都是用我们的头脑、内心及 笔或是键盘记录下我们的思考和实践,一点一滴,一点一滴,课题组老师从刚开 始的几十个字的教育随笔或是思考,慢慢地到后来的一百多字、二三百字,再到 现在的几百字、一千多字甚至是几千字,我们老师在实践中慢慢地学会了思考, 然后再带着思考再去实践,也就是在思考和实践的反复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慢 慢地成长起来。 目前,截止2009年4月10日上午8:03分,我们课题组教师共同撰写与本 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思考、个案研究、读书学习笔记等共计629篇, 且本课题博客的回复与评论计718篇,网友访问25461人次。2007年11月徐州 市教科所在铁路文化宫召开的市“十一五”课题主持人培训会上,我们的课题博 客以书面的形式首次受到了表扬,并排在全市所有课题研究博客的前列,回来后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以此作为课题研究坚持不懈的动力,带着上级教育科研领导的 信任和嘱托及对学生和教育满腔的爱,我们在一天天的坚持中度过了两年多的日 日夜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真正领悟到了科研的魅力和力量,并将会不断 地坚持下去,即使课题研究结题以后,我想我们仍需要生命化教育的理想和实践, 我们也不曾抛掉我们的教育信念和对农村小学教育的不懈追求。 2007年11月7日铜山县教科所在“徐州教育信息网”之“课题管理”栏目 内建立了“铜山县教科所课题管理群”,我们又率先加入了“铜山县教科所课题 管理群”,带领课题组的老师严格地按照县教科所的要求积极地主动地完成任务, 从不懈怠。后来,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张集镇小 学中心校的领导为了给课题组的老师们鼓劲,2007年11月30日刘琪、刘维、杨玲、苗学芹、陈娟五位老师还被评为张集镇小学“2007年度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第 13 页 共 21 页 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在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指导下,在上级科研部门、学校及家长 的大力支持下,在科研专家的思想引领下,在“生命化德育”课题组成员的共同 努力下,课题组严格按照每个阶段制定的研究计划和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加 强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课题研究进展顺利,课题博客撰写及时,实践 效果明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目标和思路,立足我校教育现状和师生精神状态,我们对学校生命化德育 机制进行了重新构思和设计: (1)充分发挥我校特有的校园景点环境文化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学 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和影响,学会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 (2)在实施环境教育机制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完善校园保障机制、开发机 制、主题教育机制及活动机制等,尽可能利用学生在校内的不同空间和时间,采 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 (3)尽可能改变学校师生的生命状态和行走方式,我们建立了促进师生生 命成长发展机制。包括激发师生内在的生命意识和动力,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 生命,学会感恩生命和感恩自然,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我们的责任 与理想”集体班会,感谢母亲,善待自然,走进蔬菜大棚体验劳动生活等,为全 面促进学校师生的精神成长和提升师生的幸福生活指数奠定基础。 目前,我校各项生命化德育机制运作状态良好,取得效果较为理想。生命化 德育的思想和精神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校师生在生命化教育中既开 发资源又积聚共享资源,一个立体、系统、层次分明的学校生命化德育机制在探 索、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 生命化德育的主体是“人”,学校通过实施生命化教育达到点化或润泽人的 生命,开启人的智慧,实现从“人”到大写“人”的转变。现在,我们通过实施 实施生命化教育活动,开通家校互动平台(一是家校通,二是学校资源网络), 开展富有意义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体验活 第 14 页 共 21 页 动之中,在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同 时,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学会珍爱生命。同时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体验人 与人之的关爱,体验生命的价值,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命,并尝试 着去关心和爱护它们。进而关注自然环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我们现在 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去践行一个有责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的时代新人所应有的贡献。 正如来校调研的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专家所言:“生命化教育活动 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机构成,学生群体中每一个生命个体正在健康主动地发 展”、“学校的生命化德育有创新、有特色”、“学校科研发现了真问题,运用了真 方法,出的是真成果,搞的是真科研”。学校先后被评为“铜山县未成年思想道 德建设先进单位”、“徐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铜山县廉政文化建设进校园先 进单位”、“铜山县常规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生命化德育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经历,我们认为: “没有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学校的德育教育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只能看,只能 想,而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因此,只有创造出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生命体验,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没有学生的体验,就无所谓人性的独立,特别是如果没 有了学生的心灵的感受,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贫瘠乏味,精神家园就会荒芜。从这 个意义上说,体验是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享受。 如我们开展的“拥抱健康,分享生活”之系列活动,教师并不是在课堂上喋 喋不休地讲述健康的知识、健康的重要性、身体的宝贵,而是通过走进“张集杨 洼村敬老院”,走访“残疾人”,调查“学生饮食”,分析“学生近视的成因”等 相关活动,让学生在调查、参观、采访等系列生命实践体验活动中,意识到健康 的重要和人生命的可贵。生命化德育体验活动的流程大致是: 引导体验 心灵感悟 提升认识 活动实践 活动实践 。现代学校制度实践 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发展观指引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 学生的生命成长。通过实施生命化德育课题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的 重要作用和意义,实现学校新的发展依靠的是“人”的团结合作、彼此包容、互 相理解和主体地位的发挥,必然要构建与之相应的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学校制度。 第 15 页 共 21 页 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学校章程、考核制度和教学奖励 制度的修订与完善都是在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学校师生的意 见和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比较理想的前提下推行的,且得到了绝大多 数教师认可的,是培养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主、自立、自为的现代人的必备 条件,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而,课题研究也增强了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的自主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 逐步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有效加速了学校由传统向现代 转型的步伐,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持续、科学发展。 。 我们在没增加课时、师资,没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没影响学生学科学习的同 时,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生命教育的知识,受到了生命成长的启发,获得了生 命素养的提升。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率先在全镇小学里推行了“集体班会”活动,即同年级 的几个班集中在一起共同开展班会活动,上班会课,由年级组的几个班按顺序轮 流进行,包括主持人都是由学生现场主持,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自创一些富有 启发意义的生命教育活动,突出班会活动的主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受到教育,获得成长,提升生命的素养。目前,我们的这项活动已由开始时的六 年级试点推广到五年级、四年级,甚至是三年级。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生命 精彩的舞台,学生回报给你的是一个个精彩的人生之路。 一位参加以“心灵有约”为题的班会活动的六年级学生写道:以前我常常喜 欢做一些“坏事”。我会在放假时,守在我家附近的公路边,在路上摆上几块砖 头,再倒放一些钉子。有一次,一辆车开过时因戳到钉子而漏气,结果撞到一棵 树上,车身前面的玻璃也碎了,还好司机没有受伤。还有一次车开过时,车轮将 我放在地上的小砖块弹出,正好弹在旁边一小商店的饮料桶上,敲出一个大洞, 使小商店水漫金山,当时的我逃之夭夭,还觉得过瘾。可是当我在集体班会活动 时,听同学讲一路人设置路障造成别人死亡被判刑的事情后,我才明白,我以前 做的这些事是违法的,今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否则自己早晚难逃法律的严惩。 我们还制定了班级集体的公约,由以前的被动遵守,受约束而经常产生矛盾 摩擦,到如今主动参与决策,建言献计,并能明确职责,主动执行、维护,行为 规范情况明显改进,学风、班风、校风开始呈现良性态势发展。 第 16 页 共 21 页 。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十二名教师包括课题组组长在内均为农村小学的普通教 师,科研意识、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都比较弱,只想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能够多获得一些成绩(分数)。后来,他们加入了生命化德 育的课题组,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进行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然后把学到的理 论和思想再在实践中尝试、检验,再把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反思写成教育随笔 或教育思考、阶段报告通过徐州市科研博客平台及时记录下来,慢慢地这些老师 在不断地成长和变化。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的老师们读了大量的有关生命化教育和小学德育构建 的书籍,特别是从书中受到专家的思想引领和智慧启迪,为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 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课题组的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 学活动设计、教育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不断变革、创新。如在处理、运用素材中形 成的资源开发意识;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中育人意识的增强; 在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与课题研究整合中采用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话”教 学模式;注重创设情景、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 育资源开发中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反馈调控中涉及到的教育评价、对学生 差异性、参与度、交互度、达成度方面评价的思考与探索;由之而带来学生自主 发展、团结合作、创新开拓等行事方式上的转变等。 课题组的刘维老师说:“育人先育师,课题研究后,由于经常要准备师生活 动对话和和教学素材,因此在平时生活中会习惯地观察生活,看电视及阅读报刊 杂志时会下意识的、有目的地去关注一些与学生教育有关的话题和内容。有的时 候也到学校图书室、电脑网络查找一些生命化教育的专题资料,边学习、边研究、 边实践,我觉着这个过程是我和学生一起提高的过程。” 王春侠老师说:“两年 多来,我感觉自身的教育素养有了明显提升,生命意识逐步增强。作为一名学校 教育德育管理者,以人为本思想尤为重要,教师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命意 识自然也会提高。如前些时候,我校少数同学在放学路上遭到社会恶少的敲诈、 勒索,学校及时报警,联系家长,和派出所一起对不法分子出没的场所进行排查、 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正当权益、净化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震慑了不法分 子,防止了不良事态的蔓延。” 两年多来,课题组的老师从学校教育、教学、集体班会、社会实践等层面边 第 17 页 共 21 页 研究边总结,形成、积累、提炼的教育课例、案例、论文获奖(或发表)及子课 题立项共58项,其中在省市级刊物、科研成果评选中发表、获奖的研究成果达 23篇。这些足以说明,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显示出了较高水平的自我发展价值取 向,教育研究正成为他们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结合自己的实践工 作与对象开展教育研究将变成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常态行为。 我们可以肯定,是本课题的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场所。“在 战争中学会打仗,在险滩深水中学会游泳”,正是生命化教育实践的创新促进了 课题组研究成员生命素养的改善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伴随“生命化德育”的课题研究在本学校内部的逐层深入,我们课题组的老 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让我们有了“双赢”的喜悦和骄傲的同时,我们更加正视 我们的思考和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呼吁和努力改变师生的生存现状,进而 提升学校师生的生命感、快乐感和幸福感。 “让教育科研能够得到学校和领导最大程度的支持”,这不是埋怨,也不是 牢骚,这是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和众多的愿意或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老师们心底 最真实最急切的心声。 在当下的教育大环境下,素质与分数的辩论如火如荼,甚至从实施素质教育 以来素质与分数的较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有的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红红火火, 有的学校教学成绩(分数)做得扎扎实实,有的学校也能做到素质教育与教学成 绩(分数)并重,素质与分数其实并不矛盾,我们不能只顾学生的成绩什么都不 要了吧,我们也不能只知道向老师要分数什么也不顾了,而现实的教育是有很多 的学校和领导就是“唯分”,很少有时间或根本不去过问老师的专业化发展(这 里指教师在教育科研上的发展),老师每天都繁重的作业负担和考试分数、成绩 排名、成绩考核等压力下工作着,以至于老师们身心疲惫,很少发现有更多的老 师们愿意主动去读书,去做读书笔记,去主动思考有关教育教学问题,从而把它 转化为课题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有人说:“一位好领导就是一所好学校,就 能带动和成就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师。”虽然有点偏颇,但是也不无道理。一所学 校有没有内涵,有没有底蕴,有没有精神,不是看你有多少高楼或现代化的设施, 关键是看这所学校有没有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有没有读书的新鲜的气息,就如 人的血液一样,不断地在循环和流动,始终处于灵动的状态之中。 第 18 页 共 21 页 因此,现实的教育是我们太需要更多的人都来关注教育科研,都来关注教师 的专业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并通过教育科研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 就自己,成就学校。我们也在期盼着教育科研会在更广的学校范围内,在每位教 师的心目中,扎根、开花和结果。 随着本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课题组的老师们对“生命化德育”有了更清楚 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慢慢地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实践着生命化教育的梦想与现实,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自己周围的一些老师 也加入到生命化教育的实践中来,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进而去点化 和润泽生命,力求让每一位孩子的童年都绽放出灿烂的色彩,拥有这样的童年对 学生来说是幸福的,是快乐的,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有责任去这样做,为学生的健 康成长奠定生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或多或少地感觉到:整个社会,整个学校或整体教师队伍,似 乎有一些浮躁的心理,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心理。 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糟糕的教育,我们又怎能够教给孩子去感恩自然,感谢 他人,学会尊重,民主平等呢?我们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行 为对孩子来说影响是深刻的,因工作方式或方法不对而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也 是无法弥补的,甚至是终身遗憾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成为“生命化德育”自 觉实践者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以下的错误倾向。 目前,在教育中教师埋怨成风。埋怨体制,埋怨领导,埋怨学校,埋怨家长, 埋怨学生。当然,很多的事情都事出有因,而且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教师往往只 埋怨别人,而不去反思自我,于是埋怨顶多就只能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教 师本人的素质和能力得不到切实的提高,工作还要继续下去也会碰到钉子。 对于问题学生也是一样,如果教师一味埋怨学生“笨”、“不争气”、“无药可 救”,也于事无补,不仅不能改变问题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连对学生最起码的 尊重和信任也消失殆尽。因此,遇到问题教师也要学会自我反思,从另一个角度 思考问题,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中“说”大于“做”,过多的迷信教师权利与威信,迷 信说教,迷信惩罚,有时候他们的办法就像是王晓春老师比喻的“万金油”,几 第 19 页 共 21 页 乎用在什么人的身上、什么病症上“都可以”。有时候学生有了问题,教师就会 对学生加以惩罚,“少则罚抄课文、写生字或检讨书几遍,多则罚抄课文、写生 字或错题几十遍”,教师的权利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说教与惩罚成了“普 遍真理”,而且是屡试不爽。 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形成了一种“职业病”,什么问题都是靠“讲”来解决, 美其名曰“说服教育”,好像学生一出现问题,教师把道理讲一通,学生就能立 刻改正似的。即使需要说,也要说一点对症下药的话,不能总是老生常谈,显然, 这里连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更不要说“科学”了。 当今的教育似乎在两极行走,以前说“严师出高徒”现在大都提倡“爱的教 育”。那就是我做“警察”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我就做你的“妈妈”试试。我关 心你,我照顾你,我迁就你,我捧着你,“棒棒棒,你真棒”。你一感动,不就听 我的话了吗?我想,这种方法可能对一些少数的问题学生有用,想用千篇一律的 爱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显然是不行的。 事实上,教师的爱不管怎样热烈,也超不过学生的家长。因此,对于学生教 育,爱只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 行。 很多老师以为“请家长”是自己手里的一张王牌,束手无策的时候,就会想 到家长,好像家长就是救星。其实不然。 我的班上有一位学生,他经常在课上不听讲,喜欢和同桌同学讲话,刚开始 的时候我请到了该生的家长,希望通过家长能够改变他上课不听讲、喜欢讲话的 毛病,但是家长的回答很令我吃惊,“我的话在家里他根本不听,只有他爸爸在 家的时候他才能老实一会儿,我们根本管不了他。希望老师您能够对他严加管教, 该打的打,该骂的骂„„”,我也拿他没有办法。我想我不能听家长的话,对他 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有弄清原因慢慢来。 诚然,教育是有着特定功利目的的活动,但是这种功利目的的指向究竟是什 么,这是值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它不应指向某个教师或是某个团 体的一己之利,哪怕这种一己之利是用“为学生好”的借口包装着。在这种借口 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为了所谓的均分和升学率(有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用它 第 20 页 共 21 页 来排名次),压作业,拖课,贬损“差生”的人格,体罚学生„„等等。而凡此 种种,用的都是教育的名义! 教育的功利在这儿被异化扭曲了,这就是急功近利!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后果 是什么?我们会发现原本活泼可爱的学生竟然厌弃他们自己的学业,网吧比学校 和课堂更具有吸引力,教师的语调同样令人生厌,永远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 上”,没有触及他们心灵的关怀,师生本来和谐发展的共存关系被破坏,这就是 我们要的教育效果吗?我想,这不是我们要的答案。 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来说,除了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最为重要。“有什 么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孩子的成长与人生。”在农村的家 庭环境中,相对来说家长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有些家长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 学习,也没有更好的更有效的办法能与孩子平心静气地进行沟通,多以强迫性教 育和体罚性教育为主,孩子是口服心不服,今天记住了不知哪一天“老毛病”又 犯了,一些家长就只会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甚至是棍棒相加,有种“恨铁不成 钢”的感觉,而孩子呢在家长的高压政策下只能是“乖乖”受降,长期以往,不 仅给孩子的身体上造成了伤害也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创伤,有些家庭的悲剧甚 至是抱憾终身,无法释怀。 面对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言行,我们有时深感不忍、疼痛,但是也“无可 奈何”。作为家长,更多的应该把精力用在如何引领孩子的健康成长上,用自己 的行动和言行示范引导和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俗话说:“身正为范”。只有家长 摆正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才可能促进孩子朝着健康、安全、文明的方向 上成长,并受益终身。 总之,面对一个个性格各异,行为不一,习惯不同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有 责任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用行动和责任去关怀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引领孩子在成 长的道路上体验成功与挫折,收获快乐与幸福,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幸福、快乐 地生活着,一直延续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这个群体中来,让我们 一起去关注儿童,守望未来。 附1: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新德育的构建研究——“让生命开花”书稿; 附2: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农村小学新德育的构建研究——课题组教师获奖(文章 发表)证书复印件。 第 21 页 共 21 页
/
本文档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