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

2017-09-17 33页 doc 58KB 1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 鲁迅(一) 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中国的民族魂。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里开始并成熟)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和小说模式 题材和眼光 1.1 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1.2 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1.3 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的。他...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 鲁迅(一) 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中国的民族魂。 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里开始并成熟)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和小说模式 题材和眼光 1.1 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1.2 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 1.3 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的。他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农民和知识者)的灵魂的伟大拷问,富有现代性。 小说模式 1 1.4 “看/被看”:《示众》人们一面“看别人”一面“被看”; 《祝福》《阿Q正传》等,“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以及隐含的作者“看”: 用悲悯的眼光,激愤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忍,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 《药》,“看”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之间。 1.5 “离去—归来—再离去”也称“归乡”模式:深层意义是指“我”在难以忍受封建宗法制度的旧社会而选择逃离之后,丢失了精神家园,为了寻梦,“我”又回到了故乡,但是故乡的一切让“我”再度由希望而绝望,再度远走。即表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更揭示了人在“飞向远方”与“落脚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冲决与回归”、“躁动与安宁”、“剧变与稳定”、“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这背后隐藏着鲁迅内心的绝望与苍凉。但在这之后又有“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和他的生命体验。 2、“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2.1 《狂人日记》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一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间亦略具联络者”的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 2 2.2 鲁迅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2.3 鲁迅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及戏剧的艺术经验来从事小说创作,并试图将它们融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与猫》《鸭的喜剧》等),“戏剧体小说”(《起死》) 二、说不尽的阿Q 三、《野草》《朝花夕拾》 于传统文学最具实力的散文领域。 闲话风:“闲话风”散文就别具平等,开放的品格,又充溢着一股率真之气。 《朝花夕拾》:天真之气,展现的是一个“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爱” 与“死”的童年体验的追记与成年的思考。 “闲话风”另一面是“闲”,避开五四时期的挣扎和战斗。 “闲话”也称“漫笔”,不仅指题材上“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随性。 独语体:不需要听者、读者,甚至是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紧张与排拒为前提:唯有排除 了他人的干扰,才能直逼自己灵魂深处,捕捉自我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 《野草》中的各种象征,并有现实性。写作过程中自无 3 从容、闲适的心境,他的主观心 4 态是紧张与焦灼的。对读者:陌生、距离:为从绝望中挣扎出来,必须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对立的、自我心灵升华的另一个世界。 鲁迅(二) 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 1、作为一种报刊文体,杂文与现代传播有着血肉般的联系。鲁迅通过杂文,自由地伸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地接纳、反映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做出政治的、社会历史的、伦理道德的、审美评价与判断,并及时地得到生活的回响与社会的反馈。(百科全书、中国人的“人史”) 2、杂文是一个未经规范化的文体,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无体之文,提供了特别大的自由创造空间。鲁迅在杂文这片自由的天空里,进行着既现实又超越性的思考,涵盖各门学科,无拘地表达各种情感,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炉。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鲁迅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 鲁迅的杂文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知识分 子“中庸”传统,集中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 4 性。 鲁迅因为感同身受着中国社会弱者的痛苦,而自觉地进行着他的反抗与复仇。因此他把 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和压迫,并几乎在现实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现了这种奴役与压迫关系的延续与再生产,他的批判也就永无终结。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鲁迅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就是一种文学家的观照。他最 为关注、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 鲁迅反常规的想象力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 在一起,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对“历史(过去)”与“现实(现在)”的联系的独特感受与发现。 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 将“一个”提升为“一类”的“标本”,同时又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 与“类”的统一。 勾画“个”与“类”的统一形象,可以说是鲁迅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与进行论战时所采 取的基本方法:将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 5 来加以剖析,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所以他的杂文里“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四、鲁迅杂文的主观性 鲁迅杂文是由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应, 客观的人事已经被异化,是主客体的一种新的融合。 五、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一方面,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他 自如地驱遣着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把汉语的表姨、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另一方面,鲁迅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仿佛故意破坏语法,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 效果。 鲁迅的杂文,正集中体现了始终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鲁迅的叛逆性与异质性。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 《故事新编》是对他自己与中国现代小说所建立的规范的冲击与突破的“试验品”。 鲁迅将中国古代神话英雄人物拉回到日常生活情景中,抹去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神 光,还原于常人,凡人的本相。 6 鲁迅索要追寻与表现的正是“古”与“今”之间的深刻联系。 创新:古今杂糅,为了以现代照亮古代,更有力地揭示古代人与事中某些被掩盖了的真 相,在戏谑的描写中看到了杂文的锋芒。 在《故事新编》许多篇什中,可以发现隐约或明显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 彩与语调,相互补充、渗透和消解。 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女神》堪称中国现代新诗奠基之作。)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 族的自我形象。 这个新生的巨人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热烈地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人的尊严得到尊重,人的创造力得到承认。 《女神》中的“自我”抒情形象又是大时代中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袒露。 《女神》同时真切地展现了诗人 7 在美学追求中的内在矛盾。 二、《女神》的艺术想象力、形象特征与形式 郭沫若是使新诗的翅膀飞腾起来的第一人。 《女神》的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思想基础上,认为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 表现;大自然被充分地人化,地球成了有生命的母体;作为人的自我被赋予了创造与驱使自然万物的神力;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从宇宙万物看到了“动的精神”和创造的“力”,赋予他形象以飞动的色彩。 《女神》形象的基本特色:壮阔性、奇异性、飞动性。 形式上:《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恢复》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郭沫若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如屈原、高渐离聂政等都是时代塑造出来的真正的人,具有崇 高的人格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美,他们自觉为争取人民的生存权利,民族独立、进步、国家的统一、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但他们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历史的悲剧。 剧作家的努力:1、在大多数场合尽量遵循历史真实,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自由的 虚构和改造。2、为追求历史与现实时代精神的真实表现, 8 不惜改动具体历史事实,这正是浪漫主义历史剧的一个突出特点。 郭沫若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心理以至生活体验熔铸到历史人物身上,他所努 力的是要达到“内部的一致”,表现古人的同时表现自己。 浓郁的诗意,成为戏剧的诗。 茅盾 沈德鸿,字雁冰,现代文学第二十年里极具代表性的作家。 一、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1、他结合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建立起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这种依靠理性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显人物性格极其成长史,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 2、他是彻底改变“五四”中长篇小说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的最突出的小说家。他的中长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蚀》三部曲)到《子夜》,标志着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长篇艺术所达到的高峰。 3、到这时,要求文学不仅能表现古老乡村的一隅,还能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处于急剧变动中的, 9 正在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茅盾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生活和人的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 4、茅盾自觉创造革命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来建立、发展、完善中国现代小说,而且绝不割断它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 1、题材的选择和主题开掘上: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于历史事件尽量同步,追求史诗性。茅盾的创作整体是“五四”运动前后到4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内现代中国社会风貌及其变化、各个阶层的生活动向及彼此间的冲突。是一部20世纪上半时期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1942年初《霜叶红于二月花》:王伯申、赵守义、钱良才、张婉卿。 1929年《虹》梅行素,写出了中国知识青年从单纯反抗封建婚姻对个人的压迫到投身 群众斗争行列的曲折历程。 1927、1928《蚀》以广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的历史和正 在发生着的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心理。《幻灭》静女士,《动摇》方罗兰,《追求》。《蚀》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独特角度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其中包含的深刻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的深刻认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10 从《子夜》开始,作者更自觉地开展了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全方位”的正面描绘。通 过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作家准确地把握了30年代社会各个阶级、各阶层的人的思想、性格、心理、命运及其历史纠葛和流动,力求完整地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与复杂性。 2、茅盾小说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必然显示出题材的强烈政治性。 3、人物塑造上,不同于鲁迅,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文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等,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 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 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尤其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子夜》吴荪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主要与官僚资本 家赵伯韬、与工人的关系,与中小资本家朱吟秋等的关系。他的性格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他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精神上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但他生不逢时,最后在与斗争中精神崩溃,今儿反映了小说的主旨: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 11 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永远是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吴荪甫本人引起读者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他自私、贪婪、专断、残酷,但他强悍的生命力量却是我们柔弱民族性格中缺乏的,呼唤的。茅盾对吴荪甫等复杂性格的刻画对 于以往文学单一化的性格描写是一个突破。 进行“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小说中的人物各自构成了某一类人物思想性格的发 展历史。 茅盾笔下时代新女性形象,比之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较少理念化的痕迹,取得了更大的 成功。静女士、方太太、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她们是真正的现代人:既不感伤过去也不期待未来,活在当下,崇尚享乐,厌倦平庸,追求刺激,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强悍泼辣的个性,她们在精神实质上与民族资本家的男英雄们是相通的。 4、茅盾的小说结构: 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 小说结构方式本身的发展过程:由《蚀》三部曲形式,《虹》的“成都——泸州——上 海”三段生活,时间空间转移为线索,都是简单结构,是中国早期现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共同采取的结构方式。从《子夜》开始,小说情节安排有张有弛,很有节奏,多种矛 12 盾同时出现,相互纠缠,即有利于多侧面地展开主人公的多重性格,又便于揭示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小说的结构形式与所要反映的纷繁复杂的取得了某一种一致性。在《子夜》之后,他的部分短篇就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结构。 5、小说艺术表现上 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统一。 不拘一格的阔达风格,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三、理论批评和其他方面的贡献 1、茅盾的理论主张主要集中在对本世纪以来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积极建设方面。 2、茅盾是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他主持的《小说月报》首先把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作家作品评论和文学史研究的最初成功尝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建立及扩大其影响做出了重大贡献。 3、散文方面。茅盾的散文是抒情的,表露他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和运用情感文字的才能。抗战时期《白杨礼赞》《风景谈》,象征体式,心境开阔,风格明朗、雄壮、激越。 茅盾的艺术气质精细沉稳,是具有开放的中国民族心理的现代作家,一个不知疲倦地创造时代典型与宏伟叙事体式的 13 左翼文学大师。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贫民家庭,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没有参与激 进的新文化运动,对“五四”采取旁观态度。他常常试图在创作中超越一般感时忧国的范畴,去探索现代文明的病源。 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他的作品是对俗文化的冷 静审视,即批判又眷恋。 他第一个把“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通过文 学表现出来并取得巨大成功。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在民族化和个性化 的追求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 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 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 2、 老舍艺术上的成就:在文化批判视野中所展开的市民 14 世界的图卷是富有独创性的,其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国民性探讨也是独特的,还格外注重现代文明探索病原,发 人深省。 3、 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老舍写“人”的关节点 是写“文化”。 老舍写的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 有着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保守、闭塞的。 老舍非常注重将市民生活方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及其文化底加以展示。 《离婚》中的张大哥:这是一个知足任命,墨守成规的市民,小心翼翼地抱住自己 的小康生活,害怕变革。他的生活态度是敷衍。作者以现实主义的严峻态度,写出了这类老派小市民在“乡土”中国往现代性转换的历史过程中所受到的巨大冲击。 《四世同堂》里的祁家老太爷:他的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怯弱地 回避政治的一切,把人分为高低贵贱,处处讲究体面和排场。他“善良”到了逆来顺受的地步,最终也勇敢地起来捍卫 15 人和民族的尊严;祁家长孙祁瑞宣的身上体现着衰老的北京文化在现代新思潮的冲击下产生的矛盾与困扰。小说通过这二人的思想性格刻画,反映了北京市民乃至整个民族的“国民性弱点”,以及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过程。 4、 老舍与其他同时代作家不同的是,在批判传统文明落后面的同时,对西方外来资本主义 文明持非常谨慎以至排拒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在他对“新派市民”形象的漫画式描写上。 《离婚》张天真,新潮而浅薄。《四世同堂》祁瑞丰是洋派青年,并且带有汉奸味。老 舍笔下这些角色因为嘲讽的以为太浓,刻画不算深入,又类型化倾向。 老舍对老派市民的态度是批判而同情;对新派市民是鄙夷不屑。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 感与和想“新潮”的愤激之情常常交织在一起,并贯穿在老舍的小说中。 在一些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作品里,也贯穿着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月牙 儿》里,老舍通过对两代烟花女子的描写,通过母亲对女儿的生活真理的觉醒,对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尖锐地指出:在大多数穷人练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爱情也只是买卖。 16 5、 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形象。 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变异与分裂的图景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 追求,而且注重作品的社会教化功能。 老舍以比较传统的道德观去构思他的理想市民性格。《老张的哲学》赵四,《二马》李子 荣等,都是侠客兼实干家,以狭义行动为善良的百姓锄奸。这不仅显示出老舍的天真、真诚,也暴露了老舍思想的平庸面。 6、 老舍创作的变化。 抗战时期的《四世同堂》里,自觉地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潜在的力量的挖掘中,去寻 找民族振兴的理想之路。他指出,传统文化是有可取之处的。 在老舍看来,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所唤起的这种坚韧不屈、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 是可以成为建设新民族,新国家的精神力量的。这属望于未来的眼光,标志着老舍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1、老舍笔下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并且与描写新老派市民的作品形成对比,有着浓烈的悲剧性。 17 2、《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其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作品有助于人们认识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更 深层的意蕴就是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3、祥子从足壮、诚实到最后懒惰、贪婪、麻木、缺德走向堕落深渊的悲剧,反映出二三十年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以及作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思想、性格悲剧的深刻概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 4、祥子的命运搏斗和最终的区服表现是悲观的,因为老舍不至于批判现实社会,也不至于批判传统文明和落后的国民性,他显然在思考城市文明病如何和人性冲突的问题。这是一个道德沦落的社会,是被金钱所腐蚀了的畸形的人伦关系。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物心灵,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和兽性”。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1、取材聚集了北京的生活经验,民风民俗、文化情趣,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风俗画卷。这画卷充溢着北京味儿,又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民俗学价值。 2、老舍用“官样”概括北京文化特征,作品中处处写到礼仪。 18 这不仅是习惯,也是一种文化、性格。 3、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描写感情是复杂的:即欣赏陶醉于它的高雅、舒展、含蓄、精致的美,以至对这种美的丧失、毁灭的惋惜、感伤,同时也有对“文化过熟”导致的柔弱、无用而叹惋。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的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 4、老舍性情温厚,其写作姿态也较平和,常常处于非激情状态,更像中年艺术。他的作品追求“幽默”,受到英国狄更斯等的影响,加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老舍为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领略喜剧以为,谑而不虐,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 5、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吧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堪称“语言大师”。他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和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巴金 原名李尧棠,最初的志向是献身社会革命事业,后转向文学来宣泄自己的感情,以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前期作品有 19 着叛逆与追求的躁动情绪,是反封建反专制的。他的文风随时代变革与思想变革而改变。巴金的主观抒情性中长篇小说与矛盾,老舍的客观写实性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巴金创造了一个“青年世界”。 一、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巴金前期小说创作题材广泛:写工人、农民、城市贫尼的悲苦生活与抗争;主要是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前期大体分为两类: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 2、处女作《幻灭》写一群青年为反抗军阀专制统治而进行的种种社会革命活动。巴金以一种充满浪漫激情甚至是浮夸的笔调来写他的青年革命者,不加节制地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心理体验灌注到这些人物身上。《灭亡》中的杜大心是一个悲剧英雄,表现的是绝望而抗争的献身精神。 3、巴金进入了创作高峰期,写作当成一种宣泄痛苦的方式,《爱情三部曲》就是主要作品。写了革命、恋爱以及当时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反抗、追求和苦闷,生动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多余人”周如水,势力堕落的张小川,病态人物吴仁民。以及对比之下一个“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作者在这个人物上倾注了理想与爱,试图把她塑造成一 20 个 健康成熟的女革命家。 二、《家》的杰出成就 《家》表明了巴金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 步入成熟阶段。 1、内容:《家》是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的。它的矛头不再是自由恋爱与反抗旧礼教的故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的洪流。 2、《家》中的人物 高老太爷:他是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他就像幽灵似的无处不在,贯穿全 书,给高公馆笼罩上一层阴森恐怖的气氛。《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件,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高公馆为人民认识封建家长制提供了完整而形象的模型。 觉慧: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 21 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了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然而,觉慧身上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他身上不得不带有一些封建思想的痕迹。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思潮所唤醒的年轻一代青年的历史性特点。 觉新: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他是清醒认识自己的命运却不敢行的“多余的人”, 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典型悲剧。他也受过“五四”思潮的影响,认识到旧家庭对他青春的剥夺,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孝”制约着他。“家”对他来说既是炼狱又是一种神圣的血缘关系与难以割舍的生活情调。他理论上接收新思想,但行动上却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作者对于他既有同情又有批判。最后瑞珏的死使他终于醒悟并支持觉慧出走。 觉慧是青年的榜样,觉新的青年的警告。 3、《家》所揭露的旧家庭的腐朽使人憎恶、愤恨、激起人们反封建的觉新,促使旧制度的灭亡;《家》所揭示的抗争之路则使人们得到勇气和希望,鼓舞人们去探求光明的未来。 4、《家》的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情感纠 22 葛为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作品能始终围绕基本线索展开的描写,有条不紊,紧凑周密,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显示了作者精于构思的能力。所有塑造的人物,都各自有思想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的刻画比较突出。 5、《家》基本上属于“青春型”创作,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家》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行云流水,虽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内心。 三、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 40年代中期,巴金开始着重写社会重压下的小人小事,风格变得悲哀、忧郁。 1、 创作类型:延续《家》的路子写旧家庭的没落:《春》《求》《憩园》;或是反映抗战时期 生活的:《火》三部曲《第四病室》和《寒夜》。 2、 《憩园》: 作者回到老家,寻找“遥远的旧梦”。主要内容是封建大家庭崩落后,那些纨绔子 弟的结局,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寄生生活对人的腐蚀,批判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思想。既有批判又有温情, 23 感情复杂。 从《激流三部曲》到《憩园》可以看到本世纪以来中国旧家庭变迁的较为完整的图 景。 巴金开始意识到人性与人世变迁的复杂性,不再一味抨击封建阶级的角色,而在批 评同时夹杂着同情。《憩园》不再鲜明痛快,而有一种悲凉的挽歌调子和一种追怀旧梦的遥深感慨。 艺术上:结合外国文学的构思手法和我国古典文学构设意境的美学追求,内容由几 个人追述的历史片断组接而成,每种追述都有各自的道德批判,彼此辩驳并呈,形成复调关系。 《憩园》标志着巴金“青春型”热情倾斜的风格开始朝比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 到《寒夜》达到成熟。 3、《寒夜》 《寒夜》是纯想象的产物,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 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汪文宣与曾树生是一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年轻人,但在结婚后却被艰难的生活消磨了锐气,只求温饱,平安。但婆媳之间无休止的争吵使汪文宣失去了妻子的爱和自己的健康,终于在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后死 24 去。 《寒夜》所写的是当年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却又不愿意正式的暗淡风景。这一切不 幸、贫穷、失业、疾病都与万恶的战争和黑暗的社会分不开。 《寒夜》的感人在于真实。作者用笔更为冷静,很少自己直接出来替主人公呼喊, 而在发掘人物内心冲突方面下功夫。 巴金是以为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巴金各个时期的小说与情感都充满意义,在现代中长篇小说的创作方面显然自成一家,贡献不可替代。 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京派代表作家。他处于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之间,他的作品丰富了30年 代中国文学的多样、多元的特征。 一、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1、他的少数民族气质给他带来了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沉淀的沉忧隐痛。他自小谙熟川湘鄂黔那片土地的人情民俗,自称永远是个乡巴佬,保守,顽固,爱土地。 2、沈从文完成了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 25 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他的作品所负载的“湘西”代表的是一种“优美、自然、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充满了湘西精神的文学,也就是抒情文学,他是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既是湘西的魂魄所在。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1、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包含有对人的生活形态中有别于现代文明的那种健全、协调、 外化境界的重新发现,并大量渗入作家的情感,情绪,把自己的童年记忆长久地带进当下的记述,从而增强了叙事作品的抒情倾向。 2、 沈从文表现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生命形式”的小说: 《萧萧》中童养媳萧萧的悲凉命运,在于人对自身可怜生命的毫无意识。 《柏子》写妓女与水手蛮强的性爱。 《丈夫》反映边地农民忍受屈辱让妻子出外卖身的严酷现实。 这里有血有泪,但更多的是追求琐屑生活的企望的破灭,是人格的习以为常的遭受践踏。他们的隐忍态度,促成作者对其坚韧生活能力的赞美,和人的命运不可知的深重哀叹。 这里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他用看似轻淡的笔调点出令人心 26 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 仅专注于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 3、《边城》 《边城》将底层人民人事的表达推向了极致。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 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 悲剧的明线暗线贯穿始终,包括老船夫、翠翠母女、傩送两兄弟的命运。 翠翠:天真纯洁,表现在小说里的为毫无心机、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 沈从文把一个生活、浸染在古老风俗环境中,长久将自己的爱情心思埋藏极深的小女子,写的极有诗意,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境界。如《三三》里的三三,《长河》里的夭夭,都是美的化身: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 围绕翠翠描写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 信仰简单而执着的地方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由此寄托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期的湘西神土。 作为一部“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是与“五四”以来形成的表现压迫和不平,批 27 判愚昧落后,挖掘民族精神创伤的乡土文学传统不同的。它也有文化批判倾向,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同文本外的现实丑陋相比照,让人们从这样的图景中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和目前堕落处。 4、沈从文的女性形象柔美如水,男性形象雄强进取。这种湘西精神的表现,作者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衰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们兴奋、年轻起来。 5、沈从文美学观里的“神性”概念:在沈从文心里神性是最高的人性。 6、沈从文的两套笔墨,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他对商业化都市是讽刺的。描写都市人生的小说是作为他整个乡村叙述体的陪衬和补充。 《都市一妇人》写女性变态恋情,将批判引向首要“罪人”:都市社会。 《绅士的太太》《焕乎先生》《一日的故事》 沈从文从人性的欠缺、人性的冲突入手,指出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现代文明人也挡不 住性爱的涌动,但乡下人能返璞归真,求得人性和谐;都市人却被“文明”的绳索捆绑住,约束与压制,反而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圈中。 7、 关于城市文明的侵入乡村:《长河》再现了湘西社会在 28 现代物质文明、现代政治的入侵 下的“变”,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殆尽,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利是图的庸俗人生观。从《边城》到《长河》,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乡村叙述体,以湘西的下层为主,以城市的上层为辅,再加上都市乡村的各色人,组成了他的文化意味浓厚的人生形式图景。 8、关于沈从文的小说体式: 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即小说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以及具有 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 沈的抒情少说除了注意人生体验的感情投射,还有抒情主人公的确立、纯情人物的设置、 自然景物描绘与人事的调和等。把环境认为是人物的外化,景物即人。 用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调,通过描摹、暗示、象征甚至穿插议论,来开拓叙事作品的情 念,加深小说文化内涵的纵深度,制造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8、 文学语言:奇特、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湘西口语加上书 面语,文言语,使得他的长句精确,曲折而富韧性,短剧 29 重感兴,话泛有灵气。惯有写法是在自然朴素的叙述中,注入诗的节奏,实现物我浑一的形象的流动。 三、文学理想的寂寞 明确表示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社会道德一方面,而要使读者能从作品中接触到另一种人 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 他没有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的途径来追寻原因,却从改造民族的角度寄托他的文学理 想。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生命和民族。他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革命文学,所以是寂寞的。 曹禺 原名万家宝,剧作影响了几代中国剧作者、导演、演员,在中国现代话剧整体面貌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 一、《雷雨》到《原野》 1、《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是说不尽的,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有不同开掘和阐释。 2、戏剧“意象”中所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 “郁热”:既是自然背景,也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30 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一种“情热”。但这些情热却被压抑,造成了人的巨大精神痛苦。 “挣扎”与“残酷”的发现:每个人都想抓住谁,即包含了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 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我的某种力量的无名的恐惧。 3、《雷雨》既是关注现实的,又是超越现实的,追索着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生生命存在的奥秘。 4、《日出》: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而注重展现日常生活,即将关注与表现的中心由传奇转向平凡,由变态转向常态;戏剧结构上,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用散点技法,用片断和人生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雷雨》是“人的挣扎”,《日出》是“人的被捉弄”,人连“挣扎”都没有,只剩下人的愚蠢与卑琐的喜剧性。 5、《原野》: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是抒发一个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诗。“爱”与“仇恨”交织。 二、《北京人》与《家》 1、《北京人》:男女主人公曾文清和愫方看似知己却截然不同的内心。一个真正活着,一个作为人早已死去,只剩空壳。原因在于没落的贵族文化消磨了人的意志:人的生命的沉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 31 2、《家》:从巴金的《家》到曹禺的《家》 表现重心从觉慧的反抗转向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上。对他们爱情生活 的关注与描写的重点从悲剧性内容的揭示转向努力开掘与发掘内涵的生命力量与美。 瑞珏:全新的女性形象,晶莹剔透,充满纯真之气。觉新:给予了更多理解与同情,具 有明朗色彩。 这是一曲“青春的赞歌”,也是创作“诗句”的自觉尝试,让青春力量彻底释放,青春 的诗意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展开。 三、曹禺剧作的命运 他追求一种“大融合”的戏剧境界:融合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与西方戏剧艺术,融合 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象征主义。融合戏剧与哲学,具体与抽象,形而下与形而上。融合追求“生活幻觉”效果与舞台“假定性”效果等。 对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戏剧创作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 熟,更重要的是他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试验性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远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大大超过了时代接收水平。所以他即拥有众多读 32 者,又遭到讨 伐。 赵树理 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通俗乡土小受到农民欢迎,开拓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是能体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 赵树理及大批赵树理方向的作家与人们群众,特别的农民有着最密切深刻的血肉般 的精神联系。他对于他的拟想作者与描写对象——中国农民烂熟于心。 赵树理所追求的“大众化”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的要求,是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 的自然要求,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他的作品能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 赵树理及相关作家的另一个重要历史特点是:他们是从事革命工作的实际工作者, 33 他们的创作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变革的文学记录,是生活创造者与生活描写者的统一。 自觉地追求创作对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的宣传,鼓动作用与指导作用,又不滞留于 化概念化的困境,他的作品除了融入对农民的挚爱情感,也融入历史考察的理智。 不足之处:和二三十年代作家相比,更加隔绝,思想事业相对狭窄。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最具魅力的作品《小二黑结婚》。讲述解放区新一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揭示了农村中旧习俗和封建残余势力对人们道德观的约束,以及新老两代人的艺术冲突域变迁。 2、赵树理笔下的农民不是以人道主义的或者阶级观念去发现农民,将农民作为被同情和怜悯的对象,而是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小说总体具有现实主义描写的艺术深度,出现了许多以往文学所不具备的新的素质。 3、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他理解农民被压迫即农民摆脱旧文化制度的艰难性,所以他与鲁迅的相同的是:从农民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历史的考察。不同点是:鲁迅是为了唤起人们的觉醒, 34 赵树理则主要表现农民的翻身。 4、赵树理小说中的几类农民形象: 老一代农民: 《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有才饭店》中的老秦。表现出尽管在新社会,没 落腐朽的封建经济制度已经消灭,但封建传统思想,小生产意识的影响依然长期存在,要使农民真正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还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值得注意的:赵树理笔下的这些落后的老一辈农民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作者只是写 出了他们具有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习惯阻碍着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他们身上也常常表现出劳动人民善良、淳朴的优点,这正是他们转变的根据和起点。 没有肃清封建思想的年轻农民、知识分子及干部: 《李有才饭店》小元、《邪不压正》小昌。表现出鲁迅和赵树理都看到了重要的是 农民必须不断与自己本身的弱点做斗争,勇于洗涤自己的灵魂,才能创造新的生活。 农村新人: 小二黑和小芹。《李有才饭店》李有才,他们彻底、痛快地反击封建传统观念。赵 树理写出了这些新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写出了他们之所以能够胜利和成长的典型环境:解放区的新天地。 35 5、赵树理小说并不局限于揭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力图以更阔远的目光去观察近代农村社会的变迁。《李家庄的变迁》就是一部具有史诗性气质规模和内容的小说。 6、艺术特色:以晋东南农村为北京,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构成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方面。 7、在赵树理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作家群,是当代文学中最具地域文化特点的流派之一,他们的创作也大都以充分的民俗描写展示现实主义的魅力。 三、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段进行 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使农民为主题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特点: 1、 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框架,汲取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介 绍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交代人物结局、下落。有头有尾。使得整个叙述结构完整,脉络清楚,同时有波澜,能抓住读者。 2、 融情景描写在叙述中,人物放入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行动语言表现性格, 36 少写静止的景物与心理。口头式文体。 语言艺术探索: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大白话,使平凡语言具有生命力。 主要特色与贡献:将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探索叙事结构和语言,实现了艺术性 与大众性的比较完美的结合。 艾青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瞩目,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近现代诗歌潮流。 一、历史地位 早期诗歌所显露出来的世界潮流、民族传统与个人气质的交汇,是中国新诗进 过近20年的发展必然出现的历史趋势。 艾青是一个历史期待已久的诗人。 他深入人民终结,思索着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理深处”的道路。 历史地位:在根本上就正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上的诗人,中 国新诗的创造可以说正由他们在开辟着道路。 七月派诗人大多数是在艾青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艾青的诗典型地表现了中国新诗是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历史特 37 点。 二、独立意象与主题 1、“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里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2、“大堰河”: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 3、“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不息的追求。人们从太阳里所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 三、忧郁的诗绪 艾青式的忧郁:浸透诗人对祖国、人们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 与思索。他有一种农民式的忠实于生活的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因此在抗争初期,当大多数人沉湎在廉价的乐观中,预言着轻而易举的胜利时,艾青却在全民抗争的胜利中看见了阴影、危机和祖国大地的贫穷。 艾青的忧郁不表示他对生活的灰心与绝望,相反的正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与 坚强的信念,因此,他的忧郁是一种深沉的力量,应该把“忧郁和悲哀看成一种力量”。 38 四、诗的艺术与形式 1、艾青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其中心环节是“感觉”。 2、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方法:强调主观感情对感觉的渗入,追求外界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 3、艾青诗里的色与光,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直暗示,象征,既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的深刻内容,在形式与内容,色彩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同时有为诗人个性所渗透,可称之为艾青的光与色。 4,、强调捕捉瞬间感觉、印象这一点最深刻地显示了艾青的诗艺与西方印象主义绘画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艾青的诗歌是世界性的,又是中国民族的。 5、艾青是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还专门提倡诗的“散文美”。 6、艾青诗体的特点: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在变化里统一,在参错里和谐,在运动力均衡,在繁杂里单纯。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9 40
/
本文档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