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指南]

2017-12-20 30页 doc 59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指南]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指南]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 四氯苯酐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 东北林业大学 王清文 隋淑娟 尹承增 韩永臻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合成树脂,在交通、建材、化工环保设备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然而,普通不饱和聚酯树脂均具有可燃性,为了减少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其阻燃化研究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本成果以四氯苯酐为反应型阻燃剂,以氯溴代磷酸酯为添加型阻燃剂合成的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较好地解决了高阻燃性、高机械强度及低成本三者的统一,攻克了国内外阻燃不饱和聚酯...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指南]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指南] 津津有味谭食疗卷 四氯苯酐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 东北林业大学 王清文 隋淑娟 尹承增 韩永臻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合成树脂,在交通、建材、化工环保设备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然而,普通不饱和聚酯树脂均具有可燃性,为了减少火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其阻燃化研究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本成果以四氯苯酐为反应型阻燃剂,以氯溴代磷酸酯为添加型阻燃剂合成的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较好地解决了高阻燃性、高机械强度及低成本三者的统一,攻克了国内外阻燃不饱和聚酯研究中的技术难题。主要技术指标为: 耐燃性:高阻燃性(GB2408 I类); (2)玻璃钢弯曲强度?280Mpa。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由于四氯苯酐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高阻燃性、高机械强度及成本较低的综合优势,其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阻燃材料认识的不断提高,有关法规的不断建立,四氯苯酐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4年12月22日通过黑龙江省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 四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王清文 隋淑娟 尹承增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四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DOTCP,是一种具有阻燃和增塑双重功能的新型增塑剂,主要用于生产阻燃聚氯乙烯(PVC)材料,在电线、电缆、装饰材料、化工及环保设备等重要领域有广泛的用途。DOTCP不仅能够赋予PVC材料优异的阻燃性能,而且它还能够使PVC材料具有耐光、耐热以及电性能好等优良的综合性能。此外,DOTCP尚具有挥发性低、耐迁移性好的优点,用它制成的阻燃PVC制品经久耐用。 本成果提供的以四氯苯酐和辛醇为原料进行催化反应,用固体碱和吸附剂进行后处理DOTCP合成新工艺,具有产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及污染物排放量少等优点。主要技术指标为: 产率?97%(四氯苯酐的酯转化率?99.6%); 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酯含量?99.0%;酸值?0.02mgKOH/g;体积电 阻系数1.0×1.012??cm;色泽(铂-钴)?35号。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DOTCP在电线、电缆、装饰材料、化工及环保设备等重要领域有广泛的用途,DOTCP不仅能够赋予PVC材料优异的阻燃性能,还能够使PVC具有耐光、耐热及电性能好、制品经久耐用的优良综合性能。鉴于增塑剂的市场需求非常大, DOTCP的综合性能好,成本又大大低于常用的卤代磷酸酯或磷酸酯类阻燃增塑剂,并且具有污染物排放量少的优点,因此它的市场竞争力强,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潜在的经济效益巨大。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4年12月22日通过黑龙江省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 短周期工业材材质早期预测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李 坚 陆文达 刘一星 王金满 崔永志 方桂珍 郭明辉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该研究全面系统地测定了杉木、长白落叶松、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木材解剖特性和木材物理力学特性的重要材性指标,了木材生长轮材性变异规律(首次提出了有序聚类最优划分模型,界定了5个树种人工林木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限。采用幼龄材材性指标数据,重新回归建模,筛选出高拟合良度的材质早期预测模型,在短周期工业用材材质早期预测的理论和技术上取得突破。 过去,国内外木材科学工作者多采用材性指标趋势图观测的方法人为地评定林木的成、幼龄期,对于材质早期预测尚未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该研究项目通过反复实践摸索,首次提出采用有序聚类分析的方法界定林木的成、幼龄期,采用多种形式的回归分析,优选出反映材性指标生长过程变异规律的模式,仅采用幼龄期测试数据,以上述优选模式的回归分析和曲线外延实现材性指标的早期预测,并采用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预测的精度,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对多个短周期工业材树种、大量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的优点和创新之处为:?以多项材性指标的数据,采用有序分类方法,并佐以趋势图观测来综合分析界定成、幼龄材的界限,克服了以往方法所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和判断疑难性,和仅能对各单项指标分立判别的缺点,使判定结果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仅用幼龄期的材性指标数据就能对其后生长过程中林木的材质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有效地解决了林木材质早期预测问题。 该研究成果还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制和开发木材解剖特征计算机视觉分析系统,测量了木材管胞直径、胞壁厚度和胞壁率等木材解剖分子形态参数,在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方面均比传统测量方式有飞跃性的提高。 该研究首次提出和建立了木材生长轮材质变异规律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拟合这种周期性变化,其拟合良度较好。 该研究成果对短周期工业用材材质进行了定量性品质评价,提出了木材的品质评价是与木材的用途相关联的学术观点、形成了集“短周期 工业用材材性变异规律—幼龄材和成熟材划分—材质早期预测—木材品质评价”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模式。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该研究成果研制和开发的木材解剖特征计算机视觉分析系统,具有简便实用、测量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测量木材管胞直径、胞壁厚度和胞壁率等参数;提出和建立的木材生长轮材质变异规律时间序列模型(ARIMA模型),拟合良度较好,可用于成幼龄材界限划分、材质早期预测等。该研究成果的应用能够在人工林林木的幼龄期对其成熟期的材质和有关重要的材性指标进行有效的预测,对于林木生长与材性联合遗传改良,实现缩短育种世代、人工林定向培育、集约化经营和工业材的科学化加工,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推广价值,对于促进短周期工业用材林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5年通过黑龙江省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木材表面涂饰性与视觉物理量 东北林业大学 李 坚 刘一星 段新芳 王金满 崔永志 方桂珍 郭明辉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该研究选择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研究用漆种,采用IR、ESR、ESCA、SEM等先进的近代测试手段和波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木材表面涂饰特性,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木材和涂料相互作用的机理,表面涂饰质量的影响因素,涂饰前后木材表面视觉环境学特性变化及常用涂料的耐光性等,实验得出了木材表面涂饰质量、工艺性能和耐光性的预处理方法。采用测色色差计对110 种具代表性的我国商品材树种的木材表面材色参数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参数的色空间分布特征。对上述木材表面 光泽度分顺纹理和垂直纹理两个方向进行了测量和分布特征解析。分析了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追踪测量木材在各加工过程中表面特性变化的大量试验为基础,分析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在各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从已测视觉物理量的110树种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41个我国商品材树种,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视觉心理感觉测验,研究了木材视觉物理量与视觉心理量的关系,受验者身份组别的视觉心理特点,木材视觉环境学特性的预测方法等。 木材涂饰是赋予木制品工艺美学功能,保护木材表面,防止木材劣化降解,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和进行环境调节,维持尺寸稳定性等的重要加工技术和方法,在木制品生产和工艺美术品的制造,木材保护以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为木制品生产和室内装饰行业的自动选材和工艺改进以及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深入揭示了涂料与木材的界面化学特性,针对涂饰前后木材表面视觉环境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涂料耐光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得出无毒、无公害的天然原料—壳聚糖为处理剂的木材涂饰前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木材表面的染色效果和耐光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级别。 该研究首次得出了我国110 种具代表性的商品材的材色参数的色空间分布特征、表面光泽度的各向异性特点、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以及木材表面视觉物理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该研究首次采用实验心理学和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视觉物理量与视觉心理量之间的关系,受验者身份组别的视觉心理特点和木材视觉环境学特性的预测方法。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该研究成果系统、完整,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该研究对于解决木材涂饰科学中的基础理论难题,改进和提高涂饰工艺技术及发展木材涂饰科学,对于家具装饰用材选材和产品质量的科学预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该课题对于木材表面与涂 料结合机理、提高涂饰效果的前处理工艺及木材视觉物理量的研究得出的成果能够提高木材表面的染色效果,提高耐光性,可用于今后指导家具生产以及装饰用材的科学选材和产品质量控制,为发展木材涂饰科学,提高木制品工艺和人类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木材涂饰前处理方法已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7年11月通过黑龙江省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兴安落叶松速生、优质类型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卓丽环 黄普华 周文起 孙德才 周志勇 刘继明 周国兰 赵艳 吴具才 姜兴林 魏春茹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本研究对红、白材两种类型木材颜色定量表征参数物理力学性质和加工性能及红、白材两种类型生长速度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生态学、生物学等方法,为大兴安岭地区增加一个新材种,扩大了兴安落叶松的应用范围,并通过优质优价的销售办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落叶松原价上每立方米提高了300元。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本研究结果,为生产、销售和使用部门、合理使用落叶松木材,增加企业效益提供重要依据。过去对红、白两种类型的兴安落叶松都是混合销售加工使用,为使生产销售和使用部门可根据这两种类型木材各自的特点,将其分别销售与使用,必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据大兴安岭地区林管局森林经营局的初步估算,每年全区落叶松木材销售 300万平方米,按其中10%为白材型算,则每年销售出白材型木材为30万立方米,如按优质优价分别销售,把白材型木材价格在原价格上提高每立方米300元,则一年可以增加收益9千万元,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8年11月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内先进。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几种主要切花的保鲜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儿童鲜花店 岳桦 刘宏伟 王雁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建立了几种主要切花的保鲜技术流程体系,解决了满天星花瓣黄化、花蕾不开;切花月季落瓣、瓶插期短;香石竹及菊花花蕾不开放;切花采后包装、贮藏技术等问题。探讨了保鲜剂对主要切花蛋白质及花青素在瓶插期及贮存期的动态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高保鲜技术奠定了基础。提出了贮存液剂型,研制了预处理、瓶插、贮存、催花系列保鲜剂产品固体剂型。提高了切花的品质,延长瓶插期2-5倍,贮存期1-3.5个月。还研究了朝鲜娥眉蕨、粗茎鳞毛蕨、石刁柏、芍药、毛百合、露地菊、小白菊、一支黄花八种花材的保鲜技术获得了显著的保鲜效果。 应用于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批发、零售商,鲜切花消费者。 经保鲜剂处理的鲜花观赏期延长2-5倍,花朵品质提高,每支花用保鲜剂成本仅0.06-0.20元,占花支零售价的2%-3.5%,通过保鲜可降低耗损率,相对增收20-40%的利率。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其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将随社会发展而体现出来。保鲜剂系列产品曾在哈尔滨、济南、北京、广东、常州等城市花店推广试用。没有星形成产业化规模。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5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最先进水平。《鲜花保鲜液系列产品》在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获中国林业花协一等奖。 营林生产补偿政策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贾庆文 李顺龙 张於倩 万志芳 李洪山 王永青 蒋敏元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深入分析了建国以来营林生产补偿和作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补偿内容不完整,补偿不足,渠道单一,补偿价值量与实际贡献脱节;现行林价制度在空运转,林价失去了真实性与科学性;未摆脱事业费管理模式等。借鉴了国外的政策与作法。 研究了营林生产经济运行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影响经济运行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资金投入的时序性、连续性和不均衡性,资金周转周期长,经济运行受自然力影响大,经济产出严重滞后,产品特殊并具有不完全商品性等特点。营林生产产出有形与无形两类产品,发挥公益与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的两类需求。有形产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再生产循环;无形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通过无形市场进行交换,实现再生产循环。形成营林生产双重经济运行规律。 营林生产补偿应是完全的价值补偿,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全部劳动价值为补偿量标准,根据效用理论确定补偿渠道及消费者应提供的补偿量标准。探讨了补偿对象的多样性、方式的复合性、标准的差异性、阶段预支性和渠道双重性,提出补偿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双重补偿方式,多条渠道补偿,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与补偿量,实现完全补偿。将营林生产划分为商品林与公益林生产,分别给出了全部补偿标准、市场补偿标准和社会补偿标准的计量模型。 研究给出了营林生产双重补偿政策的总体框架:有形产品的社会再生 产价值通过有形市场在商品交换中直接得以补偿;无形产品(公益效益)的社会再生产价值通过无形市场,政府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由社会予以间接补偿。通过双重渠道实现完全补偿,运用经济手段对营林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商品林生产以有形产品市场补偿为主,无形产品的社会补偿为辅,实现全部补偿;市场补偿标准目前按原木市场价格倒算法确定,森林资源市场建立后,由林木资源市场决定,并提出应建立林木资源保护价;为适应市场运行机制,应建立森林地租与林租制度,并给出了基本数学模型;社会补偿由直接受益个体与国家财政补偿,建立生态效益基金,采取逐年补偿办法,给出了逐年补偿的数学模型。公益林生产以公益效益的社会补偿为主,有形产品的市场补偿为辅,实现全部补偿;提出征收生态效益费、国家预算拨款、共同投资和社会支持等政策。研究给出了双重补偿政策体系与运作体系框图。 应用领域:林业经济管理 关键技术:营林生产补偿存在的问题,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规律,补偿的理论基础、渠道和标准确定的数学模型,补偿政策的框架,政策体系和运作体系。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研究成果对科学制定营林生产补偿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总体框架和补偿办法,将推动林业经济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助于实现林业肩负的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研究成果将随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在林业经济改革与制定相关政策中逐渐采纳。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关于核盘菌致病机理宏观及微观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杨 谦 张国财 刘 虹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1)成果内容:本项研究针对分布广,危害大豆、油菜、亚麻和豌豆等重要作物严重的核盘菌立题,又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及争议的基础上抓住了关键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并进研究核盘菌的致病特性和致病机理是植保科研的最佳举措,切中发展需要。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几种主要作物对核盘菌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强,驳正了侵染期的误解,有利于防治策略规划,并为抗病机理研究抗病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又阐明了子囊孢子形成与营养、温度、湿度和土壤深度的关系;子囊孢子的生理特性;菌丝和子囊孢子的侵染特性,澄清了温度与子囊孢子形成及生理特性等几方面的争议,丰富和发展了核盘菌科学,为科学地预测预报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以及建立生态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应用领域:农业 (3)关键技术:该项目通过研究核盘菌侵入寄主的微观过程,揭示了附着器的形成及分泌突破寄主表面角质层的酶类化学物质在不同寄主上的普遍性,纠正了偏见,奠定了理想的无公害农药—抑酶制剂的关键理论依据,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突破。同时发现了寄主的一些微观抗性机制,有助于抗病育种和人工免疫科学的发展。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近二十年来,核盘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日甚,造成的经济损失惊人,由于对核盘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不够,防治菌核病尚无令人满意的良策。此项研究结果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为发展核盘菌致病机理理论,从宏观到微观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该项研究成果中关于核盘菌子囊孢子与菌丝致病机理的异同的比较、低温处理对核盘菌子囊孢子产生影响的研究、核盘菌侵入不同寄主表面时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观察等对改进该菌致病机理研究手段,提高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具有不可缺少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通过上述成果在菌核病发病区的宣传和应用,已经在北安农场对该病的防治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说明这一理论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5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6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落叶松尺蠖防治技术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鸡西市林业局 岳书奎 刘家志 王志英 张国财 岳 桦 牟宗海 高玉梅 王 帆 王立纯 王淑芳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通过对落叶松尺蠖的区系研究,摸清了我省危害落叶松叶部的尺蠖主要有三种:落叶松绶尺蠖、双肩尺蠖和落叶松尺蠖。明确了这些尺蠖的分布、寄主、危害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等,为落叶松尺蠖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落叶松绶尺蠖的生态学及天敌自然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落叶松绶尺蠖的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落叶松绶尺蠖防治指标及测报技术的研究,为落叶松绶尺蠖的测报与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了落叶松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超微结构、生物测定、组织病理、流行病学、林间防治等。上述研究为国际核型多角体病毒增加了新的种类。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通过对落叶松绶尺蠖的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达,,,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由于对落叶松绶尺蠖的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充分保护了林间的天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并且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5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 国际先进。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舞毒蛾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郝玉山 林 同 李国英 王广山 张金华 张国财 孙洪志 岳书奎 王志英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研究了舞毒蛾在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长白落叶松目的形状早期测定技术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王文章 冯玉龙 敖 红 陈 杰 金钟跃 曲桂琴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研究是应用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对长白落叶松目的性状进行早期测定。因树木的某些的 性状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知,这样如能在尽早的时间内对树木的生长进行预测,则不但会大大减少不必要损失,还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树木生长的早期预测在造林、营林和改良育种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落叶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而且适应性强,同时在保持生态平衡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黑龙江每年营造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在百万亩以上。因此,如何提高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已成为林业生产上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项目以不同无性系、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为材料,在野外和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测定了大量的生态生理、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了它们与长白落叶松生长的关系及在早期测定应用的可能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不同遗传特性长白落叶松的生态生理、生理生化特性有显著差异,其中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对光的响应强度、最大净光合速率、光强为饱和光强—半时的净光合速率等生态生理参数与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密切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氮素含量、植物激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谷氨酸脱氧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参数与长白落叶松的生长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都可用来对长白落叶松进行早期测定,结果是可靠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说本研究为长白落叶松的早期测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技术依据,如能推广开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本研究属应用基础的研究。长白落叶松生长快,材质好,木材符合多种工业用途,我们的研究成果为长白落叶松的早期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生态生理、生理生化指标。应用这些指标进行早期预测,可在避免用不合格苗木造成不必要浪费(造林人工费、苗木费、育林费、地皮费)的同时,提高生物产量(经应用推广,用此法选择的苗木在三年的时间里高径生长相对于对照提高30%左右)。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估算,每年可增加生产量在2.5m3/ha左右,按500元/m3计算,每年在1300元/ha左右,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广大,可达11350Km2,其中长白落叶松占20%左右,此项成果如能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不可估量。 本课题属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推广前景很好,我们的成果为长白落叶松的早期测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用它进行造林苗木的选择,不仅可避免用不合格苗木造林造成的损失,而且还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成果从1995,1997年已在黑龙江省三个林业局、林场进行推广、应用,他们是帽儿山实验林场、方正林业局、苇河林业局,根据三年来的试验结果显示,用这些指标选择出来的苗木,其高、径生长均对照都有提高,其中帽儿山为43.5%、30%;方 正为30.8%、28.6%;苇河为36.3%、29.5%,平均在30%左右,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但由于木材的采伐期较长,目前还不能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按此年生长增长量计算,每年营造长白落叶松林就在百万亩以上,因此如能推广应用此成果效益将十分可观。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7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8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护研究所 向开馥 贺庆棠 宫伟光 毕华兴 陈炳浩 胡嘉良 金昌杰 张建军 朱廷曜 赵雨森 张学培 张国珍 郝玉光 吴饮孝 焦树仁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我国“三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东北农田林网区、内蒙乌兰布和等地,对中尺度以上单元的大范围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进行监测、评价、管理和预测。可为我国“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长远规划宏观决策,防护林体系建设优化、更新改造和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为科学地评价各防护林体系总体防护林质量提供可行的评价指标,为有效地监测防护林体系效益、提高防护林管理和调控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地球的环境因子及生物圈的各组成成分具有特殊的影响。森林对生物圈的这种独特影响作用,可分为四 大生态功能,即气候改良功能、土壤改良功能、地球水圈改良功能及生物生境改良功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了森林的这四大生态功能,而达到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本项研究也正是根据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这种功能,采用先进的、科学的观测手段和研究分析方法,如自动气象观测仪、无线电低空探测仪、系留气球探测仪、卫星遥感技术和GIS分析技术对森林这种功能进行科学地揭示和真实地评价。这一整套的观测技术和研究分析方法构成了防护林体系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技术。 本项研究建立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参数及评价。同时提出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的评估模型和预测模型。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本项研究为“三北”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所建立的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可分别适用于东北西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和西部沙区(乌兰布和沙地)的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评价、监测和预测、规划设计,防护林优化改造以及宏观决策中应用。 所建立的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信息管理系统可适用于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林业部规划院、治沙办环境监测中心以及林业厅、局、站以及研究部门采用,以提高管理、监测、预报和研究水平。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8年4月通过林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9年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樟子松球果象甲监测技术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红花尔基林业局、呼伦贝尔林业管理局 王志英 岳 桦 张国财 徐学恩 孙洪志 王道君 王阿川 陈恩君 安添喜 岳书奎 吐门歧 王 君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1)成果内容:系统研究了樟子松天然母树林的分布格局,樟子松母树林的球果产量动态预测,各种因子对樟子松球果产量的影响。 研究了樟子松球果象甲的生命表、樟子松球果象甲的种群动态及预测、环境因子的影响和主要天敌曲姬蜂种群动态及预测。 完成了樟子松球果象甲与球果产量之间的关系和球果象甲与曲姬蜂之间的关系研究;曲姬蜂密度与球果产量之间的关系和球果产量、球果象甲、曲姬蜂种群之间的关系研究。 完成了樟子松球果象甲防治决策专家系统(樟子松球果象甲册报防治决策专家系统的知识组成、PPPES防治决策专家系统的结构及推理树、防治决策专家系统的用户使用说明)。 (2)应用领域:林业 (3)关键技术:该项目中的樟子松—球果象甲—曲姬蜂的种群动态和防治决策专家系统,采用了GM(1,3)模型、GM(1,2)模型及马尔柯夫链等新方法和新思路来研究樟子松球果产量、象甲和曲姬蜂三者构成的生态系统。采用样方方差法和扩散系数法分析了樟子松母树林的分布格局及年龄分布。通过因子筛选,选出了与球果产量、球果象甲密度及曲姬蜂密度相关紧密的因子,并采用环境因子的变化来预测种群动态等具有一定先进性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内外种实害虫研究中未见报道。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该项成果是一项以研究樟子松球果、球果象甲、曲姬蜂的测报系统;樟子松球果象甲防治决策专家系统等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曲姬蜂进行生产防治的综合项目。经过多年的测报、决策和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该项成果研究的5年时间内,共利用樟子松球果象甲的天敌进行生 物防治30多万亩,改善了害虫和天敌之间的种群数量结构,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的同时,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7年12月通过林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9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黑龙江省多级森林资源微机管理系统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森林资源局 郎奎建 李裕国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技术经济指标: ?成果内容:在黑龙江标准化数据库的结构出发,从定义国颁森林资源档案统计表的正规表矩阵、层变量、基变量、非基变量及它们的逻辑公式出发,由森林资源通用生成系统出,生成黑龙江各林业局、各林业管理局、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森林资源管理系统。 ?应用领域:省级森林资源全方位的、标准化的动态管理 ?关键技术: ?统计表的正规表矩阵、层变量、基变量、非基变量及它们的逻辑公式。 ?林业管理局、森林工业总局森林资源全方位、相容性进位处理(由林业局的立方米进位千立方米)。 ?支持50余个大型森工企业的统计表全封闭、智能化、浮动式报表输出。 ?技术经济指标: 按各局年效益0.5万计,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所属50余个大型森工企业总效益25万元。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本成果由黑龙江森工总局黑森资字(1991)466号文件下达,在 黑龙江40个林业局、4个林业管理局、黑龙江森林工业总局全面推行,已历经10年,整个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运行正常。 本成果是东北林业大学与黑龙江森工总局合作的项目,由行政命令,形成黑龙江森林资源管理技术规程,一次性在黑龙江森林工业系统全面推行。本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优秀的。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4年6月通过林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5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和品种抗病性测定 东北林业大学 勃力县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 潘学仁 项存梯 李玉莲 田西迁 李茹秀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研究是为了控制或减轻我国北方地区落叶松枯梢病的蔓延危害,保证落叶松人工林健康发展,提供落叶松枯梢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即落叶松枯梢病短期测报技术及落叶松寄主抗病品种鉴定技术。其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一)短期测报技术的研究 1(提出了防治的最佳时期:通过连续五年的定位观测病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和病害流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勃力县地区(也适宜相似气象条件地区)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此时期为病原菌侵染盛期。 2(建立了两种落叶松枯梢病情1年短期测报模型: (1)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数学模型: Y=-27.3842+0.7046X2+0.3437X3 (2)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 (二)寄主优良抗病品种、品系、种源测定及抗病机理的研究 1(明确了东北地区落叶松品种品系抗病顺序为:日5、兴×日、日×长、日×兴、日5×兴12、兴12×日5、兴5×兴9、兴9×日96-15、兴13×兴9、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 2(明确了长白落叶松种源抗病顺序为:小北湖、白刀山、白河、大石头、和龙,汪溥 、天桥岭、黄泥河。 3(综合抗病性,生长量和形质3项指标,筛选出小北湖长白落叶松为抗病优良种源品种;日×兴、兴×日、日×长、日5×兴12、兴12×日5为抗病优良品系。 4(抗病机理研究研究了落叶松当年枝梢钾、锰、儿茶酸、毒叶素的含量在抗病鉴定中的作用,当年枝梢,钾、锰偏低和儿茶酸、毒叶素含量高时则落叶松抗病。 5(提出了抗枯梢病优良品种、品系、种源选择、利用和鉴定指标: ?抗病程度;?生长量和形质;?当年枝梢钾、锰、儿茶酸、毒叶素 的含量;?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变化。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落叶松枯梢病防治之前,首先必须要知道这一年的病情指数是否达到防治指标,以及在什么时期进行防治最有效,利用本项研究技术与防治指标结合起来,就可予先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能提高防治经济效益,如果没有病情指数和最佳防治时期指导,将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991-1994年东北林业大学与省森保所根据测报技术研究提出的最佳防治期及予报当年病情指数,结合防治指标的应用,在勃利县通天一林场防治枯梢病累计面积为540ha,防治效果达65%以上,并建立了320ha防治试验样板林,获总效益214.8万元。 小北湖长白落叶松抗病优良种源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抗病性、生长量和形质特性的测定,筛选出小北湖长白落叶松种源为抗病优良种源品种。 这项研究内容,与东北林业大学林木育种研究室“东北内蒙四省区主要用材树种种源研究——落叶松种源研究”课题紧密地配合在一起。 在省林业厅的协作和领导组织下,已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到目前为止已推广长白落叶松小北湖种源病优良品种造林面积达62626.80hm2。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年9月通过林业部组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杨树介壳虫等干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大庆市林业局 刘景全 迟德富 邵景文 邓立文 马 玲 张学科 李成德 严善春 胡隐月 刘宽余 李万海 苗建才 荣立军 冯墨春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经过5年研究,鉴定两蚧的寄生性天敌12种,捕食性天敌1种。选用生殖势能、生态亲和性、暂时同期化、密度反应等9项评价指标,对杨圆蚧寄生小蜂的控制力进行了系统评价,根据Richards曲线: y = A×[1,EXP(KX)]B方程,用微机拟合所建立的曲线方程来说明寄生小蜂与蚧虫的密度制约关系;大量取样,利用频次卡方检验法和若干聚集度指标法判断小蜂与寄主空间分布格局的吻合程度;对小蜂密度与扩散距离的关系。运用助迁后抽样数据,选择恰当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模拟的方程描述小蜂扩散情况(即分散能力);通过蚧虫利它素常规提取法和生测试验判断小蜂搜索寄主能力等。筛选了控制力强的黄胸扑虱蚜小蜂和长棒四节蚜小蜂,提出人工助迁的合理密度。 应用Holling圆盘公式对防除和未防除瓢虫隐尾跳小蜂(瓢虫天敌) 的瓢虫幼虫、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防除了瓢虫隐尾跳小蜂后使瓢虫对蚧虫的控制力由51(2%提高到63(7%,为在不同生态条件对杨圆蚧采取切实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杨圆蚧、柳蛎蚧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和柳蛎蚧种群动态及测报技术的研究,收集不同地区杨圆蚧、柳蛎蚧发生情况、发生面积及气象资料,通过微机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关联度分析法作系统分析,对筛选出相关性大的气象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筛选与总结出第一、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气象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蚧虫发生建立预测模型。按逻辑斯谛模型拟合柳蛎蚧的种群数量变动和发育进度。 加工成抑食肼、噻嗪酮、氟幼铃、灭幼脲3号等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油剂和通用油剂,提高了对蚧虫的渗透力和触杀力,并对合理的施药时间、施药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使化学控制和自然控制及生物控制达到协调。 经在大庆市红旗林场示范和大庆市的推广应用表明,采用天敌的助迁和增强技术与局部化防相结合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可将两蚧的种群水平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所有的I,III级木均成为0级木,平均每平方厘米有蚧0(55头。综合防治样板林的每亩材积比对照林增加0(59倍,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极大的提高了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固沙能力。在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该成果连续3年在大庆市推广应用获得了4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挽救了2000多公顷的杨树林,彻底改变在黑龙江西部地区造林不成林的局面,增强了各级林业部门和群众造林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黑龙江省造林事业的发展。 该成果可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黑龙江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后可获得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成果鉴定后在黑龙江省的西部地区杨圆蚧发生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1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9年7月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草牧场防护林营建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赵雨森 姜永范 宫伟光 章 中 苑增武 王晓江 董希文 周景荣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成果内容: 1、现有树种评价、筛选及引种与栽培 2、干旱、半干旱风沙草原区适生乔灌木树种造林技术 3、草牧场防护林配置模式及防护功能研究 4、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开发利用研究 应用领域:农林、畜牧 关键技术: 1、确定了不同类型区主要适生乔灌木树种 2、不同类型区草牧场防护林模式 3、确定出干旱半荒漠草原区草牧场防护林密度 4、建立了半干旱风沙区草牧场防护林立体开发模式 经济技术指标: 1、提出了草牧场防护林造林配套技术,造林保存率在87%以上 2、提高了草牧场综合开发利用效率,载畜量增加27,以上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研究期间在研究地区,,.,万亩的草场上推广应用此项成果,累计获得经济效益,,,,.,,万元。 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此项成果的推广应用对草原牧区的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受到当地群众和生产部门的欢迎。示范区多次接待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参观和考查,给予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同草牧场防护林模式均具有明显的降低风速、提高空气湿度、减少水面蒸发、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等的作用,为牧草的生长和牲畜的生活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条件,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丰富了草原的物种,美化了草原环境,生态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我国“三北”地区有干旱和半干旱草原面积,,亿亩,使本项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范围和地域。草牧场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治沙和沙产业相结合,特别是本项成果融合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同整枝情况下的落叶松林的燃烧性与阻火性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计算,给出了确定不同落叶松林阻火能力的数学模型。在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年龄在40—60年,郁闭度在0.7以上,林分阻火效果最佳;林分年龄在20—40年及60—80年,郁闭度在07以上,林分亦有教好的阻火效果;林分年龄在20年以下及超过80—100年的林分阻火能力较差。在确定落叶松林阻火能力时,可参考下面的模型:当Q1 / Q3<1时,落叶松林完全阻火;当Q1 / Q3 ? 1时,火在林 内可燃,但蔓延缓慢,有利于将火在林内扑灭;当Q2 / Q3 ? 1时,火在林内蔓延较快,不能起到阻火作用(其中:为可燃物在蔓延含水率时的潜在能量,为可燃物含水率为10%时的潜在能量,为现实林分可燃物的潜在能量)。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该项研究成果在黑龙江省各林区应用,对于减少森林火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该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将增加林区就业机会,对林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助于国家造林绿化及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因此,亦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3年9月通过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5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黑龙江省森林公益效能经济评价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周晓峰 蔡体久 王传宽 任青山 满秀玲 杨顺熙 李春阳 张庆费 陈列明 曹艳杰 马化文 杨文化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内容涉及生态学、经济学领域及林业、农业、水利、气象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森林与大气平衡、水分循环、土壤肥力、森林景观、旅游和木材生产等多个方面的定位监测和调查研究,运用等效益代替法及货币置换法,使量纲统一,获得全省森林经济效益和公益效益的计量和经济评价值。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建立,以及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进行森林资源的科学核算提供较好准确的科学依据。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此成果已被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省政府用于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方 案中,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海南省、湖南省、江苏省、祁连山地区的同类工作中。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4年11月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5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黑龙江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分阶段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沈海龙 王克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成果的内容是黑龙江省东部引种区樟子松人工林定向培育的技术体系,成果主要应用于森林培育领域。 本项目完成了预计的生长与立地关系,树高、直径和材积生长的阶段性和异速性,树冠发育动态,以及樟子松和阔叶树的天然更新规律,建立有价值的优化数学模型,制定分阶段定向培育的技术和指标体系等指标外,还研究了樟子松生物产量与产量结构、樟子松经济产量和材种出材量、林分密度与樟子松生长及形质指标的相关关系、樟子松林下凋落物分解动态和养分元素释放率,并将前人对樟子松研究的各项成果和国外对欧洲赤松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本项研究,确定了东部山地樟子松的培育目标为荒山绿化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风景)和各种用材林(短小径材、高级纸浆材、普通大中径材和胶合板材),并根据分阶段定向培育的原则,采用群体定向和单株定向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实现各目标的技术途径。研究选点代表性非常强,调查方法准确合理,计算方法如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法(一致性削度方程等都是成熟可靠且又新颖先进的方法,许多指标(如干物质和养分元素释放率)的计算都有其独到之处;本研究首次比较全面的确定了樟子松的培育目标,并提出和利用分阶段定向培育的原则,确立了我省东 部地区各个培育方向的配套培育技术措施。这些都是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本项目针对我省第三位针叶造林树种,同时也是研究比较薄弱的樟子松进行定向培育研究,不但丰富了我省樟子松人工林研究成果,而且一旦实际应用,将会促进我省樟子松人工林经营走向培育目标定向化、培育模式多样化和培育技术配套化的轨道,大大促进樟子松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经济生产力和生态效益。本项成果还可以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和辽宁省东部地区的樟子松人工林培育上推广应用。应用前景广阔。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200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 提高红松更新和培育质量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李景文 葛剑平 陈 动 刘传照 刘吉春 李传荣 王树力 马建路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红松天然林是一种多树种的混交林,是一种高价值、高产量的森林资源,也是全球北温带少有的多树种、多层次、多价值、多效益的一种森林组成和结构类型。百年前还有浩瀚的林海。目前除了自然保护区和边远山区还残存有原始特征的森林外,绝大部分森林遭到了严重破坏或消失。近40年来所经营的人工红松纯林,不仅遭到多种病虫害,而且树高不及3米主干就开始分杈(天然林木主干分杈高为18—20m)难以达到高干良材。因此如何培育好红松林一直是我国林业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本项成果的特点在于,不是只研究单一树种,而是着重探索原始林整体发育的自然规律。根据原始林年龄结构与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证明原始红松林是一个由不同龄组斑块镶 嵌构成的复合体,各龄组斑块在空间上是一个周期性的循环过程。各龄组斑块树群的形成是由于林内部分林木自然枯死、火烧或风倒,从而形成了林隙(林间空隙)。林隙内幼苗、幼树群的生长构成了同龄树群斑块。林隙是一个上层林冠透光的垂直空间,红松等重要树种“高干良材”的形成,就是林隙内生态效应“先高后径”不同步增长的结果。林隙内形成的各龄组斑块树群在林隙内的小循环和林隙间的大循环,是天然林维持组成稳定,物种多样和自我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过去营造的人工纯林,使红松从其天然混交林里完全分离出来,从而失去了与原有群体中其它多种动植物相互依赖和相互共生的作用,也失去了原有红松生长的林隙条件,从而容易遭受多种病虫鼠害和早熟(结实),难以成为高大巨木,成林难以成材。如果按照天然林发展的过程,充分利用天然更新或萌檗的阔叶树种,并利用人工和天然形成的各种林间空隙栽植或借助天然更新红松等原有针阔叶树种,逐步向着异龄混交的方向进行经营,不仅会防止病虫鼠害和延缓结实,而且会产生出高干优质材,今后还会取得长期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因此本课题推出对现有林经营的是:未受或少受干扰的原始林类型,因已濒临消亡的状态,是一种濒危的生态系统,必须严加保护,作为经营其他森林类型的模式;对已受人为干扰的过伐林类型,则应停止以木材生产为目标的采伐,着重进行林相整理,对已经转化为次生林和人工纯林的经营,则应采取林相改良(优化培育)和人工林天然化的途径。最终使原有复层异龄的红松混交林,在本地区得以更多的回归自然和繁荣健康地成长,改变现有以天然杨、桦、蒙古栎林和人工落叶松、红松纯林占优势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林地生产力下降的局面。本研究的详细内容可参考研究者所著“红松混交林生态与经营”一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本项研究是对红松及其组成的红松混交林更新、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可持续经营诸方面,经过林区数十年的定位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所创新。阳含熙、王战等11名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本课题将红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研究系统地结合起来,通过深刻揭示自然 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经营红松林的科学原则和新的技术措施。”1993年“黑龙江森林”所引用,1994年纳入“森林生态学”林业高等教材,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同年又出版了“红松混交林生态与经营”专著。2000年入选“中国‘九五’科技成果选”第二卷(自然科学卷)。因此,成果中的理论和技术已被更多科技和林业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同,有较多林场所应用。今后更全面推广,尚需加大力度。 本成果对红松天然林的时、空动态发展规律的揭示,为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制定复兴红松林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于正在执行和以后进一步推广中,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很难用数字加以估量。 三.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 该项目1992年7月通过林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水平为国际先进。1992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12月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数控木工设备的多媒体接口与模拟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牡丹江木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马 岩 任洪娥 李松龄 汤晓华 孟庆军 乔世坤 邢力平 丛宪冬 宋哲存 一.成果内容、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经济技术指标 1.成果内容 (1)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木工设备的微机控制,完成数控木工机械多媒体控制的设计与调试、软件的编制与调试方法。 (2) 应用数控多媒体技术的数控木工设备的接口模拟技术,完成视频检测和声控调速的模拟实验的设计与调试,实验的理论与方法。 (3)在CNC数控镂铣机上应用多媒体控制所需的接口技术与调 试方法、接口软件的编制和接口硬件的设计。 (4)数控接口技术在小径木数控削片制方机上应用的模拟研究。 2.应用领域 本项目研究的技术,可以应用在数控木工设备上,使我国数控木工设备的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关键技术: (l)数控木工设备视频系统将摄像机摄入的原木图像存入计算机,生成图形文件,检测出原木大头长径和短径,原本小头长径和短径,原木的长度、原木的树种以及原木的级别。应用视频理论的图象位置认识技术精确计算出原木的各部位尺寸,得出最优下锯摇尺尺寸、木材材积、板皮材积、木片层积、锯末材积和锯口损耗率等数据,控制实验台步进电机移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实现最高的出材率。 (2)数控木工设备的声控调速系统是利用声音或噪音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该系统将声音传感器采集到反映木材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变化的音频信号存入计算机,生成声波文件,通过滤波和拉普拉斯变换,计算出音频频率,控制实验台,进给电机的转速。解决木材加工过程中遇节子等缺陷,软硬木加工变化时切削力变化引起的切削载荷的变化,通过自动调节进给速度,解决切削力成倍增大引起加工质量下降的问题。从而保证木制品加工的质量,减少刀具的磨损。 4.经济技术指标: (1)本项目研究的内容将应用在CNC数控镂铣机上,CNC数控镂铣机的应用研究将保证1200万元/年产值的经济指标;技术指标应使机、电系统协调,使主轴转速达到1000,18000rpm,进给与仿型系统匹配,通过接口技术保证位置检测器与位置偏差检测器和伺服电机的同步精度,使引进部件配套技术国产化。在国产化的过程中CAD和CNC联网时,将应用本项研究技术,在未来CNC的微机控制时也将应用本项研究成果。 (2)应用本项目研究的接口技术,实现了削片制方机的数控化, 使其辅助时间下降80%,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50%,为小径木数控削片制方机的检测定向、定位和监控达到数控多媒体化提供了使用理论和技术。 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应用推广前景 1.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数控木工设备多媒体接口与模拟研究,是黑龙江省科委在木工机械行业立的一个高新技术项目。该项目的研究抓住了国际木工机械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为我国木工机械高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该项目的研究,已经完成了用工业摄像机摄入的图象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进给,从而实现视频的多媒体控制技术;还完成了通过声音控制来调节步进电机的进给速度;另外,还完成了削片制材的数控进给调速的研究,为CNC 镂铣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软硬件的模拟技术。 2. 应用推广前景 本项目的推广前景主要体现在: (1)实现木工机械的计算机控制 (2)为工业监控和远程控制提供必要的技术 (3)采用声控技术来控制数控木工设备的进给调速系统 (4)采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设计完成了削片制材的数控调速系统 (5)数控多媒体技术将为CNC数控镂铣机提供高水平的实用技术 本项目的推广措施是以削片制方机为突破口,以四面刨和带锯机为研究重点进行工业化实施,进一步完成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同时,在CNC上进行攻关,解决CNC的多媒体自动编程问题,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控制。本项目研究的微机控制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可以在行业内广泛推广。 应用本项目提供的技术,牡丹江木工机床厂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数控镂铣机添补了国内空
/
本文档为【津津有味谭食疗卷[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