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8-03-22 19页 doc 50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B A(颤抖/战栗 味同嚼腊 大块朵颐 再接再厉 殒身不恤 恬不知耻 B(菲薄/悱恻 珠联璧合 剑拔弩张 有条不紊 郑重其事 矫枉过正 C(缬英/挟持 大肆渲染 闪烁其词 出谋划策 杀一儆百 箪食壶桨 D(纤维/蹁跹 鸩占雀巢 曲意逢迎 无精打采 老生常谈 骁勇善战 【1、答案:B。A、味同嚼蜡、大快朵颐 C...
[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B A(颤抖/战栗 味同嚼腊 大块朵颐 再接再厉 殒身不恤 恬不知耻 B(菲薄/悱恻 珠联璧合 剑拔弩张 有条不紊 郑重其事 矫枉过正 C(缬英/挟持 大肆渲染 闪烁其词 出谋划策 杀一儆百 箪食壶桨 D(纤维/蹁跹 鸩占雀巢 曲意逢迎 无精打采 老生常谈 骁勇善战 【1、答案:B。A、味同嚼蜡、大快朵颐 C、撷英、箪食壶浆 D、鸠占鹊巢】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我国包装饮用水的不统一,生产企业不仅无所适从,也容易引起公众质疑, 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B.艺术家应怀着对艺术的真诚来创作富有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不要一味去追求 华而不实的所谓的大制作。 此次亚艺节晚会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劲,韩国小天王Rain、神话成员金东万、乐坛教C. 父申圣勋,日本著名歌手西城秀树,以及萧亚轩、陶喆、费玉清等都位列其中。 D. 中宣部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的行为作为长期任务,长抓 不懈。 【2.B(A.语序不当,应将“生产企业”调至“不仅”后。C. 主谓不配,“强劲”是“强有力”的意思,不能与前面的“阵容”搭配,应为“强大”。D. 不合逻辑。“把„„不正当的行为”作为长期任务,有悖事理。应在“把”后加“打击”。】 3、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雾和霾主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区别。(4分)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小细水滴(或冰晶)的集合。雾和云的区别仅仅在于是否接触地面。雾通常是乳白色、青白色,它使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按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使能见度降低到1km以下的称为雾。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霾通常呈黄色、橙灰色。当大气凝结核由于各种原因长大时也能形成霾。在这种情况下水汽进一步凝结可能使霾演变成轻雾、雾和云。霾主要由气溶胶组成,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3、组成成分;能见度;颜色;出现时间。】 4、下面同时提供了“象形”和“形声”两种造字方法的例子,请你根据下图分条概括汉字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5分) 象形字示例 形声字示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简化字 【4、历史悠久(1分);由繁到简演变(2分);造字法灵活多样(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诚不能容崇韬,至洛诛之何晚,今远军五千里,不见咫尺之诏杀大臣,动摇人情,是召乱也。”继岌曰,“吾亦悔之,奈何,”崧乃召书吏三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谕诸军,人心乃定。【李崧,深州饶阳人。崧幼年聪敏,能写文章,当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当兴圣宫使,兼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用崧当掌书记。继岌已经破蜀,刘皇后听信谗言,暗地派人到蜀教继岌杀崇韬,人心不安。崧入见对继岌说:“王为什么要做这种危险事,实在不能宽容崇韬,到洛阳再杀他也不晚嘛,现在远征五千里,不见诏书杀了大臣,动摇人心,是自取祸乱呀~”继岌说:“我也很后悔,现在怎么办呢,”崧才召书吏三四人登楼去梯,夜里以黄纸作诏书,用的是都统印,第二天早晨告谕诸军,人心才安定下来。】 师还,继岌死于道。崧至京师,任圜判三司,以内忧去职还乡里。服除,范延光居镇州,辟崧掌书记。长兴中,明宗春秋高,秦王从荣多不法,晋高祖为六军副使,惧祸及,求出外藩。是时,契丹入雁门,明宗选将以捍太原,晋高祖欲之。延光等欲以康义诚应选,崧独曰,“太原,国之北门,宜得重臣,非石敬瑭不可也,”由是从崧议。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回师途中,继岌死在路途上。崧到京城,任圜判三司,因守孝离职回乡。服除,范延光当镇州节度使,征召崧做掌书记。长兴中(930,933),明宗年龄大了,秦王从荣无法无天,晋高祖当六军副使,害怕惹祸殃及自己,要求出镇外藩。这时候,契丹侵入雁门,明宗选将保卫太原,晋高祖想去。范延光等人想派康义诚去,只右崧说:“太原,国家的北门,应当派重臣,非石敬瑭不可呀~”大家都同意。晋高祖非常感谢他,暗地派人感谢崧,想叫 崧始终帮助他成大业。】 晋高祖崩,出帝即位,以崧掌枢密。初,汉高祖在晋,掌亲军,为侍卫都指挥使,与杜重威同制,汉高祖耻之。其后汉高祖出居太原,重威代为侍卫使,崧亦数称重威之材,于是汉高祖以崧为排己,深恨之。崧卒以重威将大兵,其后败于中渡,晋遂以亡。【高祖死,出帝即位,用崧掌枢密使。以前,汉高祖在晋掌亲军,当侍卫都指挥使,与杜重威同级,汉高祖以之为耻。后来汉高祖镇守太原,重威代替他当侍卫使,崧也多次称赞重威的才干,于是汉高祖认为是崧排斥自己,非常恨他。崧最终叫重威率大军,在中渡被契丹打败,晋便灭亡。】 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师,德光素闻延寿等称崧为人,及入京师,谓人曰,“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州。其后麻荅弃镇州,崧乃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为谦谨,莫敢有所忤。 【契丹耶律德光进犯京城,德光多次听到延光等人称赞崧的为人,入京城后,对人说:“我攻占南朝,只是为了得到崧一人罢了。”于是提拔崧当太子太师。契丹北返,命令崧率全族同行,留在镇州。后来麻荅放弃镇州,崧才得以回京。汉高祖向来不喜欢崧,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诬陷,说他是被契丹器重的人。所以崧遇见汉的权臣,常常警惕谦虚谨慎,不敢得罪他们。】 汉高祖入京师,以崧第赐苏逢吉。崧弟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屿笞责之。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是时,高祖将葬睿陵,河中李守贞反。澄乃教延遇告变,言崧与其甥王凝谋,欲因山陵放火焚京师,又以蜡丸书通守贞。逢吉送崧侍卫狱,崧知不免,乃自诬伏,族诛。 【汉高祖入京,把崧的房屋赐给苏逢吉。崧弟屿的仆人葛延遇为屿经商,常常吞没钱财,屿鞭打他。延遇夜里跑到逢吉部下李澄家。那时,高祖将安葬在睿陵,河中李守贞反。澄叫延遇说崧和他的外甥王凝商议凭借山陵放火焚烧京城,又用蜡丸书信与守贞通谋造反。逢吉把崧关到侍卫狱中,崧知道难免一死,就自己被迫承认,最终受到族诛。】 崧素与翰林学士徐台符相善。后周太祖入立,台符告宰相冯道,请诛葛延遇,道以延遇数经赦宥,难之。枢密使王峻闻之,多台符有义,乃奏诛延遇。【崧平时与翰林学士徐台符相友善,后来周太祖即帝位,台符告诉宰相冯道,请求杀掉葛延遇,冯道以延遏多次得到赦免宽恕为由,认为诛杀他很难。枢密使王峻听说了,称赞台符有义气,才上奏杀了延遇。】 (《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A(领镇州节度使 领:兼任 B(辟崧掌书记 辟:征召 C(崧亦数称重威之材 数:屡次 D(多台符有义 多:称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阴遣人之蜀 寡人之于国也 B(明宗选将以捍太原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乃拜崧太子太师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欲因山陵放火焚京师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6(D【解析】D(介词,凭借、依靠。A(动词,到、去;助词,无实义。B(目的连词;介词,因为。C(副词,于是,就;副词,表判断,是、就是。】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崧自由聪颖善文,在魏王继岌手下任职时,就曾率人假造朝廷诏书,成功化解继岌因滥杀大臣而造成军心涣散的被动局面。 B(明宗时期,晋高祖因惧怕朝廷内患殃及自己,趁外族契丹入侵之际要求出镇外藩,当时正是李崧的极力荐举才得以实现。 C(汉高祖起初在晋时,枢密使李崧因对与他同列的杜重威倍加赏识和重用,招致高祖忌恨,为此他在汉时处事不得不小心谨慎。 D(李崧在晋时得罪汉高祖,外族契丹对他的礼待,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反行为是导致他最终被灭族的根本原因。 【7(D【解析】从“澄乃教延遇告变„„又以蜡丸书通守贞”“乃白诬伏”来看,应是莫须有的罪名。】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3分) 翻译:晋高祖非常感谢他,暗地派人感谢崧,大概想叫崧始终帮助他成大业。(“德”“阴”解释各1分,表示判断的“也”1分) (2)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3分) 翻译:汉高祖向来不喜欢崧,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诬陷,说他是被契丹器重的人。(“素”“谮”解释各1分,“为„„所”句式1分) (3)台符告宰相冯道,请诛葛延遇,道以延遇数经赦宥,难之。(4分) 翻译:台符告诉宰相冯道,请求杀掉葛延遇,冯道以延遇多次得到赦免宽恕为由,认为诛杀他很难。(“赦”“宥”“难”解释各1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1)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奠定了全词凄冷的感情基调。(3分,每点1分) (2)简要赏析“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中“犹”“能”“又”三个虚字的表达效果。(3分) (2)“犹”字说明行色匆匆;“能”“又”是说不消几天,中秋又来到了,透露出一种时序催人的忧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无可奈何的喟叹;三词迭用,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3分) (3)有人认为本词豪放与沉郁兼备,请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4分) (3)“欲买桂花同载酒”描写一种豪放洒脱的生活(1分);江山依旧、故人难觅、少年不再的沉郁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子无良媒。(《诗经?氓》)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 (孟子《鱼我所欲也》) (3) ? ,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4) ?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5)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 (6)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 。(《论语?八佾》) (8) ? ,熟读而精思。(孔子《论语?宪问》) 【(1)匪我愆期(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3)朝搴阰之木兰兮(4)连峰去天不盈尺(5)矗不知乎几千万落(6)寄蜉蝣于天地(7)既往不咎 (8) 循序而渐进】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人人襟袖带香归 肖复兴 ?去东湖那天,天刚放晴,阳光出奇得好。一连几天成都阴雨绵绵,让东湖一直湿漉漉的,充满湿润的期待。之所以期待,因为它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的园林。我国现存的园林大多是清代的,明代的都少见。 ?东湖在成都北30多公里处的新繁,现在是成都的郊区了,咫尺之遥。我是从东湖后门进去的,遗憾未能先看到前门“唐贤胜迹”的横匾。后门镶在古城墙之中,是后开的,门不 大,但有古城墙的衬托,显得古色古香,特别是阴雨的淋漓,使得城墙青苔斑驳,砖石浸润得格外沧桑,没有进门便对里面充满厚重的想象。 ?东湖当年在县衙之东,因之得名,唐时为官居宰相的李德裕在新繁当县令时所建。最早见诸文字是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新繁县有东湖,李德裕为宰日所凿。”难得的是千余年的风霜雪雨变化至今整体骨架未动,前后两湖砚湖和万花湖唐代风光依旧,还保留着当初的唐风唐韵。好多人都以为我们的古迹和欧洲不同,欧洲是石头的建筑,而我们则是木头的建筑,所以难以保存。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关键在于维修和保护。由于东湖历代都有维护和修建,它才得以存活至今而出类拔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同治年间任新繁知县的一个叫程祥栋的人,自己从薪水里掏出2000贯捐助翻修东湖。我不太弄得清这2000贯到底值多少钱,但看他新修了怀李堂,清湖底的淤泥筑蝠崖,在蝠崖上建青白江亭这样多重项目,应该颇为可观。有意思的是,包括程祥栋在内的历任修建东湖的县太爷都为东湖留下诗文,而不是仅仅动动嘴,实在让我们如今不少发言稿都要秘书代笔的不少县太爷汗颜,更不要说让那些贪官污吏自己掏银子修湖了。 之所以这么多朝代的县太爷对东湖情之独钟,在我参观一圈东湖之后,明白了,因为他们都敬重和新繁相关的三个人。一个是唐代的李德裕,一个是北宋的赵汴,一个是南宋的梅挚。他们的官职有大有小,李德裕官至当朝宰相,赵汴时任封疆大吏西川节度使,梅挚只是地方的一个小官。但是,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为官清廉,一为百姓做过实实在在的好事,而不是那种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得无厌者。看来,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当官的要求和期待,就是这样简单明了的两点。你做到了这两点,人们就记住你,做不到,遗臭万年。 李德裕是高官,也是诗人,是真正的诗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一百四十余首诗,称赞他“身在大位,手不去书”。他在成都时,平定南诏和吐蕃入侵,让百姓安居乐业,起到重要 的作用。有意思的是,如今李德裕的遗迹东湖独存,说明新繁人对他的厚爱。据说,李德裕当年在东湖亲手植下四株柏树,历经千年,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人们特别在古柏前修建了古柏亭。一个军阀手底下的士兵,在古柏的树洞烧纸,把树点燃烧死,新繁人不干了,最后军阀只好把士兵枪毙才平息民愤,足见人们对李德裕的感情。 赵汴时任御史,因一身清廉,不畏权贵,被称为“铁面御史”。他任成都州府时,一次路过新繁,看见湔江清澈见底,感慨道,我们当官的,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保持自己的清白才是,从此,当地人把湔江叫做了青白江,一直叫到了今天。程祥栋在蝠崖上修建了青白江亭,站在那里,青白江一览脚下,那从雪山融化下的雪水汇成的江水,确实是清澄明澈,如练如镜。 梅挚是新繁人,一生清清白白为人,认认真真做事,骨头还硬,敢于直言上疏。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五瘴说》,所谓五瘴,是直斥为官的五病,“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栋姬妾,以娱声色,此惟薄之瘴也。”实在像是句句说给今天的,仿佛有先见之明。他同时还说了这样一句,“有一于此,民怨神怒。”一针见血,更是戳到腰眼儿上。心想,如今我们愿意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应该是才对,特别应该让那些为官者到这里看看。其实,梅挚所说的五瘴,历朝历代都存在,贪污腐败,营私舞弊,是所有有良知者的大敌。南宋时就有人将这《五瘴说》刻在桂林龙隐崖上,清代有人从那里拓印回新繁藏于龙藏寺,光绪年间的新繁知县是一个叫段莹的人,索性将其翻刻于石碑上,立于东湖,让更多的人知道并看见。后人又在东湖西岸专门修三百梅花馆纪念他,不仅因为他姓梅,更取段莹当年翻刻立碑时写过的诗句“精神应与老梅通”之意。 一座唐代的古老园林,不仅因为亭台楼阁湖水树木秀丽而令人流连,也不仅因为年代久远硕果仅存而令人怜惜,更因为有这样三位古人的存在而令人景仰。就像舞台上背景雕梁画栋炫目,天幕上日月星辰闪烁,但没有人物出场是无法打动人的。难得的是东湖有这样三个 不同凡响的人物让它有了生命,让它不仅有历史的厚度,还充满感情的温度。为了纪念这三位古人,几代后人在怀李堂前特意种植了柏树,在青白江亭前种植了竹林,在古城墙周围遍植梅花,成为了今天的梅岭。柏竹梅,成为了三位贤人的形象的比兴,也使得人们的感情和心情得以抒发。沿东湖,我连转了两圈,雨后的梅花满园绽放,如放翁诗中所说,人人襟袖带香归。 (有删改) 11(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第?段写道“没有进门便对里面充满厚重的想象”,请概括“厚重的想象”的内容。 (1)古色古香体现唐代风韵的建筑;(1分)历代贤人的事迹及遗迹。(1分) (2)请简要分析东湖成为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唐代的园林的原因。 历代官吏对为官清廉者的景仰,使东湖历代都有维护和修建;(1分)年代久远硕果仅存令人怜惜。(1分) 12(第?段引用梅挚的《五瘴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凸显人物形象,表现梅挚认真、清白、正直的性格。(2分)五瘴所揭示的为官者的这些弊病,和生活中贪官污吏有太多相似之处,拉近了文章和生活的距离,揭示文章主旨,富有现实意义,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引用梅挚的文章《五瘴说》,详实具体,增强了文章的人文意蕴,使文章内容深刻。(2分)为下文揭示东湖石碑和三百梅花馆的来历等内容作铺垫。(2分)(任答三点即可) 13(作者本是写东湖游记,但主要篇幅却记叙了李德裕、赵汴、梅挚的事迹,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三人都为官清廉,为百姓做过实实在在的好事,他们的事迹使东湖不再是自然景观,而是有了更丰富的意蕴,他们的品质正是作者所赞美的,是文章主旨所在,也是文章现实意义所在。(2分)东湖是唐代李德裕在新繁当县令所见,园内景物如怀李堂、青白江亭、梅岭均和他们有关。(2分) 14(文章以“人人襟袖带香归”为题,这是作者游东湖的感受。读完此文,你嗅到了什么样的香气呢,请谈谈你的感受。(6分) ?东湖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的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一番游历,香气盈袖。(2分)?李德裕等人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实实在在的好事,令人感动、钦佩,一番游历,是精神的洗礼,人物美好品质香气盈怀。(2分)?虽然历朝历代都存在贪污腐败,营私舞弊,但总有正直的官员坚守着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总有人和腐败的风气做斗争,这是一个人的良知,社会的良知。这是对所有良知者的慰藉,也是未来的希望。(2分)?阅读文章,思考社会与人生,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增强了战胜腐败的信心,这是本文的现实意义。(2分)(任答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新月张开一片帆 张建智 记得王世襄在世时,谈得最多的两个人,一个是张葱玉,一个是陈梦家。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梦家还在的话,那明代家具研究的著作,就肯定轮不到我写了~” “梦家在中央大学学的是法律,但是他没有当过一天律师而是从十六岁便开始写诗,1931年便出版了他的第一册诗,并立即出了名,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他的一举成名,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器重与教导,一是闻一多,一是徐志摩。 1931年1月20日,由徐志摩主编、陈梦家实际编辑的《诗刊》季刊在上海出版。撰稿人除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等前期新月诗人和南京诗人群成员外,还有林徽音、卞之琳、孙毓棠、曹葆华等新加入的北京青年诗人,这标志着“后期新月诗派”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陈梦家已成为新月诗派的一员主将。 “作为诗人,梦家的创作生涯前后只七八年”。赵萝蕤(陈梦家夫人)说:“1934-1936年,他在燕京大学攻读古文字学。从此以后他几乎把他的全部精力都倾注于古史与古文字的研究。”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陈梦家与赵萝蕤离开北平,辗转到了昆明西南联大。从1938年春到1944年秋,陈梦家除教书外,仍孜孜不倦致力于古史与古文字的研究。在西南联大时,他撰有《老子今释》、《西周年代考》等。 随后,夫妇俩经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和清华大学金岳霖教授介绍,从昆明转印度去了美国。那时,国外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成果均表示赞赏。当时,罗氏基金会的负责人希望陈梦家能永久留在美国工作。然而,他仍回到了清华,心中只希冀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贡献给自己的祖国。赵萝蕤后来回忆说:“解放前夕,他曾经劝告许多欲去台湾的专家学者,他怀着十分欣喜的心情,迎接清华、燕京的解放。” 令他想不到的是,1951年即开始了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运动”。1957年,陈梦家被划为右派,是史学界著名五大右派之一。据谢蔚明回忆:“当年陈梦家发表《慎重一点‘改革’汉字》,其本意是在争鸣,符合‘双百’方针,但他做梦也想不到正和毛主席的宏文同一天见报。陈文于15日刊于《文汇报》,同一天毛泽东的《事情正在起变化》也在全国各大报纸见报,成了‘唱对台戏’,党组织于是就召开批判会。” 1966年8月,陈梦家在考古所被“批判”被“斗争”。他们的家被抄,住房被别人占用。8月24日那晚,陈梦家在被斗后写下遗书自杀,但终未遂。十天以后,陈梦家再次自杀,9月3日,死于非命,仅55岁。陈梦家虽歌唱过“小星点亮我的桅杆„„新月张开一片风帆”,可那时,已没有了他理想中的新月,更没了小星去点亮人生的桅杆。这么一位大家,正是学术上最有成就之际,却过早地凋谢了。 6分)15.请简要概括陈梦家的人生经历。( (1)(16岁至24岁左右或16岁以后八年),作为新月派诗人创作及编辑《诗刊》;(2)(1934年到解放前夕)作为学者,对古史与古文字进行深入研究;(3)(1957年到去世)解放后,被迫害并最终自杀。(每点2分) 16.文中引用王世襄、赵萝蕤、谢蔚明等多人的或回忆,有何作用,(6分) (1)侧面表现陈梦家学识渊博与个性单纯;(2)使得陈梦家的形象更为丰满、全面;(3)增强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每点2分) 17.文章以“新月张开一片帆”为题,有何用意,(6分) (1)点明陈梦家新月派诗人身份;(答“成就”亦可)(2)揭示陈梦家理想、浪漫的诗 人气质;(3)呼应文末,表现作者的惋惜痛悼之情;(,)具有美感,贯穿全文。(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阅读上面材料,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自主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在名言之后,命题者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关键性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层内涵: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加试题试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 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中顺顺请了杨马兵来老船夫加为儿子说媒,当翠翠得知是为大佬做媒时,内心的慌乱与失措使她“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地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豆荚抛到水中,望着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地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B.《子夜》中,工人举行罢工时,吴荪甫一方面收买工贼,另一方面勾结反动派以武装镇压工人,充分暴露了30年代反动工业资本家阶级本质。 C.《家》中,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运动,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致使觉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但觉慧没有屈服,据理力争。 D.《飞鸟集》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共收录了300余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受日本俳句的影响,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为其鲜明特色。泰戈尔凭借这部诗集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E.《哈姆雷特》中,哈姆莱特巧妙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试探国王克劳狄斯,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 【C、D(C应为陈姨太;D、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另一部诗集《吉檀迦利》)】 23.简答题(10分) (1)《三国演义》中,袁术部将纪灵领兵攻打刘备,当他得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后,连忙派人致书吕布,责其无信。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6分)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吕布具体用什么计策“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 【?因为吕布事先接受了袁术送去的粮草和要他按兵不动的密信。 (1分)?吕布让人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赴宴。(1分)开宴不久,吕布叫人把画戟插在辕门外,与刘备、纪灵约定:如一箭射中画戟枝尖,两家就罢兵;如射不中,两家再战。(2分)结果,吕布一箭射中画戟 枝尖,纪灵只好罢兵而去。(2分)】 (2)《茶馆》中有很多台词都不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表达的意思,须仔细体会,才能领悟其深义。说说下面台词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少吗, 答:暗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渗透的社会现实。 ?松二爷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答:表现了松二爷的怀旧心理,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李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答: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人民对现实的不满。 ?王利发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答:暗示了茶馆主人公的愁苦和对现实的不满。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纸面上的乡愁,似乎还停留在余光中的诗里,定格在浅浅的一湾海峡就能将人长远分开、必须靠一枚小小邮票才能联络的年代。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而不是乡村,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脱离它的传统风貌与精神,越来越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允许我们“天涯共此时”,而我们心底的乡愁却渐行渐远,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奔跑的同时,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美丽乡村的水污了、地荒了、人空了,新建的村舍成了城里楼房的简陋版,教人难生留恋,中心镇与县城仿白宫、造凯旋门,个个都配有一个不伦不类雕塑的中心广场和气派的政府高门楼,“千城一面”少有个性,一线大城更是仿英超美,只顾刷新高度,惟恐不够“先进”和奢华,而视传统街区为发展包袱,砍了百年大树也毫不心疼……有多少游子海外归来,感慨找不到那个牵动着自己情感记忆的城市或乡村了。即便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一样发现,周遭的世界已变得如此陌异。 近日,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式规划文件里,要求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的,我们不可能阻挡住现代中国的急速发展中的面貌之变,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为决策的层面上,减少一点好大喜功与人云亦云式的愚鲁盲动,多一点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的自信和尊重,不将一代人的GDP成绩单建立在拆真建 伪的无效重复建设上。 24.概括说明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的原因。(5分) ?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越来越多的乡村脱离传统风貌;?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距离;?城市、乡村无法牵动游子的情感记忆。?周遭世界,变得陌异。(每点1分) 25.如何理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4分) ?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奢华;(,分)?城市建设要有个性,不能千城一面;(,分)?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多一点自信和尊重。(2分) 26.结合材料,说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6分) ?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个性城镇;?重视传统街区发展,建设都市人文环境;?注重高层决策,减少愚鲁盲动;?尊重自然生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杜绝拆真建伪,注重长远发展。(每点1分)
/
本文档为【[练习]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