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

2017-12-05 50页 doc 139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 中观见 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今天这种法会已经有许多次,很多人来参加这种法会,他是想这一次过了以后,已经他停止这种公开的活动。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也注意到 了,他和台湾的一个朋友,尝试着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法,花比较多的时间在这种理性 当中,形成这种方式来接近佛法。这一次的讲题当然是中观的,不许多讲的也没有如何一个 人在这四次活动里把这个中观详详细细地讲出来,这如何人也做不到的。他自己学这个中观 已经17年了,跟很多不同的老师学,在他的心里也有很多疑问没有解答。当然大家可能很 多人发现这里有很多东...
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
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 中观见 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今天这种法会已经有许多次,很多人来参加这种法会,他是想这一次过了以后,已经他停止这种公开的活动。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也注意到 了,他和台湾的一个朋友,尝试着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法,花比较多的时间在这种理性 当中,形成这种方式来接近佛法。这一次的讲当然是中观的,不许多讲的也没有如何一个 人在这四次活动里把这个中观详详细细地讲出来,这如何人也做不到的。他自己学这个中观 已经17年了,跟很多不同的老师学,在他的心里也有很多疑问没有解答。当然大家可能很 多人发现这里有很多东西互相有矛盾,或者有很多无意义的讲法,这个时候人民要求您耐心 继续地听下去,因为中国身为一个有很长历史,充满智慧的国家,要理解这个,应该是不难 的事情。 但是人们目前说,他半开玩笑地,但是有一半是严肃的,中国的社会充满了很多智慧, 但是也很奇怪就是在许多的生活,尤其宗教上,充满了迷信,或者很多不同的烦恼的地方。 他这样讲,可能也不必如此,但是也可能是这样继续下去。当然了,身为一个虔诚的信徒的 某些人,当然可能对你的生活,或者某些方面有所障碍。或者有一些丧失的人,它可以念一 些咒,它在心理上可以给你一些安宁。这种情形一直在发社,他说认识这种台湾的朋友有9 年了,9年的情况都是上面讲的这些。不过,偶尔我们打开这种中观这样的书,有一点像我 们打开保单,这样的。当然在座的很多人都记得佛曾经说过依法不依人。实际上我们对于佛 所讲的佛的政务的哲学性或者是理性的了解,几乎是保护我们这种脆弱性的东西。 今天您来了,也许您觉得这个人今天讲某一类的东西,也许你有这种感觉,但是你怎么 能相信他呢,因为他并不了解你一定信任他,因为他也不能这样做,因为他没有这种权力这 样做,不同他也没有理由要求你相信他。也许有的人可以说完全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个老师当 然是一个很好的,很有启发性的老师,有的人就这样认为。也许明天他的精神,甚至在我们 的身体里镍虐待你,也不一定,也许把你的腰包掏得光光的,很多事可以做。就算到了那一 天,也不能因为就是说他个人的行为,他这样做,而丧失了你对于佛法的信心。但是一般的 人,他们的确会因为本身充满了无名的一类的人,比如这一类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损 失了对佛教的信心,佛教并不是一个有限度的教授。目前说,当然他生在佛教徒这样的社会 里,但是他有意地找佛教教授里面的错误,但是经过这样的阶段以后,他到目前可以说佛教 几乎能够100%提供这样的问题。佛教不仅仅是建庙,或者建一个佛堂,或者每天供养,然后很有规律地打坐,或者是祈祷。佛教是远超过这些的。 人们目前说有的时候佛教其实比较或好的称呼佛教的方法,应该是叫心灵的科学,或者 是现象学。看一看现在佛教很多情况,很令人觉得悲伤,当你看到一个人,或者是剃了头, 或者穿了黄色的袈裟,就是佛教的人,这是用一个非常狭隘的方式来定义佛教,其它的,比 如说佛教还有什么东西,比如说我们的佛教可以念咒,可以打手令,可以修法的法会,这些 就是我们认为的佛教,如果你对自己很真实的话,我们身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做了什么呢?我 们身为一个佛教徒第一个在我们心里应该怎么想呢?我们要打坐,这就很好,但是也有比这 个更糟的东西,一切很迷信的东西在我们心里。我们把佛教整个的可以说非常狭窄地限制住, 这个非常得令人悲哀,因为佛教应该是无限的。但是这样的结果你不能怪这种一般的佛教的 信徒,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老师一般很少鼓励这种佛教徒。如果说上面讲的您不得不太懂, 还给你举一个例。举例来说,他现在坐在某一个佛堂里,有人跑来见他。很少有人跑来以后 说我怎么做才能成佛,很少有说这些,或者说我怎么做才能见到世界的本性,很少人问这样 的问题。因为99%来,总是因为他们有财务上的问题、生意上的问题、生活的问题、健康的问题,各式各样的问题,考试,或者是上市,都是问了这样的问题,人们知道是这样。 但是很令人惊讶是目前没有人跟他们讲,你们不该问这样的问题,他实际上是应该跟那 些人讲,你们应该把你们的心转向佛法,但是人们目前没有这样讲,他一定也是一个很堕落 1 的老师了。他觉得很多老师大概都是这样的,你难道不觉得是这样吗?因为多半的人所做的 就是在这一生想成佛,没有下一辈子所想到的。我们将怎么做呢?比如说我们有某一些问题 要解决,比如说你生活里有一个非常困扰你的问题,你跑来跑去,到处找这个办法解决这个 问题,你跑来跑去的时候碰到一个人,说有某某西藏的非常神秘,或者有力量的法师,可以 非常简单地解决你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你听了前面那个人讲了,你心里充满了这种最大限度 的期望,跑到西藏喇嘛这里了,跟他说我有这样的问题,非常令人惊讶,他居然可以说我可 以给你解决这个问题。整个的这个过程,比如说你带着非常大的期望跑到西藏那里去,给你 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对我可以给你解决问题,然后当着你的面叽哩咕噜念了几句咒语,这就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佛教。这要感谢上帝,就是上面讲的东西,居然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虽然 有一些问题没解决,但是因为我们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期望一直是这么高,下面还有人可以 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总感觉还可以解决。比如说这个喇叭替你打一个卦,有一次这个卦 不灵,比如说他跟你说买一种股票,有一次或者是两次,第三次的时候,这时候你有一点怀 疑了,你也怀疑他的这种预测的准确性,你怎么说呢?你就说西藏佛教不太灵,这样讲不太 公平。 他学西藏佛教学了23年了,从来没有说在西藏佛教的书里看到怎么样处理股票的。他 读了这23年,只读到怎么能够成佛,可是没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没有正确 的见解。佛教最基础的,最正确的见解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是我们要知道的。如果我们知道 什么是佛教最基本的见地,就算你生活里面里每一件事都不对,但因为你有这种见解,你仍 然不会丧失对佛教的信心,可是对我们而言我们对于佛教的见解是什么?是佛佛大师他可以 预见某些东西,我们所谓正确的见解是这个。我们有了这样的见解,再加上我们很高的期望, 所以当事情并不如我们的意愿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丧失了对佛教的信心。 所谓讲到基础的见解,要了解它很容易。举例地说,你现在没有工作,失业,现在有一个公司他预备要和你面谈,你能够得到这个工作的机会也很高。在你面谈之前,你的朋友跟 你讲天早上跟你面谈这个人,他有什么习惯,比如说这个人很傲慢,或者很谦虚,他对 什么事的看法,你谈到什么东西要很小心。如果你知道这些的话,可以讲你对跟你面谈的这 个人,已经有了基础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你明天面谈的时候,得到这个工作的机会非常 大。比如说你的朋友跟你讲,这个面谈的人,开始是很傲慢,但是你也很有耐心跟他讲到最 后的时候可以知道他很好,因为你了解他这一点,所以就会照你了解的反应。如果说你不知 道关于跟你面谈的人的情况,你明天去的时候,反应很多就很奇怪,为什么呢?因为你觉得 不很安全。所以在你没有种机会之下,无论这个面谈者对你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都要对这 个动作试图反应对。 „„有正确的见解,有什么样的帮助。一般来说,整个的佛教,如果我们说的藏传佛教有是这样的,目前来说,都是经过了一个专力点这样的阶段。在现代好象是突然 出现了大 家从各种方向在精神的层面上得到一些进步,或者是得到一些结果。现在有很多人对这种精 神的生活,突然觉得很有兴趣。为了照顾前面这种需要,所以也从不同的地方出现的许许多 多所谓的精神上的保释,或者这种书,或者这种课程,或者不同的教授、各式各样的录音带、 短期的训练班。在某个角度说当然很好,因为这个世界已经非常得物质化的,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需要这种转变。但是另外它同时也是一个很危险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对这种 精神的需要很饥渴的时候,很多聪明的人因为知道心里目前市场的需要是这样的,他很可能 推出很多新的股票,实际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因为现在在市面上已经有这种的书,或者是这 种教授,比如说种书,或者是这种教授怎么样,他就说我在您的右肩膀上,可以看到莲花大 师坐在上面,一种精神性的送你红包。在西方现在也发生了这种新时代运动,告诉你怎样放 松,怎样按摩,各式各样的按摩用的油也出来了。当然了,当然了把佛教认为是可以让我放 松什么的,这样来看待佛教,总比你认为佛教是帮助你生意成功,或者赚大钱好一点。但是 2 这仍然是一个错误的一个方式,因为仍然等于使佛教便的很有限。 今天晚上还是和以前一样,习惯多批评一些东西,这样引发有一些人回击。当然有一些老朋友一向也是喜欢跟人家争论的,就算是一个公认非常好的哲学家,在目前的看法里,人 们是觉得没有一个见地。像现在,比如说刚才讲的书,或者是别的这一类的书,他们永远都 在告诉你可以怎么做,你可以这么样,完全是说的一种方法,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但是人们 从来看不到它跟你讲方法,你为什么这样做。很多的哲学家不愿意特别谈这个见解,或者见 地,因为这个主题谈起来很难讲。但是谈见地是非常重要的一假事。比如说你现在看一个人, 你对这个人现在有什么样的看法,这是你的见地。如果说你对这个人的看法不好,你和他打 交道的方式,或者你想他的方法,这些方式你都是以你认为说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好人为基础 而加以反应,比如说你不愿意接近他,或者你想降服他,我们不是谈这个。很多的金刚圣的 老师,他们教了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本质,告诉你很多不同的咒,许多不同的修法,说你修这 法,就可以成佛,好,但是为什么我修这个法就可以成佛呢?他可以很简单地告诉地把这个 茶喝了,就可以成佛,但是他这样讲必须得有一个理由支持他。所以,当你要去讲,要去了 解这个理由的时候,就是你需要有这个见地的时候。 很多人在灌顶的时候,或者去找人加持的时候,为什么你会认为那个有血肉的手在你脑袋上放一下,可以让你得到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想呢?理由是什么?你这样想,你到底是用 什么样的哲学,或者是理性的基础来支持你这样想,还是说你完完全全是一种假定。如果你 这样想,那是不是整个佛教就完全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上呢?我们对于这种假设的信心,到底 对安稳我们不安定的心灵,到底能帮多少忙呢?即使就算你谈到这种假设的东西,你也得从 一个见解上假设这个东西。比如说台上的这两个人,老师和这个翻译怎么样,我们是不是讲 得很好?我们如果好的话,第一个什么是好?那这上面这两个人,他们为什么有所谓的你认 为的好?用什么样的理由,他们这两个人具有这种好的品质呢?这种我们刚才所说的好,就 是和什么比对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你所谓的好,是因为你有东西认为不好,现在这两个 人并没有你所谓的不好的东西,所以你说他们好。 同样的,我们也这样来谈谈佛教。我们想祈祷,你怎么认为祈祷可以生效?因为我们老师做这种大大的祈祷,我们希望一切的众生能够成佛。你怎么知道你这种祈祷有效呢?比如 说像人们目前的这种老师,经常有人供养他,说我的太太生病了,你替我祷告,祷告完了, 很明显,他太太还是没有好。就算那个太太好了,但是理由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是我们从来 不问的问题,比如说你对你的老师是不是有信心了?对他而言,对你的老师有信心,它的意 义是代表着你有正确的见解。多半的人认为虔诚的信心是因为这些人具有一些他自己可能没 有的一些品质,从别的地方拿一些品质装在身上,你对这种人有信心,就是我们认为的虔诚 的信心。 我们可以讲得更高的,你为什么认为可以成佛呢?也许根本就是一个谎话,也许只不过是这种以往的佛教的老师们为了有收入,所以说了一个满天大谎,你怎么认为你真的能够亲 近你这种所有的恶言呢?因为我们这辈子很努力地在做事,在座一定有人已经很努力地念了 金刚大佛咒念了20年了,也许你的情绪如果不是跟以前一样的话,很可能是比以前更厉害, 很可能。一个人一信了佛之后,总是比以前便的烦恼更多,因为至少一个不信佛的人没有那 么多的借口,佛教徒的借口很多,因为我们变得比以前喜欢走迂回的路,你认为真的有那种 结果呢?你为什么说这种无名不好呢?讲了这么多,主要想让你仔细地思考一下,这么多年 来,佛教一直讲无名不好,这种广告已经把你整个的洗脑了,到现在我们也一直说无名不好, 但是什么是无名,我们一直没有搞清楚。所以你可能尽了力希望能够消灭佛教所制造出来的 无名的名字,可是你去白天晚上很努力地保护真正的无名。这一类的理由很多。 目的还想多举一些例子,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有人修佛修了一年,你今年30岁,所以你修了一年佛法,就是说你29年你没有修佛法,这一年你修 3 了一点佛法。你生命的第30年,你在修佛法,这一年你很努力地在修,你很真诚地修了一 年,到了年底,你就去找你的老师说连一个好梦也没有做,那佛也没有到我们家来。为什么 会这样呢?因为你忘了一点东西,因为你忘掉了最基本的一个理论,就是说数量,应该是量, 29年比1年。29年你都修这种无形的东西,有一年你修了佛法,你希望从这一年里有收获,这种要求不太公平。难道你不认为我们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种基本 的佛教的见地造成的吗? 到这边为止,我们已经谈了更多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有见解。现在谈一谈什么是见地。 上面讲了这么长一段,有没有很成功地让你认为说我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或者你还是像 以前一样,很喜欢这种方便,就是那些方法。他自己也是一样的,他比较喜欢这种做的方法, 因为理论很枯燥,讲到方法会令人很兴奋。但是你如果把这两者分开,在其他得到一些东西, 那不太容易。他决定谈见地的时候,是按照龙树来谈。龙树上写了很多本书,他也许是佛教 讨论空最伟大的一个论师,有很多印度的一些大的论师们,比如说升圣天他们,都是他直接 或者是间接的徒弟。在中国佛教里,佛教徒很喜欢念《心经》,龙树菩萨解释这些都是以《心 经》为基础,当然在座的各位都记得《心经》里面讲“色不易空,空不易色”这一类的。现 在还是这样,我们要问佛家的基本见地是什么。 A(翻译):是龙树菩萨的吗?龙树的答案是“空”,这个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他相 信在座的很多人已经读了很多有关空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是越讨论越好。这一次我们讨论 “空”要以“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两者为基础讨论。在我们讨论之前,第一点就是你要 知道,龙树菩萨他并不在相对的层次上否定任何的现象。如果今天晚上你说要送龙树批菩萨 一程回家,那龙树菩萨他不会说车是空的,我不坐你的车,他不会这样讲。如果你认为龙树 菩萨所谓的空是这种空,那就表示你完全不了解龙树。就是很简单讲是这样的。龙树菩萨怎 么说呢?龙树菩萨只是跟你讲,车并不是你想象的这个样子。因为它不是你所想象的这样子 的,所以你不应该执着你认为的是一辆好车,或者是坏车,或者是你认为开得快的车,或者 是慢车,你不应该执着这些。但是我们要问了,为我们我要学龙树讲的见解吗?会有帮助吗? 是不是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这种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成佛,是的。在这种比较实际的层 次上来说,龙树菩萨的见地能够让我们更平衡。 前面我们曾经讲过,见地,或者是见解,实际上是一种意见,比如说你认为这个人不好, 为什么说我们认为这种见地不是正见?因为你所谓好的见地落于一端,就是落在一个极端的 方式,你认为他不好,坏的这个极端。同样,如果说你认为这个人好,那在龙树菩萨的见解 里,一样认为你不是正见,为什么呢?因为你落入另外一个极端,认为它好这里。为什么它 叫做陷井?就是好坏是陷井?为什么边就是一边,或者是极端?你就会讲我认为他坏,并不 是什么极端的见解,也不是只在一边的看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就是不好,因为他不好, 我就避免跟他交往,这是很对,所以它不是一个正确的见解。龙树菩萨说不是这样子的。因 为这种具有极端的看法,或者说我们说的这种边境,它会产生一个紧张的状况,要避免不好 的,要得到好的东西,然后你必须度量,要有东西可以上你比对,然后比较怎么样。当你有 很多东西要比较的时候,这时就会产生很多不安全的感觉,或者很多期望、怀疑、惧怕。因 为我们有这么多的惧怕、怀疑,或者期望,那我们把这个世界搞得一团糟,那我们怎么办呢? 龙树菩萨怎么讲了?我们要离开这两端,具有这种中间的见地,所以这个叫中观。我们要问, 你所谓的中观就是它既好又坏,好坏都在里头,这个就是他讲空的时候,他说不是。因为我 们所谓的好,或坏,它并不是一个外在的,一个坚固不坏的,一个永远不变的东西。 因为在实像上,任何一个东西它都是对于所谓好坏、左右、大小这类东西,它都是没有 这些,它都是空于这一些的,在实像都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谈谈这个。 有没有人需要问一下问题?就是前面讲的。等一分钟,可能我们工作人员发单子。 这一次谈的这个题目是相当困难的题目,这一次希望大家能够投入,真正参与这个讨论。 4 人们目前用的这本书是在西园6世纪写的,在西园8世纪的时候重新组合而成的。这本书最 新写是在印度的那兰佗市。他觉得能够把6世纪在那么伟大的佛教大学那兰佗所用的这种书在20世纪传达给我们,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他希望大家问的问题是有关中观这一的,他 对于“本纪”这些知道的不多。 讨论: 问题1:思想是过去的记忆,人必须活在当下,难道这种看法不是见地吗? A(翻译):非常高兴有人争论这个事情。这种看法是一个见地,但是对于这个见地他 有他的意见。活在当下,是一种方法,一种方便。为什么说活在当下是一个方便了?因为除 了当下之外,我们没有过去。你怎么说把过去的记忆带到现在呢?在字面上就是你把过去的 带到现在。举例说你现在想昨天,所以说你所想的昨天是说你正在想昨天,还是你真正把昨 天拿回来了呢?如果你是现在正在想昨天的话,那就表示这就是现在。他不认为可以把过去 带到现在来。对,这是一种见地,但是不是一个最基础性的见地。他同意每个人应该活在生 命的当下。为什么要这样?当他知道佛教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个答案的时候,但是克瑞斯曼母 体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可以站起来大家讨论。 问题2:我们在相等体会将来的事,就是刚上的这个课,讲的最好的东西,所谓的当下,什 么样的情况不是适合当下? A(翻译):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生活在过去,他不认为我们有这个办法。因为科学说来 说也不可能。我们唯一能的就是活在现在,活在当下。我们现在只能活在现在,但是我们的 问题就是说在现在当下这一刻,我们充满了各种的期望,充满了各种希望,我们追逐着以前 发生的事情,期望着以后发生的事情,所以问题是这样的,我们永远追逐以前发生的事情, 或者以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我们的问题所在。问题就是说你不知道你知道,有的时候我们 是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真的活在当下,克瑞斯曼母体只是告诉你说 你是活在当下。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 问题3:既然是活在当下,为什么还要强调是活在当下呢? 讲的原因就是你现在说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活在当下,整个佛教实际上讲的就是这 个。那么佛教没有讲过你根本已经是佛了,实际上你是知道你是佛,是不是?所有这些讲的 佛性都是以这个基础来谈的,不是吗? 问题4:说我是佛„„,但实际上我和佛不一样的地方是我过于人物化,„„ A(翻译):你讲的对。你知道为什么我认为我不快乐了?因为我不知道我是佛。我们必须 要知道这一点,为什么把会出家穿这样的衣服的?就是这个目的,看看结果到底怎么样。实 际上真的是这样的,我们有的知道真的是不知道我们自己知道的,比如说我们真的不知道我 们实际上知道这个东西,我们大概每个人知道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说我们不知 道,但是我们不知道的就是说我们实际上不知道我们知道,他并不是故意把这几个字颠三倒 四地说,实际上这是讲的很重要的东西。 大家听了这么多,有没有觉得很无聊? 问题5:弥勒目前他做和尚,但是他并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能够成佛? A(翻译):对于这一点对于目前说比不是实验,因为我们实验,我们做别的事情也是在实 验,到目前为止他这一生的生命没有试过别的东西。所以说也没有办法称他这样子叫做实验 性。如果是真正讲他内心的感觉,他承认有的时候是被卡在中间了,被卡在哪儿呢?被卡在 社会的眼光里了。这样是不是表示人们目前有怀疑了?对于佛教这种基础的见地来说,他没 有一点的怀疑,但是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个方法,还有很大的怀疑。因为每一次当他看到自己 上师打呵欠的时候,看到他的上师急急忙忙跑到厕所去的时候,或者看到他的上师为一件鸡 毛蒜皮的小事生气的时候,每到那个时候,他就忍不住怀疑所谓上师弟子这件事到底是不是 真的? 5 A(翻译):这么多年,经常早晨一大早起来,念上百页法本,可是情绪问题但是没减,越来越多,他也禁不住怀疑,这套路到底能不能成佛。但是对于佛教最基本的见地,他没有 一点点的怀疑,也就是对于“空”他没有一点点的怀疑,他没有怀疑这个讲的是真的是真理, 是最合理性的,最是合逻辑的,他也不怀疑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提出比这个更好,更理性的 方法来解释。如果一个人按照空的方法修行,绝对可以成佛,对于这一点他没有一点怀疑。 当他怀疑自己修行的方法的时候,他永远用他对于空性的坚定的信心来平衡那时候的情况, 也因为这样,他有不摇动的基础,也因为这样,所以他为什么强调每一个佛教徒,也是在座 的每一个人,你一定要好好地把佛教的哲理搞通,因为只有那样,才能真正保证你的信心不 动摇,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只有这个办法可以帮助你坚定你的信心。如果今 天讲你为什么信佛?因为2000多年前的佛长得经俊,这个不能说服任何一个人。但是说佛 所讲的道理空信,它是最基本的一个道理,这个就可以帮助你。 有个人谈说佛的神奇,他的老师跟他讲的很多次,现在可以慢慢地感谢他的老师。为什么这样说?他的老师说在佛的所有的神奇里最神奇的一个,比如说神奇里很多是佛化100 个,然后在针尖上舞蹈,类似这种神奇,或者说有的是下身出活,上身出水,还有就是说不 管在你天上怎么飞,你永远看到佛的脑袋在你的眼睫毛前一样。所有佛的这种神奇,他的老 师说这些神奇都是次要的。佛之所以表现神奇,是因为他有一批爱好神奇的学生,是因为这 样的。因为这些学生相当得蠢,所以不表现一点神奇给他看的话,没有办法引发他的兴趣。 他猜大概佛其实不愿意显示这些神奇,但是因为这些学生实在是很不够程度,很蠢,如果不 这样弄的话,他就一点热忱没有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佛就极不情愿地表现了一点神奇。 比如说你家里有一颗钻石,你有很多别的这种假的珠宝,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你不会说你把假的珠宝拿出来说我这个假珠宝很好。但是因为有一些人,它本来很蠢的人,他看到这 些东西闪闪发光,个子那么大,所以他可能觉得很兴奋,有些人是这样的。佛最神奇的一项 是什么呢?这项神奇就是说他能正悟出空性,然后把空性教导出来。因为这种神奇没有任何 一个人做得到,尤其你如果欣赏这个神奇的表演,你自己得够才行。有一次他在香港跟 他的朋友吃饭,他的朋友就说你表现一下神通,好不好?因为那个时候,正好印度教也有一 个很好神通的,那个时候也在香港,有很多这种神通,所以他的朋友大概也是这样的。当然 了,他是没有办法了解空性,没有这种神奇,表现这种普通的神通,他当然也没有这个能耐。 如果真的有,他当时可以表现一下了,他觉得有时候还是学一点这种东西比较好,因为大家 对这个比较有兴趣,偶尔额头发发光有不坏,或者告诉你明天确定发生什么事,这个也不错。 那天吃饭的时候,因为别人问他这样的问题,他为了保卫他自己的这种自傲,他就这样讲, 可以啊,我可以显神通给你看,如果你知道怎么看的话,如果你说你够蠢的话,那谁都可以 表演神通给你看。但是你要了解佛教最基本的见地,也是佛教最大的神通,恐怕很难。 问题6:中观是不是客观? A(翻译):他不会这样讲。中观是说不陷落在任何一个陷井里,我们每一分钟都掉在不同 的陷井里。比如说现在跟你讲,我这个翻译人很好,比如说你今天是怎么来的,因为你看到 了贴一张海报,你掉进这个陷井里了,比如说海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佛教老师,教导的是佛 教哲学。他说因为海报是黑黑的,就算是黑黑的,它也是一个黑的陷井。不管你是很喜欢黑 的,或者说你很讨厌黑的,总而言之它对你来说是。那个印海报的人他印了黑的,所以那个 黑色吸引了你,这个实际上我们当然知道整个的现在所谓的广告就是这样在运作。比如说可 口可乐,因为它用了各种方式来吸引你。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吃晚餐、看表 演、有很多这种夜生活可以过,或者找你的朋友,你把这些东西牺牲掉了,到这边来,坐好 几个钟头,听了这些很让人迷惑的这些东西。当你陷入这个陷井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东西就 是这种东西。比如说现在人们讲我的翻译人很好,如果你相信我讲的话,我的翻译是个好人, 每一个字都是一个陷井,你就会认为你以后跟他交往的时候,因为这样的,你跟他交往,或 6 者你避免跟他交往,就是说你会愿意跟他交往,或者避免按照他自己的习惯,你了解他讲的 意思吗?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从这个地方离开以后,在外面有上百万的 这种陷井等在那儿,比如说你现在听这个演讲,你的心已经掉在这个陷井里了,比如说你在 想等一下我做什么事。 龙树菩萨只不过跟你讲我们不要让自己掉在这个陷井里,其实更简单。他是讲就算我们 已经掉在这个陷井了,至少你也应该知道掉在这个陷井里了。因为你如果掉在陷井里,而你 知道你掉进去了,也比你掉在陷井里不知道掉进去了要好一点。 还有10分钟。 问题7:如果就算是我掉在陷井里,这有什么关系吗?这和所谓的空性有什么关系呢? A(翻译):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说我们整个这次课程要讲的,简短地来说的话,空性只告 诉你说那些陷井是你自己心里产生的幻想,那个并不是你外在的某个神所是出来的奖赏 你,或者是处罚你的东西,如果你真的能够了解到这些陷井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幻象的话, 你就会得到某一种控制权。至少你可以知道你就是那个制造陷井的人,但是那个情况之下, 你可以做一个小一点的陷井,或者做一个大的陷井,至少你可以选择你做什么样的陷井。目 前来说,我们根本没有选择性。比如说可口可乐的陷井,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什么,如果你喜 欢的话,你就一定买一罐,然后喝掉。不管医生说可口可乐含的糖分过高,对身份不好,他 即使这样讲了,也没有用,因为我们习惯说要喝。一些很明显的陷井,比如说喝酒、吸烟, 这些东西很多人对它了解多一点。很明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陷井不好,实际上对于这一点, 我们怀疑它是不是真的如此。但是有一些更维系的一种陷井在,比如说佛教,那谁知道呢? 比如说我们所学习的做经验的这种佛教,现在怎么说呢?你要怎样做一个佛教徒呢?你的丧 失,以及你所学的法必须要摧毁你的自我,但是我们是真的在这样做吗?现在这些原来应该 帮助我们摧毁我们自我的方法,不正是加强我们自我的方法吗?比论说我们说丧失,或者佛 法,经常说我是某某的学生,或者我是修行人,难道你不认为它就是一个陷井吗?这个就是 我们要去问的问题。 有的人可能认为他批评得太过火了,对于这些人表示很抱歉,但是对佛教有一项很好的, 就是佛教一直是相当学理性的,因为佛教从来不是很情绪化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佛教没有 为了他们所相信的打一场圣战,但是我们目前要小心就是了。因为现在这种精神性的物质化, 这种猖狂,如果我们不小心的话,真有一天连我们也要去打一场圣战了。其实佛教徒要做恐 怖分子,当然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们真得要很小心。比如说修慈悲,要具备这种正确的见 解,或者说这种基础性的见解去修慈悲。 问题8:刚才提到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来信这一点? A(翻译):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在剩下这几个礼拜可以讨论,为什么空可以这样子。 目前说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如果空,或者我们说的空性,它不能解决你的问题的话,他可 以非常确切地跟你讲,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别的所谓解决问题的办法, 都是在骗你自己的。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空性,其他的方法,就算那个方法是最没有意义的, 最讲不通的办法,但是如果你了解空性,那个办法都有用。以往的这些大成就者,有的人跟 他的徒弟讲你去说谎,说谎了就可以成佛。所以龙树说,能够接受空的人,什么都可以接受。 这个我们可以讨论更多。 这一次演讲的形式可能有一些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所以请大家有心理准备。 A(翻译):从上一次开始,我们一直谈的是有关于见地,主要是根据龙树菩萨的观点来 介绍佛教的哲学。 见,或者说见地这个字,或者是这个术语,它是很哲理性的,很学理性的。你可以说这 个 是佛教使用的不太常见的哲学的字眼,但是就像上一次讲的一样,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 我们一定有一个见地存在,至于我们叫不叫那个是见地,那是另外一回事。见地的另外一种 7 解释,或者是翻译的方法,就是我们做事情的一些建议,或者主张。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佛教 的哲理很深奥的哲理,希望你在听得时候,用非常质朴的心情听这样的哲理。决定我们生命 的是见,或者是见地,所谓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见解,或者我们说完全的,或者是不完 全的见解。或者用另外一句话说有效或者是无效的见解。我们所有的不管是动作、主张和别 人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对于某一个东西的见地上,无论我们叫不叫它见地,那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我们问为什么龙树对于见这么有兴趣?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见是决定我们一切事情 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两个人之间有同样的见解,同样的见地,那我们就可以和平地相处, 如果我们的见解或者是主张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够和平相处。龙树菩萨觉得如果说你有一个 错误的见解,或者是不完全的见解,或者是无效的见解,有这种见解有一定产生紧张的情况, 或不安全的感觉,这一类的问题。 至于这一点后面还会讲到,现在先提一点,这一点就是由于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我们称为“我”的概念。无论你是不是相信某些宗教,或者你是不是一个佛教徒,这不要紧,只要 你是一个生物,你就有这种感觉,或者是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我”。你听了很多次别 人讲“空”,也有人讲“无我”,在某方面来说,刚才讲的这些题目很有兴趣,这个很满足我 们对学理性的饥渴,而且又好象是一种玩弄字眼一样,对我是一种满足。我们的目标比较高 一点,我们把这种哲学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比如说龙树他觉得这个所谓我的概念,是一 个完全错误的,无效的,而且是不完全的一个概念。这一点我们已经会再讨论的,也许下个 礼拜。 对他虽然讲的这一次教授,基本上是根据面前放的这本小小的书,但是有时候大家谈某一个题目的时候,就一直被那个题目带着走了,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可以提醒他一下,让 他回到原来这个题目来。那些拼命在写笔记的,你们要对这一点负责。 现在再回头谈“我”这个概念,多半的人,当他们听到佛教谈到无我的时候,他们认为佛教讲我是不存在的。对,无我的确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的了解还有一些偏差。所以当佛 教讲到无我的时候,多半的人的感觉是什么?是当你修某一些法之后,我就不存在了。所以 多半人的感觉是说你修了某些法以后,你就再不会有这个我存在了。这个都是多半的佛教徒 存在错误的地方。佛教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说原来有一个我是存在的,但是当你修了某 些法,或者做了有些修行之后,这个我被你从大门口踢出去,并不是讲的这个。我从来就不 存在,从无世开始就是这样。所以任何一个修行,都不能使原来不存在的我更不存在,你是 否能把你头上的脚切掉呢?那个脚从来不存在你的头上,对不对?只有曾经存在过的东西, 才能在某一个时刻之后变成不存在。 他说他现在正在谈我,所以你不要把他的我变得更大了。你们了解刚才讲的吗?你现在应该重复这一句话,只有一个原先存在的东西,才可能在某一个时刻以后,变得不存在,现 在大家应该重复这句话。这个是龙树菩萨所讲的。对于一个想他这样的,我值非常重的人来 说,当听他老师讲我实际不存在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得惊讶。我这种概念会制造很多的期望, 各式各样的紧张的状况,我们现在再回去谈见地,有没有人觉得有一点迷糊,或者是没开始 迷糊,一部分是因为翻译的错了。 再谈见地。龙树菩萨谈了两种见地,我们再讲更基础的。如果现在有一个人问你说,佛教徒,或者说佛教最基础的见解是什么?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说佛怎么 说,我就信什么,那这边讲得稍微令你觉得不舒服一点,如果你这样讲,你就是孔子的,或 者是儒家的信徒一样。因为似乎在儒家里面,我们遵从某种义务去做,这样很重要。在中国 人的社区里,义务是很重要的事。但是对于佛教徒而言,遵从佛所说的话,是不是我们最基 础的见地,我们最基础应该所做的事呢?在他的观点里说,如果我们所的佛教徒就是相信, 并且跟从着佛的指示做的人,这种答案不是很好的答案。尤其当我们说到佛的时候,如果你 把佛当成是一个宇宙性的真理,那很好。但是你如果把佛看成是一个生在印度,而不是在台 8 湾的人,说你基本上是跟从了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真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这种想 法是非常有限的。 他自己一直觉得佛教在这个世界上是绝对不可能大大兴盛的,至于这种不会大大兴盛, 他倒觉得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很值得骄傲的地方。之所以这样觉得,因为他觉得佛教是一个 学理性的哲学,所以它能够吸引的人一定是少数的。因为佛教的最基础的这种见地,并不是 相信一个佛,或者说是一个神,一个很有力量的一个什么,并不是这样的。人是很奇怪的, 人类很喜欢被人家,或者接受别人的指示。无论你说你自己很民族,很开放的,很自由的, 不管怎么样,在情绪上我们永远在寻找一个人可以带领我们,可以指示我们怎么样去做。所 以对佛教来说,佛教永远说你自己可以决定这个事,佛说我已经给了你这个道,你要用你自 己的智慧判断来走这个路,这种跟前者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变成这种情绪化的,我们并不便 于发动一场圣战,因为这种是很情绪化的动作。人很喜欢接受别人的指示,别人告诉他怎样 做。他这样讲是等于偷偷地透露一点做西藏人的秘密给你,这就是西藏人怎样在你的生活里 占便宜的方法。 他经常觉得他今天就算他真的有能力能够让你立地成佛,他说在他这个自私的立场上, 他也不愿意干这种事,如果你成佛了,他吃什么了?也许你可以说佛教最基本的见地是空性, 但是这样的答案太简短,太简略。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佛教徒最基本的见地就是原提法, 就是接受一般都是由因和缘产生的。龙树菩萨是这样解释的。他的立场就是因缘法和空性, 实际上是两个一样的东西。前面讲了龙树的两种见地。所谓两种见地,当然很多人也听了很 多次。如果下面这个你不想听,也可以先出去一下。这两种是相对和绝对的真理,也许再听 一次会很有趣。因为当他听到这些佛教的学生,当他们谈到所谓相对和绝对的真理时,他们 认为它是一种对象。所谓或者我们说的之所以定义两种真理,那并不是因为有两种可以被见 到的对象,而定义出两种真理,而是因为有两种去见到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才定义成两种 真理。有时候有一个例子说说明前面这个,比如说雪山,那是一个对象,两个人在看这座雪 山,有一个人戴着是绿色的太阳眼镜,另外一个人没有戴眼镜,就是用眼睛看,所以对于那 个带着绿色的太阳眼镜的人雪山是绿色的。现在问题就是说戴着太阳眼镜的这个人,他所见 到的绿色的雪山是不是正确的呢?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讲,他所见到的这个真理是不是有效 的,或者我们说它是不是一个就近的真理。不是!我们之所以说它的见地不是一个就近的见 地,是因为我们指出这个见的这个人和他所见的山,之间有一个阻碍他的东西,或者打扰他 的东西,就是这个太阳眼镜的存在。就是他所见到的这个绿的雪山这个见地,所以这边你要 注意,我们并不是在谈这个雪山,而是谈这个人所见到的绿色的雪山。 A(翻译):当我们看到一个美的东西的时候,或者我们看到丑的东西的时候,或者我 们闻到东西的时候,或者我们尝到东西的时候,或者我们感触到东西的时候,那龙树觉得当 我们做这种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见地或者感觉不是有效的,因为我们带着绿色的太阳眼镜。 所以这个绿色的太阳眼镜,或者绿色的眼镜是什么的?就是我们的自我,很简单,对不对? 精神层次很高一个人,他就不会见到我们看到的这种情况,因为他没有戴我们戴的眼镜,这 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你要了解的一件事。为什么前面我们对这种见地都是把它当做一个对象 性的?比如说这边有一个人他戴了一个绿色的眼镜,他旁边的人跟他讲雪的颜色是白的,可 是这个人他通过他绿的眼镜看的雪山,他很执着这个眼镜,他不愿意把这个眼镜拿下来,但 是他仍然有一点就是说至少学理上的了解,他知道雪是白色的。他就跟这个人讲我知道雪是 白色的,但是我看的不是白色的,为什么呢?他这样问的时候,他实际上并没有了解到,实 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取决于你把不把你的眼镜拿下来。 问一些问题,好吗?就站起来问,这样比较直接一点,问5个问题,然后就往下。 问题1:为什么我们通过绿色眼镜看到的东西为什么是无效的一种东西? A(翻译):因为它是经过了一层干扰或者是阻隔看到的东西。 9 问题2:如果看到是绿的,那为什么绿的是无效的? A(翻译):因为在一般的世界里,我们知道雪不是绿色的,绿色是经过干扰以后所见到的, 所以我们知道它是无效的。 这个问题很好,因为这个问题很佛讲的四圣地牵扯在一起。佛讲过四圣地,大家都知道。 我们就拿前面讲的太阳眼镜做一个分析。佛说你要知道痛苦,然后放弃苦的原因,苦是可以 止息的,有一个道可以帮助你,或者带领你得到这个苦的止息,我们在这边谈的主要的基础 就是苦是可以止息的基础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会止息?比如说你现在有头疼,为 什么说你认为头疼可以被治好呢?因为头疼不是你,你现在可以说你是有头疼,或者是得到 头疼,但是你不是头疼,如果你就是头疼的话,那佛也没有办法。同样太阳眼镜也是这样。 如果你从妈妈的肚子是生出来,你有带着一副太阳眼镜,那对你来说绿色就是一个有效的真 理,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只是戴着这副眼镜,但是我们不是这副绿色的眼镜。所以说你所 见到的绿的东西,它并不是你所见到的,而是你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受到的。龙树菩萨觉得 这种情况很不舒服,就是说这种见地令人很不舒服。 问题3:刚才讲的„„ A(翻译):因为有一些人不讲中文,所以他先把这个问题重复一下。他个人觉得修行佛法 的目的就是什么,就是让你达到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你再也没有任何的参考点,所以当 你如果谈到到底我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来面对这个事业,你就是谈一个参考的东西,如果你 有一个参考点的话,你就永远会和这个参考点互相比对。当你比不上这个点的时候,就酒会 害怕;或者当你比这个参考点好的时候,您就会很骄傲,这个是很不好的。所有的参考点都 要终止,这个是我们谈到的最后的成佛。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经常这样讲,到底有多少人真正 想成佛呢?如果我们认为所谓成佛,只不是我们的高速公路系统变得更好,更精良了,我们 的电话系统变得更好,如果你认为所谓的成佛,只不过这种状况,这就表示你所谓的成佛只 不过是我们目前生活里的一个困难的比对的好的状况罢了。 成佛不能拿我们的情绪的这种层次的东西来判断,他有这种感觉人是这样在做,或者是 我们说的极乐世界,你不管走在那里,花都是在那里开放的,你在大太阳底下走路,突然树 跑到你的脑袋上遮着你,你踩到石头,石头就陷下去了,变得像沙发一样,这一类的问题, 但是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如果你从很情绪化的观点看成佛,成佛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讲,成佛 是一个让你失望的地方。至于说怎么面对世界,他还要再回答你。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参考的 地方,像你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世界,如果我们丧失了我们的一切立足点和参 考的地方,那我们怎么面对这个世界呢?当你谈到怎么面对世界的时候,你谈到的是怎样面 对动机。所以当你谈到所谓面对世界的时候,实际上你谈的是别人的观点怎么样。在印度一 个很出名的7世纪的学者,他讲了佛就是太阳。那佛的这种慈悲并不是我们说有意图的,就 是他想这样做。任何一个有这样因缘的众生,他们就可以看到佛,就是这种光,它主要依靠 的是这个人的这种概念,上一次曾经讲过。举例来说,比如说你是“幕学”的学生,如果“幕 学”教你,目前他没有成佛,他现在教你,你成佛了,比他先成佛,这样的话,这对做老师 的多不好意思,老师应该先成佛,怎么徒弟先成,应该是这样子。但是,在这个之中,其实 还有美的地方,做老师并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如果今天晚上你成佛,当你明天看这个老师的 时候,你的老师一看你,他觉得你还是那个蠢又顽固的学生,当你看他的时候,因为你已经 成佛了,你看他就是佛,所以在那个情况下一点问题没有。 问题4:„„ A(翻译):我们先来谈谈这个,所有的问题大家听到了,刚才这个问题可能下面讲的,再 一个问题好不好? 他没有什么太多话讲,就是这样子来混时间。没有别的问题吗? 问题5:„„ 10 A(翻译):这样讲并不是真的是这样子,如果你说这个太阳眼镜本来不是我的本性,他同 意。比如说如果你说贪吃不是你的本性,这个目前还同意。因为身为一个佛教徒,他所相信 的是佛性,你真正的本性是佛,问题是说当我们带这个太阳眼镜的时候,你没有试图把它拿 下来,我们甚至不试图从那个太阳眼镜的边上往外看一看,因为那个太阳眼镜越戴你越想戴, 所以到后来你从来不把它拿下来了。那不只是说我们不把它拿下来,你还跟别人讲戴太阳眼 镜多好。 问题6:„„ A(翻译):您如果这样讲,等于说你更深一步讨论,前面有的例子,只不过是我们平时了 解的事例来讲清楚,或者是证实相对就近两个字。为了回答你的问题,他需要加一个人进来, 一个人戴太阳眼镜,一个人没有戴太阳眼镜,另外一个人是完全没有这些烦恼,就是这样的。 是不是? 我们现在再回去谈“见”,回答刚才坐在角落里那位小姐的问题。中观,或者说中观见 就是避免你落入这种所谓的极端的状况,如果我们用佛教的术语就是避免你落入二边的状 况。前面我们谈到说不正确的这种见地,或者说无效的见地,我们说一个见地是有效的,什 么使它是有效的,什么使它正确的呢?我们谈一下什么是正确的见地,什么是不正确的见地。 正确见地其中的一个特性就是说它不会改变,我们通过我们的概念,让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 时候,我们就会对那个东西产生一定的看法。也许今天你觉得这个人是好人,明天你觉得那 个人不那么好。这个人在你的概念里就改变了,昨天你认为他好,你认为他这个人是真正好, 真好,今天晚上有人给你讲这个人的某些事,他不会进我的秘密来。当你听到这些以后,明 天你对同样这个人的感官就改变了,这个事在我们生活里一直这么发生,我们等于是被人操 纵的对象了,现在这一刻在操纵你,在改变你。 A(翻译):他受了17年的训练怎样了操纵别人,他做这个做得很好,想想大家觉得很 可怜,经过这么多令人疲惫的这种长时间的以后才告诉了,因为这种大都会的生活就是这样 的。同样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因为有上面这种困难,所以你希望寻找一些精神性的答 案,你这种期望正好是我们需要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实际上是你的一种弱点,为什么呢? 因为你有这种弱点的时候,别人讲什么你都会相信,他就会占你这个便宜,他就会这样做。 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个职业就是这个。你不要跟任何人讲这件事。 我们任何对于所谓的政治、经济,对于某些人我们丈夫、太太、情人,只要有一点理由 就可以改掉,一个小小的理由就可以。比如说这个人老咳嗽,这个咳嗽让你觉得不高兴,这 种人他老咳嗽,你就不想见这种人。龙树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为什么呢?因为这里 有很多问题。正确的见解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正确的见解并不是由某一 个人制造出来的,你千万不要认为所谓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性,这个是2500年前佛汉菩萨 制造出来的一个真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事实。 所谓讲到空性这个字眼,也许令人觉得有点迷惑,下个礼拜再谈一下。但是因为这个词 汇目的要重复地使用,所以给你简短的解释,当他说空的时候,你不应该认为他讲的是不存 在,当他讲空的时候,他不但讲的是不存在,同时也讲的是不存在不存在。是有点迷惑,没 有关系,忘了就是。 我们说到本性,本性它不是制造出来的,它不是由什么东西创造出来的。在我们一般的 世界里我们可以这样说,白色的雪一直在那一边,至于你所看到的绿色的雪是制造出来的。 对于这一点大家了解不了解,如果不清楚,我们可以再解释。任何一件东西,或者任何一个 见地,如果它是因为某个情况产生的,它是因为在某个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因为它是被某一 个情况所影响的,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无效的真理。 当讲到这是一个无效的真理的时候,他并不是说把这个真理丢掉,他只是说让你知道这 一点,比如是这个翻译他今天是好,明天变得不好,当你认识他不好的时候,你要知道,您 11 以前认为好的这个人,他当时也并不一定是存在的,你现在认为不好,这个不好可能在明天就变了,每一件事都是这样的。你这一辈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已经改变了多少次了,你想想就知道了。所以你可以这样讲,你喜欢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你永远喜欢的,他们都会改,因为情况而改。任何一个情况如果可以被外面的状况所影响而改变,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相对的。所以说你认为说某某这个喇嘛他很棒,他是某某佛的化身,他是某某人的转世,这种概念是可以被影响而改变的,所以这个是一个相对的真理。因为这种情形是在某种情况之下而产生的,所以当你被这种正面的东西所影响的时候,这种负面的就没有办法影响你。就算我们认为说这种很坚固的概念,太阳、月亮,我们也认为太阳就是太阳,永远变不成一张桌子,这个也可以改,因为太阳这个概念也是由某些人所教导我们的,而且它也是在某一个状况之下产生的,所以用同样的讲法,这个概念也可以被我们毁灭掉。 我们讲的“见”已经讲得够多了,我们现在就想更深一层的龙树菩萨的见解。我们有这 种所有的见地里面,龙树菩萨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见”,我们其他的一切对于人,对于政治,对于经济,对于各种哲学的这一些观念,或者是这一些见地,都我们不会造成主要的障碍,但是真正消灭我们的和谐、平静、沟通、我们跟人家的关系是什么?最后就是说什么会打扰我们成佛呢?就是自我。可是我们倒认为相反,我们认为我们跟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要做生意,甚至我们要成佛,我们非有这个自我不可,所以这个情形和前面讲的正好相反,最坏的东西是我们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也许讲这个自我要去掉,实际这样讲你必须要去掉自我,实际上他真正跟你讲的就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去掉,唯一就是你要知道你所认为的自我完全是一个幻象,是一个错误的见解、无效的见解,是一个错误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之下所产生的,可以被改变的。 让你接受自我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概念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所有的习惯, 不管是抽烟、喝酒这些习惯里,这个认为自我是存在的,这个感念是最深入的,所以几乎自我这个观念已经成为自我,成为你了。前面已经讲了,你到一个酒吧去,你第一去酒吧,你生平第一次去酒吧,你看到大家在喝酒,你第一次去几乎连酒是什么酒有搞不清,什么叫啤酒,什么叫马啼尼,或者什么叫威士忌,你都搞不清。但是你很聪明,你看看别人,他们喝什么酒,他们点了他们要什么酒,也许你在那个酒吧里你找一个喝酒的上师,那个喝酒的上师可以给你喝酒的传程。假如你很聪明的话,你就不需要找上师了,你看看喝酒的人,你就可以获得不是直接的传程。当你第一次喝这个威士忌酒下去的时候,这个辣得很,从你的喉咙下去,很难过,这是我们说的修私家刑,但是你很有这种热诚,你很爱你的上师,你很努力地喝,总有一天您会到别人喝多少你喝得到。到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说你和上师无别,到那个情况之下,你就得到了最后的灌顶,所以在喝酒上来说,你就成佛了。这个时候你变得传程持有人,你就开始教导别人怎么喝酒,在那个时候你实际上就成为了酒,就像这样子。对,很难去知道真正的无我,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个概念已经跟我这么久,这个我,就是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方式也是非常非常得聪明。 有一些事你应该知道,在一个角度来说人们是鼓励大家修佛法,刚才举这个到酒吧喝酒 的例子,这件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每一件事都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东西,我们拼命都在修它们。我们一直在修什么呢?我们在修钱、权利、地位、关系、车,很简单的那种唱盘,有一些东西很无聊,带什么样的领带,所以对于这些我们的修行是非常好的修行人。所以同样的这种情况,但是我们现在可以修别的东西,我们现在再回去谈谈自我,我们很需要谈谈它。因为龙树认为实际上自我是产生所有麻烦的原因。但是最令人感到好笑的就是刚才一直强调、重复的,这个自我实际上它从来不存在,但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居然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现在这个自我做一些什么事呢?他好象是一个翻译官似的,他依照他自己的需要来翻译一切东西。你去看一个老师的时候,你问他问题,你让他给你一些建议,当你听到他给你答案,给你建议的时候,那时候你要很小心,因为你的自我要等在那一边, 12 要照他的意思翻这个答案,你要依照你自己的方式来思考。你了解这个永远都是这样发生的。 突然想不到该怎么讲了。比如说你的老师现在给你讲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你不愿意 听到的,这一点实际上他注意到了。他自己虽然不常做西藏的这种占卦,但是自我是很奇怪 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你想买两栋房子,5号和6号的房子,你自己实际上是想买5号那一栋, 你的自我是想买5号。自我它有一个它的本性,他一直希望从外在得到一个证明,或者是一 个同意他的。 A(翻译):这一点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他是这样的。他的自我永远按照他所希望的情形解释这个状况,问题就是说如果只有学生有这种自我,老师没有这种自我, 有50%的问题就没有了。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也有自我,所以现在有两种自我,学生的自我和老师的自我。自我的另外一个本性是很自私,现在这样来说,这个学生对这个老师是一个 很重要的弟子,这个学生好象是一个很重要的师祖,这个学生本来喜欢吃肉,这个老师当然 他知道在大众里肉是要避免的,他跟学生讲没关系。这个时候老师的这个自私实际上在这个 时候出现,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失去这样重要的学生,这个事实是这样的,而且他经常是 这样做的。我们就好象老师和学生互相喂养对方的自我,如果说你真正是要找一个老师,或 者你真正收一个教授的话,这个老师或这个教授,必须把自我完全打碎,这种情况下你会说 这个老师在虐待我。 如何时候我们听到老师讲什么,我们永远按照我们自己的需求来解释它,这一种自我是这样,很奇妙,举例来说上帝的概念,或者神的概念。目前认为神的概念实际上是自我的一 个产物。为什么呢?因为自我孤独的时候需要人陪伴它,当他觉得不安全的时候,他需要有 人能够帮助他,或者能够祈祷在那边感到安全。当自我感到很安全的时候,神就被忘掉了。 他忘掉神。为什么会忘掉呢?有很多理由。我们整个的世界,我们的社会里,只要你从这个 门走出去,你看一下,每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他自我的表现。自我所做的别的事情罢 了,但是自我所做的最差的事情就是自我从来不给别人的自我任何机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 他自己心里从来不相信,或者他不能100%地接受,有一个人可以100%地爱另外一个人。 真正的爱是当你没有自我的时候,才能够产生,当你有自我的时候你最爱的是你自我。当我 们有自我的时候,我们所谓的男朋友、女朋友,只不过是你自我所使用的一个目标罢了。当 然了,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他没有他的自我,这种情况不会有什么冲 突,但是问题就是说我们找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他也有他的自我,所以这两个自我就会有很 大的冲突。大家从自我经验说,如果你现在碰到一个很好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这种所谓 两个人相处很好的时间到底多长?是一个礼拜,还是一个月,还是一年,比如说你们约会的 时候大家觉得很高兴,慢慢订婚了,那个时候觉得没有太大意思了。但那个时候至少两个人 分开住,那还不错,因为那时候两个人的自我产生正面的冲突还不太容易。所以说想一想搞 不清,为什么自我要如此弱,但是两个人决定结婚,然后就结婚了。这个情况之下,你看了 另一个人的脸天天看,越看越多了,您就会说上帝啊。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误会就开始了。 当你受到这种痛苦的时候,你有没有回头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约会的 时候你那么甜蜜。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自我表现得非常非常得谦虚,它表现 得不高,很低。所以你会不会认为头几天,或者头几次约会的时候,你的自我表现得很低, 那并不是很好。实际上这个是自我最迂回的一个办法来征服某一个人。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慢 慢地把手伸到对方去,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表现得很谦虚、很低的样子。比如说一辈子不 想吃比萨,但是你的女朋友今晚我们去吃比撒好不好?你说好, 说我最喜欢吃比萨了,那么你的自我就没有表现出来。你到了这个卖比萨的店,一边吃一边流汗,心里面觉得很不舒服,但是你还是把这个比萨吃了,你的自我就是这样的。另外 一个自我被你把在手里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再这样了,这时候你的自我和那个人的自我同意 你,这时候如果你的女朋友再说我们去吃比萨好不好?你就跟她说我一直恨这个比萨。你绝 13 对不要定别人送来的比萨,就是这一类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自我,自我好象总是这种不是 直接的,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出家人,男的、女的出家人,他们表现得很谦虚,但是谁知道呢? 这个可以是自我的一个非常迂回的一个表现方法。你佛法学得越多,你越知道说这个自我多 么不好,自我越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呢?你这时候把自我放弃掉,但是你不 是放弃真正的自我,自我永远会制造一个复制的自我,然后你把这个复制出来的自我丢掉, 然后因为你去到这个假的自我,觉得自己非常得骄傲,谁在觉得骄傲,还是你,情况一直都 是这样的。下个礼拜六再多谈一下自我。 问题1:„„ A(翻译):当我们把对和错去到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了,所以我们说是空。但是当他说 没有东西剩下的时候,这个话本身也是不存在的。 问题2:„„ A(翻译):是这样的。同样有的时候我们说无我,无我实际上是替自我做了一个最好的防 御。在佛教基本的理论里认为任何一个情况是由因缘所生的。他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比如我们说永久的概念,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对我们而言,所谓永久就是一个继续下去的东 西,我们称它是永久,是不是?比如说我们说太阳、月亮,或者说我这个永远的家,但是假 如我们用哲学性的讨论讲,我们就会讲这种所谓继续,一个相续,它本身就有时间夹在里面, 比如我们说的续就是一个时间,对不对?所以任何一个东西,只要是继续,或者是相续的, 他就是无偿。很像你去同样一条河,比如那条河你5年前去过,你指着这条河说这条河就是我5年前看过的,你当时看到的那条河已经走了,5年前的那条河早就过去了。可是不可改变的是不能够被时间和空间所干扰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讨论说现象的本性的时候,我们应该 讲不被时间、空间所干扰的东西。 问题3:这样的东西存在吗? A(翻译):相对意义来说是的。在就近来说,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 这两个答案都是二边。如果他是这是存在的,那是有时间在里面,有地点在里面;如果他说 不存在,同样也有时间、空间。我们讲的东西是原来没有办法用我们的语言讲的。 问题4:„„ A(翻译):他受了17年的训练怎样了操纵别人,他做这个做得很好,想想大家觉得很 可怜,经过这么多令人疲惫的这种长时间的以后才告诉了,因为这种大都会的生活就是这样 的。同样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因为有上面这种困难,所以你希望寻找一些精神性的答 案,你这种期望正好是我们需要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实际上是你的一种弱点,为什么呢? 因为你有这种弱点的时候,别人讲什么你都会相信,他就会占你这个便宜,他就会这样做。 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个职业就是这个。你不要跟任何人讲这件事。 我们任何对于所谓的政治、经济,对于某些人我们丈夫、太太、情人,只要有一点理由 就可以改掉,一个小小的理由就可以。比如说这个人老咳嗽,这个咳嗽让你觉得不高兴,这 种人他老咳嗽,你就不想见这种人。龙树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为什么呢?因为这里 有很多问题。正确的见解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正确的见解并不是由某一 个人制造出来的,你千万不要认为所谓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性,这个是2500年前佛汉菩萨 制造出来的一个真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事实。 所谓讲到空性这个字眼,也许令人觉得有点迷惑,下个礼拜再谈一下。但是因为这个词 汇目的要重复地使用,所以给你简短的解释,当他说空的时候,你不应该认为他讲的是不存 在,当他讲空的时候,他不但讲的是不存在,同时也讲的是不存在不存在。是有点迷惑,没 有关系,忘了就是。 我们说到本性,本性它不是制造出来的,它不是由什么东西创造出来的。在我们一般的 世界里我们可以这样说,白色的雪一直在那一边,至于你所看到的绿色的雪是制造出来的。 14 对于这一点大家了解不了解,如果不清楚,我们可以再解释。任何一件东西,或者任何一个 见地,如果它是因为某个情况产生的,它是因为在某个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因为它是被某一 个情况所影响的,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无效的真理。 当讲到这是一个无效的真理的时候,他并不是说把这个真理丢掉,他只是说让你知道这一点,比如是这个翻译他今天是好,明天变得不好,当你认识他不好的时候,你要知道,您 以前认为好的这个人,他当时也并不一定是存在的,你现在认为不好,这个不好可能在明天 就变了,每一件事都是这样的。你这一辈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已经改变了多少次了,你想想就 知道了。所以你可以这样讲,你喜欢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你永远喜欢的,他们都会改,因为 情况而改。任何一个情况如果可以被外面的状况所影响而改变,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相对的。 所以说你认为说某某这个喇嘛他很棒,他是某某佛的化身,他是某某人的转世,这种概念是 可以被影响而改变的,所以这个是一个相对的真理。因为这种情形是在某种情况之下而产生 的,所以当你被这种正面的东西所影响的时候,这种负面的就没有办法影响你。就算我们认 为说这种很坚固的概念,太阳、月亮,我们也认为太阳就是太阳,永远变不成一张桌子,这 个也可以改,因为太阳这个概念也是由某些人所教导我们的,而且它也是在某一个状况之下 产生的,所以用同样的讲法,这个概念也可以被我们毁灭掉。 我们讲的“见”已经讲得够多了,我们现在就想更深一层的龙树菩萨的见解。我们有这种所有的见地里面,龙树菩萨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见”,我们其他的一切对于人, 对于政治,对于经济,对于各种哲学的这一些观念,或者是这一些见地,都我们不会造成主 要的障碍,但是真正消灭我们的和谐、平静、沟通、我们跟人家的关系是什么?最后就是说 什么会打扰我们成佛呢?就是自我。可是我们倒认为相反,我们认为我们跟某一个人有什么 样的关系,我们要做生意,甚至我们要成佛,我们非有这个自我不可,所以这个情形和前面 讲的正好相反,最坏的东西是我们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也许讲这个自我要去掉,实际这样讲 你必须要去掉自我,实际上他真正跟你讲的就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去掉,唯一就是你要知道 你所认为的自我完全是一个幻象,是一个错误的见解、无效的见解,是一个错误的,或者在 某些情况之下所产生的,可以被改变的。 让你接受自我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概念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所有的习惯,不管是抽烟、喝酒这些习惯里,这个认为自我是存在的,这个感念是最深入的,所以几乎自 我这个观念已经成为自我,成为你了。前面已经讲了,你到一个酒吧去,你第一去酒吧,你 生平第一次去酒吧,你看到大家在喝酒,你第一次去几乎连酒是什么酒有搞不清,什么叫啤 酒,什么叫马啼尼,或者什么叫威士忌,你都搞不清。但是你很聪明,你看看别人,他们喝 什么酒,他们点了他们要什么酒,也许你在那个酒吧里你找一个喝酒的上师,那个喝酒的上 师可以给你喝酒的传程。假如你很聪明的话,你就不需要找上师了,你看看喝酒的人,你就 可以获得不是直接的传程。当你第一次喝这个威士忌酒下去的时候,这个辣得很,从你的喉 咙下去,很难过,这是我们说的修私家刑,但是你很有这种热诚,你很爱你的上师,你很努 力地喝,总有一天您会到别人喝多少你喝得到。到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说你和上师无别,到 那个情况之下,你就得到了最后的灌顶,所以在喝酒上来说,你就成佛了。这个时候你变得 传程持有人,你就开始教导别人怎么喝酒,在那个时候你实际上就成为了酒,就像这样子。 对,很难去知道真正的无我,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个概念已经跟我这么久,这个我,就是跟 我们生活在一起的方式也是非常非常得聪明。 有一些事你应该知道,在一个角度来说人们是鼓励大家修佛法,刚才举这个到酒吧喝酒的例子,这件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每一件事都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日常生活里每一个 东西,我们拼命都在修它们。我们一直在修什么呢?我们在修钱、权利、地位、关系、车, 很简单的那种唱盘,有一些东西很无聊,带什么样的领带,所以对于这些我们的修行是非常 好的修行人。所以同样的这种情况,但是我们现在可以修别的东西,我们现在再回去谈谈自 15 我,我们很需要谈谈它。因为龙树认为实际上自我是产生所有麻烦的原因。但是最令人感到 好笑的就是刚才一直强调、重复的,这个自我实际上它从来不存在,但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居 然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现在这个自我做一些什么事呢?他好象是一个翻译官似的,他依照 他自己的需要来翻译一切东西。你去看一个老师的时候,你问他问题,你让他给你一些建议, 当你听到他给你答案,给你建议的时候,那时候你要很小心,因为你的自我要等在那一边, 要照他的意思翻这个答案,你要依照你自己的方式来思考。你了解这个永远都是这样发生的。 突然想不到该怎么讲了。比如说你的老师现在给你讲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你不愿意 听到的,这一点实际上他注意到了。他自己虽然不常做西藏的这种占卦,但是自我是很奇怪 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你想买两栋房子,5号和6号的房子,你自己实际上是想买5号那一栋, 你的自我是想买5号。自我它有一个它的本性,他一直希望从外在得到一个证明,或者是一 个同意他的。 A(翻译):这一点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他是这样的。他的自我永远按照他所希望的情形解释这个状况,问题就是说如果只有学生有这种自我,老师没有这种自我, 有50%的问题就没有了。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也有自我,所以现在有两种自我,学生的自我和老师的自我。自我的另外一个本性是很自私,现在这样来说,这个学生对这个老师是一个 很重要的弟子,这个学生好象是一个很重要的师祖,这个学生本来喜欢吃肉,这个老师当然 他知道在大众里肉是要避免的,他跟学生讲没关系。这个时候老师的这个自私实际上在这个 时候出现,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失去这样重要的学生,这个事实是这样的,而且他经常是 这样做的。我们就好象老师和学生互相喂养对方的自我,如果说你真正是要找一个老师,或 者你真正收一个教授的话,这个老师或这个教授,必须把自我完全打碎,这种情况下你会说 这个老师在虐待我。 如何时候我们听到老师讲什么,我们永远按照我们自己的需求来解释它,这一种自我是这样,很奇妙,举例来说上帝的概念,或者神的概念。目前认为神的概念实际上是自我的一 个产物。为什么呢?因为自我孤独的时候需要人陪伴它,当他觉得不安全的时候,他需要有 人能够帮助他,或者能够祈祷在那边感到安全。当自我感到很安全的时候,神就被忘掉了。 他忘掉神。为什么会忘掉呢?有很多理由。我们整个的世界,我们的社会里,只要你从这个 门走出去,你看一下,每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他自我的表现。自我所做的别的事情罢 了,但是自我所做的最差的事情就是自我从来不给别人的自我任何机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 他自己心里从来不相信,或者他不能100%地接受,有一个人可以100%地爱另外一个人。 真正的爱是当你没有自我的时候,才能够产生,当你有自我的时候你最爱的是你自我。当我 们有自我的时候,我们所谓的男朋友、女朋友,只不过是你自我所使用的一个目标罢了。当 然了,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他没有他的自我,这种情况不会有什么冲 突,但是问题就是说我们找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他也有他的自我,所以这两个自我就会有很 大的冲突。大家从自我经验说,如果你现在碰到一个很好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这种所谓 两个人相处很好的时间到底多长?是一个礼拜,还是一个月,还是一年,比如说你们约会的 时候大家觉得很高兴,慢慢订婚了,那个时候觉得没有太大意思了。但那个时候至少两个人 分开住,那还不错,因为那时候两个人的自我产生正面的冲突还不太容易。所以说想一想搞 不清,为什么自我要如此弱,但是两个人决定结婚,然后就结婚了。这个情况之下,你看了 另一个人的脸天天看,越看越多了,您就会说上帝啊。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误会就开始了。 当你受到这种痛苦的时候,你有没有回头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约会的 时候你那么甜蜜。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个时候你的自我表现得非常非常得谦虚,它表现 得不高,很低。所以你会不会认为头几天,或者头几次约会的时候,你的自我表现得很低, 那并不是很好。实际上这个是自我最迂回的一个办法来征服某一个人。这个时候你的自我慢 慢地把手伸到对方去,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表现得很谦虚、很低的样子。比如说一辈子不 16 想吃比萨,但是你的女朋友今晚我们去吃比撒好不好?你说好, 说我最喜欢吃比萨了,那么你的自我就没有表现出来。你到了这个卖比萨的店,一边吃 一边流汗,心里面觉得很不舒服,但是你还是把这个比萨吃了,你的自我就是这样的。另外 一个自我被你把在手里的时候,你就不愿意再这样了,这时候你的自我和那个人的自我同意 你,这时候如果你的女朋友再说我们去吃比萨好不好?你就跟她说我一直恨这个比萨。你绝 对不要定别人送来的比萨,就是这一类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自我,自我好象总是这种不是 直接的,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出家人,男的、女的出家人,他们表现得很谦虚,但是谁知道呢? 这个可以是自我的一个非常迂回的一个表现方法。你佛法学得越多,你越知道说这个自我多 么不好,自我越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呢?你这时候把自我放弃掉,但是你不 是放弃真正的自我,自我永远会制造一个复制的自我,然后你把这个复制出来的自我丢掉, 然后因为你去到这个假的自我,觉得自己非常得骄傲,谁在觉得骄傲,还是你,情况一直都 是这样的。下个礼拜六再多谈一下自我。 问题1:„„ A(翻译):当我们把对和错去到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了,所以我们说是空。但是当他说 没有东西剩下的时候,这个话本身也是不存在的。 问题2:„„ A(翻译):是这样的。同样有的时候我们说无我,无我实际上是替自我做了一个最好的防 御。在佛教基本的理论里认为任何一个情况是由因缘所生的。他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比如我们说永久的概念,这个概念很有意思。对我们而言,所谓永久就是一个继续下去的东 西,我们称它是永久,是不是?比如说我们说太阳、月亮,或者说我这个永远的家,但是假 如我们用哲学性的讨论讲,我们就会讲这种所谓继续,一个相续,它本身就有时间夹在里面, 比如我们说的续就是一个时间,对不对?所以任何一个东西,只要是继续,或者是相续的, 他就是无偿。很像你去同样一条河,比如那条河你5年前去过,你指着这条河说这条河就是 我5年前看过的,你当时看到的那条河已经走了,5年前的那条河早就过去了。可是不可改 变的是不能够被时间和空间所干扰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讨论说现象的本性的时候,我们应该 讲不被时间、空间所干扰的东西。 问题3:这样的东西存在吗? A(翻译):相对意义来说是的。在就近来说,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 这两个答案都是二边。如果他是这是存在的,那是有时间在里面,有地点在里面;如果他说 不存在,同样也有时间、空间。我们讲的东西是原来没有办法用我们的语言讲的。 问题4:„„ A(翻译):我们现在还是继续地讨论中观,他不知道是真的讨论到主题,因为也讨论了很 多别的东西。但是有一点当然他必须要讲的,中观是如此得深奥广大,所以他以四次的时间 来讨论中观,绝对不可能。当然在讨论的时候,也尽可能地把它变得学理性一点,因为在讨 论的时候也经常学理化,觉得这种东西对日常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为了这个目的,上个礼 拜讨论了自我耍的一些花样。 上个礼拜的讨论实际上跟中观配合得很好,因为讨论中观的时候,主要讲到“空性” 、 “无我”这一类。小圣来决定中观的方法,完全用“无我”,但是讨论到“无我”需要再次 强调,这里说所说的“无我”并不是表示我以前我以前是存在的,然后经过某一种修行的方 式把它变成不存在了,不是讲这种东西。我们所说的是一个无世以来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要 了解无我并不困难,只要你花精力总是可以了解,问题是在你怎么样修行这个无我,以及达 到无我这个结果。对一个像他这样的一个人而言,他不能够说别人怎么样,像他这样的人, 受了菩萨戒,但是还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烦恼,同时没有进入自良道这样的大门口。所以对 于我们这种情况的人来说,我们甚至根本不认识自我的错误是什么,应不要谈怎样消灭自我。 17 实际上我们觉得自我是一项非常珍贵的东西,但是可能因为是我们的潜意识,也可能因为我 们那一代的智慧,所以我们一直有一个问题:自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 关于这一点,也许初看起来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只要仔细深入地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是花了多么大的证实,以及去保证我们这个自我是存在的。举例来说,我们要有友情。 为什么我们需要友情的?也许是你的同情心,多半的时候,我们需要友谊是因为我们很孤独。 但人类有很多问题,可以说最狡猾,最难办的问题,也许就是孤独。好象每个人都知道我们 实际上都是孤独的,我们都想交朋友,一些很重要的朋友,好象有影响力的朋友,同时我们 也参加各式各样的行为,希望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孤独感能够不浮现出来。如果你仔细 看一下,你就会知道,每次当我们单独在家的时候,你马上就把电视机打开,或者抓一份报 纸,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用这些东西把我们自己占据住。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占据住呢? 因为自我不希望孤独,因为一孤独的时候,自我好象便的赤裸裸的一样,自我不愿意在这种 情况下被看到。自我它很需要有各式各样的很多的形式,或者各式各样的行为,这些东西可 以躲藏的洞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多半不了解自己,并不是我们没有智慧来了解我们自己, 而是我们并不期望了解我们自己。反之,我们的自我总是躲在某些地方。 所以就像前面讲的,像他自己这样的,充满各种烦恼的人像想了解自我是很不容易的。而这种不了解会造成许许多多的惧怕。如果现在在这个房间里,我们在这里有三个晚上了, 如果我们在这边发现有人丢了东西,比如说你很宝贵的东西不见了,但是你不知道谁是那个 小偷,所以你就会很害怕。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知道贼是谁,但是你知道每天有人在偷东西。 所以这样结果变成互相怀疑,你会觉得也许坐在你隔壁的人就是贼,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 这个房间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信,我们就会有这种不安全感,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把这个贼 逮住。我们所说的加刑道就是第一个试图认出谁是贼,然后真正地认出贼是谁。现在要举一 个很极端的例子,他的朋友也许就是那个贼,如果我们知道他就是小偷,这个实际上已经是 一个很好的成就了。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轮回里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自我产生的,这已经是一 个很好的成就了。因为我们如果真的知道藏喇嘛就是这个小偷的话,那别的人我们就不用担 心了,只要盯着他看就可以了。所以同样的我们也不需要注意别的东西,只需要注意我们的 自我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谈的是家刑道,现在这个贼是很有力量的人,在这个情况之下,既 或你知道他是贼,但是因为他很有力,所以你不能做什么。所以这个贼也许就当着你的面偷 东西,因为你没有力量,仍然是没有办法,就看着他在里面偷。所以说我们知道自我是贼, 但是不知道怎么做,在家刑道的时候,我们怎么做呢?在家刑道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藏喇嘛知 道我们已经知道你是小偷了,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们让那个贼知道我们已经知道偷东西 的是你,在那个情况下那个贼就很害怕了,所以在家刑道的时候我们就让那个自我知道,我 们知道一切问题都是从你来的。下一个我们把藏喇嘛丢出去了,把那个贼丢出去了,也就是 我们把自我去掉了,那个也就是我们说的初地菩萨。想起来大概是很令人悲哀的,谈到这个 大圣菩萨道,居然和做贼联系在一起。 上个礼拜和刚才这段时间讲的自我和无我已经够了,现在谈一谈以无我为基础的中观哲学。他希望你记得为什么龙树菩萨在所用这种轮回里数不清的现象里选中自我作为打击的对 象,因为一切问题是从自我产生的。无我和中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因为无我它不会落入 任何的极端,也就是我们说的二边的状况。这边有四句话需要跟你们说,龙树对于各种现象 的分析里,认为有四种极端,或者是四个不同的陷井。这四个极端,其中第一个就是存在, 需要举一个例子,什么东西是存在的呢?这很简单。有没有人想举一个存在的例子呢?举例 来说现在这张桌子它是存在的,它现在就在存在着,这个是一个极端,或者我们说这个是现 象的一个特性,或者是一种属性。 A(翻译):第二种极端是不存在,举一个例子说不存在的。有没有什么不存在的?现在我们暂时先不要用佛教的,我们先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所以 18 说1993年的12月7号还存在吗?它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是一种现象。 第三种极端是既存在又不存在,有什么样的例子吗?记忆,有一点说好象是存在的。他 当时是希望你讲的这样的,但是在一般的世界是不同意你的,我也不同意的。如果举一个例 子的话,像是梦,它既存在,可是不是真的存在。 第四个极端是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举个例子。但是对一般人来说现代是存在的。回 忆算是存在的一种东西。举例来说,存在是这样的。不存在的呢?可以说我们怎么讲,使女 生的女儿。既存在由不存在,就好像我们的梦。人们目前觉得“纪念”很存在,还是觉得那 是存在的。比如我们讲说使女所生的女儿她是多么得美丽,你可以了解这个。因为一个不会 生育的女人,是根本不会有女儿,对不对?所以说一个不会生育的女人的女儿,她的美丽, 这个东西既是存在的,又不存在的。因为这个东西从来没有存在于你的概念里,所以你不能 说它是不存在的。我们刚说的,1993年的12月17号它曾经存在过,现在变得不存在了。 还有绿色的雪。他刚才讲的龟毛兔,因为这个是古典的佛教经常用的例子,大家熟悉这一点, 现在可以归类在这里,因为大家已经听过了。也许会讲兔子的角有多么利,这个可能归为第 四类。 第一个,你必须知道这个并不是在玩弄一些字眼,这个是研究中观很重要的一部分。龙 树他相信任何一种现象,绝对包括在这上面讲的四种状况的某一种状况里,他认为任何一个 现象绝对是应该属于第一类的存在,或者第二类不存在,或者是第三类既存在不存在,或者 第四类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这四类的任何一类。对于这一点有没有人有争论,你可以想出 一个现象,它不是包括在这上面四个状况里的? 听众:(英文) A(翻译):这位先生讲刚才讲的第四类兔子的角实际上可以放在第二类不存在里,就像我 们说使女生的儿子,这个东西大家都认为是不存在,但是第四类事物它指的是这个东西既不 存在,好象又有存在的特性在里面,这才是第四类。刚才我们讲的例子可能并不好。这个可 能是我们的家庭功课,曾经上中观的人都学了这种家庭功课。我想强调这个只是龙树菩萨在 玩弄一些字眼,因为这个实际上对我们生活中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答案,因为照龙树菩萨的看 法,我们的生活主要是建在这四种现象上。 听众:(英文) A(翻译):这位先生说,我们平常说的自我应该是属于第四类,不应该是存在的,因为自 我的这种概念人人都有,我们可以说自我的概念是第四类的。但是自我的幻象对于像我们这 样的众生来说我们会说它是有的,对于不是很高的精神层次的人会说是不存在的,对于更大 的修行层次的人说自我还是第四类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集中在讲说无我,因为无我是 佛教一个很特别的专门的,而且不是佛教徒全部,只有在佛教徒里学习中观的人,他们真正 发现这一点。这一点再仔细地谈一下。对于像越称菩萨这种哲学家,他实际上喜欢跟一个放 牛的人相处,不愿意跟哲学家相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放牛的不像哲学家有这种哲学性的 概念。一个普通人现在正在街上走路,他从来不会想我在哪里,他只是在假设本来有一个我, 然后在这里走路,这样的。当然他对我有这个执着,所以他有这个烦恼,但是他不知道问题 实际上是因为对于我这个固定的概念所产生的,他会认为实际上外面有某一个人想消灭这个 我,或者给这个我一个麻烦,或者别的事情。也许假如这个世界上从一开始没有宗教,也许 大家生活得更和谐,也不一定,但是又有了宗教了。 为什么有宗教呢?也是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在街上走的都是跟前面讲 的一样笨。别人也会想我在哪里?什么东西造成了我?他们找来找去,很多人发现了上帝这 个概念,上帝实际上和我是一个概念,上帝或者说神是你有问题可以依靠的一个。这样的人 也许会变成一个非常好的崇拜者,这种崇拜令我们得到很大的舒适,这种。同样的时候他们 也发现出一种类似我们养宠物的这种心态,他们对于他们的佛堂,或者挂神的像,就像我们 19 对待宠物一样,你今天上班没有喂猫,在办公室就很担心。他相信佛教徒如果今天早上忘点 了一根香就去上班了,心态很类似。但是我们自我的朋友,这种友伴,就是我们说的神,但 是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给我们这种安慰和舒适。 但是宗教里有一些很伟大的教,比如说印度教。当然身为一个佛教徒一定会讲印度教不如佛教,不过如果他真正地公平地公正地来讲的话,他会讲印度跟佛教的各种的见地几乎都 是一样的。可是现在的印度教也像金刚圣一样,非常悲哀,被他们的很多遗鬼他们的佛像, 他们的各式各样的法会,涂的很多的东西带着跑,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印度教了。 但是印度教他们理解自我的方式是非常深奥的一个方法。比如说在印度教的博加反戈里,当 然他们谈到自我的时候,他们就会说这个我是没有办法消灭的,同时他们会告诉我说根本没 有什么消灭。这一点实际上跟佛教很接近,这样讲实际上把他们看低了。如果讲佛教的大学 的话,当然有“有部、经部、为视、中观”这四类。第一点需要提醒你所谓中观并不是叫中 观他们叫中观,别的任何派他们称自己是中观。对我们来说,我们的称赞,像龙树是非常伟 大的中观师,但是有部的论师他们不会这样讲,他们称呼他们自己是中观师。所谓中观表示 中道,表示他各种的讲法、做法没有极端的地方。 A(翻译):对于有部的论师,他们称呼像龙树这一类的论师是相信什么都没有的哲学,相信无的哲学。这四部里面有两部是小圣的,是很科学性的,多半佛教的逻辑是从他们开始 的,而且他们的分析是用很强的分析的方式。但是他们是相信外在,就是对象上,有一个非 常维系的质点存在,然后有维世宗,维世宗是大圣的一个宗,他是相信只有世,或者是席是 存在的,这个是在相对的层次上,而不是绝对的。到了龙树菩萨的时候,你记不记得我们前 面讲的四类,龙树认为在相对的层次上,任何事情发生就依照那个样子,不必去分析。 在绝对,或者说在就近上,我们不应该落在这四者中间的任何一者上。比如说如果说这个杯子是就近的存在,它等于就是讲这个杯子是永远存在,不可以改变,然后它是独立的。 就近的东西它一定说不可以改变,独立,然后有它自己的属性。我们所谈的就近的真理一定 有这些属性。这就是为什么龙树菩萨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它是就近存在的。因为对 其他的众生来说,也许这里有一头羊,或是一头山羊,他们不同意这是一个杯子,如果它是 就近的一个杯子的话,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现象。所以说这个杯子的就近存在,它不该依靠 另外一个人的概念,至于我们叫不叫它是杯子,并没有关系,它就应该是杯子,而且永远不 改变杯子的这种属性,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杯子它只是一个概念,还不只这样,我们 说它是一个好的杯子,于是我们加了另外一种属性,我们说它是杯子,同时它是好的。现在 你可能碰到一个人,那个人说这是一个杯子,但是他不认为这一个好的杯子,这样就有问题。 然后加上你说这是我的杯子,这个是他的杯子,我们两个人不能混用,像这一类的,我们把 这种概念一个一个地加上去,这就表示我们一切的这些概念,实际上都是互相依靠的。任何 东西只要是依靠别的,那就会变成痛苦,因为任何一个依靠别的东西存在的,甚至他要求别 的东西存在才可以。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龙树说在就近上任何现象都不应该落在这四者中间的 任何一者。 所以我们现在讲一切都是空,色既是空,空既是色,我们所说的色在就近说是没有落入刚才讲的这四个极端的任何一个状况里。所以同时离于这四种极端的是色。就像刚才的麦克 先生讲的一样,我们说的这种无我精神层次很高的人来看,它就是落在第四类,它既不是存 在,又不是不存在,我们讨论一下第四类。空性这个见地在就近上是存在的吗?你知道龙树 是怎么说的吗?不是。对于空性而言,它也不能应该落在就近里面。也许你会觉得既然空性 讲什么不存在,那就是我们讲的第二类的,因为它什么也不是。所以我们所说的空性既不是 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我们马上就想,这样的话,空性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也不是。因为如 果说落在这个里面的话,掉在第三类还不如在第一类里面好一点。我们现在就想了,这样的 话,空性一定是落在第四类,既不存在,又不是不不存在,这也不对。空性实际上不是空性, 20 这就是为什么不是谈空性很难,我们都在谈刚才讲的四种陷井中间的一种,我们必须用这四 种陷井里其中一种讲法来讲出真正的真理来。这是为什么空性很容易被误解。如果简单来说 的话,我们了解空性的方法至少不应该被存在和不存在限制住。 现在大家可以问一些问题。 问题1:自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去掉自我,拿什么去掉自我,是不是另外一个自我去 掉现在这个自我? A(翻译):这位先生现在问的是一个很古典性的一个佛教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2500 年历史的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自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上一次我没有提过,有两个人看 着那一座雪山,其中有一个人戴着太阳眼镜,我们现在并不是说这个戴着太阳眼镜的只是一 个普通的人看着雪山,就好象我们说像你这样子,戴着太阳眼镜的,就是说它有一种学理上 的了解,他知道雪山不是绿的,但是同时他也不愿意把这个太阳眼镜拿掉,他甚至不想从眼 镜上面看一看。他转头问他旁边的人说我知道雪山是白色的,可是我看到的是绿色的,这个 绿色的雪山是哪儿来的呢?太阳眼镜是什么?这是我们分析无名的一个办法,所以龙树说自 我是从哪儿来的?自我是从自我来的,绿的雪山是从绿的太阳眼镜来的,不是很直接的。你 不要担心佛教徒就是处理这一类的事。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自我是哪一个东西去带的?这个东西和第一个问题有关。所以你的问 题是说假设没有自我的话,那谁去掉了自我。你问题的第一部分,你说假设没有自我的话, 这一个句子谈的是就近的真理,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是谁去掉了自我,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对 层次的问题,这个有两个答案才行。所以如果说你谈的是就近的这个层次,就是说没有自我 的那个层次,在那个层次里没有什么人好象什么去掉的我,或者在那个层次里你根本没有丢 掉任何东西。如果你讲的是相对的东西,那是你认为的一个自我,龙树并不认为你有自我, 因为龙树并不认为说你的自我是存在的刚才讲的四种状况中的任何一种状况,在你成为佛教 徒的时候,如果你认为你有自我,那你就会落为刚才讲的第一种情况。现在你谈了很多佛教 的讲法,你现在慢慢觉得自我是不存在的,你落入了第二种情况。但是你在这个佛教的路上 逐渐逐渐地上爬,慢慢变成菩萨,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到了第三和第四里来了。所以在相对 的层次问到底是谁把自我去掉了,他会这样讲,是你的自我把自我去掉了。 问题2:我们是存在时间和空间里,如果说去掉自我的话,是把时间和空间去掉,这好象是 不大可能的? A(翻译):这个怀疑好像是不大可能的。时间和空间在佛教徒的看法是非常相对存在的, 就像是我们讲的自我一样,时间和空间并不就近地存在于我们刚才讲的这四类任何一个,时 间只存在于相对的世界里。这个要证实它很简单,你如果到一个很好的茶艺馆里去,你在那 里跟很好的朋友聊天,如果说你们谈话大家谈得很舒服,你觉得谈了一晚上,一下子就过去 了。如果说把你放到监狱里,放进去5分钟,你就觉得跟5年那么长。这个完全是你自己的 概念,那个表动得快慢实际上跟这个没有关系。 问题3:怎么解释手表? A(翻译):表是人发明的东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西藏的大师,许多人认为信佛的 人很迷信,在他们认为信科学的人也很迷信,这个只是一个假设。 (B)面 A(翻译):在印尼的巴厘岛,他们一年有32个月,西藏的阴历跟中国的阴历一样,有时候多了一个月,闰月,然后有的时候西藏历里缺哪一天,你就会说我从来没有缺哪一天,然后 我可以给每一年取一个名字,兔年、羊年、牛年,在相对上这个都可以。如果你讲的是相对 的真理的话,那龙树菩萨就会闭着嘴一句话有不说。如果你请他坐一辆很好的车,他不会跟 你讲车到哪里,你说前面方向盘是车,或者方向杆是车,什么是车,只有在这种就近的观念 21 里他不同意车是存在的,他不同意车是以你所认为的方式存在。所以你会认为说这会怎么样 呢?那就会说我为什么了解这个车是不存在的,我们有很好的理由了解它,你这样了解以后, 你就不会担心你的车不如别人的车好,也不会跟别人比,也许你这么年轻,你喜欢开像 FORBI那种跑车,假如你了解了之后,你就不会觉得你没有开FORBI车比别人差了一些, 你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些名字。如果说他可以买车,希望买一辆坦克车, 他很抱歉这样说,不过在台北非得开坦克车。并不是故意这样讲,不过坐在计程车里看着一 辆辆车冲过来是很可怕的。我在想你的意思是说你的手表5分钟,我的手表也是5分钟,所 以那5分钟还是一样的,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问题3:可是如果说我的表5分钟,你的表也是5分钟,证明时间都是5分钟,现在物理上 也说时间和空间有关的,你说你怀疑那个„„? A(翻译):这个需要跟你争论一下。 听众:(英文) A(翻译):这位先生说时间只不过是一组事情,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你把手拿起来放下去, 这个是一个时间。这位先生说现在站在另外一边,跟麦克讨论一下。如果说这样又怎么样呢? 你怎么说? 听众:(英文) A(翻译):他说他会这样讲,如果这样的话,你就觉得时间并不重要,没有什么好争论的。 他讲这样你的答案是很佛教化的,所以没有办法讨论,学中观的时候,应该尽量试着不要做 佛教徒,自己用自己的逻辑。 再问5个问题,好不好? 问题4:如果有一个东西不确定它是不是存在的,比如说外星人,应该归类为这三类哪一类? A(翻译):对他个人来说,他把这种分在第一类里,他是很喜欢梦想的,他会分在第一类 里面。 问题5:空性好象是讲得很反面的字眼,所以说可能我们经常用反面的,比如说不存在 来讨论空性。 A(翻译):的确,空性的确有这种负面的感觉,或者用反面的东西来讨论。如果说你讨论 的时候,假如你很仔细,也许空性可以给他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满,充满的满,同样的意思。 如果你真的说这种很学理性的,好象你是那种充满悲观论者,你就喜欢用空性这个词。你是 乐观的呢?你就可以用满性。你是大圣的呢?你就用慈悲。你是小圣呢?你就无我。如果是 金刚圣呢?你就会用大乐。这些东西讲的都是一个东西。所以这是为什么龙树菩萨每一次谈 到空性讲到慈悲,但是慈悲这个字他不经常用。 弥勒菩萨用慈悲讲得很多,他讲了佛性。佛性是弥勒菩萨讲所有事物的本性。也许因为 他自己的训练,就是说他学的是中观,所以他每次讲中观都花很长时间谈龙树,弥勒菩萨短 短几句就带过去了。但是在很多西藏的学院里,他们之所以这么安排也很有道理,他们为什 么花很长时间讨论空性,最后才讨论一下“大圣易性保性论”。虽然我们有两面讲的四种极 端的问题,但是很明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更干扰我们,刚才那本书叫做救正易 性保性论。对我们来说,在目前这个时候,我们想变成落在第四类的问题里,我们还落不进 去。在座的各位你们有没有一个现象是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对我来说,我们多半是第一类 了存在的问题在反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谈自我,然后我们再谈不存在。所以说龙树的教 授应该先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问题都是集中在的我上,所以我们一开始讲不、不存在。 我们几乎要经过一个非常长的,几乎不停的这种时候,大家都像你那么喊这种教授之后,然 后这时候才谈弥勒菩萨,那个会给你很多勇气,因为弥勒菩萨总是说是,对,他跟你说某些 东西是存在的,他说佛性是存在的。但是他所说的存在实际上是超越了我们所谓的存在的与 不存在的那种情况的存在,但是让我们觉得很舒服。所以弥勒菩萨解释这种现象的办法,让 22 我们觉得很舒服,所以对修行而言,这种方式很好。在西藏中观哲学分成两大类,多半的裟 袈派和格鲁派属于自空间,他们说所有的东西依他的本性都是空的,有一部分凝马派还有多 半的加居派都属于他空间,他们不说一切的东西依他的本性是空的。他们会说某些东西对于 某些东西是空的,自空间会说佛性它的本性是空的,他空间会跟你说佛性对于无名而言是空 的,其实他们讲的是一个东西。因为你要知道除了没有无名的状况,你根本讲不出什么叫做 佛性。我们都在讲有佛性,但我们没有办法证明,我们不能证明佛性在哪里,比如说在你的 口袋里,但是我们可以证明你无名是可以消灭掉的。我们可以说当你把无名完全消灭掉以后, 剩下的是什么呢?龙树菩萨会说是是空,弥勒菩萨会说是佛性,这是两种不同的解释办法, 两种都很需要。龙树菩萨的方式说建立起见地来非常好,弥勒菩萨对于修行的人而言非常好。 再一个问题,好不好? 问题6:只修关,不修旨,会怎么样? A(翻译):如果这样,这个人的心就会到处东奔西走,到处跑。 下个礼拜要谈一下旨。今天晚上就到这里,有人好象要归依。他觉得非常惊讶,现在有 人居然认为他可以作为一个归依的对象,但是他也知道他有佛性,佛性是他有的唯一好的东 西,同时他也知道你也有佛性,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可以互相归依,他不认为举行这种仪式 是需要的,真的不是说你一定有一个仪式你才觉得比较舒服一点,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以 21世纪的方法来归依。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归依的话,就请归依的人上来,你们两个 人握一下手就可以了。 下个礼拜是最后一次,要谈旨,因为我们谈的关谈得够多了,关就是空性这一些,要稍 微修一下。大概就是这样。 A(翻译):夜诞快乐。过去这三个晚上,大概我们已经讲了够多了,从学理的方面学习了 佛教。虽然说我们谈了三个晚上,但是所谈的中观实际上只有一点点。也许大家都会怀疑, 这种所谓中观的哲学,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到底有没有用处。如果一个人等于把精力分散 在各式各样的学理的研讨上,中观真正的意义就丧失掉了。这个也许是东西方哲学家最大的 差异。如果你看一看希腊的哲学家伯拉图的著作的话,你会发现多半的亚里士多德或者伯拉 图的哲学都是造成一个和谐的社会。也许一个所谓和谐的社会和成佛并没有不一样,但是多 半的东方的这种哲学,在印度或者是佛教的这种哲学,可以说都是为了成佛,或者是精神层 次的目标而在服务的。而且佛教里面的中观或者是薄弱的佛学都是为了达到就近的目标,就 是成佛的目的。当然像以前说的一样,这一类的哲学,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所发生的事还是 有帮助的。 我们先就一个问题:这种哲学在直接和间接上帮助我们的生活呢?帮助我们达到这种暂 时和永久的目标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第一个我们先讲清楚,在我们表示成佛的时候, 我们是什么意思。对于成佛有很多不同的哲学的解释方法,在这个之外,当然有很多我们情 绪性的解释方法,如果你仔细地考量一下,你会发现,当我们讲到所谓成佛的时候,我们只 是讲一种更微妙的,或者是更进步的生活方式。我们有了这种所谓成佛的生活之后,我们就 不必再经历这种大都会的困难的生活了。我们要了解上面讲这一点,只要我们稍微想一下天 堂的地方就行了,天堂是一个完美的地方,但是甚为佛教徒,我们是不是追求这种完美的地 方呢?这个地方在技术的程度上来说,比我们地球好7倍,也许不是,这个不应该是我们的 目标。对他个人而言,所谓成佛就是脱离一切状况的限制,或者说外在情况的限制。这个可 以很粗略,也可以非常得精细,可以以很多形式出现。对于刚开始的人,可能是一个非常粗 浅的一个情况,对于一个久修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微细的状况了。就算在一般世 俗的层次上讲,一个人如果有能力不受情况的限制,世间的人认为他比较有能力,他的技术 比较好,他可能是情况比较稳定,对于世间这种好的情况,他们认为是一样的。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我们也会觉得如果一个人很轻易地被他相处的人,或他的状况的 23 影响,我们和这个人相处起来比较困难。对于这种人我们不愿意跟他一起去参加宴会。为什 么?因为他对这个敏感,对那个敏感,或者我们很小心自己的很多行动,为什么呢?因为你 做的很多行动,他看你的行动很不舒服,就是说这种人很难跟他做好朋友。就算你跟他做朋 友,你也经常要赞美他,小送他各种东西,要贿赂他。这种人就算我们跟他在一起也很困难, 为什么?因为他对于某些情况,或者要求某些情况,像上了瘾一样,对这种情况的要求深度 越来越大。所以在相对和就近的两个层次来说,所谓成佛就是你不再受情况和情绪的左右了。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他不会受到你讲什么样的话、政治情况怎么样,或他的情况影响,或者 操作,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通常说这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就算我们自己如果经常我们被 很多不同的注意,很多不同的思想控制住,对我们自己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的状况。如果我们 自己勇敢一点,对我们应该说不的事我们说不,对我们应该说是的是我们说是,如果这样, 我们自己也觉得比较快乐,我们自己也更和谐。也许你的自我并不希望说对于某一种食物, 或者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件事情有这种固定的观念,情况就是说我们怎样从这种情形解脱 出来,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的“旨”,就是“旨观”的“旨”,“旨”是实际的一个修行。 他说有一种感觉,我们多半忽视了修“直”。因为他第一个没有这种很高很深奥的名字,比 如说中观、大手印、大圆满这样的名字,我们经常很藐视它,认为这只是一种很基础的修行。 身为一个人,我们总是很奇怪忽视基础的东西,一个基础的东西我们总是认为它并不很重要。经过了这么多年,他自己了解到我们的旨、我们修的一切别的东西,可怕不会有结果 的,另外修旨也是一件非常经济的事情,换句话说修这个一点不贵。修旨不需要有念珠,也 不需要有佛堂,宗教的这些东西都不需要。同时你也不需要去了解许多非常复杂的哲学的讨 论。同时你也不需要算很多的数目,不需要知道你做了多少数量,也不需要遵守很多规矩。 “旨”很多是需要注意的,但这些东西很容易跟它相处的。 旨,或者说我们只谈旨的话,旨实际上不是佛教的这种不供的教授,这个教授你在印度教一样也找得到。 今天晚上让我们暂时忘掉我们是佛教徒,我们学旨,仅仅修习一下。关于修旨这件事,当然佛教徒永远把修旨变成一个间接地成佛的方法,但是旨并不是一个任何宗教性的行为。 他认为修旨对于一个工作的人,或者一个生意人,为了你的生意成功,你也应该这样做,所 以请您不要认为或者想我们今天谈的是宗教。今天晚上要谈的就是怎样得到这种控制权,得 到这种控制权之后,你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学生、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生意人,做一个好 的,你想有什么目标,可以很好地达到这种目标。所以再一次说你要达到上面这个目标的方 法,并不是让你念咒,或者打手印,或者任何总宗教性的方法。为了要修这个,人们再一次 地说修旨别不和你的情绪的问题相冲突,只有佛教徒,或者我们说修观的人才跟你说愤怒是 不好的,嫉妒是不好的,所以请记住,我们今天晚上我们不是佛教徒。旨,它所反对的或者 是对抗的是说你对这种情况没有控制权,他并不在乎你生不生气,它只在乎你对于生气这件 事能不能控制他,多谈一下这个方面。比如说现在在听众里选一个人,跟他说求求你从现在 这一分钟开始生气。不可能,对不对?因为我们的愤怒需要有一些状况才可以造成,是不是? 所以你想要生气,至少需要一分钟需培养这种愤怒,可能花一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来培养 这种愤怒来。 A(翻译):也许一个人来打你,或者是侮辱你,你才觉得愤怒。他可能也觉得,因为你觉 得这个人在佛教里地位崇高,就算这个人现在气了你一顿,你也气不起来。也许你这种不太 正常的观念,就算他咒你一顿,你也许觉得是夹持,也不一定。如果说你现在正在生气,或 者你现在正在担心什么,或者你现在正在嫉妒什么,或者你对什么很热情,如果说你有上面 这种情绪,他跟你讲你这种可以在九点半的时候全部停掉,九点半以后你这种情绪再重新开 始,你有这种控制力吗?你可以这样做吗?你不能这样做。同样我们说虔诚的信心,他没有 办法跟你讲你现在按一个钮,你马上有这种虔诚的信心。比如说我们对灯光,我们对灯光有 24 某个程度的控制力,如果说你这一秒钟不需要,你可以按一个钮,灯马上熄掉。如果说我们 需要灯光,我们按一个钮,灯光马上来。但是对我们的心,我们没办法这样子。有的时候我 们想要快乐,但是你没有办法按快乐那个钮,让快乐马上来。难道你不觉得如果我们真的控 制了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可以5秒钟,这5秒钟很嫉妒,下个5秒种生气,然后再5秒钟 怎么样,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和谐的生活吗? 今天晚上我们要讲这种控制力。再一次强调,今天晚上我们并不像佛教徒所说的我们反对这种情绪。在旨的修行里,我们并不说这种负面的,说它不好。在旨的修行里,我们所不 要的是不能没有办法控制,我们所要求的,是我们要控制。如果我们能够控制这种力量,你 可以把这种控制转过来,用在你的修行里,如果你是一个计程车司机,你可以把这种力量有 在计程车上。如果你是一个生意人,你可以在生意的会谈上用上这种力量。因为一个好的生 意人在不该生气的时候,他不会生气的。好的生意人是说那个人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 的人。这一切我们所谓的聪明,是来自他的警觉,而他的警觉是来自他的控制力。如果我们 失去了一点点的控制力,可能你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这样 你的整个沟通就全部个完蛋了。 现在是说我们怎么控制它呢?我们也许会问,我们要控制一些什么东西呢?从哪里控制它 呢?当然,需要控制的是我们的心,各式各样的思想是需要控制的。当你能够控制你自己的 心的时候,这些通常来的思想对你就再也没有力量控制了。一般来说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思想 在我们的心里跑来跑去,我们就让这些思想那样来,但是他们来的状况是说我们没有觉知到 他们,也没有注意到他们。在这许许多多的思想之中,有更多的思想不断地侵入我们。 举例说。我们在喝茶的时候,我们心在想刚才在博物馆看到的那副画,这个思想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也就是说它的潜意识的状况发生了。我们说这幅画它勾起了一年前某一件事情 的回忆,说这是一个漂亮的镜子的话,今天你到博物馆去,现在你在喝茶,那时候你的心不 在这个茶上,而是在无意识地或者潜意识地想着这幅画,又是潜意识地想它。然后因为这幅 画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镜子,于是你又非常觉知地想到一年前你们家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镜 子。然后你更没有觉知到你以前的兄弟把那个镜子打破了,然后你就气起来了。因为你很喜 欢那面镜子,所以一想到各种情绪就产生了。你就会想说我对我的兄弟一直很好,他们怎么 对我呢?把我最喜欢的镜子打破了,打破了镜子,连道歉也没有,我一定打个电话给他,然 后跟他好好讲讲。其实你想这些的时候,你一直是在喝茶,所以这个时候,其实茶根本不在 那儿,你好象没有觉知地再拿起茶壶来多倒一点茶,然后拨电话给你哥哥,一开始跟他讲话 讲了很多种不好听的话,那个时候只要一开始跟他争论,你总会找很多很好的理由讲他。 这一切是因为你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一幅画引起的。也许你会说是不是从今以后不要到博物馆里去看了?或者要不然就说我们到博物馆里是不是应该很努力地不要看那幅画。并不 是,你应该做的不是这一些事,需要做的就是要控制。因为我们完全丧失在思想之中。他用 很实际的例子跟我们讲我们平时的情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多半我们会有这种情绪问题?因 为我们情绪来时候我们并没有办法让他那样产生了。我们再仔细描述一下那种状况。你拿起 茶杯的时候,当时你的这些情绪,在我们举的这个例子中的愤怒,他们像入侵者一样在你旁 边等着。他们等着一个机会,用这个机会来侵入你。什么是这个机会呢?他们的机会就是当 你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时候,当你的心跑到博物馆里去的时候,然后他们就慢慢接近你,但是 在那么接近你的时候,如果说那时候你注意到你的心里是在想博物馆里那幅画里的镜子,他 们的机会就逐渐减少了。但是你并不是那样子,那时候你的思想总是重复不断地出现。这点 大家了解了,比如说某个时候你误解一个人,两个人打起架来,如果你真正地找寻那个原因, 那个原因不是很重要的,都是一些小的事情。尽管那个原因很不重要,很小,你也会想各式 各样的理由证实对方对你多不好,怎么恨你,这就是我们的情绪怎样控制我们。我们应该控 制情绪,而不是情绪控制我们。 再讲一次,在旨的修行里,如果你生起气来,你非常非常愤怒,但是你对那个愤怒有非 25 常清晰的觉知,你了解到它,这种情况也可以。那个时候你的愤怒可以说带着幽默感的愤怒, 这种愤怒随时你可以把它关掉。任何你需要愤怒的时候,你可以立刻把它打开。你怎样变得 方便善巧,也是这样变的。今天晚上和大家修一下这个,我们怎样能够得到这种控制权呢? 就是说从外在的很多干扰里得到控制,旨它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它有一个很好的轨迹,在许 多干扰里我们选择一个,集中在这上面。现在我们用很短的时间修旨,你自己选择一个目标 物,你可以选你前面坐的那个人的脑袋,或者选你自己鼻子的尖端,或者用你自己的呼吸, 但是现在是希望你用一个不会移动的东西。有两种讲法,一个简单地讲法是集中在这个东西 上,另外一个讲法是集中在这个东西上不要东跑西跑。这两种讲法听起来非常类似,但是它 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如果不要东跑西跑的,那时候你会开始想到底什么叫东跑西跑呢?从 那个时候你就会注意你的东跑西跑。如果你开始这样做你就不是在集中了,一般来说当你集 中在这个目标物上的时候,你如果看到这个目标物很多很细节的情况,你就没有好好在集中。 如果你认为,或者你想你在集中,你也没有在集中。因为他没有告诉你你要注意到你在集中, 他只告诉你说集中,他没有告诉你你要注意到你在集中。当然如果你在想我没有在集中,那 保证你一定没有在集中。你想了上面这些,请你把上面的事情稍微想一下,然后做一个很短 的旨。 A(翻译):也许这样是很好的办法,但是对于一个刚开始的人来说,他建议选一朵花,或 者类似这样的比较好。 问题:我们需要控制什么样的情绪? A(翻译):一个修旨的人来问,还是一个佛教徒来问?如果以旨的立场来说,任何东西都 需要控制。在佛教来说,你的情绪需要控制,因为它是情绪,情绪是我们干扰我们成佛。修 旨它并不对抗这些情绪,它对抗你没有控制的这些情况,这个人是有点不一样。所以说修旨 并不是在控制情绪,而是试着控制没有控制的状况。如果你对你的愤恨有控制的话,你这种 愤恨变成具有幽默感的愤恨。所以这位先生讲我们不是在控制这些情绪,而是控制情绪控制 我们的状况,这等于是一个副产品。我们如果控制我们的情绪,是表示我们情绪的问题比较 少一点。在修旨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减少我们的情绪问题,或者增加它。再一次强调, 这样讲完全是站在修旨的立场上来说,不是谈佛教。在旨的立场上来说,情绪的问题并不是 抛弃掉,或者是拿回来,并不是这样子,他比较在意是有没有控制。 问题:如果我们控制的目的并不是减少情绪,那我们为什么控制它?控制的目的在哪里? A(翻译):目的是我们可以照我们要做的需做。修旨照藏文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心是 一块非常硬的木头,你没办法让它做什么,你不能弯它,反之说这个情绪可以让我们做一些 它让我们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修旨的目的就是把你的心,比如这块木头,把它变得像 橡皮一样,你可以拉它,可以扭它,可以转它,让它做任何你让它做的事。除非我们的心变 得像橡皮有弹性,否则的话就算照着大圣讲的你在修空性,或者在观察他的本质,因为你的 心是这么僵硬,不可能产生什么结果。所以目标是让它柔软下来。 问题:看一个固定的东西,看久了眼睛会发花,这时候怎么办?是不管它,还是眼睛眨一眨? A(翻译):你是继续还是集中在上头?好象应该跟你讲当你看到黑影的时候,或者看到别 的东西该怎么办,但是他不会这样讲,如果这样讲,就不是一个善巧方便的方法。举例说, 现在在这边有一个很衰弱的一个人,现在有一张纸掉在地上,外面有风吹过来。有两个办法 你可以做,一个是你抓住这张纸,一个是停住这个风,因为你不是很强壮的人,所以他不希 望你两件都做。把这个纸抓住就好了。如果你真的把这个纸抓得紧紧的,有没有风没有关系。 假如你的心是跑来跑去的,在学理上来说不要东跑西跑。其他的修行一下。 问题:旨有没有到什么程度以后,可以修别的? A(翻译):有程度的。弥勒菩萨说有5个不同的程度:第一个程度是像一个瀑布,或者是一条河流,再下面一个是像一个湖泊,再下面是像海洋一样,再后面是像一座山。这些并不 26 是说你修的旨进步了,并不是说你增加了你的智慧,而是干扰的层次降低了。目前我们的状 况可能像瀑布一样,表示我们各式各样思考、情绪、外界的干扰像瀑布一样,完全没有办法 阻挡。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它认出来,能够认出它是很好的。比如说你是一个军人,你现 在在战场上,如果这个军人不知道谁是该杀的敌人,也不知道哪个是你该去救的朋友。如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跟这样的军人一模一样。所以你能够认出东跑西跑这个不定的心,就跟 前面讲认出你的敌人是一样的。下面跟河流一样,有的时候很干扰,有的时候很平静。下一 个像湖泊一样,有风的时候,有干扰的时候,它就会动一动,没有它就会很平静。至于下一 个像海洋的情况有两种解释的方法,一个比湖泊更稳定,另外一种解释方法是说在这种情况 下,海浪成为海的装饰,很美丽的。这种讲法是说当我们的旨非常坚固的时候,各式各样的 思想或者和我们虔诚的信心,反而变成大海非常美丽的地方。再一次强调所谓美是因为你有 控制权,任何东西可以控制住,它是就一种美,你没有办法控制的东西,通常是丑的。最后 一种像山一样的,没有任何干扰能够干扰你。 所以有这样的层次,不只这些层次,旨也谈两种结果。 在藏文叫“心降”,中文是“清安”,它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你的身体会觉得很轻,可以走得更快,或者平衡得更好,或者说你平时吃三碗饭才吃得 饱,这时候你可能吃三汤匙就吃饱了。也许你这样一讲你就会觉得是佛教讲的糊涂话,这样 的结果并不是像前面讲的不能理解的佛教语,因为你的身体是由你的心灵控制的,当你可以 控制你的心灵的时候,情况就会这样改变。永远都是这样的。你心理觉得悲伤,你就会哭, 所以在这里心灵和我们的身体有这样的关系。同时习惯也很周期,比如是你看到别人吃酸的 东西,你嘴里就和吃口水,那个酸东西不在你的嘴里,但是你有这样的反应。现在因为你控 制了你的心,所以这一些你也可以控制得住。当我们谈到心的圆满的时候,他就会说你具有 这种全知,但这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成佛的情况,但是状况是很近的,几几乎乎分不出来,变 得非常有智慧。举例说,上个礼拜看的小说,你一点也看不懂,但是你修两个礼拜的旨再回 去看,什么都可以懂。这个也可以了解,因为你的心比较安定。一般我们之所以没有智慧, 是因为我们的心非常得忙乱,基本没有机会上你去有智慧起来,所有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情 绪占得满满的,现在你总算留了一点时间给你自己的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能够更快 地了解事情,能够跟深入地了解事情,这不是一个很意外的事情。 为什么你没有好的记忆力呢?一个人告诉你另外一个人的名字,这个名字你应该记住,但是你忘了,你最后会忘掉。你一听了这个名字之后,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思想插进来了。 现在你修的旨,你会这些入侵者就会有控制,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地你的记忆力就增 加了。佛教其实是这样讲的,旨所得到的完美的结果,实际上是印度教所说的成佛,或者说 印度教所说的开悟。如果说你是在佛教这方面追求佛教所说的成佛,旨这一件事不能让你成 佛。因为第一点是刚才讲的,旨并不去对抗情绪,认为情绪是不好的,其次就是说旨从来不 对付我们的自我。自我是什么呢?自我是轮回的根。所以你如果修旨修得非常好,你就变成 一个完美的轮回里面的人,然后你也知道什么叫做一个完美的轮回里面的人,这个非常重要。 因为你没有办法,或者不应该试着在轮回以外找所谓的成佛。你要成佛,第一个先要成为一 个完美的轮回里面的众生。假如谈到怎样消灭自我,就得谈到关,这是佛教里面的,今天晚 上我们不谈。 再一次强调,旨作为一切一切修行的基础,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不会要求你做太多的,一天修一分钟怎么样?一分钟你总有吧。 A(翻译):因为目前我们修旨是用一个看得见的东西作为我们的目标,我们慢慢应该用各 种各样的东西来修旨,比如说用音乐、食物。假如说以看来说,你是视而不见。假如说以声 音为目标,你就是听而不闻。刚才讲的一大套就是越南的易行婵师的书里提到的。他自己闭 过很多关,许多关修很多很多复杂的关饷,念了各式各样的咒,闭这些关总是在某些方面有 27 帮助,但是他没有注意在哪儿。这一次在修旨的时候,把很注意到有这种明显的不一样,像 刚才讲的例子,对书的理解,他很注意到有明显的不同。同时做的一阵子之后,如果他很生 气,他就会到房子里把花放在那里,注意在那朵花上。当时在那边看花的时候,你觉得旨修 得不太好,觉得那个旨不太好。等你出来的时候,你觉得刚才生气的原因实在有点荒谬。 我们再短短地讲一下就结束了。 问题:修旨和一般禅定有什么不一样? A(翻译):旨就是禅定,藏文旨的字意思是安住,或者把什么东西捆在什么东西上。修旨 是增加你的控制力,你要增加这个控制力,并不能因为它坏,所以你要控制它,并不是这样 的,因为要控制,所以要控制它。 问题:旨的对象应该是“实旨”的,或者是官想的。 A(翻译):对于刚开始的人应该用“实旨”的东西。如果你那时候在官想的话,官想本身 会为别的思想制造更多入侵的机会。你记不记得刚才博物馆里的那幅画里面的镜子? 问题:睡觉的时候怎么修旨? A(翻译):对于初学的人来说,小睡觉的时候修旨很困难。如果说你修旨逐渐逐渐习惯了, 什么时候都可以修。 问题:如果你看到一个东西,看得太过分努力的,会不会有高血压,这样的? A(翻译):这个很可能,所以说一分钟就好了。有时候15、20分钟,有时候修3秒钟,3 秒钟就停下来,时间的增加或者是减少,然后坐下来,坐3秒钟,再起来一下子,或者5 秒钟,修旨修5秒钟,休息1秒钟,有的时候节奏快,有的时候节奏慢。 问题:有一个假定,因为上次谈到极端的见解,这种情况只有没有思想才有可能。修旨是不 是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 A(翻译):这样很对,很好,所以为什么官一定以旨作为它的基础。 问题:旨就是在心里念一句很舒服的话,一样不一样? A(翻译):他还是这样讲,他希望修旨是一个固定的目标。因为你在念什么的话,这种动 作太的,这时候对于那种入侵者给他更多的机会。 问题:怎样具体地说视而不见。 A(翻译):当你见到东西的时候,实际上你是在想象那个东西。他去修摄影的课,舌摄影 课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就是你照相的时候被某一个特别的目标物干扰,比如说就是那个人的 那张脸在干扰你,但是那个照相机永远不受干扰,只要在照相机前面不管什么东西,它一起 收进来。但是身为一个摄影家因为你喜欢那个人的脸,所以你只看到了那张脸,别的什么东 西都没有看到。所以说这种照片,你拿去冲了,冲出来以后,你才会发现右边有一个黑点, 这个人的后面伸出一个柱子来,等你冲出来以后你才发现这些东西。如果你旨修得好,去做 摄影家也是一个好摄影家。 问题:如果心是空心,那什么控制?如果控制的话,会不会改变? A(翻译):这个又回到我们前面讲的雪山和你看到的绿色的雪山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是说把你的太阳眼镜拿下来,我们现在试着把这个眼镜拿下来。 我们再修旨一下,你现在看着那个目标物。如果有思想升起来,或者你被什么干扰,你 不要觉得后悔,再回到那个目标物上集中。如果你注意到了你受到干扰,就忘掉它,再回到 你集中上。如果你注意到你正在集中,你也忘掉它,再回到集中的东西上。如果你看到那个 东西的细节,它的颜色、形状,忘掉它,然后再回去集中。如果从这个目标物你制造出很多 的形式,你也不是在集中,要回去再集中。 好,停止。 要再一次强调旨也许是我们真正应该注意的我们要修的东西,不管你是单独地见“杨伯 钦”,你希望它给你很高的教授,你公开地问很多问题,除了这个旨,大概你得不到别的答 28 案了。这一点不是只有“杨伯钦”说,以往的一些学者,一些圣人,甚至佛都是这样讲,旨 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今天晚上我们把这一次的简短的有关于中观的课程结束。他也不知道我们这种讨论能够 有多少的功德,也许不太多。如果说真的有一点功德的话,希望回给所有的众生,希望世界 也能够和平、和谐。在台湾的任何一个部分,如果说佛法不兴旺,也希望兴旺起来。如果还 有一点功德剩下了,我们要很感谢安排这一次教授的人。安排这次教授的多半是一些刚从大 学毕业的人,或者是一些一般工作阶层的人,这些人拼命从他们口袋里挖出一些钱,才把这 次教授安排成这样。这样做的确需要很多勇气,需要很多的热忱才做得到,我们现在是一个 ‘魔法’,就是佛法衰败的时期。 佛说大海里面的水可以一滴一滴地算清楚,但是你制造出一种状况,在那个状况里可以 谈到慈悲、智慧,这种功德是没有办法算清的。也许我们没有办法真的谈到智慧这些,但至 少我们提了一些佛、菩萨、智慧这些名字。在现在这个时代,你想听到别人讲智慧也不太容 易,他个人觉得非常愉快这次可以这样做,相信在座的各位有非常得快乐。如果你真得要修 行佛法,或者今后要学习佛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制造一个像今天类似的环境,或者一个小 团体的环境,也非常重要。同时我们现在在这边,实际上我们可以开始创造出一个习惯来, 以一个更学理性的方式来了解,来趋近佛教。有的时候觉得佛教里其实有很多深奥的教理, 它的各式各样的论,实际上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可是对于这些我们通常不碰他们,把 他们藏起来,通常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些外在的行为。 如果说我们能够制造机会,就是短短地稍微讨论一下以上说的这些,也会有很大帮助。 就是这样。 因为他明天就要离开台湾,所以先祝大家新年愉快。 豆丁文档最新和最旧下载 豆丁文档最有关美女和帅哥的隐私文件下载 豆丁文档欢迎您下载等 29
/
本文档为【A(翻译)我觉得很紧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