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周宁改革三十年

2017-12-01 17页 doc 167KB 10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周宁改革三十年周宁改革三十年 周宁县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掠影 高山上崛起生态旅游强县 周宁鲤鱼溪上游新景观 宁德网消息(周宁县委宣传部 周宁县委报道组) 三十年,沧桑巨变,坐落于闽东北群山之间的周宁县,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山城小县发展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社会经济与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特别是近年来,周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劳务强县”五大战略为抓手,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抢抓机遇,积极融入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海西东北翼高山生态旅游强...
周宁改革三十年
周宁改革三十年 周宁县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掠影 高山上崛起生态旅游强县 周宁鲤鱼溪上游新景观 宁德网消息(周宁县委宣传部 周宁县委报道组) 三十年,沧桑巨变,坐落于闽东北群山之间的周宁县,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山城小县发展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社会经济与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特别是近年来,周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劳务强县”五大战略为抓手,大力实施“回归工程”,抢抓机遇,积极融入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海西东北翼高山生态旅游强县。 周宁县重点抓好“中华奇观”鲤鱼溪、“华东第一瀑”九龙漈、“闽东的西双版纳”后垅大峡谷三大主景区建设,借助良好的生态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避暑度假休闲”旅游。周宁鲤鱼溪800年“人鱼同乐”的独特景观曾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奇观”,今年9月11日, 周宁鲤鱼溪还以世界唯一的鱼冢、鱼葬、鱼祭文“三个世界唯一”获得了“年代最久的鲤鱼溪、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称号,成了海内外著名景点。以其为主打的“闽东北亲水游”线路获得央视完美假期十佳旅游路线,鲤鱼溪所在的浦源村还被评为福建省最美的乡村,护鱼葬鱼文化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奇的鲤鱼溪》一文还被编入全国小学语文通用教材。 如何用好用足鲤鱼溪的旅游品牌,挖深挖透其独特内涵,拓展其游览空间,让更多的游客在这里充分感受“人鱼同乐”的文化魅力,提升周宁旅游经济实力,近年来,周宁县委、县政府上下求索,赴国内多个著名景区求教,形成周宁旅游的发展的思路:以800多年历史的鲤鱼文化为旅游龙头品牌,以888米海拔、雄踞华东的县城为依托,以号称“天然空调城”的高山小气候为卖点,以九龙漈、滴水岩、蝙蝠洞、后垅大峡谷等一批雄奇秀丽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打造海西东北翼高山生态旅游强县。 作为文化与自然和谐融合的景观,鲤鱼溪当之无愧地成为周宁旅游的第一龙头,如何舞好这个龙头,周宁县全力延伸其旅游链条,拓展景观空间,展示民俗文化内涵。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进民间资本与政府合力打造周宁旅游品牌。2007年9月8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三届旅博会上,周宁县与上海周宁商会、周宁籍企业家周华成联合签署了总投资10亿元开发鲤鱼溪及九龙漈的项目,三方共同组建福建省鲤鱼溪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底,这一项目正式启动,并被列为省重点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景区建设取得可喜进展,鲤鱼溪景区上游1.5公里的河道拓展工程已基本完工,一个集石景、游道、水榭及停车场、山门等的崭新景区已呈现出来。周宁县还将以鲤鱼溪下游4.5公里的东洋溪为纽带,进行两岸景观的改造开发,使之上与鲤鱼溪相连,下与县城对接,形成7000米长的人鱼同乐景观,游人漫 步两岸,可徜徉一天左右。 九龙漈一级瀑布夜景 作为周宁旅游的另一标志性龙头,九龙漈是华东最大的瀑布群,目前该景区扩建工程已全部完工,步游道、栏杆、栈道、停车场、休息亭、小卖部、洗手间等工程及服务设施建设已完成,周宁县还开发瀑布夜景工程,在瀑布两边安装夜景灯,在沿溪两岸2000多米长的栈道下安装夜灯,夜间远观瀑布,只见两岸栈道灯宛如两条游龙,而九级瀑布在夜景灯的映照下显得五彩斑然、如梦如幻,仿佛另一个世界,开发方拟在一级大瀑布增设水幕电影项目,将该工程打造成独特的瀑布夜景工程。鲤鱼溪?九龙漈景区改造工程在今明两年内将完成首期投资2亿元,初步形成周宁旅游的新格局,为实现年游客量300万人次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高起点高建设,财政并不宽裕的周宁县舍得投入巨资,请权威部门编制高水平旅游规划,两年来,先后完成了《周宁风景区总体规划》、《周宁县鲤鱼溪景区及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鲤鱼溪风景区建设详规》、《周宁县九龙漈风景名胜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周边景点保护建设多个规划,这些规划为周宁旅游发展勾勒了全新的蓝图。 打好文化牌,是周宁旅游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在今年11月27日开幕的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周宁县“鲤鱼溪”、“九龙漈”旅游文化开发投资项目成功签约,开发项目总投资额为2亿元。该项目将周宁众多景点的自然景观与其内涵文化结合,在保护与开发“鱼”、“龙”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官”、“凤”、“福”等文化,将之与官山、仙风山、蝙蝠洞等景区开发结合,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鲤鱼文化、吉祥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高旅游文化内涵。 作为周宁旅游产业发展重要保障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被摆在重要位置,周宁县以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产业,认真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沿河、沿库地区开山采矿、采石、采砂、取土,保护绿水青山,加强文化古迹、古树名木、主要景点及周边环境的生态保护,特别是抓好周宁城区环境建设,开展东洋溪综合整治,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场与垃圾填埋场,营造“山青水秀城美,避暑度假休闲”的生态环境。 目前,横贯周宁的宁(德)武(夷山)高速公路不久将正式动工,该公路建成后,困扰周宁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彻底破解,位于县城附近的周宁县花园酒店项目也已动工建设,周宁全县上下正积极打造旅游基础工作,酝酿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变局,将为对接未来大交通的到来取得主动,相信伴随高速时代的临近,周宁旅游必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河滨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地方。 东园住宅小区环境优美舒适宜居。 上年通车的西环桥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近年来,周宁县委、县政府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入手,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旧城改造步伐,着力建设优美人居环境,县城面貌得到极大改善,2007年全县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29亿元,县财政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及城乡社区事务类支出达4565万元,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初稿,先后修建了河滨公园、仙溪广场、塔山公园、狮子山公园,城区部分人行道改造项目完工,西环桥、西环路、南坂桥、南坂路实现通车,西环路片区旧城改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东西街拓建项目有序推进,城区“四横五纵”路网格局已基本形成,分步实施东洋溪两岸开发及路网建设,加快完善狮浦大道配套设施,进一步拓展城区空间。此外,东洋溪综合治理、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城区绿化工作得到加强,房地产开发进一步推进,县城品位进一步提升,一个“山青水秀城美”的生态旅游县城已初具模型。 周宁职业中专实验大楼 浦源上洋农民文化广场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落实,2007年全县纳入城镇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共8800多人,发放低保金680多万元,全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367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4495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8106人,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成立了闽东首家县级慈善总会,慈善总会基金增至1200多万元,年发放救助金147万元,共救助900多人次。库区移民后扶工作扎实开展,发放后扶资金260多万元,一中新校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职专综合大楼以及一批乡镇中小学宿舍楼、教学楼竣工,实小、十中教学综合楼和实幼拓建项目进展顺利,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全县初中入学率达96.5%,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高 考成绩继续名列全市前茅;卫生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全县现有各类医疗机构及卫生网点182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医疗床位由1978年的172张增至2007年的460张,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237公里达到2007年的705公里,所有通村公路全部得到硬化。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得到加强,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工作被列为全市试点。 电 话:5622227 地 址: [宁德]周宁县狮城镇北门路32号 改革开放催生周宁数千“老总” 宁德网 闽东日报消息(叶天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周宁县非公经济的长足发展,如今周宁人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兴办的公司已有8千多家,去年销售总额已逾1000亿元。当上 公司总经理或董事长的周宁人数以千计,成为闽东北山区周宁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上老总的周宁人虽然所办公司规模、效益不相同,但是他们认识到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给他们带来发家致富的锦绣前程。致富思源,自己富了不能忘记家乡。因而身在外地,心系家乡,慷慨解囊,捐助家乡的慈善公益事业。前年,周宁县慈善总会成立,就有不少老总为之解囊,数额多的达上百万元。如江苏家金集团董事长谢家金向县慈善总会捐赠达120万元。分别在上海江扬钢材现货交易市场、逸仙市场任总裁和董事长的郑维雄、周华瑞捐赠额也分别达到50万元和60万元。这些老总们在捐助县慈善总会的同时,还支持家乡的水、电、路、村、校基础设施建设。分别在上海砖桥钢材交易市场、西本集团、曹安钢材市场任董事长和总裁的肖家利、肖家守、周培建和在广州市金华利建材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的肖有帮等老总捐助数额都已逾百万元。为了促进家乡的社会新农村建设,去年萌源村的老总在村成立经济建设促进会后就认捐千万元。 周宁老总们不满足于向家乡慈善公益事业的捐赠,当周宁县委、政府发出实施“回归工程”的号召后,他们便积极响应。任上海长隆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周华成,现已成为周宁县鲤鱼溪10亿元开发项目的最大股东。他还牵头投资2亿元开发建设安后住宅小区。目前已有13位公司老总回乡“二次创业”,支持周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年周宁教育发展成就和应对策略(2009-06-12 16:26:47) 分类:荷香杂文 标签:教育 改革开放 三十周年 调研 本文是应党工委的要求撰写的,参加“纪念改革开发三十周年”征文比赛。已在《周宁调研》2009年第1期发表。贴在博里留做纪念。 ————————题记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周宁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坚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现了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回首30年,周宁教育走过不平凡的岁月,它承载着优良传统、文化积淀,也承载着一路的风雨和坎坷。本文着眼于回顾我县教育发展历程与成就,浅析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我县教育发展历程与成就 30年岁月如梭,30年沧桑巨变。回顾周宁教育30年的光辉历程和发展成就,我们始终秉承提升教育理念,以创新谋发展,以均衡促提高,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实现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一)基础教育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教育与全国同步经历了非凡的历史性跨越,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左”倾错误思想,着手医治创伤,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了“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改革高中教育结 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县教育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自上世纪80年代率先实现“一无二有”和普及初等教育任务后,1995年完成了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并顺利通过省政府的“两基”评估验收。之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两基”成果上,推进“双高普九”进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发展,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与教学管理、学校建设和后勤服务及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成就,全县上下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本,师以从教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社会氛围,呈现出“力度加大、亮点增多、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向国家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实用性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撑。目前,全县有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专1所,各类小学53所;全县小学在校生9106人,初中在校生913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449人,职业中专在校生1879人;全县小学教师1141人,中学教师1008人,职业中专教师102人。由此,基础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生机盎然,早期教育、特殊教育跃上新台阶,一个从低到高,相互衔接,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二)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观 “泥桌子、泥凳子、黑屋子,里面坐着泥孩子。”30年前,周宁农村学校大多是土墙草屋,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泥一黑”学校。“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周宁教育事业走进了阳光明媚的春天。从县领导到普通群众,从政府机关到厂矿企业,从城市到农村,从教育内部到社会各界,都致力于尽快消除危房,改善办学条件,形成了“全民办学、八方重教”的热潮。 1978年至1988年的第一个十年里,全县教育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的“一无二有”目标,结束了中小学“三泥一黑”的历史状况,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1988年后的第二个十年中,周宁教育向新的目标奋进,比预定规划提前一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历史任务。同时,民办教师顺利转为公办,教师的学历和待遇普遍得到提升。在最近的十年中,周宁教育乘势而上,陆续实施了“危房改造”、“撤点并校”、“重点项目”、“现代教育技术”等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落实,既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又把有限资金放在“刀刃”上,解决了一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2008年,新组建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周宁县英才实验学校,在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安置问题,也有效缓解了城区办学压力;招聘选调了一批新生力量充实到教师队伍,并把部分年轻教师调整到农村任教,切实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 1、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市重点工程周宁一中新校区,严格按省一级达标中学标准建设,目前,该项目二期工程已完成A、B两栋教学楼建设,实验楼、行政办公大楼、图书馆大楼等工程有序推进中;城区内三所学校综合大楼也已投入或即将投入使用;新、改建了一批中小学的寄宿生宿舍楼、教学楼、食堂以及学校配套设施,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夯实。 全县中学、中心小学做到校校有机房,保证了“三机一幕” 2、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方面: 进学校;完成所有卫星收视点的转星工作,确保建成的“福建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使用;周宁教育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实验室和图书馆的装备水平;2008年完成在城区两所初中校配备网络智能型体育器材,其他学校也按要求逐步配齐;确定了7所学校作为我县英语学科信息化学校,3所学校启动了省小学网络互动平台示范应用项目。 3、教育危房改造及救灾工作方面:2001年开始,全面实施周宁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全县薄弱学校面貌。截至2007年底,全县已投入危改资金1018万元,排除和改造了22座中小学危房,消除危房面积10511平方米,完成建筑面积16550平方米。同时,还建立了危改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建校舍的管理,定期对改造的校舍进行维护。 4、撤点并校工作方面:立足周宁实际,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加大资金投入,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对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进行调整。2000年以来,先后撤并各类小学、教学点142所、中学1所,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 5、寄补政策和捐资重教方面。2007年秋季开始,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寄宿制学校就读的寄宿生实施补助,并按政策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遵循严格规范程序,确保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按规定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周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特别是在沪企业家,心系家乡、情系教育,捐资助学,为推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努力。?企业家能人担任名誉校长,参与学校管理。从2005年至今,各校共聘请了46位民营企业家担任中小学名誉校长,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帮扶济困,关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办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科学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改善办学条件。良好的办学条件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工程。近几年来,企业家名誉校长为家乡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出资,为家乡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添砖加瓦,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企业家乡贤慷慨解囊成立各种基金会,如成立的“泗桥乡教育基金会”、“周宁二中教育奖励帮扶基金会”、“张诗团奖励基金”等,既资助了贫困家庭学生,又营造了奋发争先的学习氛围。据统计,2004年以来,各中小学收到各类捐资500多万元,体现了社会各界人士情系教育、回馈桑梓的传统美德。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周宁县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素质”的工作思路,把教师“素质工程”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任务来抓,努力构建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1、不断规范人事管理。对全县中小学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考核,选拔任命了一批年轻教师队伍。组织校长参加各级校长培训,选派年富力强的农村学校副职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举办全县中学校长论坛等活动,提升校长管理校务的水平与能力。严格落实校长驻校制及请销假制度,修订出台了《周宁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校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增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责任感。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工作突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身边人、身边事”典型教育活动,在《周宁教育》专刊宣传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营造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开展“在编不在岗”专项清理,2001年至今,教育系统共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270人,确保了编制的有效使用。 2、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确定2008年为教师培训年,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落实。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教育网络培训,认真举办暑期县级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中小学班主任及英特尔教训等培训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及骨干班主任培训。2001年以来,共计培养各级各类骨干教师达313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职务岗位市级培训及中小学2007届、2008届新录用教师见习期考核培训。鼓励教师通过电大教育、福建师大网络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目前,全县小学教师大专化、中学教师本科化比率已经超过教师总数的50%。 (四)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向管理要质量,把管理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1、教育管理逐步规范。修定了《周宁县小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估细则》、《关于加强常规管理的实施细则》及《关于在全县普通中学开展以初中“五率”为中心的目标责任制评比活动的意见》,落实教育质量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评估工作。继续在全县中学开展以“五率”为中心的目标责任制评比活动,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全县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反馈工作,组织质量抽考及课改年级检测,并做好检测后的质量分析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教育教学质量上新台阶。教研教改工作不断加强。建立了县、片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依托县进修校、中学教研室载体,深入开展“送课下乡”、“送教进城”、“协作片区”等活动,通过教学观摩课、专题讲座、教师风采展示、新教材培训研讨等方式促进了课改的顺利实施。加强校本课题研究,制定指导意见,加强县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与实施工作,已申报省、市级课题16个。确定了周宁一中、三中、狮城中心小学、浦源中心小学作为市级校本培训试点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继续办好《周宁教育》刊物,及时召开教育教学成果总结表彰会,提高教育质量。 3、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切实加强,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素质教育进程扎实推进,高考连创佳绩,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此外,学前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蓬勃发展。 二、经验和启示 周宁30年的教育发展基本经验和启示:把优秀的办学传统与崭新的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形成了淳朴而创新的教育思路,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谱写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第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发展教育工作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第二,落实“以县为主”的办学机制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 第三,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坚实根基; 第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是发展教育的基本保障; 第五,营造社会参与捐资重教氛围是发展教育工作的优良土壤。 三、面对未来挑战的应对策略 30年来,周宁教育工作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新时期教育工作仍存在诸多的困难、问题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制定应对策略,值得有识之士的共同探讨: (一)创造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新时期教育工作应以提升教育质量、创造优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为此,要在教育体制、运转机制、管理方式、制度建设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创造更多优质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稳步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扩容促优工程,加快实施周宁一中新校区二期工程行政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建设,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规模,创建高中特色学校。准确把握普通高中发展节奏,确保完成今年秋季高招收新生任务。以深化高中新课程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薄弱高中,在加强领导班子、充实教师队伍、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生源结构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促其达标晋级。积极推进职业中专技术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扶持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找准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周宁职专软硬件建设,力争到2009年把周宁职专创建成省部级重点中专;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力争普高与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基本达到1:1,继续实行“定单”教育、走联合办学的路子,通过树立新的职业教育观, 推行较灵活的办学模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使广大职业学校的学生适应市场需求。 (三)全力提前实现双高普九。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前实现"双高普九"的奋斗目标。要加强农村后进学校建设,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抓好农村初中的控辍工作,全面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特困生,严防因贫辍学。同时,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注,牢固树立“转变一个后进生、巩固一个易辍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的思想意识,增强学校吸引力,防止学生厌学,确保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四)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作为工作重心。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继续开展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将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考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把良好的师德师风转化成推进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农村教师的政策性待遇,努力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均衡配置。继续推行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并逐步向纵深方向延伸,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驾驭全局能力。三是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科研兴教工程”,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等各个层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继续实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更新教师培训观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树立教育理想,形成终身学习观念,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四是加大对名师培养力度。计划用5—10年,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带动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教师队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8月31日召开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划了宏伟蓝图。从区域来说,当前,周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重要关键期,教育事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面对机遇与挑战,新时期教育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办好周宁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持续推进海西东北翼高山生态旅游县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
本文档为【周宁改革三十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