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格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2017-10-16 12页 doc 33KB 18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格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doc格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No.42008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李再新 摘要:白居易继承儒家政教功用的诗学观.把诗当作”谏书”来写.创作了一系列讽喻诗.文章从为君,为臣,为民,为物和 为事等方面评述了白居易讽喻诗的内容,从诗歌的语言和创作方法方面分析了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
[doc格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doc格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重庆科技学院(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No.42008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 李再新 摘要:白居易继承儒家政教功用的诗学观.把诗当作”谏”来写.创作了一系列讽喻诗.文章从为君,为臣,为民,为物和 为事等方面评述了白居易讽喻诗的,从诗歌的语言和创作方面分析了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白居易;讽喻诗;为君;为臣;为民;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8)04—0110—03 作者简介:李再新(1976一),男,湖南平江人,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南宁530001)中文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7-09-09 自居易是唐代着名的大诗人,他一生创作的诗歌有二千 六百多首,其中被称为”讽喻诗”的有172首.自居易向来以 “儒家”自命.他的讽喻诗反映了儒家积极人世的精神. 一 ,白居易所处的政治历史环境 自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经历代 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诸朝.白居易于宪 宗元和一年被召为翰林学士,到元和十年则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的讽喻诗主要创作于这一段时间.这个时期,地方藩镇不断 制造摩擦,宫内宦官日益弄权,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 生.但唐宪宗还不失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明君.《新唐书》说:”宪 宗刚明果断,自初即位,概然发慎,志平潜叛,能用忠谋,不惑 群议,卒收成功.自吴元济诛,强藩悍将皆欲悔过而效顺.”出 身低微的自居易被破格提拔,感激涕零,发誓要有所以报宪宗 的知遇之恩(见《旧唐书?自居易传》).《旧唐书》记载,自居易 在被任命为左拾遗之时,上书说:”万一事有不便于时者,陛下 岂不欲闻之乎?万一政有不合乎道者,陛下岂不欲知之乎?倘 陛下言动之际,诏会之间,小有阙遗,稍阙损益,臣必密陈所 见,潜献所闻,但在圣心裁断而已.”自居易往往犯颜直谏,此 时尚有圣明之君的虚怀纳谏心胸的宪宗.对白居易的规谏也 常常能够接纳.因此,自居易在政治上可谓”称心如意”.他的 讽喻诗创作可以说是他”报君恩”的方式之一,目的就是让君 王了解民生疾苦,然后英明治理国家,创造一个治平的世界. “见便于言说之时弊,则以谏书君奏之;见难于言说之时弊,则 咏歌以冀稍稍进闻之.”自居易在《寄唐生》中达了这个动 机:”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 《与元九书》中又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 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他写诗是 出乎”兼济之志”.在《新乐府序》中,自居易指出:”总而言之,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这就更明白 地强调了讽喻诗的政教功用目的. 二,白居易的讽喻诗创作 对自居易的讽喻诗,不妨就按他所说的”为君,为臣,为民, 为物,为事而作”,将其分成4类: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 一 是为君.在白居易的讽喻诗中.有不少是咏史的.这些 咏史诗无一例外都是为君王提供历史借鉴.如”美拨乱.陈王 业”的《七德舞》,”美列圣,正化声”的《发曲》,”美圣谟而诮边 将”的《城盐州》等,通过歌颂前代君王的丰功伟绩,为当代君 王树立榜样,激励当代君王努力向他们学习.好好治理国家. 再如”愍怨旷”的《上阳白发人》,”戒近习”的《胡旋女》,”戒边 功”的《新丰折臂翁》,”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的《太行路》, 以及《读汉书》”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寄言为臣者,可以鉴 于斯”,这些是通过反面的例子,为当代君王提供历史教训,希 望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说咏史诗说的是过去的事,其讽喻功能有隔靴搔痒 的嫌疑的话,那么,自居易讽喻诗中吟咏时事之作则更具直接 性和实时性.《贺雨》描述的是元和三年的事,其时,天旱成灾, 皇帝心忧万民,下了一道罪己诏,采取了一系列利民措施,感 动了上天,降下三昼夜甘雨.自居易在诗中不遗余力地称赞皇 帝”上心念万民”.同时又满怀希望给予勉励:”敢贺有其始.亦 愿有其终”.与《贺雨》相反,自居易在《春雪》这首诗中通过对 “寒燠苟反常”的春雪的描述,认为”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 节”,是不合时令的,这样的情况意味着政教的不得其宜,希望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自居易还通过寓言诗的形式来讽谏皇帝,使皇帝明白为 政之要.如”戒艳色”的《古冢狐》写道:”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 一 夕迷人眼.女为狐媚害即深,13长月增溺人心.”希望皇帝以 褒妲这两个美色亡国的教训为鉴,不给美色以害国的机会. 在讽喻诗中,自居易也在为皇帝出谋划策.《放鹰》为皇帝 提供驾御臣下的方法:”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采诗官》则 是希望皇帝恢复先秦采诗官的制度,以便对下层的”兴谕规 刺”之言了然于胸,不被奸臣所蒙蔽.为此,自居易大声疾呼: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雍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二是为臣.在自居易的172首讽喻诗中,有关”为臣”的诗 是最多的.笔者以为这大概是因为白居易自己身为臣下,所接 触的大多也是为人臣者,因此他思考得最多的必然是为臣之 道,他最了解的也是为臣者的从政,交友以及生活的状况.对 那些有才能的贤人志士,他希望他们能为当朝所用,有所作 为;对那些得志小人,他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憎恨,讨厌 和鄙视的感情.白居易认为,为臣者当知进退.老而朽者,久居 高位,既不合乎礼法;又因贪图荣华富贵,多因循守旧,于朝政 无益.他高度赞扬功成身退的汉”四皓”和”二疏”.说”贤哉汉 二疏”,”何必长隐逸,何必长济时”.称赞”年虽未老”的高仆射 的所作所为,”惟有高仆射,七十悬车盖”,合乎圣人之道. 白居易自己为官廉洁奉公.清刚正直.他为母守孝居渭村 时,穷困潦倒,靠元稹等好友接济度日,即是一例.因此,他对 那些贪官污吏,得志小人,深恶痛绝,无情鞭鞑.在《重赋》中, 白居易沉痛地揭露了枉法的贪吏,为了赢得皇帝的恩宠,而敛 索无度,使得生民”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 人鼻中辛”.在《紫藤》和《有木诗八首》中,白居易揭穿了那些 靠佞谀得志的小人的本质.”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鸟啄 子难成,风来枝莫住”,”实成及是枳,臭苦不堪食”,表面上可 供玩乐,事实上并非可用之材.在《感鹤》中,白居易感叹鹤的 品性高洁,”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然而因为”一兴嗜欲 念”却改变本性,变得与群鸡争食,无论腥膻.”一饱尚如此,况 乘大夫轩.”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者是在鄙视那些为了获得 官场中的某些利益,而不惜变节的丑恶嘴脸们.还有许多这样 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在白居易看来,贪官污吏也好,佞谀小人也罢,一定 得当tb,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是一定会遭到天谴的.《和 古社》讲的是妖狐与饥雕,老犬狼狈为奸,无恶不作,在一天夜 里,”风拔树跟出,雷劈社坛开,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从 此”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菜”.真所 谓”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 要使一个国家政道清明,惩恶的背面,当然是扬善,即招 贤纳能.白居易一方面对高节之士大加赞扬.如《和送树》,把 松树和槐树进行对比,称赞松树,”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讽刺槐树,”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又说松树.”尚可以斧 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认为高节之士是 栋梁之才,可以为君王为国家所用.另一方面,白居易对贤能 之士遭受贬谪表示深深的惋惜.如在《薛中丞》中,作者涕泪交 加:”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今我 一 涕零,岂为中丞故.”对贤才不得用而深深叹息.在《哭孔戡》 中,作者泫然流涕:”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宪府,有 邪戡必弹.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对不得志的生活悲惨的 贤人,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在《寄唐生》中,作者一连用了5个 “哭”字,5个”悲”字,来表达内心沉痛的感情,并对造成贤人不 得志这种社会现实的原因进行探索,对不平等的门阀制度进 行抨击:”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续古诗十首》中的”春旦日初出, 瞳瞳耀晨辉……”暗寓的大意是君王为小人所惑.而贤人不得 起用.《寄隐者》”由来君臣间,宠辱在朝暮”,直接将矛头指向 君王,认为都是君心反复的缘故.《悲哉行》通过儒者和乳臭儿 的对比,找到的原因是”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就是门阀 制度使然.真是一语中的,却又饱含多少无奈与辛酸啊! 三是为民.白居易写作讽喻诗并非只为”匡君”.其根本目 的是为民.白居易的讽喻诗有很多写到了民,表达了作者对民 悲惨生活或悲惨遭遇的发自内心的同情.《观刈麦》中的贫妇 人,《采地黄者》中的灾民,《缚戎人》中的戎人,《陵园妾》和《上 阳白发人》中的宫女,《新丰折臂翁》,《卖碳翁》和《杜陵叟》中 的老翁,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犹令读者为之黯然.白居易同 样思考了给民带来灾祸的缘由.有天灾,因此有了《夏旱》;更 多的是人祸,因此有了《纳粟》忧重赋,《卖炭翁》苦官市,《新丰 折臂翁》戒边功,《黑潭龙》疾贪吏,《阴山道》疾贪虏,等等.还 有少数诗作表达了作者的愧疚之情和兼济天下之志.前者如 《村居苦寒》,后者如《新制布裘》.”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多好的想法!多好的志向!后人因 此常把它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屁天下寒士俱欢颜”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 望.在白居易”为民”的讽喻诗中,还有少数是关系到风教的. 如《慈乌夜啼》和《燕诗示刘叟》以及《蜀路石妇》,主是倡导 孝;《井底引银瓶》的本意是止淫奔;《青石》是为了激励忠列. 四是为物为事.这一类诗作多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时事 进行鞭鞑,如《海漫漫》戒求仙,《梦求仙者》为求仙者的荒唐之 举而叹息,《立部伎》讥刺雅乐之替,《两朱阁》讽刺佛寺越来越 多,《草茫茫》惩戒厚葬.由于这一类诗所占的比重较少.这里 不着重论述. 三,自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质朴,直切.主旨鲜明 据说白居易每创作一首诗,即念给家里的老媪昕,直到其 昕懂,方才不再改动.无论这则故事是真是假.白居易的讽喻 诗容易理解是事实.这首先在于他在创作时,不用难字,僻字; 少用典故,更不用僻典.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 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 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 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也.”这正是白居易所孜孜以 求,且基本达到了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在于白居易不仅对 事情进行详尽的描述,而且还往往在篇末点明其讽喻之意.新 乐府五十首,更是在每一首的标题之后就标明该章之主旨.在 白居易的一百多首讽喻诗中,有咏物诗和寓言诗约五十首.这 些本可以是蕴涵较深,表达较含蓄的诗作,但创作这些诗歌, 白居易也秉承了他一贯的作风,好像生怕读者不懂似的.在结 尾来一番寓意的说明.综观白居易所有的咏物诗和寓言诗,作 者真正以冷静的笔调一味地诉诸物象的诗作至多20首.仅为 全部讽喻诗的百分之十二左右. (二)善于在强烈的对比中揭示事情的本质 白居易特别擅长在强烈的对比中揭示事情的本质.揭露 时政的腐败.这对于那些腐败者而言,无异于雷霆一击.《议 婚》就是这类诗歌中的一首.在诗中,作者把贫家女和富家女 进行了多方的对比:家境的贫与富,衣着打扮的坏与好.道德 品质的孝与不贤.然而,不贤的富家女的婚事根本不用家里担 忧,早早就有人上门求聘;孝顺姑舅的贫家女二十好几了.却 还是无人问津.这难道不是上天的不公,社会的不公吗!另一 典型的例子是《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那群贪官 污吏是多么的志得意满,骄横跋扈.”尊罂溢九酝.水陆罗八 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他们过的又是多么奢侈腐朽的 生活!与此同时,在遭受旱灾的江南,灾民无饭可吃.饿得到了 人吃人的地步.这样两个骇人镜头的切换,给读者带来震撼人 t5的效果,从而也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许多灾祸与其说 是天灾,不如说是人祸 (三)感慨议论 后世论诗者总爱把自居易和杜甫进行比较.两位伟大诗 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继承了《诗经》和《乐府》的写实传 统,而杜甫的这类诗侧重描写事实,作者较少在诗中发表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白居易也铺叙事实,在此之后则尤其爱发感 慨,爱议论事情的缘由,爱把自己的见解和盘托出.这和杜甫 的冷静与沉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自居易的《夜宿紫阁山北 村》:”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作 者在山中游玩,和一村老一见如故,但尚未来得及把酒言欢. “暴卒来人门.紫衣狭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 中飨……”这伙人为什么可以这样蛮横不讲理呢?作者马上就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原来,这伙人 是借着皇帝的恩宠,打着皇帝的旗号.在招摇撞骗! (四)刻画形象 在自居易的一百多首讽喻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 赫赫至君王,丑恶嘴脸至贪官污吏无耻小人,坚贞高洁至贤臣 信士,贫苦凄凉至灾民死囚,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如果单从这 一 方面来讲,自居易的讽喻诗要优于杜甫的”i吏”和”三别”. 《轻肥》中的贪官污吏和《夜宿紫阁山北村》中的蛮横士卒,前 文已经提过.再如《紫藤》中的紫藤,显然是指佞谀小人.这类 人往往给人以美好的视觉印象:”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紫色的花毛茸茸的,绿色的叶疏疏的.正如佞谀小人永远的脸 堆微笑,和颜悦色.”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正如佞谀小人 总是屁颠屁颠地在权贵身前身后卑躬屈膝.”柔蔓不自胜,袅 袅挂空虚.”正如佞谀小人为迷惑权贵.讨权贵欢心.总要伪装 出美好的形象.刻画得多么神似,多么入骨!再如《蛤蟆》,其中 的蛤蟆显然是指得志小人.作者把其得意忘形之态刻画到了 极端,以致于到了”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的地步. 四,白居易讽喻诗对儒家诗学的取与舍 白居易内怀儒家”兼济天下”之志,外遇”虚怀纳谏”的明 主宪宗,欲尽心竭力报答其破格提拔之恩.因此,庭诤之外,把 诗也当作了”谏书”来写.他的一百多首讽喻诗,从内容的角度 来分析.是完全合乎儒家诗学之政教功用的目的的.唐末皮H 休是较早认可这一点的着名诗人.他把白居易的诗列为七种 最爱之一,作诗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学习自居易.五代的齐己 更是对白居易十分神往,他在《谢可准上人远寄诗集》和《贺行 军太傅得(白乐天集)》中,反复地称赞自居易的诗为”风雅”. 这种称颂自居易讽喻诗的政教功用的做法,到了唐末张为可 谓达到极端.据记载.张为作”诗人主客图”,设”广大教化门”, 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对于张为的这种做法,吴融也深表 赞同.吴融在《贯休堂禅月集序》中说:”国朝能为歌为诗者不 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美风刺之道焉.厥后 白乐天《讽谏》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昔张为作诗图五 层,以白氏为广德大教化主,不错矣.” 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后人称颂的同时,也为一些人所批评 究其根由,在于白居易的大部分讽喻诗,从艺术特色角度看,语 言既直切,质朴,描述既详尽,形象既鲜明,又往往自己说明作 诗的主旨,因此有写得过于周详浅露.缺少凝炼含蓄,存在余味 不足的缺憾.这一点,白居易自己也意识到了.他在《和答诗十 首序》中对元稹说:”顷者在科试问,常与足下同笔砚.每下笔时 辄相顾,共患其意太切而理太周.故理太周则辞繁,意太切则言 激.然与足下为文,所长在于此,所病亦在于此.”白居易不仅指 出了自己诗作的毛病之所在.更说明了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 “故理太周则辞繁,意太切则言激”.结合前文,我们不难明白, 白居易这句话中所谓的”意”.当指报答宪宗越级提拔之恩之 意,希望宪宗了解民生疾苦好好治理国家之意.告诫贪官污吏 为恶多端必遭天谴之意.正因为这样的”意”(想法)太迫切,生 怕为君王者不了解自己的苦心,生怕为人臣者不能及时醒悟改 过自新,那么,何不把一切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 结合儒家诗学,我们可以知道,在艺术表达这一方面,自 居易的讽喻诗和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倒有几分相似.《诗 经》中的《硕鼠》不也直截了当地讽刺剥削者为硕鼠吗!但是, 和孔子及汉儒的诗学观念相比较,就有所不同了.这样的 “直”,这样的”尽”.这样的”详”.这样的”激”.和孑L子的”中和” 说,《诗大序》的”橘谏”说等,都有所区别.在古人中,持此观点 的大有人在.胡震亨曾说:”白诗祖乐府,务欲风俗之用.元与 白同志.白意古词俗,元词古意俗.按乐府古与俗正可无论,患 在易晓易尽,失风人微婉义耳.”所谓”失风人微婉义”,即与儒 家诗学背道之处.钟惺与胡震亨持相同的观点,他曾说:”自居 易《和微之大嘴乌》诗,写到可笑可哭处,极痛极快,物无遁情, 然风刺深微之体索然矣.”这一观点,也被许多现代研究者所 赞同.王运熙和顾易生先生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就说: “但他的一部分诗篇,写得过于周详浅露,缺少凝炼含蓄,使人 读起来有余味不足之感.”又说:”自居易的’意激而言质’的诗 风,违背了儒家所标举的’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说,而 赋予更积极的批判意义.”笔者以为,这正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中华书局,2003. [2]唐晓敏,中唐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M],广东人民出版社,l990. [4]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f51昊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fM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f6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M].湖南文艺出版社,l992 [7]谢思炜.白居易讽喻诗的语言分析[J].文学遗产,2006. 【8]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M].中华书局,2006. 112
/
本文档为【[doc格式] 论白居易的讽喻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